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Nickel Hydroxide/Activated Carbon Supercapacitors Using a Modified Polyvinyl Alcohol Based Alkaline Polymer Electrolyte 被引量:3
1
作者 孙紫红 袁安保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1期150-155,共6页
聚乙烯化合物的白酒(PVA ) 钠 polyacrylate (PAAS )-KOH-H<SUB>2</SUB>O 有高离子的电导率的碱的聚合物电解质电影被一个扔答案的方法准备。聚合物 Ni (哦) 有不同电极的 <SUB>2</SUB>/activated 碳(交流) hyb... 聚乙烯化合物的白酒(PVA ) 钠 polyacrylate (PAAS )-KOH-H<SUB>2</SUB>O 有高离子的电导率的碱的聚合物电解质电影被一个扔答案的方法准备。聚合物 Ni (哦) 有不同电极的 <SUB>2</SUB>/activated 碳(交流) hybridsupercapacitors 活跃材料团比率(对积极否定) 用这碱的聚合物电解质被制作,镍氢氧化物积极电极,和交流否定电极。Galvanostatic 控告 / 解除和电气化学的阻抗光谱学(EIS ) 方法被用来学习电容器的电气化学的表演,例如控告 / 解除特定的电容,率控告 / 解除能力,和控告 / 解除周期的稳定性。试验性的结果与活跃材料团比率 m 减少显示出那(Ni (哦)<SUB>2</SUB>)/m(AC), 特定的电容增加的控告 / 解除和控告 / 解除周期的稳定性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A 基碱性聚合物电解质 Ni(OH)2/AC 超级电容器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三重四极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法测定铁镍基高温合金中15种杂质元素含量
2
作者 杨萌 李鹰 +2 位作者 李剑 李维涵 刘岩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70-875,共6页
高温合金中的痕量杂质元素会对高温合金的性能产生一定影响,因此高温合金中杂质含量的严格控制和准确测定尤为重要。该文基于三重四极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ICP-MS/MS)直接测定了铁镍基高温合金中的15种杂质元素。采用硝酸、盐酸... 高温合金中的痕量杂质元素会对高温合金的性能产生一定影响,因此高温合金中杂质含量的严格控制和准确测定尤为重要。该文基于三重四极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ICP-MS/MS)直接测定了铁镍基高温合金中的15种杂质元素。采用硝酸、盐酸、氢氟酸混合酸消解样品,定容后直接上机测试,无需萃取和分离,大大提高了前处理分析效率。在氦气碰撞模式下,实现了高纯铁镍基高温合金中干扰较小的杂质元素的测试分析。由于Mo含量较高的高温合金样品中,^(95)Mo^(16)O^(+)会对^(111)Cd的测定造成强烈质谱干扰,导致单四极杆质谱仪测试受限。基于此,该文利用ICP-MS/MS优越的反应池技术,在O_(2)原位质量模式下,通过设置一级质量过滤器(Q1)的质荷比(m/z)为111,并向碰撞反应池中加入O_(2),使^(95)Mo^(16)O^(+)与O_(2)反应生成^(95)Mo^(16)O^(16)O^(+),再设置二级质量过滤器(Q2)的m/z也为111,使^(111)Cd被通过和检测,从而避免了质谱重叠干扰,实现了Cd含量的稳定测试。该研究以铁镍基高温合金标准物质(GBW01620)为样本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各元素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方法检出限为0.001~1.24 mg/kg,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3.5%,15种元素的测试值均在认定值的不确定度范围内。该方法为高纯合金样品的准确测试分析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P-MS/MS 铁镍基高温合金 O_(2)原位质量模式 He碰撞模式 杂质元素 ^(111)Cd
下载PDF
二价铁系离子对混合菌种光合产氢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明 程军 +3 位作者 张立宏 周俊虎 刘建忠 岑可法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72-978,共7页
针对不同浓度的Fe^(2+)、Co^(2+)和Ni^(2+)对混合菌种的光合产氢与生长的影响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适当浓度的二价铁系离子对产氢及生长具有一定促进作用。Fe_(2+)、Co^(2+)和Ni^(2+)最佳产氢浓度分别为9.00、0.45和0.10μmol/L,而对... 针对不同浓度的Fe^(2+)、Co^(2+)和Ni^(2+)对混合菌种的光合产氢与生长的影响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适当浓度的二价铁系离子对产氢及生长具有一定促进作用。Fe_(2+)、Co^(2+)和Ni^(2+)最佳产氢浓度分别为9.00、0.45和0.10μmol/L,而对产氢的影响作用大小顺序为:Fe^(2+)>Ni^(2+)>Co^(2+)。二价铁系离子在适当浓度范围内可提高生长速率,其中Co^(2+)对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大。由于pH值影响二价铁系离子对产氢酶活性的作用,针对Fe^(2+)浓度在不同初始pH值时对混合菌种光合产氢的影响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pH=7.0时,Fe^(2+)浓度的变化对产氢的影响最显著。而在本试验范围内,随着pH值偏离7.0,Fe^(2+)浓度的变化对产氢的影响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2+ CO^2+ NI^2+ 浓度 光合产氢 混合菌种
下载PDF
铜质量比对Fe/Cu还原2,4-二氯酚影响及还原途径 被引量:3
4
作者 阮霞 刘红 +1 位作者 马驰 范先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3-48,共6页
针对Fe/Ni、Fe/Pd双金属成本高,疏水性较差的问题,采用改性纳米Fe/Cu双金属还原水中2,4-二氯酚(2,4-DCP),考察了铜质量比(ω(Cu))对Fe/Cu还原降解2,4-DCP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进行到80 h时,ω(Cu)=10%的Fe/Cu还原效果最佳,对2,4-DC... 针对Fe/Ni、Fe/Pd双金属成本高,疏水性较差的问题,采用改性纳米Fe/Cu双金属还原水中2,4-二氯酚(2,4-DCP),考察了铜质量比(ω(Cu))对Fe/Cu还原降解2,4-DCP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进行到80 h时,ω(Cu)=10%的Fe/Cu还原效果最佳,对2,4-DCP的去除率接近100%,中间产物4-氯酚(4-CP)也基本转化为终产物苯酚(CA),CA产率达91.8%。还原通过2种途径进行:(1)2,4-DCP先被还原脱去一个氯生成中间产物4-CP,随着反应进行再被脱去一个氯生成CA;(2)2,4-DCP被直接脱去2个氯生成终产物CA。XRD分析表明:反应后Fe/Cu中的Fe^0被氧化为Fe_3O_4和Fe_2O_3,Cu^0被氧化为Cu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质量比 Fe/Cu双金属 还原 2 4-二氯酚
下载PDF
紫铜表面镍-铁合金镀层的织构及性能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志义 刘向秀 《电镀与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0-23,共4页
向瓦特型镀镍液中添加硫酸亚铁并改变铁、镍离子的质量浓度比,在紫铜表面制备了铁的质量分数不同的镍-铁合金镀层,相应地命名为镍-14.52%铁合金镀层、镍-22.18%铁合金镀层、镍-30.70%铁合金镀层、镍-42.73%铁合金镀层。比较了四种镍-铁... 向瓦特型镀镍液中添加硫酸亚铁并改变铁、镍离子的质量浓度比,在紫铜表面制备了铁的质量分数不同的镍-铁合金镀层,相应地命名为镍-14.52%铁合金镀层、镍-22.18%铁合金镀层、镍-30.70%铁合金镀层、镍-42.73%铁合金镀层。比较了四种镍-铁合金镀层的织构和性能。结果表明:铁的质量分数是影响镍-铁合金镀层的织构、热膨胀性、显微硬度和抗拉强度的重要因素;镍-30.70%铁合金镀层具有较高的显微硬度和抗拉强度;镍-42.73%铁合金镀层具有较小的平均线膨胀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铁合金镀层 铁的质量分数 铁、镍离子的质量浓度比 热膨胀性 显微硬度 抗拉强度
下载PDF
镍质量比对纳米Fe/Ni还原水中2,4-二氯酚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汪茜 阮霞 +2 位作者 刘红 马驰 冯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57-61,共5页
采用置换沉积法制备Fe/Ni双金属以还原降解2,4-二氯酚(2,4-DCP),测定了置换液中Ni2+与纳米铁质量比(MNi2+/MFe)不同时所制备的Fe/Ni双金属中的镍含量,考察了镍质量比对Fe/Ni还原2,4-DCP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MNi2+/MFe增大,Fe/Ni双... 采用置换沉积法制备Fe/Ni双金属以还原降解2,4-二氯酚(2,4-DCP),测定了置换液中Ni2+与纳米铁质量比(MNi2+/MFe)不同时所制备的Fe/Ni双金属中的镍含量,考察了镍质量比对Fe/Ni还原2,4-DCP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MNi2+/MFe增大,Fe/Ni双金属中的镍含量增加,并且对2,4-DCP的还原效率也相应提高。当MNi2+/MFe增至40%时,对2,4-DCP的去除率最高,接近100%,且82.0%的2,4-DCP被完全脱氯还原为苯酚,SEM结果也表明该比例制备的Fe/Ni较分散、粒径较小。Fe/Ni与2,4-DCP反应后,Fe0被氧化为铁氧化物Fe3O4、Fe2O3或Fe O(O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i双金属 镍质量比 2 4-二氯酚 还原
下载PDF
固液空间比对Ni(OH)_2电极动力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雷叶 杨毅夫 +6 位作者 何莉萍 陈宗璋 余刚 李素芳 钟志华 李克 许检红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99-202,共4页
采用恒电流充放电法、交流阻抗法、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固液空间比对粘结式Ni(OH)2电极动力学行为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SEM)测定了电极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在单位面积活性物质载量一定的条件下,较厚的电极,活性物质颗粒之间的间隙较多;... 采用恒电流充放电法、交流阻抗法、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固液空间比对粘结式Ni(OH)2电极动力学行为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SEM)测定了电极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在单位面积活性物质载量一定的条件下,较厚的电极,活性物质颗粒之间的间隙较多;填充密度较大的电极,活化后活性物质呈絮状团聚;随着固液空间比的不断下降,电极的充电效率降低,放电容量减少,活性物质利用率减小;随着填充密度的不断减小,液相传质对电极动力学行为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OH)2电极 固液空间比 动力学行为 填充密度 液相传质
下载PDF
芬顿预处理高浓度乳化液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竹梅 马忠贺 俞考雄 《当代化工研究》 2019年第11期97-99,共3页
文章介绍了芬顿试剂投加量对高浓度乳化液预处理效果的影响,主要分别研究了H2O2∶Fe2+摩尔比和COD∶ H2O2质量比对高浓度乳化液预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H2O2∶Fe2+摩尔比为3∶1时,COD去除效果最好,COD∶ H2O2质量比为15∶1时,COD... 文章介绍了芬顿试剂投加量对高浓度乳化液预处理效果的影响,主要分别研究了H2O2∶Fe2+摩尔比和COD∶ H2O2质量比对高浓度乳化液预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H2O2∶Fe2+摩尔比为3∶1时,COD去除效果最好,COD∶ H2O2质量比为15∶1时,COD去除效果最好.高浓度乳化液芬顿预处理要求出水满足COD≤10000mg/L,当COD∶H2O2质量比为15∶1、20∶1和30∶1时,出水COD均能达到预处理要求标准,且30∶1时单位体积双氧水去除COD质量最多为9896g/L,处置成本最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顿 高浓度乳化液 预处理 COD∶H2O2质量比 H2O2∶ fe2+摩尔比
下载PDF
Fe/Ni比对Li_(1.2)Fe_(0.2-x)Ni_(0.1+x)Mn_(0.5)O_(2)纳米颗粒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朱志红 肖雨刚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21年第9期34-40,共7页
通过调整化学组成x(x为0、0.05、0.1),采用自蔓延燃烧合成了不同Fe/Ni比的前驱体,经700℃高温煅烧合成出纳米Li_(1.2)Fe_(0.2-x)Ni_(0.1+x)Mn_(0.5)O_(2)材料。XRD分析表明随着Fe/Ni比增大,材料的晶体结构由α-NaFeO_(2)层状结构向单斜C... 通过调整化学组成x(x为0、0.05、0.1),采用自蔓延燃烧合成了不同Fe/Ni比的前驱体,经700℃高温煅烧合成出纳米Li_(1.2)Fe_(0.2-x)Ni_(0.1+x)Mn_(0.5)O_(2)材料。XRD分析表明随着Fe/Ni比增大,材料的晶体结构由α-NaFeO_(2)层状结构向单斜C2/m结构过渡,晶系对称性降低。x=0.05时(Fe/Ni比为1:1),Li_(1.2)Fe_(0.2-x)Ni_(0.1+x)Mn_(0.5)O_(2)纳米材料(LFNMO-1F1N)具有良好的α-NaFeO2层状结构和更完整的层状程度,晶粒尺寸为10.96nm。SEM分析表明LFNMO-1F1N为分布均匀的纳米颗粒,粒径范围38~62 nm。恒电流测试结果表明,在0.1C倍率下,LFNMO-1F1N的首次可逆容量高达258.9 mAh·g^(-1),远高于LFNMO-2F1N(191.6 mAh·g^(-1))和LFNMO-1F2N的可逆容量(155 mAh·g^(-1)),在2C倍率下的可逆容量仍有138.4 mAh·g^(-1)。在1C倍率下充放电循环100次后,可逆容量仍有122.6mAh·g^(-1),保持率为78.6%。研究结果表明,当Fe/Ni比为1:1时,Li_(1.2)Fe_(0.15)Ni_(0.15)Mn_(0.5)O_(2)纳米颗粒具有最大的可逆比容量、最佳倍率与循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锂锰基固溶体 Li_(1.2)Fe_(0.2-x)Ni_(0.1+x)Mn_(0.5)O_(2) Fe/Ni比 自蔓延燃烧
下载PDF
微藻处理城市污水反渗透浓水的条件优化
10
作者 夏瑜 常杰 +4 位作者 李沅珈 王沛 申欣宇 胡怡然 何绪文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65-1376,共12页
城市污水回用是缓解水资源危机的有效措施。反渗透工艺是生产优质再生水的重要方法,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25%~50%的城市污水会转化成反渗透浓水(ROC)。ROC的总氮(TN)、总磷(TP)和硬度离子(Ca2+、Mg2+)质量浓度等指标较高。利用微藻去除... 城市污水回用是缓解水资源危机的有效措施。反渗透工艺是生产优质再生水的重要方法,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25%~50%的城市污水会转化成反渗透浓水(ROC)。ROC的总氮(TN)、总磷(TP)和硬度离子(Ca2+、Mg2+)质量浓度等指标较高。利用微藻去除氮、磷和Ca2+、Mg2+是城市污水ROC处理的有效途径之一,且可实现资源回收,但目前对其应用条件的优化研究仍较少。利用微藻Scenedesmus sp. FACHB-1 574处理城市污水ROC,在不同总溶解性固体(TDS)质量浓度(1.35 g·L^(-1)和2.70 g·L^(-1))、光暗时间比(12 h/12 h、16 h/8 h、20 h/4 h、24 h/0 h)、光强(25μmol·m^(-2)·s^(-1)、50μmol·m^(-2)·s^(-1)、100μmol·m^(-2)·s^(-1))和氮磷质量比(107:1、14:1、7:1)的条件下,研究了微藻对污水的处理效果及其生长状况。结果表明,Scenedesmus sp. FACHB-1 574可适应城市污水ROC中TDS质量浓度为2.70 g·L^(-1)的条件;对TN的去除速率随光照时间和光强的增加而增大;氮磷质量比为14:1时微藻对TN的去除速率及微藻生物量等性能均得以强化。在最优处理条件下(光暗时间比20 h/4 h,光强100μmol·m^(-2)·s^(-1),氮磷质量比14:1)处理10 d后,微藻对城市污水ROC中TN和TP去除率分别为92.83%和99.68%,藻密度、质量浓度(干重)、脂质含量分别为23.62×10^(6)cells·mL^(-1)、1.10 g·L^(-1)、34.55%。随着微藻的生长,在无CO_(2)的条件下,废水的pH值从7.5升高到10.7,并可去除52.7%的Ca^(2+)和33.9%的Mg^(2+)。本研究可为微藻在城市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工艺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渗透浓水 微藻 总溶解性固体 光暗时间比 光强 氮磷质量比 CA2+ Mg2+
原文传递
Fe/SiO_(2)比对渣结构及渣-锍分离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国华 崔雅茹 +4 位作者 施瑞盟 吕超飞 李小明 赵俊学 杨树峰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676-2683,共8页
针对硫化镍闪速熔炼过程存在的渣中镍金属损失高等难题,从熔渣桥氧结构、FeO活度及Fe的变价机制等角度分析了Fe/SiO_(2)比(Fe元素和SiO_(2)的质量比,后文简称Fe/SiO_(2)比)对渣-锍分离效果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渣中Fe/SiO_(2)比由... 针对硫化镍闪速熔炼过程存在的渣中镍金属损失高等难题,从熔渣桥氧结构、FeO活度及Fe的变价机制等角度分析了Fe/SiO_(2)比(Fe元素和SiO_(2)的质量比,后文简称Fe/SiO_(2)比)对渣-锍分离效果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渣中Fe/SiO_(2)比由1.1增加到1.5,FeO活度增加,增多的Fe^(2+)、Fe^(3+)和O^(2-)促进了复杂硅酸盐离子基团离解,硅酸盐结构中只有一个桥氧的Q_(1)和包含2个桥氧的Q_(2)的百分含量分别由32.54%和50.25%降低到23.84%和38.81%,而不含桥氧的Q_(0)的含量由17.21%增加到37.33%,镍渣的主体结构逐渐由复杂硅酸盐结构转化为由Fe^(3+)连接SiO_(4)^(4-)四面体的结构,Ni在锍和渣中的质量分配比在m(Fe)/m(SiO_(2))=1.2达到最大,且远高于同等条件下Ni在锍与企业原渣中对比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渣型调控 铁硅比 桥氧结构 聚合度 渣-锍分离 镍迁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