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 couette flow of dusty fluid with transpiration cooling
1
作者 GOVINDARAJAN A. RAMAMURTHY V. SUNDARAMMAL K.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7年第2期313-322,共10页
The couette dusty flow between two horizontal parallel porous flat plates with transverse sinusoidal injection of the dusty fluid at the stationary plate and its corresponding removal by constant suction through the p... The couette dusty flow between two horizontal parallel porous flat plates with transverse sinusoidal injection of the dusty fluid at the stationary plate and its corresponding removal by constant suction through the plate in uniform motion was analyzed. Due to this type of injection velocity the dusty flow becomes 3D. Perturbation method is used to obtain the expressions for the velocity and temperature fields of both the fluid and dust. It was found that the velocity profiles of both the fluid and dust in the main flow direction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mass concentration of the dust particles, and those in cross flow direction increase with an increase in the mass concentration of the dust particles up to the middle of the channel and thereafter decrease with increase in mass concentration of the dust particles. The skin friction components Tx and Tz in the main flow and transverse directions respectively increase with an increase in the mass concentration of the dust particles (or) injection parameter. Th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injection parameter and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mass concentration of the dust partic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uette dusty flow 3D Transpiration cooling Transverse sinusoidal injection/suction Dusty fluid mass concentration Relaxation time
下载PDF
适应飞机需求的进气预冷技术路线分析
2
作者 张彦军 刘太秋 +1 位作者 扈鹏飞 于学明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8-64,共7页
为了综合评价高超飞机用高Ma的涡轮发动机及其组合动力的预冷技术方案,从工程应用角度以飞机动力需求为牵引,开展了射流预冷、超临界氦强预冷和燃油强预冷技术方案的对比分析。针对3种预冷技术方案的原理、技术优势、存在的问题,以及适... 为了综合评价高超飞机用高Ma的涡轮发动机及其组合动力的预冷技术方案,从工程应用角度以飞机动力需求为牵引,开展了射流预冷、超临界氦强预冷和燃油强预冷技术方案的对比分析。针对3种预冷技术方案的原理、技术优势、存在的问题,以及适应飞机需求的标志性技术指标开展分析和评估,从跨速域时性能、技术难度及风险、付出的成本代价和周期,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开展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从满足产品需求的角度出发,与超临界氦强预冷和燃油强预冷技术方案相比,射流预冷技术装置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总压损失小、可与进气道高度集成、供水量适度,以及涡轮发动机本身提供的功率足以驱动射流预冷系统无需额外能源,是目前涡轮发动机扩包线的较优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动力 进气预冷 射流预冷 强预冷 航空发动机 技术路线
下载PDF
喷水射流预冷对加力燃烧室特性影响分析
3
作者 高鹏举 岳晨 +1 位作者 范育新 于文博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1-130,共10页
为了探究采用射流预冷技术之后加力燃烧室性能,开展了不同喷嘴布置方案、喷水量和来流温度对预冷效果的影响研究。对射流预冷发动机工作过程进行了简化,建立了加力燃烧室进口前段射流预冷喷水特性计算的数学模型。同时搭建了小型试验台... 为了探究采用射流预冷技术之后加力燃烧室性能,开展了不同喷嘴布置方案、喷水量和来流温度对预冷效果的影响研究。对射流预冷发动机工作过程进行了简化,建立了加力燃烧室进口前段射流预冷喷水特性计算的数学模型。同时搭建了小型试验台,通过与试验结果的比对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并利用该模型对射流预冷效果进行了仿真预测。结果表明:提高喷嘴数量与布置均匀性能够小幅度改善预冷效果;当来流温度不变时,射流预冷喷射腔室出口处的液态水蒸发量随着喷水量的增加而提高,但蒸发率却处于下降的趋势;当喷水量达到2%时,加力燃烧室燃烧效率对比不喷水工况会有一定的提升;喷水量达到4%以后,加力燃烧室出口温度及燃烧效率随着喷水量的提高而降低;喷水量大于8%以后,恶化了加力燃烧室(V型火焰稳定器)贫油熄火极限与燃烧效率;喷水量达到最大10%时,油气比需从原来设计工况的0.052上升到0.064才能保持稳定点火且对比不喷水时工况,加力燃烧室出口温度由1860K下降到1373K,燃烧效率由80.2%下降到6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流预冷 气液两相流 预冷特性 燃烧效率 蒸发率
下载PDF
燃煤发电厂烟塔合一环境影响之二——华能北京热电厂烟塔合一设计环境影响估算 被引量:25
4
作者 崔克强 柴发合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1-34,i003,共5页
介绍了德国导则规范的污染物扩散模式。该模式为依照德国2002年空气清洁法研制的拉格朗日模式。利用该模式计算了华能北京热电厂烟塔合一设计通过120m冷却塔排放的烟气对地面造成的附加质量浓度。作为对比计算了与120m冷却塔排放量相同... 介绍了德国导则规范的污染物扩散模式。该模式为依照德国2002年空气清洁法研制的拉格朗日模式。利用该模式计算了华能北京热电厂烟塔合一设计通过120m冷却塔排放的烟气对地面造成的附加质量浓度。作为对比计算了与120m冷却塔排放量相同情况下通过240m烟囱排放的烟气对地面造成的附加质量浓度。计算结果表明,通过120m冷却塔排放烟气对地面造成的SO2和PM10附加年均质量浓度和日最大质量浓度总体小于通过240m烟囱排放对地面造成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塔合一 污染物扩散模式 污染物地面附加质量浓度
下载PDF
射流预冷涡轮发动机技术研究及发展 被引量:26
5
作者 芮长胜 张超 越冬峰 《航空科学技术》 2015年第10期53-59,共7页
国内外已开展大量射流预冷涡轮发动机技术研究和验证,并已证实射流预冷涡轮发动机的技术可行性,采用射流预冷技术后可有效扩展现有涡轮发动机工作范围并提升性能,射流预冷发动机将极大地支撑后续高速/高超声速飞行器动力技术的研究和发... 国内外已开展大量射流预冷涡轮发动机技术研究和验证,并已证实射流预冷涡轮发动机的技术可行性,采用射流预冷技术后可有效扩展现有涡轮发动机工作范围并提升性能,射流预冷发动机将极大地支撑后续高速/高超声速飞行器动力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本文对国内外射流预冷涡轮发动机技术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需深入研究的问题,并对射流预冷涡轮发动机发展前景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流预冷 涡轮发动机 工作范围 高超声速 飞行器
下载PDF
逆流湿式自然通风排烟冷却塔的数值模拟
6
作者 牛冉 李林敏 +1 位作者 闻学宇 李宝宽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19-822,共4页
基于气液两相间传热传质及流动理论,针对冷却塔内不同区域的工作特性,建立了加入烟道后逆流湿式自然通风冷却塔三维数学模型.采用欧拉-拉格朗日方法对塔内连续相和离散相运动进行分析,考察了烟道对冷却塔性能的影响,同时研究不同侧风速... 基于气液两相间传热传质及流动理论,针对冷却塔内不同区域的工作特性,建立了加入烟道后逆流湿式自然通风冷却塔三维数学模型.采用欧拉-拉格朗日方法对塔内连续相和离散相运动进行分析,考察了烟道对冷却塔性能的影响,同时研究不同侧风速度下排烟冷却塔的工作状态,将所得结果与传统冷却塔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常规冷却塔内加入排烟管会增强冷却塔的冷却效果;侧风会减小冷却水在冷却塔中的温降且不利于塔口烟气排放;侧风会加剧冷却塔上部内壁面腐蚀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冷却塔 数值模拟 多相流 传热传质 侧风
下载PDF
高超声速飞行器主动质量引射热防护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沈斌贤 曾磊 +2 位作者 刘骁 周述光 葛强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3,共13页
质量引射式热防护是解决未来长时间高超声速飞行器热防护问题的重要方案之一。本文介绍了发汗冷却、气膜冷却、逆向射流三种典型的主动质量引射热防护技术的作用机理,从冷却剂注入方式、流场特征及冷却效率三个方面比较了三种方案的特... 质量引射式热防护是解决未来长时间高超声速飞行器热防护问题的重要方案之一。本文介绍了发汗冷却、气膜冷却、逆向射流三种典型的主动质量引射热防护技术的作用机理,从冷却剂注入方式、流场特征及冷却效率三个方面比较了三种方案的特点。从应用的角度分析了三种方案现阶段的局限性,介绍了几种能够弥补各自缺陷的组合方案。最后从多场耦合分析方法、引射结构设计及优化、热防护系统的优化及效能评估三个方面对质量引射热防护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防护 质量引射 发汗冷却 气膜冷却 逆向射流
下载PDF
航空涡轮发动机射流预冷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林阿强 郑群 +2 位作者 吴锋 杨昊 张海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21-728,共8页
利用雾化蒸发的高效冷却技术,可以将高温进气降低到发动机材料允许的工作温度。针对射流预冷涡轮基冲压组合循环发动机,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已有射流预冷技术的进展,详细介绍了射流预冷发动机的理论和试验验证情况,总结了射流预冷对航空涡... 利用雾化蒸发的高效冷却技术,可以将高温进气降低到发动机材料允许的工作温度。针对射流预冷涡轮基冲压组合循环发动机,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已有射流预冷技术的进展,详细介绍了射流预冷发动机的理论和试验验证情况,总结了射流预冷对航空涡轮发动机性能的影响,针对射流装置和喷水/液氧降温效果进行研究和验证。国内外已有研究表明,依靠射流预冷技术不会对发动机性能产生太大的不利影响,具有技术成型快、成本低,有效地扩展飞行包线,不受飞行高度和马赫数限制等优势。射流预冷技术可以解决涡轮发动机与冲压发动机在模态转换过程的"推力鸿沟"问题,具有潜在的技术优势,值得引起关注并开展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发动机 推力鸿沟 高温进气 射流预冷 射流装置
下载PDF
高马赫数涡轮发动机射流预冷特性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林阿强 刘高文 +2 位作者 吴锋 陈燕 冯青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218-2228,共11页
以气液相变冷却机制为切入点,开展高空模拟试验进气预冷段内水-液氧射流冷却的数值分析,考虑真实雾滴颗粒运动的热力现象,基于欧拉-拉格朗日多相流方法解析气液两相热质传输过程,分析水-液氧混合射流对高马赫数涡轮发动机预冷段内流动... 以气液相变冷却机制为切入点,开展高空模拟试验进气预冷段内水-液氧射流冷却的数值分析,考虑真实雾滴颗粒运动的热力现象,基于欧拉-拉格朗日多相流方法解析气液两相热质传输过程,分析水-液氧混合射流对高马赫数涡轮发动机预冷段内流动及换热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水-液氧射流雾化蒸发的效果具有即时性,基于水雾-水蒸汽比热大和汽化焓高的特点,水雾浓度对主流总温降和总压恢复占主导性;而液氧浓度有利于降低湿空气的热流密度。在射流浓度2%~8%时,预冷段总压降系数为0.84%~1.27%,总温降系数为2.15%~15.12%,即温降为12.92~90.89K。为平衡高空高马赫数时冷却水和液氧的需求,需控制水-液氧的射流比例,建议液氧射流量小于60%的总射流浓度。在"40%水~60%液氧"的射流比例时预冷段内流动和传热特性达到局部最优。在发动机物理转速不变时,射流冷却后预冷段内湿空气来流质量流量增幅0.22%~9.39%,其中空气和水蒸汽含量的贡献份额分别约为71.8%和28.2%。因此,射流预冷有利于涡轮发动机在高马赫数时具有更高的加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冷涡轮基发动机 预冷段 高温进气 射流预冷 液氧
下载PDF
喷水射流预冷对发动机进气温度及流场变化影响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陆禹铭 徐倩楠 +1 位作者 吴锋 张海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999-2010,共12页
射流预冷技术可以有效降低进气温度并提高航空发动机的性能。为探究该技术在高空环境下对流场问题的影响,采用径向均匀射流方案,模拟高空条件,结合水滴的蒸发过程以及气液两相的耦合作用对预冷段射流喷水的情形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 射流预冷技术可以有效降低进气温度并提高航空发动机的性能。为探究该技术在高空环境下对流场问题的影响,采用径向均匀射流方案,模拟高空条件,结合水滴的蒸发过程以及气液两相的耦合作用对预冷段射流喷水的情形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径向喷射方案能够有效降低进气温度,在各个工况中,温降系数约为8%~26.7%;在高温工况中提高喷水量可以有效提高温降效果,工况6的喷水量和工作温度都是最大的,温降系数和蒸发效率分别达到了最高值的26.7%和73.9%;预冷段的压降损失和出口流场均匀度取决于来流马赫数和喷水量,高马赫数和较大的喷水量都会加剧压损与流场的紊乱程度,由于工况6的高射流量和气流马赫数,其在喷水装置处的压降系数达到了最大值的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流预冷 预冷段 流场特性 高温 蒸发
下载PDF
射流装置降温性能评估及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艳军 常鸿雯 +2 位作者 薛洪科 于晓春 吉海云 《航空发动机》 2017年第1期85-90,共6页
为了研究射流预冷喷射装置方案的降温性能及敏感性,以涡轮基组合循环发动机(TBCC)射流预冷技术为研究对象,提出由低流阻翼型结构的喷杆和雾化喷嘴组成的射流预冷喷射装置方案。利用FLUENT软件对射流预冷喷射装置方案进行了数值模拟,获... 为了研究射流预冷喷射装置方案的降温性能及敏感性,以涡轮基组合循环发动机(TBCC)射流预冷技术为研究对象,提出由低流阻翼型结构的喷杆和雾化喷嘴组成的射流预冷喷射装置方案。利用FLUENT软件对射流预冷喷射装置方案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该装置在不同喷嘴布局下的流场特性,以流场均匀性、阻塞比、压力损失、温降等性能指标评选最优方案。经过初步分析,蒸发距离、气体来流温度、液滴粒径和喷射流量会对蒸发过程产生影响,因此采用DOE结合数值模拟计算,对各影响因素对降温量和蒸发量进行敏感性评估。分析结果表明:喷射后的温降情况受射流流量、气体来流温度和蒸发距离的影响明显,分别约为65%、20.4%和1.3%;受液滴粒径的影响不明显,约为0.21%。在后期的试验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喷射流量、气体来流温度和蒸发距离对温降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流预冷 喷射装置 流场 数值模拟 蒸发 敏感性
下载PDF
前缘射流对涡轮导叶吸力面多排气膜孔冷却特性的影响
12
作者 姚春意 朱惠人 +4 位作者 李鑫磊 刘存良 郭文 刘松 李世峰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20-629,共10页
为了研究前缘射流对吸力面多排气膜孔下游冷却特性的影响,在跨声速风洞中进行了实验并采用热电偶获得了气膜冷却效率和换热系数。叶栅进口雷诺数为2.0×10^(5)~4.0×10^(5),出口等熵马赫数为0.95,叶栅前的湍流度<5%。前缘布... 为了研究前缘射流对吸力面多排气膜孔下游冷却特性的影响,在跨声速风洞中进行了实验并采用热电偶获得了气膜冷却效率和换热系数。叶栅进口雷诺数为2.0×10^(5)~4.0×10^(5),出口等熵马赫数为0.95,叶栅前的湍流度<5%。前缘布置6排对冲圆柱孔,质量流量比为2.00%~3.71%,吸力面布置4排圆柱孔,质量流量比为2.02%~3.74%。实验结果表明:在没有前缘射流时,吸力面的气膜冷却效率随质量流量比增大先升高后下降,存在前缘射流时,质量流量比对气膜冷却效率的影响较小。对所有的工况而言,质量流量比增大都提高了吸力面的换热系数。相比于没有前缘射流的工况,前缘射流显著提高了吸力面孔排附近区域的气膜冷却效率并略微降低了换热系数;在吸力面后半段,前缘射流显著提高了换热系数而对气膜冷却效率影响较小。总的来说,前缘射流改善了吸力面孔排附近区域的冷却效果,但是恶化了吸力面后半段区域的冷却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缘射流 吸力面 气膜冷却效率 换热系数 质量流量比
下载PDF
涡轮发动机射流预冷关键技术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尚守堂 田方超 扈鹏飞 《航空科学技术》 2018年第1期1-3,共3页
射流预冷技术(MIPCC)是扩展现有涡轮发动机工作范围的一条有效技术途径和重要发展方向,其技术研究将极大地支撑后续高速/高超声速飞行器动力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梳理了开展射流预冷技术研究的技术难点,并对需要掌握... 射流预冷技术(MIPCC)是扩展现有涡轮发动机工作范围的一条有效技术途径和重要发展方向,其技术研究将极大地支撑后续高速/高超声速飞行器动力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梳理了开展射流预冷技术研究的技术难点,并对需要掌握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和解读,可为国内后续射流预冷技术工程研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流预冷 关键技术 涡轮发动机 高马赫数 飞行器
下载PDF
高马赫数射流预冷试验装置设计及试验验证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铭鑫 常鸿雯 +2 位作者 尚守堂 薛洪科 刘旭峰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3-89,共7页
为加速中国射流预冷技术的研究,设计了1套基于高马赫数的射流预冷试验装置。对试验装置需满足的功能流程和设计需求进行了识别,明确了试验装置的组成;对试验段和水系统的结构进行了详细设计,提出了直杆型和圆环型2种不同喷杆布局的射流... 为加速中国射流预冷技术的研究,设计了1套基于高马赫数的射流预冷试验装置。对试验装置需满足的功能流程和设计需求进行了识别,明确了试验装置的组成;对试验段和水系统的结构进行了详细设计,提出了直杆型和圆环型2种不同喷杆布局的射流段,并对使用2种射流段时试验段的流场均匀性进行了分析,认为直杆型射流段的温度场和压力场分布更加均匀;选取几种典型的试验工况,对所设计的试验装置进行了温降特性、总压恢复系数以及流场均匀性等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试验装置总体运行良好,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完成全工况下的射流预冷试验,其温降特性、总压恢复系数和流场均匀性符合试验预期,研究成果对中国航空领域射流预冷发动机的研制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流预冷 试验装置 高马赫数 流场分析 试验验证 航空发动机
下载PDF
卧式旋转式压缩机的技术特征与优势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金红 周德馨 《家电科技》 2007年第9期51-52,共2页
卧式旋转式压缩机在冷柜与空调器的应用上都有优势。其难点是上油。有自主知识产权.是生产卧式机的关键。
关键词 卧式旋转式压缩机 吸气比容 质量流量 高压缩比 喷液冷却容积效率
下载PDF
涡轮冲压组合发动机供水泵设计与试验
16
作者 柏文峰 李昆 《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9-22,36,共5页
为满足涡轮冲压组合发动机工作模态转换中涡轮级冷却要求,需采用射流预冷系统。高压力大流量离心式供水泵的设计与试验方法是涡轮冲压组合发动机射流预冷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理论计算得到供水泵关键零件的尺寸,采用流场仿真方法得... 为满足涡轮冲压组合发动机工作模态转换中涡轮级冷却要求,需采用射流预冷系统。高压力大流量离心式供水泵的设计与试验方法是涡轮冲压组合发动机射流预冷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理论计算得到供水泵关键零件的尺寸,采用流场仿真方法得出供水泵性能,利用试验验证供水泵的流量压力特性。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设计的高压大流量离心式供水泵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冲压组合发动机 射流预冷系统 离心式供水泵 流场仿真 试验验证
下载PDF
射流预冷不同因素对涡扇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17
作者 王佳美 郭迎清 于华锋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6-225,共10页
为了研究射流预冷下涡扇发动机的性能以及稳定性表现,分别考虑射流预冷导致的进气道掺混换热、截面工质热物理性质的修正以及部件特性修正这三种因素,对涡扇发动机的稳态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射流预冷下发动机推力的大幅... 为了研究射流预冷下涡扇发动机的性能以及稳定性表现,分别考虑射流预冷导致的进气道掺混换热、截面工质热物理性质的修正以及部件特性修正这三种因素,对涡扇发动机的稳态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射流预冷下发动机推力的大幅增长来自于进气流量的增加,其中掺混换热是引起进气流量增加的直接因素,而工质热物理性质和部件特性的变化则导致发动机的推力下降,高水气比下,受进气流量增加的影响,射流预冷仍能大范围的提高发动机的推力水平。进气道掺混换热使得风扇更为逼近喘振点,而随着水气比的增加,风扇和高压压气机的稳定性均有所回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流预冷(MIPCC) 掺混换热 工质热物理性质 部件特性 推力 喘振裕度
原文传递
喷嘴结构和射流参数对射流预冷温度特性的影响
18
作者 冯爽 李宝宽 +1 位作者 杨晓晰 扈鹏飞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9-128,共10页
航空发动机进气温度过高是限制其性能的关键问题之一,采用射流预冷技术可以有效降低航空发动机进气温度。为了研究射流预冷技术对进气道内温度场的影响,基于欧拉-拉格朗日方法,建立航空发动机进气道液滴雾化和蒸发过程的数学模型,实现... 航空发动机进气温度过高是限制其性能的关键问题之一,采用射流预冷技术可以有效降低航空发动机进气温度。为了研究射流预冷技术对进气道内温度场的影响,基于欧拉-拉格朗日方法,建立航空发动机进气道液滴雾化和蒸发过程的数学模型,实现气液两相的双向耦合,描述了射流预冷过程。并与已有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学模型的准确性。并利用该数学模型研究了水气比、喷射速度、液滴粒径和喷嘴锥角对进气道降温效果和温度畸变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水气比发动机进气温度变化最显著,当水气比由0.02增大至0.055时,温降系数由8.10%增加到19.87%,蒸发率由85.76%降低为79.80%;当水气比为0.055、喷射速度为10 m/s、液滴粒径为25μm和喷嘴锥角为15°时,温降系数最大为22.77%;增大喷嘴锥角和减小喷射速度会使进气道出口截面温度场分布更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流预冷 温度畸变 雾化 蒸发 高温进气
原文传递
基于飞发一体化模型的射流预冷技术优势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栗孟晨 徐国强 +2 位作者 闻洁 庄来鹤 黄聪聪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167-2176,共10页
为探索射流预冷技术在未来先进航空动力上的应用前景,基于涡喷发动机建立飞发一体化性能仿真计算模型,并选取水作为预冷剂,分析不同飞行状态与预冷方案对飞机作战性能、发动机热力性能及热端部件温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启用射流预冷... 为探索射流预冷技术在未来先进航空动力上的应用前景,基于涡喷发动机建立飞发一体化性能仿真计算模型,并选取水作为预冷剂,分析不同飞行状态与预冷方案对飞机作战性能、发动机热力性能及热端部件温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启用射流预冷技术可有效增加发动机推力,提升飞机的爬升性能与加速性能,帮助飞机在规定任务内减少机动时间与载荷消耗,同时预冷技术可提升压气机末级引气冷却品质,从而降低涡轮叶片表面温度,增强发动机可靠性。在飞发推力匹配条件与涡轮叶片表面温度约束下,射流预冷可有效提升飞机的极限飞行能力,当预冷剂流量为1 kg/s时,飞机理论升限与最大马赫数分别提升11.67%和10.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发一体化 射流预冷 飞行性能 推力 叶片表面温度
原文传递
双螺杆水蒸气压缩机喷水冷却特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田雅芬 耿妍婷 +1 位作者 夏阳 赵兆瑞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1-148,共8页
水蒸气压缩机在机械蒸汽压缩、海水淡化、高温热泵等工业领域具有良好的节能潜力与应用前景。喷水可以有效解决排气温度过高的问题,提高水蒸气压缩机的性能。为了获得最佳喷水量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双螺杆水蒸气压缩机喷水冷却实际工作过... 水蒸气压缩机在机械蒸汽压缩、海水淡化、高温热泵等工业领域具有良好的节能潜力与应用前景。喷水可以有效解决排气温度过高的问题,提高水蒸气压缩机的性能。为了获得最佳喷水量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双螺杆水蒸气压缩机喷水冷却实际工作过程的传热传质模型,考虑喷入水的汽化、泄漏、闪蒸、输送等对实际压缩过程的影响。与试验结果对比,计算结果误差在±5%以内,表明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喷水螺杆水蒸气压缩机的工作过程与性能。利用此模型,研究了喷水量、转速和吸气压力对压缩机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喷水可以有效提升压缩机性能,相比不喷水而言,喷水在部分工况下可将压缩机容积效率提高11.9%,绝热效率提高17.2%,且存在最佳喷水量,使得喷水螺杆水蒸气压缩机的性能最佳,最佳喷水量随着转速、吸气压力的增加而增加;最佳喷水比主要受转速的影响,随着转速的增大而增大,其最佳喷水比在8.9%~10.4%之间;随着吸气压力降低,压差增大,喷水螺杆水蒸气压缩机的性能降低较快,表明泄漏对喷水螺杆水蒸气压缩机性能影响较大,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压缩机 水蒸气 喷水冷却 传热传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