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图绘体育:晚清西方体育的视觉建构与修辞——基于对《点石斋画报》中西方体育图像的报道探析 被引量:1
1
作者 俞鹏飞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9-146,共8页
晚清图像报刊是理解中国近代体育沧桑巨变与西“体”东渐合法化的重要视角。本研究尝试依据修辞学、传播学和体育学理论,并运用文献研读和文本分析等方法考察《点石斋画报》(1984-1898)中图像运用何种视觉话语与视觉修辞法,建构西方体... 晚清图像报刊是理解中国近代体育沧桑巨变与西“体”东渐合法化的重要视角。本研究尝试依据修辞学、传播学和体育学理论,并运用文献研读和文本分析等方法考察《点石斋画报》(1984-1898)中图像运用何种视觉话语与视觉修辞法,建构西方体育在华的合法化过程及其认同问题。研究发现,《点石斋画报》通过对西方体育的命名与新闻报道,打开西方体育的“出场”方式。画报通过故事化图像叙事方式、标出性的体育符号运用以及图像叙事的多元时空表达,实现西方体育合法化的视觉叙事。最后,画报采用围观意象的挪用、身体意象的征用与奇观意象的营造三种修辞意象生产,完成西方体育作为一种时尚和娱乐生活方式的视觉表征。在近代国民的现代性体育观念早期传播中,晚清报刊画报的视觉叙事与修辞起到重要作用,构建了体育视觉启蒙的独特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体育 图像体育 视觉媒介 视觉修辞
下载PDF
大众传媒与晚清革命论略——以思想史为视角 被引量:12
2
作者 黄顺力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4-120,共7页
晚清社会思潮的嬗变乃至辛亥革命的爆发与近代大众传媒的出现有着密切的关系。甲午战前,知识精英主要通过著书立说或上书言事对社会产生影响;甲午战后,则通过大众传媒而加以广泛传播。以报刊传媒的方式议论时政,影响舆论,使严重的民族... 晚清社会思潮的嬗变乃至辛亥革命的爆发与近代大众传媒的出现有着密切的关系。甲午战前,知识精英主要通过著书立说或上书言事对社会产生影响;甲午战后,则通过大众传媒而加以广泛传播。以报刊传媒的方式议论时政,影响舆论,使严重的民族危机和腐败的清王朝都得到了"倍数效应"和"扩散效应"的放大和流播。其催化作用,为动荡的晚清社会增添了极大的变数,也使"革命"二字开始深入人心,晚清革命即如欲来的山雨,指日可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传媒 社会思潮 晚清革命
下载PDF
清末民初小说与报刊业之关系探略 被引量:20
3
作者 郭浩帆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5-50,共6页
清末民初是中国新闻事业开始发达的时代,与此同时,近代化报刊也逐渐成为当时小说的主要载体和传播媒介。清末民初的小说与报刊业始终保持着密切而微妙复杂的关系。在清末,小说与新闻业呈同步发展的态势;而到民初,与新闻界长期遭受打击... 清末民初是中国新闻事业开始发达的时代,与此同时,近代化报刊也逐渐成为当时小说的主要载体和传播媒介。清末民初的小说与报刊业始终保持着密切而微妙复杂的关系。在清末,小说与新闻业呈同步发展的态势;而到民初,与新闻界长期遭受打击和镇压的命运相反,小说事业却进入了蓬勃发展的兴盛时期。清末民初的小说有80%登载在报刊上,民初的登载率又远高于清末。除小说专门杂志外,文艺报刊和报纸副刊以及一些综合性报刊也大量登载小说。其中,小说产量与小说杂志数量的走势基本吻合,这说明小说杂志始终是小说和小说理论发表的最主要阵地。以小说杂志为代表的近代报刊业的兴盛促成了中国小说传播方式的变革,并成为中国小说现代转型的主要载体和推动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小说 报刊业 小说杂志 传播媒介
下载PDF
清末民国时期传媒影响司法的两个标本 被引量:6
4
作者 慕明春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6-124,共9页
清末伴随着中文报刊的诞生,法制新闻也粉墨登场并践行其报道法制事件、传达舆情民声、监督司法审判的功能。《申报》对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件的报道和评论是传媒监督司法的开山之作,对冤案的最终翻案起到了具有某种牵动全局的关键性作用,... 清末伴随着中文报刊的诞生,法制新闻也粉墨登场并践行其报道法制事件、传达舆情民声、监督司法审判的功能。《申报》对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件的报道和评论是传媒监督司法的开山之作,对冤案的最终翻案起到了具有某种牵动全局的关键性作用,并通过个案的监督,推动中国司法制度的变革。民国时期施剑翘刺杀孙传芳案中,媒体担当了"舆论法庭"职责,将法律命题转化为道德命题,从而剑走偏锋,成为媒介操控下的舆论审判。两个"标本"显示了:媒介报道整合的公众舆论对司法审判的影响力不容忽视;大众传媒的受众本位决定了传媒以公众普遍认可的社会道德观念为基准点来整合舆论;受众的故事化偏好又决定了大众传媒在法制报道上的"好奇(案)情结"并引发故事化叙事模式对审判的干扰;在权力本位的社会结构中,舆论对司法的最终起作用尚需要权力因素的支持与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国传媒 杨乃武与小白菜案 刺杀孙传芳案 法制新闻 媒介审判 《申报》
下载PDF
生死·道德·革命——晚清“志士”理想中的个体、社会与道德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志强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4期18-27,共10页
在晚清"新学家"那里,"志士"是一种与现代国家相匹配的"新民","新民"之所以为"新",在于其具有了某种超越旧道德、冲决旧伦理秩序的新道德,一种以"群治"为理想的新道德,一... 在晚清"新学家"那里,"志士"是一种与现代国家相匹配的"新民","新民"之所以为"新",在于其具有了某种超越旧道德、冲决旧伦理秩序的新道德,一种以"群治"为理想的新道德,一种与新的人间秩序相匹配的"公德"。这种"公德"的确立需要两种相反相成的面相:一方面,它首先是一种"舍生忘死"的宗教性的道德情操,而这种超越生死的献身精神,却要以一种新的生死观为前提;另一方面,"生死"问题之解决,似乎又只有超越"生死"、献身大群,使"自我"在新的价值秩序之创造中,最终摆脱"孤绝"状态,才能实现。由此,"志士"的理想具有了双重的义涵,即他首先必须成为一种孤绝的自我,然后才能够使他对自我的超越具有新的宗教性的道德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志士 生死 群治 公德
下载PDF
清末新政时期民变的心理成因及其特点 被引量:2
6
作者 殷俊玲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7-111,共5页
“清末新政”因未考虑到民众的心理承受力和实际利益从而引发了各类民变。因税种增多,乱增税率而引发了抗捐税斗争;为建学堂而废除庙宇、将公田充作经费既冲撞了民间传统信仰,又触动了民众利益,民众听信谣传而引发了毁学风潮;清廷在全... “清末新政”因未考虑到民众的心理承受力和实际利益从而引发了各类民变。因税种增多,乱增税率而引发了抗捐税斗争;为建学堂而废除庙宇、将公田充作经费既冲撞了民间传统信仰,又触动了民众利益,民众听信谣传而引发了毁学风潮;清廷在全国实行户口调查以为立宪之基础,然民间传说此举是为抽取丁税之预备故而引发了反户口调查风潮;清廷颁布利国利民的《禁烟章程十条》,此举却引发了反禁烟斗争。这些都是民众求生本能与生存危机矛盾引起的恐惧心理及紧张不安氛围中从众心理的反映。这些民变既有反抗压迫的合理性,同时也反映了革新与守旧的矛盾,体现了民众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对立。因此,为使变革顺利进行,必须注重考虑民众的心理承受力和实际利益,同时要做好宣讲和化解工作,把社会冲突减小到最低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新政 民变 生存危机 社会冲突 从众心理
下载PDF
清末报刊立宪动员与政治变迁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卫华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1-107,共7页
清末报刊立宪动员对政治与社会的冲击,其力量来源于立宪民主理论与报刊媒介本身。立宪思想通过报刊宣传改变了传统的话语体系,从理论层面瓦解了专制制度赖以依存的伦理基础;报刊传媒以立宪理论为武器,从实践层面发起了社会动员,培植了... 清末报刊立宪动员对政治与社会的冲击,其力量来源于立宪民主理论与报刊媒介本身。立宪思想通过报刊宣传改变了传统的话语体系,从理论层面瓦解了专制制度赖以依存的伦理基础;报刊传媒以立宪理论为武器,从实践层面发起了社会动员,培植了挑战现政权的社会力量,有效地推动了清末政治变革。不过,由于立宪宣传和动员阶层的局限,清末政治变革并未完全达到报刊立宪动员的政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 立宪思想 报刊动员 政治变迁
下载PDF
晚清幕府纷争与舆论精英的媒介话语选择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天根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2-70,共9页
近代中国以报刊为核心的媒介系统始终处在战争的压力下运作。舆论精英的媒介话语选择离不开其著述的文本,更不能脱离其存在的社会语境。甲午战争前后,李鸿章、张之洞两大幕府相互倾轧,严复、章太炎、李提摩太等中外舆论精英游说其间,在... 近代中国以报刊为核心的媒介系统始终处在战争的压力下运作。舆论精英的媒介话语选择离不开其著述的文本,更不能脱离其存在的社会语境。甲午战争前后,李鸿章、张之洞两大幕府相互倾轧,严复、章太炎、李提摩太等中外舆论精英游说其间,在政治利益角逐中扮演角色。近代舆论由器物上的洋务转向维新变法,舆论精英面对政统、道统抉择的两难,学术良知往往决定他们放弃因谋生需要而投靠某个利益集团,从而坚持学术上的自我。即政治上可以应变乃至投机,但有其学理取向上的底线;两者冲突时,学人多回归学理上的价值取向。这对甲午战争至戊戌变法前后的政治格局变迁及社会舆论趋向颇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幕府 近代报刊舆论 媒介话语
下载PDF
晚清上海公共娱乐空间的生成初探 被引量:1
9
作者 马薇薇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6期115-119,共5页
晚清上海公共娱乐空间的初步生成在于有形的物态环境(包括城市规划与公用设施的空间结构),它为建立娱乐生活创造了有形条件,民众在马路拓展、城市空间改变中,体验出"游洋场"的娱乐意义。此外,无形的大众媒介生态主要在报端、... 晚清上海公共娱乐空间的初步生成在于有形的物态环境(包括城市规划与公用设施的空间结构),它为建立娱乐生活创造了有形条件,民众在马路拓展、城市空间改变中,体验出"游洋场"的娱乐意义。此外,无形的大众媒介生态主要在报端、游记、竹枝词中得到体现,形成了游离于皇权之外的舆论对话空间,在大众传媒的引导下形成迥异于传统文化的娱乐观念,营造出民间化的舆论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娱乐空间 晚清 上海 媒介
下载PDF
清末白话文的渐兴与“民智意识”的强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董丛林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3期37-41,共5页
由“言文分离”而影响民智开通的弊端在晚清明显地暴露出来 ,不同政派所属的有识见者 ,为在这方面除弊兴利多有所尝试 ,特别是从资产阶级维新、改良派到革命派所主导的早期白话文运动 ,对于从较高层次上开通民智所发挥的作用尤其显著。... 由“言文分离”而影响民智开通的弊端在晚清明显地暴露出来 ,不同政派所属的有识见者 ,为在这方面除弊兴利多有所尝试 ,特别是从资产阶级维新、改良派到革命派所主导的早期白话文运动 ,对于从较高层次上开通民智所发挥的作用尤其显著。而民众在时势条件的促迫下 ,也有积极的呼应。总的看来 ,清末白话文的渐兴与民智意识的强化密切关联 ,这也为民国初年在一个更高层次上开展的白话文运动作了铺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 白话文 通俗文体 早期白话文运动 民智意识
下载PDF
晚清:现代中国文学媒介环境的形成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萍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8年第4期91-97,共7页
晚清是报刊印刷新媒介兴起时期,它为现代中国文学创造了一个新的媒介环境。新媒介环境的形成经过了两个阶段,一是传教士在中国的宣教和办刊,西方传播观念在中国的跨时空嫁接阶段;二是西方大众传媒在中国自我塑型的"本土化"时... 晚清是报刊印刷新媒介兴起时期,它为现代中国文学创造了一个新的媒介环境。新媒介环境的形成经过了两个阶段,一是传教士在中国的宣教和办刊,西方传播观念在中国的跨时空嫁接阶段;二是西方大众传媒在中国自我塑型的"本土化"时期。新媒介最终被接受且为我所用,并深刻参与了现代中国文学的发生、发展、繁荣以及变化,成为现代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现代中国文学 媒介环境 “本土化”
下载PDF
晚清报刊小说的分类和审美趋向 被引量:1
12
作者 贺根民 《唐都学刊》 2007年第2期120-123,共4页
晚清小说的分类,突破了小说史中单一的题材判断原则,趋于文体形质的综合考虑,它颠覆了流衍千年的文学传统,引发国人的群体关怀。晚清小说报人众说纷纭的文体探讨,直接关合通俗小说的繁荣,折射出小说文类建构的自觉。平民文学在近代不只... 晚清小说的分类,突破了小说史中单一的题材判断原则,趋于文体形质的综合考虑,它颠覆了流衍千年的文学传统,引发国人的群体关怀。晚清小说报人众说纷纭的文体探讨,直接关合通俗小说的繁荣,折射出小说文类建构的自觉。平民文学在近代不只是一个响亮的政治符号,而落实在为民写心的文学实践中。这种基于文体的群体关怀,加速了小说传统向现代的嬗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 群体关怀 晚清小说 平民文学
下载PDF
个性化与商业化:晚清书画市场润例考察
13
作者 陶小军 刘中兴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1-126,共6页
晚清书画市场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近代出版业的崛起为书画家提供了便捷的鬻艺途径。书画家开始在大众纸媒上以刊登润例的形式扩展商业市场,这种润例广告的多样性直接表现了当时书画家群体不同的商业宣传方式。部分书画家在润例中凸显其... 晚清书画市场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近代出版业的崛起为书画家提供了便捷的鬻艺途径。书画家开始在大众纸媒上以刊登润例的形式扩展商业市场,这种润例广告的多样性直接表现了当时书画家群体不同的商业宣传方式。部分书画家在润例中凸显其名士情结,在措辞中极力表现自己不俗的文化品位。有的则善于运用名人效应为自己的书画事业助阵,并开启了润例的代启人模式。为了博得公众的关注,有书画家还采用了开放观摩创作、一润多用或联系时事鬻艺等方法提高经济效益。晚清书画市场的进步也在这些充满商业性的润例广告中得以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书画市场 润例 大众传媒 近代出版
下载PDF
晚清媒介对秋瑾事件的议程设置
14
作者 李向东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11年第3期26-30,共5页
秋瑾被害后,各种不同背景的报纸竞相报道,形成了新闻传播意义上的议程设置。连续不断的报道使得该议程由媒介议程逐步转化为公众议程,由"秋瑾案"演化为"绍兴冤狱",并在新政、立宪的语境下,进而演化为政策议程,亦即... 秋瑾被害后,各种不同背景的报纸竞相报道,形成了新闻传播意义上的议程设置。连续不断的报道使得该议程由媒介议程逐步转化为公众议程,由"秋瑾案"演化为"绍兴冤狱",并在新政、立宪的语境下,进而演化为政策议程,亦即在舆论的压力下,涉案人员或罢职,或自杀,或他杀,或蹭蹬终身。该议题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朝野的震动反映了媒介议程设置的效果与作用。但是在社会失范的状态下,媒体的舆论监督虽然有效,但力量还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议程设置 媒体 秋瑾 晚清
下载PDF
晚清报刊评论的现代性追寻
15
作者 陈伟军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0年第1期59-64,共6页
19世纪末以来,物质层面的"现代化"诉求与精神层面的"现代性"追寻在中国结伴而行,大众传媒推动了现代性的进程。报刊评论与现代性的关系,是研究新闻评论的一个新角度,它有助于我们深入把握报章文体的话语特征、人文... 19世纪末以来,物质层面的"现代化"诉求与精神层面的"现代性"追寻在中国结伴而行,大众传媒推动了现代性的进程。报刊评论与现代性的关系,是研究新闻评论的一个新角度,它有助于我们深入把握报章文体的话语特征、人文内涵,以及它与时代和"人"的复杂关联。从新的视域观照,正是现代性的内驱力,使晚清报刊评论的面目焕然一新,这一方面体现在话语内涵上,即民族主义和启蒙理性的价值归趋,另一方面也显示在文体形式上,一场以"新"为核心范畴的报章文体变革蓬勃兴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大众传媒 报刊评论 现代性
下载PDF
论清末报刊舆论界的满汉融合思潮
16
作者 苏全有 庞勃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68-72,共5页
19世纪末20世纪初,内忧外患下民族意识的觉醒,救亡图存思想的盛行,使满汉融合思想不断发展,而以往史学界对舆论视野下的满汉融合思潮关注不足。这一时期的报刊舆论,一方面从民族与国家的宏观角度对满汉融合的必然性与合理性进行理论上... 19世纪末20世纪初,内忧外患下民族意识的觉醒,救亡图存思想的盛行,使满汉融合思想不断发展,而以往史学界对舆论视野下的满汉融合思潮关注不足。这一时期的报刊舆论,一方面从民族与国家的宏观角度对满汉融合的必然性与合理性进行理论上的论述,另一方面从微观角度对促进满汉融合的具体措施展开讨论。满汉融合思想由此得以丰富,满汉融合思潮发展为排满思潮外的另一重要社会思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 报刊 满汉融合
下载PDF
晚清传播观念的演变与白话报刊的影响
17
作者 刘光磊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11期14-21,42,共9页
晚清时期的启蒙知识分子为启蒙民众而创办的白话刊肩负起传播知识、宣传启蒙思想与民主革命思想的重任,对白话文的推广与维新运动的开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也促进了晚清书写语言由文言向白话的转变,对五四白话文运动的成功和现代报报刊的... 晚清时期的启蒙知识分子为启蒙民众而创办的白话刊肩负起传播知识、宣传启蒙思想与民主革命思想的重任,对白话文的推广与维新运动的开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也促进了晚清书写语言由文言向白话的转变,对五四白话文运动的成功和现代报报刊的勃兴带来了深刻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观念 晚清白话报 近代传媒 语言变革
下载PDF
科举、都市、历史事件、报刊与晚清民国文人结社
18
作者 袁志成 《城市学刊》 2022年第1期58-64,共7页
晚清民国文人结社众多,成为该时期不可忽视的文学现象、历史现象和社会现象。影响晚清民国文人结社的因素复杂,其中科举制度为文人结社提供了现实可能,上海等大都市为文人结社提供了安身立命的栖身之所,历史事件刺激着文人士子的心灵而... 晚清民国文人结社众多,成为该时期不可忽视的文学现象、历史现象和社会现象。影响晚清民国文人结社的因素复杂,其中科举制度为文人结社提供了现实可能,上海等大都市为文人结社提供了安身立命的栖身之所,历史事件刺激着文人士子的心灵而结社吟咏,近代报刊则推动文人结社跨越时空的局限。当然,文人结社也有偶然因素,并且在偶然条件下成立的文人结社对区域文学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亦是需要加以关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制度 现代都市 晚清民国 文人结社 近代传媒
下载PDF
论晚清消费文化下的大众图像媒介
19
作者 李艳平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169-172,共4页
随着晚清大众消费文化的兴起,图像媒介渐至生成,以先进的石印技术为支持,以反映晚清都市新闻、娱乐、消费文化生活为主的《点石斋画报》首次以完善的稿酬制来吸引画家,加上其独有的具现代理念的营销模式及低廉的售价,使得画报成为令人... 随着晚清大众消费文化的兴起,图像媒介渐至生成,以先进的石印技术为支持,以反映晚清都市新闻、娱乐、消费文化生活为主的《点石斋画报》首次以完善的稿酬制来吸引画家,加上其独有的具现代理念的营销模式及低廉的售价,使得画报成为令人不可抗拒的、独立的消费文化载体,拥有了大批的文化消费人群,扩展了都市消费型画报的艺术体式,奠定了晚清画报建构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图像媒介 《点石斋画报》 消费文化
下载PDF
晚清大众传媒的成长与近代文化转型——以对维新派大众传媒活动的考察为视角 被引量:3
20
作者 聂好春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2-85,共4页
晚清时期,国人创办的各种报刊促使大众传媒在国内兴起与发展,维新派办报活动更促成了国人办报的第一次高潮。维新派报人中以康有为、梁启超成就最大,他们的报刊思想,对推动大众传媒在国内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大众传媒(报刊)与维新变... 晚清时期,国人创办的各种报刊促使大众传媒在国内兴起与发展,维新派办报活动更促成了国人办报的第一次高潮。维新派报人中以康有为、梁启超成就最大,他们的报刊思想,对推动大众传媒在国内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大众传媒(报刊)与维新变法相辅相成,互为影响,打破了封建社会文化传播格局,推动了中国近代文化转型,改变了封建社会长期以来的文化传播方式,打破了封建社会思想管控的格局,让读书人由"读书求仕"的单一模式向多种人生途径过渡,促使近代新的社会公共空间的产生,加快了文化传播速度广度,影响了近代文风的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维新派 大众传媒(报刊) 变法图强 文化转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