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9个白僵菌菌株对马尾松毛虫的致病性 被引量:13
1
作者 方志刚 张立钦 赵仁友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331-335,共5页
浙江省丽水地区是马尾松毛虫白僵病自然常发区。近几年来采集并分离到球孢白僵菌9 个野生菌株。测定它们在PDA 平板上的营养生长和产孢量, 以及菌株对马尾松毛虫的致病力。结果表明, B2 , B4 和B14 等3 个菌株致病力最强, 营养生长最快,... 浙江省丽水地区是马尾松毛虫白僵病自然常发区。近几年来采集并分离到球孢白僵菌9 个野生菌株。测定它们在PDA 平板上的营养生长和产孢量, 以及菌株对马尾松毛虫的致病力。结果表明, B2 , B4 和B14 等3 个菌株致病力最强, 营养生长最快, 产孢量较高, 达3 亿个·cm - 2 , 在今后生产上对马尾松毛虫的防治最具应用潜力; 次之是B7 , B10 , B11 和B12 等4 个菌株; 而B6 和B13 菌株的各个性状较差,几无潜力。同时也说明自然界中存在遗传多样性的自然菌株。表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菌株 马尾松毛虫 致病性
下载PDF
鳞翅目昆虫基因组中微卫星DNA的特征以及对其分离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吉亚杰 张德兴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08-614,共7页
本文根据我们对鳞翅目昆虫棉铃虫和松毛虫以及其它动物 (筏蜘蛛、朱、鳕鱼和飞蝗 )的微卫星富集性基因组DNA文库的筛选和分析结果 ,结合其它实验室已发表的资料 ,对鳞翅目昆虫基因组中微卫星DNA的丰度和结构特点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 本文根据我们对鳞翅目昆虫棉铃虫和松毛虫以及其它动物 (筏蜘蛛、朱、鳕鱼和飞蝗 )的微卫星富集性基因组DNA文库的筛选和分析结果 ,结合其它实验室已发表的资料 ,对鳞翅目昆虫基因组中微卫星DNA的丰度和结构特点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 :与其它类群相比 ,尽管鳞翅目昆虫物种间存在差异 ,但其基因组中存在明显偏多的侧翼序列重复的、以多拷贝形式存在的微卫星位点 ,且其中相当一部分以基因家族的形式存在。微卫星DNA家族通常可以在序列分析阶段被识别出来 ,但很多多拷贝位点只有通过一系列后续分析才能被检查出来。这应是鳞翅目昆虫中微卫星位点的优化率相对偏低的主要原因。棉铃虫和松毛虫基因组中三相重复微卫星丰度相对较高 ,从而从某种程度上补偿了这些物种微卫星分离过程中因丰度低、多拷贝位点比例高所带来的困难。棉铃虫微卫星DNA家族侧翼序列中多聚T/A序列的存在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翅目 昆虫 基因组 微卫星DNA 棉铃虫
下载PDF
浙江省马尾松毛虫抗药性监测 被引量:9
3
作者 袁荣兰 黄国洋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472-476,共5页
由于化学防治马尾松毛虫的历史较久,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产生了抗药性,拟除虫菊酯类新农药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等优良特性,但自1981年使用以来,其杀虫效果不断降低,而用药量逐渐增加。我们自1984—1986年对全... 由于化学防治马尾松毛虫的历史较久,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产生了抗药性,拟除虫菊酯类新农药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等优良特性,但自1981年使用以来,其杀虫效果不断降低,而用药量逐渐增加。我们自1984—1986年对全省12个县、20多个地方作了马尾松毛虫抗药性监测工作。结果表明:松毛虫对拟除虫菊酯类的抗药性与过去使用有机氯、有机磷等农药的量成正相关,合理控制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用量能延缓抗性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毛虫 抗药性
下载PDF
不同防治措施对皖南春季马尾松林节肢动物和虫生真菌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韩宝瑜 崔林 查光济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92-96,共5页
在皖南春季越冬代马尾松毛虫防治时期,于安徽长江以南采用不同治虫策略的5个林场,选立地条件和林分状况类似的马尾松纯林,对节肢动物和虫生真菌群落的调查表明,常年释放白僵菌的林场和长期监测虫情、准确挑治虫源地的林场害虫种数... 在皖南春季越冬代马尾松毛虫防治时期,于安徽长江以南采用不同治虫策略的5个林场,选立地条件和林分状况类似的马尾松纯林,对节肢动物和虫生真菌群落的调查表明,常年释放白僵菌的林场和长期监测虫情、准确挑治虫源地的林场害虫种数约占群落总种数的50%,个体数约占70%,益害物种数比(Ns/Ps)为0.72~0.83,个体数比(Nn/Pn)为0.44~0.45,多样性指数(H′)波动小,松毛虫虫口≤2.0条·株-1。交替放菌和施药的林场,滥用农药、尤其不治虫的林场,害虫种数约占群落总种数的60%左右,个体数>74%,Ns/Ps0.46~0.54,Nn/Pn0.23~0.34,H′波动大,松毛虫虫口6.0~10.0条·株-1,超过防治指标(5条·株-1)。长期的放菌或及时施药挑治利于优化群落结构,增大多样性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纯林 节肢动物 虫生真菌 马尾松毛虫
下载PDF
浙北马尾松人工林鸟类捕食松毛虫幼虫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楚国忠 《Zoological Research》 SCIE CAS 1987年第3期239-250,共12页
对浙北马尾松人工林的鸟类区系及数量动态以及鸟类捕食松毛虫幼虫进行了实验观察。松毛虫可按季节分为三个世代阶段,各世代阶段的种群密度波动较大,而相应的鸟类平均密度却较稳定。利用防鸟围网采用样方对照法调查鸟类捕食松毛虫幼虫的... 对浙北马尾松人工林的鸟类区系及数量动态以及鸟类捕食松毛虫幼虫进行了实验观察。松毛虫可按季节分为三个世代阶段,各世代阶段的种群密度波动较大,而相应的鸟类平均密度却较稳定。利用防鸟围网采用样方对照法调查鸟类捕食松毛虫幼虫的作用,4至9月鸟类移走实验虫数的4.7—22.2%。但不同时期,不同地块鸟类的捕食作用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人工林 捕食作用 浙北 松毛虫幼虫 实验观察 对照法 围网 数量动态
下载PDF
松毛虫寄生蝇研究Ⅰ.自然寄生动态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翁仲彦 周昌清 《昆虫天敌》 CSCD 1995年第4期147-152,共6页
寄生蝇Techinid flies是许多农、林、果、蔬重要害虫的有效寄生性天敌,属于双翅目,寄蝇科Thinidae昆虫,全世界已知有6500种,我国已知有450种,麻蝇科Sarcophagidae中也有许多寄生性种类,这些种类与寄绳科的种类一起统称为寄生蝇类。
关键词 松毛虫寄生蝇 寄生性天敌 自然寄生动态
下载PDF
雷公藤总甙对马尾松毛虫生物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周小慧 胡春海 龙绛雪 《经济林研究》 2005年第2期17-20,共4页
以无水乙醇为溶剂,用连续回流渗漉法从雷公藤生药中提取出粗提物,经乙酸乙酯纯化后得红褐色的浸膏,经检测为总萜内酯(T1)。就其杀虫活性和作用方式进行了较系统的生物测定。结果表明:T1对马尾松毛虫具有强的拒食、麻醉和毒杀作用,毒杀... 以无水乙醇为溶剂,用连续回流渗漉法从雷公藤生药中提取出粗提物,经乙酸乙酯纯化后得红褐色的浸膏,经检测为总萜内酯(T1)。就其杀虫活性和作用方式进行了较系统的生物测定。结果表明:T1对马尾松毛虫具有强的拒食、麻醉和毒杀作用,毒杀中浓度LC50为1548.50mg/L,拒食中量AFD50为12.25μg/条,麻醉中量ND50为103.98μg/g,无触杀作用;T1不仅抑制马尾松毛虫幼虫的生长发育,还影响其蛹的羽化和卵的孵化及初孵幼虫存活;抑制中浓度EC50为952.65mg/L;在T1浓度10-10000mg/L之间,马尾松毛虫蛹不完全羽化率为43.3%~63.3%,其卵的不能孵化率为12.0%~84.0%。孵化的幼虫存活率为0.0%~9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杀虫植物 总萜内酯 马尾松毛虫 生物农药 生物活性
下载PDF
4种杀虫剂对马尾松毛虫的作用及毒力 被引量:2
8
作者 朱鹏飞 赵善欢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3期276-280,共5页
本研究选用印楝素、川楝素、灭幼脲Ⅲ号和溴氰菊酯等杀虫剂点滴处理马尾松毛虫幼虫和卵。印楝素、灭幼脲Ⅲ号、溴氰菊酯的触杀LD_(50)分别为2.5990,1.7500和0.0012μg/头。印楝素、灭幼脲Ⅲ号和川楝素均能... 本研究选用印楝素、川楝素、灭幼脲Ⅲ号和溴氰菊酯等杀虫剂点滴处理马尾松毛虫幼虫和卵。印楝素、灭幼脲Ⅲ号、溴氰菊酯的触杀LD_(50)分别为2.5990,1.7500和0.0012μg/头。印楝素、灭幼脲Ⅲ号和川楝素均能抑制试虫生长发育,在4.0μg/头剂量下,总抑制率分别为80.0%,70.0%和47.5%。印楝素和灭幼脲Ⅲ号还表现杀卵作用活性,200mg/kg印楝素处理1,4和7日龄卵其校正死亡率在76.6%以上;200mg/kg灭幼脲Ⅲ号则可达90.0%以上。试验中还观察记录了试虫受药后的症状反应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毛虫 杀虫剂 毒力测定
下载PDF
基于遗传神经网络混合模型预测仙居县马尾松毛虫的发生量 被引量:2
9
作者 朱寿燕 陈绘画 罗家进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9年第S2期290-294,共5页
针对BP算法易陷入局部极小、遗传算法具有全局寻优的特点,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一种训练神经网络的新算法——GA-BP算法。用均生函数法提取前期虫情信息,根据相关系数法和逐步回归法选择与仙居县马尾松毛虫有虫面积、虫口密度、虫株率相... 针对BP算法易陷入局部极小、遗传算法具有全局寻优的特点,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一种训练神经网络的新算法——GA-BP算法。用均生函数法提取前期虫情信息,根据相关系数法和逐步回归法选择与仙居县马尾松毛虫有虫面积、虫口密度、虫株率相关关系密切的延拓均生函数序列和气象因子作为各预测模型的输入特征,分别建立马尾松毛虫有虫面积、虫口密度、虫株率与气象因子的GA-BP混合模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各GA-BP混合预测模型,具有令人满意的拟合精度和预测精度。当预报因子数为6个时,隐含层神经元个数为13个,3组预留有虫面积的平均预测误差为4.41%;虫口密度GA-BP混合模型的预报因子数为4个时,隐层神经元个数为9个,3组预留样本的平均预测误差为2.17%;虫株率GA-BP混合模型的预报因子数为4个时,隐层神经元个数为9个,3组预留样本的平均预测误差为4.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毛虫 遗传神经网络 发生量 预测预报 GA-BP混合模型
下载PDF
应用25%菊乐合酯乳油防治马尾松毛虫
10
作者 汤荣堂 蒋金棋 +1 位作者 倪惠云 周肃富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3期378-382,共5页
1988~1989年,金华县进行应用25%菊乐合酯乳油防治马尾松毛虫药效试验,并在大面积防治中推广应用了这种新的复配农药。结果表明:应用25%菊乐合酯孔油防治马尾松毛虫3~4龄幼虫在地面超低量喷雾防治时,60ml/hm^2就可取得96.3%的效果,... 1988~1989年,金华县进行应用25%菊乐合酯乳油防治马尾松毛虫药效试验,并在大面积防治中推广应用了这种新的复配农药。结果表明:应用25%菊乐合酯孔油防治马尾松毛虫3~4龄幼虫在地面超低量喷雾防治时,60ml/hm^2就可取得96.3%的效果,用药成本1.05元/hm^2,比用2.5%溴氰菊酯乳油(3.60元/hm^2),20%杀灭菊酯乳油(2.55元/hm^2)分别下降2.55元/hm^2和1.50元/hm^2;飞机超低量喷雾防治马尾松毛虫3~4龄幼虫用药120g/hm^2即可,效果可达94.8%,用药成本比用2.5%溴氰菊酯乳油、20%杀灭菊酯礼油分别下降1.50元/hm^2和0.45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毛松毛虫 防治 菊乐全酯乳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