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0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loration on the Order-orientated Cultivation of Engineering Master for Industry Oriented Demand
1
作者 Liu xiaoguang Zhang yaj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6年第5期75-78,共4页
full-time Master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has developed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but in the talent cultivation, professional degree of master of engineering characteristics is not obvious, there are such problems as b... full-time Master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has developed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but in the talent cultivation, professional degree of master of engineering characteristics is not obvious, there are such problems as backward curriculum system, practice teaching is weak, tutor guidance effectiveness is not high, thesis and practice related to smal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eed to further adjust and optimize the master of engineering training mode and promote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the order-form talent-training model as a handle, promote the depth of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study and research, and highligh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alent cultiv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ster of engineering Order-orientated CULTIVATION training mode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人工智能领域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邓立为 宋歌 许家忠 《高教学刊》 2024年第23期89-92,共4页
针对新工科建设的新特征、新理念和新要求,该文探讨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体系,并深入分析新工科、人工智能和创新创业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同时,该文还提供一个新工科背景下的人工智能领域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进阶图,以... 针对新工科建设的新特征、新理念和新要求,该文探讨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体系,并深入分析新工科、人工智能和创新创业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同时,该文还提供一个新工科背景下的人工智能领域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进阶图,以解决当前的教育需求。探讨学科交叉理实交融“教、学、做”合一、形成“以赛促学、以赛促育”机制、建设工程实践平台和现代产业学院、完善评价体系与奖励机制4种具体建设路径。拟为新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可鉴的建设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人工智能 创新创业 培养模式 建设路径
下载PDF
浅析化学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3
作者 张兵 吴永红 +3 位作者 肖永厚 陈颖 宋恩军 刘红晶 《化工高等教育》 2024年第5期83-87,150,共6页
提高实践创新能力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关键。然而,受限于经验、投入、规模、师资等,大部分高校的化学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从而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文章通过系统分析化学工程领域专业... 提高实践创新能力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关键。然而,受限于经验、投入、规模、师资等,大部分高校的化学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从而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文章通过系统分析化学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定位、培养重心、培养体系和保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培养方案、强化企业参与、增强对口需求、推进一专多能、强化师资保障、深化专业实践、创新评价体系等有效措施,为化学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工程 专业硕士 实践创新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公安院校智慧交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基于“三融合六协同”产学合作
4
作者 徐程 李强伟 付凤杰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54-56,共3页
浙江警察学院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作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对智慧交通管理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结合新工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以及智能交通系统变革等背景,提出基于“三融合六协同”的人才培养新模式,进一... 浙江警察学院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作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对智慧交通管理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结合新工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以及智能交通系统变革等背景,提出基于“三融合六协同”的人才培养新模式,进一步深化推进公安实战化教育改革,培养具有多学科背景的,高层次、复合型、创新类应用警务人才,为公安队伍输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合作 协同创新 交通管理工程 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高水平创新应用型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5
作者 谢宇 殷祚炷 周丹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6期153-155,共3页
针对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出现了培养模式单一、优质教学资源匮乏、实验操作技能差、应用思维能力弱化、科研创新能力不足等缺点,南昌航空大学环境功能材料教学团队以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为一条主线,以工程应用思维培养... 针对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出现了培养模式单一、优质教学资源匮乏、实验操作技能差、应用思维能力弱化、科研创新能力不足等缺点,南昌航空大学环境功能材料教学团队以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为一条主线,以工程应用思维培养、功能材料实验技术方法培养和双导师制联合培养研究生为三大模式,以纳米材料、光催化分解水制氢、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应用、催化剂可控合成及污染控制等四大创新研究方向为基石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实践发现,在此培养模式下能提升学科影响力与研究生培养质量,更利于创新型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研究生人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 研究生培养 创新能力 一条主线 三大模式 四大创新 培养模式
下载PDF
国际商务硕士CDIO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华南师范大学为例
6
作者 左小明 韦梦梦 马弘泷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9-62,70,共5页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拥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是全球化背景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导向。对此,在“双一流”视域下,以华南师范大学国际商务硕士培养为例,引入构思(C)、设计(D)、实施(I)、运行(O)的CDIO理念,重点从课程体系、师资结...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拥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是全球化背景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导向。对此,在“双一流”视域下,以华南师范大学国际商务硕士培养为例,引入构思(C)、设计(D)、实施(I)、运行(O)的CDIO理念,重点从课程体系、师资结构、教学模式、评价体系四方面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框架并提出优化建议,以期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商务硕士 CDIO模型 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高校本科生毕业设计指导模式创新与实践 被引量:1
7
作者 谢络 胡海豹 +2 位作者 黄潇 杜鹏 文俊 《高教学刊》 2024年第22期76-79,共4页
本科生毕业设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也是本科阶段的关键性实践环节,直接反映高校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水平。该文紧密围绕教育部新工科建设和发展要求,在“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思想指引下,从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 本科生毕业设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也是本科阶段的关键性实践环节,直接反映高校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水平。该文紧密围绕教育部新工科建设和发展要求,在“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思想指引下,从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这项任务出发,提出新工科背景下本科生毕业设计指导新模式,即“指导—交流—实践”全方位渗透式思政育人模式,“科技竞赛驱动+科研项目驱动”式双驱动选题模式,以及“指导—引导—自导”渐进式指导模式。通过践行该指导模式,显著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质量和大学生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毕业设计 人才培养 指导模式 创新与实践
下载PDF
新工科视域下创新应用型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被引量:2
8
作者 陈静 彭金宝 +3 位作者 盛钊君 李保琼 徐学涛 李辰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期51-54,共4页
该文基于新工科视域下制药工程专业的特点,探索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建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质量持续改进为保障的人... 该文基于新工科视域下制药工程专业的特点,探索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建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质量持续改进为保障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全面启动“专业质量提升工程”,以专业工程认证为抓手,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按照用人产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制定培养方案,将创新、创造、创业能力作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探索和创新制药专业学生教育发展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药工程 应用型人才 创新能力 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基于“产研融合”工程类研究生学术与生产能力提升路径探索
9
作者 王涛 周国庆 +2 位作者 高柳 陈拓 李瑞林 《高等建筑教育》 2024年第5期56-63,共8页
“十三五”以来,我国工程类硕士研究生数量剧增,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数量大幅提升,学术创新能力取得突破性进展,但工程生产实践能力较弱,到用人单位后短期内无法融入企业生产,严重阻碍了工程类硕士研究生的高质量培养。为此,系统总结了... “十三五”以来,我国工程类硕士研究生数量剧增,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数量大幅提升,学术创新能力取得突破性进展,但工程生产实践能力较弱,到用人单位后短期内无法融入企业生产,严重阻碍了工程类硕士研究生的高质量培养。为此,系统总结了单一高校模式在培养工程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生产实践、指导政策等方面的局限性,剖析了高校企业联合培养工程类硕士研究生面临的协调与合作、课程质量与一体化问题;围绕培养机制与融合模式、学术科研与生产创新、基地共建与运行机制,提出了“产研融合”提升路径的构建思路及实施路线;最后总结分析了课题组“产研融合”培养模式初步建设成效与经验,研究成果对提升工程类硕士研究生学术与生产能力培养质量具有指导与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研融合 工程类研究生 学术创新 生产实践 培养模式
下载PDF
高职院校“产学研用”融合型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模式探索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峥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3-85,共3页
“产学研用”融合型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新工科背景下高职院校育人模式的新方向。创新创业教育以培养敢闯会创、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为己任,助力职业院校高质量创新发展。通过建立“1+N”培养新模式、“实践+理论+实践”融合新机... “产学研用”融合型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新工科背景下高职院校育人模式的新方向。创新创业教育以培养敢闯会创、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为己任,助力职业院校高质量创新发展。通过建立“1+N”培养新模式、“实践+理论+实践”融合新机制、“产教+”多元育人平台、“三级联动、三步推进”协同培育新机制,不断深化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产学研用 创新创业能力 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
下载PDF
融入人工智能的土木水利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1
作者 马帅鸽 张平 《高等建筑教育》 2024年第5期94-101,共8页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的重要部署,积极探讨人工智能背景下,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先发优势及当前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迫切需要建筑类教育与时俱进。以实现人工智能与土木水利硕士专业...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的重要部署,积极探讨人工智能背景下,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先发优势及当前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迫切需要建筑类教育与时俱进。以实现人工智能与土木水利硕士专业建设交叉融合、协同创新为目标,选取土木水利硕士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将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融入土木水利硕士专业建设中,针对土木水利硕士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不健全、师资队伍匮乏等现状,设计出契合人工智能发展的土木水利硕士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方案,规划了人工智能和土木水利硕士专业建设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及实践平台,提出了“人工智能+”背景下的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探索和实践了人工智能与土木水利硕士专业建设交叉融合的教学新模式、新方法。通过学科建设的“融合发展”,课程体系建设的“精密耦合”,以期形成“人工智能+X”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以组合创新着力提升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水平。结合人工智能前沿知识,进一步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将人工智能与专业课程交叉融合的能力,通过建立长期的持续的能力提升计划,为人工智能与土木水利硕士专业的交叉融合与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我国抢占世界科技前沿提供更加充分的人才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水利硕士 高校 人工智能 学科建设 培养模式
下载PDF
农业工程类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性研究
12
作者 马淏 任静 +5 位作者 刘亚蕊 金鑫 尹冬雪 赵凯旋 高颂 刘孟楠 《农业工程》 2024年第3期127-131,共5页
现有农业工程类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科研产出率低、科研成果原创性较低等问题频频出现,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针对上述问题,以河南科技大学农业工程类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引入TRIZ创新理论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能力培养... 现有农业工程类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科研产出率低、科研成果原创性较低等问题频频出现,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针对上述问题,以河南科技大学农业工程类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引入TRIZ创新理论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方面的研究与实践,从研究生选题前瞻性与创新性把握、科研深层次问题挖掘、科研课题研究方案方法创新模型及研究生科研激励创新机制4个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旨在提升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同时也为我国农业工程类研究生培养模式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Z创新理论 农业工程专业 研究生培养 培养模式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新能源汽车领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3
作者 常成 王红霞 袁霞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4年第3期149-151,共3页
围绕新工科背景下新能源汽车领域人才需求,归纳出该领域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分析新能源汽车产业特点,针对新能源汽车领域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多学科交叉融合课程体系建设方式和多样化创新实践平台的开发。人才培养过程中融入多... 围绕新工科背景下新能源汽车领域人才需求,归纳出该领域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分析新能源汽车产业特点,针对新能源汽车领域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多学科交叉融合课程体系建设方式和多样化创新实践平台的开发。人才培养过程中融入多元化评价机制,从而达到对培养效果及时反馈和完善目的。研究结果对新能源汽车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参考,对学生培养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新能源汽车 创新型人才 培养模式
下载PDF
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一核四翼”土建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的探索
14
作者 张立娟 李海波 赵丽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24年第5期145-152,共8页
科技自立自强、建筑业转型升级、高校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大土建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力度,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作为高等教育体系和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责任和使命。面对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土建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现... 科技自立自强、建筑业转型升级、高校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大土建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力度,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作为高等教育体系和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责任和使命。面对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土建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立足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的土木建筑特色,构建“一核四翼”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设计、教学方式改革等方面创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并以工程管理专业为例进行实践路径探索。结果表明,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推进产学研合作、重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式能够培养出“厚基础、宽视野、强实践、重创新”的高层次应用型工程管理创新人才,为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其他土建类专业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行业特色高校 一核四翼 拔尖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工程管理
下载PDF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以安徽建筑大学为例
15
作者 荣鼐 方潜生 +6 位作者 胡浩威 丁超 水滔滔 王庚 胡超 万小康 许希 《皖西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33-37,共5页
在“3060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背景下,培养能够适应并引领能源产业变革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成为当前要务。安徽建筑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面向双碳战略发展需求,结合安徽建筑大学“大土建”学科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碳达峰碳中... 在“3060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背景下,培养能够适应并引领能源产业变革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成为当前要务。安徽建筑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面向双碳战略发展需求,结合安徽建筑大学“大土建”学科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碳达峰碳中和理念与实践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取得了较好成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程类人才培养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碳中和 能源与动力工程 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型人才培养
下载PDF
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探析 被引量:17
16
作者 冯涛 黄翔 南文海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2016年第3期76-80,共5页
生源基础与培养目标错位、培养过程与主体需求错位、评价主体与用人主体错位导致我国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强、创业意识淡薄。针对新常态下不确定的工程硕士职业发展与追求稳定的培养模式之间的矛盾,在论证创新创业能力是新常... 生源基础与培养目标错位、培养过程与主体需求错位、评价主体与用人主体错位导致我国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强、创业意识淡薄。针对新常态下不确定的工程硕士职业发展与追求稳定的培养模式之间的矛盾,在论证创新创业能力是新常态对工程硕士必然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集群式工程硕士培养模式,以及深化工程硕士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深化校企合作、统筹培养资源、完善第三方质量评价机制和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 工程硕士 培养模式
下载PDF
产教深度融合协同探索面向新工科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创新中心为例 被引量:69
17
作者 仝月荣 陈江平 +2 位作者 张执南 熊夏青 李翠超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94-198,共5页
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校企协同育人是提高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创新中心与产业界开展了多形式、全方位、系统化的深度合作,以新技术为牵引共建联合人才中心及多层次的创新平台,共建层次化、进阶式发展的课程体... 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校企协同育人是提高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创新中心与产业界开展了多形式、全方位、系统化的深度合作,以新技术为牵引共建联合人才中心及多层次的创新平台,共建层次化、进阶式发展的课程体系及多元的教学模式,将竞赛作为课程的实践环节,设立大创校企课题和产学研项目,形成课赛结合、产学研结合、共建共享教学基地的培养形式。实践表明,产教深度融合可有效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形成面向新工科的良性互动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新工科 工程教育 创新人才培养 校企协同育人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环境生态工程创新应用人才培养实践 被引量:30
18
作者 杜青平 陈浪城 +2 位作者 石瑛 尹光彩 李冬梅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97-200,223,共5页
在新工科教育背景下,环境生态视野、管理知识和技能会深入到各个行业和各个领域的发展中,因此,急需具备更高创新创业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的“新工科”人才,为我国企业转型提供环境生态的保护。如何结合新形势和地方特色提高学生“新工科... 在新工科教育背景下,环境生态视野、管理知识和技能会深入到各个行业和各个领域的发展中,因此,急需具备更高创新创业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的“新工科”人才,为我国企业转型提供环境生态的保护。如何结合新形势和地方特色提高学生“新工科思维”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当前地方高校面临的紧迫任务。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生态工程专业紧密结合地方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实践,培养具有生态学学科视野、积极创新和实践能力的生态规划和管理的新工科应用型人才,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通过对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制定、PBL+双语多模式课程教育实施、强化新工科教育的实践课程设计3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和实践,探索出一套适合新工科人才培养要求,具有交叉学科特色的“课程规划-多模式课程教育-企业协作新工科创新实践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已经获得了良好的培养效果,达到了新工科人才综合素养的各项标准要求,并对环境生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培养模式 环境生态工程 创新实践
下载PDF
“大工程领域”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扬州大学化学工程领域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为例 被引量:18
19
作者 王干 薛怀国 刁国旺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2015年第1期71-74,共4页
为了解决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知识面过窄、适应面单一的问题,适应未来工程人才"宽口径"培养的发展趋势,扬州大学秉承多学科交叉的教育理念,在化学工程领域进行了"大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改革,并... 为了解决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知识面过窄、适应面单一的问题,适应未来工程人才"宽口径"培养的发展趋势,扬州大学秉承多学科交叉的教育理念,在化学工程领域进行了"大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改革,并从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构建、课程设置、师资配备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改革实践,其基本经验或许能为其它高校的全日制工程硕士人才培养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工程领域 全日制工程硕士 学科交叉 培养模式
下载PDF
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被引量:9
20
作者 陆建刚 周宏仓 +3 位作者 张慧 许正文 方华 陈雯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06-210,共5页
大学生自我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自我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是高校老师一个重要课题。文章提出了"共性与特色耦合"培养机制和多维迂回式实验创新过程模式,通过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树立创新精神、注重... 大学生自我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自我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是高校老师一个重要课题。文章提出了"共性与特色耦合"培养机制和多维迂回式实验创新过程模式,通过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树立创新精神、注重创新实践过程的设置,成功地实现了学生自我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实验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