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erimental study on sand production and coupling response of silty hydrate reservoir with different contents of fine clay during depressurization 被引量:1
1
作者 Xiangyu Fang Dianheng Yang +7 位作者 Fulong Ning Linjie Wang Zhichao Liu Yanjiang Yu Wenwei Xie Hongfeng Lu Yanlong Li Meng Xu 《Petroleum》 EI CSCD 2023年第1期72-82,共11页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lay and sand production(hereafter collectively referred to as sand production)and to provide optimization designs of sand control schemes are critical for gas production f...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lay and sand production(hereafter collectively referred to as sand production)and to provide optimization designs of sand control schemes are critical for gas production from clayey silt natural gas hydrate reservoirs in the South China Sea.Thus,gas-water-sand production behavoirs and coupling reservoir subsidence characteristics before,during,and after hydrate dissociation of the clayey silt hydrate reservoirs with different clay contents(5%,10%,15%,20%,25%,and 30%)have been studied through a self-developed experimental system.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clay content,the total mass of sand production first increases and then decreases,and it reaches maximum when the clayey content is 20%.The sand production is the lowest before hydrate dissociation and increases significantly during hydrate dissociation,which mainly occurs in the high-speed gas and water production stage at the beginning of hydrate dissociation.After hydrate dissociation,the sand production decreases significantly.During the whole depressurization process,the clay and free sand particles generally move to the sand outlet due to the fluid driving force and overlying stress extrusion.However,for conditions of high clay contents,those particles fail to pass through the sand control screen and gradually accumulate and block the screen by forming a mud cake,which greatly reduce the permeability of the screen and limite sand production as well as gas and water production.Our research lays a foundation for sand production prediction and sand control scheme selection during gas recovery from clayey silty hydrate reservoirs that greatly need to consider a balance between sand control and gas produ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tural gas hydrate Clayey silt reservoir Clay content DEPRESSURIZATION sand production sand control
原文传递
隧道衬砌混凝土拌合物高流动性优化设计研究
2
作者 任瑞刚 《价值工程》 2024年第6期39-41,共3页
针对铁路工程结构种类多,施工方式不同对混凝土性能要求各异特点,为解决空间狭小部位浇筑振捣难以均匀到位的施工通病,从高流动性、可泵性、抗离析性方面,通过高性能和功能型外加剂对标矿物掺合料特性设计助力,使坍落扩展度控制在580... 针对铁路工程结构种类多,施工方式不同对混凝土性能要求各异特点,为解决空间狭小部位浇筑振捣难以均匀到位的施工通病,从高流动性、可泵性、抗离析性方面,通过高性能和功能型外加剂对标矿物掺合料特性设计助力,使坍落扩展度控制在580±20mm之间等措施,进行工作性优化以满足不同部位施工通用性。完全可从材料角度提出优化方法、步骤及控制重点,为相似衬砌混凝土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RD物相定量分析 骨架结构 含气量与砂率匹配关系 提升浆体量降低需求量
下载PDF
Digital core approach to the effects of clay on the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saturated rocks using lattice gas automation 被引量:9
3
作者 Yue Wen-Zheng Tao Guo +1 位作者 Chai Xi-Yuan Cui Dong-Zi 《Applied Geophysics》 SCIE CSCD 2011年第1期11-17,94,共8页
Clay has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istivity index I and water saturation Sw (i.e, I-Sw relationship) of reservoir rocks because it complicates the current paths of these rocks. It is dif... Clay has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istivity index I and water saturation Sw (i.e, I-Sw relationship) of reservoir rocks because it complicates the current paths of these rocks. It is difficult to reveal the physical mechanisms of these clay effects on the conductivities of various rocks by physical laboratory measurements because the pore structure, micro distribution and content of clay inside a rock can not be observed and controlled during the experiments. We present a digital rock approach to study these clay effects on the electrical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reservoir rocks at pore scale using lattice gas automation (LGA) method. The digital rock samples are constructed with the information of grain size distribution from SEM images of reservoir rocks. The LGA is then applied on these digital rocks fully saturated with fluids to simulate the electrical transport properties for revealing the effects of volume and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clay on the non-Archie behaviors of the I-Sw relationship. The very good agreement between the simulated results and the laboratory measurements clearly demonstrates the validity of the LGA in numerical research of rock physics. Based on these studies, a new model has been developed for quantitatively describ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aturation exponent and the volume of clay (Vsh). This development may improve the evaluation for the fluid saturations in reservoir roc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ttice gas automation Digital rock non-Archie behavior of I-Sw relationship clay content
下载PDF
石粉含量对人工砂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朱和龙 宋春梅 +2 位作者 许安邦 周济 陈宗平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7-100,共4页
为研究石粉含量对不同强度等级人工砂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设计并制作了标准立方体和棱柱体试件各90个进行基本力学性能测试;分析了石粉含量对C25、C35、C45这3种强度等级人工砂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f_(cu))、... 为研究石粉含量对不同强度等级人工砂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设计并制作了标准立方体和棱柱体试件各90个进行基本力学性能测试;分析了石粉含量对C25、C35、C45这3种强度等级人工砂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f_(cu))、轴心抗压强度(f_(c))、劈裂抗拉强度(f_(t))和弹性模量(E_(c))的影响规律,提出了抗压强度与其他性能指标的换算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石粉含量的增加,3种强度等级下f_(cu)、f_(c)和f_(t)均呈先提高后降低趋势,但不同强度等级下E_(c)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石粉含量介于10%~15%之间时3种强度等级下混凝土的各项力学性能指标均较优;人工砂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弹性模量约为普通混凝土弹性模量的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粉含量 人工砂 全再生混凝土 力学性能 换算关系
下载PDF
钙质砂电导率与相关性问题初探 被引量:11
5
作者 胡明鉴 蒋航海 +3 位作者 崔翔 阮洋 刘海峰 张晨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158-162,共5页
处于海洋环境中的钙质砂一般饱水含盐,将盐度评价重要参量电导率用于钙质砂中,以钙质砂的电导率反映其中的水体含盐量,对海洋环境下钙质砂土水质评价有重要意义。在某灰沙岛上选取裸露空旷的钙质砂地,距地面0.5、1.0、1.5 m的深度处埋... 处于海洋环境中的钙质砂一般饱水含盐,将盐度评价重要参量电导率用于钙质砂中,以钙质砂的电导率反映其中的水体含盐量,对海洋环境下钙质砂土水质评价有重要意义。在某灰沙岛上选取裸露空旷的钙质砂地,距地面0.5、1.0、1.5 m的深度处埋设土壤电导率、体积含水率和温度传感器,观测记录不同深度范围钙质砂的电导率和体积含水率。基于现场钙质砂土电导率、体积含水率观测、室内不同级配的钙质砂电导率测试以及Manta2水质传感器室内测试校核,分析钙质砂电导率与孔隙水电导率的关系。结果表明,钙质砂电导率与体积含水率和孔隙水的电导率均呈线性关系,提出了适用于钙质砂电导率的计算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质砂 孔隙水电导率 体积含水率 线性关系 计算模型
下载PDF
基于形状特征划分的树状区域匹配图像检索 被引量:3
6
作者 钱晓峰 阎伟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8-52,共5页
提出了一种依据形状特征划分的树状区域匹配的图像检索算法。其思想是首先基于形状特征将图像划分为若干给定深度的树状关系区域 ,再结合所划分区域的结构关系及其颜色特征进行匹配检索。通过设定 2个检索粗过滤条件 ,显著提高了检索响... 提出了一种依据形状特征划分的树状区域匹配的图像检索算法。其思想是首先基于形状特征将图像划分为若干给定深度的树状关系区域 ,再结合所划分区域的结构关系及其颜色特征进行匹配检索。通过设定 2个检索粗过滤条件 ,显著提高了检索响应速度。应用此算法 ,图像中对象的几何变换 (移动、旋转、比例缩放 )不会影响到查询结果。实验测试的结果表明 ,与一般的颜色直方图匹配算法相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检索 基于内容 分层关系 形状特征 树状区域 图像匹配 颜色特征
下载PDF
泥质砂岩孔渗关系的分成因求解方法
7
作者 张庆国 王刚 郭志华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417-420,共4页
直接采用孔渗关系求解研究区葡萄花油层的渗透率时,所得渗透率与岩心分析渗透率存在较大误差,尤其在孔隙度为11%~15%时,误差尤为明显.针对这种情况,对孔隙度小于11%、11% ~15%、大于15%三种情况分段求取孔渗关系,并定义去泥孔隙... 直接采用孔渗关系求解研究区葡萄花油层的渗透率时,所得渗透率与岩心分析渗透率存在较大误差,尤其在孔隙度为11%~15%时,误差尤为明显.针对这种情况,对孔隙度小于11%、11% ~15%、大于15%三种情况分段求取孔渗关系,并定义去泥孔隙度.当孔隙度为11% ~15%时,用去泥孔隙度代替原有孔隙度,研究泥质校正后的孔渗关系.结果表明:分段法求得的孔渗关系精度较高.工区400余口井的测井解释验证了分段法求得的渗透率较直接采用孔渗关系求得的渗透率更加精确.该研究为工区油田进一步开发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 测井 孔渗关系 渗透率 去泥孔隙度 泥质含量
下载PDF
黄河泥沙含量对磷迁移过程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陈铭 王雨春 +1 位作者 欧阳威 王依滴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08-516,共9页
磷是我国河流主要污染物质之一,泥沙含量对磷的迁移过程具有重要影响,但针对磷在沉积物-水界面的迁移机制理解尚不完全.黄河作为典型的高含沙量和高磷负荷河流,对于磷在河流介质的迁移过程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在2019年10月份选取黄河沿程1... 磷是我国河流主要污染物质之一,泥沙含量对磷的迁移过程具有重要影响,但针对磷在沉积物-水界面的迁移机制理解尚不完全.黄河作为典型的高含沙量和高磷负荷河流,对于磷在河流介质的迁移过程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在2019年10月份选取黄河沿程18个水样采集点位和2个沉积柱采集点位,对水样含沙量、总磷含量(TP)和沉积物样磷形态含量(Ca-P、Fe/Al-P、OP)进行测量,结合2000-2019年黄河主要水文站实测输沙量、含沙量、泥沙粒径数据进行分析.从时空尺度上,尽管中游河段输沙量近20年呈显著下降趋势,但下游输沙量仍保持稳定,下游前段水体含沙量呈上升趋势.将水体含沙量与TP含量进行协同分析,下游河段水体含沙量同TP含量呈相反变化规律.对泥沙粒径进行分析,冲刷作用导致较大粒径沉积物再悬浮,这一过程对磷的迁移具有重要影响.对沉积物磷形态进行分析,IP为黄河流域沉积物磷主要赋存形态,Ca-P是IP的主要赋存形态.研究认为,当流速慢时,水体泥沙含量低,沉积物再悬浮作用弱,Fe/Al-P在沉积物-水界面迁移.当流速快时,水体泥沙含量高,沉积物再悬浮作用强,下游地区沉积物和悬浮颗粒物成为磷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干流 水体含沙量 水沙关系 磷形态
下载PDF
虚拟试验中基于匹配特性融合的内容网络匹配算法 被引量:1
9
作者 吴锋 高丽敏 +3 位作者 杨彩琼 冷林涛 李晓瑜 陆超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61-767,共7页
在应用广泛的基于Map的内容发布/订阅系统中,系统会让订阅中的每个约束条件与对应事件进行匹配,但由于系统中每个订阅都有着较大数目的约束条件,从而需要较高的事件匹配效率。在分析匹配网络中的覆盖剪枝和具有精确定位特性的谓词索引... 在应用广泛的基于Map的内容发布/订阅系统中,系统会让订阅中的每个约束条件与对应事件进行匹配,但由于系统中每个订阅都有着较大数目的约束条件,从而需要较高的事件匹配效率。在分析匹配网络中的覆盖剪枝和具有精确定位特性的谓词索引基础上,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匹配特性融合的内容网络匹配算法。给出了算法的数据结构、订阅处理流程及匹配处理流程。理论分析及典型实验对比表明,相比于单纯的覆盖算法及索引算法,该算法可以提供更高效的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布订阅系统 事件匹配算法 区间树 最大无偏关系 偏序
下载PDF
含砾量对饱和砂-砾混合料排水剪切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范玉梅 汤国毅 +3 位作者 吴琪 方怡 张方苗 郝雅萍 《地质学刊》 CAS 2019年第4期684-689,共6页
为探讨含砾量Gc对砂-砾混合料排水剪切强度Sd的影响,对砂-砾混合料开展了一系列三轴排水试验。结果表明,Gc不同的混合料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呈应变硬化型和应变软化型2种不同的发展模式,随着Gc的增加,无论砂-砾混合料处于松散(Dr=0.2)... 为探讨含砾量Gc对砂-砾混合料排水剪切强度Sd的影响,对砂-砾混合料开展了一系列三轴排水试验。结果表明,Gc不同的混合料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呈应变硬化型和应变软化型2种不同的发展模式,随着Gc的增加,无论砂-砾混合料处于松散(Dr=0.2)、中密(Dr=0.4、0.6)还是密实(Dr=0.8)状态,排水剪切强度Sd均先略有降低后保持不变,最后迅速增加。研究发现,e、Cu、Cc和d50都不能作为合理描述不同Gc的砂-砾混合料Sd的参数,而具有不同Gc和Dr的砾-砂混合料的Sd均随等效骨架孔隙比esk的增大而降低,表明esk可以合理地表征砂-砾混合料Sd的物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砾-砂混合料 排水剪切强度 应力-应变曲线 含砾量 骨架孔隙比
下载PDF
蒙辽客运专线粉砂地基固结压缩特性的三轴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武刚 宋华冠 +3 位作者 宋绪国 许再良 陶美祥 刘建勋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12,共7页
依托新建通辽至京沈高铁新民北站铁路路基工程,对细颗粒含量分别为10%、15%、30%和40%的中密状态粉砂开展一系列室内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研究,通过试验研究不同细颗粒含量粉砂在不同围压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孔隙水压力的涨消发展模... 依托新建通辽至京沈高铁新民北站铁路路基工程,对细颗粒含量分别为10%、15%、30%和40%的中密状态粉砂开展一系列室内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研究,通过试验研究不同细颗粒含量粉砂在不同围压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孔隙水压力的涨消发展模型及初始剪切模量的发展规律,揭示细颗粒含量和围压对中密状态粉砂应力-应变关系、孔压演化特性及初始剪切模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空间应力状态下的不同细颗粒含量中密粉砂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以硬化型为主,符合增长型双曲线模式,且随着围压的增加,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呈现强硬化状态,随着细颗粒含量的增加,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呈现弱硬化状态。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表现为随剪切的发展先经过一段上升过程,达到峰值后又开始下降,且随着细颗粒含量的增加,围压的增大,孔压的峰值越高,孔压消散速度降低,剪切完成后的残余孔压越大。初始剪切模量与围压呈正相关,即随着围压的增大而增大。同时,运用ABAQUS有限元程序建立计算机模型模拟试验,进一步验证上述分析结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运专线铁路 路基 中密粉砂 应力-应变关系 孔隙水压力 细粒含量 围压 初始剪切模量
下载PDF
级配砂不同含量的软土变形特性及其本构方程
12
作者 黄超天 王天齐 +2 位作者 董玉翔 沈才华 曾志康 《水道港口》 2024年第5期772-781,共10页
不同含砂量的软土变形特性比较复杂,而级配砂含量对软土的影响更难预测,针对杭州含级配砂软土地层特性,通过不同含砂量软土的三轴剪切实验,分析了土样三轴剪切破坏形态,获取了不同围压下不同含砂量土样应力-应变曲线并分析了数据变化规... 不同含砂量的软土变形特性比较复杂,而级配砂含量对软土的影响更难预测,针对杭州含级配砂软土地层特性,通过不同含砂量软土的三轴剪切实验,分析了土样三轴剪切破坏形态,获取了不同围压下不同含砂量土样应力-应变曲线并分析了数据变化规律,提出了含级配砂软土应力-应变曲线变化率的幂次函数本构模型,从全新的角度揭示了级配砂不同含量软土的塑性硬化参数和软化参数变化规律,并通过求原函数的方法获得了可以反映含砂量的软土应力应变本构方程。研究表明:围压与含砂量对土样的三轴剪破形态都有影响;含砂量增加能显著提高土样的抗剪强度,不同围压下(100 kPa、200 kPa、300 kPa)40%含砂量抗剪强度分别增加37.38%、14.1%、8.86%;随着含砂量增加,土样的最大卸载切线模量随之增大,土样切线模量变化率随之减小。研究成果为深入探讨级配砂对软土变形特性的影响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砂率 砂黏混合土 应力-应变关系 本构方程
下载PDF
基于颗粒接触状态理论的砂-砾混合料排水剪切强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凯 李磊 +3 位作者 吴琪 周建军 申志福 陈国兴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51-360,共10页
为系统研究含砾量GC和孔隙比e对砂-砾混合料排水剪切强度S_(d)的影响,并建立有效评价方法,对砂-砾混合料开展了系列三轴排水试验.基于颗粒接触状态理论,引入表征混合料骨架力链颗粒接触状态指标等效骨架孔隙比e_(sk)^(*).此外,提出了基... 为系统研究含砾量GC和孔隙比e对砂-砾混合料排水剪切强度S_(d)的影响,并建立有效评价方法,对砂-砾混合料开展了系列三轴排水试验.基于颗粒接触状态理论,引入表征混合料骨架力链颗粒接触状态指标等效骨架孔隙比e_(sk)^(*).此外,提出了基于理论最小孔隙比的混合料接触状态临界条件确定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混合料的应力-应变发展模式呈现两种不同的形式,即应力硬化型和应力软化型.当GC为定值时,S_(d)随e的增大而减小,当e为定值时,S_(d)随GC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当GC达到阈值含砾量时,S_(d)达到最小值.此外,分析表明:具有不同GC和D_(r)的砂-砾混合料的S_(d)随e_(sk)^(*)的增大而减小,二者有较好的负幂函数关系.基于已有文献数据,验证了e_(sk)^(*)表征混合料S_(d)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剪切强度 砂-砾混合料 应力-应变关系 含砾量 接触状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