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ternal Mortality WatchSheds Light on Causes of Death
1
《China Population Today》 2000年第4期14-15,18,共3页
关键词 MMR maternal mortality WatchSheds Light on causes of death
下载PDF
Epidemiologic Profile of Maternal Deaths in Two Referral Hospitals in Cameroon 被引量:1
2
作者 Philip Njotang Nana Felix Essiben +6 位作者 Julius Dohbit Sama Elisabeth Medoua Koh Koh Morfaw Lifanji Filbert Eko Eko Jeanne Fouedjio Agnes Esiene Robinson Enow Mbu 《Ope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2016年第6期365-372,共8页
Introduction: Our objective was to compare the epidemiologic profile of maternal mortality in two structures serving as referral levels of care in Cameroon. Methodology: This cross-sectional, comparative study took pl... Introduction: Our objective was to compare the epidemiologic profile of maternal mortality in two structures serving as referral levels of care in Cameroon. Methodology: This cross-sectional, comparative study took place at the maternities of the Yaoundé Central Hospital (YCH) and the Bamenda Regional Hospital (BRH) from December 1st 2014 to May 31st 2015, a 6 months’ period. The medical records of deceased women over 5 years, from January 2010 to December 2014, were collected. We calculated the MMR (Maternal mortality rate) and studied the causes and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maternal death. The Epi info software 3.5.4 was used to analyze data with a significance level of P < 0.05. Results: The maternal mortality ratio (MMR) was 964 and 247 per 100,000 live births for YCH and BRH, respectively. More deaths occurred within the aged group range 20 to 34 years, 76.8% at YCH and 64.7% at BRH. At YCH, 70.7% of these patients were referrals versus 32.4% at BRH. Complication from abortion was often implicated at BRH (P = 0.007;OR = 0.31;CI = 0.13 - 0.74). Others causes were hemorrhage (YCH = 43.4%;BRH = 35.5%), hypertensive diseases (YCH = 17.2%;BRH = 14.7%) and infections (YCH = 8.1%;BRH = 17.6%). At YCH time elapsed from admission to death was <3 h (P = 0.005;OR = 6.63;CI = 1.49 - 29.5). Conclusion: Both hospitals have similar causes of maternal deaths, differing only in the context within which the deaths occurred. Improving access to good quality health care, satisfying unmet needs for family planning, availability of blood product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health insurance could decrease the maternal mortality r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ernal mortality causes maternal death Referral Hospital Cameroon
下载PDF
Maternal Death and 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PYLL)in Santa Catarina,Brazil,in 2000 and 2014
3
作者 Mara Beatriz Conceicao Carmem Regina Delziovo +5 位作者 Maria de Lourdes de Souza Fiona Ann Lynn Kátia Cilene Godinho Bertoncello Ariane Thaise Frello Roque Sabiha Khanum Cheila Bentes 《Open Journal of Nursing》 2018年第11期823-834,共12页
Introduction: Indicators of maternal health are often used to evaluate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overall health of a population, as well as the accessibility of health services. Among these indicators, the Potential ... Introduction: Indicators of maternal health are often used to evaluate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overall health of a population, as well as the accessibility of health services. Among these indicators, the 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 which is associated with maternal deaths, is useful for the definition of priorities, monitoring, evaluation, and intervention, identifying the highest risk groups.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 by maternal death in Santa Catarina in 2000 and 2014. Method: An Ecological study with exploratory spatial analysis was conducted with data obtained from the Information System on Mortality and Live Births. Results: In the Information System, 35 maternal deaths in the year 2000 were identified and 24 in 2014. The total estimated years of life lost were 845 years in 2000 and 780 years in 2014, dominated by direct obstetric causes. In 2000, women who died lost, on average, 39.8 years of life;and 41.5 years in 2014. Conclusion: The spatial pattern observed in 2000 highlights areas of high risk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Santa Catarina. The greatest loss of years occurred in younger women, confirming the need to prevent and control maternal mortality and review strategies for compliance with public policies in the St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ernal mortality 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 causes of death
下载PDF
Situation and Strategies of the Maternal and Infant Health in Tunisia
4
作者 Gueddana N Ghérissi A Esseghari R 《Journal of Reproduction and Contraception》 CAS 2005年第1期57-64,共8页
This paper presents then makes a retrospective and descriptive evaluation of the Tunisian strategy implemented to reduce maternal and infant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The objectives of this bibliography work are to mak... This paper presents then makes a retrospective and descriptive evaluation of the Tunisian strategy implemented to reduce maternal and infant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The objectives of this bibliography work are to make a diagnosis of the situation of the maternal and infant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to develop the philosophy and the orientations of the strategic axis and to underline the keys of the success as well as the limits of the strate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ernal mortality neonatal morbidity monitoring maternal deaths causes of maternal deaths
下载PDF
1991—2021年我国孕产妇死亡率变化情况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苏燕燕 神艳 +4 位作者 聂雷 刘燕青 甄娜 王霞 周超峰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4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分析1991—2021年我国孕产妇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为制定妇幼健康有关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收集1991—2021年我国孕产妇死亡数据,运用JoinPoint模型,采用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 目的:分析1991—2021年我国孕产妇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为制定妇幼健康有关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收集1991—2021年我国孕产妇死亡数据,运用JoinPoint模型,采用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分析孕产妇死亡率变化趋势。结果:1991—2021年我国孕产妇死亡率整体呈下降趋势,AAPC为-5.00%,其中1991—2005年APC为-3.71%,2005—2013年APC为-8.16%,2013—2021年APC为-4.05%。1991—2021年我国城市孕产妇死亡率整体呈下降趋势,AAPC为-3.90%,30年间变化趋势出现2个拐点,其中1991—2002年APC为-5.17%,2002—2010年APC为0.70%,2010—2021年APC为-5.82%;1991—2021年我国农村孕产妇死亡率整体呈下降趋势,AAPC为-5.60%,30年间变化趋势出现2个拐点,其中1991—2004年APC为-3.55%,2004—2011年APC为-11.26%,2011—2021年APC为-4.14%。孕产妇主要死亡疾病为产科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心脏病、羊水栓塞、产褥感染和肝病。结论:1991—2021年我国孕产妇死亡率整体呈下降趋势,2005—2013年下降幅度较大,农村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幅度大于城市。产科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心脏病、羊水栓塞仍是产科主要死亡疾病,应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并优化多学科、全孕期精细管理,以保障孕产妇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妇死亡率 变化趋势 JoinPoint模型 死因占比
下载PDF
2014—2023年湖南省孕产妇死亡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6
作者 梁婷 高洁 +3 位作者 陈小英 吴颖岚 郭婷婷 陈霞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2024年第5期7-11,共5页
目的了解2014—2023年湖南省孕产妇死因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探讨降低孕产妇死亡的预防措施。方法收集2014—2023年湖南省经过省级评审的孕产妇死亡个案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孕产妇死亡整体情况、死因分布及影响死亡的相关因素。... 目的了解2014—2023年湖南省孕产妇死因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探讨降低孕产妇死亡的预防措施。方法收集2014—2023年湖南省经过省级评审的孕产妇死亡个案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孕产妇死亡整体情况、死因分布及影响死亡的相关因素。结果2014—2023年湖南省孕产妇死亡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从2014年14.86/10万下降至2023年的χ_(趋势)^(2)5.62/10万,下降幅度为62.18%(χ_(趋势)^(2)=51.312,P<0.001);死亡原因构成中,间接产科原因占56.91%,直接产科原因占43.09%,χ_(趋势)^(2)直接产科原因总体呈现下降趋势(χ_(趋势)^(2)=4.630,P=0.031)。排在前3位的孕产妇死亡原因分别为产科出血(23.09%)、妊娠合并心血管系统疾病(12.50%)和羊水栓塞(11.91%)。孕产妇死亡的关键影响因素在于县级医疗保健机构医务人员的知识技能。结论2014—2023年湖南省孕产妇死亡控制成效显著,但仍需提高产科出血、妊娠合并症和羊水栓塞的救治能力,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妇死亡率 死亡原因 影响因素
下载PDF
2017—2022年江苏省常州市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丁志芬 王丽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2024年第1期38-42,共5页
目的分析江苏省常州市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探索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的方法措施,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收集2017—2022年江苏省常州市孕产妇死亡监测相关数据、死亡个案和评审资料,并进行回顾性研究,统计分析孕产妇死亡率、死亡... 目的分析江苏省常州市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探索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的方法措施,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收集2017—2022年江苏省常州市孕产妇死亡监测相关数据、死亡个案和评审资料,并进行回顾性研究,统计分析孕产妇死亡率、死亡原因、死亡地点、影响因素及变化趋势。结果2017—2022年江苏省常州市孕产妇死亡19例,6年来死亡率分别为10.00/10万、9.48/10万、17.14/10万、9.30/10万、9.77/10万和0/10万,平均死亡率为9.5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和市十三五规划要求。其中,可避免死亡居多,死亡原因以直接产科因素为主,死亡地点以妇幼专科医院和三级综合医院为主。造成死亡的“3个延误”主要为医疗处理延误(84.61%)、决定就诊延误(46.15%)和交通延误(7.69%)。导致死亡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市级医疗机构人员的知识技能问题(84.61%)和个人、家庭的知识技能问题(69.23%)。结论2017—2022年江苏省常州市孕产妇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形势不容乐观。应加强对妇幼保健专科医院及三级综合医院的产科能力和多学科协作建设,提高医疗保健人员的知识技能水平、高危识别能力、快速反应和救治能力,并进行分级诊疗,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妇死亡 监测 死因 干预措施
下载PDF
737例孕产妇死亡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曹江珊 代国红 +3 位作者 杜玉开 郭燕 李向东 刘鹏博(编校)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2163-2165,共3页
目的:分析湖北省孕产妇死亡状况、孕产妇死亡率、主要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流行病学回顾性研究方法,对1998~2001年各市、县(区)妇幼保健机构上报的737份孕产妇死亡个案卡、相关的个案调查报告以及全省孕产妇死亡监测报... 目的:分析湖北省孕产妇死亡状况、孕产妇死亡率、主要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流行病学回顾性研究方法,对1998~2001年各市、县(区)妇幼保健机构上报的737份孕产妇死亡个案卡、相关的个案调查报告以及全省孕产妇死亡监测报表进行分析。结果:4年平均孕产妇死亡率为48.76/10万。前5位死亡原因依次为:产科出血、妊高征、羊水栓塞、妊娠合并心脏病、产褥感染。其中产科出血占54.3%。影响孕产妇死亡率的主要因素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e回归分析显示,计划内比计划外直接产科原因死亡的几率小,孕产妇从分娩到死亡时间越短越是直接产科原因导致的死亡。旧法接生、生育次数多、接生人员技术水平差、怀孕次数多、人流引产次数多、居住在边远贫困地区、分娩地点医疗水平差、经济水平差、年龄大都是直接产科原因死亡的促进因素。737例死亡孕产妇做过产前检查的占76.0%,产检次数大于5次的只有22%。分娩地点与死亡地点在家中或转诊途中的分别为40.4%、41.7%,非医务人员接生的占20.5%。结论:湖北省孕产妇死亡率略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主要死因为产科出血、妊高征、羊水栓塞、妊娠合并心脏病、产褥感染。需要进一步提高产前检查质量和数量,加强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提高住院分娩率,加强高危孕产妇管理和危急重症的救治,可进一步降低湖北省孕产妇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妇 死亡率 死亡原因 影响因素 干预措施
下载PDF
西藏项目地区19例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与干预措施探讨 被引量:5
9
作者 崔颖 杨丽 +2 位作者 王蕾 吴匡时 马艺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分析造成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和相关影响因素,寻求有效降低西藏项目地区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对典型个案进行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总结分析死亡孕产妇的产前检查、分娩、死亡诊断及死亡原因等情况。结果:孕产妇于... 目的:分析造成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和相关影响因素,寻求有效降低西藏项目地区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对典型个案进行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总结分析死亡孕产妇的产前检查、分娩、死亡诊断及死亡原因等情况。结果:孕产妇于家中进行分娩的占89.5%,死于途中及家中的占84.2%;孕产妇死亡的前3位死因依次为产后出血、脑溢血和产后子痫,直接产科死因占73.7%,其中52.7%的孕产妇死于产后出血;无产前检查史的占47.4%,死于产后2~24h内者占52.6%;人口学因素、孕产期保健系统管理因素、妇幼卫生服务能力及行为因素是影响项目地区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结论:要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加强村级接生员职能转换,加强妇幼保健能力建设和提高住院分娩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妇 死亡原因 干预措施
下载PDF
苏州市1999~2004年孕产妇死亡情况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惠英 王菁 姜梅芳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2769-2771,共3页
目的:通过对孕产妇死亡相关资料的分析,总结孕产妇保健管理的经验教训,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完善妇幼卫生工作制度制定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对苏州市1999~2004年的孕产妇死亡个案进行分析。结果:6年来... 目的:通过对孕产妇死亡相关资料的分析,总结孕产妇保健管理的经验教训,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完善妇幼卫生工作制度制定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对苏州市1999~2004年的孕产妇死亡个案进行分析。结果:6年来苏州孕产妇死亡率平均为16.9/10万,并有波动,在死亡的孕产妇中流动人口及未接受过孕产期保健的人员比例逐年上升,前3位死因分别为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高征及妊娠合并心脏病。死亡孕产妇中产时及产后死亡占71.1%,家中分娩者占28.1%。结论:苏州市的孕产妇死亡率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要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必须加强基层产科的建设,加强对孕产妇中流动人口的孕产期保健管理,杜绝非法接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妇 死亡率 死因 干预措施
下载PDF
江苏省2004~2008年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浦丹华 杨玲 +2 位作者 吴洁 刘嘉茵 李菊芳 《西部医学》 2015年第5期689-692,共4页
目的 分析2004~2008年间江苏省孕产妇死亡资料,了解孕产妇死亡率、死亡原因及其特征,为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提供制定措施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4~2008年江苏省孕产妇死亡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08年江苏省活产总... 目的 分析2004~2008年间江苏省孕产妇死亡资料,了解孕产妇死亡率、死亡原因及其特征,为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提供制定措施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4~2008年江苏省孕产妇死亡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08年江苏省活产总数为3,162,747例,孕产妇死亡总数为443例.孕产妇死亡率从2004年的22.3/1o万逐年降至2008年的9.0/10万,下降趋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产妇死亡原因中,直接产科因素占69.30%,其中产科出血居首(38.83%);间接产科因素占28.67%.孕产妇死亡时间多数在产后12小时内,分娩地点以卫生所为主,死亡地点则主要在省市级医院.流行病学分析显示,孕产妇死亡中受教育水平低、贫穷、多产、忽视围产保健等是死亡孕产妇的主要特征.孕产妇死亡中可避免死亡的比例逐年下降,但至2008年,该比例仍超过50%.结论 2004~2008年江苏省孕产妇死亡率逐年显著下降,但围产期保健仍有待进一步加强,以降低可避免死亡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妇死亡率 孕产妇死亡 死亡原因 江苏省
下载PDF
2010-2019年北京市孕产妇死亡率及死因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杨惠娟 潘迎 +2 位作者 于莹 陈正超 刘凯波 《首都公共卫生》 2020年第5期237-241,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北京市孕产妇死亡率及死亡原因变化趋势,以及二孩政策调整对生育的影响,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10-2019年北京市孕产妇死亡病例及评审资料,分析孕产妇死亡率变化、死亡原因顺位、死亡评审结果及... 目的通过分析北京市孕产妇死亡率及死亡原因变化趋势,以及二孩政策调整对生育的影响,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10-2019年北京市孕产妇死亡病例及评审资料,分析孕产妇死亡率变化、死亡原因顺位、死亡评审结果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2010-2019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孕产妇死亡率呈波动下降趋势,2019年死亡率为4.12/10万,比2010年的13.81/10万下降了70.16%,平均年降幅7.79%。非本市户籍孕产妇死亡率年降幅(13.52%)高于本市户籍(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13,P=0.035)。2010-2019年北京市非直接产科因素死亡占62.05%(121/195),死亡原因顺位前五位依次为妊娠合并心脏病、产科出血、羊水栓塞、肺栓塞和异位妊娠,2015年后北京市孕产妇死因多样化,猝死、肿瘤等疾病进入孕产妇死亡原因前五位,其他包括病毒性肺炎、肺动脉高压、自身免疫性疾病、癫痫等非常见因素死亡比例达到19.05%。高龄、经产孕产妇占29.23%(57/195)和45.64%(89/195),2015年后高龄、经产孕产妇死亡比例增加。死亡孕产妇中高危孕妇占77.95%(152/195),其中高风险占24.10%(47/195),较高风险占18.46%(36/195)。死亡时段:孕期死亡占34.36%(67/195),产时死亡3.08%(6/195),产后>24 h死亡占44.62%(87/195),前后五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2010-2019年北京市孕产妇死亡率呈波动下降,降幅明显,2016年“全面两孩”政策调整致高龄、高危孕产妇增加,死亡原因多样化,还需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并优化多学科、全孕期精细管理,以保障母儿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妇死亡率 死亡原因 直接产科因素死亡 非直接产科因素死亡 生育政策
下载PDF
探讨深圳市沙井镇2001~2005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3
作者 叶巧玲 陈敏 项方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752-1754,共3页
目的探讨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制定有关政策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深圳市沙井镇2001~2005年8例死亡的流动人口孕产妇进行死因及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深圳市沙井镇5a内活产总数18469例,孕产妇死亡率平均... 目的探讨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制定有关政策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深圳市沙井镇2001~2005年8例死亡的流动人口孕产妇进行死因及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深圳市沙井镇5a内活产总数18469例,孕产妇死亡率平均为43.32/10万,流动人口死亡率占53.53/10万。孕产妇死亡原因前3位为羊水栓塞、产科出血、妊娠高血压疾病,而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与与文化程度、计划生育、接生法、怀孕次数、分娩次数和产前检查密切相关。结论加强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是杜绝非法接生,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控制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妇死亡率 死亡原因 产前质量
下载PDF
芜湖市2005至2014年孕产妇死亡监测分析及干预探讨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炜林 王睿 +2 位作者 王娟 曹臻 李娜娜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6年第4期521-523,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芜湖市近10年中孕产妇死亡情况,找出死亡原因及变化趋势,探讨进一步的工作思路。方法对芜湖市9个县区2005至2014年孕产妇死亡监测报表、报告卡、调查附卷和评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至2014年芜湖市孕产妇共死亡35例,前5... 目的通过分析芜湖市近10年中孕产妇死亡情况,找出死亡原因及变化趋势,探讨进一步的工作思路。方法对芜湖市9个县区2005至2014年孕产妇死亡监测报表、报告卡、调查附卷和评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至2014年芜湖市孕产妇共死亡35例,前5年(2005至2009年)平均死亡率(22.76/10万)较后5年(2010至2014年)平均死亡率(9.64/10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9,P<0.05)。死因构成比前5年产科出血为首(42.86%),后5年妊娠合并心脏病为首(28.57%)。评审结果可避免死亡33例(94.29%),不可避免死亡2例(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46,P<0.05)。结论芜湖市近10年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农村下降更为明显;产科质量逐年提高,首位死因从产科出血转为妊娠合并心脏病;加强对危重孕产妇医院监测是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妇死亡率 死亡原因 分析 危重监测
下载PDF
广东省30年孕产妇死亡的变化 被引量:2
15
作者 夏建红 赵庆国 +2 位作者 田丰莲 李兵 黄秀健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09年第4期380-382,共3页
目的了解广东省30年内孕产妇死亡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为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孕产妇死亡监测资料和评审资料,用SPSS和Epi Info统计软件分析处理数据。结果广东省30年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1978... 目的了解广东省30年内孕产妇死亡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为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孕产妇死亡监测资料和评审资料,用SPSS和Epi Info统计软件分析处理数据。结果广东省30年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1978年全省孕产妇死亡率为142.4/10万,1990下降到88.3/10万。1992~2008年全省监测地区的孕产妇死亡率由32.5/10万下降到2008年的19.5/10万(Χ^2=57.35,P=0.0000〈0.01)。死因分类也发生了变化,产科出血比例下降(Χ^2=18.96,P=0.0002〈0.01),羊水栓塞(Χ^2=8.87,P=0.0310〈0.05)、妊娠合并内科疾病(Χ^2=40.89,P=0.0000〈0.01)比例有上升趋势;死亡孕产妇产前检查的比例平均为41.4%;在家分娩的比例已逐渐减少(Χ^2=40.89,P=0.0000〈0.01);主要的死亡地点在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在家死亡和在乡镇卫生院死亡的比例下降(Χ^2=39.28,P=0.0000〈0.01;Χ^2=7.34,P=0.0250〈0.05)。在孕产妇死亡评审中,可避免死亡的比例较高,个人因素的影响比例最高;医疗服务因素的影响以乡镇卫生院的比例较高,并且有上升趋势(Χ^2=42.05,P=0.0000〈0.01)。结论广东省30年降低孕产妇死亡工作的成绩归功于干预措施的有效落实。今后全省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工作重点将是继续加强对服务人群的健康教育,普及固生期保健知识,增强个体的知识技能;同时不断提高乡镇卫生院/县区级医院的服务能力,重点加强在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和妊娠合并内科疾病防治方面的能力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妇死亡 死因 影响因素 干预
下载PDF
1509例新生儿死亡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赵鸿 金真菊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09年第6期686-688,共3页
目的进一步探索新生儿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对2006~2008年贵州省6个卫生部一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母子系统保健项目县(市、区)死亡的新生儿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新生儿死亡率呈逐渐下降趋势;新... 目的进一步探索新生儿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对2006~2008年贵州省6个卫生部一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母子系统保健项目县(市、区)死亡的新生儿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新生儿死亡率呈逐渐下降趋势;新生儿死亡原因主要是出生窒息、肺炎、早产和低出生体重、意外、腹泻;早期新生几死亡占新生儿死亡的79.26%,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的67.04%;死亡前住院治疗的仅占32.34%,未就医或在门诊治疗死在家中和途中的占67.66%;死亡前未得到任何救治的占47.45%。结论3年来贵州省母子保健项目县采取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各项干预措施是有成效的,但由于受地理、历史、文化、自然、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加之基层医院儿科力量薄弱,婴儿死亡率仍然很高,今后降低新生儿死亡是降低婴儿死亡率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死亡 死因 分析 干预措施
下载PDF
合肥市区2004~2007年育龄妇女死亡原因调查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程志萍 陈静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08年第5期434-436,共3页
目的分析育龄妇女的死亡原因及死亡率,探讨相应干预措施。方法对2004~2007年合肥市区育龄妇女死亡调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4—2007年4年间育龄妇女死亡率为56.63/10万。育龄妇女死亡的前5位死因为恶性肿瘤、意外伤害、脑血... 目的分析育龄妇女的死亡原因及死亡率,探讨相应干预措施。方法对2004~2007年合肥市区育龄妇女死亡调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4—2007年4年间育龄妇女死亡率为56.63/10万。育龄妇女死亡的前5位死因为恶性肿瘤、意外伤害、脑血管病、心脏病、神经系统疾病,分别占死因构成比的40.25%、20.90%、6.82%、5.30%和3.79%。乳腺癌、胃癌、肺癌、白血病、子宫癌分别占恶性肿瘤死亡比的15.53%、13.41%、12.94%、10.59%、8.47%。交通事故、自杀分别占意外伤害死亡比的38.02%、26.62%。结论妇幼保健工作应加强健康普查和健康教育;防止恶性肿瘤、意外伤害死亡、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是降低育龄妇女死亡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龄妇女 死亡率 死亡原因 干预
下载PDF
宝安区降低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8
18
作者 温瑞英 曾红友 +2 位作者 郭华 黄跃华 黄洁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7年第1期53-55,共3页
目的对宝安区孕产妇死亡主要发生在流动人群这一特殊性,进行干预措施前后分析,为进一步减少孕产妇死亡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针对导致特殊人群孕产妇死亡原因的变化趋势,制定干预措施,对宝安区2000年1月1日—2005年12月31日发生死亡的孕产... 目的对宝安区孕产妇死亡主要发生在流动人群这一特殊性,进行干预措施前后分析,为进一步减少孕产妇死亡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针对导致特殊人群孕产妇死亡原因的变化趋势,制定干预措施,对宝安区2000年1月1日—2005年12月31日发生死亡的孕产妇进行分析。结果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远高于常住人口的孕产妇死亡率,孕产妇死亡发生率6年平均分别为:流动人口90.19/10万、常住人口15.17/10万。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前5位顺位为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合并肝炎等,前四年第1位死因均为产科出血,近两年羊水栓塞跃居第一位。实施干预措施后,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2005年与2000年比较大幅度下降,从2000年的212.99/10万下降到2005年的53.53/10万,在2000年基础上下降超过3/5。结论实施干预措施对降低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妇 死亡原因 死亡率 干预措施
下载PDF
某医院2006—2016年45例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彭影 陈玲 蒋来 《天津医药》 CAS 2017年第12期1279-1282,共4页
目的分析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为降低孕产妇病死率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自2006年10月—2016年10月死亡孕产妇45例,对其年龄、孕期保健、死因及评审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年间孕产妇病死率总体呈下降趋势。17例死于直接... 目的分析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为降低孕产妇病死率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自2006年10月—2016年10月死亡孕产妇45例,对其年龄、孕期保健、死因及评审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年间孕产妇病死率总体呈下降趋势。17例死于直接产科因素,28例死于间接产科因素。18例为不可避免死亡,27例为可避免死亡。我院分娩的产妇主要受孕产妇个人及其家庭因素影响,外院分娩后转入我院的孕产妇还受医疗保健系统的知识技能、医疗资源等因素影响。结论加强宣传教育及围产期保健,提高孕产妇保健意识,提高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妇死亡率 死亡原因 影响因素 对策 围产期保健
下载PDF
安庆市2001~2006年孕产妇死亡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军 叶和义 陶俊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07年第4期284-285,共2页
目的 通过孕产妇死亡资料分析,寻求制定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 对安庆市2001~2006年度死亡孕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 安庆市2001~2006年度产妇总数为322 350人,孕产妇死亡123例,平均死亡率为38.16/10万,... 目的 通过孕产妇死亡资料分析,寻求制定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 对安庆市2001~2006年度死亡孕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 安庆市2001~2006年度产妇总数为322 350人,孕产妇死亡123例,平均死亡率为38.16/10万,低于WHO报道的发展中国家水平(χ2=0.67,P>0.05).孕产妇死亡的前两位原因依次为:产科出血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结论 建立健全孕产妇紧急救治网络,加强产科技术人员技术培训,扩大健康教育,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妇死亡率 死因 分析 干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