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杉木人工林碳汇木材复合经济收益分析及最优轮伐期确定——基于时间序列预测模型 被引量:18
1
作者 林卓 吴承祯 +1 位作者 洪伟 洪滔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34-145,共12页
【目的】探讨不同条件下杉木人工林碳汇木材复合经济收益及最优轮伐期的变化,为杉木经营者在碳汇交易背景下选择最优森林经营决策提供依据。【方法】以闽西北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实地调查数据,利用时间序列预测模型(ARIMA)对杉木... 【目的】探讨不同条件下杉木人工林碳汇木材复合经济收益及最优轮伐期的变化,为杉木经营者在碳汇交易背景下选择最优森林经营决策提供依据。【方法】以闽西北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实地调查数据,利用时间序列预测模型(ARIMA)对杉木人工林蓄积量和碳储量进行拟合预测,并以此为基础数据,结合相关经济指标,采用年均净现值法(ANPV)和林地期望价法(LEV)分别计算杉木人工林经济收益和最优轮伐期;同时比较分析最优轮伐期和最大经济收益对立地质量、碳价格、利率3个不确定因素变化的响应。【结果】1)ARIMA模型对杉木人工林蓄积量和碳储量的拟合结果精度较高(预测模型中最低R^2为88.460%),以此获取了有效的林分生长预测数据;2)鉴于木材价格远高于碳价格的现状(取利率5%、理论碳价格173元·t-1的情况),增加碳汇经营目标并未改变以经济成熟为标准的最优轮伐期,但碳汇木材复合经济收益明显提高,对于不同立地质量的林分,其最大经济收益增加6.55%~10.12%(ANPV)和6.60%~10.72%(LEV);3)地位指数增加、碳价格提升及利率提高,都会导致最优轮伐期不同程度地提前,但影响效果存在差异。立地质量越好,碳价格越高,复合收益就越多,当碳价格达到600元·t-1时(取利率5%),不同立地质量的林分经济收益增加25.01%~35.09%(ANPV)和22.90%~37.19%(LEV);但高利率会导致经济收益明显降低,以立地指数14~16 m为例,当碳价格为123元·t-1时,在4%利率水平下林地复合经济收益几乎是7%利率水平下的3倍。【结论】1)基于现实林分调查数据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ARIMA)对林分生长进行预测值得尝试和推广;2)在现有杉木经营环境下,即使增加碳汇经营目标,经营者在不改变采伐期的情况下也能获取最大复合经济收益,有利于经营者增加收入,增强其从事杉木经营的积极性;3)立地质量越好,碳汇木材复合经济收益越高,因此,选择立地条件较好的林地进行杉木造林,能提高经营者的经济收入;4)碳汇木材复合经营目标下,碳价格提高能有效提升杉木经营者的投资效益;5)利率的增加,碳汇木材复合经济收益明显降低,因此高利率不利于杉木人工林的经营。由此可见,碳汇木材复合经营对增加杉木经营者经济收益和发挥人工林碳汇潜力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评价 碳汇收益 经济成熟 ARIMA 年均净现值 林地期望价
下载PDF
国内成过熟林资源短期内木材供给潜力分析
2
作者 赵同林 徐伟恒 +1 位作者 苏志芳 林宏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66-369,共4页
我国的木材需求日益增长,国内森林资源总量和质量不足,木材供给压力越来越大。第7次普查期间,国内采伐林木蓄积的综合利用率仅56%,超额采伐比例接近60%。而从成过熟林资源来看,近5年内每年可采伐蓄积约49 928.8万m3,87.7%集中在天然林,... 我国的木材需求日益增长,国内森林资源总量和质量不足,木材供给压力越来越大。第7次普查期间,国内采伐林木蓄积的综合利用率仅56%,超额采伐比例接近60%。而从成过熟林资源来看,近5年内每年可采伐蓄积约49 928.8万m3,87.7%集中在天然林,约3/4处于南部地区。如果保持原有的综合利用率,国内木材供给远远不能满足国内的木材需求。提高综合利用率,控制超额采伐,是缓解供需矛盾、保护国内森林资源亟需重视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过熟林 木材供给潜力 超额采伐 综合利用率
下载PDF
广东天井山成熟杉木人工林根系生物量的测定 被引量:9
3
作者 黄春华 周光益 +2 位作者 赵厚本 周志平 邱治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0-86,共7页
采用全挖法对广东天井山成熟杉木人工林中具不同优势度和胸径(D)的8株样木进行了根系生物量实测,以D、D2H参数建立了根系生物量模型,分析了该森林根系生物量在各森林层次、各直径级的分配规律等。结果表明:(1)与单一胸径为自变... 采用全挖法对广东天井山成熟杉木人工林中具不同优势度和胸径(D)的8株样木进行了根系生物量实测,以D、D2H参数建立了根系生物量模型,分析了该森林根系生物量在各森林层次、各直径级的分配规律等。结果表明:(1)与单一胸径为自变量相比,树高的引入并没有显著提高方程的精度:根系生物量建议首选三次方程来拟合,其次是二次方程和幂函数。(2)该森林总地下根系生物量平均为29.27t.hm^-2,其中乔木层根系(28.11t.hm^-2)占96.04%,灌木、草本层分别占0.38%和3.59%;乔木层根系生物量中,根头(WST)、粗根(WC)、大根(W1)、中根(WM)、小根(Ws)和细根(WF)分别占57.3%、15.8%、17.0%、4.76%、3.16%和1.97%,根径〉2cm的根生物量占乔木层总根量的90.1%。f3)与乔木层地上生物量一样,根系生物量按径级分布的峰值都出现在18~22cm径阶范围,都呈现偏态分布,说明大径级林木对成熟杉木林根系生物量贡献大。(4)随林木优势度的降低,起支撑树体作用的根系比例逐渐减少,用于养分及水分吸收、传输的小根和细根的比例明显增加;且单位枝叶重量需求的根量也随优势度降低而显著增加,这是中下层被压木在受到林冠伸展空间、光照、土壤养分竞争等胁迫时的一种适应机制,这一现象称之为“资源胁迫刺激林木多产根”,可以用资源竞争效应来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成熟林 根系生物量 偏态分布 地下 地上比率 资源竞争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