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咸阳北周宇文觉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明 郭旭(绘图) +2 位作者 王学文(绘图) 李文发(摄影) 赵占锐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49,共16页
2022年7月~10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咸阳市渭城区周陵街道北贺村发掘了北周宇文觉墓。墓葬地表带有完整的围沟,地下结构与北周中型墓葬接近,随葬器物以各类陶俑为主。宇文觉墓的发现为北周开国时期政治斗争的研究提供了实物证据,也为北... 2022年7月~10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咸阳市渭城区周陵街道北贺村发掘了北周宇文觉墓。墓葬地表带有完整的围沟,地下结构与北周中型墓葬接近,随葬器物以各类陶俑为主。宇文觉墓的发现为北周开国时期政治斗争的研究提供了实物证据,也为北周其余三座帝陵的位置提供了重要指示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阳洪渎原 北周帝陵 宇文觉
下载PDF
河南新郑后周皇陵考古调查勘探简报 被引量:5
2
作者 韩国河 顾万发 +7 位作者 赵舒琪 李书楷(照相) 杜平安(照相/执笔) 司亚东(绘图) 卜康楠(绘图) 朱津 司亚东 黄富成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6-84,共9页
2018年12月至2019年10月,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新郑市文物局联合开展了后周皇陵的调查工作。本次调查对各陵的构成要素进行了测绘,证实了后周皇陵实施简葬的历史记载。根据采集哀册的内容,纠正了以往对皇后陵的认... 2018年12月至2019年10月,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新郑市文物局联合开展了后周皇陵的调查工作。本次调查对各陵的构成要素进行了测绘,证实了后周皇陵实施简葬的历史记载。根据采集哀册的内容,纠正了以往对皇后陵的认识。后周皇陵的地宫形制完成了由方形向圆形的转变,对北宋皇陵有直接影响。陵上遗址可能为北宋前期所修建的陵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周 皇陵 陵上遗址
下载PDF
晚周秦汉初医学知识传承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玉德 吕金伟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0-82,共3页
中国医学的成长有赖于医学知识的不断传承。晚周秦汉初医学知识的传承以医家群体、医学文本为主要载体,医学器具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医学知识的传承以师资为主导,经历着由秘密授业到名师择众徒的转变。这种知识传承围绕着医学典籍循序展... 中国医学的成长有赖于医学知识的不断传承。晚周秦汉初医学知识的传承以医家群体、医学文本为主要载体,医学器具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医学知识的传承以师资为主导,经历着由秘密授业到名师择众徒的转变。这种知识传承围绕着医学典籍循序展开,形成一套择徒、(授)受书、研读、理解、验证、再丰富的综合模式。这套传承模式为中国医学大厦奠定着基础,提供着范式。医学知识的传承助力着中国医学的前进步伐,而以文本为中心的中国医学又时刻呼唤着对经典医籍的研习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周 秦朝 汉初 医学知识 知识传承
下载PDF
绍兴印山大墓的若干问题——读《印山越王陵》札记 被引量:9
4
作者 孙华 《南方文物》 2008年第2期27-38,共12页
浙江绍兴发现的印山大墓,是一座既有浓郁东南地区吴越文化的因素又有很多中原地区周文化因素的越王级墓葬。地上高大的封土堆、两面坡顶的无墙墓室、带把手的独木棺等因素是沿袭了越地本地的传统,其他如封土的形状、丘垄外环壕和神道的... 浙江绍兴发现的印山大墓,是一座既有浓郁东南地区吴越文化的因素又有很多中原地区周文化因素的越王级墓葬。地上高大的封土堆、两面坡顶的无墙墓室、带把手的独木棺等因素是沿袭了越地本地的传统,其他如封土的形状、丘垄外环壕和神道的形式、墓室外积炭等,则带有浓烈的模仿中原周王陵的色彩,而不仅仅是中原秦国的文化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代王陵 越王陵 印山大墓
下载PDF
周公庙墓地性质管窥 被引量:8
5
作者 赵丛苍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6期21-23,共3页
根据岐山周公庙墓地目前的考古发现,认为其性质为周王陵的可能性很小,而极可能是周公家族墓地。作为西周政治中心的丰镐一带,或仍然是今后寻找周王陵不应放弃的目标。
关键词 周公庙墓地 周王陵 周公家族墓地
下载PDF
东周君主陵墓对“地下宫殿”的视觉表现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晓达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97-105,共9页
通过"视觉"图像为国君的灵魂在地下世界安宅立家,以使其长久永生。这一传统在东周时期已经比较成熟。无论是春秋时期楚国大臣鬻拳葬楚文王于地宫等文献信息,还是湖北随县的战国初期曾侯乙墓,抑或是陕西凤翔出土的春秋晚期秦... 通过"视觉"图像为国君的灵魂在地下世界安宅立家,以使其长久永生。这一传统在东周时期已经比较成熟。无论是春秋时期楚国大臣鬻拳葬楚文王于地宫等文献信息,还是湖北随县的战国初期曾侯乙墓,抑或是陕西凤翔出土的春秋晚期秦雍都一号陵园1号大墓,其所呈现的为死者营造"地下宫殿"的主题都是较为明显的。此种图像表现也直接对秦汉时代帝王陵墓的营造产生了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周 君主陵墓 “视觉”图像 思想 “地下宫殿”
下载PDF
当爱情变成了历史——晚清的史词 被引量:1
7
作者 叶嘉莹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16,共10页
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词之美感特质的演进与历史之世变有着相互作用的密切关系。而词学家对于词之美感特质的体认也经历了一段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清代常州词派的理论家周济在积累和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诗有史,词亦有史"的... 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词之美感特质的演进与历史之世变有着相互作用的密切关系。而词学家对于词之美感特质的体认也经历了一段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清代常州词派的理论家周济在积累和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诗有史,词亦有史"的说法。伴随晚清之世变,产生了大量史词,委婉曲折地反映出世变的阴影,正是晚清史词优秀作品的共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感特质 世变 周济 晚清 史词
下载PDF
试析《周礼》中的“六廉”思想及其后世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何志虎 邹学娥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39-43,共5页
《周礼·小宰》首定廉吏的标准为“六廉”: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六廉”今可释为心廉、能廉、风廉、行廉、法廉、辞廉,是对廉吏的全面要求。“六廉”思想是周人早期廉政思想的浓缩概括,对后世的影响巨大。周人以... 《周礼·小宰》首定廉吏的标准为“六廉”: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六廉”今可释为心廉、能廉、风廉、行廉、法廉、辞廉,是对廉吏的全面要求。“六廉”思想是周人早期廉政思想的浓缩概括,对后世的影响巨大。周人以它为思想灵魂制定了育廉教育体系——周礼,秦人以它为目标制定了监廉的社会机制——秦制。“六廉”思想引发了百家争鸣,奠定了古代廉政文化的基本理论。“六廉”思想在两汉至明清的两千多年中,仍然有着重大影响:推进廉政思想持续发展,廉政法律逐渐完备,监督机制更加健全,铨选制度日益合理,考核制度不断加强。“六廉”思想还为古代史学提供了主旨,受它启发而形成的官箴维护着官德官风,同样受它启发而出现的乡约、家训净化着民俗民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廉”思想 周礼 秦制 百家争鸣 后世影响
下载PDF
棣州因盛产盐于后周割置滨州 被引量:1
9
作者 吴名岗 《滨州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30-33,共4页
古代滨州,是五代时期从棣州分置出来的。滨州的建立,始于后晋天福六年(941年)在棣州的渤海县设立"榷盐务",后汉升"榷盐务"为"赡国军",棣州沿海一带产盐区成为后汉赡养国家政权最重要的财源地,后周显德三... 古代滨州,是五代时期从棣州分置出来的。滨州的建立,始于后晋天福六年(941年)在棣州的渤海县设立"榷盐务",后汉升"榷盐务"为"赡国军",棣州沿海一带产盐区成为后汉赡养国家政权最重要的财源地,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升赡国军为滨州,割棣州的渤海和蒲台为属县,历经三朝终于完成了滨州的建置。滨州得以建立的真正原因是棣州沿海一带盛产食盐,封建统治者靠食盐专利、榨取巨额钱财以维持其统治,因此滨州才会在混乱的五代时期得以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州 榷盐务 赡国军 后周
下载PDF
试论“周室三母”
10
作者 赵东玉 郝丽洁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44-46,共3页
"周室三母"为太姜、太任、太姒,三位女性是先周时期周王室的妃子。作为当时的女中圣人,三母是奠定周朝伟大基业、实施幕后"工程"的关键人物;同时,三母又贤淑良德,教子有方,被后世立为最早的母仪典范而流传千古。
关键词 周室三母 历史作用 后世影响
下载PDF
北周武帝孝陵出土铜器的焊接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贺 梅建军 +1 位作者 董亚巍 郁永彬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7-55,共9页
为研究出土铜器的焊接技术,但文献中仅有少量关于铜焊的记载,而且模拟实验研究少有进行,因此,进行了实验室焊接工艺的模拟研究。以北周武帝孝陵出土铜器中检测发现的焊料为依据,进行了相关的焊接模拟实验研究,并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 为研究出土铜器的焊接技术,但文献中仅有少量关于铜焊的记载,而且模拟实验研究少有进行,因此,进行了实验室焊接工艺的模拟研究。以北周武帝孝陵出土铜器中检测发现的焊料为依据,进行了相关的焊接模拟实验研究,并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能谱分析仪分别对铜锡合金、纯锡焊接红铜样品进行了检测分析,结合结果的分析与讨论,排除了焊料为纯锡的可能性,进一步证实了孝陵发现的焊料为铜锡合金焊料。本研究开展的铜焊模拟实验为日后系统研究铜焊技术具有一定的参考与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周孝陵 焊接 铜锡焊料 模拟实验
下载PDF
咸阳“周王陵”为战国秦陵补证 被引量:11
12
作者 焦南峰 杨武站 +1 位作者 曹龙 王东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3-57,共5页
关于“周王陵”确切时代及墓主身份的界定,学术界虽然先后有多位专家进行推测和研究,但至今多种观点并存,未能定论。近年来,随着西汉帝陵大遗址考古工作的展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咸阳市考古研究所对“周王陵”进行了全面调查和... 关于“周王陵”确切时代及墓主身份的界定,学术界虽然先后有多位专家进行推测和研究,但至今多种观点并存,未能定论。近年来,随着西汉帝陵大遗址考古工作的展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咸阳市考古研究所对“周王陵”进行了全面调查和勘探,基本掌握了“周王陵”的规模、布局和内涵,使进一步确认其时代、性质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王陵” 最新考古资料 战国秦说补证
下载PDF
隋炀帝墓发现的十三环蹀躞金玉带及相关问题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思哲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9-73,共5页
2013年在扬州曹庄发现的隋炀帝墓中出土的十三环蹀躞金玉带,笔者经过仔细观察并与已知北周时期的玉带对比研究,认为墓中出土的十三环蹀躞金玉带是北周时期制作的。
关键词 隋炀帝墓 金玉带 北周
下载PDF
后周河朔集团的诞生——唐五代时期黄河下游区域居民主体变化侧记 被引量:5
14
作者 岳东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16年第6期87-95,共9页
唐五代时期黄河下游区域居民主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隋唐时期涌入的大量突厥等内附部落移民,将河朔文明导向胡化轨道,但底层社会的汉化不绝如缕。唐末、五代,相对于松漠、代北地区,河朔地域汉化味道更浓一些,因而成为河东政权统治中原的... 唐五代时期黄河下游区域居民主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隋唐时期涌入的大量突厥等内附部落移民,将河朔文明导向胡化轨道,但底层社会的汉化不绝如缕。唐末、五代,相对于松漠、代北地区,河朔地域汉化味道更浓一些,因而成为河东政权统治中原的跳板。东扩的河东政权将松散的河朔社会凝聚为统一的地域集团,并通过婚宦最终融入这一集团中去。到后周时,河朔集团就成形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周 代北集团 河朔集团 汉化
下载PDF
《显德二年历断简》考释
15
作者 西泽宥综 韩健平 《中国科技史料》 CSCD 2000年第4期348-351,共4页
作者首次发现了已故著名天文史学家新城新藏捐赠给日本国会图书馆的《显德二年历断简》,并对其进行了释文,申述了年代断定的理由,考订了残历的作者。
关键词 后周 敦煌历书 新城新藏 《显德二年历断简》
下载PDF
辽朝对北汉存亡的影响
16
作者 刘丽影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1-4,共4页
北汉是五代十国的最后一个政权朝代,存在于河东29年,与后周、北宋进行了多次战争,主要包括与后周发生了晋州之战、高平之战、晋阳之战,与北宋发生了宋太祖天宝元年、天宝二年的战争,公元979年,宋太宗对汉主刘继元招降,北汉灭亡。战争形... 北汉是五代十国的最后一个政权朝代,存在于河东29年,与后周、北宋进行了多次战争,主要包括与后周发生了晋州之战、高平之战、晋阳之战,与北宋发生了宋太祖天宝元年、天宝二年的战争,公元979年,宋太宗对汉主刘继元招降,北汉灭亡。战争形势随着北汉实力的变化而变化,而辽对北汉的扶持也是其能够与后周、北宋抗衡的强力后盾,使其能够存在29年之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汉 辽朝 后周 北宋
下载PDF
和、战之间:辽与后周关系嬗变考论
17
作者 滕玉磊 李鹏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111-116,共6页
辽与后周的关系贯穿后周存国的十年间,集中体现为辽与后周之间的和、战关系。以晋州之战、高平之战为标志,两国关系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变化,即:“后周立国之初与辽的虚假和平”“辽、汉联军主动进攻,后周被动防御”“辽协助北汉,后周主... 辽与后周的关系贯穿后周存国的十年间,集中体现为辽与后周之间的和、战关系。以晋州之战、高平之战为标志,两国关系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变化,即:“后周立国之初与辽的虚假和平”“辽、汉联军主动进攻,后周被动防御”“辽协助北汉,后周主动防御”以及“后周主动进攻,辽被动防御”四个阶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两国和战关系发展的因素,以及两国关系对双方和后世的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周 和战 嬗变
下载PDF
洛阳西周君陵墓位置探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潘付生 李惠君 《中原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6-49,共4页
《史记·周本纪》记载:周考王封其弟揭于河南,是为西周桓公。但是,关于东周时期的西周四代君王的陵墓在哪里,不但没有历史记载,更少有人对其提及。本文通过对考古材料的梳理认为:东周时期的四代西周君王桓公、威公、惠公、武公葬于... 《史记·周本纪》记载:周考王封其弟揭于河南,是为西周桓公。但是,关于东周时期的西周四代君王的陵墓在哪里,不但没有历史记载,更少有人对其提及。本文通过对考古材料的梳理认为:东周时期的四代西周君王桓公、威公、惠公、武公葬于洛阳东周王城内,其陵墓自成一区,即本文所分的西周君陵墓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 东周 东周王城 西周君陵墓
原文传递
殷墟王陵区早期盗掘坑的发生年代与背景 被引量:21
19
作者 井中伟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8-90,共13页
The 14 mausoleums in the Xibeigang royal mausoleum precinct at Anyang, Henan are all robbed for many times, the earlier ones of which were the most severe; almost all of the grave goods in the chambers were sacked awa... The 14 mausoleums in the Xibeigang royal mausoleum precinct at Anyang, Henan are all robbed for many times, the earlier ones of which were the most severe; almost all of the grave goods in the chambers were sacked away.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es based on the description of the excavation reports to the early robbing tunnels revealed that these robbing tunnels have clear features of simultaneity. This large-scale robbing activities to these royal mausoleums in a relatively short time should be carried out by the Zhou people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and might have been related to the historic fact of Duke Zhou’s eastward expedition against Wugeng’s rebell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墟 陵墓 盗掘坑 商周时期
原文传递
论东汉帝陵形制的渊源 被引量:7
20
作者 梁云 王璐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4-117,共14页
结合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分析了两汉帝陵的形制。可以认识到,东汉光武帝摒弃了西汉帝陵的厚葬制度,推行薄葬。在南阳豪强集团墓葬形制传统的基础上,比附儒家经典中的周礼,并借鉴西汉陵寝建筑制度,创制了东汉帝陵的形制。东汉帝陵形制对... 结合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分析了两汉帝陵的形制。可以认识到,东汉光武帝摒弃了西汉帝陵的厚葬制度,推行薄葬。在南阳豪强集团墓葬形制传统的基础上,比附儒家经典中的周礼,并借鉴西汉陵寝建筑制度,创制了东汉帝陵的形制。东汉帝陵形制对后世影响深远,在中国古代墓葬制度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帝陵 陵寝建筑制度 南阳豪强 周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