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研和仿制替格瑞洛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应用的相关对比研究
1
作者 周洋 张泽华 +4 位作者 彭文星 张芸楠 韩嘉伦 石秀锦 林阳 《中国医药》 2023年第10期1441-1445,共5页
目的通过对比原研与仿制替格瑞洛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应用的有效性、安全性与经济性,为临床决策与政策实施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诊断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并接受了... 目的通过对比原研与仿制替格瑞洛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应用的有效性、安全性与经济性,为临床决策与政策实施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诊断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并接受了PCI手术治疗的患者的相关就诊与随访数据,根据患者使用的替格瑞洛品种分为原研药组与仿制药组。比较2组有效性(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及其达标率)、安全性(出血事件)和经济性(用药频度、日均费用)相关指标。结果共纳入2685例患者,原研药组1838例,仿制药组847例。倾向性评分匹配后2组各841例。2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达标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原研药组共9例患者出现便潜血事件,发生率为1.1%(9/841),仿制药组共10例患者出现便潜血事件,发生率为1.2%(10/841)。带量采购政策实施后替格瑞洛仿制药用药频度明显高于原研药且日均费用有较大下降。结论仿制替格瑞洛与原研替格瑞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无显著差异,但具有更好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替格瑞洛 仿制药 血小板最大聚集率
下载PDF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替格瑞洛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谭铭龙 沈铭贤 邓福 《系统医学》 2023年第19期85-88,共4页
目的探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替格瑞洛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患者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ximum 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MPAR)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 目的探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替格瑞洛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患者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ximum 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MPAR)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1月南方医院太和分院内科行PCI治疗的83例冠心病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单一组40例及联合组43例,两组患者均于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替格瑞洛,持续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血小板功能变化,并记录两组患者用药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及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血小板功能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血小板功能明显低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3个月内MACE总发生率为4.65%低于单一组的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43,P=0.017)。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内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替格瑞洛可有效抑制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血小板活化及聚集,两者联合使用可进一步提高抑制效果,并防止MACE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 替格瑞洛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血小板最大聚集率
下载PDF
血小板聚集功能与脓毒症患者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关系
3
作者 温文乐 周华锋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2期2173-2176,共4页
目的探究血小板聚集功能与脓毒症患者发生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收集郑州颐和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126例脓毒症患者临床资料,依据脓毒症相关性脑病发生情况分为发生组(n=66)与未发生组(n=60)。研究者... 目的探究血小板聚集功能与脓毒症患者发生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收集郑州颐和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126例脓毒症患者临床资料,依据脓毒症相关性脑病发生情况分为发生组(n=66)与未发生组(n=60)。研究者设计一般资料调查表,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入院时血小板聚集功能指标[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并进行对比;采用点二列相关性分析血小板聚集功能与脓毒症患者发生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APTT、PT、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单独及联合预测脓毒症患者发生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价值。结果两组TT、D-二聚体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APTT、PT长于未发生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小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点二列相关性分析显示,APTT、PT与脓毒症患者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发生呈正相关(r>0,P<0.05),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与脓毒症患者脓毒症相关性脑病发生呈负相关(r<0,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APTT、PT、血小板最大聚集率预测脓毒症患者脓毒症相关性脑病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7,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联合预测价值更高。结论血小板聚集功能与脓毒症患者发生脓毒症相关性脑病存在相关性,且联合应用APTT、PT及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能够较好预测脓毒症患者发生脓毒症相关性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 凝血酶原时间 血小板最大聚集率
下载PDF
搏心通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5
4
作者 何娟娟 张介眉 +1 位作者 柯于鹤 郝建军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07年第5期233-234,共2页
目的:观察搏心通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搏心通胶囊,对照组给予速效救心丸,两组均治疗4周,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电图和血小... 目的:观察搏心通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搏心通胶囊,对照组给予速效救心丸,两组均治疗4周,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电图和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及心电图的改善与对照组相近,在改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搏心通胶囊可明显降低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并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绞痛 血小板最大聚集率 搏心通胶囊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及血小板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周红 施咏梅 刘韶华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5年第5期334-336,共3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P选择素(CD62P)、溶酶体蛋白(CD63)以及血小板3项参数即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168例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P选择素(CD62P)、溶酶体蛋白(CD63)以及血小板3项参数即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168例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3的表达,同时对其进行血小板3项参数PLT、MPV和MAR的测定,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1)脑梗死患者急性期CD62P、CD63、MPV及MAR较健康对照组以及恢复期患者显著升高,而且恢复期患者上述指标仍高于健康对照组(均为P<0.01),而PLT在脑梗死急性期、恢复期及健康对照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均为P>0.05)。(2)CD62P、CD63、MPV及MAR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呈显著直线正相关(r=0.84、0.817、0.684和0.698,均为P<0.01),而PLT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间无相关性(r=0.32,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大量活化及其体积和最大聚集率的升高参与了脑梗死的病理过程,MPV和MAR较PLT更能反映脑梗死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小板膜糖蛋白P选择素 溶酶体蛋白 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平均体积 血小板最大聚集率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与疾病严重程度及生化指标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李玉敏 齐振生 +3 位作者 姚淑艳 张颖 吉向军 邢佳侬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4期1709-1712,1716,共5页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在不同临床分型、不同冠脉病变支数水平变化及与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唐山市第三医院首次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52例,按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冠心病患者分为...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在不同临床分型、不同冠脉病变支数水平变化及与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唐山市第三医院首次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52例,按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冠心病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再按应激状态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和非ACS组,分析以二磷酸腺苷(ADP)和花生四烯酸(AA)为诱导剂的血小板聚集功能在各组间的变化,探讨其与Hcy、hs-CRP的相关性。结果 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以ADP和AA为诱导剂的最大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ACS组与非ACS组以ADP和AA为诱导剂的最大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冠心病患者hs-CRP、Hcy水平与AA、ADP诱导的最大血小板聚集率呈显著的正相关( r 1=0.29、0.33;r 2=0.37、0.34, P <0.05)。结论 最大血小板聚集率在ACS、非ACS患者中呈现不同的变化且与hs-CRP、Hcy密切相关,对冠心病的诊断、治疗、危险评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血小板聚集率 冠心病 同型半胱氨酸 超敏C反应蛋白 急性冠脉综合征
下载PDF
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参数及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孙翠萍 马建军 +2 位作者 李学 冯艳 徐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366-1367,共2页
目的观察无症状性脑梗死(SCI)患者血小板参数及功能的变化。方法SCI和正常对照组各47例,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的变化;用不同诱导剂测定血小板最大... 目的观察无症状性脑梗死(SCI)患者血小板参数及功能的变化。方法SCI和正常对照组各47例,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的变化;用不同诱导剂测定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血浆血栓烷B2(TXB2)和(6-keto-PGF1α)的水平用ELISA法测定。结果SCI患者的MPV、PDW、P-LCR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01);两组PLT差异无显著性(P>0.05);SCI患者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SCI组TXB2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而6-keto-PGF1α水平则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结论血小板参数的改变及血小板功能亢进是SCI发生的危险因素,血小板参数及功能的测定,对于预防SCI发展为有郑状性脑梗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小板计数 最大血小板聚集率 血栓烷B2 6-酮-前列腺素F1Α
下载PDF
中药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血小板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21
8
作者 赵立群 张恭新 +2 位作者 张蕴慧 刘同亭 宿广峰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0年第2期104-106,共3页
采用流式细胞术 ,单克隆抗体作分子探针 ,检测了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 colitis,UC)病人血小板 α-颗粒膜糖蛋白 (CD6 2 p)和溶酶体膜糖蛋白 (CD6 3)的含量 ,并同时测定血小板活化衍生物血栓素 A2 (TXA2 )的含量及血小板的粘附率与... 采用流式细胞术 ,单克隆抗体作分子探针 ,检测了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 colitis,UC)病人血小板 α-颗粒膜糖蛋白 (CD6 2 p)和溶酶体膜糖蛋白 (CD6 3)的含量 ,并同时测定血小板活化衍生物血栓素 A2 (TXA2 )的含量及血小板的粘附率与最大聚集率 ,观察中药灌肠对 U C病人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结果 :上述指标 U C组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 (P<0 .0 1) ,缓解期较活动期虽呈下降趋势 ,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5 )。经中药灌肠治疗 ,治愈率为 6 7.19% ,总有效率为 96 .88%。治疗后各项检测指标显著降低 (P<0 .0 1或 P<0 .0 5 ) ,与正常人相比无明显差异 (P>0 .0 5 )。提示血小板活化功能异常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中药灌肠可改善血小板活化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中药灌肠 血小板活化
下载PDF
水蛭对PCI后支架内再狭窄率和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峰 刘芳如 +3 位作者 杨宝刚 王植荣 赵甫刚 常丽静 《北京中医药》 2015年第7期540-542,共3页
目的观察水蛭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率和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患者随访观察12个月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A),并于术... 目的观察水蛭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率和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患者随访观察12个月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A),并于术前和术后12个月检测患者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血小板因子4(PF4)和D-二聚体(D-dimmer)水平。结果治疗组ISR发生率8%,对照组为13%,治疗组ISR发生率呈下降趋势;2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GMP-140、PF4和D-dimme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蛭可降低血小板最大聚集率、GMP-140、PF4和D-dimmer,对PCI后ISR有一定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蛭 再狭窄率 血小板最大聚集率 GMP-140 PF4 D-二聚体
下载PDF
化纤胶囊对脓毒症大鼠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血小板活化复合物(PAC-1)、血小板表面蛋白CD62p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若晖 李雪 李卉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A02期142-143,共2页
目的 探究化纤胶囊对脓毒血症模型大鼠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血小板活化复合物(PAC-1)、血小板表面蛋白CD62p的影响,阐明化纤胶囊对脓毒症大鼠血小板活化功能的调控机制。方法将140只实验动物SD大鼠随机均匀分成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干... 目的 探究化纤胶囊对脓毒血症模型大鼠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血小板活化复合物(PAC-1)、血小板表面蛋白CD62p的影响,阐明化纤胶囊对脓毒症大鼠血小板活化功能的调控机制。方法将140只实验动物SD大鼠随机均匀分成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干预组、血必净干预组、低剂量化纤胶囊干预组(30mg/kg)、中剂量化纤胶囊干预组(60mg/kg)、高剂量化纤胶囊干预组(90mg/kg)。CLP术后2h对药物干预组分别予相应药物进行灌肠,CLP术后12h后给予第2剂,连续3d,2次/d。模型制备后6h、12h、24h各时间点处死动物,取血进行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血小板活化复合物(PAC-1)、血小板表面蛋白CD62p的检测。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血必净干预组与化纤胶囊(低、中、高)剂量干预组均对脓毒血症模型大鼠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血小板活化复合物(PAC-1)、血小板表面蛋白CD62p有降低作用(P<0.05),其中化纤胶囊(低、中、高)剂量干预组优于血必净干预组,而化纤胶囊高剂量组对于降低上述指标作用最明显(P<0.01)。生理盐水干预组对上述指标作用不明显(P>0.05)。结论化纤胶囊对于脓毒血症大鼠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血小板活化复合物(PAC-1)、血小板表面蛋白CD62p的表达水平有降低作用,具有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纤胶囊 脓毒血症 血小板最大聚集率 血小板活化复合物(PAC-1) 血小板表面蛋白CD62p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小板各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施咏梅 刘韶华 +1 位作者 周红 姜亚军 《现代医学》 2005年第5期299-301,共3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及血小板最大聚集率(PAGm)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6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及恢复期)及4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PLT、MPV及PAGm,并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及血小板最大聚集率(PAGm)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6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及恢复期)及4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PLT、MPV及PAGm,并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MPV及PAGm显著高于其恢复期(P<0.01)及对照组(P<0.01),恢复期MPV及PAGm仍高于对照组(P<0.01)。缺血性脑卒中组急性期患者按牛津郡社区卒中计划(OCSP)分为4个亚型,MPV及PAGm在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组明显高于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组(P<0.01)、后循环梗死(POCI)组(P<0.01)及腔隙性梗死(LACI)组(P<0.01),PACI组及POCI组明显高于LACI组(P<0.01),而PACI组与POCI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MPV及PAGm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呈正相关(r=0.684、0.698,均P<0.01)。缺血性脑卒中患者PLT在急性期、恢复期与对照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TACI组、PACI组、POCI组及LACI组之间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PLT不存在相关性(r=0.32,P>0.05)。结论与PLT相比,MPV及PAGm更能反映缺血性脑卒中的严重程度,可以判断预后,是外周血中较好的血小板参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平均体积 血小板最大聚集率
下载PDF
氯吡格雷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血栓素B2水平、血小板聚集率及预后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乔崇 柴志勇 +2 位作者 申文宇 刘琳 李京倡 《华夏医学》 CAS 2021年第5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8例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4例,予以阿司匹林常规治疗;观察组44例,加用氯吡格雷。比较两组凝血功能指标、血栓素B2(TXB2)水平与血...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8例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4例,予以阿司匹林常规治疗;观察组44例,加用氯吡格雷。比较两组凝血功能指标、血栓素B2(TXB2)水平与血小板聚集率(MPAR)、心血管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FIB高于对照组,PT、APTT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 h、12 h后,观察组的TXB2水平、MPA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改善凝血功能,降低TXB2水平和MPAR,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介入治疗 氯吡格雷 噻氯匹定 血小板聚集率
下载PDF
中低危高血压患者阿司匹林抵抗早期干预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晓红 古勋清 王玲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32期401-401,406,共2页
目的研究中低危高血压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R)发生的情况,及早期干预治疗对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对973例诊断为高血压病中低危组患者口服阿司匹林100mg连续14d,进行阿司匹林抵抗检测,选择其中存在阿司匹林抵抗并愿意进入研究的... 目的研究中低危高血压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R)发生的情况,及早期干预治疗对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对973例诊断为高血压病中低危组患者口服阿司匹林100mg连续14d,进行阿司匹林抵抗检测,选择其中存在阿司匹林抵抗并愿意进入研究的患者183例,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和干预组,所有患者都规范服用降血压药物及高血压2级预防,阿司匹林组仍然继续服用法阿司匹林100mg、qd,干预组改用氯吡格雷75mg、qd,6个月后检测血小板聚集率(MAR),随访患者2年,比较2组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973例患者中存在阿司匹林抵抗者247,发生率为25.3%,治疗6个月后干预组血小板聚集率(MAR)下降较阿司匹林组明显(P<0.05),2年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干预组低于阿司匹林组(P<0.05)。结论阿司匹林抵抗在高血压患者中确实存在,其发生率与其他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基本类似,及时换用安全有效的抗血小板制剂氯吡格雷,可降低血小板凝聚力,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阿司匹林抵抗 血小板聚集率
下载PDF
达比加群酯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于淼 李潞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466-468,共3页
目的:探讨达比加群酯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收治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72例,随机分为达比加群酯组及华法林组,各36例。于用药前及用药10 d及30 d后应... 目的:探讨达比加群酯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收治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72例,随机分为达比加群酯组及华法林组,各36例。于用药前及用药10 d及30 d后应用PL系列多参数血小板功能分析仪,采用连续计数法原理,对血小板聚集功能进行检测。结果:无论以ADP还是AA作为诱导剂,达比加群酯组用药10、30 d后,MAR与用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华法林组,用药10 d后,MAR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30 d后,MAR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达比加群组与华法林组用药10、30 d后的MAR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达比加群酯与华法林均无增加MAR的趋势,与华法林比较,达比加群酯并不增加M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比加群酯 血小板最大聚集率 非瓣膜性房颤
下载PDF
Lipo-PGE1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围体外循环期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15
作者 李明颖 潘晓军 +2 位作者 张晓霞 李洁 王振元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2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Lipo-PGE1)对围体外循环(CPB)期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例择期CPB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于麻醉诱导后至CPB结束匀速泵入Lipo-PGE1,速度为10 ng/(kg.min),预充液中加入1...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Lipo-PGE1)对围体外循环(CPB)期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例择期CPB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于麻醉诱导后至CPB结束匀速泵入Lipo-PGE1,速度为10 ng/(kg.min),预充液中加入10 ng/ml Lipo-PGE1;对照组给予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于诱导后即刻(T1),CPB开始30 min(T2),CPB结束即刻(T3),CPB后1 h(T4)、2 h(T5)、24 h(T6)分别采集外周动脉血测定血浆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及血小板计数(PLT)。结果CPB开始至CPB结束后早期两组MAR均显著下降而GMP-140水平显著升高,观察组MAR及GMP-140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并于CPB结束后24 h均恢复至术前水平;CPB开始至CPB结束后24 h两组PLT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下降更明显,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Lipo-PGE1在CPB过程中能有效减少血小板激活,保护血小板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素E脂微球载体制剂 体外循环 α-颗粒膜蛋白-140 血小板最大聚集率
下载PDF
服用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患者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差异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黄鑫 何霞 +8 位作者 田文杰 李梦霞 李艳 李刚 边原 肖洪涛 杜素雅 冯林林 童荣生 《中国药师》 CAS 2018年第7期1218-1220,共3页
目的:研究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服用氯吡格雷的患者与服用替格瑞洛的患者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的差异和出血情况,为临床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入院行PCI后服用氯吡格雷或者替格瑞洛的患者,在... 目的:研究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服用氯吡格雷的患者与服用替格瑞洛的患者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的差异和出血情况,为临床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入院行PCI后服用氯吡格雷或者替格瑞洛的患者,在出院前对其MAR值进行检测,随访3个月内出血事件的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MAR值以及随访结果的差异。结果:服用氯吡格雷的患者出院时MAR为(51.1±13.7)%(n=76),服用替格瑞洛的患者MAR为(32.6±15.7)%(n=7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访结果显示氯吡格雷组出血事件低于替格瑞洛组(P<0.05)。结论:服用替格瑞洛的患者出院后出血的倾向可能比服用氯吡格雷的患者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经皮冠脉介入术 氯吡格雷 替格瑞洛 血小板最大聚集率
下载PDF
仿制和原研氯吡格雷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赵强 石秀锦 +1 位作者 张翼 林阳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21年第2期74-78,共5页
目的:评价在“4+7”药品带量采购背景下,仿制氯吡格雷和原研氯吡格雷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抗血小板治疗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0月-2019年9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接受过PCI治疗... 目的:评价在“4+7”药品带量采购背景下,仿制氯吡格雷和原研氯吡格雷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抗血小板治疗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0月-2019年9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接受过PCI治疗的ACS患者数据,共计1294例患者,分为原研药组(n=618)和仿制药组(n=676),两组均联合使用阿司匹林。主要终点为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并观察出血事件的发生。经济性评价统计“4+7”政策实施前后的用药频度(DDDs)和日均费用(DDC)。结果:两组患者在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4)。两组患者在总出血事件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5)。仿制氯吡格雷的日均费用低于原研氯吡格雷。结论:与原研氯吡格雷相比,仿制氯吡格雷在有效性和安全性上无明显差别,但在经济性上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血小板最大聚集率 出血 经济性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与血小板功能的关系
18
作者 支学军 王保法 +1 位作者 远存亮 任志林 《张家口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1期79-80,共2页
本文通过测定43例哮喘患者血小板的聚集、释放功能以及动脉血氧分压,探讨血小板与哮喘发病机理的关系,以及缺氧在其中的作用。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血小板功能 血浆TXB2
下载PDF
轻中度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栓弹力图参数与血液高凝状态的关系及对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5
19
作者 臧立会 任爱兵 +6 位作者 贾沛哲 戴芳 王英 解旭东 陈国杰 张晓慧 李岩异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2年第7期97-101,共5页
目的 探讨轻中度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栓弹力图(TEG)参数与血液高凝状态的关系及对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136例轻中度急性脑梗死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136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入组2... 目的 探讨轻中度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栓弹力图(TEG)参数与血液高凝状态的关系及对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136例轻中度急性脑梗死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136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入组24 h TEG参数[反应时间(R时间)、凝血时间(K时间)、α角、血栓最大振幅(MA)、凝血指数(CI)]和血小板聚集率(PAg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水平;观察2组入院3 d内神经功能恶化情况,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轻中度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预测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TEG参数对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R时间、K时间均短于对照组,α角、MA、CI值均大于对照组,PAgT、D-D、FI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轻中度急性脑梗死患者PAgT、D-D、FIB水平与R时间、K时间均呈正相关,与α角、MA、CI值均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时间、K时间是轻中度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R时间联合K时间预测轻中度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曲线下面积为0.905,优于二者单一预测。结论 轻中度急性脑梗死患者TEG参数与血液高凝状态存在较强的相关性,R时间联合K时间对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栓弹力图 血液高凝状态 血栓最大振幅 凝血指数 血小板聚集率 D-二聚体 预测
下载PDF
缺血后适应改善急性心肌梗死PCI术中血小板功能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6
20
作者 吴方辉 刘金来 +4 位作者 张江武 谢志辉 许云耀 侯冬子 黄世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872-1875,共4页
目的旨在分析远端缺血后适应改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接受急诊支架置入术(PCI)治疗对血小板功能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共纳入71例AMI患者接受急诊PCI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7例,观察组给予远端缺血后适应;分别于PCI术前、... 目的旨在分析远端缺血后适应改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接受急诊支架置入术(PCI)治疗对血小板功能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共纳入71例AMI患者接受急诊PCI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7例,观察组给予远端缺血后适应;分别于PCI术前、干预即刻、PCI术后24 h和48 h,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和活化的Ⅱb/Ⅲa(PAC-1)百分率,采用比浊法检测二磷酸腺苷(ADP)和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随访6.0个月,比较两组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观察组PCI术后24 h的CD62P百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时间点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PAC-1百分率在各个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P和AA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在各个时间点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端缺血后适应可以降低AMI患者急诊PCI治疗的近期MACE发生率,可能与改善血小板CD62P的活化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远端缺血后适应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血小板活化 最大聚集率 主要心脏不良事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