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arison between methods for predicting maximum solid solubility of transition metals in solvent metal 被引量:1
1
作者 周自强 方守狮 冯锋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 CSCD 2003年第5期1185-1189,共5页
It is important to know the maximum solid solubility( C max ) of various transition metals in a metal when one designs multi component alloys. There have been several semi empirical approaches to qualitatively predict... It is important to know the maximum solid solubility( C max ) of various transition metals in a metal when one designs multi component alloys. There have been several semi empirical approaches to qualitatively predict the C max , such as Darken Gurry(D G) theorem, Miedema Chelikowsky(M C) theorem, electron concentration rule and the bond parameter rule. However, they are not particularly valid for the prediction of C max . It was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energetics of alloys as a new method to predict C max of different transition metals in metal Ti, which can be described as a semi empirical equation using the atomic parameters, i e, electronegativity difference, atomic diameter and electron concentration. It shows that the present method can be used to explain and deduce D G theorem, M C theorem and electron concentration ru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固溶度 金属溶解 原子大小系数 电子浓度 负电性区分
下载PDF
Rules for maximum solid solubility of transition metals in Ti,Zr and Hf solvents
2
作者 周自强 方守狮 冯锋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 CSCD 2003年第4期864-868,共5页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energy change of alloy formation, the rules for the maximum solid solubility ( C max ) of various transition metals in the metals Ti, Zr and Hf were studied. It is deduced that the C max of t...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energy change of alloy formation, the rules for the maximum solid solubility ( C max ) of various transition metals in the metals Ti, Zr and Hf were studied. It is deduced that the C max of transition metals in the metals Ti, Zr and Hf can be described as a semi empirical equation using three atomic parameters, i.e., electronegativity difference, atomic diameter and electron concentration. From the equation analysis by using experimental data, it shows that atomic size parameter and electronegativity difference are the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C max of the transition metals in the metals Ti, Zr and Hf while electron concentration parameter has the smallest effect on C max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 溶解度 溶剂
下载PDF
Novel method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maximum solid loading suitable for optimal extrusion of ceramic pastes
3
作者 Andrea AZZOLINI Vincenzo M.SGLAVO John A.DOWNS 《Journal of Advanced Ceramics》 SCIE CAS 2014年第1期7-16,共10页
Gadolinia-doped ceria ceramic pastes were formulated with different solid loadings and extruded using lab-scale equipment.The force to maintain a constant ram speed of 10 mm/min was recorded.The radial shrinkage after... Gadolinia-doped ceria ceramic pastes were formulated with different solid loadings and extruded using lab-scale equipment.The force to maintain a constant ram speed of 10 mm/min was recorded.The radial shrinkage after drying was proportional to the solid loading and this allowed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maximum solid loading by an extrapolation procedure.In order to obtain the apparent viscosity of the pastes,a novel approach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lope of the extrusion pressure plot versus distance covered by the ram,was formulated for the direct determination of the shear stress upon extrusion.The agreement of the determined maximum solid loading with values calculated by two existing models confirmed that the proposed approach was an alternative and reliable method to identify the upper limit of the solid loading range for the formulation of extrudable ceramic pas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ramic extrusion maximum solid loading drying shrinkage rheology
原文传递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Combustion Performance of Solid Propellant Subjected to Erosion of Particles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4
作者 卢明章 赵志博 +1 位作者 何国强 刘佩进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11年第2期87-92,共6页
A test device with rectangular channel is developed to study the combustion performance of solid propellant in high temperature particles erosion.The flowfields in this newdevice and a test device with circular channe... A test device with rectangular channel is developed to study the combustion performance of solid propellant in high temperature particles erosion.The flowfields in this newdevice and a test device with circular channels are simulated numerically.The particle erosion experiments in these two devices are carried out under different particle concentrations.The results showthat the test device with rectangular channel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larity and precision of combustion diagnosis image and can be used for research on combustion performance of solid propellant under lowconcentration particle erosion;the circular channel device has good particle convergent effect,provides high concentration particle erosion,and can be used for research on the combustion performance of solid propellant under high concentration particle erosion.The experiment data indicates that the propellant burning rate does not change obviously in lower particle concentration;the propellant with lower static burning rate increases remarkably under particle erosion,while the propellant with high static burning rate is not sensitive to the particle ero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pulsion system of aviation &aerospace solid propellant particle erosion combustion performance maximum burning rate increment ratio
下载PDF
基于固态断路器主动注入式直流故障测距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伟 帅智康 +2 位作者 李杨 何梨梨 方辰晨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360-2370,共11页
随着直流配电网的快速发展与深化应用,准确可靠的故障测距技术对直流故障检修和恢复至关重要。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固态断路器(SSCB)主动注入式直流故障测距方法。首先,利用SSCB开断主动注入不同脉冲宽度的信号,并检测注入脉冲首末端和反... 随着直流配电网的快速发展与深化应用,准确可靠的故障测距技术对直流故障检修和恢复至关重要。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固态断路器(SSCB)主动注入式直流故障测距方法。首先,利用SSCB开断主动注入不同脉冲宽度的信号,并检测注入脉冲首末端和反射波首末端的时间差作为注入波形传播时间间隔,能够减小采样频率带来的误差。然后,提取电缆线路电压线模量作为检测量,削弱正负极线路之间的耦合作用,获得稳定波速。最后,基于小波变换原理提出改进自适应模极大值方法来检测脉冲首末端时刻,减小噪声和过渡电阻对测距精度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基于SSCB主动注入式测距方法在直流配电网单极接地和极间短路故障情况下均能够实现准确且快速的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配电网 故障测距 固态断路器 主动注入 自适应模极大值
下载PDF
风电机组高塔一阶涡激振动特性研究
6
作者 李学平 罗勇水 +3 位作者 张军华 林勇刚 赵海燕 杨世锡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7-204,共8页
针对风力发电机组钢制高塔的涡激振动问题,采用固体-流体相结合的仿真方法对停机状态的塔架一阶涡激振动特性进行研究。首先以某2.5 MW、140 m高塔机组为研究对象,建立塔架-叶片耦合结构仿真模型,利用模态和CFD仿真分析塔架一阶涡激振... 针对风力发电机组钢制高塔的涡激振动问题,采用固体-流体相结合的仿真方法对停机状态的塔架一阶涡激振动特性进行研究。首先以某2.5 MW、140 m高塔机组为研究对象,建立塔架-叶片耦合结构仿真模型,利用模态和CFD仿真分析塔架一阶涡激振动的共振频率和共振风速范围,表明该风电机组塔架存在发生一阶涡激振动的风险;然后提出一种基于固体-流体迭代快速仿真一阶涡激振动最大位移计算方法,考虑叶片对塔架涡激振动的耦合作用,得到最大振动位移。现场测试表明实测最大一阶涡激振动位移与仿真结果基本相符,验证了该仿真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涡激振动 最大位移 固体-流体迭代 现场测试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液压弯管流固耦合振动特性分析
7
作者 陈勇刚 马石帅 雷志良 《液压气动与密封》 2024年第6期14-20,共7页
为研究流固耦合作用下多弯曲段液压管道的流体流动与管道振动之间的动力学特性,基于ANSYS Workbench平台分析了航空发动机某易故障部位弯形液压管道的预应力模态,通过SST k-ω湍流模型模拟计算不同流体流速下弯形液压管内流体的流动状态... 为研究流固耦合作用下多弯曲段液压管道的流体流动与管道振动之间的动力学特性,基于ANSYS Workbench平台分析了航空发动机某易故障部位弯形液压管道的预应力模态,通过SST k-ω湍流模型模拟计算不同流体流速下弯形液压管内流体的流动状态,获得了不同管内流体流速与管道形变以及等效应力之间的关系,得出在允许最大流速下弯管的形变随曲率半径的变化趋势,并总结出该液压弯管不同充液状态下的前六阶固有频率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管道形变随流体流速的增加而增大,随曲率半径的增大而减小;弯管不同充液状态下管道的前六阶固有频率随阶数增加而增长且同阶下空管的固有频率大于充液弯管的固有频率;最后通过充液弯管的前六阶振型图分析了不同阶频率易发生形变的部位研究,可为航空发动机弯形液压管道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弯管 流固耦合 固有频率 模态分析 最大等效应力
下载PDF
液滴撞击固体表面研究进展
8
作者 孔德泽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71-73,共3页
研究液滴撞击固体表面对工农业生产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液滴撞击固体表面产生的动态行为不同的问题,首先总结了液滴撞击固体表面的最大铺展系数和接触时间的预测公式,这对传热和防结冰等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然后,综述了液滴撞击固体... 研究液滴撞击固体表面对工农业生产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液滴撞击固体表面产生的动态行为不同的问题,首先总结了液滴撞击固体表面的最大铺展系数和接触时间的预测公式,这对传热和防结冰等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然后,综述了液滴撞击固体表面的影响因素,最后介绍了液滴撞击不同固体表面在油水分离、防结冰、自清洁等方面的实际应用。指出了液滴撞击固体表面的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滴撞击 固体表面 最大铺展系数 接触时间 影响因素
下载PDF
CaCO_3颗粒级配填充对PP性能和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3
9
作者 章峻 成江 +2 位作者 胡柏星 任俊 沈健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84-187,191,共5页
将粒径分别为 32 5 mesh和 15 0 0 mesh的 Ca CO3粒子按照不同比例进行级配混合 ,并以 30 % (质量 )的填充比例填充聚丙烯。发现通过合理的粒径级配填充 ,可以有效地降低 PP填充体系的剪切粘度 ,并可使材料的拉伸和冲击性能得到提高。... 将粒径分别为 32 5 mesh和 15 0 0 mesh的 Ca CO3粒子按照不同比例进行级配混合 ,并以 30 % (质量 )的填充比例填充聚丙烯。发现通过合理的粒径级配填充 ,可以有效地降低 PP填充体系的剪切粘度 ,并可使材料的拉伸和冲击性能得到提高。本文还利用 XRD和 DSC等手段研究了 Ca CO3颗粒级配填充对聚丙烯的结晶形态、结晶过程的影响 ,发现合理的粒径级配填充可有效地促进 PP的 β晶的生成和结晶重排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级配 填充 性能 结构 碳酸钙 聚丙烯 填充级配 最大密堆积
下载PDF
网格尺度、时间步长和颗粒堆积率对射流床CFD模拟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裴培 王其成 +1 位作者 张锴 文东升 《过程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57-1063,共7页
采用欧拉-欧拉双流体模型,在CFX4.4软件上增加用户自定义子程序模拟了高2.0m、宽0.3m的二维射流床内空气和玻璃珠体系的流体动力学特性.考察了网格尺度、最大颗粒堆积率和时间步长对射流的形成及发展过程、射流穿透深度及射流频率的影响... 采用欧拉-欧拉双流体模型,在CFX4.4软件上增加用户自定义子程序模拟了高2.0m、宽0.3m的二维射流床内空气和玻璃珠体系的流体动力学特性.考察了网格尺度、最大颗粒堆积率和时间步长对射流的形成及发展过程、射流穿透深度及射流频率的影响,并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对于本研究的气固体系,当床层下部纵向网格数为100、时间步长0.0005s时,不仅可以满足网格尺度和时间步长的无关性要求,而且模拟的射流穿透深度和射流频率与实验测量值的误差分别为5.7%和3.8%.最大颗粒堆积率在本研究范围对模拟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固射流床 实验测量 CFD模拟 网格尺度 时间步长 最大颗粒堆积率
下载PDF
提升管与流化床耦合反应器内固含率的轴向分布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德武 卢春喜 +1 位作者 丁姗姗 王祝安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1-45,共5页
针对催化裂化汽油辅助反应器改质降烯烃工艺,结合提升管与流化床的特点,建立了一套提升管与流化床耦合反应器大型冷态实验装置。在不同操作条件下,采用多点压力密度仪测定了提升管内轴向压力梯度及截面平均固含率沿轴向的分布规律。结... 针对催化裂化汽油辅助反应器改质降烯烃工艺,结合提升管与流化床的特点,建立了一套提升管与流化床耦合反应器大型冷态实验装置。在不同操作条件下,采用多点压力密度仪测定了提升管内轴向压力梯度及截面平均固含率沿轴向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提升管内固含率的轴向分布呈上下两端大、中间小的C型分布特征,颗粒在提升管内沿轴向的运动可分为颗粒加速区、充分发展区和颗粒约束返混区;提升管内截面平均固含率随颗粒循环强度的增大而增大,随表观气速的增大而减小;提升管出口的流化床内颗粒静床高度只对颗粒约束返混区固含率有影响,而对颗粒约束返混区长度及颗粒约束返混区以下区域固含率影响较小。利用实验数据回归出了提升管内截面平均固含率的轴向分布及颗粒约束返混区最大颗粒返混比的经验模型,其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升管 耦合反应器 固含率轴向分布 最大颗粒返混比
下载PDF
基于流固耦合上游泵送机械密封的变形分析 被引量:18
12
作者 陈汇龙 刘玉辉 +3 位作者 赵斌娟 刘彤 王强 刘志斌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5-28,共4页
采用Pro/E软件建立了密封动环三维几何模型,由Fluent软件模拟获得的液膜压力作为动环端面的边界条件之一导入Ansys Workbench进行单向流固耦合计算,在不同工况下对C石墨,SiC,WC和结构钢(Steel)4种材料进行了有限元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最... 采用Pro/E软件建立了密封动环三维几何模型,由Fluent软件模拟获得的液膜压力作为动环端面的边界条件之一导入Ansys Workbench进行单向流固耦合计算,在不同工况下对C石墨,SiC,WC和结构钢(Steel)4种材料进行了有限元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最大变形发生在动环端面螺旋槽顶端,而最大应力发生在动环背面的密封台阶处;最大变形和最大应力几乎不受转速的影响,而受介质压力的影响比较明显,且随着介质压力的增大呈线性增加;4种材料中,C石墨的最大变形和最大应力都很大,不适合作动环材料,从密封环变形量角度考虑,而在满足其他要求的情况下,推荐优先选用S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密封 单向流固耦合 上游泵送 最大变形 最大应力
下载PDF
基于薄板单元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荷载应力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玉民 谈至明 田波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85-691,共7页
将刚性、半刚性基层上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简化为弹性地基上不等平面尺寸双层结构模型,在轴(轮)载作用下,采用薄板单元,讨论了模型网格划分和计算精度的关系.研究了移动轴载作用下路面结构最大荷载应力大小和位置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基层... 将刚性、半刚性基层上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简化为弹性地基上不等平面尺寸双层结构模型,在轴(轮)载作用下,采用薄板单元,讨论了模型网格划分和计算精度的关系.研究了移动轴载作用下路面结构最大荷载应力大小和位置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基层超宽对面层和基层自身最大荷载应力的影响,基层超宽降低了面层的荷载应力,幅度为0~33%;但基层自身荷载应力明显增大.比较了采用薄板单元及实体单元时面层和基层最大荷载应力的差异,当面、基层厚度增大时,采用薄板单元得到的面层荷载应力偏大0~20%;而基层荷载应力偏小2%~30%.给出了标准轴载作用于纵边中部荷位的荷载应力修正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水泥混凝土路面 薄板单元 实体单元 最大荷载应力 基层超宽
下载PDF
胰腺局灶性实性病变CT灌注参数特征及不同算法的比较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平 朱亮 +5 位作者 薛华丹 刘昌义 徐凯 李娟 孙婷 金征宇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0-87,共8页
目的总结胰腺局灶性实性病变CT灌注参数的特征,评估Deconvolution和Maximum slope+Patlak方法所测得的灌注参数之间的一致性及两种测量方法之间是否可相互替换。方法 2015年12月至2016年1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行全胰腺CT灌注检查、经术后... 目的总结胰腺局灶性实性病变CT灌注参数的特征,评估Deconvolution和Maximum slope+Patlak方法所测得的灌注参数之间的一致性及两种测量方法之间是否可相互替换。方法 2015年12月至2016年1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行全胰腺CT灌注检查、经术后及穿刺病理证实为胰腺癌(PAC)患者22例和胰腺神经内分泌瘤(p NET)患者22例(共37个病灶),全胰腺CT灌注检查采用管电压80kV、管电流100m A,进行28次连续动态体积扫描,静脉注射45ml碘普罗胺,速率5ml/s,随后追加40ml盐水,速率5ml/s。由1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在西门子后处理工作站上分别用Maximum slope+Patlak及Deconvolution method方法进行数据分析,测量并记录其灌注参数。结果 Wilcoxon非参配对秩和检验结果显示,PAC(BFM比BFD,Z=-3.263,P=0.001;BVD比BVP,Z=-3.978,P=0.000)和p NET(BFM比BFD,Z=-5.212,P=0.000;BVD比BVP,Z=-2.633,P=0.008)两种方法所测得的灌注参数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pearman’s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显示,PAC(BFM与BFD,r=0.845,P=0.000;BVD与BVP,r=0.964,P=0.000)和p NET(BFM与BFD,r=0.759,P=0.000;BVD比BVP,r=0.683,P=0.000)两种方法所测得的灌注参数间均有显著相关性。PAC的BFM/BFD和BVD/BVP几何均数及其95%一致性界限(LOA)分别为0.77(0.61~0.99)和1.42(1.13~1.79),p NET的BFM/BFD和BVD/BVP几何均数及其95%LOA分别为0.66(0.51~0.86)和1.15(0.88~1.50)。结论无论在PAC还是p NET中由Deconvolution和Maximum slope+Patlak方法所测得的灌注参数BF、BV存在显著性差异,两种测量方法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并且两者之间的转换范围较窄,所以两种测量方法之间可以相互替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实性病变 CT灌注 DECONVOLUTION maximum slope+Patlak
下载PDF
斜线槽上游泵送机械密封流固耦合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维兵 陈银 王和顺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3-18,25,共7页
采用Pro/E软件建立斜线槽上游泵送机械密封流固耦合三维几何模型,在ANSYS Workbench中进行单向流固耦合计算,在不同工况条件下对SiC、WC、YWN8三种动环材料进行有限元对比分析,研究材料和工况参数对应力和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最大应... 采用Pro/E软件建立斜线槽上游泵送机械密封流固耦合三维几何模型,在ANSYS Workbench中进行单向流固耦合计算,在不同工况条件下对SiC、WC、YWN8三种动环材料进行有限元对比分析,研究材料和工况参数对应力和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最大应力和最大变形均发生在斜线槽外径边缘,最大应力随转速的增加逐渐减小,转速对最大变形基本没有影响;压差对最大应力和最大变形影响较大,且均随压差呈线性增加的趋势;研究有3种材料中,YWN8最大变形最大,不适合做密封动环材料,而SiC的最大变形最小,且具有较强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在其他条件都满足要求的前提下,推荐优先选用SiC为密封动环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游泵送机械密封 流固耦合 最大应力 最大变形 斜线槽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并网系统 被引量:18
16
作者 张明锐 陈洁 +2 位作者 王之馨 王少波 欧阳丽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141-148,共8页
提出一种基于固态变压器的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并网系统。在并网变流器中加入高频变压器,实现整流和逆变部分的电气隔离,高压侧变流器的输出电压达到10kV,从而减小了并网电流。在直流侧增加超级电容储能装置,使风电机组具备较强的低电压... 提出一种基于固态变压器的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并网系统。在并网变流器中加入高频变压器,实现整流和逆变部分的电气隔离,高压侧变流器的输出电压达到10kV,从而减小了并网电流。在直流侧增加超级电容储能装置,使风电机组具备较强的低电压穿越能力。对系统的关键控制部分进行分析设计,建立了系统仿真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新型风电并网系统能够明显减小并网冲击电流,并具有很强的低电压穿越能力,是一种有效的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并网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永磁同步发电机 固态变压器 最大风能跟踪 低电压穿越 超级电容
下载PDF
不同粒径飞灰对顺列管束磨损的非线性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吕萍 王鹏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20-423,共4页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理论对直径为45~100μm飞灰颗粒冲刷顺列管束进行了数值研究。运用了颗粒-壁面反弹模型来准确预测颗粒轨迹,采用磨损模型定量计算了各排管子的磨损量。计算结果表明,管排受到的颗粒撞击率随着粒径的增大而增加,第...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理论对直径为45~100μm飞灰颗粒冲刷顺列管束进行了数值研究。运用了颗粒-壁面反弹模型来准确预测颗粒轨迹,采用磨损模型定量计算了各排管子的磨损量。计算结果表明,管排受到的颗粒撞击率随着粒径的增大而增加,第一排管子的磨损量随粒径增大而增加;但自第二排管起,随着颗粒直径的增大,管子受到的磨损量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即存在一个特定的飞灰粒径,使得管排的磨损恶化。为锅炉尾部顺列管束防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固两相流 最大磨损量 数值研究 飞灰粒径 顺列管束
下载PDF
论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的相互补偿 被引量:1
18
作者 姜明灿 《鄂州大学学报》 2007年第5期24-25,29,共3页
该文论述了最大实体要求,可逆要求用于最大实体要求,最大实体要求用于基准要素三种情况下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相互补偿及计算问题。
关键词 最大实体 可逆要求 尺寸公差 形位公差 补偿
下载PDF
双块式无砟轨道枕边裂纹水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谢露 刘学毅 +1 位作者 曹世豪 杨荣山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9-225,共7页
针对双块式无砟轨道枕边裂纹,采用ANSYS计算软件,建立流固耦合三维模型,在列车荷载和水耦合作用下,对双块式无砟轨道枕边裂纹内部动水压力和水流速度的分布和变化规律进行模拟计算,为双块式无砟轨道枕边裂纹的防治和维修提供理论基础。... 针对双块式无砟轨道枕边裂纹,采用ANSYS计算软件,建立流固耦合三维模型,在列车荷载和水耦合作用下,对双块式无砟轨道枕边裂纹内部动水压力和水流速度的分布和变化规律进行模拟计算,为双块式无砟轨道枕边裂纹的防治和维修提供理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裂纹内水压力最大值发生在裂纹中部尖端处,而最大水流速度发生在裂纹中部出口处;最大水压力和最大水流速度随着荷载幅值和频率的增加而增加,且荷载频率对水压力和水流速度的影响较大;随着裂纹开口量的增加,最大水压力和最大水流速度反而减小,但裂纹深度越深,最大水压力越大,且最大水流速度随着裂纹深度的增加最后成线性增加趋势。因此,裂纹深度是影响枕边裂纹水压力和水流速度的一个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块式无砟轨道 枕边裂纹 流固耦合 最大水压力 最大水流速度
下载PDF
极大似然反褶积方法的稳健性讨论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洪林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9-12,共4页
利用仿真数字随机发生器产生反射系数序列,在ARMA子波参数已知的条件下,利用人工合成记录,以稀疏状态下的反射系数和稠密状态下的反射系数对极大似然反褶积的稳健性进行了讨论,系统参数辨识的精度越高,反射系数序列的精度也就... 利用仿真数字随机发生器产生反射系数序列,在ARMA子波参数已知的条件下,利用人工合成记录,以稀疏状态下的反射系数和稠密状态下的反射系数对极大似然反褶积的稳健性进行了讨论,系统参数辨识的精度越高,反射系数序列的精度也就越高。这里的系统参数是指ARMA子波参数。如果获得高精度的ARMA子波参数,由极大似然反褶积所获得的反射系数序列具有较高的精度。这一结论是解释极大似然反褶积成功的关健,同时也说明极大似然反褶积具有相当高的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大似然反褶积 稳健性 地震勘探 石油勘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