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陆海机抽油气井的井下循环开启装置研究
1
作者 王俊峰 刘金海 +3 位作者 王璐瑶 窦树霞 余焱群 尚尊轩 《海洋工程装备与技术》 2024年第2期34-37,共4页
有杆泵排采是陆海油气井生产的主流工艺技术,但是埋泵、卡泵时有发生。基于不动管柱实现作业之间切换的理念,开发了井下循环开启装置。井下循环开启装置采用全机械结构设计,能更广泛地适应油气井复杂的生产和作业工况;通过滑套旋转机构... 有杆泵排采是陆海油气井生产的主流工艺技术,但是埋泵、卡泵时有发生。基于不动管柱实现作业之间切换的理念,开发了井下循环开启装置。井下循环开启装置采用全机械结构设计,能更广泛地适应油气井复杂的生产和作业工况;通过滑套旋转机构实现井筒空间启闭间的切换,采用立柱锁死机构实现井底封井的目的;生产作业时极值工况下总水头损失0.818m,损失较小,表明流道通畅,结构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抽油气井 井下工具 循环开启装置 滑套旋转机构
下载PDF
Experimental study and field application of appropriate selective calculation methods in gas lift design 被引量:2
2
作者 Afshin Davarpanah Behnam Mirshekari 《Petroleum Research》 2018年第3期239-247,共9页
The most common way to achieve an enormous production rate of a reservoir is to increase drawdown pressure during the production procedure by decreasing the bottom-hole pressure.This process was done by artificial pat... The most common way to achieve an enormous production rate of a reservoir is to increase drawdown pressure during the production procedure by decreasing the bottom-hole pressure.This process was done by artificial patterns like a gas lift.Nowadays,most of the wells worldwide due to years of production and reducing the amount of energy which was supplied by natural drive mechanisms are being placed on artificial lift methodologies.Hence,the number of wells that used this method will continue to increase.The primary purposes in the gas lift design of a wellbore are to determine the proper depths and the location of valve installation,select appropriate flow regime during the pipeline and calibrate the pressures of the operating and unloading valves.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design gas lift system in the oil wells of on the south fields of Iran by considering the maximum production connate water volume of 40 percent and average pressure drop(20-25 psia)throughout the year regarding production continuously or increasing the flow rate of the wells.Therefore,20 wells that their number starts A to T with this locations L280N,W115S and W002S are the candidates for gas lift procedures.Furthermore,the appropriate flow regimes through the well are being studied,and the most proper method for gas lifting and required surficial equipment will be designed for this field.Consequently,due to increasing the volume of gas and connate water among the production after gas lifting,fundamental changes on the equipment,flow regimes and gas lift system are being proposed that production will be done by proper engineering method.In the well gas lift design,Beggs&Brill Revised method is being selected for hydraulic calculation of pipeline flow due to low err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 lift design Natural drive mechanism Flow regime oil wells Operating valves
原文传递
海上平台采油井电潜泵机械故障信号提纯研究
3
作者 陈亮 《机械与电子》 2023年第6期71-75,共5页
为了提升采油井电潜泵机械故障检测精度,提出一种故障信号提纯方法。通过分析采油井电潜泵机械原理和故障工况条件,描述采油井电潜泵机械故障,将故障类型与非线性时间序列分析模型耦合,从时域和频域2方面采集电潜泵机械故障信号,接着利... 为了提升采油井电潜泵机械故障检测精度,提出一种故障信号提纯方法。通过分析采油井电潜泵机械原理和故障工况条件,描述采油井电潜泵机械故障,将故障类型与非线性时间序列分析模型耦合,从时域和频域2方面采集电潜泵机械故障信号,接着利用Chirplet变换消除机械故障信号噪声,再利用瞬态冲击提纯方法,提升优化后的机械故障信号纯度,实现故障信号提纯。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提纯效果好、故障信号提纯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油井电潜泵 变频器 PLC系统 机械故障信号 信号提纯
下载PDF
电动潜油螺杆泵在埕岛油田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刘红兰 王富 梁华 《石油钻探技术》 CAS 2004年第5期48-50,共3页
电动潜油螺杆泵从根本上排除了有杆螺杆泵在原油开采中的抽油杆断脱和在深井、斜井中使用受到限制的问题,而且也克服了潜油电动离心泵输送稠油效率低的缺陷,具有水力损失少、不易砂卡,不易产生气锁、泵传送液体的范围种类较宽、井口无... 电动潜油螺杆泵从根本上排除了有杆螺杆泵在原油开采中的抽油杆断脱和在深井、斜井中使用受到限制的问题,而且也克服了潜油电动离心泵输送稠油效率低的缺陷,具有水力损失少、不易砂卡,不易产生气锁、泵传送液体的范围种类较宽、井口无泄漏、无噪音、日常管理简单等优点,尤其适合海上平台采油。介绍了电动潜油螺杆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论述了电动潜油螺杆泵在埕岛海上应用的选井条件、配套技术、施工要点等。通过2口典型井的现场应用情况,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进一步证明了该工艺技术在海上油田应用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潜油泵 螺杆泵 机理 稠油油藏 定向井 埕岛油田
下载PDF
智能型高温高压入井流体动态损害评价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4
5
作者 余维初 鄢捷年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31-133,共3页
智能型高温高压入井流体动态损害评价系统是石油勘探开发中评价油气层损害程度的新型实验仪器,它可以测量岩心受入井流体损害前各分段的原始渗透率值,然后不需取出岩心,就可以直接在模拟储层温度、压力及流速条件下,用泥浆泵驱替高压液... 智能型高温高压入井流体动态损害评价系统是石油勘探开发中评价油气层损害程度的新型实验仪器,它可以测量岩心受入井流体损害前各分段的原始渗透率值,然后不需取出岩心,就可以直接在模拟储层温度、压力及流速条件下,用泥浆泵驱替高压液体罐中的入井流体,在岩心端面进行动态剪切损害。损害过程完成后,也不需取出岩心,而是通过换向阀门改变流体的流动方向,再由平流泵驱替液体,测量储层岩心受损害后各段的渗透率值。通过对比岩心各分段的渗透率变化情况,即可确定岩心受入井流体损害的深度和程度,从而优选出满足保护油气层需要的钻井液与完井液。此外,还可以进行岩心的各种敏感性实验。该评价系统体积小、造价低、适用范围广、功能强、自动化程度高,克服了因重复装卸岩心所造成的实验误差较大的缺点,与同类实验仪器相比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损害评价系统 油气层 岩心 渗透率 测量方法 达西定理公式
下载PDF
抽油泵泵阀刺漏机理研究与对策 被引量:1
6
作者 崔长国 马玉生 +2 位作者 尚素芹 史晓贞 张惠萍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1-43,62,共3页
抽油泵泵阀刺漏是造成胡庆区块油田抽油井检泵的主要因素。为此 ,分析了泵阀刺漏的内在影响因素 ,即泵阀加工工艺技术和材质 ,并结合油田实际 ,分析了液击、气蚀、出砂和腐蚀对泵阀刺漏的外在影响因素 ,阐明了这些因素的影响机理。针对... 抽油泵泵阀刺漏是造成胡庆区块油田抽油井检泵的主要因素。为此 ,分析了泵阀刺漏的内在影响因素 ,即泵阀加工工艺技术和材质 ,并结合油田实际 ,分析了液击、气蚀、出砂和腐蚀对泵阀刺漏的外在影响因素 ,阐明了这些因素的影响机理。针对胡庆区块油田的自身特点 ,采取了相应的预防泵阀刺漏的对策 :一般井用碳化钨钢结硬质合金阀座代替 6Cr18Mo阀座 ,高液量井应用双固定阀 ,出砂井采取相应的挡砂、排砂、沉砂、抑砂和固砂措施 ,优化抽油井工作制度和向井筒投加缓蚀剂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油泵 泵阀 刺漏机理 对策 热处理 材质
下载PDF
抽油机井节能优化统一模型 被引量:18
7
作者 邓吉彬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42-847,共6页
低油价形势下为了进一步降低抽油机井能耗、提高抽油机井系统效率,建立了整合间抽生产与连续生产方式统一的抽油机井节能优化模型。该模型在完成相同产量的前提下,合理组合主要生产参数,从降低生产时间及降低生产单耗2个方面协同降低抽... 低油价形势下为了进一步降低抽油机井能耗、提高抽油机井系统效率,建立了整合间抽生产与连续生产方式统一的抽油机井节能优化模型。该模型在完成相同产量的前提下,合理组合主要生产参数,从降低生产时间及降低生产单耗2个方面协同降低抽油机井日耗电。在此优化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模型求解的无极间开设计方法,该方法可实现连续生产与不同生产时间的间开生产能耗对比,得出日耗电最低的生产参数组合。现场应用表明,与常规连续优化相比,无极间开优化可以有效降低中、低产抽油机井系统能耗,进一步提高其机采系统效率。该统一模型及其求解方法为确定抽油机井选择连续生产或是间抽生产提供了经济评价依据,尤其对中低产井的节能优化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油机井 连续生产 间开 机采参数 优化设计 采油效率
下载PDF
斜井抽油杆柱的力学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2
8
作者 徐骏 侯大方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70-76,共7页
根据斜井抽油杆柱运动特性,建立了较完整的分析杆柱受力的三维力学模型;利用其所有平衡条件和变形协调关系,分析了杆柱在复杂运动、变形过程中的受力状况,预测了斜井中的悬点最大载荷和最小载荷二个重要参数,以及杆柱任一截面上所有内... 根据斜井抽油杆柱运动特性,建立了较完整的分析杆柱受力的三维力学模型;利用其所有平衡条件和变形协调关系,分析了杆柱在复杂运动、变形过程中的受力状况,预测了斜井中的悬点最大载荷和最小载荷二个重要参数,以及杆柱任一截面上所有内力分量。实测结果表明与理论计算结果相当吻合。在综合考虑强度、刚度、疲劳寿命的基础上,依据本方法可进行斜井中的抽油杆柱设计及其扶正器的安装位置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井 抽油杆 设计 力学分析
下载PDF
一种抽油机井调参选井与设计的实用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蒲春生 丁明华 灌宏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08年第3期63-67,共5页
以获得较高的抽油机井产液量和抽油效率为目标,确定将抽油泵沉没率、抽油杆合理使用系数作为考察参数,用于判断抽油机井工况优劣。在抽油参数简明校核中首次提出抽油泵沉没率的概念。根据测试资料推导出计算合理沉没率的公式和油套环空... 以获得较高的抽油机井产液量和抽油效率为目标,确定将抽油泵沉没率、抽油杆合理使用系数作为考察参数,用于判断抽油机井工况优劣。在抽油参数简明校核中首次提出抽油泵沉没率的概念。根据测试资料推导出计算合理沉没率的公式和油套环空压力梯度与套管地面出气量的关系,给出考虑多因素计算抽油杆合理使用系数的方法。在对考察参数偏差率进行计算、排序和泵效水平对比的基础上选择出待调参井。归纳出抽油井校核结果与泵排量、下泵深度调整方向的对应关系。根据油田实际情况,给出抽油机井生产参数逐步逼近合理值的调参设计方法和计算下泵深度的简明程序。为了提高抽油效率,针对气液比高、泵挂深、偏磨、机型大、抽油机不平衡等井况制定出增效技术配套方案。在复杂井参数调整的选井与设计中验证了本方法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油机井 参数 调整 校核 设计
下载PDF
长庆油田生产系统机杆泵需求特征综述 被引量:2
10
作者 黎晓茸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3-64,共2页
由于特殊的井身结构、不同的生产特征,使长庆油田在机、杆、泵需求方面存在一些特殊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对机、杆、泵型号、参数、尺寸、性能方面的特殊要求;对非标准及特殊节能抽油机的需求;对特种抽油杆及特种抽油泵的需求;在机、杆... 由于特殊的井身结构、不同的生产特征,使长庆油田在机、杆、泵需求方面存在一些特殊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对机、杆、泵型号、参数、尺寸、性能方面的特殊要求;对非标准及特殊节能抽油机的需求;对特种抽油杆及特种抽油泵的需求;在机、杆、泵系统方面变革的需求。文章结合现场生产数据、应用经验及相关理论对以上需求做了详细深入的分析及阐述,分析了目前机、杆、泵系统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了具体的需求参数及研发生产方向,为相关研究及生产单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庆油田 机械采油 定向井 抽油机 抽油杆 抽油泵
下载PDF
能量补偿泵提高油井总产能的基本理论再分析──兼答窦宏恩与邬亦炯先生质疑 被引量:2
11
作者 龚伟安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43-47,共5页
阐述和回答了有关能量补偿泵的几个核心问题:1.采油过程中油层能量的基本关系;2.油层对动液面作功问题及增产机理;3.抽油机与补偿泵的能量转换问题;4.补偿泵吸入方式问题。指出补偿泵增产的理论基础是油层要对动液面作功,增产... 阐述和回答了有关能量补偿泵的几个核心问题:1.采油过程中油层能量的基本关系;2.油层对动液面作功问题及增产机理;3.抽油机与补偿泵的能量转换问题;4.补偿泵吸入方式问题。指出补偿泵增产的理论基础是油层要对动液面作功,增产方法是不让油层对动液面作功,利用抽油机一段空行程作动力,使一个举升液体的弹簧往复泵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油泵 能量补偿器 油井 采油
下载PDF
双柱塞串联抽油泵技术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鸿 《石油石化节能》 2021年第7期8-10,16,I0003,共5页
在采油过程中,如果遇到含砂高或者易结垢的井况时,往往卡泵是影响检泵周期的主要因素,在缩短检泵周期的同时,带来的是生产维护成本升高。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了双柱塞串联抽油泵技术,即采用上、下两个柱塞串联结构,泵筒从结构上分为三... 在采油过程中,如果遇到含砂高或者易结垢的井况时,往往卡泵是影响检泵周期的主要因素,在缩短检泵周期的同时,带来的是生产维护成本升高。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了双柱塞串联抽油泵技术,即采用上、下两个柱塞串联结构,泵筒从结构上分为三段连接。柱塞边缘处设计有内倒角结构,上、下冲程过程中,实现对泵筒内壁全程刮削,保证泵筒内壁的清洁,减少卡泵概率。现场试验2口井,平均单井产液增加13 t/d、产油增加0.55 t/d、检泵周期延长107天,年创经济效益122万元。试验表明,双柱塞串联抽油泵能够满足实际生产要求,适用于抽油机井举升工艺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采井 双柱塞串联抽油泵 砂卡泵 垢卡泵 检泵周期 试验研究
下载PDF
孤东油田液压反馈泵应用研究
13
作者 黄煦 康杰 《机械》 2014年第S1期162-164,共3页
针对部分油井因管杆偏磨严重导致生产周期短、频繁检泵作业及管杆报废率高的问题,采油厂协作开发反馈式抽油泵采油工艺,通过改造泵结构,抽油杆下行时,利用液柱提供一定的反馈力,以减小光杆缓下杆受到的压力,防止抽油杆出现挠度,从而避... 针对部分油井因管杆偏磨严重导致生产周期短、频繁检泵作业及管杆报废率高的问题,采油厂协作开发反馈式抽油泵采油工艺,通过改造泵结构,抽油杆下行时,利用液柱提供一定的反馈力,以减小光杆缓下杆受到的压力,防止抽油杆出现挠度,从而避免或减轻有杆采油的磨损、脱扣、断杆造成的作业有效期短的问题。现场应用4口井,表明该工艺技术先进,管柱结构简单实用,主要技术参数设计合理,适用于稠油掺水井、偏磨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反馈泵 孤东油田 偏磨井 机械采油
下载PDF
管式防砂排砂泵在稠油井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田富 左秀石 韩翠芳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1997年第3期47-50,共4页
方法应用管式防砂排砂泵,使油井中和油井底部的砂子易被携带到地面。目的解决现场施工中细粉砂卡泵、携砂排液及其柱塞磨损等问题。结果在现场81口稠油井上的应用表明,其施工成功率100%,有效率达95%以上,累积增油1.7×104t... 方法应用管式防砂排砂泵,使油井中和油井底部的砂子易被携带到地面。目的解决现场施工中细粉砂卡泵、携砂排液及其柱塞磨损等问题。结果在现场81口稠油井上的应用表明,其施工成功率100%,有效率达95%以上,累积增油1.7×104t,平均延长油井检泵周期1.5倍以上,创直接经济效益3464×104元。结论该泵具有防砂排砂能力,而且柱塞耐磨,密封性能好;操作方便,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井 管式泵 机械防砂 防砂分离器 油田
下载PDF
机采系统数字化技术研究与发展建议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能宇 孙艺真 +6 位作者 赵捍军 赵瑞东 张喜顺 王才 师俊峰 陈诗雯 陈冠宏 《石油科技论坛》 2022年第3期35-42,共8页
随着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低产井、低效井逐年增多,管理工作愈发繁重,机采系统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是实现节能高效生产的必然选择。文章介绍了中国石油机采系统生产情况及数字化技术现状、机采物联网系统主要组成部分,梳理了当前重... 随着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低产井、低效井逐年增多,管理工作愈发繁重,机采系统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是实现节能高效生产的必然选择。文章介绍了中国石油机采系统生产情况及数字化技术现状、机采物联网系统主要组成部分,梳理了当前重点建设的抽油机井示功图模式、抽油机井电参数模式、无杆泵井多参数模式,分析了机采系统优化设计技术及智能调控技术的进展及适用性。根据油田生产情况、机采方式等提出发展建议:(1)形成抽油机以电参数为主、无杆泵以多参数为主的机采井数字化建设模式;(2)形成以把控数据质量、深入挖掘数据价值为核心的机采数据深度应用方案;(3)加快形成机采井低成本智能控制体系等。机采系统数字化技术助力破解低产低效难题,有效提高了精细化生产水平和管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采系统 采油工程 数字化 智能化 物联网 抽油机井 节能高效
下载PDF
濮城油田井下管杆偏磨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焕文 杨建华 李秀竹 《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2期13-15,共3页
分析了濮城油田抽油井井下油管与抽油杆偏磨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现场应用结果,有效地延长了抽油井的检泵周期。
关键词 濮城油田 井下管杆 偏磨原因 对策 抽油井 油管 抽油杆 机械磨损
下载PDF
稠油机采井泵深与掺稀混配点分离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杜林辉 梁志艳 +2 位作者 蒋磊 程婷 王磊磊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5-147,158,共3页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受油稠、原油黏温拐点深、泵挂深度大、掺稀混配效果差等因素影响,抽稠泵及稠油电泵在机械举升过程中普遍存在故障率高、检泵周期短、稀油损失严重、成本压力大的问题。采用有杆泵及电泵泵挂深度与掺稀混配点分离...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受油稠、原油黏温拐点深、泵挂深度大、掺稀混配效果差等因素影响,抽稠泵及稠油电泵在机械举升过程中普遍存在故障率高、检泵周期短、稀油损失严重、成本压力大的问题。采用有杆泵及电泵泵挂深度与掺稀混配点分离设计方法,运用电泵尾管悬挂分离及抽稠泵泵下加深分离技术,解决了上述问题。现场试验及推广应用效果表明,2种方法均达到了预期目的,目前已在塔河油田稠油井中大规模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机采井 掺稀混配点 分离设计 泵下加深 尾管悬挂 塔河油田
下载PDF
长塞环封防气防砂抽油泵的研制 被引量:4
18
作者 孙双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1-52,95,共2页
针对目前解决普通抽油泵采油时产生气阻、气锁及砂卡现象的不足,研制了一种新型长塞环封防气防砂抽油泵。该泵采用长柱塞短泵筒结构,柱塞上端设计成机械强启闭防气出油阀总成,密封段采用刮砂环、补偿式金属环及非金属环间隔排列的形式... 针对目前解决普通抽油泵采油时产生气阻、气锁及砂卡现象的不足,研制了一种新型长塞环封防气防砂抽油泵。该泵采用长柱塞短泵筒结构,柱塞上端设计成机械强启闭防气出油阀总成,密封段采用刮砂环、补偿式金属环及非金属环间隔排列的形式防砂。大庆油田的现场试验表明,该泵能够在各种油气比的油井中高效可靠地工作,与普通抽油泵相比,平均泵效提高15%~20%,平均单井检泵周期延长90 d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油泵 长塞环封 防气 防砂 气锁 机械强启闭
下载PDF
抽油泵柱塞环槽结构对漏失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小兵 王多琦 +4 位作者 李森 龚浩宇 刘阳 吕雷纲 杜明智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0-88,共9页
抽油泵工作过程中,由于泵筒与柱塞之间存在一定间隙,在柱塞两端的液体压差及剪切力的作用下,会使大量液体通过间隙漏失,对泵效产生严重影响。为分析抽油泵柱塞环槽结构对柱塞与泵筒间隙漏失量的影响机理,通过建立柱塞环槽不同结构的抽... 抽油泵工作过程中,由于泵筒与柱塞之间存在一定间隙,在柱塞两端的液体压差及剪切力的作用下,会使大量液体通过间隙漏失,对泵效产生严重影响。为分析抽油泵柱塞环槽结构对柱塞与泵筒间隙漏失量的影响机理,通过建立柱塞环槽不同结构的抽油泵模型,根据抽油泵工作特点,设定了不同边界条件下的多物理场耦合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槽宽、槽深、槽距、槽数和环槽位置对环槽内流体速度场及间隙漏失量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在环槽内形成的涡流受到槽宽与槽深这两个因素影响较大,当槽深和槽宽相接近时,所形成的涡流较为完整,且涡心几乎位于环槽中心,而环槽位置、槽距及槽数发生变化时,对环槽内所形成涡流的形状基本无影响;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槽深和槽宽的增大,漏失量逐渐减小,到达一定范围后,随着槽深和槽宽的进一步增大,漏失量不再随其发生明显变化。所得结论可为抽油泵漏失机理的进一步研究和结构改进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油泵 环槽结构 漏失机理 涡流速度 槽深 有限元
下载PDF
影响坪北油田机采效率因素及治理措施
20
作者 陈旭辉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5年第3期46-48,共3页
影响坪北油田机采效率的因素主要有:地层能量低,供采关系不平衡;沉没度较低;井筒环境日趋复杂,无功损耗大;部分抽油机平衡度不达标;电机存在退磁现象;日常管理不到位。要提高机采效率,必须优化生产参数;推广小直径抽油泵;调整生产制度;... 影响坪北油田机采效率的因素主要有:地层能量低,供采关系不平衡;沉没度较低;井筒环境日趋复杂,无功损耗大;部分抽油机平衡度不达标;电机存在退磁现象;日常管理不到位。要提高机采效率,必须优化生产参数;推广小直径抽油泵;调整生产制度;提高抽油机平衡率;提高电机功率因数;加强日常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坪北油田 机采效率 生产参数 小直径抽油泵 抽油机平衡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