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心理行为的影响及应对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园园 《黄河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5-89,共5页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社交媒体逐步渗透于大学生群体中,成为大学生群体沟通交流的关键平台。社交媒体可以满足大学生的社交需求,深化大学生心灵交流,推动大学生自我表达,有利于大学生的信息共享,但也使一些大学生对其形成过度依赖...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社交媒体逐步渗透于大学生群体中,成为大学生群体沟通交流的关键平台。社交媒体可以满足大学生的社交需求,深化大学生心灵交流,推动大学生自我表达,有利于大学生的信息共享,但也使一些大学生对其形成过度依赖,进而引发社交依赖、社交倦怠突显、情绪失衡加剧、信息迷失严重等问题,阻碍部分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高校应积极引导,加强心理教育和心理干预,落实监管,促进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交媒体 社交需求 心理倦怠 心理教育
下载PDF
娱乐聊天主播与粉丝的准社会关系研究
2
作者 蒋丽璇 《新闻知识》 2024年第1期61-66,95,共7页
在移动互联网“直播+”时代,主播与粉丝之间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准社会关系。本研究采用网络民族志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抖音平台10位娱乐聊天主播粉丝的半结构化深度访谈及分析发现,主播的颜值人设、话语表达、情感互动促进了主播与粉丝准社... 在移动互联网“直播+”时代,主播与粉丝之间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准社会关系。本研究采用网络民族志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抖音平台10位娱乐聊天主播粉丝的半结构化深度访谈及分析发现,主播的颜值人设、话语表达、情感互动促进了主播与粉丝准社会关系的建立。这种准社会关系满足了粉丝的情感需要,从而激发粉丝进行打赏行为和情感劳动,呈现出多平台、双向性、持久性的特征,但并不稳定,在时间的消磨下,粉丝会产生社交媒体倦怠,进而与主播的关系走向“流动型”疏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社会关系 网络直播 情感劳动 社会认同 媒体倦怠
下载PDF
移动社交媒体倦怠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及实证研究 被引量:44
3
作者 张艳丰 李贺 彭丽徽 《现代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6-41,共6页
[目的/意义]针对移动社交媒体倦怠行为进行理论分析,有利于帮助企业或相关组织更好地持续利用社交媒体工具开展相关的业务及公共服务。[方法/过程]基于"感知-态度-行为"研究范式,结合计划行为理论、隐私计算理论以及心流理论... [目的/意义]针对移动社交媒体倦怠行为进行理论分析,有利于帮助企业或相关组织更好地持续利用社交媒体工具开展相关的业务及公共服务。[方法/过程]基于"感知-态度-行为"研究范式,结合计划行为理论、隐私计算理论以及心流理论内容,构建移动社交媒体倦怠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对模型的适用性进行检验。[结果/结论]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自我效价"对移动社交媒体态度不存在显著关系;"隐私保护"和"信息过载"对移动社交媒体态度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作用;"心流体验"对移动社交媒体态度具有正向的影响作用;"社交媒体态度"对移动社交媒体倦怠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社交媒体 社交媒体倦怠 持续使用 影响因素 模型
下载PDF
自媒体时代用户使用社交媒体的倦怠行为特征——基于负面情绪的非线性模型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蔡建峰 任胜楠 高蕾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3-88,共6页
本文选择有社交媒体使用习惯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使用多元回归分析验证社交媒体消极使用行为的非线性模型。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媒介丰富度与社交媒体消极使用行为之间呈现“U”型关系,自我呈现与社交媒体消极使用行为之间呈... 本文选择有社交媒体使用习惯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使用多元回归分析验证社交媒体消极使用行为的非线性模型。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媒介丰富度与社交媒体消极使用行为之间呈现“U”型关系,自我呈现与社交媒体消极使用行为之间呈现“U”型关系,疲劳情绪、焦虑情绪在模型中起到中介作用。同时,媒介丰富度与自我呈现由积极影响到消极影响的拐点略低于中位数,表明用户对丰富的媒介和自我信息呈现的承载阈值较大。因此,社交媒体平台应该尽可能地结合自身特点,丰富信息内容和用户功能,以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信息功能需求。同时,平台也应该根据大数据合理量化平台信息数量和质量,对社交媒体平台的媒介丰富程度实现高效的控制。社交媒体平台运营者应尽可能地加强对用户隐私的管理,合理适当地控制用户个人信息主动或被动呈现的界限,减少用户参与社会媒体的倦怠行为和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 社交倦怠 媒介丰富度 自我呈现
下载PDF
2019年中国新媒体研究的八大议题 被引量:20
5
作者 李多 彭兰 《全球传媒学刊》 CSSCI 2020年第1期15-36,共22页
关于新媒体的社会影响的研究,一直是新媒体研究领域的重要方面。2019年,新闻传播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也在继续拓展,这既包括社交媒体使用倦怠、使用沟、圈层化、数字劳工等新研究话题的开拓,也包括短视频、网络直播、网络空间治理、隐... 关于新媒体的社会影响的研究,一直是新媒体研究领域的重要方面。2019年,新闻传播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也在继续拓展,这既包括社交媒体使用倦怠、使用沟、圈层化、数字劳工等新研究话题的开拓,也包括短视频、网络直播、网络空间治理、隐私权等方面研究的深化。学者们从新媒体对人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社会结构、劳动关系以及社会治理的影响等不同视角,从深层探讨了人与新媒体技术的共生关系,以及新媒体影响下的社会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使用倦怠 使用沟 圈层化 数字劳工 短视频 网络直播 互联网治理 隐私权
下载PDF
移动社交媒体倦怠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微信调查 被引量:10
6
作者 郭蕾 余波 +2 位作者 李洋 温亮明 张妍妍 《图书馆研究》 2019年第6期1-14,共14页
探索信息用户社交媒体倦怠行为的影响因素,可为信息服务提供商、社交媒体运营商提供相应的理论与实践指导,进而促进信息用户之间的信息共享。首先,以技术接受模型为原型,结合社交媒体倦怠现有模型及当下信息过载、社交过载的网络环境,... 探索信息用户社交媒体倦怠行为的影响因素,可为信息服务提供商、社交媒体运营商提供相应的理论与实践指导,进而促进信息用户之间的信息共享。首先,以技术接受模型为原型,结合社交媒体倦怠现有模型及当下信息过载、社交过载的网络环境,同时引入新变量"印象管理",构建了社交媒体倦怠新模型;然后,通过调查问卷搜集相关数据,并对该模型进行实证检验与修正;最后,基于所得的假设验证结果修正原模型。研究发现:感知易用性、自我效能、信息过载、社交过载均对社交媒体倦怠行为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隐私忧虑和印象管理则对社交媒体倦怠行为无显著影响;作为调节变量的年龄对其他变量无明显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行为 社交媒体 信息倦怠 微信 实证研究
下载PDF
自媒体语境下高职学生学习动机及学习怠惰问题探究——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7
作者 杨玲玲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55-56,共2页
人类已经步入了信息社会,自媒体得到了广泛应用。高职学生已大量使用自媒体,自媒体也对高职学生的学习产生了诸多影响。本文探讨了自媒体的概念和特性,并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阐述了自媒体对高职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怠惰问题产生... 人类已经步入了信息社会,自媒体得到了广泛应用。高职学生已大量使用自媒体,自媒体也对高职学生的学习产生了诸多影响。本文探讨了自媒体的概念和特性,并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阐述了自媒体对高职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怠惰问题产生的影响,同时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媒体 高职学生 学习怠惰
下载PDF
逃离短视频:社交媒体倦怠视角下用户不持续使用意向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胡慧源 韩佳纬 《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 2023年第1期143-171,共29页
以社交媒体倦怠为中介,文化资本、信息过载和隐私关注作为前因变量,对短视频用户不持续使用意向的影响因素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用户数据,并使用SmartPLS3.3.9建立偏最小二乘法的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数据分析与检验。研究... 以社交媒体倦怠为中介,文化资本、信息过载和隐私关注作为前因变量,对短视频用户不持续使用意向的影响因素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用户数据,并使用SmartPLS3.3.9建立偏最小二乘法的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数据分析与检验。研究发现,文化资本显著影响短视频用户的社交媒体倦怠情绪与不持续使用意向,信息过载显著影响社交媒体倦怠情绪,而隐私关注则对用户不持续使用意向存在显著影响。社交媒体倦怠在文化资本、隐私关注、信息过载与短视频用户不持续使用意向之间均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凸显了文化资本对社交媒体倦怠和短视频用户不持续使用意愿的重要影响,能够为短视频平台增加对用户使用意向的多元了解、改善用户服务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倦怠 短视频 文化资本 不持续使用意向 中介效应
下载PDF
基于结构方程分析医学生在微信使用中的社交媒体倦怠与消极使用行为
9
作者 段真真 李春香 +3 位作者 杨惠敏 马丽丽 陈志兰 王朝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4期591-594,共4页
目的分析医学生的社交媒体与消极使用行为现状,了解医学生微信使用中存在的一些心理和行为倾向。方法于2019年9—12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416名河南科技大学医学专业学生,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社交媒体倦怠及消极使用行为问卷进行调查... 目的分析医学生的社交媒体与消极使用行为现状,了解医学生微信使用中存在的一些心理和行为倾向。方法于2019年9—12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416名河南科技大学医学专业学生,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社交媒体倦怠及消极使用行为问卷进行调查,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验证社交媒体倦怠与消极使用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在参加调查的416名医学生中,每日使用微信的同学占95.7%,每日使用次数超过10次的占37.7%。信息过载、社交过载、服务过载与社交媒体倦怠的相关系数为0.442、0.305、0.360,社交媒体倦怠与潜水行为、屏蔽行为、忽略行为、退出行为的相关系数为0.430、0.391、0.403、0.388,与消极使用行为的总相关系数为0.517。社交媒体倦怠与消极使用行为之间的结构方程模型显示,χ^(2)/df值为5.026,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为0.098,规范拟合指数(NFI)、相对拟合指数(RFI)、增量拟合指数(IFI)、比较拟合指数(CFI)分别为0.546、0.474、0.600、0.593。该模型在医学生中的整体拟合度一般。结论医学生每日使用微信的次数和频率较高。这些过载的信息、服务、社交对社交媒体倦怠有正向影响作用,社交媒体倦怠正向影响消极使用行为,包括潜水、屏蔽、忽略、退出。结构方程理论模型在医学生中的推广应用还需要进一步信效度检验和适当的调试与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方程模型 社交媒体倦怠 消极使用行为
下载PDF
认同焦虑与情感疏离:融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倦怠研究
10
作者 曹国东 张琪韵 《新闻知识》 2023年第4期85-91,96,共8页
媒体融合进程中,融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倦怠问题不容忽视。文章通过对34位融媒体记者和编辑的深度访谈发现,处于职业转型中的融媒体从业人员表现出身心倦怠、创意损耗和工作自由度受限等职业问题,而时间失序、机械劳作和劳动控制成为引... 媒体融合进程中,融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倦怠问题不容忽视。文章通过对34位融媒体记者和编辑的深度访谈发现,处于职业转型中的融媒体从业人员表现出身心倦怠、创意损耗和工作自由度受限等职业问题,而时间失序、机械劳作和劳动控制成为引发融媒体从业人员职业倦怠的主要因素,使得融媒体从业者逐步丧失工作主体性,对融媒体工作产生心理异化和情感疏离,甚至对新闻业组织绩效产生负面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媒体从业者 职业倦怠 情境因素 工作疏离感
下载PDF
社交媒体的“逆社交”效应——角色压力对虚拟社交倦怠的影响研究
11
作者 刘强 赵茜 《新媒体与社会》 2022年第2期311-323,共13页
随着私人领域公共化、社交泛化引起交往疲劳,停用甚至不发朋友圈等现象逐渐显露并引起广泛关注,社交媒体对于社会交往的真实价值越发受到质疑。因此,本文以当下国内最主流的社交媒体即微信朋友圈为依托,构建角色压力和虚拟社交倦怠的回... 随着私人领域公共化、社交泛化引起交往疲劳,停用甚至不发朋友圈等现象逐渐显露并引起广泛关注,社交媒体对于社会交往的真实价值越发受到质疑。因此,本文以当下国内最主流的社交媒体即微信朋友圈为依托,构建角色压力和虚拟社交倦怠的回归关系模型,以探究社交媒体反社交悖论的成因,厘清虚拟社交的现实影响。研究发现角色压力的各维度对虚拟社交倦怠各个维度的预测力不同,进一步分析发现个体在自我角色定位、社会关系维护以及社交成本管理三方面都呈现出虚拟与现实的动态博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色压力 虚拟社交倦怠 社交媒体 虚拟空间
下载PDF
父母养育倦怠对幼儿电子媒体使用的影响:父母低头行为和亲子依恋的链式中介作用
12
作者 宋快 金斯妤 +5 位作者 顾璋华 牛更枫 何丹 杨文城 占淑玮 周宗奎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07-1013,共7页
目的:为探讨父母养育倦怠对幼儿电子媒体使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父母养育倦怠量表、父母低头行为量表、亲子依恋问卷和幼儿电子媒体使用程度问卷对758名幼儿父母进行调查。结果:(1)父母养育倦怠、父母低头行为、亲子依恋和... 目的:为探讨父母养育倦怠对幼儿电子媒体使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父母养育倦怠量表、父母低头行为量表、亲子依恋问卷和幼儿电子媒体使用程度问卷对758名幼儿父母进行调查。结果:(1)父母养育倦怠、父母低头行为、亲子依恋和幼儿电子媒体使用呈现两两相关;(2)父母养育倦怠能直接预测幼儿电子媒体使用,且能通过三条间接路径影响幼儿电子媒体使用:父母低头行为的中介作用、亲子依恋的中介作用、父母低头行为和亲子依恋的链式中介作用。结论:父母养育倦怠对幼儿电子媒体使用有直接影响,还能通过父母低头行为和亲子依恋的中介作用间接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养育倦怠 父母低头行为 亲子依恋 电子媒体使用 幼儿
原文传递
从浸入到侵入,从待命到疲倦:媒体从业者非工作时间社交媒体使用与工作倦怠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张铮 陈雪薇 邓妍方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60-176,共17页
社交媒体介入工作领域后衍生出"随时在线、全天候工作"的职业文化,加剧工作与生活界限的模糊与冲突,最终导致员工的疲倦。基于媒体从业者固有的时间性结构,本研究从社交媒体介入工作场所的"赋能-奴役悖论"切入,建... 社交媒体介入工作领域后衍生出"随时在线、全天候工作"的职业文化,加剧工作与生活界限的模糊与冲突,最终导致员工的疲倦。基于媒体从业者固有的时间性结构,本研究从社交媒体介入工作场所的"赋能-奴役悖论"切入,建构媒体从业者非工作时间社交媒体使用引致工作倦怠模型,旨在探究媒体人在非工作时间使用社交媒体的前因后果。基于478位媒体从业者的调查数据显示,工作需求、印象管理两种动机会显著正向预测媒体人的非工作时间社交媒体使用;非工作时间社交媒体使用会直接影响媒体从业者的情绪衰竭;非工作时间社交媒体使用频率会通过影响媒体从业人员的感知侵入和感知监视,间接导致不同维度的工作倦怠情况。本研究为理解媒体从业者"浸入"在社交媒体中的劳动状况,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从业者 工作倦怠 感知侵入 感知监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