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ocial Media Impact on Tourism Destination Decision: Evidence from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China 被引量:1
1
作者 Elvis Agyapong Jianqiong Yuan 《Open Journal of Applied Sciences》 CAS 2022年第12期2055-2080,共26页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 has led to the adoption and usage of social media among businesses including tourism sector to disseminat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e with customers more effectively. Due to the limitless ca...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 has led to the adoption and usage of social media among businesses including tourism sector to disseminat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e with customers more effectively. Due to the limitless capabilities that social media provides, it is gradually transforming diverse business ecosystems. This study seeks to assess at the impact of social media on tourism destination decision-making from foreign students in China context. From the background of Uses and Gratification theory, a quantitative research approach was used to achieve the sole of the present study. This study used an online questionnaire tool to obtain response, validated using a Partial Least Square an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and SPSS statistical software to analyze 271 samples of foreign students in China.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show that behavioral intentions have a positive and significant effect on tourism destination decision-making, and social media significant direct influence on tourism destination decision making. Furthermore, tourists’ satisfaction can enhance tourism destination decisions when mediated by social media usage. The research findings would help tourism service providers to identify and select social media platforms as a marketing strategy for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cial media Usage tourism Destination Foreign Students tourism Satisfaction china
下载PDF
CHINA'S NEWS MEDIA ARE OPERATED BY THE STATE AND DO NOT ABSORB FOREIGN AND PRIVATE CAPITALS
2
《China's Foreign Trade》 2002年第2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NEWS china’S NEWS media ARE OPERATED BY THE STATE AND DO NOT ABSORB FOREIGN AND PRIVATE CAPITALS DO ARE
下载PDF
民国时期苏州城市形象研究——以在华英文报纸《大陆报》为中心考察
3
作者 宁锐 刘恺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8-65,共8页
民国时期,在华具有相当影响力的英文报纸《大陆报》对苏州进行过很多新闻报道与宣传介绍,展现出当时苏州城市形象所具有的三大特征:作为“传统中国”的古典景观之都,与上海“对立”的旅游胜地以及“中西交汇”的文艺之城。对《大陆报》... 民国时期,在华具有相当影响力的英文报纸《大陆报》对苏州进行过很多新闻报道与宣传介绍,展现出当时苏州城市形象所具有的三大特征:作为“传统中国”的古典景观之都,与上海“对立”的旅游胜地以及“中西交汇”的文艺之城。对《大陆报》相关文本的研究表明,在外文媒体视域中,民国时期苏州城市形象既表现出极其浓郁的中国古典美,成为“他者”眼中“传统中国”的典型符号,又广泛融合时代新兴事物与外来文明成果,彰显苏州城市兼容并蓄的开放胸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 《大陆报》 外文媒体 城市形象 民国时期
下载PDF
境外反华媒体的最新态势、运作模式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7
4
作者 吴锋 李耀飞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6-41,54,共7页
[目的/意义]境外反华媒体是由境外特殊政治势力扶植、在境外创办运营的专门从事反华舆论宣传的媒体。深入研究境外反华媒体带来的非传统安全挑战,是破解西方反华舆论围剿的有效路径。[方法/过程]采取实地调研和互联网观测相结合的研究方... [目的/意义]境外反华媒体是由境外特殊政治势力扶植、在境外创办运营的专门从事反华舆论宣传的媒体。深入研究境外反华媒体带来的非传统安全挑战,是破解西方反华舆论围剿的有效路径。[方法/过程]采取实地调研和互联网观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经过1年的跟踪观察,获得了丰富的原始资料。[结果/结论]境外反华媒体的存在有极为复杂的社会根源,主要由境外政府、分裂势力或邪教组织主办,在华人等相关群体内的影响较大,已成为中外舆论博弈领域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它们不仅危害中国境内社会安全、信息安全和舆论安全,而且对我国国家形象和外交活动也造成消极影响。相关部门须加强监测,完善境外中文舆论宣传体系建设,建立境外反华媒体运营监测体系、构建境外舆论宣传引导体系、构建应对反华媒体的整合策略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境外媒体 反华媒体 舆论构建 反情报
下载PDF
中国外文对外宣传期刊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2
5
作者 杨莹 姚远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98-101,共4页
通过文献考证与案例分析,从对外传播的视野对中国外文对外宣传期刊做了全面考察。结论认为:中国自办的外文对外宣传期刊始于抗日战争时期的《保卫中国同盟新闻通讯》。其整体发展可划分为滥觞、坚持、蓬勃发展三个时期;现有的197种外文... 通过文献考证与案例分析,从对外传播的视野对中国外文对外宣传期刊做了全面考察。结论认为:中国自办的外文对外宣传期刊始于抗日战争时期的《保卫中国同盟新闻通讯》。其整体发展可划分为滥觞、坚持、蓬勃发展三个时期;现有的197种外文期刊中,对外宣传期刊仅有19种,其中《今日中国》与《北京周报》最具代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宣传媒介 外文期刊 对外传播 《今日中国》 《北京周报》
下载PDF
土耳其媒体和社会对“一带一路”的认识 被引量:10
6
作者 白贵 欧斯曼.艾诺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2-106,共5页
中国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土耳其作为联结东西方的一个重要枢纽,两者之间的关系在丝绸之路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随着当今世界局势的变化,丝绸之路也以一种新的姿态大放异彩。土耳其更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是特殊的地理位置,让中... 中国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土耳其作为联结东西方的一个重要枢纽,两者之间的关系在丝绸之路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随着当今世界局势的变化,丝绸之路也以一种新的姿态大放异彩。土耳其更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是特殊的地理位置,让中国的学者和官员都把土耳其放在一个重要的合作伙伴的位置。加之土耳其是世界第17大经济体,各大文明和文化的融合之地,重振东西方的运输走廊又非等闲之举,这些都成为土耳其能在"一带一路"倡议中——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方面,将做出巨大贡献的潜在因素。土耳其媒体以及其他的包括民间组织对此的态度,也能清楚地说明土耳其在这"一带一路"中的角色,以及"一带一路"将在未来发挥怎样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土耳其媒体和社会对"一带一路"态度的研究,分析了"一带一路"在土耳其公众舆论中的地位、支持赞同率以及扩大其战略影响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 文化发展 一带一路 中外关系 土耳其媒体
下载PDF
全球化视域中的国际传播与中国对外宣传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桂珍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3年第1期64-69,共6页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信息传播的意义重大,它使以民族国家为主要载体的国际传播,在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互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为更好地“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了解世界”,必须遵循传播活动的规律,搞好对外宣传工作,这样才能...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信息传播的意义重大,它使以民族国家为主要载体的国际传播,在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互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为更好地“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了解世界”,必须遵循传播活动的规律,搞好对外宣传工作,这样才能有效地优化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国际舆论环境,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国际传播 中国 对外传播 国际关系 宣传 大众传媒
下载PDF
外媒涉华报道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郭继荣 屈亚媛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0-125,134,共7页
[研究目的]外媒涉华报道关涉全球竞争中我国国家形象建构,开展外媒涉华报道影响因素研究有助了解西方涉华新闻的生产机制,以探索积极正面的我国国家形象话语体系。[研究方法]研究选取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巴西、... [研究目的]外媒涉华报道关涉全球竞争中我国国家形象建构,开展外媒涉华报道影响因素研究有助了解西方涉华新闻的生产机制,以探索积极正面的我国国家形象话语体系。[研究方法]研究选取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巴西、南非8国16家主流媒体2019—2020年的新闻报道,结合世界主义理论设计影响因素(国家层面和媒体层面),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进行分析并得出条件组态。[研究结论]结果显示共有三个条件组态可解释外媒涉华报道影响因素,其中驻京外媒机构为核心因素,国际事务担当、媒体编辑与世界接轨意愿两个辅助因素的缺失和存在,会对外媒的世界主义媒体报道观产生影响。这些结论为外媒涉华报道因素研究提供新的解释角度,为文化帝国主义的发展新动向提供证据,为反观我国对外传播效果提供分析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媒涉华报道 国家形象 话语权 世界主义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下载PDF
层次分析(AHP)法在引进外资方式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春林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59-61,共3页
通过采用AHP法,对我国外资引进方式进行分析、研究,为我国正确选择引进外资方式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AHP法 层次分析法 中国 决策分析 中国 资本 外资引进
下载PDF
从趋近化视角看中国青年网购消费倾向的转变——以外媒“618购物节”相关报道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邱晋 苏欣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105-112,共8页
以外媒“618购物节”相关报道为研究对象,借助趋近化理论,从空间、时间和价值趋近化三个角度进行批评话语分析,挖掘趋近化策略隐含的意义建构,揭示外媒对中国青年热衷网购国潮商品的消费转变所持的态度。研究发现,外媒在报道中多使用空... 以外媒“618购物节”相关报道为研究对象,借助趋近化理论,从空间、时间和价值趋近化三个角度进行批评话语分析,挖掘趋近化策略隐含的意义建构,揭示外媒对中国青年热衷网购国潮商品的消费转变所持的态度。研究发现,外媒在报道中多使用空间和时间趋近化策略,凸显外媒对于中国品牌崛起,特别是对中国品牌广泛采用社交软件和电商平台联合营销的新手段感到威胁;在价值趋近化方面,外媒却传递出对这种营销手段的不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近化理论 外国媒体 “618购物节” 国潮 网购
下载PDF
“中国梦”在中外媒体间的多模态隐喻构建
11
作者 梁晓晖 王超 王浩然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14-19,共6页
近年来分析媒体对中国形象构建的研究不断出现。而其中一个具体问题-“中国梦”是怎样在中外媒体中构建的一现阶段尚未引起关注。当代媒体多以图文形式对新闻加以报道,新闻主题经常以多模态形式展现。本文拟从多模态隐喻角度研究“中... 近年来分析媒体对中国形象构建的研究不断出现。而其中一个具体问题-“中国梦”是怎样在中外媒体中构建的一现阶段尚未引起关注。当代媒体多以图文形式对新闻加以报道,新闻主题经常以多模态形式展现。本文拟从多模态隐喻角度研究“中国梦”在中外媒体间的不同构建.由此揭示媒体利用图文隐喻对以“中国梦”为核心的中国形象的塑造或颠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隐喻 中国梦 中外媒体
下载PDF
在华外籍居民眼中的中国传媒业形象:基于人格特质论的实证研究
12
作者 刘超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28-136,163-164,共9页
随着中国社会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在华外籍居民的规模持续扩大,对中国经济、社会和外交等各方面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大。以在华外籍居民为样本,基于人格特质论与词汇法构建传媒业个性形象测量模型。结果发现,在华外籍居民眼中的中国传媒... 随着中国社会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在华外籍居民的规模持续扩大,对中国经济、社会和外交等各方面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大。以在华外籍居民为样本,基于人格特质论与词汇法构建传媒业个性形象测量模型。结果发现,在华外籍居民眼中的中国传媒业形象在人格上被定位为政府喉舌,在内涵修养上是纯真知性的,在外在气质上是坚韧稳重的,在内容产品的品质感知上是"魅力隽永"的。在华外籍居民的中国传媒业个性形象感知受文化与亚文化因素的影响,在性别、年龄、教育程度、母语、宗教信仰上存在显著的群体差异。针对中国传媒业个性形象中的负面刻板印象,可以通过训练策略、意识性抑制策略、熟悉性策略和树立无偏见信念策略进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媒业形象 人格特质论 在华外籍居民 个性形象 刻板印象
下载PDF
多维“国家距离”视野下的涉华舆情运作机制--基于GDELT新闻大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柳建坤 张柏杨 张云亮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9-87,共9页
[研究目的]涉华舆情是国外媒体构建中国国家形象的主要途径,充分了解其中的运作机制对于加强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该文将国外媒体构建的涉华舆情区分为舆论关注度和舆论情感度,并且构建了四维国家距离分析框架... [研究目的]涉华舆情是国外媒体构建中国国家形象的主要途径,充分了解其中的运作机制对于加强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该文将国外媒体构建的涉华舆情区分为舆论关注度和舆论情感度,并且构建了四维国家距离分析框架予以解释,进而对从GDELT数据库提取的2015-2019年全球96个国家7600万篇涉华新闻报道进行分析。[研究结论]研究发现:在2015-2019年,国外媒体对中国的关注度呈现逐步增大的趋势;在2015-2017年,国外媒体对中国的报道态度较为积极,但此后消极态度开始增强;仅有经济距离是影响涉华舆情关注度和情感度的因素;经济距离对涉华舆情情感度的影响主要存在于发达国家。上述研究结论揭示出经济距离对涉华舆情的重要影响,这为有关部门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华舆情 国外媒体 国家形象 国家距离 中国国家形象 经济距离
下载PDF
境外媒体视野中的中国国庆60周年阅兵 被引量:2
14
作者 罗家丙 刘凤健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7-110,共4页
新中国60周年国庆阅兵,引起境外媒体高度关切。由于价值观念、历史认知和文化传统的差异,它们对中国国庆阅兵报道,呈现出正面报道参杂于负面报道、军力报道彰显于国力报道、士气报道逊色于装备报道,难以向受众传播真实、客观、公正、公... 新中国60周年国庆阅兵,引起境外媒体高度关切。由于价值观念、历史认知和文化传统的差异,它们对中国国庆阅兵报道,呈现出正面报道参杂于负面报道、军力报道彰显于国力报道、士气报道逊色于装备报道,难以向受众传播真实、客观、公正、公平的新闻信息,致国际社会对中国军队形象产生种种误读和误判。这就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外军事宣传,努力塑造中国军队"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的形象,赢得国际社会和广大受众的理解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境外媒体 中国国庆阅兵 报道
下载PDF
境外主流媒体关于菲律宾南海仲裁案裁决的报道情况调查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看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2-118,共7页
[目的/意义]自菲律宾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发布最终裁决以来,裁决便成为境外主流媒体追踪报道的热点话题。查明外媒关于此案的报道情况,梳理其常用报道手法,厘清其在主要关注点上的认知,显然有助于我国进一步做好关于该案的外宣工作。[方法... [目的/意义]自菲律宾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发布最终裁决以来,裁决便成为境外主流媒体追踪报道的热点话题。查明外媒关于此案的报道情况,梳理其常用报道手法,厘清其在主要关注点上的认知,显然有助于我国进一步做好关于该案的外宣工作。[方法/过程]对2016年7月-2018年4月间外媒报道情况的调查研究发现,外媒密切关注仲裁缘起、仲裁进程和裁决内容等六个问题,惯用先声夺人、借题发挥和曲解或编造事实等六种报道手法。东南亚部分国家,特别是菲律宾主流媒体的报道受国际主流媒体和民族主义影响较深,对裁决的敏感度较高,倾向视中国对菲律宾援助和支持为缓兵之计,对杜特尔特搁置裁决、与华对话的政策多有批评。[结果/结论]外媒关于裁决的报道具有片面性、误导性,影响国际社会对裁决形成客观认知,严重削弱我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国际话语表达。我国宜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基本原则,采取必要和适当措施,加强该案的外宣工作,努力将裁决对我国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境外主流媒体 南海仲裁案 国际话语
下载PDF
西方污名化中国对外援助和投资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玲妮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43-49,共7页
"债务陷阱"被西方媒体用来针对中国的对外援助和投资,实质上是其利用国际话语权对中国进行污名化。斯里兰卡、马尔代夫、马来西亚的债务数据显示,其债务压力并非来自中国。对中国崛起的恐惧、一贯的偏见和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使... "债务陷阱"被西方媒体用来针对中国的对外援助和投资,实质上是其利用国际话语权对中国进行污名化。斯里兰卡、马尔代夫、马来西亚的债务数据显示,其债务压力并非来自中国。对中国崛起的恐惧、一贯的偏见和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使得西方媒体惯于扭曲中国的对外政策,夸大中国在对外交往中出现的问题。污名化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完成:歪曲和夸大对中国的认知,激起受援国内部对华不友好势力的共识;对与中国交往的某些特征"特殊对待";固化对中国的负面印象,将债务问题与之相关联。厘清西方媒体污名化中国的原因和作用机制,有助于中国驳斥这一缺乏事实依据的指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债务陷阱” 西方媒体 污名化 中国对外援助和投资
下载PDF
外媒舆情中的中国形象构建研究——以《产经新闻》“一带一路”涉华报道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顾晶姝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9年第7期113-116,共4页
2013年9月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一部分西方媒体对此持否定态度,邻国日本的某些媒体也紧随其后,对中国形象进行误读,既不利于国家间互惠互利的经济关系,也不利于人民间健康友好的感情纽带。文章选取日本主流报纸中具有代表性的《产... 2013年9月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一部分西方媒体对此持否定态度,邻国日本的某些媒体也紧随其后,对中国形象进行误读,既不利于国家间互惠互利的经济关系,也不利于人民间健康友好的感情纽带。文章选取日本主流报纸中具有代表性的《产经新闻》分析其涉华报道特征,考察日本主流媒体对中国的态度,以及对中国形象的宣传实态,有利于解构与重塑国际舆论中的中国形象,对改进国际传播策略、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媒舆情 中国形象 “一带一路” 《产经新闻》 国际传播
下载PDF
危机语境下中外媒体报道特点研究对比
18
作者 彭亦璇 靳苏荣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3年第4期57-62,共6页
媒体是传播信息的媒介。对于同一则新闻事件,媒体应当皆秉持中立、客观的态度,但新闻报道中不同的语言使用会使各国媒体的报道不同。文章以中英新闻媒体《中国日报》《卫报》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在2022年3月末至6月初期间东航MU5... 媒体是传播信息的媒介。对于同一则新闻事件,媒体应当皆秉持中立、客观的态度,但新闻报道中不同的语言使用会使各国媒体的报道不同。文章以中英新闻媒体《中国日报》《卫报》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在2022年3月末至6月初期间东航MU5735客机坠机报道为语料,运用批判性话语分析法,通过报道主题词、标题等角度对比研究三家媒体对同一事件在报道方式及内容上的异同,来探究中外媒体对于突发应急事件报道的特点及构建的价值体系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媒体报道 批判性话语分析 东航坠机
下载PDF
如何在海外视频社交媒体上讲好中国故事?——2019-2021年油管(YouTube)不同类型账号之间的多层议程设置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伊妍 邵逸涵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31,共26页
社交媒体时代的来临拓宽了人们的消息来源,打破了传统媒体作为“把关人”的垄断地位。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碎片化、快捷化阅读习惯的产生,视频类社交媒体日益成为全球用户的信息摄入的新阵地,也成为国际传播的新战场。本文对2019年-2... 社交媒体时代的来临拓宽了人们的消息来源,打破了传统媒体作为“把关人”的垄断地位。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碎片化、快捷化阅读习惯的产生,视频类社交媒体日益成为全球用户的信息摄入的新阵地,也成为国际传播的新战场。本文对2019年-2021年在油管(You Tube)上发布的387730条中英文中国相关视频进行了内容分析和语义网络分析,揭示了海外视频社交媒体上的中国相关子议题的类型、时间变化和跨语言差异。第二层和第三层议程设置分析的结果显示,尽管其他类型账号在对中国形象的构建上联系紧密,媒体账号则呈现出相对独立的议程,并未很好融入油管舆论场。本研究对国际传播理论和议程设置理论的结合作出了理论贡献,创新性地结合传统与计算传播方法对比了第二、三层议程设置效果,并对我国对外传播拓展视频类渠道提出了具体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传播 中国对外传播 视频社交媒体 议程设置理论 计算传播
原文传递
对外舆论研究中的大数据情感分析——以中国微博用户对欧洲的情感变化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方鹿敏 张楠 张小劲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1-154,I0005,共25页
在各国政治实践中,对外舆论是国家制定和调整对外政策的民意基础。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数据正在驱动对外舆论研究内容和方法的变革。社交媒体可以及时跟踪大规模时间序列内公众对外部世界的情感流变,构建清晰直观的舆论变化图,从而... 在各国政治实践中,对外舆论是国家制定和调整对外政策的民意基础。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数据正在驱动对外舆论研究内容和方法的变革。社交媒体可以及时跟踪大规模时间序列内公众对外部世界的情感流变,构建清晰直观的舆论变化图,从而在对外舆论研究中引入更多动态化的命题。社交媒体大数据背后的情感信息可反映对外舆论的特征,大数据情感分析则可系统呈现公众情感愉悦度和活跃度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主体的情感倾向趋近度,从而揭示数字时代对外舆论发生波动的三种成因类型。以一定时间段内“中国公众对欧洲的认知”为案例,基于新浪微博大数据的分主题情感分析,佐证了对外舆论的“动态性”特征,并进一步验证了对外舆论变化背后的发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对外舆论 情感分析 社交媒体 新浪微博 中欧关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