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与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疗效对比
1
作者 付永峰 王嘉欣 +1 位作者 单楠 张馨元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56-59,共4页
目的:探讨并对比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与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笔者医院2018年8月-2022年3月收治的89例足跟部软组织缺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45)与B组(n=44),A组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 目的:探讨并对比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与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笔者医院2018年8月-2022年3月收治的89例足跟部软组织缺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45)与B组(n=44),A组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B组采用足底内侧皮瓣修复。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患足功能和感觉的恢复情况及皮瓣外观满意度。结果:B组的皮瓣切取移植时间短于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P<0.05),B组皮瓣完全成活率高于A组(P<0.05)。术后3个月时,两组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升高,且B组患者的AOFAS踝-后足评分较A组高(P<0.05);两组皮瓣完全成活患者的英国医学研究会(BMRC)感觉功能分级均在S2级及以上,且B组的BMRC感觉功能分级均优于A组(P<0.05);A组皮瓣外观满意度评分低于B组(P<0.05)。结论:针对创面长径≤8.0 cm的足跟部软组织缺损,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较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移植修复效果更好,不仅皮瓣成活率更高,且患者患足的关节功能及感觉恢复更好,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跟部 软组织缺损 腓肠神经 营养血管蒂皮瓣 足底内侧皮瓣 修复
下载PDF
足底内侧皮瓣在小腿及足踝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倩 陈勇 +2 位作者 王慜 余明薇 袁斯明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足底内侧皮瓣对于小腿创面的修复鲜见报道。文中旨在研究足底内侧皮瓣转移修复小腿及足踝伴骨、肌腱外露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东部战区总医院烧伤整形科19例应用足底内侧皮瓣修复小腿和... 目的足底内侧皮瓣对于小腿创面的修复鲜见报道。文中旨在研究足底内侧皮瓣转移修复小腿及足踝伴骨、肌腱外露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东部战区总医院烧伤整形科19例应用足底内侧皮瓣修复小腿和足踝部创面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行多普勒超声、CTA或DSA检查,了解小腿血管情况,设计与受区缺损形状、面积相对应的足底内侧皮瓣。供瓣区即刻植皮修复,或移植真皮支架后二期植皮修复。术后随访皮瓣修复效果、供区愈合情况及足部感觉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皮瓣及移植皮片均一期成活。术后随访显示皮瓣外观较好,颜色、质地与周围皮肤相似,无明显臃肿,患者较满意。足底供区植皮外观较差,踇趾及第二趾感觉丧失。植皮后行走时足底的耐磨性良好。结论足底内侧皮瓣血供可靠、位置隐蔽、血管蒂长,切取后对足部外观和功能影响小,是修复小腿和足踝部中小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底内侧皮瓣 小腿 足踝 深度缺损
下载PDF
足底内侧皮瓣串联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前足负重区及周围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文涛 丁桂友 +3 位作者 王斌 董中洋 唐阳平 张桂红 《临床骨科杂志》 2023年第1期126-126,共1页
2018年6月~2020年6月,我科采用足底内侧皮瓣串联股前外侧皮瓣修复9例前足负重区及周围软组织缺损患者,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9例,男6例,女3例,年龄39~58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7例,机器挤压伤2例。均有前足底... 2018年6月~2020年6月,我科采用足底内侧皮瓣串联股前外侧皮瓣修复9例前足负重区及周围软组织缺损患者,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9例,男6例,女3例,年龄39~58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7例,机器挤压伤2例。均有前足底软组织缺损且伴肌腱、骨质外露,缺损面积18.0 cm×10.0 cm~26.0 cm×15.0 cm。急诊一期行清创负压吸引术,合并跖骨、趾骨骨折脱位者先行骨内固定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底内侧皮瓣 股前外侧皮瓣 负重区 皮瓣移植
下载PDF
足底内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前足底顽固性溃疡 被引量:8
4
作者 张志新 路来金 +2 位作者 刘志刚 刘彬 王雪莹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398-400,共3页
目的 为临床前足底顽固性溃疡的修复提供一种方法。 方法 自 1 998年起 ,应用以足底内侧血管束远端为蒂的足底内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前足底顽固性溃疡 5例 ,同期矫正局部畸形 ,皮瓣切取范围 3.5~ 5.0 cm×4.0~ 5.5 cm,术后注意... 目的 为临床前足底顽固性溃疡的修复提供一种方法。 方法 自 1 998年起 ,应用以足底内侧血管束远端为蒂的足底内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前足底顽固性溃疡 5例 ,同期矫正局部畸形 ,皮瓣切取范围 3.5~ 5.0 cm×4.0~ 5.5 cm,术后注意皮瓣区近期不负重 ,保持清洁干燥。 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 ,随访 6~ 1 4个月 ,皮瓣质地好 ,可见较厚角化层 ,但皮瓣痛觉迟钝 ,患足可负重行走 ,溃疡无复发。 结论 以足底内侧动静脉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血运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底内侧 逆行岛状皮瓣 修复 前足底 顽固性溃疡
下载PDF
足底内侧皮瓣与腓肠神经逆行筋膜皮瓣修复足跟部黑色素瘤切除后的皮肤缺损 被引量:4
5
作者 刘佳勇 樊征夫 +6 位作者 方志伟 白楚杰 薛瑞峰 李舒 张路 高天 谭智超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12-116,共5页
目的研究采用足底内侧皮瓣和腓肠神经逆行筋膜皮瓣修复足跟部黑色素瘤切除后皮肤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8年12月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足跟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资料,在原发灶局部广泛切除后分别采用足底内侧皮... 目的研究采用足底内侧皮瓣和腓肠神经逆行筋膜皮瓣修复足跟部黑色素瘤切除后皮肤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8年12月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足跟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资料,在原发灶局部广泛切除后分别采用足底内侧皮瓣(A组)或腓肠神经逆行筋膜皮瓣(B组)进行修复。统计分析患者的生存情况,同时比较两种皮瓣在修复范围、坏死率、感觉恢复及溃疡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共87例。A组25例,平均缺损长径为(6.1±1.4)cm,其中1例(4.0%)发生皮瓣坏死;B组62例,平均缺损长径为(7.5±2.4)cm,其中5例(8.1%)发生皮瓣坏死。A组的皮瓣感觉恢复要明显优于B组(P<0.001);A组无皮瓣发生溃疡,B组16例(25.8%)发生溃疡,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总体中位无病生存时间为66.5个月(55.1~78.0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为80.9个月(69.3~92.5个月)。AJCC分期是影响无病生存时间(P<0.001)和总生存时间(P=0.006)的唯一因素。结论早中期足跟部恶性黑素瘤的预后较好,应尽量采用局部带蒂皮瓣进行修复。足底内侧皮瓣术后的外形美观,感觉恢复更好,发生远期溃疡的风险低,是首选的修复方法;腓肠神经逆行筋膜皮瓣则更适合于缺损范围较大或偏足跟外侧的病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黑色素瘤 足跟 足底内侧皮瓣 腓肠神经逆行筋膜皮瓣
下载PDF
足底内侧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在足跟部瘢痕癌切除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舒巍 周忠志 +1 位作者 陈丽 肖宁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9年第11期1578-1579,共2页
目的:探讨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跟部瘢痕癌的方法及效果。方法:2003年6月以来,采用足底内侧皮瓣修复12例足跟部瘢痕癌创面,其中创面面积为2cm×3cm~6cm×10cm,皮瓣设计大小为3cm×5cm~7cm×12cm。结果:移植皮瓣全部成活... 目的:探讨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跟部瘢痕癌的方法及效果。方法:2003年6月以来,采用足底内侧皮瓣修复12例足跟部瘢痕癌创面,其中创面面积为2cm×3cm~6cm×10cm,皮瓣设计大小为3cm×5cm~7cm×12cm。结果:移植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个月~3年半,皮瓣血运、质地良好,外形不臃肿,供区愈合良好。结论:足底内侧动脉岛状皮瓣血供恒定,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是修复足跟部创面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跟 瘢痕 鳞状细胞癌 足底内侧皮瓣
下载PDF
足底内侧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3
7
作者 赵遵江 张保德 +4 位作者 刘勇 章荣涛 梁其国 胡育栋 徐良媛 《安徽医药》 CAS 2013年第6期1005-1006,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足底内侧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足底内侧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14例足跟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结果本组皮瓣完全成活13例,1例皮瓣远端部分组织坏死,经换药后愈合。结论足底内侧神经血... 目的探讨采用足底内侧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足底内侧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14例足跟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结果本组皮瓣完全成活13例,1例皮瓣远端部分组织坏死,经换药后愈合。结论足底内侧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系选用非负重供区,其组织结构与足跟近似,满足负重行走和感觉的功能需要。手术操作简单,术后对足部负重、感觉及外观影响很小,是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跟 软组织缺损 足底内侧动脉岛状皮瓣
下载PDF
足底内侧动脉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皮肤缺损 被引量:5
8
作者 杨卫玺 程宏宇 +2 位作者 王光军 张大伟 封必钊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8年第6期790-791,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足底内侧动脉岛状皮瓣治疗足跟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足底内侧动脉岛状皮瓣治疗10例足跟部皮肤缺损患者。结果:本组皮瓣完全成活9例,1例皮瓣远端部分组织坏死,经换药后愈合良好。结论:足底内侧动脉岛状皮瓣修复... 目的:探讨采用足底内侧动脉岛状皮瓣治疗足跟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足底内侧动脉岛状皮瓣治疗10例足跟部皮肤缺损患者。结果:本组皮瓣完全成活9例,1例皮瓣远端部分组织坏死,经换药后愈合良好。结论:足底内侧动脉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皮肤缺损,组织与足跟相似,可满足负重行走的功能需要。切取操作简单,切取后对足部负重功能及外观影响很小,是修复足跟部组织缺损的良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跟部组织缺损 足底内侧动脉岛状皮瓣
下载PDF
不同类型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福田 刘赋 +1 位作者 朱敏 孙新君 《临床骨科杂志》 2016年第4期441-443,447,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0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皮瓣修复,其中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7例,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背、足内侧软组织缺损12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0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皮瓣修复,其中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7例,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背、足内侧软组织缺损12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1例。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5年。29例皮瓣完全成活,仅1例股前外侧皮瓣发生坏死,二次手术给予植皮。13例患者因皮瓣臃肿,二期行皮瓣修整术;2例患者因术后长期从事体力劳动足跟部发生溃疡;其余患者皮瓣质地柔软,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供区均未出现并发症。足底内侧皮瓣修复患者皮瓣感觉功能完全恢复,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患者感觉均部分恢复,5例吻合神经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患者于术后3-5个月感觉功能完全恢复,剩余患者感觉功能部分恢复。结论足底内侧皮瓣、股前外侧皮瓣、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各有优缺点,应根据足踝部软组织缺损面积、部位的不同选择合适的皮瓣,以提高皮瓣成活率,重建肢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底内侧皮瓣 股前外侧皮瓣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踝损伤 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以足底内侧动脉深支内侧支为蒂游离足内侧皮瓣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杨开明 徐达传 +1 位作者 王勇 石瑾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33-334,共2页
目的 :为以足底内侧动脉深支的内侧支为蒂足内侧皮瓣设计的改进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32侧成人下肢标本及 2只灌注红色乳胶成人新鲜足标本 ,解剖观测了足底内侧动脉深支的内侧支分支分布、吻合、外径及长度 ,皮瓣的静脉和神经分布... 目的 :为以足底内侧动脉深支的内侧支为蒂足内侧皮瓣设计的改进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32侧成人下肢标本及 2只灌注红色乳胶成人新鲜足标本 ,解剖观测了足底内侧动脉深支的内侧支分支分布、吻合、外径及长度 ,皮瓣的静脉和神经分布。结果 :内侧支长 (2 .6± 0 .2 )cm ,外径 (1.0± 0 .1)mm ;伴行静脉 1条占 75 % ,外径 (1.3± 0 .3)mm ,伴行静脉 2条者占 2 5 % ,外径 (0 .9± 0 .2 )mm ;皮瓣供区有隐神经终支和足背内侧皮神经内侧支分布。结论 :①足内侧皮瓣可以是足底内侧动脉深皮内侧支或由跗内侧动脉供血 ;②静脉为动脉伴行静脉和大隐静脉深、浅两套 ;③皮瓣有隐神经终支和足背内侧皮神经内侧支 ;④游离足内侧皮瓣适用于手部创面修复的特殊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底内侧动脉深支 足内侧皮瓣 应用解剖
下载PDF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与足底内侧皮瓣治疗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效果比较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伟炽 张大卫 +1 位作者 黄东 牟勇 《现代医院》 2013年第11期16-18,共3页
目的通过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与足内侧皮瓣治疗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比较,进一步研究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具体的临床效果,为该皮瓣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不同类型的足跟部软组织损伤,23例采用足底内侧皮瓣修复,1... 目的通过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与足内侧皮瓣治疗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比较,进一步研究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具体的临床效果,为该皮瓣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不同类型的足跟部软组织损伤,23例采用足底内侧皮瓣修复,19例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后通过对两组皮瓣修复面积、皮瓣长、宽及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Enneking下肢功能评分系统、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采用SPSS 13.0软件,利用两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修复创面大小上,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组修复面积、修复皮瓣的长、宽均大于足底内侧皮瓣组(p<0.05);在术后功能恢复评分上,两组在出院时及出院后,在运动、行走、日常生活能力、皮瓣感觉、外观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不仅能够单纯修复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同时在预后上能够有效地减少患者足部负重后局部发生溃疡及软组织坏死的几率,该方法操作较为简便,能够一期修复较大面积足跟部软组织缺损,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足底内侧皮瓣
下载PDF
两种方法修复拇趾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比较 被引量:5
12
作者 黄东 申宽宏 +2 位作者 吴伟炽 黄永军 牟勇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2年第4期330-332,共3页
目的比较第1跖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和足底内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趾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成功率和功能效果.探索和优化拇趾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技术方法。方法分别采用第1跖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n=12)和足底内侧逆行岛状皮瓣(n=15)... 目的比较第1跖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和足底内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趾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成功率和功能效果.探索和优化拇趾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技术方法。方法分别采用第1跖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n=12)和足底内侧逆行岛状皮瓣(n=15)修复拇趾软组织缺损,对比两组的手术成功率和术后并发症。以足行走负重功能、皮瓣外形、颜色、抗压耐磨、皮肤感觉为参数评价和对比两组病例术后2年的疗效.结果第1跖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组12例全部成活,无手术并发症发生:足底内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组15例发生静脉危象导致皮瓣坏死1例,皮瓣边缘部分缺血坏死造成延迟愈合1倒,无其他手术并发症:两组病例术后2年在行走负重功能、皮瓣外形、颜色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皮肤感觉: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O.05;抗压耐磨性: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第1跖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和足底内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趾软组织缺损均有较高的成功率和较低并发症发生率,前者皮肤感觉好,后者抗压耐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趾皮肤软组织缺损 第1跖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 足底内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 比较
下载PDF
吻合足底内侧动脉浅支足底内侧皮瓣移植修复手部缺损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22
13
作者 杨开明 徐达传 +1 位作者 石瑾 李忠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9-130,共2页
目的 :为以足底内侧动脉浅支及其皮支为蒂游离足底内侧皮瓣修复手部缺损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2 0侧成人下肢标本、6只灌注红色乳胶成人新鲜足标本及 10侧下肢动脉铸型标本上解剖观测了足底内侧动脉浅支足底内侧皮支起始部位、走行... 目的 :为以足底内侧动脉浅支及其皮支为蒂游离足底内侧皮瓣修复手部缺损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2 0侧成人下肢标本、6只灌注红色乳胶成人新鲜足标本及 10侧下肢动脉铸型标本上解剖观测了足底内侧动脉浅支足底内侧皮支起始部位、走行、长度、外径、分支分布及吻合。结果 :足底内侧动脉浅支足底内侧皮支于舟骨粗隆后 (1.5± 0 .4)cm下方发出 ,向前下斜行至足底内侧皮肤 ;该皮支长 (2 .8± 0 .2 )cm ,外径 (0 .8± 0 .2 )mm。结论 :①足底内侧皮瓣可以是足底内侧动脉浅支足底内侧皮支或足底内侧动脉深支足底皮穿支为供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底内侧动脉浅支 足底内侧皮支 足底内侧皮瓣 手部缺损 应用解剖
下载PDF
足底内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跟腱区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刚 唐诗添 +1 位作者 张定伟 王军 《现代临床医学》 2014年第6期447-448,共2页
目的:探讨带血管蒂足底内侧岛状皮瓣修复跟腱区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2009年6月至2012年1月,我院采用足底内侧岛状皮瓣修复跟腱区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6例。其中开放性损伤伴软组织缺损10例,跟腱修复术后感染6例;软组织缺损大小... 目的:探讨带血管蒂足底内侧岛状皮瓣修复跟腱区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2009年6月至2012年1月,我院采用足底内侧岛状皮瓣修复跟腱区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6例。其中开放性损伤伴软组织缺损10例,跟腱修复术后感染6例;软组织缺损大小为3.0 cm×3.0 cm至4.0 cm×4.5 cm。术后观察皮瓣成活情况、外观、感觉、耐磨程度。结果:16例患者均获4~15个月随访(平均随访10个月),皮瓣全部成活,外观满意,行走功能良好,皮瓣成活后有感觉存在,未见磨损溃疡发生。结论:足底内侧皮瓣解剖变异少,安全性高,供区较隐蔽,外观满意,且耐磨并皮瓣感觉良好,是修复足跟皮肤缺损的理想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底内侧皮瓣 跟腱 软组织缺损 显微外科
下载PDF
局部皮瓣修复术治疗足底部恶性黑色素瘤15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梦 齐新生 +2 位作者 茅治湘 钱春晓 高祥彬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22期3315-3316,共2页
目的 探讨足底部恶性黑色素瘤扩大切除后行局部皮瓣修复的手术疗效.方法 本院2009-2012年收治的足底恶性黑色素瘤患者15例,扩大切除后,行逆行性腓肠神经皮瓣修复6例,足底内侧皮瓣修复9例,术后经内科综合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和随诊... 目的 探讨足底部恶性黑色素瘤扩大切除后行局部皮瓣修复的手术疗效.方法 本院2009-2012年收治的足底恶性黑色素瘤患者15例,扩大切除后,行逆行性腓肠神经皮瓣修复6例,足底内侧皮瓣修复9例,术后经内科综合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和随诊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4年,平均2.3年,15例随诊患者无进展生存,病灶均未复发和远处转移.术后皮瓣均成活,皮瓣颜色、质地及足部外形基本正常,两组患者可不负重无痛行走,负重行走伴有不同程度疼痛.结论 手术是治疗足底恶性黑色素瘤的关键方法,尽早切除肿瘤后选择合适皮瓣修复,均获得良好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黑色素瘤 逆行性腓肠神经皮瓣修复术 足底内侧皮瓣修复术 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氮烯咪胺化疗
下载PDF
足底内侧皮瓣在足跟部恶性黑色素瘤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江群 李子荣 +3 位作者 郝鹏 石耀滨 孙伟 程立明 《临床骨科杂志》 2008年第2期127-129,共3页
目的探讨足跟部恶性黑色素瘤的手术切除和修复重建的方法。方法5例老年足跟部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手术行局部扩大切除,切缘距病损2cm,深度达跟骨骨膜,足跟部软组织缺损φ5~9cm,根据缺损大小,用带足底内侧血管神经束的皮瓣移位修复,皮瓣面... 目的探讨足跟部恶性黑色素瘤的手术切除和修复重建的方法。方法5例老年足跟部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手术行局部扩大切除,切缘距病损2cm,深度达跟骨骨膜,足跟部软组织缺损φ5~9cm,根据缺损大小,用带足底内侧血管神经束的皮瓣移位修复,皮瓣面积8cm×6cm^10cm×8cm。结果5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2年6个月~5年,患者均健在,肿瘤未见局部复发,皮瓣感觉功能良好,患足功能与对侧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足跟部恶性黑色素瘤应行局部扩大切除术,切除范围应距肿瘤边缘不小于2cm为宜,在切缘阴性的基础上进行修复重建,应用足底内侧皮瓣移位修复,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跟 黑色素瘤 外科皮瓣 足底内侧动脉
下载PDF
足底恶性黑色素瘤切除与修复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史福东 李长江 +1 位作者 张勇 宋彩红 《河北医药》 CAS 2008年第10期1475-1476,共2页
目的探讨足底恶性黑色素瘤的手术切除与修复重建。方法我科1999年7月至2008年2月收治足底恶性黑色素瘤16例,其中男10例,女6例;足跟部9例,跖弓部2例,前足掌部4例,趾趾腹区1例。行手术切除,带血管神经蒂足底内侧岛状皮瓣(跖弓部用全层皮片... 目的探讨足底恶性黑色素瘤的手术切除与修复重建。方法我科1999年7月至2008年2月收治足底恶性黑色素瘤16例,其中男10例,女6例;足跟部9例,跖弓部2例,前足掌部4例,趾趾腹区1例。行手术切除,带血管神经蒂足底内侧岛状皮瓣(跖弓部用全层皮片)修复术后软组织缺损区。结果成活良好16例,其中1例顺行皮瓣术后第3天边缘约1cm×0.5cm出现静脉危象,经用尖刀片划孔促进回流5d恢复;1例逆行皮瓣术后第4天边缘约2.5cm×0.5cm坏死,经换药后痂下愈合。随访6个月~5年,16例均健在,未见复发,皮瓣感觉、色泽、痛觉、耐磨性、负重功能良好。结论足底恶性黑色素瘤应行广泛切除术,对于足跟区和前足恶性黑色素瘤,术后用足底内侧岛状皮瓣修复,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底 恶性黑色素瘤 足底内侧岛状皮瓣
下载PDF
足内侧皮瓣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21
18
作者 张发惠 郑和平 +4 位作者 方祥源 刘经南 施洪 刘方刚 刘毅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65-168,共4页
解剖观测了30侧成人下肢足内侧区皮肤血管.足底内侧动脉深支、浅支、内踝前动脉和跗内侧动脉,分别发4.5(3~8)支、7.4(3~12)支、5.9(2~12)支和2.8(1~6)支,外径在0.2~0.8mm之间的皮支分布足内侧区,动脉间吻合恒定.经选择性动脉注射显... 解剖观测了30侧成人下肢足内侧区皮肤血管.足底内侧动脉深支、浅支、内踝前动脉和跗内侧动脉,分别发4.5(3~8)支、7.4(3~12)支、5.9(2~12)支和2.8(1~6)支,外径在0.2~0.8mm之间的皮支分布足内侧区,动脉间吻合恒定.经选择性动脉注射显示,皮瓣面积约为9×6cm~10×8cm.以上述动脉为蒂的足内侧皮瓣,可转位修复内踝、跟腱、足跟和足底远侧区的软组织缺损,临床应用了12例均获得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底动脉 皮瓣
下载PDF
游离足底内侧静脉皮瓣修复伴或不伴指固有动脉缺损的软组织缺损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少宏 孟宏 +2 位作者 黄建华 刘晓韬 张华胜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14期178-179,共2页
目的探讨游离足底内侧静脉皮瓣修复伴或不伴有双侧指固有动脉缺损的指掌侧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切取足底内侧静脉皮瓣倒置后皮瓣静脉吻合指固有动脉,桥接缺损指固有动脉,恢复伤指远端血流,修复创面。供瓣区创面直接缝合或... 目的探讨游离足底内侧静脉皮瓣修复伴或不伴有双侧指固有动脉缺损的指掌侧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切取足底内侧静脉皮瓣倒置后皮瓣静脉吻合指固有动脉,桥接缺损指固有动脉,恢复伤指远端血流,修复创面。供瓣区创面直接缝合或植皮修复。结果术后皮瓣均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伤指远端血运好。供区切口Ⅰ期愈合,植皮全部成活。皮瓣色泽、质地较接近指掌侧皮肤,无挛缩,外观满意。结论足底内侧静脉皮瓣手术操作简便,损伤小,血运好,成活率高,对供区破坏少,位置隐蔽,是修复指掌侧软组织缺损的有效、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足底内侧静脉皮瓣 软组织缺损 指固有动脉
下载PDF
超长小腿内侧胫后动脉穿支逆行神经筋膜皮瓣修复足底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8
20
作者 朱邦中 曹东升 《安徽医学》 2010年第5期415-417,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超长小腿内侧胫后动脉穿支和带神经筋膜皮瓣的血供特点及修复足底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应用。方法以胫后动脉内踝上发出的皮动脉穿支为筋膜皮瓣转轴点,在小腿内侧设计超长的筋膜蒂皮瓣,皮瓣大小范围5.0cm×10.5cm... 目的探讨超长小腿内侧胫后动脉穿支和带神经筋膜皮瓣的血供特点及修复足底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应用。方法以胫后动脉内踝上发出的皮动脉穿支为筋膜皮瓣转轴点,在小腿内侧设计超长的筋膜蒂皮瓣,皮瓣大小范围5.0cm×10.5cm~25.0cm×6.0cm。转移修复足踝部、足底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结果临床应用8例筋膜皮瓣长度均在16cm以上。结果术后8例皮瓣均成活,创面修复效果好,随访6~12个月,伤肢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皮瓣感觉获得一定程度恢复,足底负重行走及耐磨功能正常。结论以内踝上4.0~7.0cm处胫后动脉较粗大的筋膜蒂穿支血管,切取位于小腿内侧逆行筋膜皮瓣,距离长,面积大,血供可靠,切取便利,不损伤主要血管,成活率高。可修复较长距离的足底、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是修复足底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长小腿内侧皮瓣 胫后动脉穿支 足底 修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