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脊神经后支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
1
作者 程昌志 叶青 +5 位作者 曾艳平 蒋宇 邹凯 陈国键 刘蓓 韦葛堇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41-45,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经皮射频消融术与神经调节术治疗脊神经后支源性腰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别。方法纳入2017年9月至2020年12月在联勤保障部队第923医院和武警广西自治区总队医院住院治疗的108例腰脊神经后支源性腰痛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消融... 目的回顾性分析经皮射频消融术与神经调节术治疗脊神经后支源性腰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别。方法纳入2017年9月至2020年12月在联勤保障部队第923医院和武警广西自治区总队医院住院治疗的108例腰脊神经后支源性腰痛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消融组和调节组。消融组(n=46)接受脊神经后内侧支射频消融术治疗,调节组(n=62)接受脊神经后内侧支调节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12个月及末次随访对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等评价指标进行随访,并进行组内及组间差异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获得平均(29.67±9.36)个月(15~32个月)的随访。治疗后1个月,两组的VAS、OD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P<0.05),且消融组比调节组的两种指标下降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12个月与治疗后1个月相比,消融组VAS评分、ODI评分有所下降,而调节组指标疗效明显下降(P<0.05)。末次随访时与治疗后1个月相比,消融组疗效继续下降,而调节组疗效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神经调节治疗相比,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腰脊神经后支源性腰痛患者疗效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神经后内侧支源性腰痛 射频消融术 脊神经后内侧支 神经调节
下载PDF
腰脊神经后内侧支射频毁损在腰椎术后腰痛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2
作者 朱谦 刘波涛 +5 位作者 杨崇林 李坚 苗羽 水源 樊碧发 毛鹏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05-407,411,共4页
目的:观察腰脊神经后内侧支射频毁损治疗腰椎术后腰痛的有效性。方法:40例临床诊断腰椎术后腰痛患者,随机分为脊神经后支射频毁损组(R组)和脊神经后支阻滞组(B组),在X线透视引导下行双侧腰脊神经后内侧支射频毁损或阻滞,评价患者治疗前... 目的:观察腰脊神经后内侧支射频毁损治疗腰椎术后腰痛的有效性。方法:40例临床诊断腰椎术后腰痛患者,随机分为脊神经后支射频毁损组(R组)和脊神经后支阻滞组(B组),在X线透视引导下行双侧腰脊神经后内侧支射频毁损或阻滞,评价患者治疗前、治疗后5 min、1周、4周和12周时的腰痛VAS评分和腰椎活动度,记录治疗中和治疗后的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和腰椎活动度的基础值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5 min、1周时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基础值(P<0.05),腰椎活动度明显高于基础值(P<0.05)。治疗后4周、12周时的VAS评分和腰椎活动度与基础值比较,B组无明显差异(P>0.05),R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基础值,腰椎活动度明显高于基础值(P<0.05)。两组治疗后5 min、1周时的VAS评分和腰椎活动度相近(P>0.05),但R组治疗后4周、12周时的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腰椎活动度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腰脊神经后内侧支射频毁损是治疗腰椎术后腰痛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术后综合征 腰痛 腰脊神经后内侧支 射频 毁损 疼痛
下载PDF
经皮脊神经后内侧支毁损术治疗慢性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 被引量:17
3
作者 李忠海 褚进 +2 位作者 刘谟震 李振宙 侯树勋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9-34,共6页
目的:观察经皮脊神经后内侧支毁损术治疗慢性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5年8月至2017年5月,收治慢性腰痛病人76例,所有病人均经对照性诊断阻滞确诊为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根据病人选择及知情同... 目的:观察经皮脊神经后内侧支毁损术治疗慢性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5年8月至2017年5月,收治慢性腰痛病人76例,所有病人均经对照性诊断阻滞确诊为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根据病人选择及知情同意,42例经皮脊神经后内侧支毁损术治疗(射频组),34例采用保守治疗(对照组)。病人评价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及病人满意度(patient Satisfaction Index, PSI),并行腰椎动力位X线检查,观察腰椎活动度(range of motion, ROM)的变化情况。所有病人接受6~30个月的随访。结果:治疗后4周、12周及末次随访时,对照组VAS评分、ODI指数和腰椎整体ROM与治疗后2周有显著差异(P <0.05)。治疗2周后各时间点,射频组VAS评分、ODI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腰椎整体ROM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各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 <0.05),与治疗后2周无显著差异。结论:经皮脊神经后内侧支毁损术是治疗慢性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安全、有效的方法,疗效优于传统保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腰痛 脊神经后内侧支 毁损术 经皮 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
下载PDF
X线片引导腰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 被引量:26
4
作者 毛鹏 隋静湖 +4 位作者 樊碧发 杨克勤 刘波涛 李春蕊 蔡淑呈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3期135-138,共4页
目的:观察X线片引导腰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有效性。方法:60例临床诊断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B组,n=30)和对照组(C组,n=30)。以相应上关节突与横突根部交界处为靶点,在X线片测量引导下行双侧腰... 目的:观察X线片引导腰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有效性。方法:60例临床诊断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B组,n=30)和对照组(C组,n=30)。以相应上关节突与横突根部交界处为靶点,在X线片测量引导下行双侧腰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用药分别为1%盐酸利多卡因(内含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1ml+甲钴铵注射液500μg)和1%盐酸利多卡因。评价患者阻滞前、阻滞后5 min、1周、2周和4周时的VAS评分和腰椎活动度,记录阻滞中和阻滞后的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阻滞前VAS评分无显著差异,阻滞后5 min时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阻滞前基础值(P<0.05),腰椎活动度明显高于阻滞前基础值(P<0.05)。C组阻滞后1周、2周和4周时的VAS评分和腰椎活动度与阻滞前无明显差异(P>0.05),B组VAS评分仍明显低于阻滞前基础值(P<0.05),腰椎活动度明显高于阻滞前基础值(P<0.05)。B组阻滞后5min时的VAS评分和腰椎活动度与C组相近,但阻滞后1周、2周和4周时的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腰椎活动度明显高于C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在门诊缺少X线透视设备的情况下,X线片引导腰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是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关节综合征 脊神经后内侧支 神经阻滞 腰椎X线片
下载PDF
改良超声引导下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治疗腰背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吴军珍 浦少锋 +4 位作者 徐永明 周瑾 吕莹莹 李晨 杜冬萍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3-198,共6页
目的:观察改良超声引导下腰椎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在治疗腰背痛临床实践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拟行腰椎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medial branch block,MBB)的腰背痛病人64例。对所有病人行超声引导下腰椎L;-L;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按照... 目的:观察改良超声引导下腰椎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在治疗腰背痛临床实践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拟行腰椎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medial branch block,MBB)的腰背痛病人64例。对所有病人行超声引导下腰椎L;-L;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按照L;+L;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不同的阻滞技术,分为常规两针两点组(TT组)和改良一针两点组(OT组),每组32例。记录每例病人单侧操作需要时间,治疗前、治疗后1小时和治疗后2周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以治疗后2周VAS评分下降50%和ODI评分下降40%为治疗有效,计算单次治疗有效率,并记录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病人的不良反应。结果:所有病人均顺利完成超声引导下腰椎L;-L;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OT组阻滞时间快于TT组(P<0.05),两组病人单次治疗后1小时和治疗后2周VAS评分和ODI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OT组在治疗后1小时和2周VAS评分和ODI评分均低于TT组(P<0.05)。OT组和TT组病人单次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5%和47%(P<0.05)。OT组病人治疗期间和治疗后无明显不良反应,TT组2例病人在穿刺L;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过程中出现下肢神经刺激症状。结论:改良“一针两点法”有效解决了目前超声引导下L;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实践操作中存在的困难,短期内可显著改善腰背痛病人VAS评分和ODI评分,但还需大样本和长期随访研究进一步验证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脊神经后内侧支 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 腰背痛
下载PDF
腰神经后内侧支与骨纤维管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潘曦东 刘文彪 +2 位作者 张玉和 姚班 贺智 《颈腰痛杂志》 2000年第3期195-197,共3页
目的 :为探讨腰神经后内侧支在乳突副突间沟骨纤维管 (简称骨纤维管 )处受压的有关解剖因素。方法 :在 2 0具成人尸体标本上 ,观察腰神经后内侧支及与其有关的解剖结构 ;分别测量骨纤维管的大小、乳突副突间韧带的厚度以及体表定位。结... 目的 :为探讨腰神经后内侧支在乳突副突间沟骨纤维管 (简称骨纤维管 )处受压的有关解剖因素。方法 :在 2 0具成人尸体标本上 ,观察腰神经后内侧支及与其有关的解剖结构 ;分别测量骨纤维管的大小、乳突副突间韧带的厚度以及体表定位。结果 :腰神经后内侧支的直径 L1~ 4均数为0 .79m m,L5 为 0 .6 5 m m ;骨纤维管的纵、横径均数 L1~ 4基本相近 ,分别为 2 .2 0 mm ,1.71mm左右 ,而 L5 分别为 1.12 mm、1.30 mm ;乳突副突间韧带的厚度 ,L3~ 5 分别为 2 .0 7mm、2 .0 3mm、1.91mm ;体表定位在相对应的各腰椎平面距后正中线外侧约 2 0~ 2 5 mm处。结论 :在腰神经后内侧支的行程中存在多处受压的解剖因素 ,其中以骨纤维管内的一段更为明显 ,这为临床治疗腰腿痛提供了解剖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神经后内侧支 卡压 骨纤维管
下载PDF
腰神经后外侧支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潘曦东 张玉和 +3 位作者 赵超英 贺智 姚班 刘文彪 《颈腰痛杂志》 2003年第2期68-70,共3页
目的 为探讨腰神经后外侧支在其行程中是否受压的有关解剖因素。方法 在 2 0具成人尸体标本上 ,观察腰神经后外侧支的走行、分段 ,固定点及与其有关的解剖结构 ;测量了臀上皮神经在出管点及入臀点处的外径 ,并以坐标方法确定体表定位... 目的 为探讨腰神经后外侧支在其行程中是否受压的有关解剖因素。方法 在 2 0具成人尸体标本上 ,观察腰神经后外侧支的走行、分段 ,固定点及与其有关的解剖结构 ;测量了臀上皮神经在出管点及入臀点处的外径 ,并以坐标方法确定体表定位。结果 腰神经后外侧支的行程中有四个段 ,六个固定点 ,臀上皮神经在出管点及入臀点处的直径 T1 2 、L1 - 4 均数分别为 1.2 8mm、1.5 1m m,体表定位在距横坐标下方 13 m m处作一水平线与距纵坐标外侧 62 - 77m m处作两条垂直线的四个交点区域内。结论 在腰神经后外侧支的行程中存在多处受压的解剖因素 ,其中以入臀点处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神经后外侧支 解剖学 卡压 腰腿痛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射频损毁腰脊神经后内侧支治疗对腰椎小关节综合征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9
8
作者 汪利凤 肖萍 徐森胤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29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射频损毁腰脊神经后内侧支治疗对腰椎小关节综合征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腰椎小关节综合征患者9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药物治疗,研究组行超声引导下...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射频损毁腰脊神经后内侧支治疗对腰椎小关节综合征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腰椎小关节综合征患者9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药物治疗,研究组行超声引导下射频损毁腰脊神经后内侧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不良反应情况、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研究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入院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出院时、治疗后3个月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IL-1β、TNF-α水平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IL-1β、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椎小关节综合征治疗中,超声引导下射频损毁腰脊神经后内侧支的疗效显著,可以降低患者疼痛感,改善IL-1β、TNF-α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射频损毁腰脊神经后内侧支 腰椎小关节综合征 安全性 视觉疼痛模拟评分
下载PDF
脊神经后内支阻滞对腰椎骨折术后镇痛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张镇城 张文龙 +4 位作者 陈建华 于美华 何丽云 粱勃威 卢承志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47-650,共4页
目的探讨术中脊神经后内支阻滞对腰椎骨折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全身麻醉下行多裂肌入路腰椎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100例,男49例,女51例,年龄20~75岁,BMI 19~27 kg/m^2,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脊神经后内支阻滞组(D组)和... 目的探讨术中脊神经后内支阻滞对腰椎骨折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全身麻醉下行多裂肌入路腰椎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100例,男49例,女51例,年龄20~75岁,BMI 19~27 kg/m^2,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脊神经后内支阻滞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50例。D组于术毕缝合前在手术腰椎节段双侧骨纤维管内口处分别注射0.5%罗哌卡因1~1.5 ml;C组不予注射。术毕所有患者行PCIA。记录术后腰酸、腰部架空感不适;术后1、6、12、24、48 h静息和活动时VAS评分;术后48 h PCIA按压次数,追加镇痛次数;术后48 h嗜睡、头晕、腹胀、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 D组腰酸、腰部架空感不适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D组静息和活动时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1);D组术后48 h PCIA按压次数、追加镇痛次数明显少于C组(P<0.01)。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脊神经后内支阻滞联合PCIA可以更好缓解腰椎骨折内固定术患者术后疼痛,腰酸、腰部架空感不适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神经后内支阻滞 腰椎骨折 术后镇痛 腰部架空感
下载PDF
内窥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切断术治疗慢性小关节源性腰痛 被引量:4
10
作者 尹克军 诸进 +2 位作者 吴潇潇 王赟 李忠海 《临床骨科杂志》 2019年第2期151-154,158,共5页
目的观察内窥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切断术治疗慢性小关节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根据患者选择及知情同意,62例患者中35例采用经皮脊神经背内侧支射频消融术治疗(A组),27例采用内窥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切断术... 目的观察内窥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切断术治疗慢性小关节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根据患者选择及知情同意,62例患者中35例采用经皮脊神经背内侧支射频消融术治疗(A组),27例采用内窥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切断术治疗(B组)。采用疼痛VAS评分、腰椎ODI评分及患者满意度(PSI)评价疗效,并观察腰椎整体活动度(ROM)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31个月。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ODI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腰椎ROM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4、12周时,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末次随访时,A组各项评价指标均较治疗后4、12周时降低(P <0. 05); B组各指标优于A组(P <0. 05)。结论应用内窥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切断术是治疗慢性小关节源性腰痛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明显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及疗效维持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腰痛 脊神经背内侧支 内镜下神经切断术 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
下载PDF
经皮脊神经背内侧支毁损术治疗腰椎术后慢性腰痛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忠海 刘谟震 +3 位作者 诸进 徐晓鑫 李振宙 侯树勋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04-209,共6页
[目的]观察经皮脊神经背内侧支毁损术治疗腰椎术后慢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8月~2017年5月,收治腰椎术后慢性腰痛患者43例,所有患者均经对照性诊断封闭确诊。根据患者选择及知情同意,20例行经皮脊神经背内侧支毁损术治疗(射... [目的]观察经皮脊神经背内侧支毁损术治疗腰椎术后慢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8月~2017年5月,收治腰椎术后慢性腰痛患者43例,所有患者均经对照性诊断封闭确诊。根据患者选择及知情同意,20例行经皮脊神经背内侧支毁损术治疗(射频消融组),23例采用神经阻滞术治疗(神经阻滞组)。所有患者治疗前后随访时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指数)及患者满意度(PSI)评价治疗效果,并行腰椎动力位X线片检查,测量腰椎活动度(ROM)。[结果]所有患者获得6~32个月的随访。治疗后1周,两组VAS评分、ODI指数及腰椎整体ROM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但两组间在2个时间点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后,射频消融组各指标随时间延长持续改善,而神经阻滞组各指标显著恶化,治疗后1、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射频消融组上述指标显著优于神经阻滞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射频消融组的患者满意度[(1.75±0.77) vs(2.70±0.86),P<0.05]和治疗有效率(90.00%vs 39.13%,P<0.05)显著优于神经阻滞组。[结论]经皮脊神经背内侧支毁损术是治疗腰椎术后慢性腰痛安全、有效的方法,疗效优于传统局部神经阻滞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术后综合征 慢性腰痛 脊神经背内侧支 经皮射频消融术
原文传递
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联合针刀松解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腰腿痛的疗效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济民 刘勇 +2 位作者 胥亮 冯钰瑾 尚六峰 《实用疼痛学杂志》 2015年第6期426-428,共3页
目的 比较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加针刀松解与硬膜外阻滞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腰腿痛的疗效.方法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腰腿痛患者46例,随机均分为A、B两组,A组采用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加针刀松解,B组采用硬膜外阻滞,注射药物种类、剂量与A... 目的 比较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加针刀松解与硬膜外阻滞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腰腿痛的疗效.方法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腰腿痛患者46例,随机均分为A、B两组,A组采用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加针刀松解,B组采用硬膜外阻滞,注射药物种类、剂量与A组相同.两组患者均治疗2次,1次/10d,2次1疗程.记录治疗前与治疗后24 h、2周、1个月、6个月、12个月时患者VAS值.于治疗后12个月行改良MacNab评价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所有患者治疗后24 h的VAS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2周~12个月腰痛的VAS明显降低(P<0.05),而腰痛伴腿痛的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优良率73.9%(17/23例)高于B组39.1%(8/23例)(P<0.05).结论 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加针刀松解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腰痛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神经后内侧支 神经传导阻滞 针刀松解 脊椎滑脱 腰椎 退行性病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