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0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on the injury extent and bone metabolism of Robinson 2A and 2B middle clavicular fractures
1
作者 Wen-Guang Fang Yang Lin +1 位作者 Li-Cheng Huang Gui-Zhong Du 《Journ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2019年第16期40-44,共5页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on the injury extent and bone metabolism of Robinson 2A and 2B middle clavicular fractures.Methods:Totally 8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R...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on the injury extent and bone metabolism of Robinson 2A and 2B middle clavicular fractures.Methods:Totally 8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Robinson 2A and 2B middle clavicular fracture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between March 2017 and January 2019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n=41)receiving conventional kirschner wire internal fixatio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n=39)receiving 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according to the operation plans.The differences in serum contents of inflammatory factors,oxidative stress indexes and bone metabolism index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patients entered operating room,24 h after surgery and 48 h after surgery.Results:Before patients entered operating room,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serum contents of inflammatory factors,oxidative stress indexes or bone metabolism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At 24 h and 48 h after surgery,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s interleukin-1(IL-1),interleukin-17(IL-17),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cont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serum 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and lipid hydroperoxide(LHP)contents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while catalase(CAT)and 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content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serum N-terminal propeptide of procollagen type I(PINP),bone gla protein(BGP)and alkaline phosphatase(ALP)content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while N-telopeptide of typeⅠcollagen(NTX),C-telopeptide of typeⅠcollagen(CTX)and 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 5b(TRACP5b)contents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can reduce the postoperative trauma extent and help promote the fracture healing in patients with Robinson 2A and 2B middle clavicular fra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DDLE clavicular fracture 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TRAUMA Bone METABOLISM
下载PDF
Comparison of effect of 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plate fixation for treatment of mid-shaft clavicular fracture
2
作者 Hui Wang Liang Yu Hua-Ming Feng 《Journ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2019年第12期43-47,共5页
Objective: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plate fix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mid-shaft clavicular fracture.Methods: In this study, the medical records of 68 pat... Objective: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plate fix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mid-shaft clavicular fracture.Methods: In this study, the medical records of 68 patients with mid-shaft clavicular fractures treated in our department from May 2014 to May 2017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32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he reconstruction plate fixation, while 36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the 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12 months, thereafter, various indicators including operative indexes, Constant-Murley (CM) score, disability of arm shoulder and hand (DASH) score,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 and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groups.Results: The incision length,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operation time, and fracture healing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postoperative CM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moreover, the scores of muscle strength, daily life and activity were significantl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nd no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the pain degree (P>0.05). There was a decrease trend in the DASH score and an increase trend in the ADL score in both groups, while both indexes were bett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total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8.33% vs 18.75%,P<0.05).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the reconstruction plate fixation, 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more mini invasive, better amelioration of shoulder joint function and less complication for patients with mid-shaft clavicular fra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 Reconstruction PLATE Mid-shaft clavicular fracturE
下载PDF
保留与不保留锁骨上神经对锁骨切口周围皮肤感觉的影响
3
作者 秦庆庆 张超 +1 位作者 王雄 王勇平 《右江医学》 2024年第3期203-207,共5页
目的探讨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保留与不保留锁骨上神经对锁骨切口周围皮肤感觉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23年2月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患者60例,男20例、女40例,年龄20~73(40.70±14.57)岁,根据是否保留锁... 目的探讨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保留与不保留锁骨上神经对锁骨切口周围皮肤感觉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23年2月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患者60例,男20例、女40例,年龄20~73(40.70±14.57)岁,根据是否保留锁骨上神经分为试验组(保留锁骨上神经)和对照组(不保留锁骨上神经)各30例。试验组术中游离保护锁骨上神经,对照组则不保留此神经。术后1周测定两组患者手术切口周围皮肤触觉、痛觉减退区域的面积,用SPSS 26.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6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试验组30例患者中,25例患者的触觉、痛觉完全正常,5例患者有较小范围的感觉障碍;对照组30例患者中,3例患者有较小范围的感觉障碍,其余27例均有大面积的触觉、痛觉缺失。两组触觉及痛觉障碍区域的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游离保护锁骨上神经可明显降低手术切口周围皮肤感觉障碍,有利于患者术后患侧肩部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骨折 锁骨上神经 感觉障碍
下载PDF
两种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比较
4
作者 朱知辉 毛文华 郑驰前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3期366-369,共4页
目的 比较锁骨钩钢板与锁骨外侧解剖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40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20例)和观察组(采用锁骨外侧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20例)。比较两组手术指标、骨折愈... 目的 比较锁骨钩钢板与锁骨外侧解剖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40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20例)和观察组(采用锁骨外侧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20例)。比较两组手术指标、骨折愈合时间、肩关节活动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系统评价肩关节功能。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8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住院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末次随访时,肩关节活动度、肩关节功能优良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较于锁骨钩钢板内固定,锁骨外侧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改善肩关节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钩钢板 锁骨外侧解剖钢板 锁骨远端骨折 肩关节功能
下载PDF
喙锁韧带重建联合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陈旧性Neer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的近期疗效
5
作者 马智强 黄继锋 +2 位作者 李奕博 梅洪亮 吕宁 《创伤外科杂志》 2024年第6期424-428,447,共6页
目的探讨喙锁韧带重建联合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陈旧性Neer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22年4月中部战区总医院骨科收治的陈旧性Neer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91例,男性51例,女性40例;年龄23~68岁,平均49.7... 目的探讨喙锁韧带重建联合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陈旧性Neer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22年4月中部战区总医院骨科收治的陈旧性Neer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91例,男性51例,女性40例;年龄23~68岁,平均49.7岁;BMI 19.3~28.6 kg/m^(2),平均23.6 kg/m^(2);受伤至手术时间24~36 d,平均31.1 d;道路交通伤54例,摔伤25例,其他12例;有合并伤27例,无合并伤64例。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47例,喙锁韧带重建联合解剖锁定钢板治疗)和B组(44例,解剖锁定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指标、Constant-Murley评分、VAS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手术时间(69.4±5.2)min长于B组(60.4±6.3)min,术中出血量(67.4±5.3)mL多于B组(44.9±4.1)mL(P<0.05)。A组骨愈合时间(13.9±2.5)周、住院时间(7.5±1.9)d短于B组(16.7±2.9)周、(10.3±2.2)d,喙锁间距增加率(13.9±3.9)%小于B组(17.9±2.7)%(P<0.05)。A组术后3、6个月VAS[(2.7±0.5)分、(1.5±0.3)分]低于B组[(3.8±0.6)分、(2.0±0.4)分],Constant-Murley评分[(75.8±6.2)分、(91.7±6.5)分]高于B组[(67.4±5.9)分、(84.7±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1%vs.11.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喙锁韧带重建联合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陈旧性Neer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可缩短骨愈合时间,降低喙锁间距增加率,同时还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远端骨折 喙锁韧带 解剖锁定钢板 疗效
下载PDF
双棒桥接组合内固定系统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
6
作者 李伟康 蔡进奎 +4 位作者 李漌涼 肖智勇 许海甲 廖文 李章华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1期56-60,共5页
目的探讨双棒桥接组合内固定系统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3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按照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双棒桥接组合内固定系统治疗,29例)和对照组(采用锁定单钢板内固定治疗,34例)。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 目的探讨双棒桥接组合内固定系统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3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按照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双棒桥接组合内固定系统治疗,29例)和对照组(采用锁定单钢板内固定治疗,34例)。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肩关节活动度。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评价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8个月。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观察组多(长)于对照组(P<0.01);骨折愈合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肩关节活动度、Constant-Murley评分:术后12周观察组均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棒桥接组合内固定系统治疗锁骨中段骨折固定强度大、稳定性高,可对骨折断端持续动态加压,促进骨折愈合,更利于患者早期进行康复锻炼及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中段骨折 双棒桥接组合内固定系统 锁定钢板
下载PDF
锁骨骨折手术患者中臂丛联合颈浅丛阻滞麻醉的临床应用分析
7
作者 朱俊瑞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3期42-45,共4页
将臂丛联合颈浅丛阻滞麻醉应用于锁骨骨折患者的手术中以探讨其临床麻醉效果及应用价值。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接受手术的120例锁骨骨折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按不同的麻醉方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 将臂丛联合颈浅丛阻滞麻醉应用于锁骨骨折患者的手术中以探讨其临床麻醉效果及应用价值。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接受手术的120例锁骨骨折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按不同的麻醉方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臂丛神经阻断法,观察组采用臂丛、颈浅静脉丛阻滞,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应激反应、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镇静效果等差异。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1 h、3 h、5 h的镇痛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骨折复位时观察组患者的SBP、DBP、MAP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5.00%,对照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0.00%,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发现,在对锁骨骨折患者实施外科手术时,采用臂丛和颈浅神经丛神经阻滞麻醉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提高患者的镇痛效果,还能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联合颈浅丛阻滞麻醉 锁骨骨折 应用价值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不同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对老年肱骨骨折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何涛 邓文芸 +1 位作者 尹洁 何纬新 《中国医刊》 CAS 2023年第8期866-870,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不同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对老年肱骨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昆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14例老年肱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腋窝组(超声引导下腋窝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锁...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不同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对老年肱骨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昆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14例老年肱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腋窝组(超声引导下腋窝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锁骨组(超声引导下锁骨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和肌间沟组(超声引导下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每组38例。比较分析三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入手术室时(T_(0))、麻醉阻滞时(T_(1))、切皮时(T_(2))、术后30min(T_(3))、术毕(T_(4))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和脑氧饱和度(regional cerebral oxygen saturation,rSO_(2)),手术前后的疼痛程度和认知功能[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分、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肌间沟组患者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显著短于腋窝组和锁骨组(P<0.05),感觉阻滞持续时间、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均显著长于腋窝组和锁骨组(P<0.05)。T_(2)、T_(3)、T_(4)时刻,肌间沟组患者的HR、MAP均显著低于腋窝组和锁骨组(P<0.05),rSO_(2)均显著高于腋窝组和锁骨组(P<0.05)。术后12、24、48h,肌间沟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腋窝组和锁骨组(P<0.05),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腋窝组和锁骨组(P<0.05)。三组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可维持老年肱骨骨折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水平稳定和脑氧供需平衡,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对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臂丛神经阻滞 腋窝入路 锁骨入路 肌间沟入路
下载PDF
解剖型锁定钢板联合TightRope内固定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1
9
作者 梁吉华 邵伟忠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19期15-19,共5页
目的:探讨解剖型锁定钢板联合Tight Rope内固定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创伤骨科2015年4月—2021年6月收治的93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按其治疗方式分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7)。对照组接受锁骨钩钢板... 目的:探讨解剖型锁定钢板联合Tight Rope内固定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创伤骨科2015年4月—2021年6月收治的93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按其治疗方式分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7)。对照组接受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接受解剖型锁定钢板联合Tight Rope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肩关节功能、骨形成蛋白-2(BMP-2)、凝血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但骨折愈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观察组肌力、肩关节活动度、日常活动、疼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观察组BMP-2、凝血酶原时间(PT)均高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26%)低于对照组(2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解剖型锁定钢板联合Tight Rope内固定术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更理想,在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骨折愈合、并发症控制等方面均有明确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远端骨折 Tighr ROPE 解剖型锁定钢板 锁骨钩钢板 内固定术 肩关节功能 发症
下载PDF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10
作者 许海云 安晋宇 樊友亮 《智慧健康》 2023年第27期199-202,共4页
目的分析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84例锁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案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42例)采取常规术式治疗,实验组(42例)采取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 目的分析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84例锁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案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42例)采取常规术式治疗,实验组(42例)采取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更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实验组疼痛、运动范围及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骨折复位分级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实验组Constant-Murley评分更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骨骨折患者应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有效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 锁骨骨折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在锁骨骨折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1
作者 胡灼军 王彬彬 +1 位作者 李汝琳 李杰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3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在锁骨骨折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至12月收治的70例锁骨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肌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在锁骨骨折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至12月收治的70例锁骨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方案,对照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方案。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麻醉前,两组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剥离骨膜时、手术结束时、术后10 min,观察组的HR、SBP、DBP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麻醉操作时间、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镇痛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复位时,观察组的ACTH、Co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8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方案应用于锁骨骨折手术中,具有麻醉起效迅速、镇痛时间长等优势,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颈浅丛神经阻滞 锁骨骨折
下载PDF
双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 被引量:4
12
作者 童绪军 丁文斌 金绍林 《临床骨科杂志》 2023年第1期65-68,共4页
目的探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4例AO分型B2、C2型的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患者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双钢板组(21例,采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和单钢板组(23例,采用单一锁定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记录两组... 目的探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4例AO分型B2、C2型的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患者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双钢板组(21例,采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和单钢板组(23例,采用单一锁定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记录两组骨折复位情况、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末次随访肩关节活动范围。术后1、3、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评价肩关节功能。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9个月。骨痂开始形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双钢板组均优于单钢板组(P<0.001)。Constant-Murley评分术后1、3、6个月双钢板组均优于单钢板组(P<0.001),末次随访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外展活动度双钢板组优于单钢板组(P<0.001),前屈、内收、后伸活动度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钢板组术后无内固定松动或断裂等情况发生,单钢板组2例螺钉松动、1例钢板断裂、1例骨折延迟愈合。结论双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有利于骨折的复位及愈合,患者可早期恢复肩关节功能,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骨折 双钢板内固定
下载PDF
喙锁韧带重建术和锁骨钩钢板治疗不稳定型锁骨远端骨折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涛 娄园一 +5 位作者 陈周韬 黄勇彬 李丽薇 庞景群 黄春满 陈光华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15期1871-1878,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喙锁韧带重建术和锁骨钩钢板治疗不稳定型锁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等数据库,纳入喙锁韧带重建术和... 目的系统评价喙锁韧带重建术和锁骨钩钢板治疗不稳定型锁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等数据库,纳入喙锁韧带重建术和锁骨钩钢板治疗不稳定型锁骨远端骨折的相关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符合要求的文献,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后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3篇文献,共111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喙锁韧带重建术治疗不稳定型锁骨远端骨折在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SES)评分、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伤口长度等方面均优于锁骨钩钢板治疗,但前者手术时间更长(P<0.05),两种手术方式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喙锁韧带重建术治疗不稳定型锁骨远端骨折在恢复肩关节功能、减轻术后肩关节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获得伤口美观度方面均优于锁骨钩钢板治疗,但前者手术时间更长,而两种手术方式的术中出血量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远端骨折 不稳定型 喙锁韧带重建术 锁骨钩钢板 效果 META分析
下载PDF
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两种内固定手术方式治疗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肖松 胡亮 +3 位作者 陈聪聪 孙军战 朱捷 陈友东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6期1021-1023,共3页
目的旨在比较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分别采用带线锚钉结合锁骨远端锁定钢板和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科于2019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对48例NeerⅡ型锁骨骨折患者行内固定手术,A组行锁骨钩钢板固定,共24例;B组行锁骨远... 目的旨在比较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分别采用带线锚钉结合锁骨远端锁定钢板和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科于2019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对48例NeerⅡ型锁骨骨折患者行内固定手术,A组行锁骨钩钢板固定,共24例;B组行锁骨远端锁定钢板结合带线锚钉固定,共24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以及术后6个月时患肢的疼痛VAS评分、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并记录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6个月,B组VAS评分与Constant-Murley评分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A组(P<0.05);术后6个月内,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锁骨钩钢板相比,锁骨远端锁定钢板结合带线锚钉固定方式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虽然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方面不占优势,但可有效降低术后疼痛、恢复肩关节功能,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骨折 内固定 锁定钢板 钩钢板
下载PDF
罗哌卡因颈丛+臂丛阻滞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15
作者 肖逸 黄勇飞 饶军 《当代医学》 2023年第5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究罗哌卡因颈丛神经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10月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4例锁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臂丛... 目的探究罗哌卡因颈丛神经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10月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4例锁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臂丛阻滞麻醉,联合组实施罗哌卡因颈丛联合臂丛阻滞麻醉,比较两组临床麻醉效果、麻醉作用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麻醉优良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镇痛维持时间与运动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3%,低于对照组的18.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颈丛联合臂丛阻滞应用于锁骨骨折手术患者中效果理想,麻醉作用起效快,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颈丛神经 臂丛神经阻滞 锁骨骨折手术 麻醉效果 安全性
下载PDF
锁胸筋膜联合颈浅丛阻滞在锁骨骨折手术的应用研究
16
作者 张玉静 邓金瑞 +1 位作者 李美浓 潘咏梅 《智慧健康》 2023年第27期125-129,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锁胸筋膜联合颈浅丛阻滞对锁骨骨折手术患者术中及术后肌力和疼痛评分的影响。方法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纳入基线匹配的50例单侧锁骨中段骨折患者,通过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将患者分成锁胸筋膜联合颈浅丛阻滞组26例与...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锁胸筋膜联合颈浅丛阻滞对锁骨骨折手术患者术中及术后肌力和疼痛评分的影响。方法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纳入基线匹配的50例单侧锁骨中段骨折患者,通过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将患者分成锁胸筋膜联合颈浅丛阻滞组26例与肌间沟臂丛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组25例。基本操作主要是采用B超引导穿刺,使用0.375%罗哌卡因共38mL进行麻醉,肌间沟臂丛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组经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30mL,锁胸筋膜联合颈浅丛阻滞组经锁胸筋膜阻滞内外侧各15mL,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1),麻醉后20min(T2),手术结束后(T3)的平均动脉血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采用针刺法评估T2感觉阻滞效果,应用肌力评分和视觉疼痛评分(VAS)对T3的肌力及术毕对整个手术过程疼痛进行分级。结果两组MAP、HR、SPO2、麻醉后20min的感觉阻滞效果、整体麻醉效果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锁胸筋膜联合颈浅丛阻滞能满足锁骨骨折手术的麻醉要求,且在术毕肌力明显优于肌间沟神经阻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与锁胸筋膜平面阻滞应用于锁骨骨折手术的安全性和麻醉效果相似,锁胸筋膜联合颈浅丛阻滞能满足锁骨骨折手术麻醉需求的同时,保留上肢的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胸筋膜平面阻滞 锁骨骨折 VAS 肌力
下载PDF
胸锁钩钛板治疗胸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近端骨折
17
作者 胡伟 王晶 《临床骨科杂志》 2023年第3期309-309,共1页
2015年5月~2020年10月,我科采用胸锁钩钛板治疗32例胸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近端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本组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20~66岁。胸锁关节脱位12例,锁骨近端骨折20例。均为闭合损伤。伤后至手术... 2015年5月~2020年10月,我科采用胸锁钩钛板治疗32例胸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近端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本组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20~66岁。胸锁关节脱位12例,锁骨近端骨折20例。均为闭合损伤。伤后至手术时间3~7 d。1.2 治疗方法全身麻醉或臂丛+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下手术。患者仰卧位,上胸背部垫薄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锁关节脱位 锁骨近端骨折 仰卧位 胸骨柄 臂丛 病例资料 闭合损伤 全身麻醉
下载PDF
B超引导下C5横突阻滞联合颈浅丛阻滞用于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效果观察
18
作者 彭丹丹 王敏 +4 位作者 李贝 梁凌 钟爱群 农兰依 区锦辉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8期922-924,928,共4页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C5横突阻滞联合颈浅丛阻滞用于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效果,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佛山市医学院附属高明医院收治的60例择期或急诊进行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ASA分级Ⅰ~Ⅱ级,...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C5横突阻滞联合颈浅丛阻滞用于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效果,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佛山市医学院附属高明医院收治的60例择期或急诊进行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ASA分级Ⅰ~Ⅱ级,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B超引导组(A组)通过B超定位,确定C5横突位置,在C5神经根前支周围注射0.4%罗哌卡因;解剖手法定位组(B组)通过触摸确定C5横突位置,定位C5横突注射0.4%罗哌卡因。比较两组患者阻滞完成时间,皮肤痛觉消失的时间,骨折断端痛觉消失时间,镇痛时间,切皮、剥骨膜、骨折端复位时的VAS评分,麻醉效果,麻醉相关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B组与A组麻醉穿刺的时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皮肤痛觉消失的时间、骨折断端痛觉消失时间缩短,镇痛时间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切皮时、剥骨膜时、骨折端复位时的VAS评分更低,麻醉效果更好;B组出现1例刺破血管,1例单侧喉返神经阻滞,1例霍纳综合征,A组出现1例单侧喉返神经阻滞醉相关并发症。结论:与解剖手法定位相比,B超引导下C5横突阻滞联合颈浅丛阻滞麻醉起效快,麻醉效果更好,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超声 神经阻滞 锁骨骨折
下载PDF
锁骨骨折内固定术中改良游离方式保护锁骨上神经的效果
19
作者 胡琦 应立 +2 位作者 韩大伟 张庆国 叶嘉靖 《医疗装备》 2023年第21期20-24,共5页
目的探讨锁骨骨折术中对锁骨上神经进行保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1月医院收治的64例锁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神经处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2例,传统切断组32例,神经保护组32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骨折... 目的探讨锁骨骨折术中对锁骨上神经进行保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1月医院收治的64例锁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神经处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2例,传统切断组32例,神经保护组32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患肩术后功能及返回工作岗位的时间、末次随访患肩麻木情况及对生活的影响等。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22个月,平均13个月。两组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保护组手术用时长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保护组术后肩功能评分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返回工作岗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两组残留麻木不适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护锁骨上神经虽增加了手术时长,但能够减轻锁骨骨折术后肩部麻木不适感,使患者获得良好的肩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骨折 锁骨上神经 神经保护
下载PDF
T形锁定钢板治疗锁骨近端骨折
20
作者 叶小伟 黄锦锋 +2 位作者 王晋炫 刘瑞杰 林君平 《临床骨科杂志》 2023年第5期754-755,共2页
2019年1月~2021年12月,我科采用T形锁定钢板治疗7例锁骨近端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7例,男5例,女2例,年龄28~65岁。均确诊为Edinburgh分型ⅠB型锁骨近端骨折,不伴胸锁关节脱位。左侧4例,右侧3例。伤... 2019年1月~2021年12月,我科采用T形锁定钢板治疗7例锁骨近端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7例,男5例,女2例,年龄28~65岁。均确诊为Edinburgh分型ⅠB型锁骨近端骨折,不伴胸锁关节脱位。左侧4例,右侧3例。伤后至手术时间2~5 d。1.2治疗方法全身麻醉或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形锁定钢板 锁骨近端骨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