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OCAL MEDIAN ESTIMATION OF VARIANCE FUNCTION
1
作者 杨瑛 W.C.Ip +1 位作者 Y.K.Kwan P.Y.K.Kwan 《Acta Mathematica Scientia》 SCIE CSCD 2004年第1期28-38,共11页
This paper considers local median estimation in fixed design regression problems. The proposed method is employed to estimate the median function and the variance function of a heteroscedastic regression model. Strong... This paper considers local median estimation in fixed design regression problems. The proposed method is employed to estimate the median function and the variance function of a heteroscedastic regression model. Strong convergence rates of the proposed estimators are obtained. Simulation results are given to show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TEROSCEDASTICITY nonparametric median regression strong convergence rate variance function local median estimation
下载PDF
Targeted Ultrasound-Guided Double Catheters (Infraclavicular-Brachial Plexus, Median Nerve) Facilitate Hand Rehabilitation with Superb Analgesia and Motor Function Retention 被引量:1
2
作者 Ashlee E. Holman Balram Sharma Vicki E. Modest 《Open Journal of Anesthesiology》 2015年第7期142-148,共7页
A 44-year-old male who suffered a crush-degloving hand injury complicated by 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 (CRPS) type I was scheduled for operative hand manipulation and inpatient physiotherapy. Preoperative placeme... A 44-year-old male who suffered a crush-degloving hand injury complicated by 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 (CRPS) type I was scheduled for operative hand manipulation and inpatient physiotherapy. Preoperative placement of an ultrasound-guided infraclavicular catheter provided incomplete analgesia requiring supplemental morphine during physiotherapy sessions despite continuous infusion of 0.1% bupivacaine at 20 mL/hour. Due to the patient’s adamant refusal of replacement of the infraclavicular catheter, a second ultrasound-guided median nerve catheter was placed distally at the mid-forearm level and elicited complete sensory blockade of the hand. Dual infusions were maintained with 0.25% bupivacaine at 5 mL/hour through the median nerve catheter and 0.1% bupivacaine at 20 mL/hour through the infraclavicular catheter, and subsequent daily physiotherapy progressed productively. Continuous perineural catheter use to facilitate rehabilitation is an emerging practice that may improve overall recovery. Combination catheters, infusing local anesthetics at separate locations, can be used synergistically to preserve motor function and reach a superior analgesic endpoi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UBLE Perineural CATHETERS Infraclavicular CATHETER median Nerve CATHETER Selective Sensory BLOCKADE Motor function Preservation
下载PDF
基于像素梯度自适应迭代中值滤波器的图像脉冲噪声抑制算法
3
作者 金祥博 王跃明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1-434,共14页
图像脉冲噪声移除是获得高质量图像的关键。本文通过热红外相机成像原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像素梯度自适应迭代中值滤波器的图像脉冲噪声抑制算法。首先,根据相机的调制传递函数计算获取原始图像的最大像素梯度,继而建立相应的像素梯... 图像脉冲噪声移除是获得高质量图像的关键。本文通过热红外相机成像原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像素梯度自适应迭代中值滤波器的图像脉冲噪声抑制算法。首先,根据相机的调制传递函数计算获取原始图像的最大像素梯度,继而建立相应的像素梯度集合。然后,计算原始图像与对应像素梯度滤波图像的梯度权重均方根误差集合,并将该集合高斯分布的最大值对应的像素梯度确定为最佳像素梯度。最后,根据图像中脉冲噪声的密度和复杂度,确定所提滤波器的自适应窗口大小和迭代次数。大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滤波器对移除8位、16位的单通道脉冲噪声图像展现出良好的鲁棒性。与其他先进方法相比,该方法可以实时移除真实热红外相机采集图像中低密度的随机值脉冲噪声和SAPN,并实现噪声抑制过程中99.5%以上的原始像素不会遭受破坏。除此之外,针对高密度SAPN抑制,该方法获得了具有竞争力的结果,与运行时间较快的滤 波方法相比表现出较好的 PSNR和 SSIM,与 PSNR和 SSIM较优秀的去噪方法相比表现出较快的运行时间。对于极限 SAPN(99%)破坏的图像,也能够恢复有意义的图像细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去噪 自适应迭代中值滤波器 像素梯度 调制传递函数 脉冲噪声
下载PDF
中值等式问题证明的方法探究
4
作者 张锐 詹紫浪 《甘肃高师学报》 2024年第2期62-67,共6页
文章以历届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高等数学考题及历届全国大学数学竞赛真题(含某些省市的竞赛试题)为例,对中值等式问题的证明作了比较详尽的分析.得出结论:在中值等式问题的证明中,一般需要构造辅助函数,而辅助函数的构造可以用间接积分... 文章以历届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高等数学考题及历届全国大学数学竞赛真题(含某些省市的竞赛试题)为例,对中值等式问题的证明作了比较详尽的分析.得出结论:在中值等式问题的证明中,一般需要构造辅助函数,而辅助函数的构造可以用间接积分的方法得到,而且此方法坡度小、难度低,学生容易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值问题 中值定理 辅助函数 间接积分法
下载PDF
早期高压氧联合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昏迷程度和神经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兰东 李乐 +2 位作者 舒能媛 王实朴 王萍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51-256,共6页
目的探讨早期高压氧联合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昏迷程度、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10月西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7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早期高压氧联合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昏迷程度、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10月西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7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2组患者均行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营养支持、抗感染、去骨瓣减压术等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早期高压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双通道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2组患者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评估2组患者的昏迷程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记录2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比较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9.49%(31/39)、92.31%(36/39);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8.971,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Vm、Vs、P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Vm、Vs显著高于治疗前,PI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Vm、Vs显著高于对照组,P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GCS、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GCS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NIH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S100-β、GFAP、M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S100-β、GFAP、MB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S100-β、GFAP、MB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3.08%(9/39)、20.51%(8/39),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28,P>0.05)。结论早期高压氧联合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较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水平,减轻患者昏迷程度,提高患者神经功能,促使患者早日恢复意识,且不增加并发生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高压氧 正中神经电刺激 血流动力学 昏迷 神经功能
下载PDF
经口腔前庭颈部正中路径完全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手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效果
6
作者 谢伟 梁文杰 黎然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0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经口腔前庭颈部正中路径完全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手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阳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9)与试验组(n=49)。... 目的:探讨经口腔前庭颈部正中路径完全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手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阳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9)与试验组(n=49)。对照组给予开放式甲状腺切除术,试验组给予经口腔前庭颈部正中路径完全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手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前及术后1周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术前、术后72 h、术后14 d疼痛程度,并发症。结果:试验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降低,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升高,试验组SSA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 h、14 d,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高于术前,试验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14 d,两组VAS评分低于术后72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术前、术后72 h、术后14 d VAS评分组间、时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口腔前庭颈部正中路径完全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手术应用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可减轻手术创伤,对吞咽功能影响小,可减轻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口腔前庭颈部正中路径 完全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手术 开放式甲状腺切除术 吞咽功能
下载PDF
Reinnervation of spinal cord anterior horn cells after median nerve repair using transposition with other nerves 被引量:2
7
作者 Yu-Song Yuan Su-Ping Niu +8 位作者 You-Lai Yu Pei-Xun Zhang Xiao-Feng Yin Na Han Ya-Jun Zhang Dian-Ying Zhang Hai-Lin Xu Yu-Hui Kou Bao-Guo Jiang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4期699-705,共7页
Our previous studies have confirmed that during nerve transposition repair to injured peripheral nerves, the regenerated nerve fibers of motor neurons in the anterior horn of the spinal cord can effectively repair dis... Our previous studies have confirmed that during nerve transposition repair to injured peripheral nerves, the regenerated nerve fibers of motor neurons in the anterior horn of the spinal cord can effectively repair distal nerve and target muscle tissue and restore muscle motor function.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nerve regeneration and motor function recovery after several types of nerve transposition for median nerve defect(2 mm), 30 Sprague-Dawley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ham operation group, epineurial neurorrhaphy group, musculocutaneous nerve transposition group, medial pectoral nerve transposition group, and radial nerve muscular branch transposition group. Three months after nerve repair, the wrist flexion test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recovery of wrist flexion after regeneration of median nerve in the affected limbs of rats. The number of myelinated nerve fibers, the thickness of myelin sheath, the diameter of axons and the cross-sectional area of axons in the proximal and distal segments of the repaired nerves were measured by osmic acid staining. The ratio of newly produced distal myelinated nerve fibers to the number of proximal myelinated nerve fibers was calculated. Wet weights of the flexor digitorum superficialis muscles were measured. Muscle fiber morphology was detected using 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The cross-sectional area of muscle fibers was calculated to assess the recovery of muscles. Results showed that wrist flexion function was restored, and the nerve grew into the distal effector in all three nerve transposition groups and the epineurial neurorrhaphy group. There were differences in the number of myelinated nerve fibers in each group. The magnification of proximal to distal nerves was 1.80, 3.00, 2.50, and 3.12 in epineurial neurorrhaphy group, musculocutaneous nerve transposition group, medial pectoral nerve transposition group, and radial nerve muscular branch transposition group, respectively. Nevertheless, axon diameters of new nerve fibers, cross-sectional areas of axons, thicknesses of myelin sheath, wet weights of flexor digitorum superficialis muscle and cross-sectional areas of muscle fibers of all three groups of donor nerves from different anterior horn motor neurons after nerve transposition were similar to those in the epineurial neurorrhaphy group. Our findings indicate that donor nerve translocation from different anterior horn motor neurons can effectively repair the target organs innervated by the median nerve. The corresponding spinal anterior horn motor neurons obtain functional reinnervation and achieve some degree of motor function in the affected lim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RVE REGENERATION TRANSPOSITION repair median NERVE functional remodeling muscle atrophy surgical intervention peripheral NERVE injury neural REGENERATION
下载PDF
正中神经重复外周磁刺激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痉挛型偏瘫患儿上肢和手功能的疗效分析
8
作者 王敏 仇爱珍 +1 位作者 吴野 孟露露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3期302-306,共5页
目的分析正中神经重复外周磁刺激(rPMS)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痉挛型偏瘫患儿上肢和手功能的疗效。方法招募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徐州市儿童医院康复科收治的痉挛型偏瘫患儿6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1例)。两... 目的分析正中神经重复外周磁刺激(rPMS)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痉挛型偏瘫患儿上肢和手功能的疗效。方法招募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徐州市儿童医院康复科收治的痉挛型偏瘫患儿6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之前进行正中神经rPMS,对照组在常规康复训练之前进行正中神经伪刺激。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通过Caroll上肢功能测试(UEFT)、组块测试(BBT)和复旦中文版脑瘫幼儿手功能分级系统(Mini-MACS)对患儿上肢和手功能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抓握能力、协调性明显改善,且UEFT总分、BBT评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抓握能力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UEFT总分、BBT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Mini-MACS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ini-MACS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中神经rPMS联合常规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痉挛型偏瘫患儿上肢和手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型偏瘫 正中神经重复外周磁刺激 上肢运动功能障碍 手功能
下载PDF
正中神经功能性磁刺激对慢性意识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9
作者 司马振奋 龚剑秋 陈争一 《浙江医学》 CAS 2023年第17期1858-1861,共4页
目的探讨正中神经功能性磁刺激(FMS)治疗对慢性意识障碍(pDo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绍兴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pDoC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 目的探讨正中神经功能性磁刺激(FMS)治疗对慢性意识障碍(pDo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绍兴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pDoC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促醒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正中神经FMS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行改良昏迷恢复量表(CRS-R)评分评定及脑电图检测,并根据CRS-R评分评估患者的意识转归情况。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CRS-R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CRS-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患者脑电图有改善率为2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观察组患者意识好转率为5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正中神经FMS治疗对促醒pDoC患者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磁刺激 正中神经 植物状态 最小意识状态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经正中神经电刺激促苏醒前后脑损伤与凝血功能对比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波 魏晨斌 《中外医疗》 2023年第19期1-4,9,共5页
目的探究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接受正中神经电刺激促苏醒干预前后的脑损伤和凝血功能变化的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患者促苏醒干预,包括心肺复苏等,随... 目的探究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接受正中神经电刺激促苏醒干预前后的脑损伤和凝血功能变化的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患者促苏醒干预,包括心肺复苏等,随后根据患者治疗1个月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4~5分)和预后不良组(1~3分),每组50例。另外选取同期接受检查的50例健康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3组凝血功能指标变化和脑损伤程度。结果预后不良组重症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S-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胶质纤维酸性蛋白、β-淀粉样蛋白、髓鞘碱性蛋白分别为(28.51±7.90)分、(3.27±1.66)μg/L、(38.45±13.23)μg/L、(5.73±1.76)μg/L、(41.29±12.85)pg/mL、(13.45±4.54)ng/mL,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并且预后良好组高于对照组,3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_(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7.736、10.164、7.872、13.492、6.773、6.921,t_(预后良好组与对照组)=13.536、16.099、13.635、21.933、11.861、7.683,t_(预后不良组与对照组)=23.041、13.460、17.568、22.493、15.941、12.693,P<0.05)。同时,预后不良组凝血酶原时间(15.34±1.55)s、凝血酶时间(23.54±4.59)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39.45±7.65)s、D-二聚体(421.42±69.59)μg/L水平最高,血小板计数(89.33±16.34)×10^(9)/L、纤维蛋白原(2.13±0.66)g/L水平最低,表明预后不良组凝血功能最差,其次为预后良好组,3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损伤患者会表现出APTT、PT、TT、D-D等凝血功能指标与常规脑损伤相关指标升高的情况,同时PLT、Fg水平降低,以上指标的变化情况可作为临床诊断的指标和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 正中神经电刺激 促苏醒 脑损伤 凝血功能
下载PDF
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入路选择对局部不稳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疗效的影响
11
作者 吴东朝 孙先泽 +1 位作者 顾振芳 孟德静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939-943,共5页
目的:分析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入路选择对局部不稳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患者近期和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按照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将120例接受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的局部不稳OPLL患者分为A组(n=68)与B组(n=52)。A组经肌间... 目的:分析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入路选择对局部不稳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患者近期和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按照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将120例接受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的局部不稳OPLL患者分为A组(n=68)与B组(n=52)。A组经肌间隙入路行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B组经传统后正中入路行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1年、2年颈椎功能状态、颈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矢状面C_(2)-C_(7) Cobb角和颈椎活动度(ROM),计算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颈后伸肌群萎缩率。结果:A组手术时间较B组长(P<0.05)。时间对JOA有影响(F_(时间)=533.741,P_(时间)<0.05),组别对JOA有影响(F_(组别)=17.137,P_(组别)<0.05),且两者存在交互作用(F_(组间×时间)=7.206,P_(组间×时间)<0.05)。两组术前JO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JOA均降低,于术后两年达到最低值;且A组术后3个月、1年、2年的JOA均低于B组(P<0.05)。术后3个月、1年、2年A组VAS评分均低于B组(P<0.05)。术后2年A组C_(2)-C_(7) Cobb角高于B组。术后3个月、1年、2年A组C_(2)-C_(7) ROM均高于B组(P<0.05);颈后伸肌总萎缩率、颈后伸肌开门侧萎缩率和颈后伸肌门轴侧萎缩率均低于B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肌间隙入路行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可显著改善局部不稳的OPLL患者颈椎功能状态、颈椎曲度和颈椎活动度,减轻疼痛症状,但其手术时间长于传统后正中入路行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 经肌间隙入路 传统后正中入路 颈椎功能状态
下载PDF
经肌间隙入路微创治疗对腰椎滑脱症患者的影响
12
作者 方三华 应康杰 +1 位作者 陈维维 张骞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15期34-37,45,共5页
目的观察经肌间隙入路微创治疗对腰椎滑脱症患者疼痛症状、神经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兰溪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腰椎滑脱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 目的观察经肌间隙入路微创治疗对腰椎滑脱症患者疼痛症状、神经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兰溪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腰椎滑脱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后正中入路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观察组采用经肌间隙入路微创TLIF治疗。所有患者均随访12个月,根据术后12个月时MacNab分级评估临床疗效。于术前和术后1、3、6、12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疼痛程度,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分)评估腰椎神经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ysfunction index,ODI)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下床活动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与组内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3、6、12个月的VAS评分和ODI指数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和ODI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水平(P<0.05)。与组内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3、6、12个月的JOA评分均显著增加,且观察组患者的JO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期水平(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0%(2/50),低于对照组的16.0%(8/50)(P<0.001)。结论经肌间隙入路微创治疗腰椎滑脱症疗效确切,虽手术时间相对较长,但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且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肌间隙入路 后正中入路 腰椎滑脱症 神经功能 疼痛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三维空间VR成像的小区域目标跟踪仿真
13
作者 尹丹丹 刘强 侯晓凌 《计算机仿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48-251,368,共5页
对VR图像目标跟踪的是对图像下一帧可能状态的预测,为图像处理提供先验知识,以寻找当前帧图像中最优目标位置。但由于虚拟三维空间小区域图像目标特征覆盖率较大,小目标的跟踪难度较高,为此,提出基于背景约束与卷积特征的VR成像小区域... 对VR图像目标跟踪的是对图像下一帧可能状态的预测,为图像处理提供先验知识,以寻找当前帧图像中最优目标位置。但由于虚拟三维空间小区域图像目标特征覆盖率较大,小目标的跟踪难度较高,为此,提出基于背景约束与卷积特征的VR成像小区域目标跟踪方法。引入三维成像自旋模型,获取虚拟三维空间VR图像。采用中值滤波和小波系数变化算法消除图像中的噪声,避免跟踪过程受到噪声干扰。基于此,通过引入背景约束,通过设置记忆滤波器与卷积特征滤波器实现VR图像的小目标检测,完成虚拟三维空间VR成像小区域目标的跟踪。实验结果表明,研究方法的目标跟踪位置误差低于0.5mm,每秒钟可完成约16幅VR图像小区域目标的跟踪,且小目标跟踪成功率接近100%,所得到的VR图像可视化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成像自旋模型 中值滤波 小波系数降噪 噪声响应值 正则函数
下载PDF
悬链线理论在大弦倾角滑索设计计算中的应用
14
作者 赵九峰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69-73,共5页
滑索理论主要有抛物线理论和悬链线理论,悬链线理论对大弦倾角滑索具有更高的计算精度。通过滑索受力特性分析,对无荷状态下悬链线方程进行详细推导,得出滑索线形的双曲余弦函数方程,进而求出滑索安装参数的计算公式。结合工程应用实例... 滑索理论主要有抛物线理论和悬链线理论,悬链线理论对大弦倾角滑索具有更高的计算精度。通过滑索受力特性分析,对无荷状态下悬链线方程进行详细推导,得出滑索线形的双曲余弦函数方程,进而求出滑索安装参数的计算公式。结合工程应用实例,对跨度为315 m大弦倾角滑索,设定的初始水平拉力分别为5000、7000和9000 N,计算三种水平拉力下的悬链线方程和安装参数,并绘制三种水平拉力下滑索的线形。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大弦倾角滑索的设计、制造和安装具实践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索 悬链线理论 双曲余弦函数 弦倾角 中挠系数 无荷索长
下载PDF
图像去噪混合滤波方法 被引量:110
15
作者 关新平 赵立兴 唐英干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2-337,共6页
传统均值滤波和中值滤波对高斯型噪声和椒盐型噪声有着不同的滤波特性。实际滤波时,由于图像往往会受到两种不同性质噪声的同时干扰,因此,单独采用中值滤波或均值滤波都不会达到最好的去噪效果,为了能同时对两种不同性质的噪声进行滤除... 传统均值滤波和中值滤波对高斯型噪声和椒盐型噪声有着不同的滤波特性。实际滤波时,由于图像往往会受到两种不同性质噪声的同时干扰,因此,单独采用中值滤波或均值滤波都不会达到最好的去噪效果,为了能同时对两种不同性质的噪声进行滤除,现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合滤波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局部阈值把受高斯型噪声污染的像素和受脉冲型噪声污染的像素区别开来,然后对受高斯噪声污染的像素采用均值滤波算法,而对受椒盐噪声污染的像素则采用中值滤波算法进行去噪。仿真结果证明,该方法更具有实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滤波 均值滤波 像素 图像去噪 滤波特性 中值滤波 高斯噪声 算法 局部阈值 仿真结果
下载PDF
小儿全胸腔镜手术与常规心内直视术的比较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显悦 易定华 +3 位作者 徐学增 杨剑 魏旭峰 俞世强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241-244,共4页
目的比较小儿全胸腔镜辅助下手术(TTS)与常规体外循环胸骨正中切口(MS)心内直视手术的优缺点。方法147例房间隔缺损(ASD)和室间隔缺损(VSD)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TTS组:在全胸腔镜辅助下行ASD和VSD修补术;MS组:在常规体外循... 目的比较小儿全胸腔镜辅助下手术(TTS)与常规体外循环胸骨正中切口(MS)心内直视手术的优缺点。方法147例房间隔缺损(ASD)和室间隔缺损(VSD)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TTS组:在全胸腔镜辅助下行ASD和VSD修补术;MS组:在常规体外循环下经MS行ASD和VSD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血常规改变、术后胸腔引流量、输血量和肺功能指标的改变。结果两组均无手术死亡。TTS组术后当天出现VSD残余漏1例,经TTS再次修补治愈;MS组术后因胸腔引流量增多行二次开胸止血1例。41例患者随访3个月,复查未闻及心脏杂音,超声心动图(UCG)提示:VSD、ASD修补效果良好,无残余分流。TTS组患者住院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计数、胸腔引流量、输血浆量和红细胞量与MS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较MS组长,住ICU时间较MS组短(P<0.01)。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和第1秒用力呼出量(FEV1)等肺功能指标分别与本组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TTS行ASD和VSD修补术与常规体外循环胸骨正中切口手术一样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胸腔镜手术 胸骨正中切开术 肺功能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和高斯函数的影像去噪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二森 周晓明 +3 位作者 张保明 刘伟 赵建超 初艳锋 《海洋测绘》 2008年第4期41-44,共4页
提出了小波变换与高斯函数相结合进行影像去噪的方法,在去除高斯白噪声的同时能够有效去除椒盐噪声。此方法是在小波域内结合小波变换的特点对高频子带分别进行高斯低通滤波,将滤波后的小波系数经过反变换后即可得到经过去噪后的影像。... 提出了小波变换与高斯函数相结合进行影像去噪的方法,在去除高斯白噪声的同时能够有效去除椒盐噪声。此方法是在小波域内结合小波变换的特点对高频子带分别进行高斯低通滤波,将滤波后的小波系数经过反变换后即可得到经过去噪后的影像。实验表明该方法不仅对高斯噪声和椒盐噪声去噪效果明显,而且保留了影像的细节信息,其滤波效果优于中值滤波和小波软阈值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小波变换 高斯函数 中值滤波
下载PDF
一种混合噪声的模糊滤波算法 被引量:7
18
作者 董鸿燕 张焱 沈振康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832-2835,共4页
为了解决混合噪声图像增强中抑制噪声和保持边缘细节的矛盾,提出一种基于多级中值滤波和模糊加权均值滤波的图像模糊去噪方法。根据不同的区域,不同噪声,通过模糊推理,模糊合成多级中值滤波和模糊加权均值滤波的结果,在滤除混合噪声的同... 为了解决混合噪声图像增强中抑制噪声和保持边缘细节的矛盾,提出一种基于多级中值滤波和模糊加权均值滤波的图像模糊去噪方法。根据不同的区域,不同噪声,通过模糊推理,模糊合成多级中值滤波和模糊加权均值滤波的结果,在滤除混合噪声的同时,保留图像的边缘细节。根据实验结果,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比较了本算法和几种方法的效果,表明本方法有较好的抑制噪声,保持图像细节对比度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中值滤波 去噪 隶属度函数 模糊推理
下载PDF
各向异性扩散-中值滤波在红外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潮东 史忠科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98-200,共3页
在低信噪比图像处理中,为了在图像去噪时更好地保留边缘,提出了一种各向异性扩散-中值滤波方法。这种方法包含两个步骤:首先,为了使滤波器在抑制噪声时具有鲁棒的边缘保持能力,该方法采用各向异性扩散滤波对图像进行处理,其中,各向异性... 在低信噪比图像处理中,为了在图像去噪时更好地保留边缘,提出了一种各向异性扩散-中值滤波方法。这种方法包含两个步骤:首先,为了使滤波器在抑制噪声时具有鲁棒的边缘保持能力,该方法采用各向异性扩散滤波对图像进行处理,其中,各向异性扩散滤波中的扩散函数选用Tukey函数;然后,为了去除各向异性扩散滤波后图像中的脉冲噪声,采用中值滤波对图像做进一步的处理,从而使这种滤波方法在抑制噪声的同时使边缘模糊达到最小。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文中的方法具有良好的噪声抑制和边缘保持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扩散 中值滤波 扩散函数 偏微分方程
下载PDF
正中神经磁刺激联合常规促醒治疗干预慢性意识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司马振奋 陈争一 +2 位作者 龚剑秋 张芳 冯飞 《中国现代医生》 2022年第19期11-14,共4页
目的观察正中神经磁刺激联合常规促醒治疗干预慢性意识障碍(prolonged disorders of consciousness,pDo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2月于绍兴市人民医院采用正中神经磁刺激治疗的19例pDoC患者,经改良昏迷恢复量表(coma reco... 目的观察正中神经磁刺激联合常规促醒治疗干预慢性意识障碍(prolonged disorders of consciousness,pDo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2月于绍兴市人民医院采用正中神经磁刺激治疗的19例pDoC患者,经改良昏迷恢复量表(coma recovery scale-revision,CRS–R)评分判定,8例为植物状态(vegetative state,VS),11例为微意识状态(minimally conscious state,MCS)。分析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CRS–R评分、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检测及整体疗效。结果治疗6周后,VS患者的CRS–R视功能、口运动/言语功能、觉醒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均P<0.05),MCS患者的CRS–R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治疗前(均P<0.05);仅2例患者EEG有改善;2例VS患者转为MCS–,1例VS患者转为MCS+;6例MCS–患者转为MCS+,2例MCS–患者和1例MCS+患者转为脱离MCS;病程3个月以内的6例患者的意识均有明显提高。结论采用正中神经磁刺激联合常规促醒治疗干预pDoC患者是有积极意义的,病程在3个月以内及MCS患者更易从中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中神经 功能磁刺激 慢性意识障碍 促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