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吴门医派络病理论干预治疗PCI术后气虚血瘀证的临床治疗效果
1
作者 张文英 李铭来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3期132-135,共4页
目的观察吴门医派络病理论干预治疗PCI术后气虚血瘀证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共纳入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苏州市中医医院2018年1月—2022年1月就诊的PCI术后气虚血瘀证患者70例,实际纳入对照组30例,治疗组32例,脱落8例,脱落率... 目的观察吴门医派络病理论干预治疗PCI术后气虚血瘀证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共纳入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苏州市中医医院2018年1月—2022年1月就诊的PCI术后气虚血瘀证患者70例,实际纳入对照组30例,治疗组32例,脱落8例,脱落率为11.43%。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加味生脉散配伍活血化瘀药干预治疗结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中医证候改善率、生活质量评估情况、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的变化差异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中医症候改善率为84.38%,对照组为53.33%,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的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稳定状态、疾病认识程度、治疗满意程度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0 d治疗组hs-CRP[(5.17±4.13)ng/L]及NT-proBNP[(860.70±329.60)pg/mL]均低于对照组[(13.60±5.65)ng/L,(1402.40±401.66)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吴门医派络病理论指导下加味生脉散配伍活血化瘀结合西医常规治疗,能更有效改善PCI术后气虚血虚证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门医派络病理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 气虚血瘀 中西医结合 加味生脉散 疗效
下载PDF
普外科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的临床效果
2
作者 许子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6期147-149,共3页
目的探究普外科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的实际效果。方法收入普外科行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78例为探究样本,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探究组与参照组,各39例。参照组选择西医治疗,探究组选择中西医结合疗... 目的探究普外科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的实际效果。方法收入普外科行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78例为探究样本,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探究组与参照组,各39例。参照组选择西医治疗,探究组选择中西医结合疗法。比较两组相关临床指标(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时间)、疗效、术后血清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结果探究组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时间分别为(3.02±0.97)、(2.09±0.86)、(6.13±0.55)、(11.00±2.13)d,均短于参照组的(6.57±1.24)、(5.66±1.35)、(8.23±1.56)、(15.01±2.67)d(P<0.05)。探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38/39),优于参照组的79.49%(31/39)(P<0.05)。术后第1天,两组IL-6、TNF-α、CRP水平比较未见差异(P>0.05);术后第12天,探究组的IL-6、TNF-α、CRP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普外科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获得的实际效果更优,能够改善其临床指标、疗效以及术后第12天血清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外科 腹部手术 早期炎性肠梗阻 中西医结合疗法 血清指标
下载PDF
新医科背景下中西医结合的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
3
作者 孙倚天 黄星星 隋新兵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2期202-205,共4页
“新医科”战略是新时代下医学教育创新之统领,对医学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中西医结合是独具中国特色的一门交叉学科,新时代中西医结合的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需紧紧围绕“新医科”的内涵和价值开展。回顾中国中西医结合专业... “新医科”战略是新时代下医学教育创新之统领,对医学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中西医结合是独具中国特色的一门交叉学科,新时代中西医结合的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需紧紧围绕“新医科”的内涵和价值开展。回顾中国中西医结合专业建设情况,未来通过完善各阶段人才培养、医教协同育人、推进“医+文”“医+工”学多科交叉建设、人工智能信息技术融合等途径促进中西医结合的人才培养,将有利于彰显中西医结合的独特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医科 中西医结合教育 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医护一体化模式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预后的影响
4
作者 王道兴 程有才 +2 位作者 徐丽丽 张莉 朱沛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6期16-18,22,23,共5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中西医结合医护一体化模式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2年9月在十堰市郧阳区中医医院住院诊治的20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随机抽签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 目的探讨与分析中西医结合医护一体化模式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2年9月在十堰市郧阳区中医医院住院诊治的20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随机抽签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给予中西医结合医护一体化模式干预,两组都干预观察3个月,判定患者营养水平与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血清白蛋白与前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组干预3个月后,上述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期间,干预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干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医护一体化模式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应用能提高干预满意度,提高患者的干预总体疗效,还能提高患者的营养水平,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医护一体化模式 脑卒中 吞咽障碍 满意度 营养水平 吸入性肺炎
下载PDF
新医科下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医学生临床带教中培养创新思维实践 被引量:1
5
作者 杨霖 赵文硕 +4 位作者 富琦 杨中 杨国旺 张青 王笑民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3年第3期160-164,共5页
中西医结合防治恶性肿瘤的临床实践,是将中医传统理论与现代医学兼容并蓄,在恶性肿瘤诊疗过程具有独特作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展,兼有传承与创新特点的中西医结合临床显示出新时代新特色,其创新拔尖人才培养需要紧扣时代脉搏,应对... 中西医结合防治恶性肿瘤的临床实践,是将中医传统理论与现代医学兼容并蓄,在恶性肿瘤诊疗过程具有独特作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展,兼有传承与创新特点的中西医结合临床显示出新时代新特色,其创新拔尖人才培养需要紧扣时代脉搏,应对新医科战略需求。临床教师在教书育人、提升医学生职业素养方面发挥主导作用,笔者通过多年临床带教经历,总结出临床带教创新思维的训练,主要包括强化课程思政建设、重视人文素质培养、强化法治思维、强化逻辑思维训练、强化多学科诊治思维以及多种教学法的实施等。临床创新思维训练,有效提高了临床创新拔尖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了新医科背景下医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医科 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 临床带教 创新思维
下载PDF
医护一体化模式下1例糖尿病足合并丹毒患者的中西医结合疼痛护理体会 被引量:1
6
作者 智慧 郑雯 +1 位作者 郑佳琪 刘津京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3年第4期96-99,共4页
本文总结医护一体化模式下1例糖尿病足合并丹毒患者的中西医结合疼痛护理经验。组建医护一体化小组,医护相互协作,根据医生的中医辨证,从专科方面进行指导,制订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开展中药贴敷、中药塌渍、针刺治疗、出院指导等全方面... 本文总结医护一体化模式下1例糖尿病足合并丹毒患者的中西医结合疼痛护理经验。组建医护一体化小组,医护相互协作,根据医生的中医辨证,从专科方面进行指导,制订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开展中药贴敷、中药塌渍、针刺治疗、出院指导等全方面、整体连续性的护理措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丹毒 医护一体化 中西医结合 疼痛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舒适化医疗方案在痔病术后的应用
7
作者 唐平 毛红 +2 位作者 赵希忠 杨军义 赵强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3期124-126,共3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舒适化医疗方案应用在痔病术后的疗效。方法将6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舒适化医疗管理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多模式疼痛管理方案。观察2组患者术后5 d内的疼痛分值、...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舒适化医疗方案应用在痔病术后的疗效。方法将6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舒适化医疗管理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多模式疼痛管理方案。观察2组患者术后5 d内的疼痛分值、盐酸曲马多使用量以及舒适化总满意率。结果治疗组术后第2~5天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盐酸曲马多使用剂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舒适化总满意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6.67%(2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舒适化医疗管理方案能更好地降低术后第2~5天的疼痛,减少术后盐酸曲马多镇痛的使用量,提高患者围手术期的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痔病术后 中西医结合疗法 舒适化医疗 满意度
下载PDF
MDT互动教学模式在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8
作者 祝永福 张东伟 +6 位作者 王春花 许晓洲 吴月月 张绍虎 宇明慧 苏雅 吕祥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3年第12期2463-2467,共5页
目的:该研究旨在评估多学科协作组诊疗模式(MDT)互动式教学模式在中西医结合临床肿瘤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2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实习培训的11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54名学... 目的:该研究旨在评估多学科协作组诊疗模式(MDT)互动式教学模式在中西医结合临床肿瘤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2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实习培训的11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54名学生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模式;另外56名学生为观察组,采用MDT互动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通过统计和对比两组学员的理论成绩、临床实操成绩及对教学的满意度,分析和总结学生经过不同模式教学后专业能力的提升水平。结果:观察组的实操成绩及理论成绩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对教学的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MDT互动式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中西医结合临床肿瘤学专业学生的教学质量和综合素质。因此,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考虑在中西医结合临床肿瘤教学中推广应用,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临床实践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协作组诊疗模式 中西医结合临床肿瘤 互动式教学 教学模式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西医结合管理专家共识(2023版) 被引量:14
9
作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西医结合管理专家共识写作组 何权瀛 冯淬灵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5期4359-4371,共13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严重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慢病之一,有关本病的诊治管理国内外均有相应的指南和共识。但至今,尚未见有慢阻肺中西医结合管理的专家共识。故邀请国内对慢阻肺诊治具有丰富经验的中、西医专家,结合国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严重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慢病之一,有关本病的诊治管理国内外均有相应的指南和共识。但至今,尚未见有慢阻肺中西医结合管理的专家共识。故邀请国内对慢阻肺诊治具有丰富经验的中、西医专家,结合国内外相关指南、共识及个人经验制订本共识,内容包括:慢阻肺的早期识别和诊断、疾病评估、稳定期慢阻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的评估和中西医干预措施、随访及管理,旨在进一步提高我国慢阻肺的诊治、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中西医结合 管理 专家共识 诊断 治疗 用药
下载PDF
医护一体化模式下1例脱疽患者疼痛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雯 智慧 +4 位作者 刘津京 顾汉城 石庆刚 王美玉 仝粉飞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3年第4期100-102,共3页
探讨医护协作护理模式在脱疽(糖尿病足坏疽合并感染)患者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回顾性分析科室收治的1例糖尿病足坏疽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运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给予患者中西医结合护理,包括医护一体化查房、中医护理技术、... 探讨医护协作护理模式在脱疽(糖尿病足坏疽合并感染)患者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回顾性分析科室收治的1例糖尿病足坏疽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运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给予患者中西医结合护理,包括医护一体化查房、中医护理技术、情志护理和健康指导,旨在有效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脱疽 医护一体化模式 中西医结合护理 疼痛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脓毒症急性肠功能损伤1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春慧 贾璇 梁群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2期197-200,共4页
脓毒症是由感染引起宿主免疫失调而导致脏器功能衰竭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亦是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最主要原因。肠道是脓毒症期间最早出现损伤的器官,而肠功能损伤也是脓毒症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本案患者因肠道重度感染造成脓... 脓毒症是由感染引起宿主免疫失调而导致脏器功能衰竭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亦是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最主要原因。肠道是脓毒症期间最早出现损伤的器官,而肠功能损伤也是脓毒症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本案患者因肠道重度感染造成脓毒症休克,为临床急危重症,单纯应用常规西医液体复苏纠正休克、维持血压、抗感染、抗炎症反应、抑酸保护胃黏膜、营养支持等一系列对症治疗,同时给予纠正酸中毒、抗心律失常常规治疗,效果不佳。辨证施以不同经典中药复方汤剂服用、灌肠后,腹胀、腹痛、高热、气促等症状缓解,腹围明显减少,肠鸣音逐渐恢复,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危重病-脓毒症相关肠功能损伤提供了一个新的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肠功能损伤 中西医结合 医案
下载PDF
中医医学救援在四川近三次强震中的实践及探讨
12
作者 陈子锴 刘志刚 +10 位作者 方锐洁 熊建华 袁荣霞 梁超 徐一杰 刘亮 侯伟 向继林 刘磊 蒋晴 蒲坤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3年第10期1310-1314,共5页
目的 探讨国家(四川)中医紧急医学救援队在四川近3次强震中的医学救援实践及经验,为今后地震等灾害医学救援提供参考。方法 对国家(四川)中医紧急医学救援队在泸县地震、芦山地震、泸定地震期间的的相关医疗资料及经验进行回顾性分析并... 目的 探讨国家(四川)中医紧急医学救援队在四川近3次强震中的医学救援实践及经验,为今后地震等灾害医学救援提供参考。方法 对国家(四川)中医紧急医学救援队在泸县地震、芦山地震、泸定地震期间的的相关医疗资料及经验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结果 3次地震救援中,共派出60名卫生应急救援队员,其中中医类技术人员共33人,占比55%;救治共计201人次,使用中医手法整复、小夹板特色诊疗技术141人次,巡诊4 990余人次,紧急熬制中药“大锅汤”5 560余人份,发放战略储备药物1万余瓶。结论 面对复杂多变、医疗物资匮乏的救援现场,将中医“简、便、廉、效”以及灾后疾病防治的优势和西医现有的医学救援体系有机结合,推行中西医结合的应急救援战略、分阶段辨证救治,对维护灾区人民群众的健康与安全具有积极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救援 中医医学救援 中西医结合 泸县地震 芦山地震 泸定地震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临床人才培养模式现状与改革路径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雅萍 曹卉娟 +1 位作者 闫永红 薛培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13,共4页
中西医结合临床人才培养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学者关于中西医结合的解读,提出中西医结合临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具有扎实、博学的中医、西医理论知识,熟练掌握中西医结合理论,具备丰富的中医、西医专业技能和学贯中西、融会... 中西医结合临床人才培养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学者关于中西医结合的解读,提出中西医结合临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具有扎实、博学的中医、西医理论知识,熟练掌握中西医结合理论,具备丰富的中医、西医专业技能和学贯中西、融会贯通、优势互补的临床能力理解,结合中西医结合学科长期处在发展建设中的实际情况,并从课程体系、教材建设、临床实践教学及师资队伍等方面提出切实可操作的建议和举措,为中西医结合临床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和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人才培养 医学教育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用药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美华 赖建平 《世界复合医学》 2023年第4期137-140,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开展中西医结合用药治疗对提高临床疗效及改善各项指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2年5月菏泽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中10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开展中西医结合用药治疗对提高临床疗效及改善各项指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2年5月菏泽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中10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进行中西医结合用药治疗;评估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压及血脂指标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较对照组的80.00%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2,P<0.05);治疗后,两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C、TG、LDL-C、HDL-C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血脂水平较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中开展中西医结合用药治疗,可取得确切治疗效果,能更好地控制机体血压、血脂水平,延缓疾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用药治疗 老年人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朱秉宜教授辨治老年难治性功能性便秘经验
15
作者 徐雪梅 顾一帆 +2 位作者 陈诗意 陶姗姗 陈红锦 《西部中医药》 2023年第4期32-34,共3页
朱秉宜教授认为老年难治性功能性便秘的病因是气血不足,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以肠燥津亏、谷道失养为主要病机特点,治疗时以宣肺、健脾、滋阴、养血为大法,巧妙运用大量生白术,治疗该病疗效显著。
关键词 便秘 功能性 辨证用药 中西医结合 名医经验 朱秉宜
下载PDF
医护一体化模式下1例心衰病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查房体会
16
作者 丁利祯 王兆嘉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3年第9期39-44,共6页
本文回顾1例心衰病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查房体会,总结和评价医护一体化模式下护理干预在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分享科室皮内针治疗及中西医结合健康宣教经验,体现医护合作在心衰病临床治疗和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医护一体化模式 心衰病 皮内针 健康教育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对治疗急诊内科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
17
作者 雷小华 《科技与健康》 2023年第24期40-43,共4页
分析和研究了现阶段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对治疗急诊内科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选取四川省泸州市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急诊内科收治的98例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 分析和研究了现阶段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对治疗急诊内科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选取四川省泸州市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急诊内科收治的98例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以常规西医治疗方式为主,观察组患者则是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采取中医诊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各项参数和指标变化。需要注意的是在研究工作中,须及时对患者各项数据信息进行记录,减少数据误差问题的产生,以更好地保证数据精准性和有效性。研究发现,在对急诊内科重症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可快速改善患者心功能,及时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是目前在临床诊疗中可以广泛推广的治疗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 急诊内科 重症心力衰竭 临床效果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史学考察 被引量:19
18
作者 王振瑞 李经纬 陈可冀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033-1037,共5页
“中西医结合”是在“中西医汇通”、“中医科学化”基础上变革产生的解决中西医关系问题的先进科学思想的体现。中西医结合方针的确立和研究成果的不断取得,是20世纪中国医学史上的亮点之一。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曲折道路而逐步建立的中... “中西医结合”是在“中西医汇通”、“中医科学化”基础上变革产生的解决中西医关系问题的先进科学思想的体现。中西医结合方针的确立和研究成果的不断取得,是20世纪中国医学史上的亮点之一。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曲折道路而逐步建立的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日益显现出巨大优势,必将对中国医学乃至世界医学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中国医学史 中西医汇通 中医科学化
下载PDF
境外医学教育对中西医结合教学的启示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炜 朱虹 钱静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2-96,共5页
医学教育的规律是相通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在医学教育培养目标、学制设置、课程建设、教学运行等方面的成功做法与经验,对于开展中西医结合教学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对于推动中西医结合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医学教育 中西医结合 教学比较 启示
下载PDF
温阳通脉颗粒治疗脾肾阳虚型缺血性中风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波 方媛媛 +6 位作者 江婷战 黄为 刘妮 曹仕建 陈永华 王时光 李亚军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33-336,共4页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Intensive and Critical Care 2011 Vol.18 No.6 P.333-336 --------------------------------------------------------------...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Intensive and Critical Care 2011 Vol.18 No.6 P.333-336 -------------------------------------------------------------------------------- 温阳通脉颗粒治疗脾肾阳虚型缺血性中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常规方案联合温阳通脉颗粒口服治疗脾肾阳虚型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0例符合中医辨证为脾肾阳虚型的缺血性中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加服温阳通脉颗粒,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中国卒中量表评分(CSS)]、日常生活能力状态[巴塞尔指数(BD]以及凝血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中医证候改善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愈显率:82.8%比44.4%,总有效率:96.6%比74.1%,P< 0.01和P<0.05);治疗2周后中医证候总积分(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36.87±7.95比42.87±9.59,P<0.05),临床疗效愈显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62.1%比40.7%,P<0.05).观察组在减少CSS、增加BI、延长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温阳通脉颗粒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显著,在改善临床症状的同时,能够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并对凝血指标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 中医证候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日常生活能力状态 温阳通脉颗粒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