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方魔橱:1698年The China Cabinet里的中国医疗俗物
1
作者 邹赜韬 《海交史研究》 2020年第3期74-91,共18页
1698年,一只庋藏了众多医疗俗物及其他东方博物展品的中国橱柜(The China Cabinet)被捐赠予英国皇家学会,汉斯·斯隆在《哲学汇刊》上发表了对此柜的四篇解说。The China Cabinet内存储的“外科”用刀,修甲、采耳、按摩工具为重构... 1698年,一只庋藏了众多医疗俗物及其他东方博物展品的中国橱柜(The China Cabinet)被捐赠予英国皇家学会,汉斯·斯隆在《哲学汇刊》上发表了对此柜的四篇解说。The China Cabinet内存储的“外科”用刀,修甲、采耳、按摩工具为重构明清中国民俗医疗器物史提供了宝贵的一手资料。在《哲学汇刊》大传统指引下,汉斯·斯隆借助“了解”“同情”的活态叙述、细致严谨的图像语言两项叙述技法成功地全景呈现了The China Cabinet所见中国民俗医疗图景。在表达过程中,包容互鉴的文明对话心态起到了基础而积极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中国橱柜(the China Cabinet) 民俗医疗
下载PDF
《清宫医案集成》中熏洗方运用初探
2
作者 唐逸 李茗香 +3 位作者 王伟夷 范颐超 李佳颖 张子龙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350-357,共8页
[目的]探究《清宫医案集成》中熏洗方治疗疾病的特殊性和有效性,为现代临床外治法提供参考。[方法]以《清宫医案集成》中117首熏洗方为研究对象,运用Excel软件,对清宫熏洗方的组成、剂量、药性、功效进行整理统计,并结合该书中的相关医... [目的]探究《清宫医案集成》中熏洗方治疗疾病的特殊性和有效性,为现代临床外治法提供参考。[方法]以《清宫医案集成》中117首熏洗方为研究对象,运用Excel软件,对清宫熏洗方的组成、剂量、药性、功效进行整理统计,并结合该书中的相关医案及按语,对熏洗方在清宫中的特色运用进行系统整理。[结果]《清宫医案集成》中的117首宫廷熏洗方在遣方用药上展现出种类繁多、质量上乘,方简药精、效专力宏,随证加减、用药灵活,治病为先、不拘药量,善用风药、不避毒药等多种特色;且另有受众广泛、方式独特、器具考究、药液制备过程细致等其他优势。[结论]《清宫医案集成》中的熏洗方颇具宫廷特色及优势,对其运用展开探索能够获得独特的见解和启示,有助于发扬宫廷用药特色,促进中医药外治疗法的发展,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宫医案集成 清代 宫廷医疗 中药熏洗 用药特色 遣方用药 中医外治法
下载PDF
《武威汉代医简》治痹药方研究
3
作者 宁义菲 田雪梅 +1 位作者 杜小正 张枫帆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第13期9-12,共4页
《武威汉代医简》中治痹方药分为内服和外用,内服方包括治伤寒逐风方、治痹手足臃肿方、治鲁氏青行解腹方、瘀方、治东海白水侯所奏方五首方剂,外用方包括羊粪热熏方和治千金膏药方两首方剂。文章重点阐述各方的药物组成、功效、主治以... 《武威汉代医简》中治痹方药分为内服和外用,内服方包括治伤寒逐风方、治痹手足臃肿方、治鲁氏青行解腹方、瘀方、治东海白水侯所奏方五首方剂,外用方包括羊粪热熏方和治千金膏药方两首方剂。文章重点阐述各方的药物组成、功效、主治以及组方特点,从用药特点、剂型和服药特点以及各方异同方面进行论述,为进一步研究《武威汉代医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威汉代医简 痹证 治痹药方 文献研究
下载PDF
晋唐时期妒乳证治特色
4
作者 凌肖娟 林静姝 +2 位作者 高燕翔 谢煌烈 许家栋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5期203-205,共3页
以晋唐时期文献为基础,分析妒乳的疾病特征及其证治。妒乳是一种乳汁淤积导致的以乳房局部疼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妒乳的病因病机为乳汁淤积,风热侵袭,导致气血瘀滞,乳络不通,不通则痛。该时期妒乳的治疗特色鲜明,以多种剂型的内治... 以晋唐时期文献为基础,分析妒乳的疾病特征及其证治。妒乳是一种乳汁淤积导致的以乳房局部疼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妒乳的病因病机为乳汁淤积,风热侵袭,导致气血瘀滞,乳络不通,不通则痛。该时期妒乳的治疗特色鲜明,以多种剂型的内治法和丰富的外治法为主,推崇清热毒、散痈结,简便验廉,并首创手法排乳,重视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妒乳 晋唐 病因病机 证治特色 文献研究
下载PDF
岭南医家刘渊《医学纂要》中风辨治探析
5
作者 王岳铭 张佛明 陈凯佳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501-505,共5页
清代岭南医家刘渊所撰的《医学纂要》是一本既言其验、又探其要的综合性医著。《医学纂要》对于中风的辨治既传承了张仲景与张景岳的理论与观点,又在遣方用药中体现了创新。刘渊在辨治中风时,从痰论治,调补脾肾;在仲景六经辨证的基础上... 清代岭南医家刘渊所撰的《医学纂要》是一本既言其验、又探其要的综合性医著。《医学纂要》对于中风的辨治既传承了张仲景与张景岳的理论与观点,又在遣方用药中体现了创新。刘渊在辨治中风时,从痰论治,调补脾肾;在仲景六经辨证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临证经验,创立了针对中风的六经证治;秉承标本分治的原则,治疗中风区分急缓,辨别急危重症。治疗中风用药时,继承张景岳“补虚不离桂附”之思路,或佐以肉桂与附子以追散失的元阳、生无根之气,或佐以桂枝与附子以通畅血脉,使寒邪自除;遣方用药多采用人参、黄芪、当归、川芎、白芍以补气养血,调补人体气血阴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医家 《医学纂要》 中风 从痰论治 调补脾肾 补气养血 刘渊 清代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晋唐时期治疗消渴的用药规律
6
作者 付艺 王翔宇 +2 位作者 韦溶锴 宋雪城 周卓宁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8期1524-1529,共6页
目的:探讨晋唐时期方药代表著作中治疗消渴的组方用药规律和特点,以期为中医临床诊疗本病提供理论依据及用药参考。方法:检索电子版《中华医典》第五版《肘后备急方》、《小品方》、《刘涓子鬼遗方》、《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目的:探讨晋唐时期方药代表著作中治疗消渴的组方用药规律和特点,以期为中医临床诊疗本病提供理论依据及用药参考。方法:检索电子版《中华医典》第五版《肘后备急方》、《小品方》、《刘涓子鬼遗方》、《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中涉及的方剂进行整理,应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分析。结果:收集方药119首涉及药物149味,高频中药(频率≥10%)为甘草、麦门冬、瓜蒌、人参、生地黄等20味;药物种类有补气药、补阴药、清热泻火药等39种;药性以寒为主,药味多偏甘苦;主要归经为肺经、脾经、胃经,其次为心经、肾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到药物组合15个;挖掘出3个核心药物聚类。结论:晋唐医家诊疗消渴法宗《内经》,开创三消论治之先河,构建出了目前临床常用证型框架,为后世医家研究拓展该病开辟了广阔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消渴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晋唐时期
下载PDF
《辅行诀》与《脏腑标本虚实寒热用药式》中肝木疾病临床表现及治疗用药的异同点分析
7
作者 齐明月 吕旭潇 金锐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8期2084-2089,共6页
目的《辅行诀》与《脏腑标本虚实寒热用药式》均采用五脏虚实辨证作为理论架构,本文比较两者关于肝木疾病辨证用药的异同点,为“汤液经法图”的现代应用和理论融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辅行诀》与《脏腑标本虚实寒热用药式》关于肝木疾... 目的《辅行诀》与《脏腑标本虚实寒热用药式》均采用五脏虚实辨证作为理论架构,本文比较两者关于肝木疾病辨证用药的异同点,为“汤液经法图”的现代应用和理论融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辅行诀》与《脏腑标本虚实寒热用药式》关于肝木疾病辨证论治章节的临床症状表现和治疗药物信息,数据标准化后拆分成独立的语义概念进行比较,计算相符度。最终拆分成24个独立症状与《辅行诀》比较并计算相符度,用药药味依据“汤液经法图”五味补泻五脏规律进行定味和标记,并计算与补肝泻肝缓肝的“辛酸甘”味相符度。结果《脏腑标本虚实寒热用药式》肝木疾病包含24个症状,其中17个症状与《辅行诀》相符,相符度为70.8%,共有症状包括头痛、多怒、两胁肿痛等,《脏腑标本虚实寒热用药式》独有症状如卵缩、寒热虐等。同时,《脏腑标本虚实寒热用药式》包含76个肝木病治疗中药,其中辛味、酸味和甘味药总和占比为71.05%。结论《脏腑标本虚实寒热用药式》与《辅行诀》关于肝木疾病临床症状和治疗药物的认识有许多相同之处,相似度高达70%,两者可能具有相同的起源。五脏虚实+五味补泻辨证论治体系具有真实历史背景和临床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液经法图 脏腑标本虚实寒热用药式 辅行诀 肝木疾病 辨证论治
下载PDF
唐、五代时期民众就医服药观念的形成
8
作者 张剑光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5-133,共9页
唐、五代时期,各级官府都设有医疗官员,州、县政府中的官员及其家属,都能享受到官方医疗的服务。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医学的认识不断深化,城市中的普通民众,基本建立起了有病就医服药的观念,得病后一般都会设法医治。随着医者数... 唐、五代时期,各级官府都设有医疗官员,州、县政府中的官员及其家属,都能享受到官方医疗的服务。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医学的认识不断深化,城市中的普通民众,基本建立起了有病就医服药的观念,得病后一般都会设法医治。随着医者数量的增多,医者的医疗技术水平也有了相应提高,他们能满足不同层次百姓的医疗需求。之所以能普遍形成病后就医观念,其原因一是与当时政府和士大夫们的大力推广和提倡有关,二是和城市内的药材销售方便和药材炼制技术的提高有关。就医服药观念的形成,说明唐、五代时期人们的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五代时期 就医服药 医药诊治
下载PDF
唐宋时期中医古籍文献对不寐中医药治疗经验的整理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婷婷 张立敏 +3 位作者 崔力心 管凤玲 刘蕾 南红梅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7期722-727,共6页
目的基于唐宋时期中医古籍文献对不寐中医药治疗经验的整理研究。方法以《中华医典》(第五版)收录的唐宋时期古籍为依托,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探索唐宋时期不寐治疗组方用药的经验。结果治疗不寐使用最多的药物依次为人参、酸枣仁、肉桂、... 目的基于唐宋时期中医古籍文献对不寐中医药治疗经验的整理研究。方法以《中华医典》(第五版)收录的唐宋时期古籍为依托,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探索唐宋时期不寐治疗组方用药的经验。结果治疗不寐使用最多的药物依次为人参、酸枣仁、肉桂、茯苓、麦冬、茯神、黄芪、川芎、黄芩;常用药物类别为补虚药、清热药、安神药;用药性味以甘平温、苦寒为主;药物归经以入心经药最多,其次为入脾经、肺经、肝经;出现次数较多的核心药物有甘草、人参、肉桂、酸枣仁、麦冬、茯苓、茯神、黄芪8味;通过综合分析得到13个核心药对组合。结论唐宋时期辨证治疗不寐主要以补虚、清热、安神为主;从唐宋时期用药上来看,体现了“治病必求于本”的原则,治不寐之本在于安神;常用药对以人参为中心,天王补心丹、酸枣仁汤、养心汤三个著名安神方剂都包括药对中的药物,为临床用药选择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时期 不寐 用药规律
下载PDF
汉唐之际口腔认知与疾病诊疗研究与展望
10
作者 高琴 朱梦迪 +3 位作者 王伽伯 王松灵 周建 张净秋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04-612,共9页
汉唐时期是中医学从奠基到成熟的重要节点,此时传统口腔医学也从初创进入重要发展阶段。通过对现有文献与研究成果的梳理、分析,可以发现:目前汉唐口腔医学研究集中在汉唐口腔生理、病理和口腔疾病治疗与卫生保健等方面,对汉唐口腔医学... 汉唐时期是中医学从奠基到成熟的重要节点,此时传统口腔医学也从初创进入重要发展阶段。通过对现有文献与研究成果的梳理、分析,可以发现:目前汉唐口腔医学研究集中在汉唐口腔生理、病理和口腔疾病治疗与卫生保健等方面,对汉唐口腔医学发展史及当时医书所载口齿相关术语释义略有涉及,研究方法与思路也较为单一,古籍文献的引用、分析多为简单罗列与初步的演绎推理。从大的宏观视角出发,目前汉唐口腔医学发展的全貌并未覆盖,一系列重大问题尚未触及。同时,对汉唐口腔医学研究新方法的探讨与运用,亟需推进。从未来研究的前景看,中国口腔疾病传统治疗的研究领域广阔,大量文献尚未挖掘,假以时日必将成果丰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医学 汉唐医学 舌诊 口腔保健
下载PDF
韦应物“涉医”诗歌研究
11
作者 钱天洋 袁莉 倪歌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第19期79-82,共4页
唐代著名诗人韦应物创作了大量的“涉医”诗歌,包含理法与养生、种药与制药等内容。韦氏“涉医”诗歌的写作意、象合一,情、理浑融,体现了对医理药性的深刻了解,其创作现象与特点,是唐代文士通医趋势的体现;通过对其创作成因、文本呈现... 唐代著名诗人韦应物创作了大量的“涉医”诗歌,包含理法与养生、种药与制药等内容。韦氏“涉医”诗歌的写作意、象合一,情、理浑融,体现了对医理药性的深刻了解,其创作现象与特点,是唐代文士通医趋势的体现;通过对其创作成因、文本呈现形态及相关旨趣进行全面分析,可以为中国医学史、医药文化史研究提供更多内容及细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应物 “涉医”诗歌 唐代医学史
下载PDF
唐代疫病防治研究
12
作者 于成君 王文姮 周小兰 《中医药导报》 2023年第10期224-227,232,共5页
唐朝是我国古代疫病高发期,通过对两唐书等唐代史书进行梳理,结合三十余本古籍文献考证,分析出唐代疫病防治的4项措施,即建立相对完备的医疗体系、避湿与城市布局修正、隔离与病坊救助、环境保护与公共卫生事业。基于此,结合唐代治国理... 唐朝是我国古代疫病高发期,通过对两唐书等唐代史书进行梳理,结合三十余本古籍文献考证,分析出唐代疫病防治的4项措施,即建立相对完备的医疗体系、避湿与城市布局修正、隔离与病坊救助、环境保护与公共卫生事业。基于此,结合唐代治国理政方式“德治”审视疫病防治的利与弊,总结出唐代疫病防治的成果及对后世影响,以期为当代应对传染性疾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病 传染性疾病 唐代 防治 德治 文献考证
下载PDF
先秦两汉简帛医书“心”相关理论探析
13
作者 王少锋 武可尚京 +3 位作者 雷海燕 罗云钐 何璐琪 李斌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63-66,共4页
20世纪以来,随着大量先秦两汉简帛文献的出土及释读,为中医药理论起源及疾病发生、发展等问题提供了新的探索方向。本文通过总结分析现有已出版的秦汉简帛医学文献中有关“心”的内容,发现秦汉时期医家对“心疾”的认识,无论是在疾病的... 20世纪以来,随着大量先秦两汉简帛文献的出土及释读,为中医药理论起源及疾病发生、发展等问题提供了新的探索方向。本文通过总结分析现有已出版的秦汉简帛医学文献中有关“心”的内容,发现秦汉时期医家对“心疾”的认识,无论是在疾病的名称、发病的原因还是疾病的防治等方面与以前的认知相比,均有了极大的提高,尤其发现秦汉时期医家在治疗方面大量应用“养生法”,为我们现今防治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及方法,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两汉 简帛医书 病名 治疗方法 理论研究
下载PDF
清宫天花诊治经验文献研究及对猴痘诊疗的启示
14
作者 梁锦娉 刘果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1059-1067,1072,共10页
[目的]探讨清宫医案中天花的诊治经验,以期对猴痘的中医临床诊疗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搜集和整理《清宫医案集成》中的天花病案,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标准化处理,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WEB端的数据挖掘模块,对分期、中药、证素等进行频次统... [目的]探讨清宫医案中天花的诊治经验,以期对猴痘的中医临床诊疗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搜集和整理《清宫医案集成》中的天花病案,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标准化处理,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WEB端的数据挖掘模块,对分期、中药、证素等进行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复杂网络分析,并结合古代文献梳理和归纳。[结果]纳入的71则医案中,共涉及6个分期,其中见点、起胀、灌浆的病案最多。病案中的71首处方共涉及141种中药,高频中药有连翘、山楂、紫草、当归、生地黄等。中药属性统计发现,甘味运用最多,归经以肺经为主,寒性药使用最多。除了内服汤药之外,71则医案中共出现10种中成药。病案共涉及32个证素。将分期与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发掘出10组关联项。对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得到常用药对18组。利用复杂网络分析,得到一核心处方,共13味核心药物,分别为连翘、山楂、牛蒡子、生地黄、当归、赤芍、桔梗、甘草、荆芥穗、木通、防风、酒黄芩、紫草。[结论]对于天花诊治,清宫御医常结合全身与局部辨证,治则以透毒为第一要义,凉血散血法贯彻始终,治疗过程中尤其注重顾护正气、调畅气血。总结和归纳清宫御医的天花临证经验,对于现代猴痘的诊治有较大的参考价值,有助于补充猴痘指南的辨证和治法方药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宫医案集成 天花 诊治经验 猴痘 启示 文献研究 数据挖掘
下载PDF
汉代军队医疗保障制度初探 被引量:12
15
作者 冯骊 上官绪智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23-130,共8页
汉代政府比较重视军队医疗保障,在军队中设有医疗机构,机构编制中有军医、医吏、医卒等人员,其职责任务明确。对军队中各种疾病及时的诊断和汤、丸、散、膏、丹等药物及外科手术、包扎、针灸、外敷等治疗,对有病将士实行巡诊接诊、病情... 汉代政府比较重视军队医疗保障,在军队中设有医疗机构,机构编制中有军医、医吏、医卒等人员,其职责任务明确。对军队中各种疾病及时的诊断和汤、丸、散、膏、丹等药物及外科手术、包扎、针灸、外敷等治疗,对有病将士实行巡诊接诊、病情报告、病休请假销假、传染病人隔离、病亡将士抚恤等制度,反映了汉代军队医疗在组织人员、药物和医疗技术、制度等方面有了相当水平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疾病 医疗保障
下载PDF
唐代医事管理与医疗机构设置制度初探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正东 邓盛木 刘博 《医学与哲学(A)》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5-66,共2页
唐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十分繁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其法律体系和制度都较为完备。因此,研究其在医事管理制度以及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正确设置医疗机构等方面的法律制度,对健全我国医事法制,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 唐代 医事管理 医疗机构
下载PDF
隋唐五代医学文献发展概述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灿玾 张增敏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122-125,共4页
隋唐五代时期,医学文献较前有了新的发展。分析隋唐五代时期的政治、文化背景对医学文献发展的影响,从病源学专著的问世、对经典著作的注释、官修医书、本草文献的新发展、针灸文献的新发展、医方类文献、专科及专病类文献、出土医学文... 隋唐五代时期,医学文献较前有了新的发展。分析隋唐五代时期的政治、文化背景对医学文献发展的影响,从病源学专著的问世、对经典著作的注释、官修医书、本草文献的新发展、针灸文献的新发展、医方类文献、专科及专病类文献、出土医学文献、医学教育方面文献及儒、道、释三教对医学的影响,并就此10个方面对该时期的医学文献发展概况加以简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唐五代 医学文献 发展概述
下载PDF
试论秦汉晋唐时期中医美容的萌发及兴盛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燕平 黄岑汉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9-11,共3页
中医美容历史悠久,根基深厚,其独特的理论知识,丰富多彩的美容方法,蕴藏在历代养生、预防、本草和临床各科医籍之中,具有很高的发掘、研究和应用价值。从秦汉晋唐时期中医美容萌发和兴盛历程的角度,试论中医美容学术思想、方法技能及事... 中医美容历史悠久,根基深厚,其独特的理论知识,丰富多彩的美容方法,蕴藏在历代养生、预防、本草和临床各科医籍之中,具有很高的发掘、研究和应用价值。从秦汉晋唐时期中医美容萌发和兴盛历程的角度,试论中医美容学术思想、方法技能及事业发展之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晋唐时期 中医美容 萌发及兴盛
下载PDF
从唐开元《医疾令》看唐代的医疗法 被引量:7
19
作者 冯卓慧 王霖冬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2013年第1期102-112,共11页
从已发现并整理出的唐开元年间的《医疾令》来看,唐代有着相对健全的医政和医疗法。包括完备的医政管理制度、医学教育制度、医生资格考试制度、公费医疗制度、药物管理制度、传染性疫疾的防治制度和违反诸制度及医疗犯罪的惩治法律等。
关键词 唐代医疗 《医疾令》 医疗法 医疗犯罪
下载PDF
试论唐高宗的“风疾”及其治疗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维慎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0-67,共8页
风疾(中风)是唐高宗疾病的总名,风眩(即"头眩")、风痺、脑廱是高宗疾病的具体名。也就是说,风眩(脑血栓形成)、风痺(脑栓塞)、脑廱(脑瘤)是高宗风疾的不同发展阶段。唐高宗的风疾虽采用减负疗法、"饵药"静养、避暑... 风疾(中风)是唐高宗疾病的总名,风眩(即"头眩")、风痺、脑廱是高宗疾病的具体名。也就是说,风眩(脑血栓形成)、风痺(脑栓塞)、脑廱(脑瘤)是高宗风疾的不同发展阶段。唐高宗的风疾虽采用减负疗法、"饵药"静养、避暑疗养、温泉疗法、针刺放血疗法等,有时是两种方法的巧妙结合,但终因贵为皇帝的高宗身体虚弱,且治疗方法受到限制,因而风疾一直在折磨他,使他"头重不可忍",并最终把他送到了生命的尽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医疗 唐高宗 风疾 中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