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宋时期中医古籍文献对不寐中医药治疗经验的整理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婷婷 张立敏 +3 位作者 崔力心 管凤玲 刘蕾 南红梅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7期722-727,共6页
目的基于唐宋时期中医古籍文献对不寐中医药治疗经验的整理研究。方法以《中华医典》(第五版)收录的唐宋时期古籍为依托,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探索唐宋时期不寐治疗组方用药的经验。结果治疗不寐使用最多的药物依次为人参、酸枣仁、肉桂、... 目的基于唐宋时期中医古籍文献对不寐中医药治疗经验的整理研究。方法以《中华医典》(第五版)收录的唐宋时期古籍为依托,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探索唐宋时期不寐治疗组方用药的经验。结果治疗不寐使用最多的药物依次为人参、酸枣仁、肉桂、茯苓、麦冬、茯神、黄芪、川芎、黄芩;常用药物类别为补虚药、清热药、安神药;用药性味以甘平温、苦寒为主;药物归经以入心经药最多,其次为入脾经、肺经、肝经;出现次数较多的核心药物有甘草、人参、肉桂、酸枣仁、麦冬、茯苓、茯神、黄芪8味;通过综合分析得到13个核心药对组合。结论唐宋时期辨证治疗不寐主要以补虚、清热、安神为主;从唐宋时期用药上来看,体现了“治病必求于本”的原则,治不寐之本在于安神;常用药对以人参为中心,天王补心丹、酸枣仁汤、养心汤三个著名安神方剂都包括药对中的药物,为临床用药选择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时期 不寐 用药规律
下载PDF
唐、五代时期民众就医服药观念的形成
2
作者 张剑光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5-133,共9页
唐、五代时期,各级官府都设有医疗官员,州、县政府中的官员及其家属,都能享受到官方医疗的服务。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医学的认识不断深化,城市中的普通民众,基本建立起了有病就医服药的观念,得病后一般都会设法医治。随着医者数... 唐、五代时期,各级官府都设有医疗官员,州、县政府中的官员及其家属,都能享受到官方医疗的服务。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医学的认识不断深化,城市中的普通民众,基本建立起了有病就医服药的观念,得病后一般都会设法医治。随着医者数量的增多,医者的医疗技术水平也有了相应提高,他们能满足不同层次百姓的医疗需求。之所以能普遍形成病后就医观念,其原因一是与当时政府和士大夫们的大力推广和提倡有关,二是和城市内的药材销售方便和药材炼制技术的提高有关。就医服药观念的形成,说明唐、五代时期人们的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五代时期 就医服药 医药诊治
下载PDF
唐代医事管理与医疗机构设置制度初探 被引量:2
3
作者 徐正东 邓盛木 刘博 《医学与哲学(A)》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5-66,共2页
唐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十分繁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其法律体系和制度都较为完备。因此,研究其在医事管理制度以及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正确设置医疗机构等方面的法律制度,对健全我国医事法制,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 唐代 医事管理 医疗机构
下载PDF
从唐开元《医疾令》看唐代的医疗法 被引量:7
4
作者 冯卓慧 王霖冬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2013年第1期102-112,共11页
从已发现并整理出的唐开元年间的《医疾令》来看,唐代有着相对健全的医政和医疗法。包括完备的医政管理制度、医学教育制度、医生资格考试制度、公费医疗制度、药物管理制度、传染性疫疾的防治制度和违反诸制度及医疗犯罪的惩治法律等。
关键词 唐代医疗 《医疾令》 医疗法 医疗犯罪
下载PDF
试论唐高宗的“风疾”及其治疗 被引量:6
5
作者 张维慎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0-67,共8页
风疾(中风)是唐高宗疾病的总名,风眩(即"头眩")、风痺、脑廱是高宗疾病的具体名。也就是说,风眩(脑血栓形成)、风痺(脑栓塞)、脑廱(脑瘤)是高宗风疾的不同发展阶段。唐高宗的风疾虽采用减负疗法、"饵药"静养、避暑... 风疾(中风)是唐高宗疾病的总名,风眩(即"头眩")、风痺、脑廱是高宗疾病的具体名。也就是说,风眩(脑血栓形成)、风痺(脑栓塞)、脑廱(脑瘤)是高宗风疾的不同发展阶段。唐高宗的风疾虽采用减负疗法、"饵药"静养、避暑疗养、温泉疗法、针刺放血疗法等,有时是两种方法的巧妙结合,但终因贵为皇帝的高宗身体虚弱,且治疗方法受到限制,因而风疾一直在折磨他,使他"头重不可忍",并最终把他送到了生命的尽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医疗 唐高宗 风疾 中风
下载PDF
唐以前时期中医头痛诊疗规律分析
6
作者 滕飞 石岩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9期111-113,共3页
通过选取先秦两汉至晋唐时期的经典医学著作,探析这一时期中医头痛的诊疗规律。研究发现,头痛的理论基础即为经络学说,可根据经脉循行或六经传变规律阐释头痛的发生。外感淫邪、脏腑功能失调、痰饮、宿食不消、疫毒等均为诱发疾病产生... 通过选取先秦两汉至晋唐时期的经典医学著作,探析这一时期中医头痛的诊疗规律。研究发现,头痛的理论基础即为经络学说,可根据经脉循行或六经传变规律阐释头痛的发生。外感淫邪、脏腑功能失调、痰饮、宿食不消、疫毒等均为诱发疾病产生的重要因素。头痛的中医四诊理论,以脉诊记载最为丰富。在临床实践中,可通过辨证内服、针刺治疗、药物外敷或外洗等多种手段来缓解头痛的发生。由此可见,晋唐以前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中医头痛诊疗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以前 头痛 诊疗规律
下载PDF
浅析宋代法律对弱势群体的医疗保障 被引量:1
7
作者 杜菁 梁永宣 孟永亮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第3期301-304,315,共5页
宋代是中国古代社会法制发展的高峰期,出现了许多文明进步的法律制度,其中对老年病者、妇女病者、儿童病者、残疾病者、奴婢病者、狱囚病者等弱势群体的医疗保障极为重视。这部分人由于年龄、性别、生理缺陷、地位、身份等限制,其生存... 宋代是中国古代社会法制发展的高峰期,出现了许多文明进步的法律制度,其中对老年病者、妇女病者、儿童病者、残疾病者、奴婢病者、狱囚病者等弱势群体的医疗保障极为重视。这部分人由于年龄、性别、生理缺陷、地位、身份等限制,其生存状况处于劣势地位,患病时更加需要受到保护。文中主要通过梳理宋代代表性法典《宋刑统》及其他相关史料,发现宋代在保护弱势群体的生存权、就医权等方面,制定和实施了许多相关的法律条目和医事制度,在保护病者权益、促进法制文明、稳定社会秩序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法律 医疗 保障
下载PDF
唐代民间医疗视角下的“饮子”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石英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93-98,共6页
中古时期兴起的"饮子",其前身是流行于南朝的各色"药饮"。饮子具有所用药物较为平和及方便饮用的特点。饮子在唐代的盛行有其社会背景,一是医者的认可。"汤胜于丸,丸迟不应急尔",即治疗的时效性使得汤剂... 中古时期兴起的"饮子",其前身是流行于南朝的各色"药饮"。饮子具有所用药物较为平和及方便饮用的特点。饮子在唐代的盛行有其社会背景,一是医者的认可。"汤胜于丸,丸迟不应急尔",即治疗的时效性使得汤剂在唐代剂型中占据了主要地位;二是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为饮子类汤剂的盛行提供了可能性。正是上述因素,促成了唐代"寻常之药,不过数味"的饮子流行于民间医人与民众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子 唐代 盛行 民间医疗
下载PDF
唐宋民间医疗活动中灸疗法的浮沉——一项技术抉择的时代背景分析 被引量:21
9
作者 于赓哲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2-73,共12页
灸疗法在唐宋之际民间医疗活动中地位浮沉能够反映唐宋民间医疗资源分配状况。灸疗法作为一种简便易行的、具有浓厚“平民化”色彩的疗法,在唐代基层民间起着其他疗法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到了宋代,随着社会经济、技术水平的整体发展以... 灸疗法在唐宋之际民间医疗活动中地位浮沉能够反映唐宋民间医疗资源分配状况。灸疗法作为一种简便易行的、具有浓厚“平民化”色彩的疗法,在唐代基层民间起着其他疗法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到了宋代,随着社会经济、技术水平的整体发展以及国家力量和民间势力对医疗事业的积极参与,使得汤药、针刺等疗法逐渐惠及下层民众,在医疗资源日渐丰富的情况下,灸疗法地位开始逐渐下降。灸疗法在民间地位的变化,体现了不同时代整体技术水平和民众生活品质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灸疗法 基层民间 医疗资源 唐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