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和中频脉冲电刺激治疗偏瘫肩痛的疗效差异分析
1
作者 姜建萍 孙健 赵春苗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6期174-177,共4页
目的 分析偏瘫肩痛患者实施中医定向透药与中频脉冲电刺激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潍坊市中医院于2022年11月—2023年11月收治的60例偏瘫肩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掷骰子分组为透药组与刺激组,各30例。透药组行中医定向透药治疗,刺激组行... 目的 分析偏瘫肩痛患者实施中医定向透药与中频脉冲电刺激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潍坊市中医院于2022年11月—2023年11月收治的60例偏瘫肩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掷骰子分组为透药组与刺激组,各30例。透药组行中医定向透药治疗,刺激组行中频脉冲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疼痛情况、肩关节活动度、肢体功能情况及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透药组疼痛评分低于刺激组,肩关节活动度高于刺激组,上肢功能及上肢自理能力优于刺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透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刺激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92,P<0.05)。结论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可大幅减轻肩痛问题,拓展肩关节活动度,提升肩关节功能,有效率高,相比中频脉冲电刺激疗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频脉冲电刺激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 肢体功能 偏瘫肩痛
下载PDF
针刺八髎穴联合中频刺激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临床疗效及对尿流动力学的影响
2
作者 潘秋银 李登科 +3 位作者 苏晓勇 王琼 孙文琳 祁玉军 《河北中医》 2024年第9期1528-1531,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八髎穴联合中频电刺激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其排尿功能、尿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86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2组均予常规膀胱功能训练,对照组加... 目的观察针刺八髎穴联合中频电刺激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其排尿功能、尿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86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2组均予常规膀胱功能训练,对照组加中频刺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针刺八髎穴。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排尿情况(包括日均单次排尿量、日均导尿次数、日均漏尿次数)、尿流动力学相关指标(膀胱残余尿量、最大逼尿肌压、最大膀胱测压容积)。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37%(38/43),对照组总有效率69.77%(30/43),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日均单次排尿量均升高(P<0.05),日均导尿次数、日均漏尿次数均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日均单次排尿量上升(P<0.05),日均导尿次数、日均漏尿次数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2组残余尿量显著减少(P<0.05),最大逼尿肌压、最大膀胱测压容积均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残余尿量显著减少(P<0.05),最大逼尿肌压、最大膀胱测压容积显著上升(P<0.05)。结论针刺八髎穴联合中频刺激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效果优于中频刺激治疗,能有效改善其排尿功能和尿流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神经原性 脊髓损伤 针刺疗法 八髎穴 中频电刺激
下载PDF
“深刺纳阳”针法联合中频电脑治疗仪治疗卒中后患者吞咽障碍疗效观察
3
作者 李宏伟 王栩 +7 位作者 樊颖 谢艳丽 衣家乐 蒋楚璠 肖遥 吴滟萍 张壮颖 张智龙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4期554-557,共4页
目的:观察“深刺纳阳”针法联合中频电脑治疗仪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143例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1)和观察组(n=72),对照组给予中频电脑治疗仪治疗,观察组给予“深刺纳阳”针法联合中频电脑治疗... 目的:观察“深刺纳阳”针法联合中频电脑治疗仪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143例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1)和观察组(n=72),对照组给予中频电脑治疗仪治疗,观察组给予“深刺纳阳”针法联合中频电脑治疗仪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吞咽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4周,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和洼田饮水试验(WST)评分、NIHSS评分均降低,吞咽功能评估量表(GUSS)评分、Fugl-Meyer评分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和WST、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GUSS、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刺纳阳”针法联合中频电脑治疗仪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显著,可促进吞咽、神经及运动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针刺 中频电脑治疗仪 吞咽功能 中医症候积分
下载PDF
尼麦角林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影响
4
作者 姚玉婷 赵鹏 +2 位作者 李燕 姚玉鑫 刘敏肖 《中国康复》 2024年第4期200-203,共4页
目的:观察尼麦角林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及血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将患者分成3组,每组30例。A组给予常规治疗;B组给予常规治疗结合尼麦角林;C组给予常规治疗结合尼麦角林和吞... 目的:观察尼麦角林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及血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将患者分成3组,每组30例。A组给予常规治疗;B组给予常规治疗结合尼麦角林;C组给予常规治疗结合尼麦角林和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2周的治疗效果,比较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标准吞咽功能量表(SSA)评分、洼田饮水等级、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NIHSS评分、SSA评分及血清NSE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5),且B、C组低于A组(P<0.05),C组低于B组(P<0.05);3组洼田饮水试验等级优于治疗前(P<0.05),B、C组优于A组(P<0.05),C组优于B组(P<0.05);3组患者血清BDNF和NGF表达水平及总有效率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B、C组高于A组(P<0.05),C组高于B组(P<0.05)。结论:尼麦角林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可有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升高血清BDNF和NGF水平,降低NSE水平,协助患者恢复吞咽功能,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吞咽困难 尼麦角林 低频电刺激治疗 神经功能
下载PDF
1例1型糖尿病性胃轻瘫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
5
作者 郝民 高俊娈 +4 位作者 薛丽 张庚良 毛慧 沈彦如 刘晓彤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4年第5期90-93,共4页
本文总结1例1型糖尿病性胃轻瘫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经验。基于护理评估和中医辨证,在心理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指导等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中频电脉冲疗法进行穴位按摩,有效改善患者恶心呕吐的症状,减轻痛苦,促进患... 本文总结1例1型糖尿病性胃轻瘫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经验。基于护理评估和中医辨证,在心理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指导等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中频电脉冲疗法进行穴位按摩,有效改善患者恶心呕吐的症状,减轻痛苦,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胃轻瘫 中频电脉冲疗法 穴位 中医护理 血糖
下载PDF
温针灸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急性卒中后尿失禁的疗效观察及对尿动力学的影响
6
作者 蔡芳 乔红梅 +2 位作者 朱艳 潘旭东 金杰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4年第6期634-638,共5页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穴位低频电刺激治疗急性卒中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尿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108例急性卒中后尿失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留置、间歇清洁、导尿、膀胱训练、药物...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穴位低频电刺激治疗急性卒中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尿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108例急性卒中后尿失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留置、间歇清洁、导尿、膀胱训练、药物及穴位低频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72 h排尿情况,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两组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问卷简表(International Consultation on Incontinence questionnaire-short form,ICIQ-SF)、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和国际下尿路综合征症状(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LUTS)的评分变化以及尿动力学指标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1%,高于对照组的85.2%(P<0.05)。治疗后,两组72 h排尿情况、尿动力学指标、ICIQ-SF评分、QOL评分和LUTS评分均优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上述观察指标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温针灸联合穴位低频电刺激治疗急性卒中后尿失禁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尿动力学指标和尿失禁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疗法 针药并用 低频电刺激 脑梗死 中风后遗症 尿失禁 尿动力学
下载PDF
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运动发育迟缓患儿的疗效分析
7
作者 卞新华 石娜娜 +1 位作者 朱敏 韩晓霞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5期991-993,共3页
目的:观察低频脉冲电刺激辅助治疗运动发育迟缓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运动发育障碍的患儿20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儿分为对照组(98例,采用常规运动训练治疗)与观察组(104例... 目的:观察低频脉冲电刺激辅助治疗运动发育迟缓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运动发育障碍的患儿20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儿分为对照组(98例,采用常规运动训练治疗)与观察组(104例,采用低频脉冲电刺激辅助常规运动训练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运动能力(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治疗效果、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及并发症。结果:治疗后,两组的精细运动商(Fine Motor Quotient,FMQ)、总运动商(Total motor quotient,TMQ)及粗大运动商(Gross motor quotient,GMQ)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的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ADL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1m、3m、5m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运动发育迟缓的患儿辅以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脉冲电刺激 辅助治疗 运动发育迟缓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电针联合中频电刺激应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对患者颈椎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月 周密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期61-63,67,共4页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中频电刺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选择泰州中西医结合医院2020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6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n=31)采用牵引加推拿治疗,观察组(n=31)...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中频电刺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选择泰州中西医结合医院2020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6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n=31)采用牵引加推拿治疗,观察组(n=31)在此基础上采用电针联合中频电刺激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颈椎功能、疼痛程度、活动度及神经传导速度.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5%,高于对照组的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疼痛数字评分分别为(15.58±3.16)分、(1.76±0.54)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颈椎左右屈及左右旋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分别为(48.51±2.32)cm/s、(41.63±2.11)cm/s,均快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联合中频电刺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确切,能减轻患者疼痛,改善其颈椎功能与活动度,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电针 中频电刺激 牵引 推拿 颈椎功能
下载PDF
摄食训练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对帕金森病伴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摄食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9
作者 孙晓倩 李丽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8期63-65,76,共4页
目的探讨摄食训练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对帕金森病伴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摄食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3月—2023年9月收治的66例帕金森病伴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对... 目的探讨摄食训练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对帕金森病伴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摄食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3月—2023年9月收治的66例帕金森病伴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低频电刺激治疗,观察组采用摄食训练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的吞咽功能、摄食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中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摄食训练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对帕金森病伴吞咽障碍患者有显著疗效,有助于患者吞咽功能及摄食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伴吞咽障碍 低频电刺激治疗 摄食训练 吞咽功能 摄食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低频电刺激联合肌筋膜疗法对盆底肌筋膜疼痛的疗效观察
10
作者 黄菊英 胡辉艳 +3 位作者 余龙英 刘侃 陈伟涛 周宇博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30期45-48,共4页
目的观察低频电刺激联合肌筋膜疗法治疗盆底肌筋膜疼痛(MFPP)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江西省上饶市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100例MFP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两组各50例。A组采取低频电刺激疗法,B组... 目的观察低频电刺激联合肌筋膜疗法治疗盆底肌筋膜疼痛(MFPP)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江西省上饶市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100例MFP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两组各50例。A组采取低频电刺激疗法,B组采取低频电刺激疗法联合肌筋膜疗法。比较两组盆底肌力[Laycock改良牛津肌力分级法(MOS)]、盆底肌压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盆底表面肌电Glazer评估、性功能[女性性功能指数(FSFI)]。结果B组治疗后盆底肌力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前、后静息平均肌电值低于A组,快肌最大肌电值、慢肌平均肌电值高于A组,快速收缩放松时间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FSFI评分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电刺激联合肌筋膜疗法利于缓解MFPP患者疼痛程度,改善盆底肌肌力、肌电状况,提高性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肌筋膜疼痛 低频电刺激 肌筋膜疗法 性功能
下载PDF
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对人工流产术后康复的影响分析
11
作者 古扎努尔·吉力力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9期126-128,共3页
目的:分析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对人工流产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于柯坪县人民医院接受人工流产术的64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2023年2—10月),采用双盲法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生... 目的:分析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对人工流产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于柯坪县人民医院接受人工流产术的64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2023年2—10月),采用双盲法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对比两组术后阴道出血时间、月经恢复时间、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阴道出血时间、月经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天,两组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月经来潮第15天,两组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厚度高于术后第1天,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后进行常规干预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有助于术后康复,缩短月经恢复时间,促进子宫复旧,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流产术 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 生物刺激反馈仪
下载PDF
间歇鼻饲、吞咽手法训练配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12
作者 于文静 毛炅平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8期147-150,共4页
目的 探讨间歇鼻饲、吞咽手法训练配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 目的 探讨间歇鼻饲、吞咽手法训练配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鼻饲和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间歇鼻饲、吞咽手法训练配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总蛋白(T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舌骨上移、舌骨前移距离长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评分低于对照组,吞咽相关生存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肽Y(NPY)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间歇鼻饲、吞咽手法训练配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能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营养状态、舌骨喉复合体动度及吞咽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鼻饲 吞咽手法训练 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 脑卒中 吞咽障碍
下载PDF
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游戏疗法应用于脑瘫患儿的效果分析
13
作者 郭红霞 韩贻斌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5期146-148,共3页
目的:分析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游戏疗法应用于脑瘫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邹城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治的脑瘫患儿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早期康复锻炼干预... 目的:分析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游戏疗法应用于脑瘫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邹城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治的脑瘫患儿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早期康复锻炼干预,试验组给予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游戏疗法。比较两组康复效果、粗大运动功能分级及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平衡能力、综合发育商、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粗大运动功能分级分布情况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结论: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游戏疗法应用于脑瘫患儿的效果显著,能够改善平衡力、智力、认知功能及运动功能,值得临床应用并予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脉冲电刺激 游戏疗法 脑瘫
下载PDF
低频脉冲治疗对老年晚期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有效性探讨
14
作者 李海燕 陈湘燕 王娟 《系统医学》 2024年第4期162-164,168,共4页
目的 探究低频脉冲治疗对老年晚期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泰州市姜堰中医院肿瘤科于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60例老年晚期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予以常规对症治疗)、... 目的 探究低频脉冲治疗对老年晚期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泰州市姜堰中医院肿瘤科于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60例老年晚期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予以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辅以低频脉冲治疗),各30例。对比两组骨髓抑制严重程度、健康状况、生活质量,所用工具为卡氏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core,KPS)、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FACT-G)。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骨髓抑制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23,P<0.05)。治疗后,观察组KPS评分为(89.21±5.11)分,FACT-G评分为(88.23±6.11)分,高于对照组的(77.71±4.33)分、(75.61±5.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04、8.539,P均<0.05)。结论 低频脉冲治疗的辅助价值更高,可有效减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提高机体健康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晚期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 低频脉冲治疗 经皮穴位电刺激 效果观察
下载PDF
镜像疗法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15
作者 王姝 王红艳 +4 位作者 李惟婧 李晓珂 左冠超 庞君 唐悠洋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0期61-64,共4页
目的观察镜像疗法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PSD)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PS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常规吞咽训练基础上配合低频电刺激训练,... 目的观察镜像疗法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PSD)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PS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常规吞咽训练基础上配合低频电刺激训练,试验组在常规吞咽训练的基础上采用镜像疗法结合低频电刺激训练。比较两组的吞咽障碍、口腔运送时间(OTT)、洼田饮水试验分级。结果治疗前,两组吞咽造影(VFSS)评分、OTT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VFSS评分高于对照组,OTT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镜像疗法结合低频电刺激训练可以进一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镜像疗法 低频电刺激
下载PDF
头部低频电刺激疗法与游戏疗法联合应用于脑瘫患儿康复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探析
16
作者 李培培 杨玉梅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3期34-36,40,共4页
目的探究头部低频电刺激疗法与游戏疗法联合应用于脑瘫患儿康复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7月该院收治的80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治疗方式,对照组(n=40)给予... 目的探究头部低频电刺激疗法与游戏疗法联合应用于脑瘫患儿康复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7月该院收治的80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治疗方式,对照组(n=40)给予常规治疗联合游戏疗法,观察组(n=40)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头部低频电刺激疗法.对比两组患儿的神经学指标、粗大运动功能和脑血流灌注.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88评分为(220.69±21.45)分,高于对照组的(180.57±20.15)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和内皮素-1分别为(7.69±2.02)μg/L、(41.04±10.27)pg/mL,均低于对照组的(10.68±3.05)μg/L、(58.45±15.26)pg/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为(87.65±6.41)cm·s,平均血流速度为(80.52±5.10)cm·s,均慢于对照组的(95.64±7.03)cm·s、(95.37±6.51)cm·s,搏动指数为(0.57±0.02),低于对照组的(0.69±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部低频电刺激疗法联合游戏疗法应用于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中,有助于患儿脑血流灌注的改善,并可提高其粗大运动功能,调节神经学指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脑瘫 头部低频电刺激疗法 游戏疗法 康复治疗 粗大运动功能
下载PDF
健脾益肺补肾针刺疗法联合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对机械通气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韩毅 杜永芳 +1 位作者 邢冉 张志平 《陕西中医》 CAS 2023年第4期512-515,共4页
目的:分析健脾益肺补肾针刺疗法联合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对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130例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2例、观察组68例。共有对照组57例、观察组61例患者完成治疗。对照组采用经... 目的:分析健脾益肺补肾针刺疗法联合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对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130例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2例、观察组68例。共有对照组57例、观察组61例患者完成治疗。对照组采用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健脾益肺补肾针刺疗法。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营养指标、免疫功能指标、肺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肺部感染评分、APACHEⅡ评分降低(P<0.05),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呼气流量峰值(PEF)、残气量/肺总量比值(RV/TLC)、最大通气量(MVV)水平均升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益肺补肾针刺疗法联合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治疗干预机械通气患者,可提高肺功能,改善营养状况以及免疫功能,临床疗效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肺部感染 健脾益肺补肾针刺疗法 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 免疫功能 肺功能
下载PDF
低频重复经颅电刺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辜忠灵 丁秀英 +1 位作者 甘秀红 廖欢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3年第5期95-98,共4页
目的 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电刺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101例ACI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低频重复经颅电刺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n=52)和对照组(依达... 目的 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电刺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101例ACI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低频重复经颅电刺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n=52)和对照组(依达拉奉治疗,n=49)。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大脑中动脉峰值流速(Vp)、平均血流速度(Vm)指标高于对照组,双侧差值(Dvp、Dvm)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I患者采用低频重复经颅电刺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神经功能和脑血流动力学,同时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低频重复经颅电刺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 临床疗效 神经功能 脑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基于GA-SVR模型的肌力康复电刺激系统的设计研究
19
作者 隋修武 梁天翼 杨静文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35-41,共7页
为了实现康复电刺激系统治疗参数的个性化定制及实时调整,提出了一种基于调制中频电刺激的下肢肌力康复闭环电刺激系统。设计低频调制中频刺激电路,基于遗传算法建立了电刺激参数与膝关节角度之间的支持向量机回归预测模型,并搭建基于... 为了实现康复电刺激系统治疗参数的个性化定制及实时调整,提出了一种基于调制中频电刺激的下肢肌力康复闭环电刺激系统。设计低频调制中频刺激电路,基于遗传算法建立了电刺激参数与膝关节角度之间的支持向量机回归预测模型,并搭建基于模糊内模控制PID的闭环反馈系统,以达到更精确稳定的参数设置效果。通过膝关节运动实验表明,被试者在无痛感的前提下更接近预期的关节运动轨迹,30组膝关节运动角度与预期值最大均方根误差为10.21°,最小均方根误差为5.48°。相比传统低频电刺激,肌电平均振幅具有20μV以上提升。本文提出的电刺激系统参数可实现因人而异,且可根据闭环反馈结果进行实时调整,该系统能有效活化肌肉、提升肌力,在肌力康复步态训练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调制中频电刺激 GA-SVR回归预测模型 模糊内模PID反馈 膝关节运动控制 肌力康复
下载PDF
中频电刺激联合颈肌强度训练对颈椎病患者颈椎前凸角及颈椎功能的影响
20
作者 林延敏 何辉 陈曦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2期49-51,55,共4页
目的探讨中频电刺激联合颈肌强度训练对颈椎病患者颈椎前凸角及颈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中频电刺激联合颈肌强... 目的探讨中频电刺激联合颈肌强度训练对颈椎病患者颈椎前凸角及颈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中频电刺激联合颈肌强度训练,均持续干预1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颈椎前凸角、颈椎功能、疼痛程度及颈椎活动度.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颈椎前凸角为(20.24±1.78)°,大于对照组的(18.88±1.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评分为(12.99±3.53)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为(1.93±0.51)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7.64±4.14)分、(2.64±0.57)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颈椎右旋、左旋、前屈及后伸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频电刺激联合颈肌强度训练能有效减轻颈椎病患者的颈部疼痛,增加颈椎前凸角,改善颈椎功能,提高颈椎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中频电刺激 颈肌强度训练 颈椎前凸角 颈椎功能 颈椎活动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