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Effect of Iron in Anther Media of Early Japonica Rice in Cold Region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兰民 黄晓群 +2 位作者 王瑞英 刘传雪 关世武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08年第6期64-67,共4页
In this study, through vitro culturing anthers of 7 F1 progenies of early Japonica rice in cold region on medium with different Fe2+ contents, it was found that Fe2+ content generated greater impacts on the induction ... In this study, through vitro culturing anthers of 7 F1 progenies of early Japonica rice in cold region on medium with different Fe2+ contents, it was found that Fe2+ content generated greater impacts on the induction rate and green plantlet differentiation. The result demonstrated that if Fe2+ increased from 32 to 40 mg/kg, the induction rate of early Japonica rice anther culture in N6 culture media was more then 1.4 times higher than that in N6 culture media containing 5.6 mg/kg Fe2+. In this concentration range, the induction rate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Fe2+ content, while if the concentration was over this concentration range, the induction rate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Fe2+, showing single peak distribution. When the Fe2+ was 40 mg/kg in differentiation medium, the differentiation rate decreased dramatically. The green plantlet differentiations of callus which were induced on culture media containing 32-40 mg/kg Fe2+ were different, when they were cultured on MS culture media, and 85.7% materials could increase green plantlet productivity to about 7.8%. Therefore, increasing Fe2+in induction media properly could increase anther culture efficiency of early Japonica rice in cold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rly japonica rice in COLD region ANTHER CULTURE medium IRON EFFECT
下载PDF
中粳稻新品种展示筛选试验研究初报
2
作者 唐士勇 刘礼明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年第8期96-98,共3页
通过开展14个中粳稻新品种比较试验,筛选出适合六安市裕安区乃至周边地区种植的部分高产、多抗、优质的中粳稻新品种。结果表明,宁香粳9号、秀水121、苏秀867、武育糯180、扬粳5118、皖垦糯5号、南粳晶谷、金粳糯6288等品种综合表现较好... 通过开展14个中粳稻新品种比较试验,筛选出适合六安市裕安区乃至周边地区种植的部分高产、多抗、优质的中粳稻新品种。结果表明,宁香粳9号、秀水121、苏秀867、武育糯180、扬粳5118、皖垦糯5号、南粳晶谷、金粳糯6288等品种综合表现较好,可进一步示范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中稻 新品种 展示试验
下载PDF
籼粳杂交稻浙优21在闽北稻区作机插的高产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被引量:6
3
作者 叶龙荣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经2年的试种示范,在福建省闽北稻区实现了浙优21作中稻机插栽培单产900~1000 kg/667 m^(2)和烟后稻机插栽培单产800 kg/667 m^(2)的目标。本文总结了浙优21作中稻和烟后稻机插栽培的高产特性及关键技术。
关键词 籼粳杂交稻 浙优21 中稻 烟后稻 高产栽培技术
下载PDF
近30年江苏省迟熟中粳品种产量与品质分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张宏根 朱国永 +6 位作者 封智蔷 许明 吉健安 裴艳 钱凯 汤述翥 顾铭洪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27-334,共8页
通过对近30年来江苏省育成的45个迟熟中粳品种的区域试验资料分析和种植鉴定,了解江苏迟熟中粳品种的育种状况,为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区试资料分析表明,江苏近30年来迟熟中粳品种产量连上3个台阶,代表品种为1983年审定的盐粳2号,产... 通过对近30年来江苏省育成的45个迟熟中粳品种的区域试验资料分析和种植鉴定,了解江苏迟熟中粳品种的育种状况,为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区试资料分析表明,江苏近30年来迟熟中粳品种产量连上3个台阶,代表品种为1983年审定的盐粳2号,产量达到500 kg/667m^2;1992年审定的武育粳3号,产量达到580 kg/667m^2;1999年审定的武运粳8号,产量达到650 kg/667m^2.2005年以后育成的品种产量徘徊在600 kg/667m^2.2012年扬州种植鉴定结果表明,不同时期育成的品种产量为500~600 kg/667m^2,产量提升不明显.近年来注重品种的外观品质改良,垩白粒率有明显改进,但垩白度和食味品质的改良仍需要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迟熟中粳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温度、光照对杂交中粳80优121稻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杨联松 孙明 +4 位作者 张培江 白一松 许传万 唐旗 佘德红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23-25,28,共4页
对8个不同播期的杂交中粳80优121碾米品质(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外观品质(垩白度,透明度)、蒸煮品质(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营养品质(蛋白质含量)与不同播期抽穗至成熟期日均温度和光照时数进行相关... 对8个不同播期的杂交中粳80优121碾米品质(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外观品质(垩白度,透明度)、蒸煮品质(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营养品质(蛋白质含量)与不同播期抽穗至成熟期日均温度和光照时数进行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影响80优121稻米品质的第1因素为日均温度,光照为第2因素。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均与日均温度相关极显著,相关系数分别为-0.812,-0.817,-0.829;垩白度、透明度不但与日均温度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77和-0.995,而且与光照时数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50和-0.860;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及蛋白质含量均与日均温度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24,-0.718,-0.892和-0.863,而且直链淀粉含量和糊化温度还与光照时数相关。合肥(32°N)适宜播期为5月中下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中粳 80优121 稻米品质 日均温度 光照时数
下载PDF
施氮量和品种类型对稻米食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赵可 许俊伟 +5 位作者 姜元华 韦还和 张洪程 许轲 李超 丁焕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63-67,共5页
以常规晚粳、杂交晚粳、杂交中籼3种类型水稻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设置0、150、225、300 kg/hm2这4种施氮水平,研究品种类型和施氮量对食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米饭的硬度、黏聚性、咀嚼度、回复性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 以常规晚粳、杂交晚粳、杂交中籼3种类型水稻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设置0、150、225、300 kg/hm2这4种施氮水平,研究品种类型和施氮量对食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米饭的硬度、黏聚性、咀嚼度、回复性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最大值在225 kg/hm2水平;黏着性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最低值在225 kg/hm2水平;弹性不受氮肥的影响;香气、光泽、味道、口感和食味值呈下降趋势;完整性则一直增加。常规晚粳的米饭各项质构、食味指标均优于杂交晚粳、杂交中籼,杂交晚粳略优于杂交中籼。硬度与黏聚性、咀嚼度、回复性、完整性极显著正相关,与黏着性、香气、光泽、味道、口感、味道、食味值极显著负相关,食味计的各指标间都有显著的相关性,质构指标中除弹性和黏聚性外,其他指标都与食味计指标有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晚粳 杂交晚粳 杂交中籼 氮肥 质构 食味值
下载PDF
优良食味中熟中粳稻新品种南粳2728的选育与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姚姝 王才林 +10 位作者 张亚东 朱镇 陈涛 赵庆勇 周丽慧 赵凌 赵春芳 路凯 梁文化 吴俊生 蔡锋 《中国稻米》 2020年第3期88-90,共3页
南粳2728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和江苏大丰华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南粳5055为父本,与武粳15杂交,经数代条纹叶枯病抗性基因、稻瘟病抗性基因与半糯性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及外观与食味品质筛选培育而成的又一个优良食味... 南粳2728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和江苏大丰华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南粳5055为父本,与武粳15杂交,经数代条纹叶枯病抗性基因、稻瘟病抗性基因与半糯性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及外观与食味品质筛选培育而成的又一个优良食味粳稻新品种。其突出优点是稻米品质优良,直链淀粉含量10%左右。2018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江苏省淮北地区种植。本文介绍了其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粳2728 优良食味 中熟中粳 选育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温度、光照对80优121生育期及产量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杨联松 孙明 +2 位作者 张培江 许传万 白一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8年第1期10-11,14,共3页
对杂交中粳80优121在8个不同播期下的生育期、产量因素、理论产量与影响产量因素总积温、光照时数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80优121为中感温、中感光组合;随播期的推迟其全生育期缩短,播期每推迟10d,全生育期缩短5~7d... 对杂交中粳80优121在8个不同播期下的生育期、产量因素、理论产量与影响产量因素总积温、光照时数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80优121为中感温、中感光组合;随播期的推迟其全生育期缩短,播期每推迟10d,全生育期缩短5~7d,播始历期缩短4~6d;构成80优121产量因素的单株有效穗、每穗总粒数与影响该因素的生育时段总积温相关极显著,相关系数分别为0.841和0.704,结实率不仅与影响该因素的生育时段总积温相关,而且与影响该因素的生育时段光照时数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03和0.771,均达显著水平。千粒重与总积温、光照相关不显著。合肥地区适宜播期为5月上中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中粳 80优121 总积温 光照 生育期 产量因素
下载PDF
淮北地区机插超级粳稻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利用特征 被引量:1
9
作者 梁健 李晓峰 +6 位作者 舒鹏 张洪程 霍中洋 戴其根 许轲 魏海燕 郭保卫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6-52,共7页
为探究淮北地区不同氮肥水平下粳型超级稻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利用特征。在大田机插条件下,以常规中熟中粳超级稻和非超级稻(对照)为试材,设置3个氮肥水平即0、225、300 kg/hm2。从产量构成因素、干物质和氮素积累、茎蘖动态、叶面积指... 为探究淮北地区不同氮肥水平下粳型超级稻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利用特征。在大田机插条件下,以常规中熟中粳超级稻和非超级稻(对照)为试材,设置3个氮肥水平即0、225、300 kg/hm2。从产量构成因素、干物质和氮素积累、茎蘖动态、叶面积指数等角度分析不同氮肥水平下粳型超级稻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利用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超级稻平均产量呈增加趋势,对照产量则是先增加后减少。粳型超级稻最高产量平均值较对照最高产量平均值高10.98%。与对照相比,超级稻在3个氮肥水平下每穗粒数和群体颖花量高,结实率和千粒重与之相当;群体茎蘖移栽后早发快长,最终成穗率高;拔节前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比对照低,拔节后比对照高,超级稻粒叶比在3个氮肥处理下均高于对照;拔节前,超级稻干物质积累量比对照低,而拔节至抽穗、抽穗至成熟阶段干物质积累量分别比对照高7.77%和6.96%;植株氮素阶段积累量和植株阶段吸收速率,移栽至拔节、拔节至抽穗、抽穗至成熟阶段超级稻均比对照高。淮北地区粳型超级稻籽粒产量在3个氮肥处理下均表现出明显的增产优势。超级稻移栽后叶面积指数、粒叶比和光合势较高,最终茎蘖成穗率高;穗型大,群体总颖花量高,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多;生育期相近的中熟中粳超级稻产量高于对照与其较强的氮素吸收特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熟中粳 超级稻 产量 氮素吸收
下载PDF
中熟中粳糯新品种盐糯12的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进永 张大友 +2 位作者 徐殿云 董军芳 邵风康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15-17,共3页
盐糯12系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农科所育成的中熟中粳糯稻新品种,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株高95 cm,千粒重26g,分蘖性强,穗大粒多,对稻瘟病田间抗性较强,尤其中高抗水稻条纹叶枯病。2006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 盐糯12系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农科所育成的中熟中粳糯稻新品种,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株高95 cm,千粒重26g,分蘖性强,穗大粒多,对稻瘟病田间抗性较强,尤其中高抗水稻条纹叶枯病。2006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已审请品种权保护,公告号为CNA001692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熟中粳糯稻 盐糯12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九五”安徽省水稻中粳区域试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白一松 杨联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2年第5期644-645,共2页
1996~ 2 0 0 0年安徽省中粳区试结果表明 ,参试品种平均产量均高于对照 ,杂交稻为 8.0 1t/hm2 ,常规稻为 7.44t/hm2 ,杂交稻比常规稻平均增产 6.2 4%。两者的生育期均较对照长 。
关键词 安徽 水稻 区域试验 “九五”期间 杂交稻 产量 生育期 抗性
下载PDF
三系杂交中粳育种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超 《北方水稻》 CAS 2007年第2期14-16,52,共4页
回顾了杂交中粳育种历程,总结分析了不同时期育成品种表现及生产应用存在的问题;结合近年育成新品种的大面积生产实践,讨论了在解决杂交粳稻普遍存在的优势不强、米质不佳、结实率低、繁制种产量不高等难题的最新进展,介绍了主配不育系... 回顾了杂交中粳育种历程,总结分析了不同时期育成品种表现及生产应用存在的问题;结合近年育成新品种的大面积生产实践,讨论了在解决杂交粳稻普遍存在的优势不强、米质不佳、结实率低、繁制种产量不高等难题的最新进展,介绍了主配不育系的选用类型、提高恢复系产量、注重早期选择开花习性好的双亲等几点做法和品质、结实性、株型等改良的基本策略,三系杂交中粳已开始步入较快发展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中粳 进展 应用
下载PDF
三系杂交中粳优质育种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探讨
13
作者 刘超 王健康 +2 位作者 郭荣良 丁成伟 吴玉玲 《北方水稻》 CAS 2008年第3期14-16,21,共4页
介绍了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科所近年来育成的几个优质中粳恢复系徐恢201、徐恢01268、徐恢11733和不育系徐9320A、徐364A、徐91068A的主要特征特性、性状表现,及其配组育成的优质三系杂交中粳组合徐优201、徐优631、徐优733、徐优303、徐... 介绍了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科所近年来育成的几个优质中粳恢复系徐恢201、徐恢01268、徐恢11733和不育系徐9320A、徐364A、徐91068A的主要特征特性、性状表现,及其配组育成的优质三系杂交中粳组合徐优201、徐优631、徐优733、徐优303、徐2优1号的研究进展,探讨了新材料、新组合的利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中粳 不育系 恢复系 优质育种
下载PDF
徐优201特性及无公害栽培技术探讨
14
作者 丁成伟 刘超 +5 位作者 王健康 郭荣良 吴玉玲 徐家安 王友霜 胡婷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10599-10600,10623,共3页
[目的]推广优质杂交中粳徐优201。[方法]对徐优201的特性及无公害栽培技术进行阐述。[结果]该品种具有米质优、产量高、抗性强等特点,并于2005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结论]该品种适宜进行无公害栽培。
关键词 杂交中粳 徐优201 特性 无公害栽培技术
下载PDF
中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组合产量优势形成及其形态生理特征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晓芸 孟天瑶 戴其根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16,共7页
以中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组合甬优2640、甬优1640为材料,常规粳稻镇稻11、武运粳30和杂交籼稻丰两优香1号、新两优6380为对照,比较各类型品种在干物质积累、穗部特征、叶片形态及茎秆特性上的差异。结果表明,甬优籼粳杂交稻两年平均产... 以中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组合甬优2640、甬优1640为材料,常规粳稻镇稻11、武运粳30和杂交籼稻丰两优香1号、新两优6380为对照,比较各类型品种在干物质积累、穗部特征、叶片形态及茎秆特性上的差异。结果表明,甬优籼粳杂交稻两年平均产量为11.3 t/hm^2(11.1、11.4 t/hm^2),较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分别高6.6%和13.0%;产量构成上,甬优籼粳杂交稻的每穗粒数和群体颖花量显著高于对照,有效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低于对照;甬优籼粳杂交稻抽穗期、成熟期的干物质量及抽穗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依次为13.4 t/hm2、21.6 t/hm^2、6.9 t/hm^2,均显著高于对照;穗部特征上,甬优籼粳杂交稻的单穗质量和着粒密度高于对照,穗长略低于杂交籼稻,近80%的籽粒集中于中上部,而常规粳稻75%的籽粒集中于中下部,杂交籼稻籽粒分布相对匀称;甬优籼粳杂交稻上3叶的叶宽和卷曲率高于对照,叶长和叶基角处于对照之间(以杂交籼稻最大),披垂度最低,上部1、3叶差异显著;株高、穗高、秆长及穗下节间占秆长的比例以杂交籼稻>甬优籼粳杂交稻>常规粳稻;成熟期单茎茎干质量、单茎鞘干质量及基部节间单位长度干质量以甬优籼粳杂交稻最高。中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组合产量优势特征为足穗基础上,主攻大穗,并保持较高的结实率和千粒重;形态生理特征表现为籽粒集中于中上部,上3叶大小适宜,叶片内卷且直立,株高及穗下节间占秆长的比例适中,成熟期茎秆充实度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粳杂交稻 中熟 产量优势 干物质积累 穗部特征 叶片形态 茎秆特性
下载PDF
组培中粳8715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16
作者 曾海富 张盘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4年第4期317-318,共2页
早熟中粳8715,采用生物工程技术,选取当选晚2号适宜时期的健壮幼穗,进行体细胞培养,再生稻株,经多次田间试验、示范种植选育而成。该稻性状稳定,株形理想,生长青秀,光合效率高。根系健壮发达、不早衰。穗大粒多,熟期整齐... 早熟中粳8715,采用生物工程技术,选取当选晚2号适宜时期的健壮幼穗,进行体细胞培养,再生稻株,经多次田间试验、示范种植选育而成。该稻性状稳定,株形理想,生长青秀,光合效率高。根系健壮发达、不早衰。穗大粒多,熟期整齐,成熟时秆青籽黄,熟相佳。品质优,综合抗性强。全生育期133天。亩产450kg以上。适宜沿淮及淮北和江淮之间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培中粳 特性特性 栽培 技术 粳稻
下载PDF
江淮优良食味高产中熟常规粳稻品种的特征 被引量:19
17
作者 朱盈 徐栋 +7 位作者 胡蕾 花辰 陈志峰 张振振 周年兵 刘国栋 张洪程 魏海燕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78-588,共11页
从103个中熟常规粳稻品种(品系)中,根据不同食味值和产量水平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3种类型(味优高产、味优中产、味中高产),系统比较各类型品质和产量,以探究江淮优质食味与高产协同的品种特征。结果表明,味优高产类型品种加工品质与味中... 从103个中熟常规粳稻品种(品系)中,根据不同食味值和产量水平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3种类型(味优高产、味优中产、味中高产),系统比较各类型品质和产量,以探究江淮优质食味与高产协同的品种特征。结果表明,味优高产类型品种加工品质与味中高产类型品种无显著差异。与味中高产类型相比,味优高产类型品种垩白粒率、垩白面积比、垩白度分别高82.06%、56.34%和93.28%,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分别低14.21%、39.78%,胶稠度高8.73%,消减值和回复值分别低282.11%、37.88%。在产量方面,味优高产类型比味优中产类型高26.73%,其高产原因主要是具有较高的每穗粒数和结实率。与味优中产类型相比,味优高产类型单位面积穗数低22.26%,每穗粒数与结实率分别高42.12%、6.18%,成穗率高4.2%,抽穗期与成熟期叶面积指数分别高5.47%、16.94%,叶面积衰减率低7.25%,抽穗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和积累比例分别高24.07%和15.50%,着粒密度高40.33%。综上所述,味优高产类中熟常规粳稻的特征是,出糙率和整精米率都达国标1级;透明度由3级至5级不等;蛋白质含量在8%左右;直链淀粉含量在10%左右;胶稠度在75 mm以上; RVA谱消减值在-300 cP以下,回复值在600 cP以下。在产量方面其单位面积穗数310万穗hm–2左右,每穗粒数140个左右,抽穗后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与积累比例都能维持较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良食味 高产 中熟常规粳稻 品种特征
下载PDF
超高产亚亚种杂交中粳组合选育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培江 许传万 +4 位作者 袁平荣 白一松 杨联松 胡兴明 孙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9年第4期305-307,308,共4页
以利用粳爪(或光)交亚亚种杂种优势为出发点,探讨长江中下游和沿淮生态区一季中粳杂交稻组合及其亲本的选育方法。确定以提高千粒重为突破口,选育产量结构为 277.5 万穗/hm 2×200 粒/穗×80% 结实率×... 以利用粳爪(或光)交亚亚种杂种优势为出发点,探讨长江中下游和沿淮生态区一季中粳杂交稻组合及其亲本的选育方法。确定以提高千粒重为突破口,选育产量结构为 277.5 万穗/hm 2×200 粒/穗×80% 结实率×28g 千粒重的组合模式。利用光壳稻和爪哇稻,育成理论产量超过 140t/hm 2 的 N422 S/ H P121、 N422 S/ Z Y8178、 H P121 S/ Z Y8286 等一批符合目标的超高产杂交中粳组合,并有效地解决杂交稻因亲缘关系扩大而存在的生育期、株高、结实率、饱满度以及株型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中粳 亚亚种杂种优势 光壳稻 爪哇稻 选育方法
下载PDF
精量穴直播对粳型中稻生育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少愚 赵锋 +4 位作者 程建平 吴山 张旅峰 章桃娟 游爱兵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5662-5665,共4页
以热粳优35(R35)、甬优15(Y15)、甬优4149(Y4149)和甬优4949(Y4949)等4个粳型中稻品种为供试材料,设置精量穴直播(XB)、机插秧(JC)两种机械种植模式,并以人工移栽为对照(CK),探索不同种植模式下粳型中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因素特点。结... 以热粳优35(R35)、甬优15(Y15)、甬优4149(Y4149)和甬优4949(Y4949)等4个粳型中稻品种为供试材料,设置精量穴直播(XB)、机插秧(JC)两种机械种植模式,并以人工移栽为对照(CK),探索不同种植模式下粳型中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因素特点。结果表明,粳型中稻采用精量穴直播模式较采用人工移栽产量均显著提高;其中Y4149采用XB后,其穗总粒数显著增加,其他品种有效穗数均显著提高。与JC模式比较,R35和Y4949采用XB模式产量分别提高4.5%、4.9%,其产量提高的原因是有效穗数增加。在该试验条件下,R35和Y4949更适合精量穴直播种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精量穴直播 粳型中稻 产量
下载PDF
江苏中粳稻推广现状及发展杂交粳稻的优势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洪恺 纪凤高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5,共2页
概述了江苏省常规中粳和杂交中粳的推广现状,分析了杂交粳稻的生产优势,提出了推广杂交粳稻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 中粳稻 推广现状 杂交粳稻 优质 梗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