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维Offset平面波有限差分法叠前时间偏移 被引量:8
1
作者 王华忠 冯波 任浩然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19,共9页
在岩性油气藏勘探中,保振幅或保波形成像是进行储层特征分析和参数估计的基础。由于Kirchhoff积分叠前时间偏移、F-K域波动方程叠前时间偏移不适应弱横向变速介质情形,因此,基于偏移距(Offset)域平面波偏移思想,提出了Offset平面波有限... 在岩性油气藏勘探中,保振幅或保波形成像是进行储层特征分析和参数估计的基础。由于Kirchhoff积分叠前时间偏移、F-K域波动方程叠前时间偏移不适应弱横向变速介质情形,因此,基于偏移距(Offset)域平面波偏移思想,提出了Offset平面波有限差分法叠前时间偏移方法。讨论了CMP道集平面波分解原理,推导了Off- set平面波方程及其有限差分解法,给出了角度道集生成方法。利用大庆油田的一个横向缓变的速度模型,对Offset平面波有限差分法叠前时间偏移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适应缓横向变速介质情形,波场外推算子保幅,计算效率高,可以为AVP/AVA分析提供较好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ffset平面波 有限差分偏移 叠前时间偏移 横向缓变介质
下载PDF
周期性层状介质中超声波传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杨晓松 马瑾 刘力强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84-491,共8页
实验研究了韵律层结构和超声波探测频率对弹性波波速和波形的影响。实验中所使用的超声波频率为 2 4 0kHz ,韵律层由不同厚度的钢板和有机玻璃板构成。研究表明 ,当λi/di<4 (i=1 ,2 ) (λi 为超声波在介质i中传播时的波长 ,di 为韵... 实验研究了韵律层结构和超声波探测频率对弹性波波速和波形的影响。实验中所使用的超声波频率为 2 4 0kHz ,韵律层由不同厚度的钢板和有机玻璃板构成。研究表明 ,当λi/di<4 (i=1 ,2 ) (λi 为超声波在介质i中传播时的波长 ,di 为韵律层中介质i的厚度 )时 ,韵律层的波速近似等于 2种介质的时间平均速度 ;当λi/di>5 (i=1 ,2 )时 ,其速度开始显著地降低 ,并趋向于有效介质波速的Reuss下限 (VRp)。韵律层的结构对于透射波的波形有显著的影响。特别是当λi/di 接近于 6时 ,透射波波形非常简单 ,并且其透射波的振幅显著地降低。因此波形简单并不一定对应着简单的介质结构。由于弹性波在韵律层中的传播速度以及波形与探测频率有关 ,因此在利用地震测深结果分析岩石圈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探测 周期性层状介质 长波近似 地壳结构 地震测深
下载PDF
普通情况下的多普勒效应表达式 被引量:13
3
作者 魏国柱 李林 杜安 《东北工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02-605,共4页
考虑到波源和接收器相对于介质同时沿不同方向运动,推导出普遍情况下的机械波多普勒效应表达式·基于爱因斯坦的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利用狭义相对论的时间膨胀公式,推导出光在真空中的多普勒效应表达式·这一推导方法简... 考虑到波源和接收器相对于介质同时沿不同方向运动,推导出普遍情况下的机械波多普勒效应表达式·基于爱因斯坦的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利用狭义相对论的时间膨胀公式,推导出光在真空中的多普勒效应表达式·这一推导方法简单明了,物理概念清晰·最后给出了应用多普勒效应表达式的两个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效应表达式 光速不变原理 狭义相对论 时间膨胀公式 介质
下载PDF
汶川M_S8.0地震前后远震PS转换波与P波到时差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宋春燕 邵学钟 马瑾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26-742,共17页
利用远震初至波穿越地壳、上地幔等速度界面时产生的一系列PS型透射转换波,测定远震PS转换波与初至P波的到时差Δ t PS = t PS - t P随时间的变化特征,有可能监测孕震区转换界面以上有限的地层空间内介质物性的变化。选取2001—2012年... 利用远震初至波穿越地壳、上地幔等速度界面时产生的一系列PS型透射转换波,测定远震PS转换波与初至P波的到时差Δ t PS = t PS - t P随时间的变化特征,有可能监测孕震区转换界面以上有限的地层空间内介质物性的变化。选取2001—2012年作为研究时段,通过四川地震台网的YZP和JJS 2个台站记录到的兴都库什、苏门答腊南部地区2组震中距变化<3°的远震数据,得到2个台站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地震前后记录的PS转换波与初至P波到时差Δ t PS 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2006年以前Δ t PS 有一个缓慢增大的过程;汶川地震前约2a内Δ t PS 出现明显的降低过程,最大降幅达0.2~0.3s,超过测量误差4~5倍;震前2~3个月低值有一定程度的回返。文中讨论了可能引起Δ t PS 变化的原因,分析表明文中提出的远震转换波法在地震监测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值得进行进一步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转换波与P波到时差 汶川MS8.0地震 地壳介质波速变化
下载PDF
利用时移层析成像方法分析2014年云南景谷M_(S)6.6地震震源区的P波速度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曹颖 钱佳威 +2 位作者 黄江培 张国权 付虹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63-1585,共23页
为了获得2014年景谷M_(S)6.6地震发生前后10a间震源区高空间分辨率的P波速度变化,文中基于2008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由云南区域数字地震台网所记录的景谷地震震源区的地震资料,首先采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联合绝对到时和相对到时反演... 为了获得2014年景谷M_(S)6.6地震发生前后10a间震源区高空间分辨率的P波速度变化,文中基于2008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由云南区域数字地震台网所记录的景谷地震震源区的地震资料,首先采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联合绝对到时和相对到时反演了景谷地震震源区高分辨率的三维P波速度结构,反演结果表明景谷地震的余震序列分布于P波高速异常区及低速异常区的交界处,与澜沧江断裂有所相交的断裂处于低速异常区,这可能与断层中的流体有关。然后采用基于双差层析成像的时移层析成像方法得到了不同时间段之间的P波速度变化的时空分布,并结合已有的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成果,对P波速度的变化特征及其机制进行了探究,得到几点认识:1)景谷主震震中附近浅层深度的P波速度最大降幅为0.2%,在景谷主震发生2个月后出现,主要受岩石破坏影响所致。2)5~15km深度处整体存在P波速度上升条带区域,推测该区域为高强度、高阻介质的脆韧性转换带,不受主震发生的影响。在2014年12月6日M_(S)5.8及M_(S)5.9余震发生后,余震分布方向发生了明显变化,震源深度加深,脆韧性转换带受其影响使得P波速度下降了3.8%。3)震后约3a,P波速度上升并超过震前水平,可能在震源区的愈合过程中还包含了2018年9月8日云南墨江MS5.9地震发生前的应力积累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谷地震 时移层析成像 双差层析成像 P波速度变化
下载PDF
声速测量实验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何春乐 《长治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40-43,共4页
对声速测量的方法进行了理论探讨,声速测量实验的物理图像有更清楚的认识,有利于深入理解和探讨声速测量实验方法。
关键词 声速 驻波法 相位法 时差法 变频定距法 超声光栅法 干涉法 共振声谱法
下载PDF
波速线性变化介质中地震波传播特征
7
作者 张维冈 刘保华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8年第2期329-332,共4页
根据变速介质中地震波传播所满足的变系数波动方程,推导出波速线性变化介质中一维波动方程的解析解,讨论了波速不均匀性对地震波传播的影响:地震波振幅衰减大小与介质速度梯度有关;频率转折点两侧地震波传播性质;频率与地震波波速... 根据变速介质中地震波传播所满足的变系数波动方程,推导出波速线性变化介质中一维波动方程的解析解,讨论了波速不均匀性对地震波传播的影响:地震波振幅衰减大小与介质速度梯度有关;频率转折点两侧地震波传播性质;频率与地震波波速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传播 波速 线性变化介质 波动方程
下载PDF
2014年云南盈江两次中强震发生前后震源区P波速度变化
8
作者 曹颖 钱佳威 黄江培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90-705,I0001,共17页
基于云南地震台网的地震记录,利用基于双差层析成像的时移层析成像方法,开展了2014年5月24日盈江M_(S)5.6和5月30日M_(S)6.1地震前后震源区地下P波速度变化的时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盈江M_(S)5.6地震后,震源区的P波速度轻微下降,在M_... 基于云南地震台网的地震记录,利用基于双差层析成像的时移层析成像方法,开展了2014年5月24日盈江M_(S)5.6和5月30日M_(S)6.1地震前后震源区地下P波速度变化的时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盈江M_(S)5.6地震后,震源区的P波速度轻微下降,在M_(S)6.1地震后,相对于M_(S)5.6地震,P波速度继续下降,并下降至最低,下降幅度约为1%,说明P波速度下降的幅度可能与主震的震级大小相关。另外,本研究还观测到P波速度下降与余震分布的时空变化相关,可能是由于余震的动态和静态应力变化造成震源区介质物理性质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地震波速度的变化。在两次地震发生后约五年内,震源区P波速度值上升,上升幅度小于震后总下降幅度,但这并不能表明震源区还处于愈合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盈江地震 时移层析成像 双差层析成像 P波速度变化
下载PDF
CO2驱油与封存中时移地震监测AVO模型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低孔低渗储层为例 被引量:4
9
作者 李丹鹭 李琳 +1 位作者 马劲风 王浩璠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9年第3期82-88,共7页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致密储层CO2驱替过程中时移地震监测可行性问题,以苏里格地区的致密含油砂岩储层为基础,首先利用考虑压力变化的Digby模型来进行干岩石体变模量和切变模量的计算。其次,利用Digby模型结合Gassmann方程进行横波速度和纵...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致密储层CO2驱替过程中时移地震监测可行性问题,以苏里格地区的致密含油砂岩储层为基础,首先利用考虑压力变化的Digby模型来进行干岩石体变模量和切变模量的计算。其次,利用Digby模型结合Gassmann方程进行横波速度和纵波速度预测,及注入CO2后随压力变化纵、横波速度的计算。然后以黄234井的含油储层测井数据为基础建立两层介质模型。最后,计算注入CO2情况下随地层压力和CO2饱和度变化情况下的AVO梯度截距。研究发现随着地层注入压力增大,梯度减小,截距增大;随着CO2饱和度增加,梯度减小,截距也减小;CO2注入前后的反射系数差异明显,致密砂岩油层注入CO2后,其AVO特性呈现第二类含气砂岩的特征,可以被二次监测地震有效地监测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驱油与封存 两层模型 时移AVO 压力变化 横波速度
下载PDF
超大跨长距离输煤栈桥考虑地震动行波效应影响分析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正坤 李晓文 +1 位作者 孙晓岭 程元虎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1年第2期126-132,共7页
已有研究表明,大跨度结构考虑地震动的行波效应时,结构构件的内力、变形与不考虑时可能有较大差别。对于超大跨长距离输煤栈桥结构,地震波到达栈桥不同支柱的时间会有差异,按一致激励反应谱法计算结构的地震作用是不真实的,在结构设计... 已有研究表明,大跨度结构考虑地震动的行波效应时,结构构件的内力、变形与不考虑时可能有较大差别。对于超大跨长距离输煤栈桥结构,地震波到达栈桥不同支柱的时间会有差异,按一致激励反应谱法计算结构的地震作用是不真实的,在结构设计中应考虑地震波的行波效应对结构产生的不利影响。本文利用有限元分析程序,对某实际栈桥工程应用动力弹性时程分析方法,对比一致激励与行波激励两种不同方式对结构产生的效应。由于地震波和其视波速对结构作用效应影响较大,为了保证结果的有效及可靠,选取了3条地震波与4种波速进行计算。计算结果经分析后显示,大跨度输煤栈桥在考虑行波效应后对结构的影响明显,考虑行波效应后结构内力整体减小,内力随着波速的增加而变大并趋向于一致激励,当波速到达3 000 m/s时,个别杆件应力值超过一致激励情况下杆件的应力值,应引起注意并防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波效应 大跨度输煤栈桥 动力时程分析 波速变化
下载PDF
主动震源在中国区域尺度及水库地震监测中的应用
11
作者 林榕光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9年第1期1-20,共20页
综述精密可控震源与陆上气枪2种主动震源特性及在国内区域尺度上的应用,估算观测介质波速随时间变化的精度,探讨主动震源在构建水库地震观测介质波速随时间变化中的系统应用。
关键词 精密可控震源 陆上气枪 介质波速随时间变化 观测精度估算 水库地震主动震源监测系统
下载PDF
基于拟声波一阶应力-速度方程的TI介质叠前逆时偏移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文才 李振春 +1 位作者 王姣 李河昭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36-844,共9页
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发展和对野外数据高分辨率勘探需求的增加,叠前逆时偏移技术逐渐的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又鉴于实际地层中各向异性的普遍存在性,故实现各向异性介质的叠前逆时偏移成像很有必要.文中从各向异性介质中弹性波的基本理论出... 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发展和对野外数据高分辨率勘探需求的增加,叠前逆时偏移技术逐渐的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又鉴于实际地层中各向异性的普遍存在性,故实现各向异性介质的叠前逆时偏移成像很有必要.文中从各向异性介质中弹性波的基本理论出发,导出各向异性介质中的拟声波一阶速度-应力方程,并基于此方程提出一套稳健的叠前逆时偏移策略.对逆冲模型的数值模拟表明在旋转角变化的TTI介质(具有倾斜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介质)中该拟声波方程稳定性要好于基于频散关系推导出的拟声波方程;VTI_HESS模型的逆时偏移结果表明较常规声波方程,新导出的拟声波方程成像更清晰,深处保幅效果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介质 声学近似 速度-应力方程 拟声波方程 逆时偏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