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ogging caused by coupled grain migration and compaction effect during groundwater recharge for unconsolidated sandstone reservoir in groundwater-source heat pump
1
作者 Fujian Yang Jing Luo +3 位作者 Guiling Wang Hejuan Liu Dawei Hu Hui Zhou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CIE CSCD 2024年第8期2947-2959,共13页
In unconsolidated sandstone reservoirs,presence of numerous movable grains and a complex grain size composition necessitates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physical clogging process for effective groundwater recharge in... In unconsolidated sandstone reservoirs,presence of numerous movable grains and a complex grain size composition necessitates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physical clogging process for effective groundwater recharge in groundwater-source heat pump systems.To investigate this,a series of seepage experiments was conducted under in situ stress conditions using unconsolidated sandstone samples with varying grain compositions.The clogging phenomenon arises from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grain migration and compaction,wherein the migration of both original and secondary crushed fine-grain particles blocks the seepage channels.Notably,grain composition influences the migration and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the grains.For samples composed of smaller grains,the apparent permeability demonstrates a transition from stability to decrease.In contrast,samples with larger grains experience a skip at the stability stage and directly enter the decrease stage,with a minor exception of a slight increase observed.Furthermore,a unique failure mode characterized by diameter shrinkage in the upper part of the sample is observed due to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grain migration and in situ stress-induced compaction.These testing results contribute 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logging mechanism caused by the coupled effects of grain migration and compaction during groundwater recharge in unconsolidated sandstone reservoirs used in groundwater-source heat pump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oundwater-source heat pump CLOGGING grain migration Compaction effect Groundwater recharge Unconsolidated sandstone
下载PDF
Siliceous Cementation of Chlorite-Coated Grains in the Permian Sandstone Gas Reservoirs,Ordos Basin 被引量:7
2
作者 FAN Aiping YANG Renchao +2 位作者 LI Jinbu ZHAO Zhongjun A.J.(Tom) VAN LOO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3期1147-1148,共2页
Objective It has long been controversial that whether authigenic chlorite coatings in sandstone reservoirs can prevent precipitation of siliceous cements. It is commonly believed that chlorite coatings (also called c... Objective It has long been controversial that whether authigenic chlorite coatings in sandstone reservoirs can prevent precipitation of siliceous cements. It is commonly believed that chlorite coatings (also called chlorite films, chlorite linings, or chlorite rims) may prevent quartz overgrowth, and thus help the preservation of original pores in sandstone reservoirs. Recently, however, this assumption has been challenged by reservoir geologists. This dispute cannot be solved by mere analysis of thin sections, nor by chemical equations and diagenesis analysis.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e present contribution is to shed light on this problem on the basis of sandstone samples from the Permian Shanxi and Shihezi Formations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Sulige gas field, Ordos Basin in central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f on IS for by Siliceous Cementation of Chlorite-Coated grains in the Permian sandstone Gas Reservoirs Ordos Basin that
下载PDF
Exoscopy of Detrital Zircons from Niamey Neoproterozoic Sandstones (Eastern Edge of the West African Craton, Southwestern Niger): Interpretation of Detrital Sediments Provenance
3
作者 Hassan Ibrahim Maharou Karimou Laouali Idi +3 位作者 Diafarou Alzouma Amadou Salissou Abdoul Ganiou Amadou Gnissa Sidibé Moussa Konaté 《Open Journal of Geology》 CAS 2024年第5期617-628,共12页
This study focuses on exoscopic analyses of detrital zircon grains of Archean and Paleoproterozoic age, contained in the sediments from the Niamey Neoproterozoic sandstones (Niamey region), with a view to confirming t... This study focuses on exoscopic analyses of detrital zircon grains of Archean and Paleoproterozoic age, contained in the sediments from the Niamey Neoproterozoic sandstones (Niamey region), with a view to confirming the sediments sources already proposed (Kénéma-Man domain for Archean-age zircons and Baoulé Mossi domain for Paleoproterozoic-age zircons). Exoscopic analysis reveals that Archean zircon grains are more corroded, with rounded to sub-rounded shapes, while Paleoproterozoic zircon grains are less corroded and mostly angular in shape. The strong corrosion of Archean zircon grains, implying long-distance transport, is consistent with the remoteness of the Kenema-Man domain which are the source these sediments. The fact that the Paleoproterozoic zircon grains show little or no wear implies a proximal source of sediments, corresponding to the Baoulé Mossi doma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oscopic Analysis Detrial Zircon grains U-Pb Ages Niamey Neoproterozoic sandstones Niamey Region
下载PDF
红砂岩粗粒土破碎性质及累积变形模型研究
4
作者 龙尧 张同文 +2 位作者 李建平 张家生 肖源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7-104,333,共9页
红砂岩粗粒土具有易破碎性,在动力荷载反复作用下会发生颗粒破碎,导致路基产生明显的工后沉降。针对红砂岩粗粒土颗粒破碎的特点,采用室内动三轴试验仪进行了不同工况下的动力荷载试验,研究了动弹性模量、动弹性应变与粒径大小之间的关... 红砂岩粗粒土具有易破碎性,在动力荷载反复作用下会发生颗粒破碎,导致路基产生明显的工后沉降。针对红砂岩粗粒土颗粒破碎的特点,采用室内动三轴试验仪进行了不同工况下的动力荷载试验,研究了动弹性模量、动弹性应变与粒径大小之间的关系,以及颗粒破碎率与颗粒形状系数变化率的关系。根据试验材料的动力破碎特性,构建了考虑颗粒破碎的累积变形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修正。研究结果表明:颗粒粒径越大,动弹性应变越大,动弹性模量越小;动弹性应变先快速增大后逐渐趋于稳定,动弹性模量随着加载次数的增加不断减小,土体出现应变软化现象。颗粒形状系数变化率变化趋势与颗粒破碎率变化趋势相似,随着加载次数的增加,形状系数值趋近于1。此外,所构建的累积变形模型包含了应力状态参数、物理状态参数和拟合参数,能够较好地描述颗粒破碎状态下的红砂岩粗粒土的累积变形趋势。根据试验数据的反算结果,对累积变形模型的拟合参数进行了确定,便于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对路基变形进行计算。由于室内试验与工程实践现场工况有一定区别,提出了模型修正系数ψ,提高了模型的预测精度。该研究结果可为红砂岩粗粒土路基设计、施工及运营提供理论依据和工程应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砂岩 粗粒土 铁路路基 颗粒破碎 累积变形模型
下载PDF
新疆吾合沙鲁铜矿床含铜岩系安居安组下段砂岩粒度特征与沉积环境分析
5
作者 柳坤峰 冯昌荣 +5 位作者 徐磊 祁晓鹏 蔡振锋 谢晋 翟黎明 雷浩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34-1146,共13页
吾合沙鲁铜矿床位于新疆西南天山乌恰前陆盆地北缘,该盆地内沉积大套中生代—新生代陆相砂体,是该区域铅锌、铜、铀等砂岩型矿床的重要含矿岩系。关于该矿床沉积学方面的研究工作薄弱,长期制约着对区域成矿规律的深入认识及对矿床勘查... 吾合沙鲁铜矿床位于新疆西南天山乌恰前陆盆地北缘,该盆地内沉积大套中生代—新生代陆相砂体,是该区域铅锌、铜、铀等砂岩型矿床的重要含矿岩系。关于该矿床沉积学方面的研究工作薄弱,长期制约着对区域成矿规律的深入认识及对矿床勘查的有效指导。本文以吾合沙鲁铜矿床含铜岩系新近系中新统安居安组下段碎屑沉积岩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岩相古地理学和碎屑岩石学理论为指导,系统采集矿区内安居安组下段砂岩粒度分析样品,采用碎屑岩粒度分析测试手段,对沉积物展开细致和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安居安组沉积相类型与辫状河三角洲相沉积特征一致,在各岩性段内识别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和辫状河三角洲前缘2种沉积亚相及分流河道砂坝、陆上天然堤、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河口砂坝及远砂坝6种沉积微相。安居安组下段为研究区主要富铜层位,其中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和分流河道砂坝微相,可作为吾合沙鲁地区铜矿勘查的重点目标。研究成果可为吾合沙鲁铜矿周边及外围资源远景预测提供找矿思路,为区域探寻砂岩型铜矿提供新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型铜矿 粒度特征 沉积环境 安居安组 吾合沙鲁 乌恰盆地
下载PDF
颗粒包膜在深埋藏砂岩储层原生孔隙保存中的意义 被引量:14
6
作者 胡作维 李云 +2 位作者 黄思静 成欣怡 黄阳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40-648,共9页
埋藏条件下颗粒包膜对原生孔隙的保存机制是深埋藏砂岩储层原生孔隙演化的关键机制,但不同类型颗粒包膜的成因机制及其在深埋藏砂岩储层原生孔隙保存中的意义颇具争议。本文系统介绍了自生绿泥石包膜、微晶石英包膜和其它类型颗粒包膜... 埋藏条件下颗粒包膜对原生孔隙的保存机制是深埋藏砂岩储层原生孔隙演化的关键机制,但不同类型颗粒包膜的成因机制及其在深埋藏砂岩储层原生孔隙保存中的意义颇具争议。本文系统介绍了自生绿泥石包膜、微晶石英包膜和其它类型颗粒包膜的基本特征、成因机制及其对深埋藏砂岩储层质量的影响。目前,自生绿泥石包膜和微晶石英包膜对深埋藏砂岩储层原生孔隙的良好保存作用已经越来越被接受和认同,但自生伊利石、混层粘土、沥青和蛋白石等其它碎屑颗粒包膜的原生孔隙保存作用仍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对不同类型颗粒包膜本质的模糊认识是当前开展深入研究的现实瓶颈,尤其需要加深对深埋藏储层砂岩原生孔隙保存过程中颗粒包膜形成和演化的理解,以提高油气勘探中钻前储层质量预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储层 颗粒包膜 原生孔隙 储层质量 成岩作用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临兴地区下石盒子组不同粒级砂岩成岩演化及孔隙定量研究 被引量:30
7
作者 王琪 马东旭 +5 位作者 余芳 吉鸿杰 苏旭亮 李小燕 郝乐伟 魏中衡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3-172,共10页
利用鄂尔多斯盆地临兴地区下石盒子组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包裹体分析,地球化学等资料,通过统计与计算等方法,对研究区下石盒子组不同粒级砂岩的岩石学特征,成岩演化序列以及埋藏过程中孔隙的定量演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岩... 利用鄂尔多斯盆地临兴地区下石盒子组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包裹体分析,地球化学等资料,通过统计与计算等方法,对研究区下石盒子组不同粒级砂岩的岩石学特征,成岩演化序列以及埋藏过程中孔隙的定量演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岩石学组成中,粗砂岩刚性颗粒含量高,塑性颗粒则多集中在细砂岩中;粗砂岩中硅质胶结、碳酸盐胶结含量较高,中、细砂岩以高岭石胶结为主。2成岩演化阶段中,粗砂岩经历的成岩作用较为完全,而细砂岩在早成岩B期就已经基本致密化,中砂岩则为二者的过渡型。3二叠世—中晚三叠世为准同生—早成岩B阶段,成岩作用以压实为主,其对细砂岩孔隙度影响最大;晚三叠世—中侏罗世为中成岩A阶段,成岩作用以溶蚀和胶结为主,粗砂岩溶蚀作用较强,孔隙度较高,细砂岩基本不发育溶蚀和胶结作用;中侏罗世之后,成岩阶段达到了中成岩B,以亚铁碳酸盐胶结为主,粗砂岩受到胶结作用较强,降低了一定孔隙度,但物性依然较好,粗、中、细砂岩最终孔隙度分别为11.07%、6.08%及2.60%。综上所述,粗砂岩由于压实作用较弱,溶蚀作用较强,可以形成良好的储集空间,中砂岩主要受控于压实和胶结作用的双重影响,形成次一级的储集空间,而细砂岩以压实破坏为主,物性相对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 下石盒子组 不同粒级砂岩 成岩演化 孔隙定量
下载PDF
砒砂岩与风沙土复配后的粒度组成变化 被引量:21
8
作者 张露 韩霁昌 +1 位作者 王欢元 马增辉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4-49,共6页
从粒度组成变化情况上探索砒砂岩作为一种固沙新材料的可能性,可为毛乌素沙化治理、保持水土、发展农业种植提供科学支撑。将砒砂岩与风沙土分别按1∶0、1∶1、1∶2、1∶5和0∶1质量比复配,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对其粒度组成及级配特性进行... 从粒度组成变化情况上探索砒砂岩作为一种固沙新材料的可能性,可为毛乌素沙化治理、保持水土、发展农业种植提供科学支撑。将砒砂岩与风沙土分别按1∶0、1∶1、1∶2、1∶5和0∶1质量比复配,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对其粒度组成及级配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砒砂岩与风沙土复配后,改变了风沙土以砂粒为主、结构松散、易风蚀的特点,随着砒砂岩质量的增加,<0.05 mm粒径的质量分数增加,质地呈现砂土-砂壤-壤土-粉壤的转变;且风沙土的粒度分布范围小、均质性强等特点得到一定程度改善,砒砂岩与风沙土复配后,其粒度分布范围变广,当砒砂岩与风沙土复配的质量比为1∶5(不均匀系数为54.71,曲率系数为2.54)或1∶2(不均匀系数为76.21,曲率系数为1.12)时,其颗粒级配连续,且级配特性良好。因此,从粒度组成上看,砒砂岩具有固沙的可能,质地条件随砒砂岩质量的增加而变好,级配特性以砒砂岩∶风沙土按1∶2或1∶5质量比进行复配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砒砂岩 粒度组成 固沙 质地 级配
下载PDF
砂泥岩交互储层支撑剂导流能力实验及应用 被引量:12
9
作者 辛军 郭建春 +2 位作者 赵金洲 崔荣军 王健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0-84,共5页
在砂泥岩互层的压裂施工中,由于压裂层数多且薄,所造缝的缝宽较窄,且由于支撑剂的大量嵌入,导致支撑裂缝导流能力进一步变差。为使裂缝参数与地层参数相匹配,在对不同粒径、铺砂浓度和支撑剂嵌入等复杂条件下的导流能力进行评价的基础上... 在砂泥岩互层的压裂施工中,由于压裂层数多且薄,所造缝的缝宽较窄,且由于支撑剂的大量嵌入,导致支撑裂缝导流能力进一步变差。为使裂缝参数与地层参数相匹配,在对不同粒径、铺砂浓度和支撑剂嵌入等复杂条件下的导流能力进行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了组合粒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在闭合压力较小时,20/40目与16/30目组合粒径导流能力均与16/30目支撑剂有较大差距,但随着闭合压力的升高,使用组合粒径(20/40:16/30=3:1)获得的裂缝导流能力已经接近单一粒径(16/30目)的导流能力。现场对Y34-38井优化得到了组合粒径的最佳比例,压裂施工后取得了显著效果。研究成果对胜利油田滩坝砂岩储层的压裂改造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泥岩互层 粒径 铺砂浓度 嵌入 压裂
下载PDF
砒砂岩侵蚀的物理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刘慧 时明立 +1 位作者 蔡怀森 伍艳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10,共3页
砒砂岩侵蚀较为强烈,研究其易蚀的岩性物理特性对于认识侵蚀岩性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现场灌砂法、粒度分析等方法,开展了砒砂岩原状样密度、微观结构和级配等物理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砒砂岩干密度为1.36~1.58 g/cm^3,远小于一般... 砒砂岩侵蚀较为强烈,研究其易蚀的岩性物理特性对于认识侵蚀岩性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现场灌砂法、粒度分析等方法,开展了砒砂岩原状样密度、微观结构和级配等物理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砒砂岩干密度为1.36~1.58 g/cm^3,远小于一般砂岩的密度;砒砂岩孔隙率大、透水性强为砒砂岩易发生水蚀提供了结构条件;砒砂岩黏粒含量低,颗粒粒径小于0.500 mm的颗粒含量高,为砒砂岩易发生风蚀且风化速率快提供了几何条件;砒砂岩碱性较强,为砒砂岩在酸性雨水环境下发生水蚀提供了化学条件。因此,砒砂岩的物理特性是砒砂岩易发生强烈侵蚀的重要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性质 密度 粒径 P H值 砒砂岩
下载PDF
聚能射孔弹在不同砂岩上的射孔效果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东传 孙新波 +1 位作者 郭金荣 余海鹰 《断块油气田》 CAS 2007年第1期64-66,共3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用同种聚能射孔弹在3种不同砂岩上进行负压射孔,然后进行流动测试。通过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揭示了同种聚能射孔弹在不同砂岩上形成的孔道体积、损害程度不同,而组成砂岩的颗粒、胶结物性质的差异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 在实验室条件下,用同种聚能射孔弹在3种不同砂岩上进行负压射孔,然后进行流动测试。通过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揭示了同种聚能射孔弹在不同砂岩上形成的孔道体积、损害程度不同,而组成砂岩的颗粒、胶结物性质的差异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通过研究对聚能射孔弹在不同砂岩上产生的射孔损害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希望为射孔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能射孔弹 砂岩 射孔损害 颗粒 胶结物质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沥青砂岩有效厚度的确定方法 被引量:7
12
作者 姜振学 庞雄奇 +2 位作者 王显东 张俊 李宏义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18-423,共6页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具有分布广泛的沥青砂岩,沥青砂岩段厚度在各个地区具有不均匀性,从几米到一百多米不等。岩心观察发现沥青砂岩段内并不全含有沥青,岩心剖面上呈现“黑白砂相间”的现象,“黑砂”的部分为含沥青层段,“白砂”的部分为...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具有分布广泛的沥青砂岩,沥青砂岩段厚度在各个地区具有不均匀性,从几米到一百多米不等。岩心观察发现沥青砂岩段内并不全含有沥青,岩心剖面上呈现“黑白砂相间”的现象,“黑砂”的部分为含沥青层段,“白砂”的部分为不含沥青层段。弄清“白砂”中曾经是否有油气进入,对志留系沥青砂岩中沥青含量、古油藏油气储量的计算及志留系剩余油气资源量的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志留系沥青砂岩段的“黑砂”与“白砂”分别取样,采用物性测定、显微镜下岩性观察、含油包裹体颗粒指数(GOI)数据观测及定量颗粒荧光(QGF)指数测定等多种方法和技术手段对沥青砂岩段的“黑砂”与“白砂”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沥青砂岩段的“白砂”没有油气进入或进入的油气量很少,在确定志留系沥青砂岩有效厚度时应剔除“白砂”层的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志留系 沥青砂岩 有效厚度 含油包裹体颗粒指数(GOI) 定量颗粒荧光(QGF)
下载PDF
高温对细砂岩力学性质影响机制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7
13
作者 苏承东 韦四江 +1 位作者 秦本东 杨玉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23-630,共8页
为了研究高温对细砂岩力学性质的影响,对经历400℃~1000℃高温后细砂岩试样进行X衍射、电镜扫描及单轴压缩试验,分析了高温后试样矿物成分、结构特征及力学参数与温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高温后细砂岩试样内矿物发生了多晶转变,经历600... 为了研究高温对细砂岩力学性质的影响,对经历400℃~1000℃高温后细砂岩试样进行X衍射、电镜扫描及单轴压缩试验,分析了高温后试样矿物成分、结构特征及力学参数与温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高温后细砂岩试样内矿物发生了多晶转变,经历600℃以内高温试样内石英含量随温度升高增加,晶体衍射强度增强,600℃高温试样可观察到明显熔融和重结晶现象,超过600℃高温后试样内石英含量随温度升高降低,晶体衍射强度减弱,裂隙数量增多,裂隙宽度和长度有所增加,裂隙可分沿颗粒边界裂隙和穿过颗粒裂隙,600℃约为主要矿物石英变晶的临界温度;经历400℃~800℃高温后试样的纵波波速与温度呈线性降低;经历600℃以内高温对试样的强度具有强化作用,超过600℃高温后试样强度开始弱化,600℃可作为试样强弱转化的阈值温度;经历400℃高温后试样弹性模量、变形模量随温度升高稍有增加,初始模量和峰值应变基本保持不变。超过600℃高温后试样的变形参数随温度升高有所降低,超过400℃高温后峰值应变随温度升高单调增加,高温对细砂岩试样变形参数的影响较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高温 细砂岩 X衍射 矿物成分 力学参数
下载PDF
疏松砂岩储层粒度分形分布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卫东 葛洪魁 +1 位作者 唐治平 宋丽莉 《石油钻探技术》 CAS 2003年第6期20-22,共3页
应用分形理论证实了疏松砂岩储层粒度组成具有自相似的分形结构,通过对某油田140块岩样粒度分形维数的研究,给出了该地区疏松砂岩储层粒度分形维数值的范围。粒度分形维数与分选系数、粘土含量有较好的相关性,且粒度分形维数可以表征粒... 应用分形理论证实了疏松砂岩储层粒度组成具有自相似的分形结构,通过对某油田140块岩样粒度分形维数的研究,给出了该地区疏松砂岩储层粒度分形维数值的范围。粒度分形维数与分选系数、粘土含量有较好的相关性,且粒度分形维数可以表征粒度分布特征及储层物理力学特性,也可进行储层粒度分布随钻分析及确定完井割缝筛管筛缝宽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松地层 砂岩储层 粒度 分形维数 储集层特征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砂岩型铀矿深穿透地球化学勘查方法实验 被引量:39
15
作者 姚文生 王学求 +3 位作者 张必敏 徐善法 申伍军 杜雪苗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67-176,共10页
鄂尔多斯盆地尚未开展区域化探扫面工作。文中以东胜砂岩型铀矿区为例,开展深穿透地球化学勘查方法实验。东胜铀矿床产于侏罗系直罗组下段,为隐伏矿床。研究发现,富含细粒级地表结层是半干旱盆地砂岩型铀矿区域地球化学勘查的有效采样... 鄂尔多斯盆地尚未开展区域化探扫面工作。文中以东胜砂岩型铀矿区为例,开展深穿透地球化学勘查方法实验。东胜铀矿床产于侏罗系直罗组下段,为隐伏矿床。研究发现,富含细粒级地表结层是半干旱盆地砂岩型铀矿区域地球化学勘查的有效采样介质。在东胜砂岩型铀矿区及周边2 000km2的方法实验中,每4km2采集一个样品,过筛后取-200目进行全量分析,在矿化出露区及隐伏矿区圈出了铀及相关元素的地球化学异常。对元素比值R=lnU/(lnCe+lnY+lnZr+lnNb)在不同区域分布特征的研究表明,样品中活动态铀是形成铀异常的主要原因,提取细粒级土壤组分进行全量分析,可作为区域深穿透地球化学的砂岩型铀矿找矿指标。在矿床尺度深化穿透地球化学勘查方法中,因实验区地形特点使得富含细粒级地表结层样品不易普遍取得,地表土壤的全量分析不能满足勘查要求,需要采用铀专属性强的提取试剂进行元素活动态分析。文中采用作者研制的MML-U活动态提取剂,在东胜铀矿区孙家梁矿段剖面实验中,成功探测到矿体上方土壤中的U、Mo、V等元素的活动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砂岩型铀矿 细粒级样品 活动态提取剂 深穿透地球化学
下载PDF
塔中地区石炭系东河砂岩储层物性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吴长江 代宗仰 刘善华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99-202,共4页
石炭系东河砂岩储层是塔中地区重要的油气产层,通过对岩石铸体薄片、阴极发光薄片、岩心和钻井等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认为,岩石颗粒粒度、砂岩厚度以及成岩作用等是影响本区东河砂岩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其中控制储层物性的主要成岩作用... 石炭系东河砂岩储层是塔中地区重要的油气产层,通过对岩石铸体薄片、阴极发光薄片、岩心和钻井等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认为,岩石颗粒粒度、砂岩厚度以及成岩作用等是影响本区东河砂岩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其中控制储层物性的主要成岩作用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河砂岩 储层物性 粒度 砂岩厚度 成岩作用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图像分析技术在碎屑岩粒度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7
作者 季长军 伊海生 夏国清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2-127,共6页
在详细介绍一种获得粒度资料的新技术——图像分析技术的基础上,选取青藏高原乌丽地区乌丽群含石榴子石的纯石英砂岩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详细粒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不仅原理可靠,实现容易,应用方便,且检测速度快,测量精度高... 在详细介绍一种获得粒度资料的新技术——图像分析技术的基础上,选取青藏高原乌丽地区乌丽群含石榴子石的纯石英砂岩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详细粒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不仅原理可靠,实现容易,应用方便,且检测速度快,测量精度高,结果稳定性好。该技术主要通过图像采集、图像处理、目标测量、数据处理和结果解释等一系列必要的操作来获取图像信息,可望在沉积学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分析 图像处理技术 乌丽群 纯石英砂岩
下载PDF
井眼冲蚀模型的建立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罗勇 陈平 +1 位作者 王树平 补成中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61-63,共3页
随着钻井技术的不断进步,井眼尺寸越来越小,井深不断增加,井径扩大的预测显得尤为重要。针对以往预测模型的不足,根据对钻井液引起井径扩大的原因的讨论,认为钻井液自身流体切应力引起井眼冲蚀的可能性并不大,而引起井径扩大的真正原因... 随着钻井技术的不断进步,井眼尺寸越来越小,井深不断增加,井径扩大的预测显得尤为重要。针对以往预测模型的不足,根据对钻井液引起井径扩大的原因的讨论,认为钻井液自身流体切应力引起井眼冲蚀的可能性并不大,而引起井径扩大的真正原因是钻井液中的固相颗粒对井壁的碰撞,因此提出了固相冲蚀井径扩大理论。文章建立了固相颗粒冲击井壁的物理数学模型,对模型进行求解,分析了影响冲击效果的因素。研究表明,钻井液中固相颗粒对井壁岩石的冲蚀作用具有选择性,固相颗粒对强度较大和颗粒较粗的井壁岩石冲击作用很弱,但对颗粒较小的砂岩和泥岩具有较强的冲蚀能力,并且冲击作用对颗粒大小非常敏感,随着井壁岩石颗粒直径的减小,冲击作用力将呈指数增加。这些结论对指导现场施工中的固控、泵排量标准等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径扩大 钻井液 井眼 固相颗粒 井壁 钻井技术 冲蚀作用 岩石颗粒 泥岩 砂岩
下载PDF
红砂岩粗粒土流变机理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晓斌 张家生 安关峰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6-19,24,共5页
对风干的红砂岩粗粒土及饱水红砂岩粗粒土进行了压缩试验、剪切试验和压缩流变试验研究,针对每组试验进行了试验前后土样的级配分选试验,以此研究红砂岩粗粒土在不同受力状态、受力时间和不同湿度条件下的颗粒破碎程度,从粗粒土粗颗粒... 对风干的红砂岩粗粒土及饱水红砂岩粗粒土进行了压缩试验、剪切试验和压缩流变试验研究,针对每组试验进行了试验前后土样的级配分选试验,以此研究红砂岩粗粒土在不同受力状态、受力时间和不同湿度条件下的颗粒破碎程度,从粗粒土粗颗粒破碎的角度解释红砂岩粗粒土的流变机理以及水对红砂岩粗粒土流变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和应力状态对红砂岩粗粒土颗粒破碎和流变影响很大,在压缩流变试验中,湿土样的破碎指标Bg为145.04,最终流变量为15.5%,而干土样Bg为88.44,最终流变量为9.86%,干土样的破碎率由大到小排列为:流变试验、压缩试验、剪切试验。最后通过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将红砂岩粗粒土的流变机理归结为粗颗粒的破碎效应和细颗粒的填充效应,并将流变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砂岩粗粒土 颗粒破碎 流变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腹部永进地区深埋侏罗系砂岩内绿泥石包膜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被引量:24
20
作者 王芙蓉 何生 +1 位作者 何治亮 张福顺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4-27,124,共4页
准噶尔盆地腹部永进地区埋深侏罗系砂岩储层深度约为5850~6120m.由于塑性岩屑质量分数高,强烈的压实作用是破坏储层物性最主要的因素,但深部侏罗系砂岩内普遍发育的绿泥石黏土包膜是改善储层物性的重要因素.借助铸体、扫描电镜等手... 准噶尔盆地腹部永进地区埋深侏罗系砂岩储层深度约为5850~6120m.由于塑性岩屑质量分数高,强烈的压实作用是破坏储层物性最主要的因素,但深部侏罗系砂岩内普遍发育的绿泥石黏土包膜是改善储层物性的重要因素.借助铸体、扫描电镜等手段分析表明,绿泥石包膜多为栉壳状垂直颗粒表面分布,为早期成岩阶段的产物;绿泥石包膜通过隔阻SiO2孔隙流体与石英颗粒的接触来抑制石英的次生加大,降低硅质胶结对孔隙的破坏;绿泥石包膜还可抑制压溶和颗粒溶蚀作用,减少易堵塞孔喉的自生矿物的形成,从而保存粒间孔隙,增加砂岩孔隙的连通性,有利于溶解作用的不断继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侏罗系砂岩 绿泥石包膜 石英次生加大 流体通道 准噶尔盆地腹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