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6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膏基自流平砂浆及其表面薄贴瓷砖试验研究
1
作者 钱耀丽 《混凝土世界》 2024年第9期79-82,共4页
石膏基自流平砂浆作为一种绿色低碳的建筑材料,近年来因其显著的优点在地面回填找平应用中快速发展,但石膏基自流平砂浆表面能否薄贴瓷砖却尚无定论。本文研究了养护条件、加热时间、浸水时间对石膏基自流平砂浆性能的影响以及冷热循环... 石膏基自流平砂浆作为一种绿色低碳的建筑材料,近年来因其显著的优点在地面回填找平应用中快速发展,但石膏基自流平砂浆表面能否薄贴瓷砖却尚无定论。本文研究了养护条件、加热时间、浸水时间对石膏基自流平砂浆性能的影响以及冷热循环、浸水再加热循环对石膏基自流平与陶瓷砖粘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石膏基自流平砂浆在湿度>90%的条件下养护,其含水率高,强度随着龄期的延长发展缓慢,28 d抗压强度约为其绝干抗压强度的57%,但其绝干强度与湿度较低条件下养护的试件基本相近;石膏基自流平砂浆在≤60 ℃条件下长期加热、短期浸水后再烘干,其性能无下降,冷热循环、浸水加热循环后与陶瓷砖的粘结性能无降低,完全适用于地暖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膏基自流平砂浆 薄贴瓷砖 含水率 抗压强度 长期加热 浸水 冷热循环
下载PDF
Cycle-Based Algorithm Used to Accelerate VHDL Simulation
2
作者 杨勋 刘明业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2000年第4期383-387,共5页
Cycle-based algorithm has very high performance for the simulation of synchronous design, but it is confined to synchronous design and it is not asaccurate as event-driven algorithm. In this paper, a revised cycle-bas... Cycle-based algorithm has very high performance for the simulation of synchronous design, but it is confined to synchronous design and it is not asaccurate as event-driven algorithm. In this paper, a revised cycle-based algorithm isproposed and implemented in VHDL simulator. Event-driven simulation engine andcycle-based simulation engine have been imbedded in the same simulation environment and can be used to asynchronous design and synchronous design respectively.Thus the simulation performance is improved without losing the flexibility and accuracy of event-driven algorith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HDL simulator event-driven algorithm cycle-based algorithm levelization
原文传递
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六中区三叠系克下组冲积扇高频基准面旋回与砂体分布型式研究 被引量:43
3
作者 吴胜和 伊振林 +3 位作者 许长福 郭建刚 张保国 吴小军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7-163,共7页
应用油田开发区密井网资料,对准噶尔盆地克拉玛依油田六中开发区三叠系中统克下亚组冲积扇高分辨率层序发育特征以及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内部砂体的空间展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该区克下组发育多级基准面上升半旋回,包括3个中期旋... 应用油田开发区密井网资料,对准噶尔盆地克拉玛依油田六中开发区三叠系中统克下亚组冲积扇高分辨率层序发育特征以及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内部砂体的空间展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该区克下组发育多级基准面上升半旋回,包括3个中期旋回,7个短期旋回及若干超短期旋回,反映了可容空间与沉积物补给速率比值(A/S比值)在纵向上的多级变化发育模式,即在A/S比值总体向上变大的背景上,有多个次级A/S比值向上变大的旋回。随着基准面的上升,砂体从克下组下部的连片状、过渡到中部的宽带状、再变为上部的窄带状。A/S比值控制着辫状水道的迁移,随着A/S比值的增加,砂体宽度和厚度变小。该研究对于油田开发中后期井网调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积扇 基准面旋回 克拉玛依油田 三叠系
下载PDF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方法在沉积前古地貌恢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72
4
作者 赵俊兴 陈洪德 向芳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6-81,共6页
古地形地貌是控制盆地内沉积相发育与分布的主导因素 ,是沉积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之一。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是以基准面旋回变化和可容纳空间变化原理为基础 ,揭示基准面旋回层序与沉积动力学和地层响应过程的关系。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古地形地貌是控制盆地内沉积相发育与分布的主导因素 ,是沉积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之一。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是以基准面旋回变化和可容纳空间变化原理为基础 ,揭示基准面旋回层序与沉积动力学和地层响应过程的关系。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方法进行地层对比能使地层对比等时性更强、精度更高 ,进而能更好地反映原始古地貌特征。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方法恢复古地貌是建立在沉积相分析基础上 ,其技术关键是对比参照面的选择。文章详细讨论了单一沉积体系和多种沉积体系组合沉积前古地貌恢复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古地貌 基准面旋回级次 沉积学 油气藏 沉积环境
下载PDF
陆相盆地基准面旋回的级次划分和研究意义 被引量:445
5
作者 郑荣才 彭军 吴朝容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49-255,共7页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及其技术方法在陆相盆地层序分析中的应用 ,关键技术之一是识别和划分不同成因的界面与不同级次的基准面旋回。文中以数个不同构造性质的湖盆为例 ,在盆地构造—沉积演化序列中识别出 6种受不同因素控制 ,具不同...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及其技术方法在陆相盆地层序分析中的应用 ,关键技术之一是识别和划分不同成因的界面与不同级次的基准面旋回。文中以数个不同构造性质的湖盆为例 ,在盆地构造—沉积演化序列中识别出 6种受不同因素控制 ,具不同成因特征、发育规模和识别标志的界面类型 ;以界面的成因特征及其差异性为依据 ,提出基准面巨旋回、超长期旋回、长期旋回、中期旋回、短期旋回和超短期旋回 6个级次的划分方案 ,建立了各级次旋回的划分标准和厘定了各级次旋回的时间跨度 ,并认为前 3个低频长周期旋回主要受构造因素控制 ,后 3个高频短周期旋回主要受天文因素控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 地层基准面 旋回界面 旋回级别 地层格架 陆相盆地 识别标志
下载PDF
依据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进行剩余油分布预测 被引量:40
6
作者 尹太举 张昌民 +2 位作者 赵红静 樊中海 李中超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9-82,共4页
地层基准面旋回变化形成的沉积物体积分配和相分异 ,不仅决定了沉积地层格架 ,而且也决定了沉积体的非均质性特征 ,进而影响了开发方案的设计和开发效果 ,最终决定了油田开发后期的剩余油分布。通过对双河油田核桃园组Ⅳ油组 1 4小层... 地层基准面旋回变化形成的沉积物体积分配和相分异 ,不仅决定了沉积地层格架 ,而且也决定了沉积体的非均质性特征 ,进而影响了开发方案的设计和开发效果 ,最终决定了油田开发后期的剩余油分布。通过对双河油田核桃园组Ⅳ油组 1 4小层形成过程中基准面旋回的变化与沉积响应分析 ,认为若把砂体纳入基准面旋回的过程———响应体系中去考虑 ,研究砂体在基准面旋回的位置、砂体形成的基准面旋回类型 ,可直接指导砂体非均质预测和剩余油分布确定。图 3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剩余油分布 预测 精细地层格架 划分 流动单元
下载PDF
濮城油田沙三中层序格架内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被引量:23
7
作者 尹太举 张昌民 +3 位作者 李中超 毛立华 曾大乾 尹艳树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4-78,83,共6页
对濮城油田沙三中油藏的研究表明 ,基准面旋回控制了砂体展布及储层的非均质性特征。在短期基准面上升期 ,形成向上物性变差、高渗段位于砂层下部的层内非均质模式 ;而在短期基准面下降期 ,形成向上物性变好、高渗段位于中上部的层内非... 对濮城油田沙三中油藏的研究表明 ,基准面旋回控制了砂体展布及储层的非均质性特征。在短期基准面上升期 ,形成向上物性变差、高渗段位于砂层下部的层内非均质模式 ;而在短期基准面下降期 ,形成向上物性变好、高渗段位于中上部的层内非均质模式。在中长期基准面较低位置处 ,砂体厚度大、分布面积广 ,沟道相对较为发育 ,物性相对较好 ;而在中长期基准面较高位置处 ,砂体厚度薄、面积小 ,沟道不发育 ,储层物性较差。在中长期基准面上升旋回内形成向上物性变差的层间非均质格局 ,而在中长期下降期则形成向上物性变好的非均质性格局。在水下扇前缘区 ,靠近湖心区其剖面上砂体中的沟道成分减小 ,砂体连通性和连续性及物性变差 ;而向岸方向则砂体相对较连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准面旋回 储层结构 非均质性 砂体厚度 物性 濮城油田
下载PDF
基准面旋回对河口坝储集层微观非均质性影响——以胜坨油田三区沙二段9砂层组河口坝储集层为例 被引量:13
8
作者 梁宏伟 吴胜和 +5 位作者 王军 岳大力 李宇鹏 印森林 喻宸 王夏斌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36-442,共7页
为探究不同旋回阶段同类微相储集层微观非均质性差异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机理,运用基准面旋回沉积动力学原理,基于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及储集层微观非均质性定量评价参数,分析胜坨油田三区沙二段9砂层组河口坝储集层微观非均质性主控因素。... 为探究不同旋回阶段同类微相储集层微观非均质性差异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机理,运用基准面旋回沉积动力学原理,基于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及储集层微观非均质性定量评价参数,分析胜坨油田三区沙二段9砂层组河口坝储集层微观非均质性主控因素。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对河口坝储集层微观非均质性产生差异控制,不同级次基准面升降引起的自旋回与异旋回因素的变化,使可容纳空间与物源供给条件发生改变,导致不同旋回阶段河口坝储集层沉积环境出现差异,使短期旋回中单一河口坝储集层微观非均质性表现为底强顶弱特征,中期旋回中复合河口坝(多期单一河口坝组成)储集层微观非均质性自下向上总体呈变弱趋势,长期基准面旋回中多期复合河口坝间储集层微观非均质性变化规律性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准面旋回 微观非均质性 胜坨油田 河口坝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特征 被引量:29
9
作者 王居峰 蔡希源 +2 位作者 邓宏文 刘丰臻 刘红兵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19,27,共5页
针对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勘探程度低、砂体与油气分布具有较强隐蔽性的特点,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用于预测该区侏罗系储集砂体分布规律。根据钻井和地震标定结果,以不整合面和沉积作用转换面为界,将侏罗系划分为4个长期基准... 针对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勘探程度低、砂体与油气分布具有较强隐蔽性的特点,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用于预测该区侏罗系储集砂体分布规律。根据钻井和地震标定结果,以不整合面和沉积作用转换面为界,将侏罗系划分为4个长期基准面旋回。短期基准面旋回主要有3种构成样式,形成了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支河道、河口坝和滨浅湖席状砂3种沉积微相类型。根据短期旋回的叠加样式及关键界面对测井曲线的标定结果,建立了侏罗系中期基准面旋回的测井解释模型,将其划分为14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受基准面和可容纳空间与沉积物供给量比值动态变化的控制,有利储集相带主要分布于中期基准面上升期,基准面下降期的砂体横向连通性好,不易形成岩性油藏。钻井证实SQ3层序的中下部是岩性油藏的主要发育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侏罗系 层序地层学 基准面旋回 沉积相 岩性油藏
下载PDF
一种自动识别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的方法及计算机实现 被引量:10
10
作者 吴义杰 高德群 +2 位作者 许江桥 汪亚军 樊太亮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2-167,共6页
短期基准面旋回的识别是划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的关键 ,因此 ,采用定量的方法来研究基准面旋回的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测井资料的砂泥比计算入手 ,通过分别对地震反射系数密集度、合成地震记录振幅的旋回变化及地震时频的旋回... 短期基准面旋回的识别是划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的关键 ,因此 ,采用定量的方法来研究基准面旋回的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测井资料的砂泥比计算入手 ,通过分别对地震反射系数密集度、合成地震记录振幅的旋回变化及地震时频的旋回变化进行分析 ,提出了一种综合识别基准面旋回并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自动划分的方法。通过在实际资料中的应用 ,验证了此方法的正确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识别 高分辨率 层序地层 方法 计算机 基准面旋回 定量方法 砂泥比 反射系数密集度 地震勘探
下载PDF
层序演化对滩坝储集层成藏要素与分布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15
11
作者 林会喜 邓宏文 +6 位作者 秦雁群 高晓鹏 龙国清 赵宁 颜晖 潘福友 邸永香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80-689,共10页
湖相滩坝砂体储集层在中国东部渤海湾盆地古近系断陷湖盆演化过程中广泛发育。湖盆滩坝体系的形成与分布控制因素较多,着重讨论了层序地层的发育与演化对滩坝储集层的形成、分布及成藏的控制作用:构造层序控制了滩坝形成与发育时期;滩... 湖相滩坝砂体储集层在中国东部渤海湾盆地古近系断陷湖盆演化过程中广泛发育。湖盆滩坝体系的形成与分布控制因素较多,着重讨论了层序地层的发育与演化对滩坝储集层的形成、分布及成藏的控制作用:构造层序控制了滩坝形成与发育时期;滩坝体系主要形成于断陷盆地二级构造层序形成的早期和断坳转换期,分布于三级层序的湖侵体系域;湖平面的升降和沉积物供给控制了滩坝四、五级旋回的形成及构成。滩坝沉积的旋回性是滩坝储集层储盖组合形成、分布以及储集层非均质性的重要控制作用之一;四级旋回内较大湖泛泥岩段作为区域或局部盖层,控制了滩坝储盖组合的形成与发育位置,在总体湖侵背景下,不同储盖组合分布范围与成藏潜力各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坝 层序地层 基准面旋回 构成 演化 储盖组合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层序地层格架与沉积相构成 被引量:35
12
作者 王居峰 郭彦如 +2 位作者 张延玲 刘昊伟 马德波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03-808,共6页
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综合鄂尔多斯盆地野外地质露头、岩心、测井及地震资料,确定了层序界面的识别标志,在上三叠统延长组识别出不整合面和沉积作用转换面两种类型的层序界面。延长组发育7个具有等时意义的层序界面,将... 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综合鄂尔多斯盆地野外地质露头、岩心、测井及地震资料,确定了层序界面的识别标志,在上三叠统延长组识别出不整合面和沉积作用转换面两种类型的层序界面。延长组发育7个具有等时意义的层序界面,将其划分为6个长期基准面旋回。根据短—中期基准面旋回的叠加样式,SQ1层序至SQ3层序基准面上升旋回地层样式总体上以长期基准面上升半旋回为主,构成"上升不对称"型旋回结构;SQ3层序基准面下降旋回至SQ6层序地层样式则以长期基准面下降半旋回为主,构成"下降不对称"型旋回结构。沉积相类型及其展布受基准面升降变化控制明显,沉积微相类型以(辫状)河流—(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支河道为主。有利储层发育于长期基准面旋回上升半旋回的早中期以及下降半旋回的中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 层序地层格架 基准面旋回 延长组 三叠系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南苏门答腊盆地北部新生代层序地层格架及有利储层分布 被引量:21
13
作者 毛治国 樊太亮 +3 位作者 刘亚明 王宏语 蒋韧 高志前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25-1231,共7页
南苏门答腊盆地是在欧亚、印度洋-澳大利亚、太平洋三大板块交汇处发育起来的新生代弧后裂谷沉积盆地,经历了一次完整的海进—海退旋回。应用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综合研究盆地北部钻井、测井及地震资料,确定4种层序界面识别标志,在... 南苏门答腊盆地是在欧亚、印度洋-澳大利亚、太平洋三大板块交汇处发育起来的新生代弧后裂谷沉积盆地,经历了一次完整的海进—海退旋回。应用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综合研究盆地北部钻井、测井及地震资料,确定4种层序界面识别标志,在盆地北部新生代始新世—中新世识别出2种类型层序界面:不整合面和沉积作用转换面。南苏门答腊盆地北部新生代始新世—中新世发育8个具有等时意义的层序界面,将其划分为7个三级层序。分析层序格架内基准面上升期与下降期地层叠加样式及沉积相构成特征,认为冲积扇、河流、三角洲和盆底低位扇等沉积体系是南苏门答腊盆地北部最重要的勘探目标,有利的岩性储集相带主要分布在基准面上升期,为后期盆地勘探的潜在领域,特别要重视对邻近不整合面或沉积作用转换面位置的储集层精细描述,选择有利相带进行钻探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格架 基准面旋回 层序界面 新生代 南苏门答腊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延安地区中侏罗统延安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 被引量:46
14
作者 赵俊兴 陈洪德 向芳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07-312,333,共7页
利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方法 ,以延水河剖面研究为重点 ,详细剖析了中侏罗统延安组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划分 ,建立了鄂尔多斯盆地延安地区延安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共识别出了 36个短期、8个中期和 3个长期基准面旋回。讨论了不同级... 利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方法 ,以延水河剖面研究为重点 ,详细剖析了中侏罗统延安组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划分 ,建立了鄂尔多斯盆地延安地区延安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共识别出了 36个短期、8个中期和 3个长期基准面旋回。讨论了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叠加式样与沉积相、沉积作用和构造作用等的响应关系 ,进一步通过基准面旋回层序研究了盆地的充填演化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延安地区 中侏罗统 延安组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 沉积相 沉积作用 构造作用
下载PDF
层序地层应用于陆相油藏预测的成功实例 被引量:111
15
作者 樊太亮 李卫东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17,共6页
根据基准面旋回变化控制层序地层形成和展布规律的基本原理,济阳坳陷胜海地区东营组由5个地层层序组成,并受两大沉积体系控制。在层序地层体制中,储层的发育在纵向上受基准面旋回变化的控制,形成于各层序单元的下部;在平面上受下... 根据基准面旋回变化控制层序地层形成和展布规律的基本原理,济阳坳陷胜海地区东营组由5个地层层序组成,并受两大沉积体系控制。在层序地层体制中,储层的发育在纵向上受基准面旋回变化的控制,形成于各层序单元的下部;在平面上受下切河谷、坡折带和地层上超尖灭等古地貌格局的制约。在目的层序中预测出4条浊积水道及其控制的6个有利的储油砂体,并得到了钻井的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古地貌 油藏预测 陆相油气藏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八道湾组扇三角洲露头基准面旋回与储层的响应关系 被引量:13
16
作者 谭程鹏 于兴河 +4 位作者 李胜利 瞿建华 魏凌云 李晓路 杜永慧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7-205,共9页
准噶尔盆地南缘八道湾组四棵树剖面发育扇三角洲沉积,可划分为2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并细分为3个中期旋回。基于露头精细解剖,将扇三角洲成因砂体分为叠加型、过渡型及孤立型砂体3种类型,分别对应于辫状水道、辫状水道向分流水道过渡及分... 准噶尔盆地南缘八道湾组四棵树剖面发育扇三角洲沉积,可划分为2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并细分为3个中期旋回。基于露头精细解剖,将扇三角洲成因砂体分为叠加型、过渡型及孤立型砂体3种类型,分别对应于辫状水道、辫状水道向分流水道过渡及分流水道成因,其宽度、厚度及宽厚比由叠加型向孤立型逐渐减小。3类砂体的特征、形成与变化与基准面旋回变化及所处的位置有关。A/S比值由低到高依次发育叠加型、过渡型、孤立型砂体。水道砂体的规模与A/S比值呈负相关关系,即随A/S比值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基准面的上升,八道湾组水道砂体出现的频率减小,叠加厚度减薄,砂体之间的连通性变差,水道砂体的粒度变细,发育于陆地的古土壤减少,且宽厚比也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南缘 八道湾组 扇三角洲 基准面旋回 储层 露头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石盒子组层序充填样式及过程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陈安清 陈洪德 +2 位作者 林良彪 王峻 徐胜林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46-1054,共9页
本文根据野外露头、测井及钻井岩心等资料,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石盒子组的层序充填样式和演化规律。于陆内坳陷盆地发展阶段的高潮期以充填辫状河三角洲为特征,相对稳定期以充填曲流河三角洲为特征;陆内坳陷盆地的成熟阶段以充填... 本文根据野外露头、测井及钻井岩心等资料,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石盒子组的层序充填样式和演化规律。于陆内坳陷盆地发展阶段的高潮期以充填辫状河三角洲为特征,相对稳定期以充填曲流河三角洲为特征;陆内坳陷盆地的成熟阶段以充填网结河三角洲为特征。各时期的三角洲具有"大平原、小前缘"的特点,这为河道的形成演化和砂体富集提供了空间。提出研究区内最有利储集相带为辫状河三角洲的分流河道(A1型)、水下分流河道(A2型);曲流河三角洲的分流河道(A2型)、水下分流河道(A2型)和网结河三角洲分流河道的结点(C1型)亦是较有利储集体。总之,基准面的旋回控制的古地理面貌和层序充填规律对鄂尔多斯盆地岩性油气藏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盒子组 基准面旋回 层序充填 三角洲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部侏罗系层序地层特征 被引量:20
18
作者 高新生 赵霞飞 +1 位作者 李天明 唐忠华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5-168,共4页
综合利用露头、岩芯、钻并、地震和古生物等资料,应用地层基准面原理,对准噶尔盆地西部侏罗系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识别出6个不整合面即层序边界,按此物理界面将诛罗系划分出5套层序,建立起了与盆地统一的等时地层格架... 综合利用露头、岩芯、钻并、地震和古生物等资料,应用地层基准面原理,对准噶尔盆地西部侏罗系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识别出6个不整合面即层序边界,按此物理界面将诛罗系划分出5套层序,建立起了与盆地统一的等时地层格架。各层序的内部构型呈现多种形式。层序1的长期基准面上升旋回由砂砾质辫状河冲积扇构成,长期基准面下降旋回由滨浅湖→三角洲前缘→三角洲平原构成。层序2的长期基准面上升半旋回呈现由底部充填于切蚀谷的辫状河河道砂砾岩→网状河→曲流河→三角洲序列;长期基准面下降半旋回主要由滨浅湖→三角洲前缘构成。层序3的长期基准面上升半旋回由辫状河→曲流河→三角洲构成;长期基准面下降半旋回由滨浅湖→三角洲前缘相构成。层序4、层序5以发育基准面上升半旋回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基准面旋回 辫状河冲积扇 侏罗系 准噶尔盆地 特征 油气勘探
下载PDF
基准面旋回层序与油层单元划分关系 被引量:21
19
作者 陈景山 彭军 +2 位作者 周彦 谭秀成 李凌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2-165,共4页
短期和中期基准面旋回过程中A/S值变化与砂体发育关系的分析表明,具有A1、A2和C2型结构的短期旋回层序最有利于储集砂体的发育,各级次层序界面的上下两侧是有利储集砂体的主要发育位置,而基准面旋回层序的中部通常是泥质盖层或隔、夹层... 短期和中期基准面旋回过程中A/S值变化与砂体发育关系的分析表明,具有A1、A2和C2型结构的短期旋回层序最有利于储集砂体的发育,各级次层序界面的上下两侧是有利储集砂体的主要发育位置,而基准面旋回层序的中部通常是泥质盖层或隔、夹层的主要产出位置。针对按基准面旋回层序界面的小层划分方案与传统的油气层四级划分方案存在的矛盾,提出以不同级次湖泛面沉积的泥质盖层或隔、夹层为边界的、跨基准面旋回层序界面的砂体和油层四级划分方案,其中的含油层系、油(层)组、复油层、单油层,分别与长期、中期、短期、超短期基准面旋回有关,但存在半个基准面旋回的相位差。这一划分方案既符合油气藏开发层系的划分原则,在实际应用中也更具有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基准面旋回 砂体 隔层 油层划分
下载PDF
河流相层序地层划分方法——以松辽盆地下白垩统扶余油层为例 被引量:88
20
作者 邓宏文 吴海波 +1 位作者 王宁 Timothy A.Cross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21-627,共7页
以松辽盆地下白垩统泉头组扶余油层为例,探讨了河流沉积体系的层序地层分析方法。首先确定河流的成因类型和相域(微相)的构成,包括曲流河道、决口河道、决口扇、冲积平原和浅水湖泊,识别河流演化过程中由于河流冲溢形成的自旋回沉积作... 以松辽盆地下白垩统泉头组扶余油层为例,探讨了河流沉积体系的层序地层分析方法。首先确定河流的成因类型和相域(微相)的构成,包括曲流河道、决口河道、决口扇、冲积平原和浅水湖泊,识别河流演化过程中由于河流冲溢形成的自旋回沉积作用和基准面变化产生的异旋回沉积作用,即基准面旋回;然后运用河流沉积学理论分析构成河流相的不同相域的形成与基准面变化的关系,识别基准面转换位置(基准面上升到下降或基准面下降到上升)的沉积学和地层学响应,从而建立等时地层对比格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旋回 异旋回 基准面旋回 旋回界面识别 层序地层格架 河流相 扶余油层 松辽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