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高温天气的气候特征及短期气候预测 被引量:8
1
作者 董蕙青 涂方旭 李雄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00年第z1期50-54,共5页
在统计广西各站历年夏半年高温总日数的基础上 ,分析广西高温天气日数的气候概况及气候变化特征。通过相关计算 ,找出 8站高温日数与太平洋海温和 5 0 0 h Pa月平均位势高度的相关区 。
关键词 高温天气 气候概况 气候变化 预测模型
下载PDF
2010年7月下旬包头地区高温天气浅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陶继明 潘新源 +1 位作者 杨翠芝 闫富平 《内蒙古气象》 2010年第6期23-24,共2页
使用MICAPS中常规天气资料,利用天气学原理,分析了2010年7月下旬发生在包头地区的高温天气环流特征,从中寻求一些高温天气预报指标,为高温天气预报提供依据。
关键词 高温 环流特征 副热带高压
下载PDF
内蒙古高温酷暑天气的气候学特征和环流类型 被引量:2
3
作者 孙永刚 孟雪峰 +1 位作者 云静波 王志春 《内蒙古气象》 2010年第6期3-9,共7页
利用1971—2008年内蒙古117个观测站日最高气温资料,结合同期的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内蒙古高温酷暑天气的气候学特征。结果表明:内蒙古高温酷暑天气地域差异大,高温中心在阿拉善盟沙漠地区的拐子湖,年平均35℃高温日数达32天,也是全... 利用1971—2008年内蒙古117个观测站日最高气温资料,结合同期的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内蒙古高温酷暑天气的气候学特征。结果表明:内蒙古高温酷暑天气地域差异大,高温中心在阿拉善盟沙漠地区的拐子湖,年平均35℃高温日数达32天,也是全国的高温区之一;内蒙古的高温天气年日数有增长趋势,高温酷暑的影响在增强;内蒙古高温酷暑集中出现在盛夏季节6—8月,7月发生最多,占一半以上;最高气温出现在每日的14—17时,气温日较差大,多为干热天气。通过对内蒙古较大范围的64次高温天气过程分析总结,将内蒙古高温酷暑天气分为蒙古暖脊型、贝加尔湖高压坝型、副高西进型、乌拉尔山高脊型4个类型。大陆暖高压脊的强烈发展和维持与内蒙古高温酷暑天气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天气 观测数据 气候学特征 环流类型
下载PDF
盐城市市区高温天气发生概况分析
4
作者 吕道洲 商兆堂 孙正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0期13295-13296,13322,共3页
通过对盐城市历年高温天气发生情况分析,结果表明,盐城市市区83%的年份会出现高温天气,主要发生在7月上旬到8月上旬,占全年的78.4%;产生高温的天气形势是从500 hPa到地面都处同一系统,当地处于S^SW气流中,系统深厚,天气晴朗;晴热少雨是... 通过对盐城市历年高温天气发生情况分析,结果表明,盐城市市区83%的年份会出现高温天气,主要发生在7月上旬到8月上旬,占全年的78.4%;产生高温的天气形势是从500 hPa到地面都处同一系统,当地处于S^SW气流中,系统深厚,天气晴朗;晴热少雨是高温天气多的主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城市 高温 概况分析
下载PDF
内蒙古高温天气成因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孙永刚 孟雪峰 +1 位作者 云静波 王志春 《内蒙古气象》 2010年第5期3-7,共5页
选取1971—2008年64次较强内蒙古高温酷暑天气过程,对其物理量分布特征和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00hPa高空锋区的北退或断裂与大陆暖高压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有很好的相关性;对流层中层的暖平流对大陆暖高压系统的发展强盛起到关键作用... 选取1971—2008年64次较强内蒙古高温酷暑天气过程,对其物理量分布特征和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00hPa高空锋区的北退或断裂与大陆暖高压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有很好的相关性;对流层中层的暖平流对大陆暖高压系统的发展强盛起到关键作用,通常在暖高压系统的上游(西部、北部)维持暖平流时,暖高压系统将发展并维持强盛状态,当暖高压系统北部出现较强的冷平流时,暖高压系统将很快崩溃;500~850hPa厚度场可以更好的反映出整层气柱冷暖性质,其分布特征直接影响到内蒙古高温酷暑天气发生的部位和区域;蒙古暖高压控制区中盛行下沉气流,使得大气下沉增温,对流层中低层维持暖心结构,由于整层气柱很暖,低层减压形成了近地层的热低压,具有干热的特征。最后总结了内蒙古高温酷暑的定量预报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天气 暖高压 预报指标
下载PDF
内蒙古高温酷暑天气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孟雪峰 孙永刚 云静波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4-112,共9页
应用1971~2008年内蒙古自治区117个观测站资料,选取64次较强高温酷暑天气过程,结合同期的NCEP再分析资料,应用统计分析和诊断分析方法,对内蒙古高温酷暑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高温酷暑天气地域差异大,... 应用1971~2008年内蒙古自治区117个观测站资料,选取64次较强高温酷暑天气过程,结合同期的NCEP再分析资料,应用统计分析和诊断分析方法,对内蒙古高温酷暑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高温酷暑天气地域差异大,高温中心在阿拉善盟沙漠地区的拐子湖,年平均35℃高温日数达32天,也是全国的高温区之一;高温酷暑年日数有增长趋势,影响在增强;高温酷暑集中出现在盛夏季节6~8月,7月发生最多,占一半以上;最高温度出现在每日的14至17时,气温日较差大;高温酷暑天气可分为蒙古暖脊型、贝加尔湖高压坝型、副高西进型、乌拉尔山高脊型四个天气学类型,大陆暖高压脊的强烈发展和维持与高温酷暑天气密切相关;300hPa高空锋区的北退或断裂与大陆暖高压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有很好的相关性;对流层中层的暖平流对大陆暖高压系统的发展强盛起到关键作用;500~850hPa厚度场可以更好的反映出整层气柱冷暖性质,其分布特征直接影响到内蒙古高温酷暑天气发生的部位和区域;蒙古暖高压控制区中盛行下沉气流,使得大气下沉增温,对流层中低层维持暖心结构,由于整层气柱很暖,低层减压形成了近地层的热低压,具有干热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 诊断分析 高温酷暑 内蒙古 天气学分型 成因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