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1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urther Studies of the Cap Pushing Response in Honey Bees (Apis mellifera)
1
作者 Riley J. Wincheski Kiri Li N. Stauch +3 位作者 Laura M. Grossner Maya B. Zepeda James W. Grice Charles I. Abramson 《Natural Science》 2024年第5期45-64,共20页
The Cap Pushing Response (CPR) is a free-flying technique used to study learning and memory in honey bees (Apis mellifera). The series of experiments outlined in this paper aimed to test whether honey bees exhibit the... The Cap Pushing Response (CPR) is a free-flying technique used to study learning and memory in honey bees (Apis mellifera). The series of experiments outlined in this paper aimed to test whether honey bees exhibit the cognitive concept of “expectancy” utilizing the CPR in a weight differentiation paradigm. Five previous experiments in our laboratory have explored whether the concept of expectancy can account for honey bee performance and have all failed to support the cognitive interpretation. The first experiment examined if bees could differentiate between the two caps in the amount of force they used to push the cap and the distance the cap was pushed when the caps were presented one at a time. The second experiment explored cap weight preference by presenting bees with a choice between the two caps. The third and fourth experiments tested the bee’s ability to expect reward or punishment based on cap weight. Results revealed that bees were found to have a strong preference for the light cap and therefore were not able to expect reward or punishment based on cap weight. These experiments contribute to the debate on whether bees have “cognitive” representations and continue to support the behaviorist interpre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is mellifera Cap Pushing Response COGNITION LEARNING
下载PDF
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与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ca)的生态位比较 被引量:32
2
作者 余林生 邹运鼎 +4 位作者 曹义锋 毕守东 巫厚长 丁建 解文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4575-4581,共7页
为了明确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在皖南山区生态适应性,研究两种蜜蜂的食物生态位、时间生态位和空间生态位及其差异,结果是中蜂与意蜂食物(蜜源植物)资源生态位宽度分别是0.923、0.765,中蜂对蜜源植物采集喜好性差异小,而意蜂差异大,中... 为了明确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在皖南山区生态适应性,研究两种蜜蜂的食物生态位、时间生态位和空间生态位及其差异,结果是中蜂与意蜂食物(蜜源植物)资源生态位宽度分别是0.923、0.765,中蜂对蜜源植物采集喜好性差异小,而意蜂差异大,中蜂对意蜂生态位重迭为0.160,中蜂对意蜂生态位相似性为0.755;油菜花期,中蜂与意蜂时间资源生态位宽度分别是0.879、0.801,枇杷花期,分别是0.760、0.677,中蜂与意蜂的空间资源生态位宽度分别是0.797、0.670。中蜂3种生态位宽度均大于意蜂,中蜂三维生态位值是意蜂的1.61倍和1.57倍。表明中蜂在皖南山区生态适应性比意蜂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 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ca) 生态位 差异
下载PDF
越冬初期和中期西方蜜蜂四个亚种的miRNA及其靶mRNA的比较分析
3
作者 蒋海宾 杜亚丽 +8 位作者 冀全枝 何金明 孙智禹 吴鹰 王志 兰凤明 牛庆生 刘玉玲 徐凯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2-633,共12页
【目的】明确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微小RNA(microRNA,miRNA)在越冬期间的表达量变化,揭示miRNA及其靶mRNA与抗寒性的潜在关系,在miRNA组学层面进一步揭示西方蜜蜂抗寒性的分子机理。【方法】利用sRNA-seq技术鉴定西方蜜蜂4个亚种意大... 【目的】明确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微小RNA(microRNA,miRNA)在越冬期间的表达量变化,揭示miRNA及其靶mRNA与抗寒性的潜在关系,在miRNA组学层面进一步揭示西方蜜蜂抗寒性的分子机理。【方法】利用sRNA-seq技术鉴定西方蜜蜂4个亚种意大利蜜蜂A.m.ligustica、欧洲黑蜂A.m.mellifera、高加索蜂A.m.caucasica和卡尼鄂拉蜂A.m.carnica在越冬期初期和越冬中期的miRNA;根据P≤0.05且|log 2fold change|≥1标准筛选4个亚种在越冬不同时期的差异表达miRNA(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miRNAs,DEmiRNAs)。利用相关生物信息学软件对筛选出的miRNA的靶mRNA进行预测,并对靶mRNA进行GO及KEGG数据库注释。根据靶向结合关系构建DEmiRNA和靶mRNA的调控网络,并利用Cytoscape进行可视化。随机选取ame-miR-263a-5p,ame-miR-184-3p,ame-miR-263b-5p,ame-miR-190-5p,ame-miR-6052-5p,ame-miR-9a-5p,ame-miR-100-5p和ame-miR-306-5p等8个DEmiRNA进行RT-qPCR验证。【结果】鉴定获得越冬期西方蜜蜂4个亚种210个miRNA,包括178个保守的miRNA和32个新的miRNA,长度介于18~30 nt,分布数量最多的长度为22和23 nt,首位碱基为U的miRNA数量最多。西方蜜蜂4个亚种在越冬初期和越冬中期表达量最高的DEmiRNAs为ame-miR-1-3p,ame-miR-276-3p和ame-miR-184-3p。意大利蜜蜂越冬初期vs越冬中期共筛选出22个DEmiRNA,可靶向调控394条mRNA,这些mRNA分别注释到161个GO功能条目和16条KEGG通路上;欧洲黑蜂越冬初期vs越冬中期共筛选出28个DEmiRNA,可靶向调控415条mRNA,这些mRNA分别注释到147个GO功能条目和15条KEGG通路上;高加索蜂越冬初期vs越冬中期共筛选67个DEmiRNA,可靶向调控1021条mRNA,这些mRNA分别注释到171个GO功能条目和21条KEGG通路上;卡尼鄂拉蜂越冬初期vs越冬中期共筛选18个DEmiRNA,可靶向调控330条mRNA,这些mRNA分别注释到147个GO功能条目和13条KEGG通路上。西方蜜蜂4个亚种DEmiRNA与靶mRNA之间形成较为复杂的调控网络。RT-qPCR结果显示8个DEmiRNA的表达趋势与测序数据一致,证实了本研究中测序数据的可靠性。【结论】本研究明确西方蜜蜂4个亚种越冬不同时期的miRNA表达量变化,筛选出多个潜在调控西方蜜蜂越冬期抗寒性的分子候选靶标miRNA,其中ame-miR-14-3p和ame-miR-3786-5p在欧洲黑蜂、高加索蜂和卡尼鄂拉蜂中负调控多个mRNA的表达,在意大利蜜蜂中并没有参与;miRNA通过调控靶基因的表达参与甘油磷酸脂代谢、MAPK信号通路和mTOR等关键信号通路参与西方蜜蜂的抗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蜜蜂 微小RNA 靶基因 越冬 抗寒 调控网络
下载PDF
西方蜜蜂AmAGO1蛋白的分子特性、时空表达谱及抗体制备
4
作者 叶亚萍 刘治滩 +7 位作者 李琪明 臧贺 冯佩林 王宁 王杰 黄枳腱 陈大福 郭睿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8,共11页
【目的】Argonaute(AGO)家族是一类在进化上高度保守的蛋白家族,其在真核生物中主要参与形成RNA诱导沉默复合体(RNA-induced silencing complex,RISC),进而通过沉默基因表达参与诸多生物学过程。蜜蜂AGO蛋白的相关研究迄今仍然缺失。本... 【目的】Argonaute(AGO)家族是一类在进化上高度保守的蛋白家族,其在真核生物中主要参与形成RNA诱导沉默复合体(RNA-induced silencing complex,RISC),进而通过沉默基因表达参与诸多生物学过程。蜜蜂AGO蛋白的相关研究迄今仍然缺失。本研究拟通过预测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的AGO1(AmAGO1)理化性质和分子特性,解析AmAGO1在西方蜜蜂中的时空表达谱,并制备AmAGO1的多克隆抗体,为深入开展AmAGO1的功能与机制研究提供参考和基础。【方法】PCR扩增西方蜜蜂AmAGO1的编码序列(coding sequence,CDS);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AmAGO1蛋白的理化性质和分子特性;利用RT-qPCR检测AmAGO1在西方蜜蜂工蜂卵、3日龄幼虫、7日龄预蛹、8日龄预蛹、12日龄蛹以及1,2,6,12,15和18日龄成虫以及工蜂成虫触角、咽下腺、脑、表皮、中肠、脂肪体和毒腺中的表达量;构建原核表达质粒后诱导表达AmAGO1融合蛋白,并鉴定其表达形式;制备AmAGO1多克隆抗体,利用ELISA,Western blot和免疫沉淀(immunoprecipitation,IP)分别检测抗体效价、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成功克隆到西方蜜蜂AmAGO1的CDS;AmAGO1含928个氨基酸,分子式为C4624H7332N1316O1325S51,分子量约为104.2 kD,等电点为9.31,平均亲水系数为-0.2965,含86个磷酸化位点及典型的PAZ结构域和PIWI结构域,但不存在典型的信号肽;AGO1在智人Homo sapiens、斑马鱼Danio rerio、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家蚕Bombyx mori、西方蜜蜂、东方蜜蜂A.cerana和欧洲熊蜂Bombus terrestris中具有较高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西方蜜蜂和东方蜜蜂的AGO1聚为一支,同源性最高。AmAGO1在西方蜜蜂工蜂卵、幼虫、预蛹、蛹和成虫中均有表达但表达量存在差异,3日龄幼虫和7日龄预蛹中AmAGO1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卵中的表达量,而8日龄预蛹和12日龄蛹中AmAGO1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卵中的表达量;AmAGO1在1,2,6,12,15和18日龄工蜂体内均有表达但表达量也存在差异,其中1日龄成虫体内AmAGO1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日龄成虫体内的表达量;AmAGO1在工蜂成虫触角、毒腺、脑、中肠、咽下腺、脂肪体和表皮中均有表达但表达量存在差异,触角中AmAGO1的表达量与咽下腺中的相差无几,但二者均显著高于毒腺、脑、中肠、脂肪体和表皮中AmAGO1的表达量;AmAGO1融合蛋白的表达形式为包涵体;制备的AmAGO1多克隆抗体具有较高的效价、灵敏度和特异性。【结论】AmAGO1可能是亲水性胞内蛋白,含有典型的PAZ结构域和PIWI结构域;AmAGO1在西方蜜蜂工蜂不同组织和不同发育阶段发挥潜在的重要功能;成功制备出高效价、高灵敏度和强特异性的AGO1多克隆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蜜蜂 AmAGO1 克隆 分子特性 时空表达谱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下载PDF
从有意引入到外来入侵——以意大利蜂Apis mellifera L.为例 被引量:37
5
作者 季荣 谢宝瑜 +1 位作者 杨冠煌 李典谟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0-73,共4页
原产于欧洲、非洲等地的意大利蜜蜂几个世纪以来被人类频繁地有意引入到其它国家和地区 ,然而其在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 ,意大利蜂凭借其在诸多方面的竞争优势对当地物种和生态系统产生不利影响。本文主要阐述了意大利蜜蜂引入后对我国本... 原产于欧洲、非洲等地的意大利蜜蜂几个世纪以来被人类频繁地有意引入到其它国家和地区 ,然而其在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 ,意大利蜂凭借其在诸多方面的竞争优势对当地物种和生态系统产生不利影响。本文主要阐述了意大利蜜蜂引入后对我国本地种中华蜜蜂造成的负面效应 :①中华蜜蜂种群数量急剧下降 ,甚至在某些地区已到了灭绝的边缘 ;②影响了以中华蜜蜂作为主要传粉媒介的早花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的正常繁育 ,从而降低了物种多样性 ,破坏了群落结构及其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种 入侵种 意大利蜜蜂 中华蜜蜂 物种多样性 群落结构
下载PDF
东方蜜蜂微孢子虫侵染过程中nce-miR-15338及候选靶基因的表达谱
6
作者 王思懿 高旭泽 +7 位作者 赵浩东 荆欣 刘小玉 冯佩林 宋宇轩 刘彩珍 陈大福 郭睿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95,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为探究nce-miR-15338调控东方蜜蜂微孢子虫(Nosema ceranae)侵染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工蜂的功能及作用机制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Stem-loop RT-PCR和Sanger测序验证nce-miR-15338的存在和表... 【目的】本研究旨在为探究nce-miR-15338调控东方蜜蜂微孢子虫(Nosema ceranae)侵染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工蜂的功能及作用机制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Stem-loop RT-PCR和Sanger测序验证nce-miR-15338的存在和表达。利用相关软件预测nce-miR-15338的靶基因并进行数据库注释。通过RT-qPCR检测nce-miR-15338及其候选靶基因在东方蜜蜂微孢子虫侵染过程中的表达谱。【结果】nce-miR-15338在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孢子中真实存在和表达;nce-miR-15338共靶向LCFAL 2和20s PS等16个基因;分别有16、7、8、3个靶基因可注释到Nr、Swiss-Prot、GO和KEGG数据库;相较于接种后1 d,nce-miR-15338的表达量在2 d极显著上调,在4、6、8 d均极显著下调;LCFAL 2的表达量在接种2、4、6、8 d后皆为极显著下调;20s PS在接种2、4、6、8 d的表达水平均为极显著下调。【结论】研究结果证实了nce-miR-15338的真实存在和表达,并明确了东方蜜蜂微孢子虫侵染意大利蜜蜂工蜂过程中nce-miR-15338及其候选靶基因LCFAL 2和20s PS的表达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蜜蜂微孢子虫 蜜蜂 意大利蜜蜂 nce-miR-15338 靶基因 表达谱
下载PDF
溶血磷脂酸对意大利蜜蜂进食的影响
7
作者 朱佳琦 杜开书 +1 位作者 杨萌 张曌楠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8-365,共8页
【目的】探究肠道细菌代谢产物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对蜜蜂摄食行为的影响。【方法】对照组饲喂普通的蔗糖溶液,处理组饲喂含有LPA的蔗糖溶液,构建补充LPA的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模型,利用群体水平取食... 【目的】探究肠道细菌代谢产物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对蜜蜂摄食行为的影响。【方法】对照组饲喂普通的蔗糖溶液,处理组饲喂含有LPA的蔗糖溶液,构建补充LPA的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模型,利用群体水平取食测定法和个体水平取食测定法计算意大利蜜蜂6日龄成蜂的取食量,利用食物敏感度测定方法检测LPA对意大利蜜蜂成蜂食物敏感度的影响,最后对意大利蜜蜂成蜂的头、胸、腹和整个个体分别进行重量测定。【结果】LPA会减少意大利蜜蜂成蜂在群体水平上的取食量,对照组和处理组的群体水平每日平均取食量分别为4.23和2.38 mL。LPA不会影响意大利蜜蜂成蜂在群体水平上对食物的敏感度,也不会影响意大利蜜蜂成蜂在个体水平上对不适口食物的消耗量。分析不同饥饿水平意大利蜜蜂成蜂个体水平食物消耗量发现,LPA会使意大利蜜蜂成蜂个体水平上的饥饿感钝化,即使是饥饿状态下,处理组成蜂的取食量未能达到对照组的正常水平。对比意大利蜜蜂成蜂头、胸、腹和整个个体的重量发现,LPA降低成蜂的食物摄入导致头、胸、腹和整个个体重量显著下降。【结论】蜜蜂肠道细菌的代谢产物LPA会抑制宿主意大利蜜蜂成蜂的食物摄入,进而引起体重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大利蜜蜂 溶血磷脂酸 摄食行为 细菌 取食量
下载PDF
不同硒源对西方蜜蜂蜂王抗氧化、免疫指标及抗氧化、繁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8
作者 史文凯 郭冬生 +4 位作者 李震 黎力之 张海波 关玮琨 邹垂彬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39-1148,共10页
本试验旨探究育王期间添加不同硒源(亚硒酸钠、纳米石墨硒和纳米碳粉硒)对西方蜜蜂蜂王抗氧化、免疫指标及抗氧化、繁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控制西方蜜蜂蜂王产卵后,幼虫孵化至24 h后移虫育王,将120只蜂王随机分为4组,每组30只王台。... 本试验旨探究育王期间添加不同硒源(亚硒酸钠、纳米石墨硒和纳米碳粉硒)对西方蜜蜂蜂王抗氧化、免疫指标及抗氧化、繁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控制西方蜜蜂蜂王产卵后,幼虫孵化至24 h后移虫育王,将120只蜂王随机分为4组,每组30只王台。亚硒酸钠组(SSe组)、纳米石墨硒组(GSSe组)和纳米碳粉硒组(TSSe组)分别添加等量3种不同硒源(硒浓度均为3.2 mg/L),在2、3和4日龄的同一时段,从蜂群中取出3组育王框,分别在王台中人工添加5μL亚硒酸钠溶液、纳米石墨硒溶液和纳米碳粉硒溶液;对照组在王台中人工添加5μL双蒸水。待4组蜂王出房后取全虫测定抗氧化和免疫指标,解剖卵巢测定抗氧化和繁殖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1)各组之间蜂王体重、翅长、体长、胸长和胸宽无显著差异(P>0.05)。2)SSe组的蜂王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活性显著高于其余3组(P<0.05),TSSe组的蜂王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其余3组(P<0.05),SSe组和GSSe组的蜂王酚氧化酶(PO)活性显著高于CON组(P<0.05)。3)SSe组、GSSe组和TSSe组的蜂王卵巢UDP-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2A3、UDP-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2B18和全反式视黄醇脱氢酶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CON组(P<0.05)。4)SSe组的蜂王卵巢苯丙氨酸-4氢化酶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CON组(P<0.05),TSSe组的蜂王卵巢法尼基二磷酸磷酸酶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CON组(P<0.05),SSe组、GSSe组和TSSe组的蜂王卵巢法尼苏酸甲酯环氧化物酶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CON组(P<0.05)。综上所述,不同硒源可提升蜂王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及其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促进蜂王的卵巢发育,提升繁殖能力,并对免疫能力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源 西方蜜蜂 蜂王培育 抗氧化
下载PDF
抗白垩病相关SNP位点C2587245T在意大利蜜蜂雄蜂幼虫中的抗性鉴定
9
作者 唐韶晗 耿龙 +8 位作者 武尊 曾照阳 王子函 梁立强 吕洋 许雪玲 聂红毅 李志国 苏松坤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7,共9页
【目的】基于抗白垩病相关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C2587245T在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雄蜂幼虫中白垩病抗性检验,验证该位点遗传稳定性和抗病性,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在育种生产中直接应用... 【目的】基于抗白垩病相关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C2587245T在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雄蜂幼虫中白垩病抗性检验,验证该位点遗传稳定性和抗病性,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在育种生产中直接应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通过白垩病虫尸,在实验室条件下制备白垩真菌孢子悬液,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蜜蜂球囊菌Ascosphaera apis。使用无伤害方法提取意大利蜜蜂蜂蜂王DNA筛选出SNP位点C2587245T为C/C和T/T基因型的蜂王,并培育C/C和T/T基因型处女王,用二氧化碳刺激其产出雄蜂卵,选择C和T基因型2日龄意大利蜜雄蜂幼虫进行实验室培养,3日龄龄雄蜂幼虫接种5×10^(4)个孢子/μL的蜜蜂球囊菌悬液10 d,观测接种蜜蜂球囊菌后的C基因型和T基因型雄蜂幼虫的生长情况和存活率。【结果】通过无伤害提取DNA的方法可以在不影响意大利蜜蜂雄蜂幼虫正常生活的条件下提取出高质量的DNA;用本研究的饲养方法可以保证意大利蜜蜂雄蜂幼虫在实验室条件的正常生长发育。C基因型和T基因型意大利蜜蜂雄蜂3日龄幼虫接种蜜蜂球囊菌后在发病时间和发病症状等方面都有明显差异,C基因型雄蜂幼虫在表现疾病典型症状的时间上比T基因型雄蜂幼虫晚大约2 d;在接种蜜蜂球囊菌后6 d时两种基因型雄蜂幼虫表现出的症状差异最为明显。【结论】雄蜂由于其纯合单倍体的生物学特性,更方便验证SNP位点C2587245T纯合的抗病作用。SNP位点C2587245T为C基因型雄蜂幼虫具有良好的抗白垩病能力,并且SNP位点C2587245T具有稳定的遗传性,这些研究结果可为在蜜蜂抗病育种领域提供一种可靠的分子辅助标记,为后续雄蜂转录组测序、寻找雄蜂和工蜂在免疫相关基因表达方面的差异,尝试找到SNP位点C2587245T对白垩病所特有的抗病机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大利蜜蜂 雄蜂 白垩病 蜜蜂球囊菌 单核苷酸多态性 白垩病抗性
下载PDF
东北黑蜂(Apis mellifera ssp.)亲缘关系的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彭文君 罗其花 +2 位作者 安建东 黄家兴 郭军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94-1502,共9页
【目的】从分子水平揭示东北黑蜂与欧洲黑蜂、意大利蜜蜂、卡尼鄂拉蜂、喀尔巴阡蜂、安拉托利亚蜂、高加索蜂以及非洲类型的西方蜜蜂的亲缘关系,为东北黑蜂分类地位的正确认识及其合理保护提供参考。【方法】对来自东北黑蜂国家级自然... 【目的】从分子水平揭示东北黑蜂与欧洲黑蜂、意大利蜜蜂、卡尼鄂拉蜂、喀尔巴阡蜂、安拉托利亚蜂、高加索蜂以及非洲类型的西方蜜蜂的亲缘关系,为东北黑蜂分类地位的正确认识及其合理保护提供参考。【方法】对来自东北黑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9个乡镇的东北黑蜂与上述西方蜜蜂的线粒体DNA(mtDNA)tRNAleu~COⅡ序列进行PCR扩增;同时取部分PCR产物进行DraⅠ酶切分析;并根据酶切类型对相应的PCR产物经纯化、克隆和测序后进行序列分析,并构建Neighbor-Joining(NJ)聚类图。【结果】东北黑蜂mtDNAtRNAleu~COⅡ序列长度为526bp,P序列缺失,Q序列有5个位点出现碱基转换(4T?C、1A?G),1个碱基颠换(1A?T);只有一种DraⅠ酶切类型,其酶切片段长度分别为422、64、47和41bp,同DNAMAN软件分析的酶切位点一致;其序列特征和酶切类型同西方蜜蜂线粒体C、O分支相似,而与A分支的非洲蜜蜂、M分支的欧洲黑蜂存在较大差异;根据NJ聚类图,东北黑蜂属于线粒体O分支。MtDNAtRNAleu~COⅡ的序列特征和DraⅠ酶切分析表明,东北黑蜂属于线粒体O分支,与同一分支的高加索蜂、安拉托利亚蜂亲缘关系最近,与C分支的意大利蜜蜂、卡尼鄂拉蜂、喀尔巴阡蜂亲缘关系次之,而与M分支的欧洲黑蜂和A分支的非洲蜜蜂亲缘关系较远。【结论】根据NJ聚类图,东北黑蜂处于安拉托利亚蜂和高加索蜂之间,东北黑蜂是否是这两个地理亚种的混合种群,或能否算一个新的地理亚种,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黑蜂(A.m.ssp.) 亲缘关系 MTDNA tRNAleu^COⅡ 序列分析
下载PDF
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 L.)sRNA的富集与文库检测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璇 俞晓敏 +2 位作者 郑火青 蔡亦梅 胡福良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943-2948,共6页
【目的】提取及扩增蜜蜂(Apis mellifera L)sRNA,并构建文库检测富集结果是否满足高通量测序研究要求。【方法】取蜜蜂3个级型不同发育阶段个体作为材料,分别提取总RNA后混合,从中分离出15~40nt的sRNA,反转成cDNA后构建文库,进行蓝白... 【目的】提取及扩增蜜蜂(Apis mellifera L)sRNA,并构建文库检测富集结果是否满足高通量测序研究要求。【方法】取蜜蜂3个级型不同发育阶段个体作为材料,分别提取总RNA后混合,从中分离出15~40nt的sRNA,反转成cDNA后构建文库,进行蓝白斑筛选。挑选288个单克隆进行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有效序列为214条,插入的cDNA片段大小范围为15~39bp。其中,sme-miR-71c miRNA65条,ncRNA(包括tm-RNA、intron_ghI、5.8s rRNA)5条,tRNA28条,siRNA及其他sRNA33条,CDS1条,未知序列82条。【结论】本实验采用的方法能有效富集蜜蜂sRNA,能够满足高通量测序从中识别出蜜蜂miRNA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 L.) sRNA富集 miRNA文库 直接克隆法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毒死蜱和吡虫啉对意大利工蜂(Apis mellifera L.)的慢性经口毒性 被引量:3
12
作者 程燕 谭丽超 +3 位作者 卜元卿 葛春男 周军英 单正军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15-719,共5页
文章以毒死蜱和吡虫啉为受试农药,以4日龄内的意大利工蜂(Apis melifera L.)为受试生物,研究2种农药对意大利工蜂的10 d经口慢性毒性。结果显示:参比物质乐果对意大利工蜂的10 d半致死浓度(10 d-LC50)为0.550μg a.i.·g^(-1)食物,... 文章以毒死蜱和吡虫啉为受试农药,以4日龄内的意大利工蜂(Apis melifera L.)为受试生物,研究2种农药对意大利工蜂的10 d经口慢性毒性。结果显示:参比物质乐果对意大利工蜂的10 d半致死浓度(10 d-LC50)为0.550μg a.i.·g^(-1)食物,平均每天半致死剂量(LDD50)为0.019μg a.i.·蜂^(-1)·天^(-1);在有效试验条件下,毒死蜱对意大利工蜂的10 d LC50为0.582μg a.i.·g^(-1)食物,LDD50为0.021μg a.i.·蜂^(-1)·天^(-1);吡虫啉对意大利工蜂的10 d LC50为0.055μg a.i.·g^(-1)食物,LDD50为1.542 ng a.i.·蜂^(-1)·天^(-1)。试验结果可为毒死蜱和吡虫啉的安全使用提供科学参考,同时可促进我国农药对蜜蜂的安全性评价体系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果 毒死蜱 吡虫啉 意大利工蜂 慢性经口毒性
下载PDF
蜜蜂(Apis mellifera L.)幼虫级型分化差异蛋白质组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吴静 李建科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6-184,共9页
【目的】对蜜蜂(Apis mellifera L.)蜂王与工蜂级型分化期的蛋白质组进行比较,以探明蜂王和工蜂在级型分化时期蛋白质表达调控方面的异同。【方法】采用双向电泳建立蜂王和工蜂级型分化期蛋白质组表达谱,获得图谱中蛋白质表达的数量、... 【目的】对蜜蜂(Apis mellifera L.)蜂王与工蜂级型分化期的蛋白质组进行比较,以探明蜂王和工蜂在级型分化时期蛋白质表达调控方面的异同。【方法】采用双向电泳建立蜂王和工蜂级型分化期蛋白质组表达谱,获得图谱中蛋白质表达的数量、表达量、等电点和分子量等信息,然后进行比较蛋白质组研究。【结果】在幼虫3日龄,蜂王表达288个蛋白质,工蜂表达259个蛋白质,2种级型蜂共有蛋白质为156个,其中25个蛋白质在蜂王中的表达量显著大于(P<0.05)工蜂,34个蛋白质工蜂表达量显著大于(P<0.05)蜂王,而蜂王和工蜂的特异蛋白质分别为132个和103个;到幼虫5日龄时,蜂王表达274个蛋白质,工蜂为236个,这2种级型蜂共有蛋白质点为95个,其中蜂王15个蛋白质的表达量显著大于(P<0.05)工蜂,工蜂26个蛋白质的表达量显著大于(P<0.05)蜂王,而蜂王特异蛋白质点为179个,工蜂特异蛋白质点为141个;到蛹11日龄时,蜂王蛋白质组有311个蛋白质点,而工蜂则有278个蛋白质点,2种蜂共有蛋白质点为194个,其中蜂王45个蛋白质的表达量显著大于(P<0.05)工蜂,工蜂35个蛋白质的表达量显著大于(P<0.05)蜂王,而蜂王的特异蛋白质点为117个,工蜂特异蛋白质点为84个。【结论】在蜜蜂3日龄、5日龄、11日龄时,蜂王和工蜂的蛋白质表达谱存在显著差异,蜂王表达的蛋白质总数和特有蛋白质数都较工蜂多,说明蜂王幼虫的基因表达和代谢比工蜂幼虫更加旺盛。2种级型蜂发育中所表达的共有蛋白质可能是它们发育所必须的管家蛋白质,但级型间部分共有蛋白质的表达模式存在较大差异,在3个日龄中蜂王和工蜂中所表达的特异蛋白质表明在级型分化中,不同级型需要不同的蛋白质来调节各自的发育。这些特异蛋白质是否是级型发育相关的功能蛋白质,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蜂 级型分化 双向电泳 蛋白质组
下载PDF
Apis mellifera capensis蜜蜂失控自复制导致的正常群落破坏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培培 许田 +1 位作者 何阅 何大韧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4-27,共4页
提出对Apis mellifera capensis蜂造成Apis mellifera scutellata蜂群破坏的机制的一种新猜测,并根据logistic模型分别讨论这种猜测和已有的MARTIN猜测所导致的不同性质和规律,对2种猜测进行了比较。加强对社会成员之间信息网络的管理... 提出对Apis mellifera capensis蜂造成Apis mellifera scutellata蜂群破坏的机制的一种新猜测,并根据logistic模型分别讨论这种猜测和已有的MARTIN猜测所导致的不同性质和规律,对2种猜测进行了比较。加强对社会成员之间信息网络的管理和监督,这也许是更加有效地防止破坏性子群体泛滥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IS mellifera capensis蜂 侵入 数理模型 原胞自动机
下载PDF
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不同蜂种及其杂交组合采粉力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盛禄 苏松坤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304-307,共4页
“浙农大 1号”意蜂 (A .m .ligusticaEa)分别与喀尼鄂拉蜂 (A .m .carnica)、卡尔巴阡蜂 (A .m .carpati ca)、高加索蜂 (A .m .caucasica)、乌克兰蜂 (A .m .acervorum)、东北黑蜂 (A .m .spp .)进行正反杂交组配。在山东玉米花期 ,... “浙农大 1号”意蜂 (A .m .ligusticaEa)分别与喀尼鄂拉蜂 (A .m .carnica)、卡尔巴阡蜂 (A .m .carpati ca)、高加索蜂 (A .m .caucasica)、乌克兰蜂 (A .m .acervorum)、东北黑蜂 (A .m .spp .)进行正反杂交组配。在山东玉米花期 ,考察这 6个西方蜜蜂蜂种及 10个正反杂交组合的 95个试验蜂群的蜂花粉生产性能 ,分析杂交一代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 ,K是 6个纯种中蜂花粉产量最高的蜂种 ,Ea位居第二 ,Ea×D是所有纯种和杂交组合中蜂花粉产量最高的蜂种 ,是培育蜂花粉高产组合的蜂种。杂交组合Ea×D和W×Ea的蜂花粉生产性能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 ,其杂种优势率分别达到 49.5 %和 2 1.1%,其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蜜蜂 蜂种 杂交组合 采粉力
下载PDF
中草药烟熏对西方蜜蜂抗氧化酶、解毒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
16
作者 杨晨 颜幸超 +4 位作者 江武军 胡景华 史莹 黄张宁庆 何旭江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6-466,共11页
【目的】蜜蜂疾病是影响养蜂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可显著降低蜂群繁殖速度、蜂产品产量和品质,甚至造成蜜蜂大量死亡。旨在研究中草药烟熏对蜜蜂的抗氧化能力和解毒能力的影响,进而探究中草药烟熏对蜜蜂的影响,为探寻新型蜜蜂病虫害绿... 【目的】蜜蜂疾病是影响养蜂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可显著降低蜂群繁殖速度、蜂产品产量和品质,甚至造成蜜蜂大量死亡。旨在研究中草药烟熏对蜜蜂的抗氧化能力和解毒能力的影响,进而探究中草药烟熏对蜜蜂的影响,为探寻新型蜜蜂病虫害绿色防控方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为研究对象,选用1260只健康1日龄西方蜜蜂工蜂,随机分成6组,每组3个生物学重复,每个重复70只蜜蜂。使用干稻草(对照组)、艾草、蒲公英、虎杖、忍冬藤、板蓝根6种干草作为烟熏燃料,从2日龄开始烟熏,每48 h烟熏1次。每天记录各组蜜蜂死亡率,第14天烟熏6 h后分别测定各组抗氧化酶活性和解毒酶活性,以及相关免疫基因和解毒基因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中草药烟熏显著改变健康蜜蜂的存活率、抗氧化酶活性和解毒酶活性。蒲公英组的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但其他组蜜蜂的存活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艾草组、蒲公英组和板蓝根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艾草组、蒲公英组、忍冬藤组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蒲公英组、虎杖组总抗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艾草组、板蓝根组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艾草组、蒲公英组、虎杖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显著升高;艾草组细胞色素P450活性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羧酸酯酶活性与中草药烟熏处理组无显著影响(P>0.05)。此外,艾草组显著上调Vg、Defensin2、AmNOS和PTP-99A基因表达(P<0.05)。【结论】以艾草、蒲公英、虎杖、忍冬藤、板蓝根作为烟熏燃料,可显著提高蜜蜂机体抗氧化和解毒能力,其中艾草对提高蜜蜂抗氧化酶和解毒酶活性以及免疫和解毒相关基因表达量的效果最佳。因此,利用中草药作蜜蜂烟熏材料在提高蜜蜂抵抗力的同时,不增加劳动力成本,不污染蜂产品,是解决养蜂疾病防控的简单而有效途径,对蜜蜂生态高效饲养和促进养蜂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蜜蜂 中草药 烟熏 抗氧化酶 解毒酶 免疫基因 解毒基因
下载PDF
东方蜜蜂微孢子虫nce-miR-11248及其靶基因SGT1的生物信息学和表达谱研究
17
作者 张凯遥 赵浩东 +7 位作者 张艺琼 赵萧 高旭泽 邹培缘 张奎昊 陈大福 郭睿 牛庆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39,共8页
【目的】对前期鉴定所获得的东方蜜蜂微孢子虫的nce-miR-11248进行表达和序列验证,预测、分析其靶基因,并检测nce-miR-11248及其靶基因在东方蜜蜂微孢子虫侵染意大利蜜蜂工蜂过程中的表达谱,为进一步开展nce-miR-11248调控东方蜜蜂微孢... 【目的】对前期鉴定所获得的东方蜜蜂微孢子虫的nce-miR-11248进行表达和序列验证,预测、分析其靶基因,并检测nce-miR-11248及其靶基因在东方蜜蜂微孢子虫侵染意大利蜜蜂工蜂过程中的表达谱,为进一步开展nce-miR-11248调控东方蜜蜂微孢子虫侵染的功能及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Stem-loop RT-PCR和Sanger测序验证nce-miR-11248的真实性;利用相关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nce-miR-11248的靶基因,并分析其编码蛋白的分子特性;使用MEME和TBtools软件预测SGT1蛋白的保守基序和结构域,通过Mega 11.0软件进行氨基酸序列多重比对,采用邻接法构建系统进化树。采集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孢子侵染1,2,4,6和8 d的意蜂工蜂中肠组织,采用RT-qPCR检测nce-miR-11248及其靶基因SGT1的表达谱。【结果】nce-miR-11248在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孢子中真实存在,其序列长度为25 bp。nce-miR-11248的靶基因为SGT1。SGT1蛋白分子式为C_(765)H_(1213)N_(195)O_(241)S_(4),分子质量约为17.10 ku,脂溶系数为82.67,等电点为5.50,亲水系数为-0.709,不含典型的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域,可同时定位于细胞核、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家蚕微孢子虫、泛胞虫、肠脑炎微孢子虫和蚱蜢脑炎微孢子虫的SGT1中均含有4个保守基序(Motif 1、Motif 2、Motif 3和Motif 4)和1个结构域(SGT1超家族结构域)。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家蚕微孢子虫、肠脑炎微孢子虫和蚱蜢脑炎微孢子虫的SGT1聚为一支,且东方蜜蜂微孢子虫与家蚕微孢子虫的SGT1进化距离最近。相较于侵染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后1 d,侵染后2,4,6和8 d nce-miR-11248的表达量均显著下调(P<0.05);侵染后2,4,6和8 d SGT1的表达量均下调,其中侵染后4,6和8 d的表达量与2 d的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结论】nce-miR-11248在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孢子中真实存在;东方蜜蜂微孢子虫与家蚕微孢子虫的SGT1亲缘关系最近;随着侵染时间的延长,nce-miR-11248及其靶基因SGT1在东方蜜蜂微孢子虫侵染意大利蜜蜂工蜂过程中的表达量均呈持续下降;nce-miR-11248和SGT1是潜在的参与调控微孢子虫侵染过程的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蜜蜂微孢子虫 意大利蜜蜂 nce-miR-11248 SGT1基因 表达谱
下载PDF
千岛湖地区不同蜜蜂传粉对枇杷增产提质效果的评价
18
作者 董捷 黄敏婕 +3 位作者 张红 杨淑媛 张嘉文 王德前 《中国蜂业》 2024年第1期53-56,共4页
应用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为浙江省千岛湖地区的枇杷传粉,评估2种蜜蜂传粉对枇杷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枇杷花期不同时间2种蜜蜂访花密度差异较大,其中9:30~9:50时,中华蜜蜂的访花密度(10.35±2.15只/100朵花)显著大于意... 应用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为浙江省千岛湖地区的枇杷传粉,评估2种蜜蜂传粉对枇杷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枇杷花期不同时间2种蜜蜂访花密度差异较大,其中9:30~9:50时,中华蜜蜂的访花密度(10.35±2.15只/100朵花)显著大于意大利蜜蜂的访花密度(5.00±1.39只/100朵花)(P<0.05),其余时段2种蜂的访花密度差异不显著。经2种蜜蜂传粉的枇杷果实维生素C含量、总糖、糖酸比、单果重及果形指数等指标均显著优于隔离对照区的枇杷果实(P<0.05),在改善枇杷果实品质方面2种蜜蜂传粉效果基本一致。大田亩产量调查结果显示,中华蜜蜂传粉区的平均枇杷亩产量略高于意大利蜜蜂传粉区,但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认为2种蜜蜂传粉均达到枇杷增产提质的效果,其中中华蜜蜂更适合为山区冬季开花的枇杷传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中华蜜蜂 意大利蜜蜂 访花密度 果实品质
下载PDF
东、西方蜜蜂对黑尾胡蜂表皮碳氢化合物的触角电位反应
19
作者 何丽云 林涛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9-185,共7页
表皮碳氢化合物是昆虫种内和种间识别的重要信息化合物,探究黑尾胡蜂Vespa soror表皮碳氢化合物的种类及蜜蜂的电生理反应对理解蜜蜂与胡蜂间的化学通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有机溶剂浸提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黑尾胡... 表皮碳氢化合物是昆虫种内和种间识别的重要信息化合物,探究黑尾胡蜂Vespa soror表皮碳氢化合物的种类及蜜蜂的电生理反应对理解蜜蜂与胡蜂间的化学通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有机溶剂浸提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黑尾胡蜂翅和足的表皮碳氢化合物种类及相对含量,利用昆虫触角电位(EAG)技术分析了东方蜜蜂Apis cerana、西方蜜蜂A. mellifera对其的反应。结果表明,黑尾胡蜂表皮碳氢化合物由C_(23)~C_(31)的31种碳氢化合物构成,其中烷烃类物质26种、烯烃5种,甲基支链烷烃的含量最高,在翅和足中的相对含量分别是58.72%和71.44%。东、西方蜜蜂均对黑尾胡蜂的表皮碳氢化合物产生显著的EAG反应(P<0.001),且东方蜜蜂的EAG相对反应值显著高于西方蜜蜂(P<0.05),说明东方蜜蜂对黑尾胡蜂表皮碳氢化合物的敏感性比西方蜜蜂更高,这可能与两者长期协同进化形成的捕食与反捕食关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蜜蜂 西方蜜蜂 黑尾胡蜂 表皮碳氢化合物 触角电位
下载PDF
中蜂(Apis cerana Smith)和意蜂(Apismellifera Linnaeus)乙酰胆碱酯酶(AChE)性质比较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俭美 缪建强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717-721,共5页
试验结果表明,中蜂(Apis cerana Smith)和意蜂(Apis mellifera Linnaeus)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对底物乙酰硫代胆碱的反应性质具有明显的不同。中蜂的AchE的反应初速度和反应进程曲线的线性相关时间范围分别是0.027(OD_(412)值/min,0.8头... 试验结果表明,中蜂(Apis cerana Smith)和意蜂(Apis mellifera Linnaeus)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对底物乙酰硫代胆碱的反应性质具有明显的不同。中蜂的AchE的反应初速度和反应进程曲线的线性相关时间范围分别是0.027(OD_(412)值/min,0.8头)和0—10分钟,而意蜂则分别为0.012和0—15分钟。米氏常数值和最大反应速度值,中蜂分别为6.25mmol/L和0.105(OD_(412)值/min,0.4头),意蜂分别为0.862和0.015(仅为中蜂的13.8%和14.3%)。中蜂和意蜂AchE对残杀威的双分子速率常数值(K_i),氨基甲酰化常数(K_2)、解离常数(K_d)以及I_(50)值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对敌百虫的反应确明显不同,K_i、K_2、K_d和I_(50)值分别相差2.70、1.39、1.94和5.64倍。说明中蜂和意蜂AchE对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和有机磷类化合物的反应是不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蜂 杀虫剂 乙酰胆碱酯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