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Xanthium Suppression Under Maize||Sunflower Intercropping System 被引量:2
1
作者 CHEN Yuan-quan SUI Peng +1 位作者 LUAN Chen SHI Xue-pe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SCD 2012年第6期1026-1037,共12页
Weed control is one of the major constraint factors in crop production around the world. Field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during 2008-2009 under intercropping systems involving alfalfa (Medicago sativa L.), sweet po... Weed control is one of the major constraint factors in crop production around the world. Field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during 2008-2009 under intercropping systems involving alfalfa (Medicago sativa L.), sweet potato (lpomoea batatas [L.] Lain.), peanut (Arachis hypogaea L.), and sunflower (Helianthus annuus L.) in maize (Zea mays L.) without any weeds control methods taken.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maizellsunflower is most effective on weed suppression and that it also has a more competitively inhibitory effect on Xanthium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patterns by evaluating the Xanthium density and dry weight under different intercropping systems with maize. Maizellpeanut, maizellalfalfa and maizel]sweet potato intercrops have no apparent inhibitory effect on weeds. To further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maize]lsunflower on weed control, indoor pot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by determining the effect of extractions on germination rate (GR), root vigor, MDA (malondialdehyde), SOD (superoxide dismutase) and POD (peroxidase) content of Xanthium. The results better prove that maizellsunflower extractions have more significant inhibitory effect on GR and young root vigor of Xanthium than maize monocrop extra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IZE sunflower Xanthium intercropping weed suppression
下载PDF
Competitiveness and Profitability of Intercropping Sunflower with Peanut under Different Irrigation Water Levels and Potassium Fertilizer Rates
2
作者 Samiha A. Ouda Yaser A. A. Hefny +1 位作者 Tamer I. Abdel-Wahab Sherif I. Abdel-Wahab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8年第8期1007-1031,共25页
A two-year study was carried out at Ismailia Agricultural Research Station, Egypt during 2016 and 2017 summer seasons to evaluate competitive effects of intercropping sunflower and peanut under different drip irrigati... A two-year study was carried out at Ismailia Agricultural Research Station, Egypt during 2016 and 2017 summer seasons to evaluate competitive effects of intercropping sunflower and peanut under different drip irrigation water amounts and K fertilizer rates for increasing farmer profitability. Three irrigation amounts (70%, 100% and 120% ETo), three K fertilizer levels (57, 86 and 114 K2O kg/ha) and four intercropping patterns of sunflower and peanut (different spatial arrangements) were implemented. The experimental design was strip split plot with three replicati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100% and 120% ETo on most of yield traits of the intercrops. The highest K fertilizer level had the highest values of most yield traits of the intercrops. The highest values of peanut and sunflower traits were obtained from intercropping sunflower with peanut, where peanut seeds were sown on both sides of all the raised beds, sunflower seeds were sown on one row above the raised beds and the following bed was left without intercropping (P1). Thus, to attain the highest yield of intercrops and water equivalent ratio (WER), the lowest competitive pressure and the highest farmer profitability, 120% ETo, 114 K2O kg/ha and P1 intercropping pattern should be implemented. This research found that the result of competitiveness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result of profi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ip IRRIGATION K Fertilizer intercropping sunflower with PEANUT WER Competitive Relationships PROFITABILITY
下载PDF
向日葵谷子间作绿色高效栽培技术
3
作者 依兵 赵明珠 +3 位作者 宋殿秀 刘晓宏 王德兴 刘金刚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24年第4期11-12,共2页
向日葵谷子间作可以增加作物种植多样性和互作效应,减轻病虫草害发生,优化耕作制度,提高土地生产力和产品品质。总结向日葵谷子间作模式、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栽培技术要点,通过技术试验表明,向日葵谷子间作可以显著增产... 向日葵谷子间作可以增加作物种植多样性和互作效应,减轻病虫草害发生,优化耕作制度,提高土地生产力和产品品质。总结向日葵谷子间作模式、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栽培技术要点,通过技术试验表明,向日葵谷子间作可以显著增产并提高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 谷子 间作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冀西北坝上半干旱区南瓜油葵间作的水分效应 被引量:15
4
作者 黄伟 张俊花 +1 位作者 李文红 张立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4072-4081,共10页
针对冀西北高原水源匮乏、利用低效问题,于2009—2010年在农业部张北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野外观测试验站通过南瓜//油葵不同间作群体结构试验,探讨了该区南瓜水分高效的种植方式。试验设南瓜单作(Sp),南瓜行间作1行油葵(IC1),南瓜行... 针对冀西北高原水源匮乏、利用低效问题,于2009—2010年在农业部张北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野外观测试验站通过南瓜//油葵不同间作群体结构试验,探讨了该区南瓜水分高效的种植方式。试验设南瓜单作(Sp),南瓜行间作1行油葵(IC1),南瓜行间作2行油葵(IC2)和油葵单作(So)4个处理。结果表明,南瓜行间种植两行油葵(IC2)在南瓜生长中后期出现了油葵与南瓜争夺水分的现象,而南瓜行间种植一行油葵(IC1)无此现象。各处理间水量平衡各分量有较大的差异,在整个生育时期降雨量为201.6mm的情况下,渗漏量占的比重非常小,并且土壤蓄水量变化均为负值,绝大部分水分都是以气态水蒸散掉,但不同间作方式蒸散失水量不同,其中IC1较So、Sp和IC2分别少散失土壤水分36.33%、19.00%和34.87%。得益于油葵的偏利效应使南瓜经济产量下降30.00%—71.42%,而间种油葵单株产量相对单作田提高190.71%—241.26%,虽其土地当量比LER和水分当量比WER分别达1.08—1.22和1.07—1.26,但IC1复合群体的经济效益只能与南瓜单作田持平,其他处理明显低于单作南瓜。在冀西北高原雨养背景下,稀植高效的南瓜单作生产能够实现对区域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 油葵 间作 土壤水分 水分利用
下载PDF
向日葵和马铃薯间作模式的生产力及水分利用 被引量:43
5
作者 董宛麟 张立祯 +4 位作者 于洋 苟芳 赵沛义 妥德宝 潘学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127-133,共7页
本研究通过对不同间作模式中作物水分吸收和利用的分析比较,探讨间作提高产量的机理,提出适合当地生态环境的最优间作模式,并提供一定理论依据。于2009年和2010年在内蒙古武川进行了大田试验,研究马铃薯/向日葵不同间作模式水分吸收和利... 本研究通过对不同间作模式中作物水分吸收和利用的分析比较,探讨间作提高产量的机理,提出适合当地生态环境的最优间作模式,并提供一定理论依据。于2009年和2010年在内蒙古武川进行了大田试验,研究马铃薯/向日葵不同间作模式水分吸收和利用,结果表明,马铃薯/向日葵2种间作模式:2行马铃薯:2行向日葵(2P:2S)和4行马铃薯:4行向日葵(4P:4S)的土地当量比LER为1.2~1.3,都具有较强的间作产量优势。其中,4P:4S间作体系2年平均的LER为1.26,间作优势最大。4P:4S间作马铃薯的农田蒸散量ET与单作马铃薯的ET相比差异不显著。单作向日葵和间作向日葵的农田蒸散量ET无显著差异。虽然,2P:2S间作模式和4P:4S间作模式的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WUE比单作分别降低了81%和66%,但2种间作模式下向日葵的水分利用效率与单作相当。因此,在马铃薯和向日葵间作模式中,整体的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水分当量比WER在1.2~1.3,其中4P:4S间作系统的水分当量比2a均为1.3,说明该体系具有显著的水分利用优势。综合分析认为,马铃薯/向日葵间作特别是4P:4S间作模式有利于提高土地生产力和农田水分的利用效率,在可持续雨养农业发展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散量 水分 土壤 马铃薯/向日葵间作 水分当量比 土地当量比 风障
下载PDF
不同间作播期和密度对甜瓜/向日葵间作系统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斌 谢飞 +1 位作者 凌一波 陈年来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6-46,共11页
在大田条件下以甜瓜和向日葵为试材,研究两种作物单作和向日葵间作播期(甜瓜伸蔓期、开花坐果期、果实膨大期)、间作密度[高(24 975株·hm^(-2))、中(22 200株·hm^(-2))和低(19 980株·hm^(-2))]对间作系统和两种作物单作... 在大田条件下以甜瓜和向日葵为试材,研究两种作物单作和向日葵间作播期(甜瓜伸蔓期、开花坐果期、果实膨大期)、间作密度[高(24 975株·hm^(-2))、中(22 200株·hm^(-2))和低(19 980株·hm^(-2))]对间作系统和两种作物单作的氮素积累量、氮素利用效率和光能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显著提高了间作系统甜瓜的氮素累积和利用效率,却降低了向日葵的氮素累积和利用效率。间作甜瓜植株地上部的氮素累积量平均为195.08 kg·hm^(-2),较单作甜瓜(172.61 kg·hm^(-2))提高13.0%,氮素利用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均显著高于单作(分别提高40.5%和55.4%)。间作系统向日葵氮素利用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较单作降低8.2%和58.4%,而氮素收获指数较单作提高4.9%。在甜瓜伸蔓期、开花坐果期和果实膨大期间作向日葵,间作系统的氮素利用效率较同播期的单作向日葵分别提高43.5%、12.5%和59.8%;果实膨大期间作向日葵,间作系统的氮素利用效率较单作甜瓜提高6.7%。在甜瓜伸蔓期、开花坐果期和果实膨大期间作向日葵,间作系统的氮肥偏生产力较同播期的单作向日葵提高6.5%、32.1%和40.4%,较单作甜瓜分别降低22.5%、10.1%和34.3%;在甜瓜伸蔓期、开花坐果期和果实膨大期间作向日葵,间作系统的氮素收获指数较同播期的单作向日葵分别降低7.2%、7.7%和12.5%。高、中和低3个间作密度下,间作系统的氮素利用效率较同密度甜瓜单作分别降低14.2%、20.4%和13.9%,较向日葵单作分别提高25.2%、20.0%和9.5%,氮肥偏生产力较同密度甜瓜单作降低29.6%、15.6%和21.1%;高密度和低密度间作处理的间作系统氮素收获指数较向日葵单作提高2.7%和1.4%,而中密度间作降低7.6%。间作系统甜瓜的光能利用效率与氮素利用效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向日葵的光能利用效率与氮素利用效率无显著相关。在河西绿洲灌溉条件下,氮素利用率较高的适宜向日葵间作播期为甜瓜果实膨大期,适宜间作株距为40 cm(密度为24 975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向日葵间作 间作时间 种植密度 氮素利用效率 氮肥偏生产力 氮素收获指数 光能利用效率
下载PDF
灌溉制度对甜瓜/向日葵套作系统光能利用效率和繁殖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陈亮 魏慧 +1 位作者 谢飞 陈年来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7-112,共6页
为了明确绿洲灌区套作系统的光能和灌水利用效率,实现节水高产高效的农业生产目标。在限量灌水条件下,进行了甜瓜/向日葵单套作灌溉试验,研究了河西绿洲灌区9种灌溉制度下甜瓜/向日葵单套作系统的光能利用率和繁殖分配。结果表明,甜瓜/... 为了明确绿洲灌区套作系统的光能和灌水利用效率,实现节水高产高效的农业生产目标。在限量灌水条件下,进行了甜瓜/向日葵单套作灌溉试验,研究了河西绿洲灌区9种灌溉制度下甜瓜/向日葵单套作系统的光能利用率和繁殖分配。结果表明,甜瓜/向日葵套作系统的生物量积累和光能利用率显著高于2种作物单作,套作系统的总生物量和光能利用效率在灌水次数9次和灌水定额450 m^3/hm^2时达到最大,光能利用效率(1.25%)比甜瓜、向日葵单作分别提高93.50%、75.32%,套作系统总生物量(15 724 kg/hm^2)比甜瓜、向日葵单作分别提高87.30%、92.79%。甜瓜、向日葵套作显著提高了2种作物地上部繁殖分配比例,2种作物单作各灌水处理间繁殖分配比例无显著差异。甜瓜/向日葵套作系统的适宜灌溉制度为:全生育期灌水9次、灌水定额450 m^3/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向日葵套作 灌水次数 灌水定额 光能利用效率 繁殖分配
下载PDF
木薯套种西瓜甜瓜栽培模式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李文信 陆玉英 +2 位作者 阮经宙 覃斯华 黄金艳 《中国瓜菜》 CAS 2010年第5期9-11,共3页
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进行了旱坡地木薯套种西瓜、甜瓜栽培模式研究。试验以单种木薯为对照,应用木薯与西瓜、木薯与甜瓜2种套种模式,每种模式设计了木薯与西瓜或甜瓜同期种植、西瓜或甜瓜定植20d... 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进行了旱坡地木薯套种西瓜、甜瓜栽培模式研究。试验以单种木薯为对照,应用木薯与西瓜、木薯与甜瓜2种套种模式,每种模式设计了木薯与西瓜或甜瓜同期种植、西瓜或甜瓜定植20d后种植木薯、西瓜或甜瓜定植40d后种植木薯3个处理。结果表明,木薯套种西瓜、甜瓜,667m2最高收益分别为1801.71和1954.52元,比对照分别增收1352.88、1504.69元,增产增效显著。不同处理以西、甜瓜定植20d后种植木薯效果最好,可有效解决2种作物间争光抢肥的矛盾,获取最佳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套种 西瓜 甜瓜 栽培模式
下载PDF
不同灌水处理对立体种植模式下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张作为 史海滨 +4 位作者 李祯 刘德平 闫建文 彭遵原 倪东宁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6-30,共5页
对比研究了不同灌水处理下立体种植模式和单作模式下各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立体种植模式下,向日葵水分利用效率均低于单作的50%,而小麦、玉米通过适当的水分调控可使其水分利用效率达到甚至超过其单作模式下的50%,... 对比研究了不同灌水处理下立体种植模式和单作模式下各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立体种植模式下,向日葵水分利用效率均低于单作的50%,而小麦、玉米通过适当的水分调控可使其水分利用效率达到甚至超过其单作模式下的50%,且小麦/玉米立体种植模式下作物需水量显著高于小麦/向日葵立体种植模式。立体种植模式下,灌水总量偏少时,小麦产量较高,玉米产量偏低且随灌水总量增加而明显升高,但不同水分处理对向日葵产量的影响无明显规律。小麦/向日葵立体种植模式下,WS-4处理为当地最适宜灌水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种植模式 小麦间作玉米 小麦间作向日葵 水分利用效率 产量
下载PDF
灌溉制度对甜瓜/向日葵间作系统叶片水分状况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斌 魏慧 +2 位作者 寇燕燕 陈年来 颉建明 《中国农学通报》 2022年第2期19-25,共7页
为优化甜瓜/向日葵间作模式节水灌溉关键技术,提高绿洲灌区灌溉水分利用效率。试验以甜瓜和向日葵为试材,研究9种灌溉制度下甜瓜/向日葵间作系统和2种作物单作的叶片水分状况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甜瓜/向日葵间作系统的水分效率显... 为优化甜瓜/向日葵间作模式节水灌溉关键技术,提高绿洲灌区灌溉水分利用效率。试验以甜瓜和向日葵为试材,研究9种灌溉制度下甜瓜/向日葵间作系统和2种作物单作的叶片水分状况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甜瓜/向日葵间作系统的水分效率显著高于甜瓜单作和向日葵单作,分别提高30.3%和107.8%,间作显著提高了甜瓜成熟期叶片的水分饱和亏,对相对含水量无显著影响,却降低了向日葵开花期和成熟期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和水分饱和亏。间作不同灌溉次数下,灌水8次和灌水9次有利于提高间作系统的水分利用效率。间作不同灌水定额下,灌水8次和灌水9次处理下,灌水定额为225 m^(3)/hm^(2)的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灌水定额为450 m^(3)/hm^(2)、和300 m^(3)/hm^(2),分别提高47.8%、21.4%和37.6%、31.0%。间作不同间作灌溉次数下,灌水7次有利于提高甜瓜成熟期叶片的相对含水量,灌水8次有利于提高甜瓜成熟期叶片水分饱和亏和向日葵成熟期叶片水分饱和亏,灌溉次数对向日葵叶片相对含水量无显著影响。间作不同灌水定额下,灌水定额为225 m^(3)/hm^(2)有利于提高甜瓜叶片的相对含水量、水分饱和亏和向日葵叶片的相对含水量,灌溉定额对向日葵叶片水分饱和亏无显著影响。在河西绿洲灌区甜瓜/向日葵间作系统条件下获得较高水分利用效率和改善叶片水分状况较适宜的灌溉制度为全生育期灌水8次、灌水定额225 m^(3)/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制度 甜瓜/向日葵间作 叶片相对含水量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膜下灌水量对棉瓜套作模式下棉花叶片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齐付国 刘小飞 孙景生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8-83,共6页
以棉花甜瓜间作模式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水分变化对间作棉花叶片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棉花中65%水分处理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质量分数相对较高,相同水分条件下间作棉花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质量分数均高于单作。间作棉... 以棉花甜瓜间作模式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水分变化对间作棉花叶片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棉花中65%水分处理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质量分数相对较高,相同水分条件下间作棉花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质量分数均高于单作。间作棉花叶片的Pn、Gs和Ci均为65%处理的最高。间作棉花的Fm、Fv/Fo、ΦPSII大于单作,而NPQ小于单作,说明间作相比单作有更高的PSII光化学效率。65%处理的NPQ低于其他两个处理,有助于光合作用的提高。单作和间作条件下棉花的产量均在65%水分处理时较高,75%和55%处理的产量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甜瓜 间作 光合作用 产量
下载PDF
春小麦与玉米、向日葵间作套种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艾海舰 李志熙 边利军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1-98,共8页
在河套灌区以春小麦、玉米、向日葵单作为对照,测定并分析了春小麦/玉米、春小麦/向日葵间作套种作物生长季0—120cm土层土壤水分及作物产量。结果表明,春小麦/玉米、春小麦/向日葵间作套种生长季的土壤水分蒸散强度为双峰曲线,春小麦... 在河套灌区以春小麦、玉米、向日葵单作为对照,测定并分析了春小麦/玉米、春小麦/向日葵间作套种作物生长季0—120cm土层土壤水分及作物产量。结果表明,春小麦/玉米、春小麦/向日葵间作套种生长季的土壤水分蒸散强度为双峰曲线,春小麦、玉米、向日葵单作为单峰曲线。春小麦/玉米、春小麦/向日葵间作套种的土壤水分蒸散量高于春小麦、玉米、向日葵单作。春小麦/玉米、春小麦/向日葵间作套种提高了作物产量,提高了土地当量比,但降低了作物生长期、作物生长季及灌溉水的水分利用效率和水分当量比。建议河套灌区减少间作套种面积,或间作套种时在不同作物之间修建土埂隔挡,根据不同作物对水分的需求分别灌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玉米 向日葵 间作套种 土壤水分
下载PDF
棉瓜间作条件下水分调控对棉花生育及水分生产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岳晶晶 孙景生 +1 位作者 徐建新 冯棣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5-39,共5页
以黄淮区种植面积相对较大的棉、瓜间作模式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不同生育阶段水分亏缺对棉花的生长发育、产量及水分生产效益的影响研究,确定棉、瓜间作的适宜土壤水分控制指标。结果表明,苗期适度亏水对棉花生育和棉、瓜产量的影响较小,... 以黄淮区种植面积相对较大的棉、瓜间作模式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不同生育阶段水分亏缺对棉花的生长发育、产量及水分生产效益的影响研究,确定棉、瓜间作的适宜土壤水分控制指标。结果表明,苗期适度亏水对棉花生育和棉、瓜产量的影响较小,节水效果较明显;蕾期缺水对棉花影响较少,节水效果最明显,但对甜瓜产量影响最大;花铃前期不同程度水分亏缺的成铃数低于其他处理且脱落率较高,棉、瓜减产幅度均较大,为棉、瓜需水关键期;花铃后期缺水仍会导致蕾铃脱落率增加,不利于产量的进一步提高。综合比较各项指标,大田棉、瓜间作高产高效的土壤水分适宜控制下限指标为:苗期土壤含水率不低于田间持水率(FC)50%,蕾期为60%FC~65%FC,花铃前期为75%FC~80%FC,花铃后期为70%FC~75%F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瓜间作 水分亏缺 生长发育 产量 水分生产效益
下载PDF
小麦间作向日葵耗水量与优化灌溉制度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朱丽 史海滨 +3 位作者 王宁 李圆圆 李正中 托雅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4-67,71,共5页
小麦间作向日葵是一种典型的河套灌区种植模式,研究运用WIN ISAREG模型确定了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结合立体种植特征,采用综合作物系数法确定小麦间作向日葵全生育期作物耗水量。同时通过实际处理结果对模型参数进行率定与验证,最终对小... 小麦间作向日葵是一种典型的河套灌区种植模式,研究运用WIN ISAREG模型确定了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结合立体种植特征,采用综合作物系数法确定小麦间作向日葵全生育期作物耗水量。同时通过实际处理结果对模型参数进行率定与验证,最终对小麦间作向日葵实际灌溉制度进行准确的评价并进行不同方案的优化,得到试验区如配有井灌等条件,优选灌溉方案为土壤含水率下降至适宜含水率70%时实施灌溉,灌水量为补充根系层水量至田间持水量85%所需水量;若灌水水源仅为黄河水,则优选灌溉方案为整个生育期灌5水,灌水量为达到根系层中总有效水量的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耗水量 WIN ISAREG模型 灌溉制度 小麦间作向日葵
下载PDF
河套灌区小麦套种向日葵田间灌水有效性评价 被引量:8
15
作者 朱敏 史海滨 +1 位作者 程满金 王长生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4,8,共5页
春小麦套种向日葵是河套灌区主要的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种植模式之一。针对河套灌区目前典型种植结构以及地下水位埋深比较浅的独特情况,应用土壤水动力学理论和SPAC系统理论知识,定量分析计算作物生长季节大气水、土壤水、灌溉水、作物... 春小麦套种向日葵是河套灌区主要的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种植模式之一。针对河套灌区目前典型种植结构以及地下水位埋深比较浅的独特情况,应用土壤水动力学理论和SPAC系统理论知识,定量分析计算作物生长季节大气水、土壤水、灌溉水、作物水和地下水的相互转换关系;同时应用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方法及套种模式作物系数计算方法,对作物实际腾发量进行计算;最后应用水量平衡原理对田间灌溉水有效性进行评价,为河套灌区灌溉制度改进与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套种向日葵 SPAC系统 套种作物系数 田间灌水有效性
下载PDF
河套灌区小麦套种向日葵高产节水灌溉制度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立雪 李晓娟 +2 位作者 张永平 董玉新 李宏宇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0-87,共8页
针对河套灌区水资源日益紧缺及生产中浪费严重的状况,以当前主要种植模式小麦套种向日葵为对象,以节水和高产为目标,研究不同灌溉时期及灌溉量对小麦套种向日葵经济产量、经济效益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套种向日葵模式下... 针对河套灌区水资源日益紧缺及生产中浪费严重的状况,以当前主要种植模式小麦套种向日葵为对象,以节水和高产为目标,研究不同灌溉时期及灌溉量对小麦套种向日葵经济产量、经济效益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套种向日葵模式下,随着灌水量增加,套种小麦和向日葵及套种作物全生育期总耗水量显著增加,水分利用效率(WUE)却明显下降。套种小麦和向日葵及套种总产量、经济效益均以全生育期浇3水以上处理较高,且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得出,河套灌区小麦套种向日葵节水与高产相统一的耗水量为5000-6000m^3/hm^2,全生育期灌3水是小麦套种向日葵实现高产的最佳节水灌溉模式,即小麦拔节期、抽穗期、向日葵开花期灌水3次,每次灌水定额900m^3/hm^2,可实现套种小麦经济产量7000kg/hm^2、套种向日葵经济产量2800kg/hm^2以上,全生育期水分利用效率1.0kg/m^3以上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套种向日葵 节水灌溉 水分利用效率 河套灌区
下载PDF
河套灌区春小麦与向日葵套种模式下水分利用效率评估 被引量:5
17
作者 朱敏 史海滨 +2 位作者 郑和祥 程满金 王长生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2-124,128,共4页
以河套灌区春小麦套种向日葵田间实测资料为基础,讨论了灌水与小麦套种向日葵总产量的关系,根据实测数据,拟合了春小麦套种向日葵水分生产函数模型,通过对耗水资料的分析整理,揭示了春小麦与向日葵套种模式下需水规律及水分利用效率。... 以河套灌区春小麦套种向日葵田间实测资料为基础,讨论了灌水与小麦套种向日葵总产量的关系,根据实测数据,拟合了春小麦套种向日葵水分生产函数模型,通过对耗水资料的分析整理,揭示了春小麦与向日葵套种模式下需水规律及水分利用效率。通过对河套灌区春小麦套种向日葵水分生产函数及灌水边际效益的分析表明,水资源投入的最佳效益点并非产量最高点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最高点。合理利用小麦套种向日葵水分生产函数及其规律,可以实现小麦套种向日葵节水、高产、高效的较好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向日葵套种 水分生产函数 水分利用效率 灌水效益
下载PDF
不同防治方法对瓜棉套作田棉蚜及其主要天敌种群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晓华 丁瑞丰 +7 位作者 阿克旦.吾外士 阿曼古丽.卡尔瓦木 牛站平 丁爱华 王乐 艾买提.艾则孜 帕提古丽.瓦依提 沙代提.阿不都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097-2102,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防治方法对哈密瓜-棉花间作田棉蚜的防治效果,并分析不同防治方法对主要天敌种群动态的影响。【方法】通过在田间释放普通草蛉卵和使用5%的高效氯氟氰菊酯2 000倍处理对棉蚜进行防治,同时设置空白对照,比较不同防治效... 【目的】比较不同防治方法对哈密瓜-棉花间作田棉蚜的防治效果,并分析不同防治方法对主要天敌种群动态的影响。【方法】通过在田间释放普通草蛉卵和使用5%的高效氯氟氰菊酯2 000倍处理对棉蚜进行防治,同时设置空白对照,比较不同防治效果及田间天敌种群动态的变化。【结果】对棉蚜进行生物防治7、10和15 d后的校正防效分别为54.77%、67.09%和78.26%,对棉蚜进行药剂防治7、10和15 d后的校正防效分别为86.84%、-0.12%、9.04%。生防田7、10和15 d后的田间草蛉类和瓢虫类数量显著多于化防田,10 d时蜘蛛类数量显著高于化防田,7和15 d时蜘蛛类数量差异不显著。【结论】生物防治效果持续期较长,而化学防治具有见效快、持续期短的特点;生物防治较化学防治相比,对天敌昆虫具有更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棉间作 生物防治 化学防治 普通草蛉 棉蚜
下载PDF
再谈《金瓶梅》、《红楼梦》之瓜子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昕升 丁晓蕾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117-122,共6页
张箭先生在《<金瓶梅>、<红楼梦>之瓜子考》[1]一文中,经考证认为明清小说《金瓶梅》、《红楼梦》中多次提到"瓜子",是向日葵的子(葵花子),但是葵花子广泛应用于食用和榨油最早是在晚清。实际上该瓜子应该是西瓜... 张箭先生在《<金瓶梅>、<红楼梦>之瓜子考》[1]一文中,经考证认为明清小说《金瓶梅》、《红楼梦》中多次提到"瓜子",是向日葵的子(葵花子),但是葵花子广泛应用于食用和榨油最早是在晚清。实际上该瓜子应该是西瓜的变种,子用西瓜的子,子用西瓜所产瓜子在明清流行程度很高,子用西瓜一般被称为打瓜或子瓜,该瓜子今天又被称为黑瓜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瓶梅 红楼梦 瓜子 向日葵 南瓜 西瓜
下载PDF
有机肥无机肥配施对白菜型冬油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杨志奇 罗照霞 俄胜哲 《甘肃农业科技》 2014年第11期49-52,共4页
以白菜型冬油菜天油8号为指示品种,在天水市半干旱山区进行了不同有机肥无机肥配施对冬油菜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施干基鸡粪7 500 kg/hm2、N 150 kg/hm2、P2O5 75 kg/hm2、K2O 75 kg/hm2处理的效果最好,其生育期最长,... 以白菜型冬油菜天油8号为指示品种,在天水市半干旱山区进行了不同有机肥无机肥配施对冬油菜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施干基鸡粪7 500 kg/hm2、N 150 kg/hm2、P2O5 75 kg/hm2、K2O 75 kg/hm2处理的效果最好,其生育期最长,为293 d,较对照(不施肥)延长11 d;经济性状最优,籽粒折合产量和秸秆折合产量最高,分别为2 576.05、6 204.50 kg/hm2,较对照分别增产551.92%、451.66%。该配施水平是天水市半干旱山区冬油菜高产高效生产的最佳施肥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无机肥 配施 白菜型冬油菜 产量 天水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