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66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密度单粒精播对花生开花动态及结实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梁晓艳 付娆 +6 位作者 李佳佳 衣葵花 唐朝辉 郭峰 王建国 张佳蕾 万书波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0-459,共10页
为探讨不同密度单粒精播对花生开花动态及结实特性的影响,以普通大花生品种花育25为材料,在行距相同的条件下设置4个处理,包括单粒播分别为株距9 cm、12 cm和15 cm,折合播种密度分别为27.8万株·hm^(-2)(S9)、20.8万株·hm^(-2)... 为探讨不同密度单粒精播对花生开花动态及结实特性的影响,以普通大花生品种花育25为材料,在行距相同的条件下设置4个处理,包括单粒播分别为株距9 cm、12 cm和15 cm,折合播种密度分别为27.8万株·hm^(-2)(S9)、20.8万株·hm^(-2)(S12)和16.7万株hm-2(S15)3个处理,和双粒播27.8万株·hm^(-2)(D18,穴距18 cm)1个处理,研究不同密度单粒精播对花生开花习性、果针形成、荚果发育动态、结实范围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双粒播相比,不同密度单粒播均可不同程度地促进花生早开花、多开花,增加有效果针数,促进荚果发育,低密度条件下,效果最为显著;从群体指标看,20.8万株·hm^(-2)的单粒精播模式下,花生开花数、有效果针数、结果数最多,荚果体积最大,荚果饱满度高,产量水平最高。不同密度单粒精播改变了花生的结实范围和荚果空间分布,密度降低,结实范围增加,但不同处理荚果干重(95%以上)仍主要分布在半径6.0 cm以内的空间范围内,密度20.8万株·hm^(-2)(株距12.0 cm)的单粒精播条件下,结实范围与半株距接近,更有利于群体间荚果的均匀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单粒精播 密度 开花动态 结实特性
下载PDF
水平圆盘式大豆单粒精密排种器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威 徐浩 +2 位作者 李晓红 李赫 余永昌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9-115,共7页
为了实现大豆单粒精密播种,设计了一种水平圆盘大豆单粒精密排种器,并对其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依据大豆种子的物理参数,对排种盘的型孔尺寸、直径等参数进行了计算分析,确定型孔尺寸的长、宽和高分别为9、5、9mm。为了得到排种器的最... 为了实现大豆单粒精密播种,设计了一种水平圆盘大豆单粒精密排种器,并对其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依据大豆种子的物理参数,对排种盘的型孔尺寸、直径等参数进行了计算分析,确定型孔尺寸的长、宽和高分别为9、5、9mm。为了得到排种器的最佳性能,以排种器转速、大豆品种为试验因素,以排种合格指数、重播指数、漏播指数为试验指标,利用EDEM软件进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当排种器最佳转速为40r/min时,排种合格率均大于96.4%,重播率小于2%,漏播率小于1.7%。在最佳参数下,进行台架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当排种器转速为40r/min时,3个品种的大豆种子的排种合格率均大于96.5%,重播率小于2%,漏播率小于1.7%,能够满足大豆单粒精密播种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精密单粒排种器 水平圆盘 EDEM
下载PDF
基于双分支注意力U-Net的语音增强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曹洁 王宸章 +2 位作者 梁浩鹏 王乔 李晓旭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2-1116,共5页
针对语音增强网络对全局语音相关特征提取困难、对语音局部上下文信息的捕捉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分支注意力U-Net的时域语音增强方法,该方法使用U-Net编码器-解码器结构,将单通道带噪语音经过一维卷积后得到的高维时域特征... 针对语音增强网络对全局语音相关特征提取困难、对语音局部上下文信息的捕捉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分支注意力U-Net的时域语音增强方法,该方法使用U-Net编码器-解码器结构,将单通道带噪语音经过一维卷积后得到的高维时域特征作为输入。首先利用残差连接设计了基于Conformer的残差卷积来增强网络降噪的能力。其次设计了双分支注意力机制结构,利用全局和局部注意力获取带噪语音中更丰富的上下文信息,同时有效表示长序列特征,提取更多样的特征信息。最后结合时域频域损失函数构建了加权损失函数对网络进行训练,提高网络的语音增强性能。使用了多个指标对增强语音的质量和可懂度等进行评价,在公开数据集Voice Bank+DEMAND上的增强后的语音感知质量(PESQ)为3.11,短时可懂度(STOI)为95%,信号失真度(CSIG)为4.44,噪声失真测(CBAK)为3.60,综合质量测度(COVL)为3.81,其中PESQ相较于SE-Conformer提高了7.6%,相较于TSTNN提高了5.1%。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语音降噪的各个指标都表现出更优的实验结果,能够完成语音增强任务的相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增强 双分支注意力机制 时域 单通道
下载PDF
用于多通道单分子定位的高精度图像配准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林丹樱 龚振权 +3 位作者 黄黎琳 聂梦娇 于斌 屈军乐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74-385,共12页
单分子定位技术可以绕过光学系统的衍射限制,在生物样品的单粒子追踪和超分辨显微成像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多通道单分子定位采用多个成像通道,可以实现对不同目标的同时追踪或多色超分辨成像,也可以提升单粒子追踪的轴向深度或实现更高的... 单分子定位技术可以绕过光学系统的衍射限制,在生物样品的单粒子追踪和超分辨显微成像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多通道单分子定位采用多个成像通道,可以实现对不同目标的同时追踪或多色超分辨成像,也可以提升单粒子追踪的轴向深度或实现更高的定位精度和密度.但各通道图像间的差异会影响协同定位或定量分析,因此图像配准是其图像数据预处理的关键环节;且由于单分子定位精度高,其对多通道图像配准精度的要求也很高.现有技术一般采用基于控制点的配准方法,且多采用复杂而精密的方式来获取基准物网格图像用于定位得到控制点对,以实现高精度图像配准,对样品或实验设备要求高,难以直接推广.为此,本文基于局部非线性变换和误匹配点剔除,发展了一种可以直接采用随机分布荧光珠样品作为基准物的高精度图像配准方法,通过在特征匹配和变换模型参数估计的过程中对控制点进行监测和迭代筛选,以剔除因单分子定位不准确或精度差而导致未精确匹配的控制点对,从而消除以随机分布荧光珠样品作为基准物时对于控制点准确获取和精确匹配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同时采用基于局部加权平均的二阶多项式拟合进行变换模型参数估计,以更好地适用于不同通道间存在局部非线性形变的情形.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只需要3次迭代,就可以将未准确定位和精确匹配的控制点对找到并剔除,从而实现更准确的变换模型参数估计,将配准精度提高一个数量级,在图像局部非线性形变情况严重的正交像散双通道单分子定位成像系统中实现了约6 nm的配准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分子定位 多通道成像 图像配准 误匹配点剔除
下载PDF
单孔腹腔镜治疗肠套叠中腹内复位与腹外复位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
5
作者 刘红霞 宋翠萍 +2 位作者 李豪 饶旺 张海洋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80-83,88,共5页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治疗肠套叠中腹内复位与腹外复位的疗效。方法将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0月至2021年11月以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确诊的81例肠套叠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行单孔腹腔镜治疗,治疗过程中根据复位方法不同分为腹...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治疗肠套叠中腹内复位与腹外复位的疗效。方法将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0月至2021年11月以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确诊的81例肠套叠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行单孔腹腔镜治疗,治疗过程中根据复位方法不同分为腹内复位组和腹外复位组。收集患儿临床指标:血便、阵发性哭闹或腹痛、呕吐、腹部包块、肠套叠类型、病程;记录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排便时间;记录术后感染、出血、肠黏连、肠梗阻、肠穿孔、复发情况和患儿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腹内复位组、腹外复位组临床特征、肠套叠类型、病程、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感染、出血、肠黏连、肠梗阻、肠穿孔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复发肠套叠;与腹内复位组相比,腹外复位组手术时间降低、患儿家属满意度增加(P<0.05)。结论单孔腹腔镜治疗肠套叠中腹外复位患儿手术时间短、患儿家属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腹腔镜 肠套叠 腹内复位 腹外复位
下载PDF
单轴压缩条件下单裂隙花岗岩力学特性及破坏特征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春萍 王璐 +1 位作者 刘建锋 刘健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9-376,446,共9页
为研究含贯通单裂隙花岗岩的力学特性及破坏特征,以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甘肃北山预选区完整花岗岩及含倾角30°、45°和60°贯通裂隙的花岗岩为研究对象,开展单轴压缩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裂隙倾角越大,试样的单轴抗压强度... 为研究含贯通单裂隙花岗岩的力学特性及破坏特征,以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甘肃北山预选区完整花岗岩及含倾角30°、45°和60°贯通裂隙的花岗岩为研究对象,开展单轴压缩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裂隙倾角越大,试样的单轴抗压强度、损伤应力以及弹性模量越低;与完整岩石相比,倾角30°、45°和60°裂隙花岗岩的抗压强度分别下降7.97%、29.17%和71.68%,损伤应力分别下降9.35%、24.26%和69.79%,弹性模量分别下降5.89%、23.32%和60.49%.裂隙倾角不同,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呈现出显著的差别;裂隙倾角越大,损伤应力至峰值应力之间的屈服阶段越明显,发生沿裂隙面滑移破坏特征越显著;裂隙倾角影响花岗岩的破坏模式,试样的破坏形式主要表现为穿裂隙面破坏(倾角30°)、穿裂隙面破坏和沿裂隙面滑移并存的复合破坏(倾角45°)以及沿裂隙面滑移破坏(倾角60°);倾角60°的裂隙花岗岩的抗压强度与试验前后裂隙面的分形维数差符合幂函数增长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单裂隙花岗岩 裂隙倾角 单轴压缩试验 破坏特征
下载PDF
海上风电单芯海缆接地环流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杨玉新 王劲松 +1 位作者 朱永利 李岩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64,共9页
单芯海缆在生产、施工方面相对于三芯海缆更具优势,但是其接地环流异常引起的海缆故障频繁发生。单芯海缆接地环流运行机理及检测策略有待深入研究。建立了基于阻抗矩阵的单芯海缆数学模型,揭示了铠装电阻率、铠装层相对磁导率、接地电... 单芯海缆在生产、施工方面相对于三芯海缆更具优势,但是其接地环流异常引起的海缆故障频繁发生。单芯海缆接地环流运行机理及检测策略有待深入研究。建立了基于阻抗矩阵的单芯海缆数学模型,揭示了铠装电阻率、铠装层相对磁导率、接地电阻、短路电阻等因素对阻抗矩阵内参数和接地环流的影响规律。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分析了海缆接地环流分配不均的机理,为海缆的运行状态评估及检修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芯海缆 接地环流 阻抗矩阵 PSCAD仿真
下载PDF
双源CT在单心室合并单心房诊断和分型中的应用价值
8
作者 王建军 杨瑞 +2 位作者 刘继伟 王倩倩 范玉欢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6期71-74,共4页
目的 探讨心电门控双源CT血管造影(DSCTA)用于先天性单心室(SV)合并单心房(SA)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7名患有单心室合并单心房的严重复杂型先心病患者进行DSCTA检查,进行诊断分型并归纳其合并的畸形情况。结果 27例患者依据主心室腔的形... 目的 探讨心电门控双源CT血管造影(DSCTA)用于先天性单心室(SV)合并单心房(SA)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7名患有单心室合并单心房的严重复杂型先心病患者进行DSCTA检查,进行诊断分型并归纳其合并的畸形情况。结果 27例患者依据主心室腔的形态学特征分类,左心室型8例、右心室型12例、不确定型7例,相应占比分别为29.63%、44.44%、26.00%。心房正位9例(9/27,33.33%),心房反位1例(1/27,3.70%),心房不定位17例(17/27,62.9 6%,其中包含1例左心房异构,16例右心房异构);合并畸形30种188处。左室双出口、右室双出口和小梁囊在三种类型单心室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确定型与左心室型单心室在右房异构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方面没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DSCT与经胸超声心动图在评估左肺动脉直径、腹主动脉直径以及McGoon指数方面存在相关性。结论 DSCTA可准确诊断单心室、单心房及合并畸形,为外科手术适应症、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 单心室 单心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分层一次爆破成井精确延时爆破参数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祥龙 颜世骞 +2 位作者 王建国 姚永鑫 黄原明 《高压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3-185,共13页
为了研究精确延时微差起爆对一次成井分层爆破效果的影响,理论计算了层内孔间微差时间,利用LS-DYNA软件,采用JH-2岩石模型,模拟了大直径深孔一次成井爆破中的精确延时分层起爆,分析了井筒岩石的损伤演化过程,试验验证了延期时间参数。... 为了研究精确延时微差起爆对一次成井分层爆破效果的影响,理论计算了层内孔间微差时间,利用LS-DYNA软件,采用JH-2岩石模型,模拟了大直径深孔一次成井爆破中的精确延时分层起爆,分析了井筒岩石的损伤演化过程,试验验证了延期时间参数。结果表明,层间采用18 ms延期时间时,爆破效果最佳。结合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确定了一次成井的延期时间方案。井筒的成形大致相似,其特征截面面积相似度在83.4%~96.6%之间。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获得了一次爆破成井工程的精确延时微差分层爆破方法,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成井 微差起爆 岩石损伤 分层爆破 精确延时
下载PDF
收缩徐变对高速铁路斜拉桥单箱单室混合梁位移的影响及调控
10
作者 秦煜 张鑫 +3 位作者 曾永平 刁志帅 王亭 王威娜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47,共7页
以某主跨300 m的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混合梁斜拉桥为背景,运用Midas/Civil有限元软件建立其数值模型,进行桥塔、桥面板、箱梁等混凝土构件收缩徐变对主梁位移影响研究,并提出主梁位移调控措施。结果表明:成桥10年后,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 以某主跨300 m的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混合梁斜拉桥为背景,运用Midas/Civil有限元软件建立其数值模型,进行桥塔、桥面板、箱梁等混凝土构件收缩徐变对主梁位移影响研究,并提出主梁位移调控措施。结果表明:成桥10年后,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跨中主梁向下位移共计79 mm,桥塔、桥面板、箱梁收缩徐变的影响占比在施工阶段分别为58%,32%和10%,在运营阶段分别为48%,38%和14%;跨中主梁向下位移的主要原因是桥塔和桥面板变形,混凝土收缩徐变缩小了桥塔竖向及桥面板纵桥向尺寸,改变了斜拉索锚点位置及索力,导致主梁在施工阶段和运营阶段分别产生56和18 mm的向下位移;预抬高斜拉索的桥塔锚点位置10 mm,可消除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钢梁架设初始误差;混凝土桥面板预制后存放6个月、桥塔采用低徐变混凝土、成桥后延迟90 d铺轨等措施,能改善混凝土收缩徐变对单箱单室混合梁位移的不利影响,可减小跨中主梁向下位移3%~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斜拉桥 收缩 徐变 单箱单室混合梁 位移
下载PDF
单旋翼无人机植保作业系统的研制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洪光 滕文建 《科技资讯》 2024年第1期9-13,55,共6页
为了提高植保无人机的工作效率,降低无人机的操作难度,研制了单旋翼无人机植保作业系统。根据植保作业流程,单旋翼无人机植保作业系统实现启动、预热、起飞、飞行、喷洒作业、加药和返航等全过程无人工干预的自动飞行作业。单旋翼无人... 为了提高植保无人机的工作效率,降低无人机的操作难度,研制了单旋翼无人机植保作业系统。根据植保作业流程,单旋翼无人机植保作业系统实现启动、预热、起飞、飞行、喷洒作业、加药和返航等全过程无人工干预的自动飞行作业。单旋翼无人机植保控制系统包括作业平台、飞行控制、数据链路、地面站系统、系统应用、飞行器管理、用户信息管理、专业知识管理、大数据业务,实现了喷洒区域的精准控制,地面站系统与飞行系统的控制与交互,植保信息的存贮与分析等。通过实验研究表明:单旋翼无人机植保作业系统有效提高了植保工作效率,降低了飞行操作人员的操作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植保 单旋翼 喷洒作业
下载PDF
基于单激光束信息的掘锚装备视觉定位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旭辉 陈鑫 +3 位作者 杨文娟 雷孟宇 田琛辉 杨骏豪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1-322,共12页
煤矿井下掘锚装备智能化是改善行业采掘失衡问题的关键,而掘锚装备的精确定位是实现其智能化的前提。与其他传统定位方法相比,基于视觉的位姿测量方法以其无接触、无累计误差的优势在煤矿井下得到了初步的应用。针对目前煤矿井下掘进工... 煤矿井下掘锚装备智能化是改善行业采掘失衡问题的关键,而掘锚装备的精确定位是实现其智能化的前提。与其他传统定位方法相比,基于视觉的位姿测量方法以其无接触、无累计误差的优势在煤矿井下得到了初步的应用。针对目前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掘锚装备视觉定位方法存在的合作标靶结构复杂、标定繁琐的问题,结合掘进工作面原有激光指向仪特征,提出一种基于单激光束信息的掘锚装备视觉定位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激光指向仪光斑及光束图像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反正切函数拟合的激光光斑中心提取方法和基于Hough直线检测的激光束中心线提取方法,构建了基于点线特征的双目视觉位姿解算模型,得出了掘锚装备在巷道中的实时位姿。最后,为了验证提出的特征提取方法和视觉定位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在实验室模拟掘进工作面工况环境搭建平台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基于矿用激光指向仪信息的掘锚装备视觉定位方法具有较高的位姿测量精度。在50 m的测试范围内,机身位置在巷道坐标系下沿X轴、Y轴和Z轴的平均测量误差分别为25.44、58.64、31.08 mm,其最大误差分别为55.16、127.39、63.57 mm;机身姿态在巷道坐标系下的俯仰角、偏航角和横滚角的平均测量误差分别为0.22°、0.22°、0.41°,其最大误差分别为0.29°、0.37°、0.58°。满足煤矿井下巷道施工的定位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目视觉 单激光束 视觉定位 特征提取 掘锚装备
下载PDF
宽转子极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径向力模型全周期拓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云红 王东 +2 位作者 黄飞 孙玉坤 谭正一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2-190,共9页
针对单绕组宽转子极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在定转子极非完全交叠区间的径向悬浮力模型空白、已有定转子极完全交叠区间径向悬浮力模型推导过程复杂且计算量大的不足,首先通过磁场有限元分析,分别确定了该电机在定转子非完全交叠区间和完全... 针对单绕组宽转子极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在定转子极非完全交叠区间的径向悬浮力模型空白、已有定转子极完全交叠区间径向悬浮力模型推导过程复杂且计算量大的不足,首先通过磁场有限元分析,分别确定了该电机在定转子非完全交叠区间和完全交叠区间的电磁场几何分布,计算了气隙磁密,再根据麦克斯韦应力法分别推导了这2个区间的径向力表达式,从而建立该电机在一个完整周期范围内的径向力数学模型,并通过与三维有限元计算结果的对比验证该模型的准确性。相比于利用等效磁路图推导径向力模型而言,该建模过程更简便,计算量也更小。全周期径向力模型的建立,不仅能为电机本体和控制器设计提供理论参考,还有助于提高该电机控制策略设计的灵活性,也可以提高与传统单绕组无轴承电机控制器的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 单绕组 宽转子 径向力 全周期 麦克斯韦应力
下载PDF
三轴压缩下单裂隙位置对复合岩样力学变形与破坏模式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谢志英 许可 +3 位作者 陆逸帆 肖桃李 折海成 赵云峰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8-469,共12页
在地下富存裂隙的层状复合岩体中,复杂围压环境和裂隙分布对复合岩体力学性质和损伤破坏具有显著影响。选取由类灰岩和类砂岩组成的含预制单裂隙的复合岩样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常规三轴压缩试验,分析不同裂隙位置和围压条件下岩样的力学... 在地下富存裂隙的层状复合岩体中,复杂围压环境和裂隙分布对复合岩体力学性质和损伤破坏具有显著影响。选取由类灰岩和类砂岩组成的含预制单裂隙的复合岩样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常规三轴压缩试验,分析不同裂隙位置和围压条件下岩样的力学变形和破坏模式。结果表明:(1)完整复合岩样的强度受砂岩控制,而变形受灰岩限制。(2)随着围压的增加,复合岩样破坏特征由裂隙位置主导转变为由围压主导;复合岩样的体缩受围压的影响,而体胀受裂隙位置的影响。(3)在单轴压缩条件下,裂隙对岩样力学性质的削弱程度最大;当裂隙位于灰岩中时,损伤应力受围压影响最显著,岩样的强度和弹性模量随着裂隙位置的改变(从灰岩、接触面到砂岩)及围压的增加呈现出增加的趋势。(4)灰岩中的裂隙易产生拉伸裂纹,砂岩中的裂隙易产生剪切裂纹;随着围压的增加,复合岩样由拉伸破坏转变为剪切破坏,破坏模式由围压主导。该研究成果对复合岩体工程的安全加固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岩样 预制单裂隙 围压 裂隙位置 破坏模式
下载PDF
福建地区不同栽培模式下百香果的产量与品质特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智成 严良文 +1 位作者 陈瑶瑶 欧雪婷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4-147,共14页
为探究多级结果蔓栽培模式和单级结果蔓栽培模式下百香果大田生长时间、产量与品质相关指标表现特征,于2020—2021年开展百香果大田生产试验,并以紫果类主栽品种台农1号百香果和黄果类品种芭乐味百香果为材料,观察或测定2种栽培模式下... 为探究多级结果蔓栽培模式和单级结果蔓栽培模式下百香果大田生长时间、产量与品质相关指标表现特征,于2020—2021年开展百香果大田生产试验,并以紫果类主栽品种台农1号百香果和黄果类品种芭乐味百香果为材料,观察或测定2种栽培模式下百香果开花、结果、产量与品质相关指标,并分析果实品质指标间,以及果实品质指标与果实成熟期内温度、光照等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与多级结果蔓栽培模式相比,单级结果蔓栽培模式下,百香果植株现蕾期、始花期和始果期的时间均较迟,果实发育成熟所需时间缩短,成花率和坐果率显著增加,且花蕾期、成花率、果实发育成熟期和坐果率的变异系数均较低,台农1号和芭乐味从定植到采收结束时所需时间分别比多级结果蔓栽培模式缩短69~71 d和51~58 d;2)从实收总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看,单级结果蔓栽培模式下单株产量显著低于多级结果蔓栽培模式,且其全部由一级蔓产量组成,而多级结果蔓栽培模式下单株产量由主蔓、一级蔓、二级蔓和三级蔓产量组成,各级结果蔓产量在总产量占比上表现不一致;与多级结果蔓栽培模式相比,单级结果蔓栽培模式下百香果单株结果数量显著减少,但平均单果重和中大果比率显著提高;3)与多级结果蔓栽培模式相比,在单级结果蔓栽培模式下,果实总酸含量显著降低,果皮重、果汁量、可食率、总糖、糖酸比提高,且果实品质中7项指标值的变异系数均较低,温度、光照等气象因子与果实品质存在极显著相关性。综上所述,百香果在单级结果蔓栽培模式下可缩短大田生长时间,而且开花、结果、产量与品质相关指标表现特征均优于多级结果蔓栽培模式,各项指标值变异系数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香果 多级结果蔓 单级结果蔓 栽培模式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水雾粒子特性对呼吸性粉尘降尘效率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荆德吉 马纪闯 张天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9-175,共7页
为有效去除工业生产中的呼吸性粉尘,提高水雾粒子对呼吸性粉尘的捕捉效率,基于三相流理论建立了高速气流中单颗粒雾-尘碰撞耦合数值模型。研究高速气流中单颗粒雾-尘碰撞耦合过程,分析雾-尘粒径比及相对速度对尘粒表面线积分润湿度的影... 为有效去除工业生产中的呼吸性粉尘,提高水雾粒子对呼吸性粉尘的捕捉效率,基于三相流理论建立了高速气流中单颗粒雾-尘碰撞耦合数值模型。研究高速气流中单颗粒雾-尘碰撞耦合过程,分析雾-尘粒径比及相对速度对尘粒表面线积分润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粒径等级的呼吸性粉尘,达到最佳润湿度对应的雾-尘粒径比不同,k(PM1)=15、k(PM2.5)=2和k(PM5)=1。在高速气流中雾-尘相对运动状态不同时,粉尘颗粒的最佳润湿度随雾-尘相对速度U增大而增大。搭建仿真试验模型,研究不同情况下水雾粒子的捕尘效率。结果表明,超音速雾化喷嘴对呼吸性粉尘的降尘效率为95.95%,单流体喷嘴降尘效率为82.98%。结合现场试验对比分析,验证雾-尘粒径比及相对速度对尘粒表面线积分润湿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越符合粉尘粒子被捕捉的最佳粒径比的喷嘴的降尘效率越高,提高尘雾粒子碰撞速度可以提高对粉尘粒子的捕捉效率,为治理呼吸性粉尘及清洁化工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卫生工程技术 单颗粒碰撞 呼吸性粉尘 数值模拟 降尘效率
下载PDF
高含水复杂断块油藏单层系边外注水开发模式 被引量:1
17
作者 姚秀田 徐磊 +3 位作者 王冉冉 闫森 王明鹏 杨琴文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5-166,共12页
复杂断块油藏在开发后期面临综合含水率高、地层能量不足、剩余油分布复杂、井网适应性差等问题。以济阳坳陷沾化凹陷中部垦71断块油藏为例,基于水驱油藏的油包水和水包油2种油水分布状态,利用理论模型推导和数值模拟方法,开展了单层系... 复杂断块油藏在开发后期面临综合含水率高、地层能量不足、剩余油分布复杂、井网适应性差等问题。以济阳坳陷沾化凹陷中部垦71断块油藏为例,基于水驱油藏的油包水和水包油2种油水分布状态,利用理论模型推导和数值模拟方法,开展了单层系边外注水开发模式研究。结果表明:从采液端和注水端的受力分析可获得单层系开发的合理注水量、合理采液量和合理注采井距,单层系开发的合理注水压差、合理注水量、合理采液量是影响其剩余油饱和度、含水饱和度的关键因素,对油层合理地层压力水平及剩余油二次富集起主要控制作用。通过加大注采井距至油水边界外围,以2.9倍含油条带宽度为合理注采井距的临界值,采用短注长静置的非对称周期注采方式,建立单层系边外注水开发模式,有利于保持单层系的压力系统稳定和提高剩余油波及率,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矿场实践表明,采用单层系边外注水开发模式后,垦71断块油藏日产油量提高至254 t/d,含水率控制在93.7%,采收率提高至31.53%,采油速率提高4.9%,显示出良好的增产效果。单层系边外注水开发模式解决了高含水复杂断块油藏开发中的剩余油分布分散、水驱波及率低和井网适应性差等难题,可为复杂断块油藏开发提供指导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层系边外注水 开发模式 周期注水 数值模拟 复杂断块油藏
下载PDF
强制与自愿二元定位下《证券法》ESG信息披露制度的体系完善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燕 肖泽钰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5-210,共16页
如何提升ESG信息披露的数量与质量,是当下ESG信息披露制度完善的首要目标。现有研究主要基于ESG强制性信息披露可以弥补自愿性监管不足之逻辑,认为应加强ESG信息披露的强制性;却忽略了自愿性信息披露的价值,以及在为何加强、如加强强制... 如何提升ESG信息披露的数量与质量,是当下ESG信息披露制度完善的首要目标。现有研究主要基于ESG强制性信息披露可以弥补自愿性监管不足之逻辑,认为应加强ESG信息披露的强制性;却忽略了自愿性信息披露的价值,以及在为何加强、如加强强制性方面论证不足。首先,理论研究发现,自愿性信息披露具有强制性信息披露不可替代的优势,其灵活性更契合ESG信息披露的个性化特征,形成更有效的市场信息;另一方面,自愿性与强制性信息披露是不可割裂的,在制度功能、披露内容与制度构建上具有关联性、互补性。完善的ESG信息披露制度需要强制性与自愿性的二元结合。其次,ESG的功能定位直接影响监管模式的选择。监管部门如将ESG定位为促进公司长期价值的工具,即属于公司自治范畴,采用自愿立场;如将ESG定位为社会治理的手段,往往会提升ESG信息披露的强制性以达到社会治理的目标。据此,我国现阶段基于“双碳”治理的目标提升环境信息披露的强制性,保留其余信息披露的自愿性具有理论与实践正当性。再次,虽然二元监管模式定位合理,但是在具体制度建设中仍存在环境强制性信息披露监管不足、自愿性ESG信息披露激励不足的内生冲突。当前环境强制性信息披露仍然采用单一重要性原则,可能造成ESG信息披露供给不足以及难以应对“漂绿”现象;在法定环境信息披露事项上,也存在标准不一的问题。自愿性信息披露则存在激励不足的现象。上市公司可能因为ESG信息披露承担监管风险,但却无细则与免责事由指引如何避免。最后,在制度优化上,监管强化存在引进双重重要性原则以及增列强制性信息披露事由两条路径。但考虑到双重重要性原则所代表的社会公共利益与证券法投资者保护利益的根本性冲突,现阶段统一法定环境信息披露标准较为合适。另一方面,证券法可以增列与环境有关的公司治理结构披露事项,以与环境法信息公开相区别。激励强化存在引进预测性信息安全港以及细化指引两条路径。但考虑到国内并无预测性信息安全港的相关规则,立法成本过高,因此现阶段细化自愿性ESG信息披露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G 强制性信息披露 自愿性信息披露 双重重要性原则 单一重要性原则 绿色金融
下载PDF
应用瑞加诺生负荷D-SPECT评价定量血流分数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柳 李晓燕 +3 位作者 高志超 郑庆厚 赵甫刚 王硕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3-448,共6页
目的应用瑞加诺生负荷动态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dynamic 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D-SPECT)评价定量血流分数(quantitative flow ratio,QFR)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 目的应用瑞加诺生负荷动态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dynamic 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D-SPECT)评价定量血流分数(quantitative flow ratio,QFR)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21年6月31日至2023年6月31日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行择期PCI术的2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年龄(57.56±8.23)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100)和QFR组(n=100),试验采用双盲法进行。常规组根据医师经验行PCI术治疗,QFR组根据QFR测定结果行PCI治疗。所有入选患者术前及PCI术后7 d,应用瑞加诺生负荷D-SPECT,分别采集短轴、垂直长轴、水平长轴的图像,计算心肌17节段分布下心肌灌注总积分、心肌缺血总节段数情况。结果PCI术前两组患者心肌缺血节段数(7.59±3.14 vs.7.48±3.36,P=0.811)、心肌灌注总积分(15.87±7.61 vs.15.63±5.97,P=0.8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FR组PCI术后7 d的心肌缺血节段数(5.58±3.36 vs.6.51±2.14,P=0.020)和心肌灌注总积分(10.55±4.41 vs.12.96±6.50,P=0.002)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应用QFR指导PCI可以更好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加诺生 动态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D-SPECT)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定量血流分数(QFR)
下载PDF
基于行波全景特征深度挖掘的单端故障定位方法
20
作者 邓丰 曾哲 +4 位作者 祖亚瑞 黄懿菲 冯思旭 张振 曾祥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10-1321,I0006,共13页
现有的故障定位方法基于局部波头故障特征,存在微弱故障(过零点附近故障、高阻接地故障)和母线出口处故障定位失败的技术瓶颈。为此,论文提出一种基于行波全景特征深度挖掘的单端故障定位方法。首先,基于时频域行波全景波形,理论和仿真... 现有的故障定位方法基于局部波头故障特征,存在微弱故障(过零点附近故障、高阻接地故障)和母线出口处故障定位失败的技术瓶颈。为此,论文提出一种基于行波全景特征深度挖掘的单端故障定位方法。首先,基于时频域行波全景波形,理论和仿真论证了时域各次波头到达时序能反映不同故障区段,各次波头频率分布能反映故障位置,定性分析了行波全景波形与故障位置一一对应的映射机理,论证了行波全景波形唯一性理论;然后,以时频域故障全景波形为输入特征量,利用轻量级LeNet-5模型构建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CNN),并采用3×3小尺寸卷积核挖掘全景波形故障特征,建立全景波形特征量与故障距离的映射关系,实现精确故障定位;最后,利用激活热力图可视化技术展现CNN各卷积通道挖掘全景波形故障敏感特征,有力论证了所提方法具有强适应性的内在原因。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所提方法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特别是针对微弱故障和母线出口处故障具有较强的算法适应性,故障定位平均绝对误差为99.855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端定位 行波 全景特性 卷积神经网络 激活热力图 可视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