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Microphysics in Meso-β-Scale Convective Cloud System Associated with a Mesoscale Convective Complex 被引量:2
1
作者 范蓓芬 叶家东 +1 位作者 William R.Cotton Gregory J.Tripoli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1990年第2期154-170,共17页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meso-β-scale convective cloud systems associated with a PRE-STORM MCC case has been carried out using a 2-D version of the CSU Regional Atmospheric Modeling System (RAMS) nonhydrostatic model ...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meso-β-scale convective cloud systems associated with a PRE-STORM MCC case has been carried out using a 2-D version of the CSU Regional Atmospheric Modeling System (RAMS) nonhydrostatic model with parameterized microphysics. It is found that the predicted meso-r-scale convective phenomena arc basically unsteady under the situation of strong shear at low-levels, while the meso-β-scale convective system is maintained up to 3 hours or more. The meso -β- scale cloud system exhibits characteristics of a multi-celled convective storm in which the meso-r-scale convective cells have lifetime of about 30 min. Pressure perturbation depicts a meso-low after a half hour in the low levels. As the cloud system evolves, the meso-low intensifies and extends to the upshear side and covers the entire domain in the mid-lower levels with the peak values of 5-8 hPa. Temperature perturbation depicts a warm region in the middle levels through the entire simulation period. The meso-r-scale warm cores with peak values of 4-8 ℃ are associated with strong convective cells. The cloud top evaporation causes a stronger cold layer around the cloud top levels.Simulation of microphysics exhibits that graupel is primarily concentrated in the strong convective cells forming the main source of convective rainfall after one hour of simulation time. Aggregates are mainly located in the stratiform region and decaying convective cells which produce the stratiform rainfall. Riming of the ice crystals is the predominant precipitation formation mechanism in the convection region, whereas aggregation of ice crystals is the predominant one in the stratiform region,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observations. Sensitivity experiments of ice-phase mierophysical processes show that the microphysical structures of the convective cloud system can be simulated better with the diagnosed aggregation collection efficien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Microphysics in Meso Scale convective Cloud System Associated with a mesoscale convective complex Simulation
下载PDF
影响山东的MCC分型及其差异性特征
2
作者 罗江珊 李博 +1 位作者 万夫敬 任兆鹏 《海洋气象学报》 2024年第3期87-94,共8页
利用2007—2022年卫星资料、常规探测资料和ERA5资料,对影响山东的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esoscale convective complex,MCC)的结构特征及降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MCC多数在傍晚至次日凌晨发展成熟,早晨消亡,生命史较长,平均寿命为7... 利用2007—2022年卫星资料、常规探测资料和ERA5资料,对影响山东的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esoscale convective complex,MCC)的结构特征及降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MCC多数在傍晚至次日凌晨发展成熟,早晨消亡,生命史较长,平均寿命为7 h,生命史为6~8 h的占88%。根据对流云团的生成源地和移动路径将MCC分为东移型、北上型和原地生成型,其中东移型最多。(2)MCC强降水与最低云顶亮温(也称黑体温度,black body temperature,TBB)和TBB梯度大值区密切相关。东移型MCC 500 hPa中高纬环流平直,强降水位于MCC的西—西北侧;北上型MCC环流为经向型,最强降水位于MCC的南—西南侧;原地生成型MCC引导气流弱,降水分布零散,范围小,分布在TBB梯度大值区。(3)东移型MCC和北上型MCC伴随冷暖空气交汇造成锋生,暖平流区中锋生最强区域通常对应降水大值中心,锋消区内无显著降水;而原地生成型MCC冷平流弱,强降水主要位于暖区一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 短时强降水 结构差异 锋生函数
下载PDF
一次台风移出后MCC发展成因分析
3
作者 刘晓波 孙军 +1 位作者 许映龙 陈双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5-217,共13页
应用FY-4A卫星云顶亮温(TBB)、自动站雨量资料和ERA5(0.25°×0.25°)再分析资料,对2020年第4号台风“黑格比”移出后在杭州湾生成MCC发展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台风南侧的切变线辐合抬升作用以及南亚高压东部反气... 应用FY-4A卫星云顶亮温(TBB)、自动站雨量资料和ERA5(0.25°×0.25°)再分析资料,对2020年第4号台风“黑格比”移出后在杭州湾生成MCC发展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台风南侧的切变线辐合抬升作用以及南亚高压东部反气旋环流辐散抽吸作用,有利于中低空大气上升运动的增强,为MCC的发展增强提供良好的动力抬升条件;(2)低层台风北上后,其移动方向左后侧的冷空气南下,并与长三角地区的西南低空暖湿气流强烈交汇,斜压锋生增强,形成较强的上升运动;(3)受大陆高压东移影响,对流层中高层干冷空气东移,叠加在对流层中低空暖湿急流之上,形成了有利于MCC发生发展的大气位势不稳定层结;(4)切变线南端的西南低空急流不仅加强了低层大气的辐合和上升运动,更重要的是为MCC的发生发展提供丰富的水汽输送和汇聚;(5)水汽凝结潜热释放在MCC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水汽释放潜热加热大气,使上升运动增强,低层辐合进一步增强。低层水汽汇聚并不断向高空输送,补偿了高空凝结的水汽,潜热的不断释放,有利于MCC发展和维持。总之,台风中心移出后,台风南侧的切变线及其南侧的西南暖湿气流稳定地维持在MCC上空,为MCC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动力和热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台风 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 TBB 潜热释放
下载PDF
MCC和一般暴雨云团发生发展的物理条件差异 被引量:43
4
作者 覃丹宇 江吉喜 +1 位作者 方宗义 马岚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90-600,共11页
利用NCEP/NCAR 1°× 1°再分析资料和GMS红外辐射亮温 (TBB)资料 ,研究了 2 0 0 2年 6月 2 2日的中尺度对流复合体 (MCC)和 7月 2 3日的一般暴雨云团两者之间发生发展的环境场差异。结果表明 ,MCC发生在较弱的斜压环境里 ... 利用NCEP/NCAR 1°× 1°再分析资料和GMS红外辐射亮温 (TBB)资料 ,研究了 2 0 0 2年 6月 2 2日的中尺度对流复合体 (MCC)和 7月 2 3日的一般暴雨云团两者之间发生发展的环境场差异。结果表明 ,MCC发生在较弱的斜压环境里 ,对流层低层有明显的天气系统如切变线、中尺度低涡 ,中层可以没有低压槽参与 ,高层则出现在反气旋环流里。普通暴雨云团低层的影响天气系统和MCC类似 ,但中层往往和槽线相联系 ,高层则出现在急流入口区右侧。MCC对高温高湿能量的需求比一般暴雨云团更高 ,如要求高能舌范围更广、更深厚 ,对流不稳定区范围更大。MCC的动力强迫主要在低层 ,和较大的θse梯度联系密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云团 天气系统 物理条件 mcc NCAR 高空槽 环境场 发生发展 强迫 NCEP
下载PDF
“0811”暴雨过程中MCC与一般暴雨云团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31
5
作者 苗爱梅 董春卿 +2 位作者 张红雨 申李文 李苗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31-744,共14页
利用T639 1°×1°分析场、FY-2红外云图、红外辐射亮温(TBB)、闪电定位和气柱水汽总量等资料,对2010年8月11日发生在山西南部暴雨过程(即"0811"暴雨过程)中的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和其北部的一般暴雨云团进行... 利用T639 1°×1°分析场、FY-2红外云图、红外辐射亮温(TBB)、闪电定位和气柱水汽总量等资料,对2010年8月11日发生在山西南部暴雨过程(即"0811"暴雨过程)中的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和其北部的一般暴雨云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山西北部暴雨带主要由6个β中尺度对流云团生成、发展及合并造成;山西南部区域性暴雨则由MCC的生成、发展、东移所引发。(2)山西北部的暴雨云团在850hPa暖切变线南部生成和发展,并在地面切变线附近合并;山西南部的MCC由3个β中尺度对流云团发生、发展及合并形成,该对流云团在700hPa次天气尺度切变线上触发生成;MCC发展、成熟阶段,α中尺度云团沿925hPa暖切变线东移;减弱阶段,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南退而南压。(3)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进北抬的背景下,同一次暴雨过程中,MCC发生在5 880gpm边缘弱的斜压环境中,高层则出现在高压北侧的反气旋环流中;一般暴雨云团发生在5 840gpm边缘较强的斜压环境中,高层则出现在急流入口区的右侧。(4)MCC作为大型的中尺度对流系统,不但对低层高温高湿能量的需求比一般暴雨云团更多,而且在垂直方向上,要求湿层、高能舌及暖温结构更深厚。(5)山西南部MCC影响区和5 880gpm线边缘为负地闪覆盖区,正地闪主要出现在其北部一般暴雨云团影响区和5 840gpm线附近。与MCC相比,一般暴雨云团影响下,局地闪电开始及闪电峰值的出现较降水的开始及降水峰值的出现有更多的提前量。(6)山西北部暴雨云团出现在气柱水汽总量梯度的大值区及水汽锋上;山西南部MCC则出现在水汽锋南侧气柱水汽总量的大值区。气柱水汽总量对"0811"暴雨过程有36h的提前量,对暴雨的落区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 暴雨云团 地闪
下载PDF
基于FY-4A卫星资料的四川盆地MCC初生和成熟阶段特征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琪 任景轩 +2 位作者 肖红茹 王佳津 肖递祥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63-873,共11页
利用高频次FY-4A数据资料,研究了四川盆地2018年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mesoscale convective complex)初生和成熟阶段的卫星云图特征。结果表明,MCC对流云团面积在初生阶段和成熟阶段分别以0~50 pixels(15 min)^(−1)和150~200 pixels(15 ... 利用高频次FY-4A数据资料,研究了四川盆地2018年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mesoscale convective complex)初生和成熟阶段的卫星云图特征。结果表明,MCC对流云团面积在初生阶段和成熟阶段分别以0~50 pixels(15 min)^(−1)和150~200 pixels(15 min)^(−1)的速率增长,最强可达7000~10000 pixels左右。亮温梯度大值区位于初生阶段的低空入流区一侧,集中在云顶纹理最为丰富的240 K等值线附近,最大值为30°C~40°C,基本消失于成熟阶段。云顶红外IR1(infrared radiation 1 channel)和水汽通道IR3(water vapor channel)最低亮温值在初生和成熟阶段变化趋势一致,均为初生阶段迅速下降至190 K左右的最低谷,而成熟阶段维持最低值基本无变化。初生和成熟阶段的IR1和IR3降温率R(cloud top cooling rate)分布形态相似,初始阶段低空入流区一侧的240 K等值线附近的降温率达−40 K(15 min)^(−1),为显著降温区,成熟阶段的降温幅度普遍升至−25~−10 K(15 min)^(−1)。MCC主体云区初生和成熟阶段的亮温差正负值区分界线基本与221 K等值线重合,最大值分别为6~10 K和0–6 K,且初始阶段低层入流区的降温最为剧烈,达15~20 K(15 min)^(−1)之多,而成熟阶段基本无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尺度对流辐合体 初生阶段 成熟阶段 FY-4A 亮温差
下载PDF
东北地区MCC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张晰莹 吴英 +1 位作者 王承伟 赵玉洁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32-39,共8页
2005年7月16日在黑龙江省北部地区出现中尺度对流辐合体(MCC),产生了雷暴、冰雹、龙卷、暴雨等强对流天气,尤其是齐齐哈尔北部间隔1小时10分钟发生了2个龙卷。利用雷达、FY-2卫星云图和相关资料,对这次MCC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对比高纬度MC... 2005年7月16日在黑龙江省北部地区出现中尺度对流辐合体(MCC),产生了雷暴、冰雹、龙卷、暴雨等强对流天气,尤其是齐齐哈尔北部间隔1小时10分钟发生了2个龙卷。利用雷达、FY-2卫星云图和相关资料,对这次MCC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对比高纬度MCC和非MCC强降雨的区别。结果表明:高纬度MCC雷达回波速度场上有明显中气旋,龙卷发生在MCC的发展阶段。物理量分析发现高纬度MCC比非MCC强降雨在水汽条件和动力因子上要求更高。地形在高纬度MCC的形成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相同的背景条件下,在山脉的背风坡系统明显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 强对流 雷达回波
下载PDF
我国南方MCC的涡度、水汽和热量收支平衡 被引量:20
8
作者 康凤琴 肖稳安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33-339,共7页
采用合成分析方法 ,将我国南方中尺度对流复合体的生命史划分为 7个子阶段 ,详细探讨MCC演变过程中的涡度、水汽和热量收支平衡演变特征 ,着重分析了中小尺度系统在MCC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 :( 1)在MCC过程中 ,中γ尺度和中 β尺度系... 采用合成分析方法 ,将我国南方中尺度对流复合体的生命史划分为 7个子阶段 ,详细探讨MCC演变过程中的涡度、水汽和热量收支平衡演变特征 ,着重分析了中小尺度系统在MCC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 :( 1)在MCC过程中 ,中γ尺度和中 β尺度系统活动是引起涡度不平衡的重要原因。( 2 )在MCC初始阶段有中小尺度对流系统消耗MCC的水汽、热量而积极活动 ,造成MCC的视热汇、视水汽汇。成熟阶段的源区域表明有中小尺度系统的活动造成MCC的视热源、视水汽源 ,这是MCC具有长生命史的原因。MCC后期 ,中小尺度对流系统活动造成的视水汽汇和视热汇 ,与有利的大尺度天气条件的逐渐消亡 ,使MCC渐渐消失。 ( 3 )MCC的形成和启动受大尺度环境场的控制 ;一旦MCC开始活动 ,对流层低层、中层的中尺度对流系统活动对MCC的发展与持续过程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MCC前期 ,中小尺度对流活动消耗MCC的总能量而启动 ;在成熟阶段中小尺度对流活动释放总能量造成了MCC的长生命史 ;MCC后期 ,大形势发生改变 (如位势不稳定度的变化等 ) ,积云对流活动和(或 )中尺度对流活动的作用与大尺度形势趋势一致 ,致使MCC消亡。 ( 4 )在MCC前期 ,潜热释放是主要加热因子 ;而后对流垂直输送水汽和热量的作用比对流凝结加热的作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尺度对流复合体 合成分析 中国 南方 涡度 水汽 热量 收支平衡
下载PDF
一次西南涡引发MCC暴雨的卫星云图和多普勒雷达特征分析 被引量:25
9
作者 马红 郑翔飚 +2 位作者 胡勇 曾厅余 郑洪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88-696,共9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卫星资料和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08年6月30日至7月1日发生在滇东北和四川盆地南部一次暴雨天气过程的分析发现,850 hPa四川盆地南部西南涡引发的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esoscale convective complex,MCC)是暴...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卫星资料和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08年6月30日至7月1日发生在滇东北和四川盆地南部一次暴雨天气过程的分析发现,850 hPa四川盆地南部西南涡引发的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esoscale convective complex,MCC)是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700 hPa青藏高原东南侧西南涡引发的中尺度对流云团并入MCC后导致MCC迅速加强并向西移动。MCC生成于对流层高层急流出口区左侧强辐散区和低层强辐合区。雷达回波上"人"字形回波、平行短带回波和逆风区的出现说明MCC内部存在多个β中尺度对流系统,直接造成多个暴雨中心。MCC成熟阶段表现出中低层辐合和高层辐散的动力特征,其前沿中层以下有强气流流入,以上则有强气流流出。MCC消散阶段从低层到高层都有强西南气流进入,相应气流辐合减弱,失去中尺度组织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涡 暴雨 mcc 雷达回波
下载PDF
东北冷涡底部一次MCC暴雨动力热力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任丽 杨艳敏 《干旱气象》 2021年第1期65-75,86,共12页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自动气象站降水量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东北冷涡背景下黑龙江省2019年7月16日暴雨过程成因及中尺度特征进行诊断。结果表明:2019年7月16日黑龙江省先后受中尺度对流系统(MCS)和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活动影响,形...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自动气象站降水量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东北冷涡背景下黑龙江省2019年7月16日暴雨过程成因及中尺度特征进行诊断。结果表明:2019年7月16日黑龙江省先后受中尺度对流系统(MCS)和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活动影响,形成2个暴雨区。MCS和MCC云团均在内蒙古生成后移入黑龙江省,由于对流不稳定性增强及锋生作用而发展增强,并沿辐合线自西向东移动。降水期间冷涡底部的对流层高层存在一支源于高纬地区高动量的干侵入气流。MCC引发的暴雨过程中,大气低层强对流不稳定,中层湿对称不稳定,地面辐合线及锋面锋生的抬升作用,促使不稳定能量释放。在雷达反射率因子图上MCC表现为大范围混合云降水回波,其中有超级单体活动。MCC发展的环境场较MCS而言,中低层气旋涡度更大,高层辐散更强,即高层具有更强抽吸作用,导致更强的上升运动。MCC发展过程中中低层环境风显著增大,具有更大的水平风垂直切变,中尺度对流云团更具组织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冷涡 mcc MCS 辐合线 对流不稳定
下载PDF
用积云对流方法计算MCC的降水 被引量:1
11
作者 肖稳安 王喜红 关兴民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2期219-224,共6页
根据郭晓岚的积云对流加热方法,计算积云对流对MCC加热、增湿的贡献。估计其降水效率,从而推算MCC的降水量。计算结果与实际降水量及降水分布比较接近,可用于MCC6~12h的降水估计和预报。
关键词 积云 中尺度对流 降水
下载PDF
一次暴雨过程中MCC与一般暴雨云团的对比分析
12
作者 苗爱梅 董春卿 +1 位作者 张红雨 申李文 《山西气象》 2012年第1期1-11,共11页
分析结果表明:①山西北部的暴雨云团在850hPa暖切变线南部生成、发展,并在地面切变线附近合并;山西南部的MCC由3个B中尺度对流云团发生、发展、合并形成,β中尺度对流云团在700hPa次天气尺度切变线上触发生成;MCC发展、成熟阶段,... 分析结果表明:①山西北部的暴雨云团在850hPa暖切变线南部生成、发展,并在地面切变线附近合并;山西南部的MCC由3个B中尺度对流云团发生、发展、合并形成,β中尺度对流云团在700hPa次天气尺度切变线上触发生成;MCC发展、成熟阶段,α中尺度云团沿925hPa暖切变线东移;减弱阶段,随副高的南压而南压。②副高西进北抬背景下,同一次暴雨过程中,MCC发生在5880gpm边缘弱的斜压环境里,高层则出现在高压北侧的反气旋环流中;一般暴雨云团发生在5840gpm边缘较强的斜压环境里,高层则出现在急流人口区的右侧。③MCC作为大型的中尺度对流系统,不但对低层高温高湿能量的需求比一般暴雨云团更多,而且在垂直方向上,要求湿层、高能舌、暖温结构更深厚。④南部MCC影响区及5880gpm线边缘为负地闪覆盖区,正地闪主要出现在北部一般暴雨云团影响区及5840gpm线附近。一般暴雨云团影响下比MCC影响下,局地闪电开始及闪电峰值的出现较降水的开始及降水峰值的出现有更多的提前量。⑤山西北部暴雨云团出现在气柱水汽总量梯度的大值区及水汽锋上;山西南部MCC则出现在水汽锋的南侧气柱水汽总量的大值区。气柱水汽总量对0811暴雨过程有36h的提前量,对暴雨的落区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 暴雨云团 对比分析
下载PDF
广西一次特大暴雨的MCC演变过程及结构特征分析 被引量:20
13
作者 黎惠金 李向红 +2 位作者 黄芳 李江南 覃昌柳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06-817,共12页
利用Micaps、NCEP再分析资料、FY—2C卫星和多普勒雷达等资料,对2010年6月初广西一次特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850hPa低涡切变、500hPa高原槽和地面静止锋是此次强降雨的主要影响系统。较强的能量锋区、中低层明显的对流不... 利用Micaps、NCEP再分析资料、FY—2C卫星和多普勒雷达等资料,对2010年6月初广西一次特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850hPa低涡切变、500hPa高原槽和地面静止锋是此次强降雨的主要影响系统。较强的能量锋区、中低层明显的对流不稳定层结及高层下伸呈漏斗状分布的θse和明显的湿度锋是中尺度对流系统产生的有利天气模型,而高对流有效位能、较低的自由对流高度、较大的低层湿度和垂直风切变,有利于强降水超级单体的发生、发展。(2)贵州西部-河池向东南方向移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MCS)云团与桂东南西北上的MCS云团在桂中合并后发展为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该MCC在桂中长时间停滞后缓慢东移、南压是此次过程的主要云图特征。(3)雷达回波显示,此次过程期间广西中西部地区形成了大范围的积层混合型降雨回波,其入流区呈西北—东南向的强回波带上有多个强对流风暴发展,强回波带前期长时间稳定少变及后期缓慢偏东移造成的"列车效应",是广西中西部地区出现大范围暴雨—特大暴雨和强雷电天气的重要原因。位于来宾市强降水超级单体风暴属于低质心对流系统,在发展阶段,风暴呈超级单体回波钩状结构,并包含着一个与低层弱回波相联系的前侧"V"形缺口,相应的径向速度图上出现弱中气旋;在强盛阶段,风暴呈波状,反射率因子由低往高向低层入流倾斜,其右前侧和左后侧分别存在"V"形缺口,低层入流位于风暴前侧的"V"形缺口上,相应的径向速度图上是一个中等强度、发展成熟的中气旋,后侧有较强的下沉后侧入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风切变 中尺度对流复合体 强降水超级单体风暴
下载PDF
两次MCC红外云图特征与天气实况异同性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万夫敬 刁秀广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59-770,共12页
利用FY-2E红外云图、多普勒雷达资料,结合环境形势及物理量场,分析了2011年8月15—16日(简称"0815MCC")山东北部和河北南部、2015年7月30—31日(简称"0730MCC")山东中部和南部地区两次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产生的... 利用FY-2E红外云图、多普勒雷达资料,结合环境形势及物理量场,分析了2011年8月15—16日(简称"0815MCC")山东北部和河北南部、2015年7月30—31日(简称"0730MCC")山东中部和南部地区两次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产生的区域性暴雨过程。结果表明:(1)两次MCC过程,降水集中在MCC形成到成熟阶段。强降水分布都具有非对称性,主要在风暴传播方向上黑体亮温(TBB)冷中心附近及其西侧和南侧。地面中尺度辐合系统的强度、移向与新生单体的发展密切相关。(2)正涡度高值区、散度和垂直速度的负值中心的重叠区具有显著的动力条件,对MCC具有强"吸引力",导致明显的后向传播特征。(3)雷达VWP产品显示,有超低空急流的建立,为MCC的形成与维持提供了能量与动力条件。低层风之间的辐合切变,为新对流单体的生成提供了抬升触发机制。当相邻雷达之间的速度差迅速增大时,强降水开始。(4)"0815MCC"的-52℃冷云面积是"0730MCC"的4倍,TBB比"0730MCC"平均低10℃。"0815MCC"低层辐合和高层辐散更强烈,能量更集中,使风暴发展更高,云顶亮温更低;风暴顶强烈辐散将云中冰晶粒子等带到更远的高空,在红外云图上出现较大的冷云面积;同时"0815MCC"强垂直风切变将高空冰晶粒子带到云砧处造成蒸发,降低了降水效率,导致"0815MCC"过程暴雨范围和降水强度小于"0730M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空急流 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 黑体亮温(TBB) 对流云合并
下载PDF
OBSERVATIONAL STUDY OF MICROPHYSICS IN THE STRATIFORM REGION AND TRANSITION REGION OF A MIDLATITUDE MESOSCALE CONVECTIVE COMPLEX 被引量:3
15
作者 叶家东 范蓓芬 +1 位作者 WilliamR.Cotton MichaelA.Fortune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SCIE 1991年第5期527-540,共14页
Cloud microphysical data observed with PMS probes have been combined with radar and other in-situ data collected by a NOAA P-3 aircraft that flew through the stratiform and transition regions of a mesoscale convective... Cloud microphysical data observed with PMS probes have been combined with radar and other in-situ data collected by a NOAA P-3 aircraft that flew through the stratiform and transition regions of a mesoscale convective complex(MCC).The combined data have been analyzed with respect to the mescscale structure of the storm systems.The characteristics of ice particles in the transition and stratiform regions were quite differeat.The ice particle concentrations in the transition region were about 4 to 6 times that found in the stratiform region,and the size of ice particles in the stratiform region was about twice that in the transition region.The relatively lower radar reflectivity in the transition region is a result of smaller particle sizes.The main precipitation particle growth mechanisms are riming and aggregation in the transition region ard the aggregation process predominates in the stratiform region referred from the microphysical structures.The ag- gregation starts in the upper,colder levls but becomes more efficient as the particles approach the melting lay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soscale convective complex transition region stratiform region microphysical structure aggregation process
原文传递
A CASE OF MESOSCALE CONVECTIVE COMPLEX EVOLVING INTO A VORTEX 被引量:1
16
作者 陶祖钰 王洪庆 +3 位作者 白洁 朱文琴 石定朴 杨红梅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SCIE 1995年第2期184-189,共6页
A case of mesoscale convective complex(MCC)which evolved into a vortex is documented in this paper.As the MCC entered into the dissipating phase,a well-defined spirally banded structure became visible in the satellite... A case of mesoscale convective complex(MCC)which evolved into a vortex is documented in this paper.As the MCC entered into the dissipating phase,a well-defined spirally banded structure became visible in the satellite image. The blackbody temperature(TBB)of the residual cold-cloud-shield indicates the vortex existed in the layer from 400 to 250 hPa.According to the upper air analysis,the upper level vortex was an anticyclone.The MCC-generated vortex was visualized in the satellite images because it was located in the subtropical high where the wind field was very wea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soscale convective complex(mcc) blackbody temperature mesoscale vortex
原文传递
凉山州两次强降水天气过程特征对比分析
17
作者 姜艳 侯砚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23年第S01期37-44,共8页
利用水平分辨率1°×1°的NCEP6h再分析、新型监测和常规观测等资料,对2022年6月下旬的两次区域性强降水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次过程雨带均为自东北向西南移动,大雨及以上落区集中在凉山东部、北部、中部地区,200... 利用水平分辨率1°×1°的NCEP6h再分析、新型监测和常规观测等资料,对2022年6月下旬的两次区域性强降水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次过程雨带均为自东北向西南移动,大雨及以上落区集中在凉山东部、北部、中部地区,200hPa高层辐散产生“抽吸作用”,500hPa、700hPa高原低槽东南移,地面辐合线触发对流发生;“6.23”过程满足低层暖平流强迫类强对流天气类型,“6.27”过程符合斜压锋生类强对流天气的基本特征;并且,低、中、高层影响系统的位置、强度和移动路径配合,降水区域上空的不稳定层结突出和水汽输送畅通,以及过程中有冷空气补充、干区侵入或逆温层的阻挡等参与,是凉山州强对流天气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尺度分析 mcc 强对流 低层暖平流强迫 斜压锋生
下载PDF
华北平原中尺度对流复合体发生的环境和条件 被引量:49
18
作者 吕艳彬 郑永光 +1 位作者 李亚萍 陶祖钰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06-412,共7页
中尺度对流复合体 (MCC)会给华北平原带来暴雨灾害。在对MCC普查的基础上 ,选取发生在华北平原上的 3个典型个例合成出代表MCC发生前的环境场 ,并通过诊断分析考察了华北平原发生MCC的条件。结果表明 ,华北平原发生MCC的环境既不同于我... 中尺度对流复合体 (MCC)会给华北平原带来暴雨灾害。在对MCC普查的基础上 ,选取发生在华北平原上的 3个典型个例合成出代表MCC发生前的环境场 ,并通过诊断分析考察了华北平原发生MCC的条件。结果表明 ,华北平原发生MCC的环境既不同于我国南方的MCC ,也不同于北美。对于具有明显夜发性的MCC ,所得到的MCC发生环境和条件 ,对预报当天傍晚华北平原是否有MCC发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尺度对流复合体 合成 发生条件 mcc 暴雨 洪涝灾害 华北平原 环境
下载PDF
低涡切变影响下云南强降水的中尺度特征分析 被引量:24
19
作者 张腾飞 鲁亚斌 普贵明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29-33,共5页
分析 2 0 0 2年 6月 6次强降水过程的逐时GMS 5红外云图TBB资料和加密多普勒雷达回波资料 ,结果表明 :这 6次大到暴雨天气过程都是在川滇低涡切变影响下 ,由中尺度系统造成的。在卫星云图上都是由MCC活动造成的 ,MCC云顶亮温都低于 - 7... 分析 2 0 0 2年 6月 6次强降水过程的逐时GMS 5红外云图TBB资料和加密多普勒雷达回波资料 ,结果表明 :这 6次大到暴雨天气过程都是在川滇低涡切变影响下 ,由中尺度系统造成的。在卫星云图上都是由MCC活动造成的 ,MCC云顶亮温都低于 - 75℃。大于 4 0dBz的飑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雷达回波 强降水 中尺度特征分析 低涡切变 暴雨过程分析
下载PDF
“07.6”广西柳州极端暴雨过程的多尺度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20
作者 杨春 谌芸 +1 位作者 方之芳 李泽椿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4-62,共9页
利用NCEP1°×1°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雷达及FY-2C卫星资料,分析了2007年6月12—13日广西柳州极端暴雨过程的多尺度特征,并探讨了此次暴雨过程的成因。结果显示:500hPa高原东侧的低槽引导冷空气南下,地面准... 利用NCEP1°×1°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雷达及FY-2C卫星资料,分析了2007年6月12—13日广西柳州极端暴雨过程的多尺度特征,并探讨了此次暴雨过程的成因。结果显示:500hPa高原东侧的低槽引导冷空气南下,地面准静止锋南移进入广西境内,在地面形成锋面低槽的形势。暴雨发生在850hPa低涡切变线上,暴雨中心与β中尺度低涡扰动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这次过程的主要降水系统是南部的对流云团和锋面附近的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柳州极端暴雨由两个雨团造成,其中一个雨团强度大,持续时间长,这与强降水回波的列车效应和地面中尺度辐合线有关,是柳州高强度降水得以长时间维持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c 雨团 列车效应 暴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