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明确除草剂20%甲二·异丙隆OD对小麦田禾本科杂草的防效及其对作物的安全性,采用室内试验和田间试验评价20%甲二·异丙隆OD的杀草活性及对小麦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室内试验中,当浓度为3 600 g a.i./hm^(2)时,20%甲二·...为了明确除草剂20%甲二·异丙隆OD对小麦田禾本科杂草的防效及其对作物的安全性,采用室内试验和田间试验评价20%甲二·异丙隆OD的杀草活性及对小麦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室内试验中,当浓度为3 600 g a.i./hm^(2)时,20%甲二·异丙隆OD对禾本科杂草看麦娘、菵草和早熟禾的室内鲜重抑制率分别为82.94%、89.22%、94.75%,且对小麦幼苗生长无影响;田间试验中,浓度3 600 g a.i./hm^(2)施药处理30 d后,对小麦田杂草看麦娘、菵草、繁缕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大于90%,且对小麦幼苗生长无影响。试验结果表明,20%甲二·异丙隆OD可有效防除小麦田禾本科杂草且对小麦生长无影响,有利于有效解决小麦田草害问题,促进小麦产业节本增效、高质丰产。展开更多
为探讨尿素与甲基二磺隆对紫苏光合特性指标和籽粒产量的影响,本试验研究了适宜紫苏生长的最佳除草、施肥条件,对六叶期紫苏幼苗先后喷施尿素(0、1、2、4、8 g·L^-1)和甲基二磺隆(0、0.175、0.35、0.7、1.4 m L·L^-1)处...为探讨尿素与甲基二磺隆对紫苏光合特性指标和籽粒产量的影响,本试验研究了适宜紫苏生长的最佳除草、施肥条件,对六叶期紫苏幼苗先后喷施尿素(0、1、2、4、8 g·L^-1)和甲基二磺隆(0、0.175、0.35、0.7、1.4 m L·L^-1)处理。结果表明,甲基二磺隆显著降低紫苏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指数,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也均不同程度降低,胞间CO2浓度升高,说明甲基二磺隆降低了紫苏的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分析显示,除草剂甲基二磺隆显著降低了光化学荧光淬灭系数、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PSⅡ潜在活性及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则呈上升趋势。表明紫苏在甲基二磺隆处理下发生了光抑制,同时叶绿体的PSⅡ正常功能受阻;8 g·L^-1的尿素处理效果相同;而1-4 g·L^-1浓度的尿素处理则效果相反。1-4 g·L^-1的尿素和不同浓度的甲基二磺隆先后处理,比单用甲基二磺隆处理效果好,先施4 g·L^-1的尿素,后施0.7 m L·L^-1甲基二磺隆为最佳处理方案,能显著提高紫苏的光合速率,并使其光系统Ⅱ维持较高的光化学效率。该施药模式可为紫苏田平衡除草施肥和安全高产提供理论基础。展开更多
为监测江苏省不同地区菵草种群对甲基二磺隆的敏感性,采用室内整株生测法测定不同菵草种群在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活性以及生物量积累方面对甲基二磺隆的响应。结果表明,甲基二磺隆影响...为监测江苏省不同地区菵草种群对甲基二磺隆的敏感性,采用室内整株生测法测定不同菵草种群在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活性以及生物量积累方面对甲基二磺隆的响应。结果表明,甲基二磺隆影响菵草rubisco活性、最大光化学效率等光合生理指标,但不同地区菵草种群对其的响应存在差异。其中,甲基二磺隆处理10 d后,江苏淮安地区菵草种群生理指标变化较大。在甲基二磺隆36.00 g a.i./hm^2剂量处理下,淮安地区菵草叶片rubisco活性较相应空白对照显著下降48.14%,在9.00~36.00 g a.i./hm^2剂量下,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26.43%~47.75%,最大光化学效率显著下降1.13%~2.13%。而江苏南京高淳地区菵草叶片rubisco活性与相应空白对照相比下降幅度明显较缓慢,在9.00~36.00 g a.i./hm^2剂量处理下,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15.37%~32.59%,最大光化学效率则无显著性变化。整株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甲基二磺隆处理21 d后,淮安地区菵草地上部鲜重ED90值最低,为32.745 a.i./hm^2,高淳地区菵草的ED90值最高,为69.116 g a.i./hm^2,远远超过甲基二磺隆的推荐剂量。可见,高淳菵草种群对甲基二磺隆敏感性明显低于其他地区菵草种群,生产中要密切注意其抗药水平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化学防除策略。展开更多
2011年、2012年从河北省、河南省、安徽省、湖北省、江苏省、山东省、四川省7个省市采集65个菵草种群,喷施甲基二磺隆20 g a.i./hm2进行单剂量甄别抗性试验。结果表明:在上述选择压下,23个菵草种群能够存活;甲基二磺隆疑似抗性种群主要...2011年、2012年从河北省、河南省、安徽省、湖北省、江苏省、山东省、四川省7个省市采集65个菵草种群,喷施甲基二磺隆20 g a.i./hm2进行单剂量甄别抗性试验。结果表明:在上述选择压下,23个菵草种群能够存活;甲基二磺隆疑似抗性种群主要分布于安徽省、江苏省,而河北省、河南省、湖北省、山东省、四川省未发现疑似抗性种群;整株测定结果显示,WC11-17、WC12-10、WC12-25种群的抗性指数分别为9.12、40.59、12.91,表明部分种群对甲基二磺隆表现出较高抗性;菵草对甲基二磺隆的抗性有发展趋势,即同一地点翌年采集的种群较上年度采集的种群抗性程度有所增加。展开更多
文摘为了明确除草剂20%甲二·异丙隆OD对小麦田禾本科杂草的防效及其对作物的安全性,采用室内试验和田间试验评价20%甲二·异丙隆OD的杀草活性及对小麦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室内试验中,当浓度为3 600 g a.i./hm^(2)时,20%甲二·异丙隆OD对禾本科杂草看麦娘、菵草和早熟禾的室内鲜重抑制率分别为82.94%、89.22%、94.75%,且对小麦幼苗生长无影响;田间试验中,浓度3 600 g a.i./hm^(2)施药处理30 d后,对小麦田杂草看麦娘、菵草、繁缕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大于90%,且对小麦幼苗生长无影响。试验结果表明,20%甲二·异丙隆OD可有效防除小麦田禾本科杂草且对小麦生长无影响,有利于有效解决小麦田草害问题,促进小麦产业节本增效、高质丰产。
文摘为探讨尿素与甲基二磺隆对紫苏光合特性指标和籽粒产量的影响,本试验研究了适宜紫苏生长的最佳除草、施肥条件,对六叶期紫苏幼苗先后喷施尿素(0、1、2、4、8 g·L^-1)和甲基二磺隆(0、0.175、0.35、0.7、1.4 m L·L^-1)处理。结果表明,甲基二磺隆显著降低紫苏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指数,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也均不同程度降低,胞间CO2浓度升高,说明甲基二磺隆降低了紫苏的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分析显示,除草剂甲基二磺隆显著降低了光化学荧光淬灭系数、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PSⅡ潜在活性及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则呈上升趋势。表明紫苏在甲基二磺隆处理下发生了光抑制,同时叶绿体的PSⅡ正常功能受阻;8 g·L^-1的尿素处理效果相同;而1-4 g·L^-1浓度的尿素处理则效果相反。1-4 g·L^-1的尿素和不同浓度的甲基二磺隆先后处理,比单用甲基二磺隆处理效果好,先施4 g·L^-1的尿素,后施0.7 m L·L^-1甲基二磺隆为最佳处理方案,能显著提高紫苏的光合速率,并使其光系统Ⅱ维持较高的光化学效率。该施药模式可为紫苏田平衡除草施肥和安全高产提供理论基础。
文摘为监测江苏省不同地区菵草种群对甲基二磺隆的敏感性,采用室内整株生测法测定不同菵草种群在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活性以及生物量积累方面对甲基二磺隆的响应。结果表明,甲基二磺隆影响菵草rubisco活性、最大光化学效率等光合生理指标,但不同地区菵草种群对其的响应存在差异。其中,甲基二磺隆处理10 d后,江苏淮安地区菵草种群生理指标变化较大。在甲基二磺隆36.00 g a.i./hm^2剂量处理下,淮安地区菵草叶片rubisco活性较相应空白对照显著下降48.14%,在9.00~36.00 g a.i./hm^2剂量下,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26.43%~47.75%,最大光化学效率显著下降1.13%~2.13%。而江苏南京高淳地区菵草叶片rubisco活性与相应空白对照相比下降幅度明显较缓慢,在9.00~36.00 g a.i./hm^2剂量处理下,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15.37%~32.59%,最大光化学效率则无显著性变化。整株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甲基二磺隆处理21 d后,淮安地区菵草地上部鲜重ED90值最低,为32.745 a.i./hm^2,高淳地区菵草的ED90值最高,为69.116 g a.i./hm^2,远远超过甲基二磺隆的推荐剂量。可见,高淳菵草种群对甲基二磺隆敏感性明显低于其他地区菵草种群,生产中要密切注意其抗药水平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化学防除策略。
文摘2011年、2012年从河北省、河南省、安徽省、湖北省、江苏省、山东省、四川省7个省市采集65个菵草种群,喷施甲基二磺隆20 g a.i./hm2进行单剂量甄别抗性试验。结果表明:在上述选择压下,23个菵草种群能够存活;甲基二磺隆疑似抗性种群主要分布于安徽省、江苏省,而河北省、河南省、湖北省、山东省、四川省未发现疑似抗性种群;整株测定结果显示,WC11-17、WC12-10、WC12-25种群的抗性指数分别为9.12、40.59、12.91,表明部分种群对甲基二磺隆表现出较高抗性;菵草对甲基二磺隆的抗性有发展趋势,即同一地点翌年采集的种群较上年度采集的种群抗性程度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