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合检测E-cadherin、CEA及Calretinin在浆膜腔积液细胞学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9
1
作者 苏学英 李甘地 +1 位作者 刘华兵 蒋莉莉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185-1189,共5页
背景与目的:浆膜腔积液中转移性腺癌细胞、恶性上皮型间皮瘤细胞和反应性间皮细胞的形态有不少相似之处,有时仅凭形态学特征不能做出准确诊断。近年来免疫细胞化学在这方面得到较多应用,但国内报道仅局限于用CK、EMA、CEA、Vim和HBME-1... 背景与目的:浆膜腔积液中转移性腺癌细胞、恶性上皮型间皮瘤细胞和反应性间皮细胞的形态有不少相似之处,有时仅凭形态学特征不能做出准确诊断。近年来免疫细胞化学在这方面得到较多应用,但国内报道仅局限于用CK、EMA、CEA、Vim和HBME-1几种抗体,而且不能较好地进行细胞学的鉴别诊断。本研究旨在探讨联合检测E-cadherin、CEA及calretinin在浆膜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用浆膜腔积液标本共93例,其中胸水66例、腹水24例、心包积液3例。经组织学检查或结合临床资料证实的转移性腺癌55例、恶性上皮型间皮瘤6例、间皮细胞反应性增生32例。每例均制备HE染色的涂片和细胞块,并用细胞块切片作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E-cadherin、CEA对诊断转移性腺癌的敏感性分别为85.5%(47/55)、78.2%(43/55),特异性分别为100%(38/38)、97.4%(37/38)。E-cadherin和CEA联合应用诊断浆膜腔积液转移性腺癌的阳性率为96.4%(53/55)。Calretinin对诊断间皮瘤和间皮细胞增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1.6%(31/38)和87.2%(48/55)。结论:E-cadherin、CEA和calretinin是鉴别浆膜腔积液转移性腺癌细胞和间皮源性细胞有价值的一组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膜腔积液 诊断 CEA E-CADHERIN 转移性 间皮瘤 间皮细胞 性腺 细胞学 形态学特征
下载PDF
The omentum 被引量:58
2
作者 Cameron Platell Deborah Cooper +1 位作者 John M.Papadimitriou John C.Hall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69-176,共8页
INTRODUCTIONThe word omentum derives from the ancientEgyptians who,when embalming human bodies,used to assess their'omens'by looking at thevariations in what we recognise today as theomentum.Galen(128-199 AD)t... INTRODUCTIONThe word omentum derives from the ancientEgyptians who,when embalming human bodies,used to assess their'omens'by looking at thevariations in what we recognise today as theomentum.Galen(128-199 AD)thought that therole of the omentum was to warm the intestines.This was on the basis of a gladiator who had anomental resection after a stab injury and sufferedgreatly from cold for the rest of his lif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MENTUM PERITONITIS macrophage NEUTROPHIL LYMPHOCYTES mesothelium ADHESIONS omentectomy
下载PDF
TGF-β_1小干扰RNA影响人腹膜间皮细胞黏附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吴涛 高娜 +3 位作者 苏忠 于淼 姜成钢 徐惠绵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12期884-887,912,共5页
目的:观察人腹膜间皮细胞转染TGFβ1小干扰RNA后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黏附的变化,探讨其治疗腹膜转移的作用。方法:使用线性化的pcPURβicassette质粒构建针对TGFβ1基因的siRNA表达载体;采用胰蛋白酶EDTA消化法,从人的腹膜组织中分离腹... 目的:观察人腹膜间皮细胞转染TGFβ1小干扰RNA后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黏附的变化,探讨其治疗腹膜转移的作用。方法:使用线性化的pcPURβicassette质粒构建针对TGFβ1基因的siRNA表达载体;采用胰蛋白酶EDTA消化法,从人的腹膜组织中分离腹膜间皮细胞。将TGFβ1siRNA载体转染人腹膜间皮细胞,以半定量RTPCR和Western蛋白印迹方法检测转染后间皮细胞中TGFβ1表达水平的变化,以3HTdR掺入实验测定腹膜间皮细胞和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之间的黏附变化。结果:电泳、DNA测序证实合成的siRNA基因序列正确并已准确克隆入pcPURβicassette载体。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腹膜间皮细胞角蛋白、波形蛋白表达阳性,而白细胞共同抗原(CD45)、第Ⅷ因子相关抗原阴性。与对照组比较,TGFβ1siRNA载体能显著下调TGFβ1mRNA(0.779±0.091vs0.503±0.064,P=0.013)和蛋白(77.67±5.69vs29.33±6.03,P=0.001)在腹膜间皮细胞中的表达,间皮细胞黏附胃癌细胞的能力减弱。结论:载体介导的RNAi技术可成功地干扰TGFβ1在腹膜间皮细胞中的表达。同时,降低了间皮细胞黏附肿瘤细胞的能力,有望减少胃癌腹膜转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体介导 RNAI TGF-β1 间皮细胞 黏附
下载PDF
人胎儿脑膜淋巴孔的发现及其图像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李继承 石元和 +4 位作者 陈肖波 宓开鸿 陈汉民 沈毅 周吉林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98-101,I013,共5页
应用扫描电镜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人胎儿软脑膜和硬脑膜进行了研究。首次发现人软脑膜和硬脑膜有淋巴孔。脑膜淋巴孔位于脑膜间皮细胞之间,为圆形或椭圆形,直径为0.33~2.98μm。脑膜淋巴孔是脑膜上的一种固定存在的结... 应用扫描电镜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人胎儿软脑膜和硬脑膜进行了研究。首次发现人软脑膜和硬脑膜有淋巴孔。脑膜淋巴孔位于脑膜间皮细胞之间,为圆形或椭圆形,直径为0.33~2.98μm。脑膜淋巴孔是脑膜上的一种固定存在的结构,呈散在或簇状分布。硬脑膜淋巴孔分布密度大于软脑膜(P<0.01),两者均呈正态分布。统计结果表明,硬脑膜和软脑膜淋巴孔的直径均数分别是1.34μm和0.88μm;密度均数分别为381.55个/0.1mm2和195.06个/0.1mm2。脑膜淋巴孔可能是脑的前淋巴管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脑没有淋巴管,但存在淋巴引流,而脑的淋巴引流主要由前淋巴管系统承担,所以,脑膜淋巴孔可能与保持脑的正常生理功能有关,并参与脑脊液循环和脑组织液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孔 脑膜 间皮 淋巴引流 人胎儿
下载PDF
膈腹膜吸收间皮扫描电镜图像处理系统定量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李继承 沈毅 +1 位作者 高永晟 雍泰巍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65-268,共4页
应用扫描电镜、电镜与计算机联机数字图像处理系统对小鼠膈腹膜进行观察、图像复原、图像数据化处理和统计分析,并根据腹膜间皮形态和功能提出吸收间皮概念。同时,还以测定吸收间皮分布面积揭示腹膜对物质的转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 应用扫描电镜、电镜与计算机联机数字图像处理系统对小鼠膈腹膜进行观察、图像复原、图像数据化处理和统计分析,并根据腹膜间皮形态和功能提出吸收间皮概念。同时,还以测定吸收间皮分布面积揭示腹膜对物质的转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全膈腹膜吸收间皮以板块状正偏态分布,最大板块面积1153μm^3,最小66μm^2,其中左膈和右膈腹膜吸收间皮均以正态分布。全膈、左膈和右膈腹膜吸收间皮板块平均面积分别为4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间皮 腹膜 图像处理 扫描电镜
下载PDF
大鼠腹膜间皮细胞的培养与鉴定 被引量:3
6
作者 曾莉 毛春芹 +4 位作者 陆兔林 王晓雯 李争艳 苏桃 冯全福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34-336,共3页
目的建立大鼠腹膜间皮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方法用0.25%胰酶-0.016%EDTA消化大鼠腹膜组织,用免疫组化鉴定细胞。结果免疫组化细胞角蛋白和波形蛋白染色均为阳性,2种染色胞浆均呈棕色;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及白细胞CD45抗原染色均为阴性。确... 目的建立大鼠腹膜间皮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方法用0.25%胰酶-0.016%EDTA消化大鼠腹膜组织,用免疫组化鉴定细胞。结果免疫组化细胞角蛋白和波形蛋白染色均为阳性,2种染色胞浆均呈棕色;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及白细胞CD45抗原染色均为阴性。确定了所培养的细胞为RPMCs。结论大鼠腹膜间皮细胞培养成功,该方法可为进一步研究腹腔粘连的防治提供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间皮细胞 酶消化法 原代细胞 免疫组化
下载PDF
高糖腹透液通过神经酰胺经JNK/SAPK通路介导腹膜间皮细胞凋亡 被引量:4
7
作者 汤天凤 王斌 +3 位作者 蒋春明 张庆燕 孙琤 张苗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5期396-401,共6页
目的观察葡萄糖腹膜透析液(peritoneal dialysis solution,PDS)对人腹膜间皮细胞(peritoneal mesothelium cells,PMCs)凋亡的影响,探讨神经酰胺在高糖PDS诱导的PMCs凋亡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PMCs分别在正常对照、1.5%PDS、4.25%PDS条件... 目的观察葡萄糖腹膜透析液(peritoneal dialysis solution,PDS)对人腹膜间皮细胞(peritoneal mesothelium cells,PMCs)凋亡的影响,探讨神经酰胺在高糖PDS诱导的PMCs凋亡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PMCs分别在正常对照、1.5%PDS、4.25%PDS条件下培养,以4.25%甘露醇作为高渗对照。高压液相串联质谱法(LC/MS/MS)检测细胞内神经酰胺的变化,TUNEL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p-JNK、p-c-Jun、Bax、Bcl-2蛋白水平。结果 PDS呈浓度、时间依赖性上调PMCs细胞内神经酰胺,正常对照组、高渗对照组细胞内神经酰胺无明显变化;相比1.5%PDS组,4.25%PDS可诱导PMCs细胞凋亡,促进JNK及其下游c-Jun磷酸化,而酸性鞘磷脂酶抑制剂地昔帕明可显著抑制高糖PDS的此类作用;JNK阻断剂SP600125可明显抑制高糖PDS诱导的JNK和c-Jun活化、进而抑制Bax的上调和Bcl-2的下调。结论细胞内神经酰胺增加可能经JNK/SAPK通路参与高糖PDS诱导的PMCs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腹透液 腹膜间皮细胞 细胞凋亡 神经酰胺
下载PDF
川芎嗪纳米制剂对大鼠腹膜间皮细胞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朱燕 曾莉 +2 位作者 李文林 毛春芹 王晓雯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4-27,共4页
目的研究川芎嗪纳米制剂对大鼠腹膜间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胰酶消化法体外培养出大鼠腹膜间皮细胞(RPMCs),免疫组化进行鉴定;MTT法测定川芎嗪纳米喷雾剂对经TNF-α诱导大鼠腹膜间皮细胞的活力的影响。结果培养出的细胞经鉴定为RPMCs;... 目的研究川芎嗪纳米制剂对大鼠腹膜间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胰酶消化法体外培养出大鼠腹膜间皮细胞(RPMCs),免疫组化进行鉴定;MTT法测定川芎嗪纳米喷雾剂对经TNF-α诱导大鼠腹膜间皮细胞的活力的影响。结果培养出的细胞经鉴定为RPMCs;经TNF-α诱导的RPMCs活力显著下降,而川芎嗪纳米制剂能够抑制经TNF-α诱导的RPMCs活力下降,对RPMCs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结论川芎嗪纳米制剂通过保护RPMCs而发挥其抗粘连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纳米制剂 腹膜间皮细胞 原代细胞 腹腔粘连
下载PDF
靶向间皮角质细胞生长因子对术后腹膜粘连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3
9
作者 纪明明 王康 +2 位作者 仇广林 魏光兵 赵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89-492,共4页
目的研究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GF)对大鼠腹膜粘连形成的预防作用及对腹膜粘连组织中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n=10),分别为KGF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7 d后处死大鼠... 目的研究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GF)对大鼠腹膜粘连形成的预防作用及对腹膜粘连组织中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n=10),分别为KGF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7 d后处死大鼠,并参照修改后的Leach等评分系统评价粘连程度。光镜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并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腹膜粘连组织中tPA和PAI-1表达情况。结果 KGF组粘连总评分结果(4.8±0.92)明显低于模型组(7.6±1.35)(P<0.01),免疫组化染色示KGF组tPA表达水平(88.41±3.92)明显高于模型组(111.63±4.04)和假手术组(100.91±1.57)(P<0.01),而PAI-1表达水平在3组之间无差异(P>0.05)。结论 KGF通过促使损伤处腹膜再生及纤溶能力恢复达到预防腹膜粘连形成,提示间皮再生可能是预防粘连形成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质细胞生长因子 间皮 腹膜粘连 预防 腹膜纤溶系统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下载PDF
浆膜腔积液细胞中Calretinin、CEA、p53、c-erbB-2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卢善明 邱前程 +1 位作者 黄杰雄 林莹 《实用癌症杂志》 2005年第1期94-95,98,共3页
目的 探讨浆膜腔积液腺癌细胞和间皮细胞中Calretinin、CEA、p5 3、c erbB 2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细胞块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45例浆膜腔积液腺癌细胞和间皮细胞中Calretinin、CEA、p5 3、c- erbB- 2的表达水平。结果 Calreti... 目的 探讨浆膜腔积液腺癌细胞和间皮细胞中Calretinin、CEA、p5 3、c erbB 2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细胞块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45例浆膜腔积液腺癌细胞和间皮细胞中Calretinin、CEA、p5 3、c- erbB- 2的表达水平。结果 Calretinin、CEA、p5 3、c erbB 2在腺癌细胞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 (1/2 6)、5 4% (14 /2 6)、69% (18/2 6)和77% (2 0 /2 6) ,间皮细胞中分别为79 % (15 /19)、16% (3 /19)、5 % (1/19)和2 1% (4 /19)。该4种标志物在腺癌细胞中阳性表达率与在间皮细胞中阳性表达率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0 .0 1)。结论 Calretinin、CEA、p5 3、c- erbB- 2抗体联合检测可辅助鉴别腺癌细胞和间皮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RETININ c-erbB-2 浆膜腔积液 CEA P53 其意义 表达及 免疫细胞化学方法 间皮细胞 腺癌细胞 阳性表达率 显著性差异 方法应用 联合检测 细胞块 标志物
下载PDF
腹膜炎大鼠肥大细胞及间皮的形态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良富 柳洁 +1 位作者 李莉 张雪梅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79-481,共3页
目的 :探讨腹膜炎大鼠间皮细胞的形态变化和肥大细胞的作用。方法 :将粪汁注入大鼠腹腔 ,制成腹膜炎模型。注射后第 1、2、3、4h取肠系膜铺片 ,硫堇染色 ,光镜观察肥大细胞的数量和形态。间皮细胞的形态做了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在腹膜... 目的 :探讨腹膜炎大鼠间皮细胞的形态变化和肥大细胞的作用。方法 :将粪汁注入大鼠腹腔 ,制成腹膜炎模型。注射后第 1、2、3、4h取肠系膜铺片 ,硫堇染色 ,光镜观察肥大细胞的数量和形态。间皮细胞的形态做了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在腹膜炎的第 1~ 4h ,5mm2 肠系膜内可辨认的肥大细胞总数由平均 3 7.7个减至平均 1 3 .7个 ;正在脱颗粒的肥大细胞 ,由平均 1个增至 2 0 .8个 ;核周有少数颗粒的裸核肥大细胞由无增至平均 6.1个。间皮细胞的损伤随腹膜炎的发展而加重。结论 :肥大细胞释放活性物质 ,以速发超敏反应参与腹膜炎的病理过程 ,早期减少腹膜间皮表面积 ,减少毒素吸收 ;晚期加速腹膜间皮破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细胞 腹膜炎 大鼠 间皮细胞 肠系膜 超敏反应 腹腔 毒素 吸收 形态变化
下载PDF
大鼠膈腹膜间皮通透性的电镜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柏春枝 王云祥 海力斯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3-66,共4页
腹膜腔内注射兔血液和中国墨汁后,用电镜观察了大鼠膈腹膜间皮对示踪剂血细胞和碳颗粒的通透性。在膈腹膜隐窝区,示踪剂经三种途径通过膈腹膜间皮。(1)间皮孔的吸收作用:示踪剂由腹膜腔经间皮孔直接进入膈毛细淋巴管,或被成纤维细胞的... 腹膜腔内注射兔血液和中国墨汁后,用电镜观察了大鼠膈腹膜间皮对示踪剂血细胞和碳颗粒的通透性。在膈腹膜隐窝区,示踪剂经三种途径通过膈腹膜间皮。(1)间皮孔的吸收作用:示踪剂由腹膜腔经间皮孔直接进入膈毛细淋巴管,或被成纤维细胞的突起包绕。(2)间皮细胞的吞噬作用。(3)示踪剂通过间皮细胞间裂隙或细胞间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 间皮 通透性
下载PDF
腹膜透析液对小鼠腹膜间皮细胞超微结构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凯 李继承 +2 位作者 陈一芳 徐萍 李华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1期20-21,共2页
作者通过模拟CAPD动物实验,应用扫描电镜观察比较了不同的腹透液对正常小鼠腹膜超微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随着注药时间延长,实验小鼠腹膜间皮细胞游离面微绒毛与间皮细胞的损害逐渐加重;三组腹透液对腹膜间皮影响是不相同的,B... 作者通过模拟CAPD动物实验,应用扫描电镜观察比较了不同的腹透液对正常小鼠腹膜超微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随着注药时间延长,实验小鼠腹膜间皮细胞游离面微绒毛与间皮细胞的损害逐渐加重;三组腹透液对腹膜间皮影响是不相同的,Baxter腹透液对腹膜间皮损伤最小,国产乳酸盐和醋酸盐腹透液对腹膜间皮损伤较严重,其中又以醋酸盐腹透液为甚.注药后21d,乳酸盐和醋酸盐组均可见轻至中度的纤维素性粘连形成;停止注药后10d,腹膜间皮损伤基本恢复正常.本文结果支持醋酸盐腹透液更易引发腹膜纤维化,并探讨了腹膜纤维化发生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腹膜间皮细胞 超微结构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血管紧张素Ⅱ对蛙心包间皮、淋巴孔和心肌生血管的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继承 周吉林 +2 位作者 BrunoTota GiusyScalia AlfonsinaGattuso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50-355,共6页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蛙心包间皮、淋巴孔和心肌生血管的作用,探讨VEGF和ANGⅡ对心包间皮的通透性、淋巴孔的调控作用和心肌肥厚的影响。方法应用VEGF和ANGⅡ蛙腹膜腔...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蛙心包间皮、淋巴孔和心肌生血管的作用,探讨VEGF和ANGⅡ对心包间皮的通透性、淋巴孔的调控作用和心肌肥厚的影响。方法应用VEGF和ANGⅡ蛙腹膜腔注射,扫描电镜和光镜观察,计算机图象处理。结果正常蛙心包壁层有一些散在分布的心包淋巴孔和少量血窦状间皮。蛙心肌无血管,其血供仅由心腔内血液直接进入心肌小梁间隙。VEGF组和ANGⅡ组的心包淋巴孔平均直径分别为1.50和1.79um,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72um(P<0.01);淋巴孔的平均分布密度、VEGF组和ANGⅡ组分别是8.25/0.1mm2和12.80/0.1mm2,亦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7/0.1mm2(P<0.01);VEGF组和ANGⅡ组的心包间皮血窦状结构的面积分别是2443.95um2/0.1mm2和2121.79um2/0.1mm2,明显大于对照组的995.08um2/0.1mm2(P<0.01);实验组蛙心肌无新生毛细血管形成。结论VEGF和ANGⅡ可使蛙心包淋巴孔开放数量增多,孔径开大,分布密度增高,具明显调控心包淋巴孔的功能;另外,还能使心包间皮血窦状结构面积增多,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 VEGF AQGⅡ 心包 淋巴孔 间皮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间皮素相关蛋白早期诊断大鼠恶性胸膜间皮瘤的实验研究
15
作者 江杰 文亮 +3 位作者 吴莉 谢晓洁 赵雯 韩丹 《医学研究杂志》 2020年第9期32-35,共4页
目的通过定量检测大鼠恶性胸膜间皮瘤血清中SMRP的表达情况,探讨早期诊断恶性胸膜间皮瘤(MPM)的价值,为高危人群筛查、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及实验基础。方法采用ELISA法定量测定大鼠MPM SMRP的表达情况,分析MPM不同分期、不同病理类型... 目的通过定量检测大鼠恶性胸膜间皮瘤血清中SMRP的表达情况,探讨早期诊断恶性胸膜间皮瘤(MPM)的价值,为高危人群筛查、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及实验基础。方法采用ELISA法定量测定大鼠MPM SMRP的表达情况,分析MPM不同分期、不同病理类型、不同分化程度的SMRP表达差异,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获取早期诊断MPM的诊断效能。结果不同分期、不同分化程度的MPM SMRP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期越高,SMRP表达越高;分化程度越低,SMRP表达越高。不同病理类型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T 1、T 2、T 3和T 4分期诊断AUC分别为0.83、0.86、0.92和0.85,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100.0%、88.2%,100.0%、85.7%,71.4%、100.0%和87.5%、100.0%,诊断阈值分别为1.90、4.53、8.73和11.97mmol/ml。对N 0、N 1、N 2分期诊断,AUC值为0.59、0.84、0.92,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100.0%、100.0%,47.1%、100.0%和64.0%、100.0%。对M 1分期诊断,AUC=0.88,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75.0%、100.0%。结论血清SMRP表达水平对筛查、早期诊断MPM具有重要价值,可作为MPM高危人群筛查的一项重要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皮素 间皮瘤 可溶性间皮素相关蛋白 恶性胸膜间皮瘤
下载PDF
新型组织工程化血管移植物桥接腹主动脉缺损
16
作者 方冬云 杨大平 +1 位作者 郭铁芳 韩雪峰 《黑龙江医学》 2005年第5期335-337,共3页
目的将硅胶管置入大鼠腹腔内预制出腹膜组织管构建新型的自体血管移植物。方法将预制的硅胶棒(直径1.5mm,长20mm)褥式缝合在大鼠的腹膜下,4周后硅胶棒被管状壁层腹膜组织包裹;应用形成的壁层腹膜组织管作为血管移植物桥接大鼠腹主动脉缺... 目的将硅胶管置入大鼠腹腔内预制出腹膜组织管构建新型的自体血管移植物。方法将预制的硅胶棒(直径1.5mm,长20mm)褥式缝合在大鼠的腹膜下,4周后硅胶棒被管状壁层腹膜组织包裹;应用形成的壁层腹膜组织管作为血管移植物桥接大鼠腹主动脉缺损;术后4周取材,观察其通畅率并进行光镜电镜观察。结果25只大鼠中血管通畅21只,血栓4只,通畅率为89.1%(21/25)。血管移植物内表面可见新生的内皮细胞覆盖,内皮细胞下有少量肌样细胞,管壁最外层富含胶原纤维。结论在体内预制的大鼠壁层腹膜组织管可以作为血管移植物桥接大鼠腹主动脉缺损,这种非血管组织构建的血管移植物在血流作用下,其管壁被新生的内皮细胞和肌样细胞覆盖,证明了细胞对周围环境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形外科学 血管移植 腹膜 内皮细胞
下载PDF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液对高糖诱导人腹膜间皮细胞-间充质转化的影响和机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星旭 樊怡 +3 位作者 高利丽 杭天宇 杨丽娜 马健飞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0年第7期466-470,504,共6页
目的研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条件培养液(conditioned medium,CM)对高糖(high glucose,HG)诱导人腹膜间皮细胞(human peritoneal mesothelial cells,HPMCs)发生上皮细胞-间充质转... 目的研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条件培养液(conditioned medium,CM)对高糖(high glucose,HG)诱导人腹膜间皮细胞(human peritoneal mesothelial cells,HPMCs)发生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葡萄糖(1.5%,2.5%,4.25%)和不同体积分数(5%,7.5%,10%,12.5%,15%)的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液(mesenchymal stem cells conditioned medium,MSC-CM)对HPMCs增殖的影响。实验分组:①对照组;②HG组(2.5%葡萄糖);③CM组(2.5%葡萄糖+7.5%MSC-CM),作用48h。光镜下观察HG和MSC-CM处理后HPMCs的形态学变化。应用Western blot检测HG和MSC-CM处理后HPMCs中EMT标志物以及Wnt/β-catenin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 HG抑制HPMCs的增殖,MSC-CM促进HPMCs的增殖。光镜下,HG组细胞形态多数呈梭形改变,MSC-CM可以缓解HG引起的细胞形态学改变。与对照组相比,HG组中E-cadherin表达减少(t=7.166,P=0.002),Vimentin和α-SMA表达升高(t值分别为3.748,3.430;P值分别为0.020,0.027),CM组可缓解HG引起的上述蛋白表达变化(t值分别为3.865,4.657,6.000;P值分别为0.018,0.010,0.004)。与对照组相比,HG组上调Wnt/β-catenin通路中β-catenin蛋白的表达(t=3.341,P=0.029),CM组抑制HG诱导的β-catenin蛋白表达上调(t=3.808,P=0.019)。结论 h UC-MSC-CM可能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缓解HG诱导HPMCs的E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人腹膜间皮细胞 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下载PDF
小白鼠胸膜间皮的扫描电镜观察
18
作者 陈良富 柳杰 +1 位作者 王喜梅 李莉 《解剖学研究》 CAS 2003年第1期16-17,T003,共3页
目的 观察小白鼠脏、壁胸膜间皮细胞在扫描电镜下的结构以及两者在结构上的异同。方法 用扫描电镜对比观察 5只小白鼠的脏胸膜及各部壁胸膜的结构。结果 脏、壁胸膜间皮细胞表面有大量粗、细微绒毛 ,较多的火山口样凹陷及一些细胞间... 目的 观察小白鼠脏、壁胸膜间皮细胞在扫描电镜下的结构以及两者在结构上的异同。方法 用扫描电镜对比观察 5只小白鼠的脏胸膜及各部壁胸膜的结构。结果 脏、壁胸膜间皮细胞表面有大量粗、细微绒毛 ,较多的火山口样凹陷及一些细胞间孔 ;脏胸膜间皮表面粗微绒毛密集且分支多 ,分支内有大量串珠样颗粒 ,多见具有芽状或颗粒状微绒毛的幼稚间皮细胞 ;壁胸膜间皮表面粗微绒毛稀疏 ,细微绒毛密集 ,多见微绒毛退化消失且有即将与间皮分离的衰老细胞、火山口样凹陷及细胞间孔。结论 脏胸膜间皮可能具有较强分泌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白鼠 胸膜间皮 扫描电镜 脏胸膜 壁胸膜 间皮细胞 微绒毛 衰老细胞 细胞间孔
下载PDF
小鼠膈腹膜淋巴孔和膈淋巴管的发育
19
作者 李慧 李继承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11-518,共8页
应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和酶组织化学方法 ,研究胚胎期和出生后不同时期小鼠膈腹膜淋巴孔 (PLS)和膈淋巴管的发生和发育 ,并用Elescope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PLS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发现 :胚胎 13天时 ,膈腹膜仅由扁平形间皮细胞 (FMC)组... 应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和酶组织化学方法 ,研究胚胎期和出生后不同时期小鼠膈腹膜淋巴孔 (PLS)和膈淋巴管的发生和发育 ,并用Elescope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PLS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发现 :胚胎 13天时 ,膈腹膜仅由扁平形间皮细胞 (FMC)组成 ;胚胎 15天时 ,FMC间出现立方形间皮细胞 (CMC)和早期腹膜淋巴孔 (NLS) ;胚胎 18天时 ,膈毛细淋巴管出现 ,台盼蓝吸收试验显示NLS无物质吸收功能 ;出生后 1天(PND1) ,膈毛细淋巴管内皮细胞向PLS伸出胞质突起 ,并横跨CMC下结缔组织纤维和基底膜 ,形成腹膜下小管。后者与PLS沟通 ,建立了腹膜腔内物质转归通路。台盼蓝吸收试验表明 ,出生后PLS具有物质吸收功能 ,即为成熟腹膜淋巴孔 (MLS)。PND5 ,立方细胞嵴 (CMCR)发生 ,膈毛细淋巴管数量增多。PND10 ,大量立方细胞嵴融合 ,形成条带状分布的立方细胞区域 ,其上分布有大量MLS。随着发育进展 ,MLS平均面积和平均分布密度逐渐增大 ,且随着膈淋巴管的发育 ,吸收功能逐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膈腹膜 淋巴孔 膈淋巴管 发育
下载PDF
小白鼠腹膜间皮的扫描电镜观察及机能探讨
20
作者 陈良富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64-265,337,共2页
我们用扫描电镜观察了5只小白鼠的脏、壁层腹膜间皮及肠系膜腹膜间皮,发现腹膜间皮细胞表面有排列形式不一,形态各异的微绒毛、火山口样凹陷、细胞表面的圆形缺损区及颗粒等。在肠系膜腹膜间皮还发现了细胞间孔。我们还观察到间皮细胞... 我们用扫描电镜观察了5只小白鼠的脏、壁层腹膜间皮及肠系膜腹膜间皮,发现腹膜间皮细胞表面有排列形式不一,形态各异的微绒毛、火山口样凹陷、细胞表面的圆形缺损区及颗粒等。在肠系膜腹膜间皮还发现了细胞间孔。我们还观察到间皮细胞具有六种不同的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 间皮 微绒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