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Meta分析确定中国老年慢性病共病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为制定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老年人慢性病共病健康管理策略和社区干预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目的通过Meta分析确定中国老年慢性病共病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为制定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老年人慢性病共病健康管理策略和社区干预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以及中国生物医药文献数据库(CBM)等关于中国老年慢性病共病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的观察性研究。两名具有循证护理学习经验的研究者通过三轮筛选、文献评价、数据提取,采用Stata20.0软件对中国老年慢性病共病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依次进行Meta合并、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分析。结果中英文数据初检出相关文献2727篇,最终纳入14篇文献,总样本量54982例,提取影响因素14个。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国老年人慢性病共病患病率为44.9%,95%CI:34.1%~55.7%。中国老年人慢性病共病危险因素包括:年龄(≥70岁)、性别(女)、慢性病家族史、婚姻状况(单身、丧偶、离异)、BMI(≥24 kg/m^(2))、吸烟、饮酒,OR值和95%CI分别是1.40(1.28~1.53)、1.22(1.10~1.34)、2.15(1.87~2.46)、1.40(1.17~1.68)、1.59(1.03~2.43)、1.18(1.08~1.30)、1.20(1.02~1.42)。结论中国老年慢性病共病的患病率较高,其中年龄(≥70岁)、性别(女)、慢性病家族史、婚姻状况(单身、丧偶、离异)、BMI(≥24 kg/m^(2))、吸烟、饮酒是中国老年慢性病共病的危险因素。针对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未来应积极改善老年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开展综合性的干预措施。展开更多
背景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免疫疗法已在多发性骨髓瘤(MM)中取得较好的疗效,最常见的靶点为B细胞成熟抗原(BCMA)。单靶点CAR-T细胞免疫疗法的缺点是会导致疾病抵抗和复发,可能与抗原逃逸有关。为此,改进开发了双靶点CAR-T细胞治疗复...背景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免疫疗法已在多发性骨髓瘤(MM)中取得较好的疗效,最常见的靶点为B细胞成熟抗原(BCMA)。单靶点CAR-T细胞免疫疗法的缺点是会导致疾病抵抗和复发,可能与抗原逃逸有关。为此,改进开发了双靶点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RRMM),此方面尚缺乏系统的临床分析。目的对RRMM患者应用双靶点CAR-T细胞免疫疗法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Meta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7个数据库中有关双靶点CAR-T细胞治疗RRMM的单组率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02-06。由2名研究人员使用自制的数据表单来提取收集数据,并采用非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学评价指标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R Studio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包括200例既往接受过多线治疗的RRMM患者。双靶点CAR-T细胞疗法根据不同靶点可分为4类:BCMA+CD19、BCMA+CD38,BCMA+跨膜剂与钙调节亲环素配体的相互作用者(TACI)、BCMA+人信号淋巴细胞激活分子家族成员7(CS1),其中BCMA+CD19靶点的研究较多。根据输注形式不同CAR-T细胞疗法可分为4类:双特异性CAR-T细胞、联合或序贯输注两种不同CAR-T细胞、双顺反子结构、共转导。Meta分析显示,双靶点CAR-T细胞治疗RRMM的总缓解率(ORR)为90.0%(95%CI=0.849~0.943),完全缓解率(CRR)为54.6%(95%CI=0.416~0.673),微小残留病(MRD)阴性率为75.6%(95%CI=0.489~0.952),髓外病变(EMD)总缓解率为55.1%(95%CI=0.234~0.851),最后一次随访时的复发率为29.7%(95%CI=0.141~0.454),最后一次随访时的生存率为75.6%(95%CI=0.554~0.915),3~4级细胞释放因子综合征(CRS)发生率为16.4%(95%CI=0.094~0.245),神经毒性(ICANS)发生率为4.0%(95%CI=0~0.120)。敏感性分析提示结果稳定。Egger's检验结果显示,ORR(P=0.03)及EMD总缓解率(P=0.02)提示存在一定的偏倚风险;CRR(P=0.53)、MRD阴性率(P=0.79)、最后一次随访时的复发率(P=0.71)、生存率(P=0.98)、3~4级CRS发生率(P=0.90)、ICANS发生率(P=0.30)提示不存在发表偏倚。结论双靶点CAR-T细胞免疫治疗RRMM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未来需要多中心、大样本、更长随访期的研究来进一步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展开更多
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SM)多性伴的影响因素,为干预MSM多性伴行为及预防艾滋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中研究MSM...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SM)多性伴的影响因素,为干预MSM多性伴行为及预防艾滋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中研究MSM多性伴的影响因素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7月。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合并效应量为OR值及其95%CI。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涉及7127例研究对象,提取出7种影响因素,文献质量评价为中高质量。Meta分析结果显示,饮酒(OR=1.98,95%CI:1.45~2.69)是MSM多性伴的危险因素;男性偶然/商业性伴Meta分析结果异质性强,尚不能确定为MSM多性伴的影响因素;接受过健康服务、已婚、药物使用行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风险感知、性生活时不规律使用安全套的Meta分析结果无统计学意义,不能确定为MSM多性伴的影响因素。结论有关部门应加强对MSM多性伴者的健康教育,增强MSM自我保护意识,改善MSM心理健康,增强MSM自我接受度,改善饮酒行为,降低多性伴的发生率。展开更多
目的系统评价血清神经丝轻链蛋白(neurofilament light chain protein,NfL)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及不同认知损害程度患者中的变化。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库数据库,纳入阿尔茨海...目的系统评价血清神经丝轻链蛋白(neurofilament light chain protein,NfL)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及不同认知损害程度患者中的变化。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库数据库,纳入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rogressive supranuclear palsy,PSP)患者和健康对照均有血清NfL值的队列或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4月30日。使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评价纳入研究的风险偏倚,采用RevMan 5.4软件统计分析暴露组与非暴露组间的血清NfL值差异,合并效应量采用标准均数差(standard mean difference,SMD)及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表示。结果纳入43篇文献,共提取了62项对比研究。对PD、AD、MSA、PSP与各自健康对照组分组比较,四组分别纳入9项、24项、9项、8项研究。PD组[SMD=0.27,95%CI(0.17,0.36)]、AD组[SMD=0.97,95%CI(0.70,1.23)]、MSA组[SMD=1.51,95%CI(0.97,2.05)]、PSP组[SMD=1.54,95%CI(1.14,1.93)]血清NfL水平均高于各自健康对照组。对帕金森病认知正常(PD normal cognitive,PD-NC)与帕金森病痴呆(PD with dementia,PD-D)、阿尔茨海默病轻度认知减退(AD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AD-MCI)与阿尔茨海默病痴呆(AD with dementia,AD-D)分组比较,两对比组分别纳入3项和9项研究,PD-D患者血清NfL水平高于PD-NC患者[SMD=0.92,95%CI(0.63,1.20)],AD-D患者血清NfL水平高于AD-MCI患者[SMD=0.61,95%CI(0.49,0.72)]。结论PD、AD、MSA、PSP患者血清NfL水平较健康人群升高,且认知损害程度越大,血清NfL水平越高,血清NfL可能是神经退行性疾病潜在的外周生物标志物,能够进一步反映认知水平的下降。展开更多
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老年人共病发生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共病是老年人衰弱的关键危险因素,而衰弱使共病患者出现一系列不良健康结局的风险升高的同时,也会使其家庭医疗费用支出明显增加。尽早明确老年共病患者的衰弱患...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老年人共病发生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共病是老年人衰弱的关键危险因素,而衰弱使共病患者出现一系列不良健康结局的风险升高的同时,也会使其家庭医疗费用支出明显增加。尽早明确老年共病患者的衰弱患病情况,对于共病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目的系统评价老年共病患者衰弱的患病率。方法于2021年12月,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及Cochrane Library,获取关于老年共病患者衰弱现状的调查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1-12-04。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采用美国卫生保健质量和研究机构(AHRQ)推荐的横断面研究质量评价量表和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5项研究,老年共病患者总计1606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老年共病患者衰弱及衰弱前期患病率分别为26.7%[95%CI(21.9%,31.5%)]、47.7%[95%CI(43.9%,51.4%)]。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患≥2、≥3、≥4、≥5种慢性病的老年人衰弱患病率分别为25.1%[95%CI(19.3%,30.8%)]、27.4%[95%CI(13.7%,41.0%)]、60.7%[95%CI(29.0%,92.4%)]、23.5%[95%CI(8.6%,38.5%)];大洋洲(52.1%)、亚洲(31.3%)老年共病患者衰弱患病率明显高于欧洲(16.9%)、南美洲(13.2%)老年共病患者;医院内的老年共病患者衰弱患病率(26.2%)高于社区老年共病患者(23.2%);通过临床衰弱量表(CFS)、Fried衰弱表型量表、FRAIL量表测出的老年共病患者衰弱患病率分别为42.8%[95%CI(38.4%,47.1%)]、22.2%[95%CI(17.8%,26.7%)]、8.5%[95%CI(6.3%,10.6%)];于2001—2010、2011—2015、2016—2020年接受调查的老年共病患者的衰弱患病率分别为21.0%[95%CI(13.2%,28.8%)]、19.0%[95%CI(13.1%,24.8%)]、37.7%[95%CI(22.6%,52.9%)]。结论老年共病患者衰弱患病率逐渐上升,不同共病数量、洲际、评估工具(下)、研究场所(中)的老年共病患者衰弱患病率存在差异。因此,相关人员应重视老年共病患者衰弱的早期筛查,并及时采取措施预防老年共病患者衰弱的发生。展开更多
背景慢性病共病患病率的估计以及高风险人群的识别,直接影响了相应的公共卫生资源的合理分配。目的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方法全面描述了1998—2019年中国内地地区居民慢性病共病的患病趋势和人群特点。方法在Web of Science、PubMed、中...背景慢性病共病患病率的估计以及高风险人群的识别,直接影响了相应的公共卫生资源的合理分配。目的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方法全面描述了1998—2019年中国内地地区居民慢性病共病的患病趋势和人群特点。方法在Web of Science、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维普网等数据库从建库截至2022-04-30收录的有关我国内地地区居民慢性病共病患病率的期刊文献,对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运用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合并患病率,并按照调查时间(2004年以前、2004—2013年、2014年及以后)、性别、地区(城镇、农村)、地域(东、中、西、东北)、年龄(<40岁、40~<60岁、60~<80岁、≥80岁)、受教育水平(未受过教育、小学、中学及以上)、婚姻状况(已婚、其他)、慢病类型(生理类、身心共患类、未区分)、研究质量(低、中、高)对慢性病共病患病率进行亚组分析。并进一步通过元回归模型分析慢性病共病患病率的时间变化趋势。结果共纳入123篇文献,总样本量7714313例。各研究间存在显著异质性(I2=100.0%,P<0.001),慢性病共病患病率为36.3%〔95%CI(32.8%,39.9%)〕。Meta线性回归模型显示1998—2019年中国内地地区居民慢性病共病患病率呈非线性上升的趋势〔β=0.013,95%CI(0.006,0.019)〕。亚组分析结果显示,2014年及以后〔40.4%,95%CI(33.0%,47.8%)〕慢性病共病患病率高于2004年以前〔14.5%,95%CI(12.5%,16.5%)〕、2004—2013年〔35.2%,95%CI(32.2%,38.2%)〕(P<0.001);60~<80岁人群〔38.1%,95%CI(34.6%,41.5%)〕慢性病共病患病率高于≥80岁〔36.6%,95%CI(32.5%,40.8%)〕、40~<60岁〔27.7%,95%CI(24.4%,31.1%)〕、<40岁人群〔10.6%,95%CI(9.0%,12.3%)〕(P<0.001)。性别、受教育水平、婚姻状况、地区、地域、慢病类型、研究质量的亚组分析,组间慢性病共病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998—2019年中国内地地区居民慢性病共病患病率为36.3%,且慢性病共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并具有显著的年龄特征差异,需重视共病高危人群的早期筛查,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预防和控制。展开更多
目的系统评价伊沙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美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数据库,检索时限为从建库至2022年6月,手工检索查询到的所有文献。按照纳入...目的系统评价伊沙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美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数据库,检索时限为从建库至2022年6月,手工检索查询到的所有文献。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评价质量和提取数据后,采用RevMan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项随机对照试验(RCT),共计309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伊沙佐米可降低MM患者疾病进展风险(HR=0.75,95%CI:0.68~0.83,P<0.00001),并可降低高危细胞遗传学患者疾病进展风险(HR=0.73,95%CI:0.57~0.94,P=0.01),但对患者的死亡风险无明显改善(HR=0.94,95%CI:0.82~1.08,P=0.37)。伊沙佐米组发生任何≥3级不良事件风险增加(RR=1.18,95%CI:1.11~1.25,P<0.00001),主要增加的不良事件为血小板减少、腹泻、皮疹、周围神经病变。结论伊沙佐米治疗MM对延长无进展生存期(PFS)有明显益处,可明显降低高危细胞遗传学患者的疾病进展风险,且毒性有限,口服疗法更加方便,因此是MM患者的重要治疗选择。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通过Meta分析确定中国老年慢性病共病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为制定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老年人慢性病共病健康管理策略和社区干预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以及中国生物医药文献数据库(CBM)等关于中国老年慢性病共病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的观察性研究。两名具有循证护理学习经验的研究者通过三轮筛选、文献评价、数据提取,采用Stata20.0软件对中国老年慢性病共病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依次进行Meta合并、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分析。结果中英文数据初检出相关文献2727篇,最终纳入14篇文献,总样本量54982例,提取影响因素14个。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国老年人慢性病共病患病率为44.9%,95%CI:34.1%~55.7%。中国老年人慢性病共病危险因素包括:年龄(≥70岁)、性别(女)、慢性病家族史、婚姻状况(单身、丧偶、离异)、BMI(≥24 kg/m^(2))、吸烟、饮酒,OR值和95%CI分别是1.40(1.28~1.53)、1.22(1.10~1.34)、2.15(1.87~2.46)、1.40(1.17~1.68)、1.59(1.03~2.43)、1.18(1.08~1.30)、1.20(1.02~1.42)。结论中国老年慢性病共病的患病率较高,其中年龄(≥70岁)、性别(女)、慢性病家族史、婚姻状况(单身、丧偶、离异)、BMI(≥24 kg/m^(2))、吸烟、饮酒是中国老年慢性病共病的危险因素。针对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未来应积极改善老年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开展综合性的干预措施。
文摘背景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免疫疗法已在多发性骨髓瘤(MM)中取得较好的疗效,最常见的靶点为B细胞成熟抗原(BCMA)。单靶点CAR-T细胞免疫疗法的缺点是会导致疾病抵抗和复发,可能与抗原逃逸有关。为此,改进开发了双靶点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RRMM),此方面尚缺乏系统的临床分析。目的对RRMM患者应用双靶点CAR-T细胞免疫疗法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Meta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7个数据库中有关双靶点CAR-T细胞治疗RRMM的单组率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02-06。由2名研究人员使用自制的数据表单来提取收集数据,并采用非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学评价指标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R Studio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包括200例既往接受过多线治疗的RRMM患者。双靶点CAR-T细胞疗法根据不同靶点可分为4类:BCMA+CD19、BCMA+CD38,BCMA+跨膜剂与钙调节亲环素配体的相互作用者(TACI)、BCMA+人信号淋巴细胞激活分子家族成员7(CS1),其中BCMA+CD19靶点的研究较多。根据输注形式不同CAR-T细胞疗法可分为4类:双特异性CAR-T细胞、联合或序贯输注两种不同CAR-T细胞、双顺反子结构、共转导。Meta分析显示,双靶点CAR-T细胞治疗RRMM的总缓解率(ORR)为90.0%(95%CI=0.849~0.943),完全缓解率(CRR)为54.6%(95%CI=0.416~0.673),微小残留病(MRD)阴性率为75.6%(95%CI=0.489~0.952),髓外病变(EMD)总缓解率为55.1%(95%CI=0.234~0.851),最后一次随访时的复发率为29.7%(95%CI=0.141~0.454),最后一次随访时的生存率为75.6%(95%CI=0.554~0.915),3~4级细胞释放因子综合征(CRS)发生率为16.4%(95%CI=0.094~0.245),神经毒性(ICANS)发生率为4.0%(95%CI=0~0.120)。敏感性分析提示结果稳定。Egger's检验结果显示,ORR(P=0.03)及EMD总缓解率(P=0.02)提示存在一定的偏倚风险;CRR(P=0.53)、MRD阴性率(P=0.79)、最后一次随访时的复发率(P=0.71)、生存率(P=0.98)、3~4级CRS发生率(P=0.90)、ICANS发生率(P=0.30)提示不存在发表偏倚。结论双靶点CAR-T细胞免疫治疗RRMM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未来需要多中心、大样本、更长随访期的研究来进一步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
文摘目的系统评价血清神经丝轻链蛋白(neurofilament light chain protein,NfL)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及不同认知损害程度患者中的变化。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库数据库,纳入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rogressive supranuclear palsy,PSP)患者和健康对照均有血清NfL值的队列或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4月30日。使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评价纳入研究的风险偏倚,采用RevMan 5.4软件统计分析暴露组与非暴露组间的血清NfL值差异,合并效应量采用标准均数差(standard mean difference,SMD)及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表示。结果纳入43篇文献,共提取了62项对比研究。对PD、AD、MSA、PSP与各自健康对照组分组比较,四组分别纳入9项、24项、9项、8项研究。PD组[SMD=0.27,95%CI(0.17,0.36)]、AD组[SMD=0.97,95%CI(0.70,1.23)]、MSA组[SMD=1.51,95%CI(0.97,2.05)]、PSP组[SMD=1.54,95%CI(1.14,1.93)]血清NfL水平均高于各自健康对照组。对帕金森病认知正常(PD normal cognitive,PD-NC)与帕金森病痴呆(PD with dementia,PD-D)、阿尔茨海默病轻度认知减退(AD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AD-MCI)与阿尔茨海默病痴呆(AD with dementia,AD-D)分组比较,两对比组分别纳入3项和9项研究,PD-D患者血清NfL水平高于PD-NC患者[SMD=0.92,95%CI(0.63,1.20)],AD-D患者血清NfL水平高于AD-MCI患者[SMD=0.61,95%CI(0.49,0.72)]。结论PD、AD、MSA、PSP患者血清NfL水平较健康人群升高,且认知损害程度越大,血清NfL水平越高,血清NfL可能是神经退行性疾病潜在的外周生物标志物,能够进一步反映认知水平的下降。
文摘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老年人共病发生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共病是老年人衰弱的关键危险因素,而衰弱使共病患者出现一系列不良健康结局的风险升高的同时,也会使其家庭医疗费用支出明显增加。尽早明确老年共病患者的衰弱患病情况,对于共病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目的系统评价老年共病患者衰弱的患病率。方法于2021年12月,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及Cochrane Library,获取关于老年共病患者衰弱现状的调查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1-12-04。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采用美国卫生保健质量和研究机构(AHRQ)推荐的横断面研究质量评价量表和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5项研究,老年共病患者总计1606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老年共病患者衰弱及衰弱前期患病率分别为26.7%[95%CI(21.9%,31.5%)]、47.7%[95%CI(43.9%,51.4%)]。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患≥2、≥3、≥4、≥5种慢性病的老年人衰弱患病率分别为25.1%[95%CI(19.3%,30.8%)]、27.4%[95%CI(13.7%,41.0%)]、60.7%[95%CI(29.0%,92.4%)]、23.5%[95%CI(8.6%,38.5%)];大洋洲(52.1%)、亚洲(31.3%)老年共病患者衰弱患病率明显高于欧洲(16.9%)、南美洲(13.2%)老年共病患者;医院内的老年共病患者衰弱患病率(26.2%)高于社区老年共病患者(23.2%);通过临床衰弱量表(CFS)、Fried衰弱表型量表、FRAIL量表测出的老年共病患者衰弱患病率分别为42.8%[95%CI(38.4%,47.1%)]、22.2%[95%CI(17.8%,26.7%)]、8.5%[95%CI(6.3%,10.6%)];于2001—2010、2011—2015、2016—2020年接受调查的老年共病患者的衰弱患病率分别为21.0%[95%CI(13.2%,28.8%)]、19.0%[95%CI(13.1%,24.8%)]、37.7%[95%CI(22.6%,52.9%)]。结论老年共病患者衰弱患病率逐渐上升,不同共病数量、洲际、评估工具(下)、研究场所(中)的老年共病患者衰弱患病率存在差异。因此,相关人员应重视老年共病患者衰弱的早期筛查,并及时采取措施预防老年共病患者衰弱的发生。
文摘背景慢性病共病患病率的估计以及高风险人群的识别,直接影响了相应的公共卫生资源的合理分配。目的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方法全面描述了1998—2019年中国内地地区居民慢性病共病的患病趋势和人群特点。方法在Web of Science、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维普网等数据库从建库截至2022-04-30收录的有关我国内地地区居民慢性病共病患病率的期刊文献,对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运用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合并患病率,并按照调查时间(2004年以前、2004—2013年、2014年及以后)、性别、地区(城镇、农村)、地域(东、中、西、东北)、年龄(<40岁、40~<60岁、60~<80岁、≥80岁)、受教育水平(未受过教育、小学、中学及以上)、婚姻状况(已婚、其他)、慢病类型(生理类、身心共患类、未区分)、研究质量(低、中、高)对慢性病共病患病率进行亚组分析。并进一步通过元回归模型分析慢性病共病患病率的时间变化趋势。结果共纳入123篇文献,总样本量7714313例。各研究间存在显著异质性(I2=100.0%,P<0.001),慢性病共病患病率为36.3%〔95%CI(32.8%,39.9%)〕。Meta线性回归模型显示1998—2019年中国内地地区居民慢性病共病患病率呈非线性上升的趋势〔β=0.013,95%CI(0.006,0.019)〕。亚组分析结果显示,2014年及以后〔40.4%,95%CI(33.0%,47.8%)〕慢性病共病患病率高于2004年以前〔14.5%,95%CI(12.5%,16.5%)〕、2004—2013年〔35.2%,95%CI(32.2%,38.2%)〕(P<0.001);60~<80岁人群〔38.1%,95%CI(34.6%,41.5%)〕慢性病共病患病率高于≥80岁〔36.6%,95%CI(32.5%,40.8%)〕、40~<60岁〔27.7%,95%CI(24.4%,31.1%)〕、<40岁人群〔10.6%,95%CI(9.0%,12.3%)〕(P<0.001)。性别、受教育水平、婚姻状况、地区、地域、慢病类型、研究质量的亚组分析,组间慢性病共病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998—2019年中国内地地区居民慢性病共病患病率为36.3%,且慢性病共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并具有显著的年龄特征差异,需重视共病高危人群的早期筛查,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预防和控制。
文摘目的系统评价伊沙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美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数据库,检索时限为从建库至2022年6月,手工检索查询到的所有文献。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评价质量和提取数据后,采用RevMan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项随机对照试验(RCT),共计309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伊沙佐米可降低MM患者疾病进展风险(HR=0.75,95%CI:0.68~0.83,P<0.00001),并可降低高危细胞遗传学患者疾病进展风险(HR=0.73,95%CI:0.57~0.94,P=0.01),但对患者的死亡风险无明显改善(HR=0.94,95%CI:0.82~1.08,P=0.37)。伊沙佐米组发生任何≥3级不良事件风险增加(RR=1.18,95%CI:1.11~1.25,P<0.00001),主要增加的不良事件为血小板减少、腹泻、皮疹、周围神经病变。结论伊沙佐米治疗MM对延长无进展生存期(PFS)有明显益处,可明显降低高危细胞遗传学患者的疾病进展风险,且毒性有限,口服疗法更加方便,因此是MM患者的重要治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