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企业生态机制的内容框架与演化模式——基于质性元分析的发现
1
作者 吴炯 朱磊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1-561,共21页
当前企业生态系统的研究重点仍在于突破其“隐喻的面纱”,挖掘其独特的运行原理。但现有文献面向不同的商业情境形成了不同的研究倾向,并不能表达出企业生态机制的全貌。同时鉴于当前研究仍以案例研究为主,基于质性元分析法,筛选出31篇... 当前企业生态系统的研究重点仍在于突破其“隐喻的面纱”,挖掘其独特的运行原理。但现有文献面向不同的商业情境形成了不同的研究倾向,并不能表达出企业生态机制的全貌。同时鉴于当前研究仍以案例研究为主,基于质性元分析法,筛选出31篇生态系统研究的案例论文,通过结构化编码过程,整理出企业生态机制的完整要素构成,从要素间的逻辑关系中发现:(1)案例支持企业生态系统具有价值共创机制、资源竞合机制及惯例协调机制等三种生态机制;(2)三种生态机制具有相同的内容框架,均可从生态场域和生态行为两方面刻画;(3)三种生态机制的演化均具有复杂属性,表现出非线性迭代、自发性涌现及开放性适应的演化模式。研究结论为企业生态系统研究在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框架下发展提供了新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生态系统 生态机制 质性元分析 复杂系统理论
下载PDF
陆地生态系统土壤CO_(2)排放对模拟增温的响应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2
作者 田茜 杨芳 +1 位作者 王召欢 张庆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28-1939,共12页
全球变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研究受到了各界广泛关注,是当前全球变化研究中的重点。土壤CO_(2)排放是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间二氧化碳交换的最大通量之一,当前陆地生态系统中土壤CO_(2)排放如何响应全球气候变暖及... 全球变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研究受到了各界广泛关注,是当前全球变化研究中的重点。土壤CO_(2)排放是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间二氧化碳交换的最大通量之一,当前陆地生态系统中土壤CO_(2)排放如何响应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影响因素仍不清楚,限制了对土壤碳循环过程及影响机制的深入认识。旨在明确全球变暖背景下陆地生态系统中土壤CO_(2)排放格局及影响因素。基于Web of Science、PubMed和中国知网等中英文期刊数据库,充分收集全球范围内的相关野外试验文献81篇,提取出65个研究位置和213组相关研究数据,采用Meta分析方法探讨陆地生态系统土壤CO_(2)排放对增温的响应特征,分析其与海拔、气候、土壤含水量、容重(BD)、pH、全氮(TN)和土壤有机碳(SOC)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陆地生态系统中土壤CO_(2)排放对增温整体有显著的正向响应,在农、林、草生态系统中,增温使土壤CO_(2)排放分别显著增加13.1%、18.0%、5.9%(P<0.05),森林生态系统对增温响应的正效应最强烈;增温能在短时期内促进土壤呼吸,但随着增温持续时间增加,土壤呼吸对温度的敏感性会降低,对温度变化产生适应性,从而使其对增温的响应能力减弱;响应特征受到环境因子、土壤特性以及其他试验条件等的影响,绝大多数条件下对增温表现出显著的正响应特征,不同影响因子之间共同作用、相互影响。增温通常能够改变植物生物量、土壤养分含量及微生物数量和活性,从而影响到植被根际呼吸和土壤呼吸速率。相关分析表明,海拔对土壤CO_(2)排放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年均气温、年均降水量、土壤含水量和仪器嵌入土壤深度则对土壤CO_(2)排放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这些结果对于理解全球土壤CO_(2)排放的时空变化格局有重要意义,也为准确评价全球变暖背景下土壤碳汇功能及其持续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CO_(2)排放 土壤呼吸 陆地生态系统 增温 Meta分析
下载PDF
氮肥施用下蚯蚓活动对农田氮转化影响的Meta分析
3
作者 那立苹 刘亚林 +4 位作者 熊兴军 朱超亚 王薇 明润廷 伍玉鹏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7-608,共12页
蚯蚓在自然土壤中既能促进植物氮(N)素利用、增加土壤N固持,也会导致土壤N素气逸和淋溶损失,但农田土壤中持续的N肥施用如何影响蚯蚓的这些作用却并不清楚。因此,本研究提取了52篇文献中的202对数据,利用Meta分析从N肥类型、施肥量和施... 蚯蚓在自然土壤中既能促进植物氮(N)素利用、增加土壤N固持,也会导致土壤N素气逸和淋溶损失,但农田土壤中持续的N肥施用如何影响蚯蚓的这些作用却并不清楚。因此,本研究提取了52篇文献中的202对数据,利用Meta分析从N肥类型、施肥量和施肥方式3个方面进行研究,评估N肥施用下蚯蚓活动对农田N转化的影响。总体结果表明,N肥施用下蚯蚓活动显著增加了作物生物量(地上部、地下部分别增加了12.00%、19.30%)及作物总氮(TN)含量(地上部、地下部分别增加了20.35%、21.06%),显著增加了土壤可利用N(9.16%)、微生物生物量氮(MBN,23.19%)及脲酶活性(23.73%),但与此同时也导致土壤氧化亚氮(N_(2)O)排放和N淋溶增加了16.41%和16.15%。蚯蚓活动对不同肥料类型、施肥量及施肥方式下土壤N转化过程的影响不同。有机-无机N肥配施时,蚯蚓活动对作物生物量和TN含量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地上部、地下部生物量分别增加了17.90%、18.03%;地上部、地下部TN含量分别增加了37.62%、25.76%);无论N肥施用量为多少,蚯蚓活动均显著增加了作物地上部生物量和地上部TN含量,但对其他指标无显著影响;N肥深施时,蚯蚓活动显著增加了作物生物量(地上部、地下部生物量分别增加了16.75%、22.75%)、TN含量(地上部、地下部TN含量分别增加了33.24%、27.62%)和微生物活性(MBN、脲酶分别增加了27.87%、28.21%),而N肥表施时,蚯蚓活动仅显著增加了土壤可利用N含量(17.56%)和脲酶活性(9.03%)。蚯蚓活动显著增加生态系统多功能性(5.93%)。N肥深施相比N肥表施更有助于充分发挥蚯蚓在农田土壤N转化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而N肥类型和施用量对蚯蚓诱导的N转化过程的综合作用并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 氮肥 农田土壤氮转化 生态系统多功能性 META分析
下载PDF
氮添加对中国陆地植被地上-地下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陆啸飞 郭洁芸 +1 位作者 王斌 乐旭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13-1323,共11页
大气氮沉降水平持续升高导致的外源氮输入增加,强烈影响了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目前,已有大量报道证实了氮沉降升高对全球陆地植被固碳的积极影响。虽然之前大部分研究将这一结果归因于光合作用增强导致的地上生物量增加,但最近的研... 大气氮沉降水平持续升高导致的外源氮输入增加,强烈影响了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目前,已有大量报道证实了氮沉降升高对全球陆地植被固碳的积极影响。虽然之前大部分研究将这一结果归因于光合作用增强导致的地上生物量增加,但最近的研究发现长期氮添加对植物地下根系的影响也同样重要。归纳整理了181篇公开发表的我国野外模拟氮沉降试验结果,采用整合分析(Meta-analysis)方法,定量评估了氮添加对我国陆地植被地上-地下生物量分配的影响特征和不同生态系统类型及施氮方式之间的影响差异。通过分析地上-地下生物量分配对氮添加的响应差异来探究植被碳增益对长期大气氮沉降增加的潜在响应机制。结果表明,氮添加显著增强了我国陆地植被的光合作用及碳固存,且植物碳增益在不同生态系统类型及施氮制度间有所差异。植物叶片的氮含量显著增加,使得叶片碳氮比及凋落物碳氮比显著降低,但并未显著影响细根的碳氮比。氮添加总体上显著提高了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但降低了光合利用效率。地上生物量,凋落物产量和根生物量平均分别显著增加了38%,17%和18%,总体上植物地上部分对氮添加的响应程度比地下部分更高。然而,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的地上-地下生物量分配对氮添加的响应并不一致。在受氮限制的温带森林及草地生态系统,地上生物量显著增加而根生物量的变化并不显著,但是在富氮的亚热带森林则相反,氮添加显著增加了根生物量而地上生物量增长不显著。回归分析表明,地上生物量并不随着根生物量的增加而线性增加,反而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此外,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和光合氮利用效率随着叶片氮含量的增加,也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这暗示着大气氮沉降增加下的植物的碳分配策略是变化的,随着外源氮添加的持续输入,植物会由优先向地上部分配更多的碳来促进地上生物量的增加,转为向根系投入更多的碳来促进根系生长来获取其他资源。总之,本研究认为植物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可能会影响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增益的预测,未来的研究应该充分考虑长期大气氮沉降下植物生物量分配策略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 整合分析 大气氮沉降 陆地生态系统 碳分配策略
下载PDF
近20年中国夫妻婚姻满意度发展趋势与社会变迁 被引量:2
5
作者 侯娟 贾可可 方晓义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95-910,I0004-I0008,共21页
婚姻满意度是衡量婚姻整体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与社会、家庭、个体等因素相互影响,探讨婚姻满意度与社会变迁的关系对理解中国社会及个体的心理变化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本文对在2000至2021年期间发表的92篇采用婚姻满意度问卷(ENRICH)... 婚姻满意度是衡量婚姻整体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与社会、家庭、个体等因素相互影响,探讨婚姻满意度与社会变迁的关系对理解中国社会及个体的心理变化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本文对在2000至2021年期间发表的92篇采用婚姻满意度问卷(ENRICH)、婚姻调适问卷(MAT)和婚姻质量问卷(QMI)测量中国夫妻婚姻满意度的研究报告(共59122名丈夫和妻子)进行了横断历史的元分析,同时结合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分析结果,并根据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探讨了社会变迁与婚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发现:(1)中国夫妻近20年的婚姻满意度随年代变迁逐渐提升;(2)宏观水平上,人民生活质量上升和家庭规模减小将促进婚姻满意度上升;同时婚姻满意度上升也会促进夫妻追求美好生活,维护家庭稳定;(3)微观水平上,在社会变迁中婚姻满意度的提高不受婚龄、性别、子女数量、夫妻教育匹配度的影响,而因子女是否在身边产生变化,同时受教育程度也会影响婚姻满意度。在社会变迁与婚姻满意度的影响关系模型中,宏观系统因素,微观系统因素与时代变迁,各个因素间相互作用,共同影响了婚姻满意度,并且婚姻满意度也会反作用于宏观系统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满意度 时代变迁 横断历史元分析 中国综合社会调查 生态系统理论
下载PDF
CO_(2)浓度升高对农田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效应——基于气候箱控制性试验的Meta分析
6
作者 朱金瑞 邹婧汝 赵国庆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7期13-20,共8页
选取1985—2020年21篇与气候箱控制性试验有关的文献,利用Meta分析法研究CO_(2)浓度升高对农田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气候箱的控制下CO_(2)浓度升高对水分利用效率有正面影响,增加的比例为20%,对碳积累和蒸散发... 选取1985—2020年21篇与气候箱控制性试验有关的文献,利用Meta分析法研究CO_(2)浓度升高对农田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气候箱的控制下CO_(2)浓度升高对水分利用效率有正面影响,增加的比例为20%,对碳积累和蒸散发分别有正面和负面的效应,影响的效应分别为34%和-4%,但都存在显著的异质性(P<0.05)。研究还发现,CO_(2)浓度升高对WUE的影响效应与对碳积累的影响效应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而与对蒸散发的影响效应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P>0.05)。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CO_(2)浓度升高对WUE的影响效应在不同物种间具有显著的差异,其中对大豆和番茄的影响效应显著高于对小麦的影响效应(P<0.05)。此外,CO_(2)浓度升高对WUE的影响效应与光照强度、温度和土壤相对含水量都有显著的相关关系(P<0.05),其中与光照强度有负相关关系,与温度和土壤含水量有正相关关系;而与CO_(2)富集程度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浓度升高 农田生态系统 水分利用效率 META分析 气候箱 环境因子
下载PDF
基于Meta回归模型的土地利用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与转移 被引量:15
7
作者 张雅昕 刘娅 +1 位作者 朱文博 李双成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93-504,共12页
基于Meta-analysis方法,分别建立耕地、林地、草地、园地、水域和未利用地6个地类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回归模型。除考虑年代和评估方法外,还引入分区和社会经济因素(包括人口密度和人均GDP),发现这两个变量在解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时... 基于Meta-analysis方法,分别建立耕地、林地、草地、园地、水域和未利用地6个地类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回归模型。除考虑年代和评估方法外,还引入分区和社会经济因素(包括人口密度和人均GDP),发现这两个变量在解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时较为重要。使用价值转移研究范式,将所建模型应用到京津冀地区,计算各类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类型按照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高低排序为水域、林地、草地、园地、耕地、未利用地;京津冀地区不同市区各类土地利用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不同,其中耕地、林地、草地、园地和水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中,北京和天津最高,承德和张家口最低;未利用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中,张家口和承德最高,北京和天津最低。研究成果丰富了生态系统价值评估的方法和技术,也可为京津冀地区土地持续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分析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价值转移 京津冀地区
下载PDF
沙化封禁区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以河西走廊8县市为例 被引量:6
8
作者 韦惠兰 罗万云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7年第6期189-196,共8页
[目的]对沙化封禁区农田生态系统服务进行研究,为干旱区生态安全和农户生计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方法]运用生态经济学方法和多元逐步回归模型,据此揭示河西走廊沙化封禁区所在8县市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以及影响因素。[结果](1)沙... [目的]对沙化封禁区农田生态系统服务进行研究,为干旱区生态安全和农户生计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方法]运用生态经济学方法和多元逐步回归模型,据此揭示河西走廊沙化封禁区所在8县市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以及影响因素。[结果](1)沙化封禁区农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价值由19 966元/hm2增长到21 511元/hm2,增加了1 545元/hm2,年均增幅0.58%,原材料生产、废物处理、土壤形成和保护服务、食物生产是主要贡献类型;(2)农田生态系统总服务价值由29.40亿元增长到42.49亿元,增长了13.09亿元,年均增幅为2.88%,基本服务价值、社会保障服务价值大于水资源消耗服务价值和环境污染服务价值,但是水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服务价值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3)8县市农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价值变化存在空间和类型差异,主要受农业生产总值、农民人均收入、化肥使用量、经济作物面积、粮食单产的影响。[结论]生态退化逆转对大部分县市的农田生态服务价值产生积极影响,但农田水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效应不断增大,导致沙化土地逆转的脆弱性仍然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生态系统 服务价值 影响因素 沙化土地封禁区
下载PDF
中国典型生态系统土壤硝化强度的整合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郭志英 贾仲君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17-1324,共8页
针对国内外1959年至2013年间发表的2 900篇中国土壤硝化相关论文,获得288组中国土壤硝化强度数据,涉及26个省份,初步构建了开放式的中国土壤硝化信息系统。进一步利用整合分析,评估了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硝化强度的可能联系。结果表明:... 针对国内外1959年至2013年间发表的2 900篇中国土壤硝化相关论文,获得288组中国土壤硝化强度数据,涉及26个省份,初步构建了开放式的中国土壤硝化信息系统。进一步利用整合分析,评估了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硝化强度的可能联系。结果表明: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硝化速率由大到小依次为:农田(NO-3-N 1.39±0.27 mg kg-1d-1)、草地(0.74±0.17)、森林(0.66±0.16)、沙漠(0.17±0.08)、湿地(0.06±0.04)。在统计显著性的前提下,硝化强度与环境因子之间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趋势:即硝化强度与p H、有效磷、硝态氮正相关,与有机碳、速效氮和碳氮比负相关。在较大时空尺度下,生态系统类型是土壤硝化过程地理分异规律的最优解释因子,可能在硝化微生物形成与演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土壤 典型生态系统 整合分析 硝化速率 硝化潜力
下载PDF
长江大保护与流域生态学 被引量:23
10
作者 蔡庆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0-74,共5页
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基本点是"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梳理了长江流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基础上,从长江大保护的核心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即是流域生态系统、流域生态系统是典型的集合生态系统的角度,... 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基本点是"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梳理了长江流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基础上,从长江大保护的核心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即是流域生态系统、流域生态系统是典型的集合生态系统的角度,论述了长江大保护与流域生态学的关系,并从科学研究、规划管理及教育宣传等方面展开思考提出建议,为实现长江大保护的国家需求提供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大保护 流域生态学 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 集合生态系统
下载PDF
基于Meta分析的中国湖沼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转移研究 被引量:33
11
作者 张玲 李小娟 +1 位作者 周德民 张翼然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5507-5517,共11页
Meta分析价值转移方法作为资源价值评估的一种有效方法,在国外已经有大量的实证研究出现,但是在国内相应的实证研究非常稀少,有关该方法在湖沼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应用研究还尚未见报道。通过收集有关中国湖沼湿地生态系统服务... Meta分析价值转移方法作为资源价值评估的一种有效方法,在国外已经有大量的实证研究出现,但是在国内相应的实证研究非常稀少,有关该方法在湖沼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应用研究还尚未见报道。通过收集有关中国湖沼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实证研究文献的价值评估结果,建立价值转移数据库,应用Meta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构建中国湖沼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Meta分析价值转移模型,并对该模型用于样本外价值转移的有效性做出评估,探讨Meta分析价值转移方法在中国湖沼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领域的可应用性及发展前景。研究结果表明:(1)在样本文献中,通常洪水调蓄和水源涵养服务是湖沼湿地提供的经济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服务,而水质净化服务的经济价值最低;(2)湖沼湿地面积、生态系统服务受益人口数量、不同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价值差异以及不同价值评估方法的使用会影响湖沼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3)Meta分析价值转移模型用于样本外价值转移的有效性检验结果显示,样本外价值转移的转移误差范围在0.09%—234.61%之间,平均转移误差为19.99%,在自然资源价值转移的可接受误差范围内,因此Meta分析价值转移方法是评估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一种可行且快速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湖沼湿地 生态系统服务 价值转移 META分析
下载PDF
软件生态系统研究综述 被引量:21
12
作者 董瑞志 李必信 +3 位作者 王璐璐 李宏伟 陈海雷 TAN Jack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0-271,共22页
软件生态系统加速软件产业的垂直分工和水平整合,改变了软件产业的商业生态.自2003年提出以来,软件生态系统吸引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国内外知名IT企业深耕软件生态系统,形成许多具有广泛影响的软件生态系统.近年来,在云计算、移... 软件生态系统加速软件产业的垂直分工和水平整合,改变了软件产业的商业生态.自2003年提出以来,软件生态系统吸引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国内外知名IT企业深耕软件生态系统,形成许多具有广泛影响的软件生态系统.近年来,在云计算、移动应用开发、信息物理系统、区块链等新兴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软件生态系统应用领域不断拓展的双重作用下,软件生态系统新泛型不断涌现.人们对软件生态系统的认识与理解,随着研究深度和应用广度的不断变化而改变.直至2016年,学术界和工业界才对软件生态系统的定义趋于一致.软件生态系统是在特定的技术环境中软件企业、开发者、技术社区等涉众以软件产品、服务、数据和知识为媒介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复杂系统.通常,研究人员使用2003年提出的软件生态系统研究内容七分类法把相关文献归类到过程与技术、定性分析、结构化分析模型、实证研究、工具及表示法、行业应用、技术报告等七大类中.由于软件生态系统的领域边界、关键特征较之2003年的情境已发生巨变,原有的七分类法有待修订.本文类比自然生态系统,建立软件生态系统元模型来描述软件生态的结构及特征.在软件生态系统研究内容七分类法的基础上,将“定性分析”和“结构化分析模型”整合为“分析方法与框架”,把“行业应用”和“实证研究”合并为“实证研究”,形成软件生态系统研究内容五分类法.然后,对2015~2017年软件生态系统的研究现状进行文献综述,从技术报告、分析方法与框架、过程与技术、实证研究、工具及表示法五个方面总结软件生态系统的研究现状,并展望研究趋势及发现面临的挑战.软件生态系统的需求工程、架构建模、模型驱动开发、能量机理、关键特征分析、信息量抽取与建模、生态网络分析、缺陷/代码坏味累积效应、CASE工具、软件生态系统新泛型等方面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结构 元模型 分类模式
下载PDF
管理措施对我国草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被引量:56
13
作者 石锋 李玉娥 +5 位作者 高清竹 万运帆 秦晓波 金琳 刘运通 武艳娟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15,共7页
基于中国期刊网和外文数据库以及《中国土种志》和《中国草地资源》等文献中有关我国草地管理措施及其土壤有机碳的数据,分析不同管理措施下草地土壤表层有机碳变化量。结果表明:由于各草地类型土壤质地、气候条件有所不同,因此在不同... 基于中国期刊网和外文数据库以及《中国土种志》和《中国草地资源》等文献中有关我国草地管理措施及其土壤有机碳的数据,分析不同管理措施下草地土壤表层有机碳变化量。结果表明:由于各草地类型土壤质地、气候条件有所不同,因此在不同管理措施下土壤有机碳的年际变化量也存在着差异。其中,高寒草甸各管理措施下土壤有机碳变化范围最大为-5.62~1.26 t/(hm^2·a),温性荒漠草原最小为-0.85~0.68t/(hm^2·a),而其他草地类型有机碳年变化范围分别为温性草甸草原-3.74~0.68 t/(hm^2·a),高寒草原-3.62~0.04 t/(hm^2·a),温性草原-2.4~1.07 t/(hm^2·a),暖性灌草丛-1.94~0.64 t/(hm^2·a);同时,利用Meta分析法估算中国主要草地类型各管理措施下土壤碳年际变化量可以得出:过牧管理措施下土壤有机碳的年减少量最大[-2.34 t/(hm^2·a)],重牧[-1.52 t/(hm^2·a)]〉轻牧[-0.54 t/(hm^2·a)]〉中牧[-0.49 t/(hm^2·a)],而补播管理下土壤有机碳的年增加量最大[0.9 t/(hm^2·a)],围封、禁牧2种管理措施次之,分别为0.48和0.19 t/(hm^2·a)。可见,我国草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年变化量在不合理管理方式下对草地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具有不利影响,而补播、禁牧则有益于中国草地的固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草地生态系统 土壤有机碳 管理活动 META分析
下载PDF
放牧对草原生态系统不同气候区碳库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周贵尧 吴沿友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0,共10页
草原生态系统碳库变化对全球碳平衡有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尽管在全球尺度上开展了大量关于放牧对草原生态系统碳循环影响的独立研究,但放牧活动对草原生态系统不同碳库影响的一般规律认识仍然存在广泛争议。本研究采用整合分析方法对全... 草原生态系统碳库变化对全球碳平衡有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尽管在全球尺度上开展了大量关于放牧对草原生态系统碳循环影响的独立研究,但放牧活动对草原生态系统不同碳库影响的一般规律认识仍然存在广泛争议。本研究采用整合分析方法对全球105篇关于放牧干扰对草原生态系统碳循环影响的文献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放牧活动显著减少了植物地上和地下以及相关碳库的大小,而对土壤呼吸通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不同类型碳库在不同气候带上响应存在明显差别,放牧对半湿润/湿润区地下植物碳库和土壤碳库减少幅度分别为15.21%和15.35%,显著高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响应比;植物地上部分碳库与土壤碳库之间没有显著关系,而植物地下部分碳库与土壤碳库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土壤碳库响应比与年平均降水量呈正相关关系,而与年平均温度呈显著负相关;植物地下碳库响应比与年平均降水量和年平均温度均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放牧活动不仅显著地减少了植物地上和地下以及相关碳库的大小,还改变了植物的碳库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活动 草地生态系统 地下碳循环 META分析
下载PDF
基于Meta分析贵州喀斯特森林植物叶片营养元素特征
15
作者 张习敏 苏志孟 +1 位作者 唐明 龚记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9期75-78,共4页
[目的]全面分析喀斯特森林植物叶片营养元素特征,为喀斯特生境植被恢复和石漠化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现有文献为基础,采用Meta分析方法分析贵州喀斯特森林植物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特征。[结果]在贵州喀斯特植物中,营养元素的变化从Cu... [目的]全面分析喀斯特森林植物叶片营养元素特征,为喀斯特生境植被恢复和石漠化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现有文献为基础,采用Meta分析方法分析贵州喀斯特森林植物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特征。[结果]在贵州喀斯特植物中,营养元素的变化从Cu(0.018 g/kg)到Ca(28.28 g/kg),黄色石灰土生境中植物叶片的N、K显著高于黑色石灰土;低坡位生境下的植物叶片Ca、K含量显著高于高坡位,原生林的植物叶片N、K含量显著低于次生林和人工林;相反,原生林中植物叶片的P含量显著高于次生林。[结论]贵州喀斯特地区森林植物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存在多样性,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树木等功能群中,今后需要加大对苔藓、蕨类和草本植物营养元素的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营养元素 功能群 META分析 生态系统
下载PDF
关于城市交通、物流、生态综合发展的复杂系统研究方法 被引量:31
16
作者 王飞跃 戴汝为 +5 位作者 张嗣瀛 陈国良 汤淑明 杨东援 杨晓光 李平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EI CSCD 2004年第2期60-69,共10页
必须综合考虑城市交通、物流和生态等城市化问题 ;这类问题不存在“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 ;这类问题不存在一般意义的最优解 ,更不存在唯一的最优解。因此 ,基于复杂系统的思想 ,讨论在“不断探索和改善”的原则下 ,如何利用人工系统、... 必须综合考虑城市交通、物流和生态等城市化问题 ;这类问题不存在“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 ;这类问题不存在一般意义的最优解 ,更不存在唯一的最优解。因此 ,基于复杂系统的思想 ,讨论在“不断探索和改善”的原则下 ,如何利用人工系统、计算实验、平行系统等新方法和理论 ,结合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和并行分布式高性能计算技术 ,寻求城市交通、物流和生态等城市化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 ,建立城市交通系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研究体系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物流业 城市生态系统 人工系统
下载PDF
城市综合交通、物流、生态问题的基础研究方法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飞跃 戴汝为 +5 位作者 汤淑明 张嗣瀛 陈国良 杨东援 杨晓光 李平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4年第3期37-46,共10页
以城市交通、物流和生态系统的综合发展为切入点,讨论有关城市科学化发展中的若干基础科学问题,特别是在对以前的工作予以客观的归纳、分析、开拓与利用的基础上,从更广的科学范围和更深的技术层次,以多学科、跨领域、综合型的研究方式... 以城市交通、物流和生态系统的综合发展为切入点,讨论有关城市科学化发展中的若干基础科学问题,特别是在对以前的工作予以客观的归纳、分析、开拓与利用的基础上,从更广的科学范围和更深的技术层次,以多学科、跨领域、综合型的研究方式探讨解决这些科学问题的有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城市物流 城市生态 人工系统 平行系统
下载PDF
资源环境综合模型的集成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范泽孟 岳天祥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1-4,19,共5页
针对资源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在对海量资源环境模型进行分析并构建了资源环境模型库系统(REMS)的基础上,运用综合集成的方法论理念,根据复杂性资源环境问题综合模拟分析过程中系列子模型各自所承担的模拟功能和重要性,从资源环境... 针对资源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在对海量资源环境模型进行分析并构建了资源环境模型库系统(REMS)的基础上,运用综合集成的方法论理念,根据复杂性资源环境问题综合模拟分析过程中系列子模型各自所承担的模拟功能和重要性,从资源环境学科背景的研究角度,探索性地提出了资源环境综合模型的串联集成、并联集成、混联集成等三种通用的综合集成模式。以HLZ生态系统时空变化趋势及情景分析模型集成为例,对集成模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行了论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综合模型 综合集成 集成模式 HLZES模型
下载PDF
流域生态系统空间结构量化及其指标体系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震洪 蔡庆华 +2 位作者 赵斌 徐耀阳 唐涛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5-149,共15页
以流域作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研究尺度和载体,流域生态学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所发挥的学科支撑作用日益重要。“流域生态系统结构-过程-功能-机制-调控”是流域生态学的研究范式,其中空间结构量化及其指标体系构建是流域... 以流域作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研究尺度和载体,流域生态学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所发挥的学科支撑作用日益重要。“流域生态系统结构-过程-功能-机制-调控”是流域生态学的研究范式,其中空间结构量化及其指标体系构建是流域生态学开展定量研究的一个关键途径。尽管流域生态系统空间结构量化的指标体系涉及到淡水生态学、陆地生态系统生态学、水土保持学、农业环境学和水利工程学等多个学科,但仍未在流域尺度上形成生态系统空间结构整合量化框架体系。基于此,总结了多个关联学科在流域生态系统空间结构量化的研究方法和成果,着重分析了流域生态学在流域尺度上量化生态系统空间结构的难点,并重点以等级结构和集合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构建了流域生态系统空间结构量化指标体系,包括流域整体指标、各结构成分指标和结构成分间关系指标,为量化流域生态系统空间结构和结构成分之间关系提供了新方法,对尝试推动流域生态学在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耦合定量研究及评估应用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生态学 流域生态系统 空间结构 指标体系 集合生态系统 等级结构 高地 (河)网间带 河网
下载PDF
不同生态恢复方式下生态系统服务与生物多样性恢复效果的整合分析 被引量:23
20
作者 吴舒尧 黄姣 李双成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6986-6999,共14页
全球范围内关键生态系统服务的减少使人类社会面临巨大的威胁,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的基础。生态恢复工程对退化的生态系统服务和生物多样性进行修复,对于缓解人类环境压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长期的理论和实践工作... 全球范围内关键生态系统服务的减少使人类社会面临巨大的威胁,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的基础。生态恢复工程对退化的生态系统服务和生物多样性进行修复,对于缓解人类环境压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长期的理论和实践工作形成了多种生态恢复措施:(1)单纯基于生态系统自我设计的自然恢复方式,(2)人为设计对环境条件进行干预,反馈影响生态系统的自我设计,(3)人为设计对目标种群和生态系统进行直接干预和重建。这3类恢复方式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定向的影响生态系统的恢复进程,反映了人类对生态系统的低度、中度和高度介入。哪种恢复方式和介入程度能够实现更好的恢复效果,是生态恢复学中的一个关键问题,但到目前为止,虽广有争议,却无定量的分析和结论。针对这个空白,通过对ISI Web of Knowledge数据库中生态恢复相关文献的整合分析,基于数学统计的方法定量比较在不同条件下低度介入(自然恢复)、中度介入(环境干预)和高度介入(直接干预)3种恢复方式对生态系统服务与生物多样性的恢复效果。论文从4个方面展开研究:(1)低度、中度、高度介入生态恢复方式的划分,(2)比较3大类介入方式对生态系统服务和生物多样性恢复效果的差异,(3)不同气候条件、生态系统类型和恢复时间等背景因素的影响,(4)生物多样性恢复和生态系统服务恢复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揭示了不同生态恢复方式的适用条件,以及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恢复相互关系的作用,对生态恢复实践中恢复方式的选择有指导作用。对未来的研究也有启示意义,如针对特定生态系统服务或具体研究问题进一步探索低度、中度和高度介入生态恢复方式的作用规律和机制;将地区的社会经济水平、生态系统的受损程度等因素纳入生态恢复方式的考察,以最优化生态恢复成本-效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恢复 整合分析 生态系统服务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