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valuation of Antimycotic Activity of Extracts of Marine Algae Collected from Red Sea Coast, Jeddah, Saudi Arabia
1
作者 Huda Sheikh Amal El-Naggar Danyah Al-Sobahi 《Journal of Biosciences and Medicines》 2018年第4期51-68,共18页
In the present study, fifteen species of the dominant marine algae were collected during summer 2013 from four selected sites on Red sea coast, Jeddah, Saudi Arabia. The collected species belonged to Chlorophyta, Phae... In the present study, fifteen species of the dominant marine algae were collected during summer 2013 from four selected sites on Red sea coast, Jeddah, Saudi Arabia. The collected species belonged to Chlorophyta, Phaeophyta and Rhodophyta. Crude algal extracts were prepared by successive extractions using different solvents (acetone, ethanol, diethyl ether, ethyl acetate, methanol and petroleum ether). The crude algal extracts were examined for their antifungal efficacy against Aspergillus flavus, Aspergillus fumigatus, Aspergillus niger, Candida albicans and Candida tropicalis using agar well diffusion method. The algal extracts evoked different patterns of antifungal activities. Results reveal that acetone was the best solvent suited for extraction of bioactive compounds from tested seaweeds with inhibition activity (19.3%) followed by ethyl acetate (17.1%), ethanol (16.4%), petroleum ether (15.9%), diethyl ether (15.85%), and finally methanol (15.4%). Chlorophyta exhibited the highest antimycotic effect followed by Rhodophyta and Phaeophyta. In Chlorophyta, the extracts of Ulva intestinalis were the most potent followed by U. lactuca, C. racemosa, U. linza and U. reticulate. Acanthophora spicifera showed the highest activity in Rhodophyta, followed by J. rubens, D. simplex, L. obtusa, G. gracilis, G. vermicuphylla and G. multipartita. Whereas, T. triquetra was the most effective species in Phaeophyta followed by P. pavonica and D. dichotoma. The 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 (MICs) of the most potent algal extracts were in the range of 0.5 to 4 mg/ml. The results confirmed the antimycotic potentiality of seaweed extra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ine Algae Seaweeds ANTIFUNGAL activity Solvent EXTRACTS 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 (MICs)
下载PDF
Antibacterial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Rhodomyrtus Tomentosa and Cinnamomum Zeylanicum Crude Extracts
2
作者 Tran Thi Quynh Lan Vu Manh Khiem Nguyen Van Tin 《Veterinary Science Research》 2021年第1期12-16,共5页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xtraction method for R.to­mentosa and C.zeylanicum leaves and the evaluation of antibacterial and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crude extracts.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xtraction method for R.to­mentosa and C.zeylanicum leaves and the evaluation of antibacterial and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crude extracts.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ed that the active ingredients of crude extracts were clearly separated by Thin-layer chromatography and the presence of rhodomyrtone in R.tomentosa crude extract and cinnamaldehyde in C.zeylanicum crude ex­tract.R.tomentosa crude extract was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gainst Staph­ylococcus aureus with 13.1 mm of inhibition zone,but is not effective against Salmonella Typhimurium.C.zeylanicum leaf extract did not show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n both S.aureus and S.Typhimurium.At a dilution of 1/2 of the R.tomentosa crude extract can completely inhibit S.aureus growth.This study also indicated the presence of antioxidant compounds such as flavonoids,tannins,phenols and terpenoids in C.zeylanicum and R.tomentosa crude extrac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R.tomentosa and C.zeylanicum crude extracts should be used as a biotherapy alternative to antibiotic therapy.However,further study would be needed to investigate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crude extracts in viv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bacterial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MICs) Crude extracts
下载PDF
中草药提取物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67
3
作者 张显忠 郭爱军 +1 位作者 李艳玲 苗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63-565,共3页
目的探讨10种中草药提取物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制备10种中草药提取物,采用试管连续稀释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白色念珠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10种中草药的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 目的探讨10种中草药提取物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制备10种中草药提取物,采用试管连续稀释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白色念珠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10种中草药的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白色念珠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其中尤以赤芍、石榴皮、五味子和黄连的提取物抗耐药菌活性最高,赤芍提取物对上述4种菌的抑制活性均较高,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7.80、1.95、1.957、.80 mg/ml。结论赤芍、石榴皮、五味子和黄连提取物呈现广谱抗菌特性,且具有抗耐药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提取物 抗菌活性 最低抑菌浓度
下载PDF
苦楝的提取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马玉翔 赵淑英 +2 位作者 王梦媛 姜润田 马梅青 《山东科学》 CAS 2004年第1期32-35,共4页
采用超声波技术提取苦楝的有效成分;琼脂稀释法测得苦楝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30mg/mL,7.5mg/mL,7.5mg/mL,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30mg/mL,15mg/mL,15mg/mL;用抑菌圈和抑菌百分率分别对... 采用超声波技术提取苦楝的有效成分;琼脂稀释法测得苦楝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30mg/mL,7.5mg/mL,7.5mg/mL,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30mg/mL,15mg/mL,15mg/mL;用抑菌圈和抑菌百分率分别对不同浓度的苦楝对受试菌的抑制作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苦楝是一种理想的抑菌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楝 抑菌活性 最小抑菌浓度 超声波提取 楝科 中药
下载PDF
蕨麻提取物的抑菌作用及其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杨冬梅 朱兴一 +2 位作者 王秋霜 毕阳 邱昭政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7-130,共4页
利用琼脂打孔扩散法研究蕨麻水提取物、60%乙醇提取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6种常见食源性污染菌的抑制作用;并探讨pH值和热处理对蕨麻60%乙醇提取物抗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提取物对6种食源性污染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60%乙醇提取物... 利用琼脂打孔扩散法研究蕨麻水提取物、60%乙醇提取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6种常见食源性污染菌的抑制作用;并探讨pH值和热处理对蕨麻60%乙醇提取物抗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提取物对6种食源性污染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60%乙醇提取物抑菌效果最好;在pH值为7时60%乙醇提取物对6种食源性污染菌的抑制效果均达到最大;加热对蕨麻60%乙醇提取物抑菌效果的影响与温度和时间均有关,在121℃加热30min时,抑菌活性有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麻 提取物 抑菌作用 最小抑菌浓度(MIC)
下载PDF
大蒜素的抑菌作用及其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45
6
作者 时威 张岩 +1 位作者 白阳 刘颖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11年第3期76-78,86,共4页
大蒜素是大蒜中主要生物活性成分的总称,具有广谱抗菌活性。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大蒜素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s),并进一步研究紫外光照射、温度、pH对大蒜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蒜素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 大蒜素是大蒜中主要生物活性成分的总称,具有广谱抗菌活性。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大蒜素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s),并进一步研究紫外光照射、温度、pH对大蒜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蒜素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2.5%、1.25%,并且紫外光照射、温度、pH值对大蒜素的稳定性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素 抑菌作用 最小抑菌浓度(MIC) 稳定性
下载PDF
40种中药提取物对6种临床常见感染菌株的体外抑菌活性观察 被引量:33
7
作者 彭丹 马琼丽 +5 位作者 陈泽慧 周小仙 陈安林 董泽令 杨欢 陈先恋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7期27-30,共4页
目的观察苏木、地榆、淫羊藿、黄连、白芍等40种贵州省常见中药对6种临床常见感染菌株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取40种中药(厚朴、陈皮、益母草、连翘、三七、虎杖、百部、菌陈、拳参、半夏、龙胆草、玄参、黄精、苦瓜、天冬、瓜蒌、淫羊藿... 目的观察苏木、地榆、淫羊藿、黄连、白芍等40种贵州省常见中药对6种临床常见感染菌株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取40种中药(厚朴、陈皮、益母草、连翘、三七、虎杖、百部、菌陈、拳参、半夏、龙胆草、玄参、黄精、苦瓜、天冬、瓜蒌、淫羊藿、木蝴蝶、木香、姜黄、杜仲、白芨、木瓜、白头翁、地榆、苏木、白芍、紫草、山豆根、钩藤、黄药子、猪牙皂、黄柏、女贞子、山慈菇、黄连、石斛、栀子、枳壳、金钱草)制备水提取液或乙醇提取液。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K-B法)测算40种中药提取物对6种标准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粪肠球菌、肺炎链球菌)的抑菌圈直径。筛选出对标准菌株有抑菌作用(抑菌圈直径范围10~21 mm)的中药提取物,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中药提取物对6种标准菌株及其临床分离耐药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结果K-B法显示15种中药提取物(三七、虎杖、半夏、龙胆草、玄参、黄精、瓜蒌、淫羊藿、木香、地榆、苏木、白芍、紫草、猪牙皂、黄连)对至少1种标准菌株有抑菌作用,抑菌圈直径为10~21 mm;黄连对肺炎链球菌、苏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较好,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1、20 mm。15种中药MIC在15.63~1 000 mg/m L,其中黄连对肺炎链球菌、苏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均为15.63 mg/m L,淫羊藿对肺炎链球菌、地榆对肺炎链球菌的MIC值均为31.25 mg/m L。筛选出5种抑菌活性较强的中药为苏木、地榆、淫羊藿、黄连、白芍,对6种临床分离的耐药菌株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其中苏木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黄连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链球菌的MIC_(50)均为15.63 mg/m L。结论 40种中药中苏木、地榆、淫羊藿、黄连、白芍对临床常见感染菌株的抑菌活性较好,黄连对肺炎链球菌及苏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最强,苏木对铜绿假单胞菌和白芍、地榆对鲍曼不动杆菌也有一定抑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最小抑菌浓度 体外抑菌活性 中药提取物 药敏试验
下载PDF
氟罗沙星体内外抗菌活性及抗生素后效应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王睿 方向群 +1 位作者 刘皈阳 方翼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619-621,共3页
目的:对比研究氟罗沙星(FLRX)与其它氟喹诺酮类药物对临床分离致病菌的体内外抗菌活性及抗生素后效应(PAE)。方法:应用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微量稀释法测定血清杀菌效价(SBA),吸光度法测定P... 目的:对比研究氟罗沙星(FLRX)与其它氟喹诺酮类药物对临床分离致病菌的体内外抗菌活性及抗生素后效应(PAE)。方法:应用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微量稀释法测定血清杀菌效价(SBA),吸光度法测定PAE。结果:FLRX对金葡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绿脓假单胞菌均具很强的体内外抗菌活性,与氧氟沙星(OFLX)相似,而强于洛美沙星(LFLX);FLRX对上述受试菌的峰时SBA与OFLX和LFLX相似,但谷时SBA多在1∶1以上,高于OFLX和LFLX。FLRX无论对革兰阳性或阴性菌均具较长的PAE,呈显著的浓度依赖性,除金葡菌外,对其它受试菌的PAE均长于OFLX。结论:FLRX抗菌谱广,体内外抗菌活性强,具有较长时间的PA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罗沙星 最低抑菌浓度 血清杀菌效阶
下载PDF
微量液基稀释法测定化合物特苄康唑的体外抗真菌活性 被引量:14
9
作者 曹永兵 姜远英 +2 位作者 王宁 殷明 张万年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83-187,共5页
参照美国国家临床试验标准化委员会 (NCCL S)提出的标准 ,以氟康唑、酮康唑和布替萘芬为对照 ,用微量液基稀释药敏试验方法 ,测定特苄康唑对 12种临床常见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80 )。结果除烟曲霉外 ,特苄康唑对其他 11种真菌的 MIC... 参照美国国家临床试验标准化委员会 (NCCL S)提出的标准 ,以氟康唑、酮康唑和布替萘芬为对照 ,用微量液基稀释药敏试验方法 ,测定特苄康唑对 12种临床常见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80 )。结果除烟曲霉外 ,特苄康唑对其他 11种真菌的 MIC80 均在 4mg/L以下 ,其体外抗真菌活性明显优于氟康唑 ,尤其对酵母的抗菌活性是氟康唑的 8~ 2 5 6倍 ,与酮康唑作用相当。结论 :特苄康唑在体外具有广谱、高效的抗真菌活性 ,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苄康唑 体外抗真菌活性 最低抑菌浓度
下载PDF
头孢吡肟与其它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体外抗菌活性比较 被引量:22
10
作者 赵旺胜 朱蔚 童明庆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3-35,61,共4页
测定头孢吡肟对100株临床分离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与头孢他啶、头孢曲松、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等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体外抗菌活性进行比较。结果:头孢吡肟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有良好抗菌活性;对铜绿假单胞菌亦有较强的抗菌活性... 测定头孢吡肟对100株临床分离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与头孢他啶、头孢曲松、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等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体外抗菌活性进行比较。结果:头孢吡肟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有良好抗菌活性;对铜绿假单胞菌亦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其MIC50为3mgL,和头孢他啶相当;苯唑青霉素敏感的葡萄球菌对头孢吡肟也较敏感,MIC90≤4mgL。表明头孢吡肟较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谱更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吡肟 抗菌活性 最低抑菌浓度 ETEST
下载PDF
加替沙星对呼吸、泌尿系统感染的细菌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蔡璇 李从荣 +3 位作者 施金玲 李红霞 彭少华 李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1285-1287,共3页
目的 评价国产加替沙星胶囊和左氧氟沙星胶囊治疗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以左氧氟沙星为对照药物 ,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临床试验 ,观察两种药物治疗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感染患者 2 0 0例 ,用琼脂稀... 目的 评价国产加替沙星胶囊和左氧氟沙星胶囊治疗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以左氧氟沙星为对照药物 ,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临床试验 ,观察两种药物治疗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感染患者 2 0 0例 ,用琼脂稀释法测最低抑菌浓度 ( MIC)。结果 对大多数革兰阴性菌加替沙星的 MIC范围与左氧氟沙星的基本一致 ,二者抗菌活性相似 ;对于革兰阳性细菌 ,加替沙星 MIC范围均低于左氧氟沙星的 MIC范围 ,其 MIC90 比左氧氟沙星的低 2倍。结论 加替沙星对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感染的细菌体外抗菌活性较强 ,而且对革兰阳性细菌的抗菌活性强于左氧氟沙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替沙星 抗菌活性 最低抑菌浓度
下载PDF
MABA法与二倍稀释法测定齐墩果酸体外抗结核菌活性 被引量:10
12
作者 曾范利 于录 +2 位作者 葛发 金晶 王全凯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2-25,共4页
为筛选有开发价值的抗结核中草药,通过儿拉姆兰微板分析法(MABA)与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齐墩果酸对结核分支杆菌H37Rv(ATCC 27294)和H37Ra(ATCC 25177)的体外抗菌活性,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同时对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以噻唑蓝... 为筛选有开发价值的抗结核中草药,通过儿拉姆兰微板分析法(MABA)与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齐墩果酸对结核分支杆菌H37Rv(ATCC 27294)和H37Ra(ATCC 25177)的体外抗菌活性,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同时对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以噻唑蓝(MTT)法进行了齐墩果酸对Balb/c小鼠的脾细胞和肝细胞的细胞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齐墩果酸对这两种结核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均为16μg/mL,对Balb/c小鼠的脾细胞和肝细胞均无毒性。MABA法与试管法相比较,完全符合率为90%(9/10),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本研究结果为齐墩果酸作为抗结核菌药物的开发及其抗菌机制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墩果酸 结核分支杆菌 最低抑菌浓度 抗菌活性 细胞毒性
下载PDF
系列水溶性壳聚糖衍生物的抑菌性能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杨宇民 马振祥 +2 位作者 尹继成 温李楠 陈冠灿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80-1081,共2页
目的检测壳聚糖水溶性衍生物羧甲基壳聚糖、水溶性低分子壳聚糖、氨基葡萄糖盐酸盐、壳寡糖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方法采用营养肉汤稀释法,测定壳聚糖衍生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从而评价它们各自的抑菌能力。结果... 目的检测壳聚糖水溶性衍生物羧甲基壳聚糖、水溶性低分子壳聚糖、氨基葡萄糖盐酸盐、壳寡糖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方法采用营养肉汤稀释法,测定壳聚糖衍生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从而评价它们各自的抑菌能力。结果羧甲基壳聚糖、水溶性低分子壳聚糖、氨基葡萄糖盐酸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值分别为10.0,2.5,12.5mg/ml(样品溶液pH值均为7.2),其中水溶性低分子壳聚糖的抑菌能力最强,而壳寡糖在此条件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则没有抑菌性。结论除壳寡糖外,大多壳聚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壳聚糖水溶性衍生物 抑菌性能 最小抑菌浓度
下载PDF
野菊花提取物抑菌活性 被引量:20
14
作者 蒋雨 陈安均 +1 位作者 于新 褚福红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8-332,共5页
利用琼脂扩散法和琼脂平板稀释法分别测定野菊花提取物对供试菌的抑菌活性和最小抑菌浓度MIC(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通过测定不同培养时间后培养液的OD560值。活菌数和电导率研究野菊花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曲线... 利用琼脂扩散法和琼脂平板稀释法分别测定野菊花提取物对供试菌的抑菌活性和最小抑菌浓度MIC(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通过测定不同培养时间后培养液的OD560值。活菌数和电导率研究野菊花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野菊花提取物原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抑菌活性分别为(27.02±0.45)mm、(20.56±0.43)mm、(17.82±0.36)mm,MIC分别为原液浓度的12.5%(v/v)、25%(v/v)、50%(v/v)。与对照组相比,野菊花提取物作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后,菌体的生长繁殖受到影响,细胞渗透性改变,而且作用方式与麦迪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方式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菊花 提取 抑菌 最小抑菌浓度
下载PDF
黄连解毒汤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24
15
作者 曾雪花 周桂保 +1 位作者 杨湘江 廖剑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9期161-162,共2页
目的探讨黄连解毒汤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连续倍比试管稀释法和琼脂扩散法测定黄连解毒汤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黄连解毒汤对副溶血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62.5 mg/mL、125.0 mg/mL,MBC分别为125.0 m... 目的探讨黄连解毒汤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连续倍比试管稀释法和琼脂扩散法测定黄连解毒汤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黄连解毒汤对副溶血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62.5 mg/mL、125.0 mg/mL,MBC分别为125.0 mg/mL、125.0 mg/mL;黄连解毒汤对福氏志贺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链球菌、伤寒沙门菌MIC均>1 000 mg/mL。结论黄连解毒汤在体外对副溶血弧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显著的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解毒汤 抗菌活性 最低抑菌浓度 最低杀菌浓度
下载PDF
壳聚糖对8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探讨 被引量:11
16
作者 赵进成 后家衡 +1 位作者 杨宝峰 蒋冬花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6期449-453,共5页
以8种植物病原真菌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离体条件下不同浓度的壳聚糖处理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和抑菌持效时间。结果表明,壳聚糖对8种植物病原真菌的菌落形态结构、菌丝生长和繁殖等均有一定的影响。当壳聚糖浓度≥0.2000%时,除... 以8种植物病原真菌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离体条件下不同浓度的壳聚糖处理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和抑菌持效时间。结果表明,壳聚糖对8种植物病原真菌的菌落形态结构、菌丝生长和繁殖等均有一定的影响。当壳聚糖浓度≥0.2000%时,除葡萄炭疽病菌外,其他7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生长都受到了显著抑制(P〈0.05);在0.0750%-0.5000%浓度范围内,浓度越高抑菌效果越明显,但抑菌强弱与浓度不成正比关系;而浓度≤0.0750%时对葡萄炭疽病菌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浓度〈0.2000%壳聚糖处理抑菌持效时间短,抑菌率下降快;浓度≥0.2%壳聚糖处理抑菌持效时间长,抑菌率下降慢,并且在144h内抑菌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另外还测定了壳聚糖对8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不同真菌的MIC从0.3%到〉0.5%。试验结果表明壳聚糖对植物病原真菌抑制活性受浓度、时间和病原真菌种类等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病原真菌 最低抑菌浓度 抑菌活性
下载PDF
橄榄总黄酮抑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27
17
作者 曲中堂 项昭保 赵志强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2-64,共3页
采用纸片扩散法和二倍稀释法测定橄榄总黄酮对食品加工、储存过程中常见腐败菌种的体外抗菌活性及最低抑菌浓度(MIC)。橄榄总黄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黑曲霉和青霉皆有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和变... 采用纸片扩散法和二倍稀释法测定橄榄总黄酮对食品加工、储存过程中常见腐败菌种的体外抗菌活性及最低抑菌浓度(MIC)。橄榄总黄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黑曲霉和青霉皆有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和变形杆菌最低抑菌浓度均为0.25mg/mL;对枯草杆菌、青霉和黑曲霉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125mg/mL;对痢疾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均为0.0625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总黄酮 抑菌活性 最低抑菌浓度
下载PDF
16种抗菌药物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明春 佟恒敏 +2 位作者 何剑斌 张秀华 李传甲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76-178,共3页
通过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了16种常用抗菌药物对大肠杆菌O78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表明,大肠杆菌标准株对司帕沙星最敏感,MIC为0 .0 0 6 2 5μg·m L- 1 ;其次是环丙沙星,MIC为0 .0 12 5μg·m L- 1 ;大肠杆菌分离株对链霉素最敏... 通过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了16种常用抗菌药物对大肠杆菌O78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表明,大肠杆菌标准株对司帕沙星最敏感,MIC为0 .0 0 6 2 5μg·m L- 1 ;其次是环丙沙星,MIC为0 .0 12 5μg·m L- 1 ;大肠杆菌分离株对链霉素最敏感,MIC为4μg·m L- 1 ,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和司帕沙星较敏感,MIC为8μg·m L-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大肠杆菌 体外抑菌 试管二倍稀释法 最小抑菌浓度
下载PDF
10种中草药提取物对痤疮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26
19
作者 陈志蓉 董银卯 +1 位作者 孟宏 邳楠 《中医药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24-27,共4页
目的:研究10种中草药对痤疮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制备10种中草药提取物,采用牛津杯抑菌圈法定性检测中草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痤疮丙酸杆菌的抑菌活性,然后通过2倍稀释法定量检测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1... 目的:研究10种中草药对痤疮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制备10种中草药提取物,采用牛津杯抑菌圈法定性检测中草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痤疮丙酸杆菌的抑菌活性,然后通过2倍稀释法定量检测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10种中草药提取物中大黄、黄柏、丁香、姜黄4种中草药对两种致病菌均有抑菌作用;其中大黄的抑菌效果最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痤疮丙酸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3.125、6.25mg/mL,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6.25、12.50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金黄色葡萄球菌 痤疮丙酸杆菌 体外抑菌实验 最小抑菌浓度
下载PDF
大蒜液抗菌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葛红莲 赵锦慧 李军伟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2-104,共3页
为评价大蒜液的抗菌活性,以2×105cfu/mL的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葡球菌和大肠杆菌为受试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测定大蒜液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大蒜液对3种细菌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且抑制的效果随着大... 为评价大蒜液的抗菌活性,以2×105cfu/mL的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葡球菌和大肠杆菌为受试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测定大蒜液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大蒜液对3种细菌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且抑制的效果随着大蒜液体积分数降低而逐渐降低,其中大蒜液对芽孢杆菌抑制作用最强,金黄色葡萄球菌次之,大肠杆菌最弱。大蒜液对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葡球菌和大肠杆菌的MIC分别为40%、60%、80%,MBC分别为40%、60%、原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液 抑菌作用 最低抑菌浓度 最小杀菌浓度 芽孢杆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