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rom VIB‑to VB‑Group Transition Metal Disulfides:Structure Engineering Modulation for Superior Electromagnetic Wave Absorption 被引量:1
1
作者 Junye Cheng Yongheng Jin +10 位作者 Jinghan Zhao Qi Jing Bailong Gu Jialiang Wei Shenghui Yi Mingming Li Wanli Nie Qinghua Qin Deqing Zhang Guangping Zheng Renchao Che 《Nano-Micro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18-257,共40页
The laminated transition metal disulfides(TMDs),which are well known as typical two-dimensional(2D)semiconductive materials,possess a unique layered structure,leading to their wide-spread applications in various field... The laminated transition metal disulfides(TMDs),which are well known as typical two-dimensional(2D)semiconductive materials,possess a unique layered structure,leading to their wide-spread applications in various fields,such as catalysis,energy storage,sensing,etc.In recent years,a lot of research work on TMDs based functional materials in the fields of electromagnetic wave absorption(EMA)has been carried out.Therefore,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laborate the influence of TMDs on EMA in time to speed up the application.In this review,recent advan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magnetic wave(EMW)absorbers based on TMDs,ranging from the VIB group to the VB group are summarized.Their compositions,microstructures,electronic properties,and synthesis methods are presented in detail.Particularly,the modulation of structure engineering from the aspects of heterostructures,defects,morphologies and phases are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d,focusing on optimizing impedance matching and increasing dielectric and magnetic losses in the EMA materials with tunable EMW absorption performance.Milestones as well as the challenges are also identified to guide the design of new TMDs based dielectric EMA materials with high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ition metal disulfides electromagnetic wave absorption Impedance matching structure engineering modulation
下载PDF
煤矿井下金属结构等效储能模型耦合电磁波能量安全性分析
2
作者 田子建 侯明硕 +2 位作者 孙静 杜欣欣 石洋名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6-146,共11页
煤矿井下无线通信设备发射的电磁波能量可以被周围金属结构耦合吸收,这种现象存在点燃矿井内爆炸性气体的危险。现有针对井下金属结构耦合电磁波安全性研究只是对金属结构等效阻性模型耦合电磁波能量进行分析,缺乏对金属结构耦合电磁波... 煤矿井下无线通信设备发射的电磁波能量可以被周围金属结构耦合吸收,这种现象存在点燃矿井内爆炸性气体的危险。现有针对井下金属结构耦合电磁波安全性研究只是对金属结构等效阻性模型耦合电磁波能量进行分析,缺乏对金属结构耦合电磁波能量在时间上积累的储能过程研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金属结构耦合−积累−释放电磁波能量研究的等效储能结构模型,即金属结构等效容性储能模型与金属结构等效感性储能模型。首先通过低衰减度传输线模型,推导出发射天线输出功率、发射天线与金属结构之间距离与接收端感应电压之间的关系。然后建立金属结构等效储能模型,推导出接收端参数与放电火花能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式,分析了接收端参数对放电火花能量的影响。最后通过接收端感应电压与感应电压有效值的关系,推导出发射天线输出功率、发射天线与金属结构之间距离与放电火花能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式,分析了发射天线输出功率、发射天线与金属结构之间距离对放电火花能量的影响,并给出在其他参数确定情况下2种金属结构等效储能模型各自的理论参考安全点。仿真结果表明:①对于金属结构等效容性储能模型,放电火花能量随着等效储能电容、接收端感应电压有效值增大而增大,安全点向左偏移,对等效储能电容、接收端感应电压有效值的安全要求变得严苛。②放电火花能量随着发射天线功率增大而增大,随着发射天线与金属结构之间距离增大而减小,得到金属结构等效容性储能模型理论参考安全点。③对于金属结构等效感性储能模型,放电火花能量随着等效储能电感、接收端感应电压有效值增大而增大,安全点向左偏移,对等效储能电感、接收端感应电压有效值的安全要求变得严苛。④放电火花能量随着发射天线功率增大而增大,随着发射天线与金属结构之间距离增大而减小,得到金属结构等效感性储能模型理论参考安全点。⑤对比2种金属结构储能模型理论参考安全点,得到金属结构等效容性储能模型的危险性远大于金属结构等效感性储能模型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波能量 金属结构 等效储能模型 放电火花能量 爆炸性气体最小点燃能量
下载PDF
井下环状金属结构等效多圈小环天线接收电磁波能量安全性分析
3
作者 范思涵 杨维 田子建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2-189,共8页
在井下狭小的巷道空间内金属结构集中,如存在长导线、铁轨、绞车钢丝、支架、铁丝环等不同的金属结构形式。井下金属结构可能会通过磁耦合或接收辐射电磁波的方式接收发射天线的电磁波能量。若金属结构存在断点,则在断点处可产生感应电... 在井下狭小的巷道空间内金属结构集中,如存在长导线、铁轨、绞车钢丝、支架、铁丝环等不同的金属结构形式。井下金属结构可能会通过磁耦合或接收辐射电磁波的方式接收发射天线的电磁波能量。若金属结构存在断点,则在断点处可产生感应电压;若金属结构断点处发生刮擦,则会在断点处以刮擦放电的形式以很低的电压产生刮擦放电火花,有点燃并引爆井下瓦斯气体的危险。金属结构的不同形式如环状金属结构、柱状金属结构等对耦合电磁波能量具有不同的特性。小型环状金属结构在井下广泛存在,具有体积小、摆放与安装自由度大的特点,井下小型环状金属结构等效为环状接收天线接收发射天线电磁波能量的安全性值得关注与研究。本文针对井下环状金属结构电磁波能量的安全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将井下环状金属结构等效为多圈小环接收天线接收电磁波能量的安全性。建立了环状金属结构等效多圈小环接收天线的等效电路,求出了环状金属结构等效多圈小环接收天线负载上消耗的功率。当环状金属结构等效多圈小环接收天线谐振时,小环接收天线的输入阻抗恰好为阻性,可利用环状金属结构等效多圈小环接收天线等效电路求出负载上消耗的最大功率,以及环状金属结构等效多圈小环接收天线与发射天线之间应保持的安全距离。仿真分析了环状金属结构等效多圈小环接收天线的等效半径、导体直径、圈数以及环状金属结构等效多圈小环接收天线和发射天线之间的夹角对负载上消耗最大功率和安全距离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安全距离随环状金属结构等效多圈小环接收天线等效半径的增大而增大,随环状金属结构等效多圈小环接收天线导体直径增大变化不明显,随表示发射天线和等效接收天线之间相对高度关系的夹角增大而减小。本文研究可为无线通信新技术在煤矿井下应用的电磁波能量安全性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环状金属结构 电磁波能量 放电火花 安全距离
下载PDF
基于组分设计的MOFs衍生碳基吸波材料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王飞翔 沈勇 +1 位作者 潘虹 徐丽慧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2-237,共6页
金属有机骨架(MOFs)具有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等特点,其衍生物重量轻、带宽宽、损耗能力强,具有有序规整以及易设计性的组分结构而被广泛用于电磁波吸收研究。总结了单金属、双金属及金属氧化物MOFs碳基吸波材料作为微波吸收材料的性能... 金属有机骨架(MOFs)具有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等特点,其衍生物重量轻、带宽宽、损耗能力强,具有有序规整以及易设计性的组分结构而被广泛用于电磁波吸收研究。总结了单金属、双金属及金属氧化物MOFs碳基吸波材料作为微波吸收材料的性能、优势及其在电磁波吸收方面的应用等,分析了不同组分和组分设计对电磁波吸收性能的影响。尽管还面临许多的挑战,但MOFs衍生物作为电磁波吸收材料显示出广阔的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波吸收 金属有机骨架 MOFs碳基衍生物 特殊结构
下载PDF
Co-Ni Electromagnetic Coupling in Hollow Mo_(2)C/NC Sphere for Enhancing Electromagnetic Wave Absorbing Performance 被引量:1
5
作者 Xiufang Yang Wenming Gao +6 位作者 Jiamin Chen Xing Lu Dong Yang Yifan Kang Qi Liu Yuchang Qing Wenhuan Huang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1期64-74,共11页
For enhancing the electromagnetic wave(EW)attenuation and adsorption,rational constructing and homogeneously distributing bimetallic electromagnetic coupling units in hollow structure is an effective way,but hard to a... For enhancing the electromagnetic wave(EW)attenuation and adsorption,rational constructing and homogeneously distributing bimetallic electromagnetic coupling units in hollow structure is an effective way,but hard to achieve.Herein,a CoNi-doped hybrid zeolite imidazole framework was synthesized as precursor,which was further converted into a hollow CoNi-bimetallic doped molyb-denum carbide sphere(H-CoNi@MoC/NC)through a two-step etching and calcination strategy.At the loading amount of 15 wt%,a strong absorption of minimum reflection loss(RL_(min))of-60.05 dB at 7.2 GHz with the thickness of 3.1 mm and a wide effective ad-sorption bandwidth(EAB)of 3.52 GHz at the thickness of 2.5 mm were achieved,which was far beyond the reported MoC-based metallic hybrids.The crucial synergistic Co-Ni electromagnetic coupling effect in the composite was characterized,not only enhanc-ing the dipolar/interfacial polarization,but also promoting the impedance matching,displaying the optimized EW absorbing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magnetic wave absorbing materials Hollow structure Hybrid zeolite imidazolate frameworks Microwave absorption electromagnetic coupling
原文传递
半波振子结构在井下5G辐射场中的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田子建 降滉舟 +2 位作者 常琳 刘斌 王文清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9-167,共9页
GB 3836.1-2021《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规定,爆炸性环境中射频设备的射频阈功率不得大于6 W,该规定引自欧盟标准,缺乏试验验证,严重制约了5G技术在煤井下的应用。为了重新评价矿井5G通信设备辐射电磁波能量的安全性,分析得... GB 3836.1-2021《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规定,爆炸性环境中射频设备的射频阈功率不得大于6 W,该规定引自欧盟标准,缺乏试验验证,严重制约了5G技术在煤井下的应用。为了重新评价矿井5G通信设备辐射电磁波能量的安全性,分析得出金属结构耦合电磁波产生放电的形式应为低压分断电路电弧放电;分析了金属结构耦合电磁波产生的放电能量,选择最易耦合电磁波的半波振子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得出等效半波振子等价直流放电电路产生的放电能量大于等价高频放电电路产生的放电能量,从而将分析金属结构耦合电磁波放电的安全性转换为分析金属结构的等效半波振子天线等价直流放电电路的安全性。选择直流本安电路的安全性判别原则来判断等效半波振子等价直流放电电路的安全性,通过计算放电功率和能量,得出5G射频设备辐射功率不大于10.5 W时,将不会点燃爆炸性的瓦斯气体,因此,可将5G通信系统射频基站的安全辐射功率提高到10.5 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通信系统 射频阈功率 金属结构耦合电磁波放电 半波振子 低压分断电路电弧放电 最低点火能 本安电路
下载PDF
MOFs衍生碳基复合吸波材料的设计及性能调控策略 被引量:3
7
作者 欧品希 郑琦 江莞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51-661,共11页
开发轻质高效的电磁波吸收材料对抗电磁干扰、信息安全、国防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近年来,金属—有机框架(MOFs)衍生的多孔碳基复合材料在轻质吸波材料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得益于MOFs高度可调的孔结构以及可精准设计的组分和... 开发轻质高效的电磁波吸收材料对抗电磁干扰、信息安全、国防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近年来,金属—有机框架(MOFs)衍生的多孔碳基复合材料在轻质吸波材料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得益于MOFs高度可调的孔结构以及可精准设计的组分和微观结构等优势,热解原位生成的金属基吸波基元不仅在多孔碳基质中形成了多界面和多样化的吸波组分,同时还产生了协同交联的导电网络,极大地丰富和强化了电磁波损耗机制,从而显著增强电磁波的吸收效能。其中,多种组分的合理设计和微观结构的可控构建是调控电磁参数的关键。立足于组分和孔结构调控策略,综述了近年来研究者们如何基于金属种类和空间分布、多元MOFs异质结构以及碳基质多孔结构对MOFs衍生碳基复合吸波材料进行理性设计及性能优化和提升。最后,对此类复合吸波材料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波吸收材料 金属—有机框架 碳基复合材料 结构设计 性能调控
下载PDF
核壳型吸波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郭美璇 贾雪菲 +1 位作者 皇伟鹏 卫芝贤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5-79,共5页
电磁波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信息的传输,与此同时带来的电磁波污染也日趋严重,研发轻质量、低密度、强吸收和宽频带的高性能吸波材料刻不容缓。传统吸波材料(铁氧体、钛酸钡、石墨等)的损耗机制单一、吸波能力不够强,开发具... 电磁波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信息的传输,与此同时带来的电磁波污染也日趋严重,研发轻质量、低密度、强吸收和宽频带的高性能吸波材料刻不容缓。传统吸波材料(铁氧体、钛酸钡、石墨等)的损耗机制单一、吸波能力不够强,开发具有优异吸波性能的新型复合材料已经成为必然之势。其中核壳型吸波材料因微观形貌和空间结构可调节而得到广泛研究。这种核壳结构不仅可以复合多种不同损耗机制的材料,还增加了大量的界面,提高了界面极化损耗,因而具有良好的电磁波吸收能力。从核壳的材料、性能和壳层结构等方向进行总结和概况,展望了核壳结构吸波材料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壳结构 电磁波 金属有机框架 多孔结构
下载PDF
Achieving ultra-broadband electromagnetic wave absorption in high-entropy transition metal carbides (HE TMCs) 被引量:8
9
作者 Weiming ZHANG Huimin XIANG +3 位作者 Fu-Zhi DAI Biao ZHAO Shijiang WU Yanchun ZHOU 《Journal of Advanced Ceramics》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4期545-555,共11页
Electronic devices pervade everyday life,which has triggered severe electromagnetic(EM)wave pollution.To face this challenge,developing EM wave absorbers with ultra-broadband absorption capacity is critically required... Electronic devices pervade everyday life,which has triggered severe electromagnetic(EM)wave pollution.To face this challenge,developing EM wave absorbers with ultra-broadband absorption capacity is critically required.Currently,nano-composite construction has been widely utilized to realize impedance match and broadband absorption.However,complex experimental procedures,limited thermal stability,and interior oxidation resistance are still unneglectable issues.Therefore,it is appealing to realize ultra-broadband EM wave absorption in single-phase materials with good stability.Aiming at this target,two high-entropy transition metal carbides(HE TMCs)including(Zr,Hf,Nb,Ta)C(HE TMC-2)and(Cr,Zr,Hf,Nb,Ta)C(HE TMC-3)ar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of which the microwave absorption performance is investigated in comparison with previously reported(Ti,Zr,Hf,Nb,Ta)C(HE TMC-1).Due to the synergistic effects of dielectric and magnetic losses,HE TMC-2 and HE TMC-3 exhibit better impedance match and wider effective absorption bandwidth(EAB).In specific,the exclusion of Ti element in HE TMC-2 endows it optimal minimum reflection loss(RL_(min))and EAB of−41.7 dB(2.11 mm,10.52 GHz)and 3.5 GHz(at 3.0 mm),respectively.Remarkably,the incorporation of Cr element in HE TMC-3 significantly improves the impedance match,thus realizing EAB of 10.5,9.2,and 13.9 GHz at 2,3,and 4 mm,respectively.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study lays on realizing ultra-broadband capacity in HE TMC-3(Cr,Zr,Hf,Nb,Ta),demonstr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high-entropy component design in tailoring the impedance mat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ition metal carbide(TMC) high-entropy ceramics electromagnetic(EM)wave absorption dielectric and magnetic loss coupling ultra-broadband absorption
原文传递
电磁泵中液态金属流体行为规律分析与流道阀体优化
10
作者 罗志伟 陈宝森 +4 位作者 邵伟明 周子翔 陈炳庆 卜曦晗 邹文慧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00-508,共9页
针对微电子封装行业中的选择性波峰焊技术需求,提出一种基于直流传导式电磁泵的解决方案.通过模拟仿真直角型、过渡型和锥型3种形状电磁泵流道阀体内部电流密度、出口速度、出口压力、体积力等因素,分析电磁泵内部金属流体行为规律,以... 针对微电子封装行业中的选择性波峰焊技术需求,提出一种基于直流传导式电磁泵的解决方案.通过模拟仿真直角型、过渡型和锥型3种形状电磁泵流道阀体内部电流密度、出口速度、出口压力、体积力等因素,分析电磁泵内部金属流体行为规律,以确定最适合锡液喷射的流道阀体形状,并进一步通过正交仿真模型优化阀体结构尺寸.最后将具有优化结构的波峰发生器与优化前的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锥型流道阀体能将电场和磁场较大程度地转化为动力,其能源利用率和驱动力最大,最适合锡液喷射.其优化尺寸为长38 mm,宽6 mm,高61 mm;优化后的波峰发生器的波峰高度和出口速度提高17.9%和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泵 液态金属 多场耦合 数值模拟 选择性波峰焊
下载PDF
一种基于电磁耦合馈电结构的双极化微带天线设计
11
作者 李希媛 郝晓云 +3 位作者 蒋海涛 贺晓萌 杨沛卓 宋立众 《现代电子技术》 2023年第3期11-16,共6页
文中设计了一种层叠结构的双极化微带天线,两个极化端口采用不同的电磁耦合馈电方式,激励起两个正交的辐射场模式,提高了极化端口之间的隔离度。设计的天线由三层介质极板组成,两个极化端口的馈电层分别位于不同的介质层上,端口1采用缝... 文中设计了一种层叠结构的双极化微带天线,两个极化端口采用不同的电磁耦合馈电方式,激励起两个正交的辐射场模式,提高了极化端口之间的隔离度。设计的天线由三层介质极板组成,两个极化端口的馈电层分别位于不同的介质层上,端口1采用缝隙耦合馈电,端口2采用振子临近耦合馈电,两个极化端口均从地板底部输出,适合于阵列应用。设计了一种工作于X波段的双极化方形微带贴片,在馈电结构上进行了匹配设计,实现两个极化端口的匹配和隔离。采用全波电磁仿真技术进行了结构设计和优化,仿真结果表明,在工作频率为9.85 GHz和10.15 GHz的频率范围内,该天线的两个极化端口的电压驻波比均小于2,极化端口的隔离度大于26 dB;在中心频点10 GHz处的增益分别约为5.79 dBi和5.17 dBi,带内增益平稳;虽然两个极化端口互异,但是在E面和H面上,两个极化端口表现出相接近的方向图,主瓣宽度均在80°左右,在主辐射方向上的交叉极化电平低于-25 dB。研究结果表明设计的双极化微带天线具有高隔离度和较为对称的辐射方向图性能,适合于在双极化阵列天线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带天线 层叠结构 双极化天线 电磁耦合馈电 阻抗匹配 全波仿真
下载PDF
木材/金属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22
12
作者 罗朝晖 朱家琪 黄泽恩 《木材工业》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25-27,共3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具有电磁屏蔽和抗静电功能的木材 /金属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 ,同时也提供了作者的一些试验结果。
关键词 木材/金属复合材料 电磁屏蔽 抗静电 人造板
下载PDF
可控微波场对煤体的孔隙结构及瓦斯吸附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1
13
作者 胡国忠 黄兴 +1 位作者 许家林 秦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374-379,共6页
采用容量法、低温氮吸附法和压汞法,分别开展了无可控微波场作用和可控微波场作用后的煤样的甲烷等温吸附实验与孔隙结构特性测定实验,分析了可控微波场作用后煤体的甲烷吸附量、比表面积与孔径分布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可控微波场作... 采用容量法、低温氮吸附法和压汞法,分别开展了无可控微波场作用和可控微波场作用后的煤样的甲烷等温吸附实验与孔隙结构特性测定实验,分析了可控微波场作用后煤体的甲烷吸附量、比表面积与孔径分布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可控微波场作用后的煤样的甲烷吸附曲线仍很好地遵守Langmuir方程,且可控微波场作用后煤样的甲烷吸附量小于无微波场作用的煤样;微波场作用对煤的孔隙结构与甲烷吸附特性的影响不随微波场的消失而消失,且随着微波场作用时间与功率的增加呈非线性变化;微波场的电磁辐射热效应与微波场的选择性作用特性引起的煤体损伤效应的综合作用改变了煤体的孔隙结构,影响了煤体的瓦斯吸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场 孔隙结构 吸附能力 热效应 损伤效应
下载PDF
电磁轨道发射中内弹道动力响应特性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永胜 鲁军勇 +3 位作者 谭赛 吴海 李白 姜远志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8-24,共7页
将轨道简化为移动载荷作用下固定在弹性支撑上的Bernoulli-Euler梁,通过静态电磁-结构耦合有限元模型求得外围封装的等效刚度,计算得到发射器的临界速度.另外,利用混合有限元/边界元法建立电磁-结构-运动多物理场耦合的动力学模型,求得... 将轨道简化为移动载荷作用下固定在弹性支撑上的Bernoulli-Euler梁,通过静态电磁-结构耦合有限元模型求得外围封装的等效刚度,计算得到发射器的临界速度.另外,利用混合有限元/边界元法建立电磁-结构-运动多物理场耦合的动力学模型,求得枢轨动态接触压力和轨道的应力应变分布特性.通过在轨道背面布置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利用测量数据验证了动力响应特性,并分析了弹丸在内弹道的稳定性.针对典型30 mm×30 mm矩形口径发射器,分析及试验结果表明:C型电枢对轨道的电磁挤压力在平顶沿起始时刻达到最大值,之后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减小;电枢通过引起的应力波在高速段容易与轨道中反射应力波发生共振,并且轨道在电枢运动的中间高速段区域受力最为集中,应力集中水平约是起始低速段区域的2.44倍;电枢运动高速段会出现晃动现象,进而引起上下轨道受力的不对称性.分析及试验结果对研究电磁轨道发射器内弹道动力响应特性和发射器结构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发射 动力响应 电磁-结构-运动耦合 有限元/边界元 应力波共振 光纤光栅 电枢晃动
下载PDF
级联电磁带隙结构对双频微带天线互耦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曦 梁昌洪 +1 位作者 刘松华 梁乐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383-2387,共5页
一种均匀面片尺寸的图钉型电磁带隙结构只能实现一个表面波带隙,而将不同参数的图钉型电磁带隙结构级联可以实现多个或宽带的表面波带隙。利用不同金属面片尺寸的图钉型电磁带隙结构级联的方法实现双带的表面波带隙。设计两种均匀的电... 一种均匀面片尺寸的图钉型电磁带隙结构只能实现一个表面波带隙,而将不同参数的图钉型电磁带隙结构级联可以实现多个或宽带的表面波带隙。利用不同金属面片尺寸的图钉型电磁带隙结构级联的方法实现双带的表面波带隙。设计两种均匀的电磁带隙结构,使其带隙范围分别覆盖天线的两个工作频带,然后将这两种结构级联起来,加载于两个缝隙天线单元之间。仿真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级联型的电磁带隙结构可以有效抑制表面波,在两个频率带内同时减小互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带天线 双频 电磁带隙结构 表面波带隙 互耦
下载PDF
纳米磁性金属电磁波吸收剂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7
16
作者 景茂祥 沈湘黔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3-16,共4页
分析了纳米磁性金属系材料的电磁波吸收机理,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对包括单元磁性金属粉、多元磁性合金粉、陶瓷基核/壳结构纳米磁性金属颗粒膜、磁性金属薄膜及纤维等磁性金属电磁波吸收剂的研究现状,指出纳米磁性金属材料有望满足新型... 分析了纳米磁性金属系材料的电磁波吸收机理,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对包括单元磁性金属粉、多元磁性合金粉、陶瓷基核/壳结构纳米磁性金属颗粒膜、磁性金属薄膜及纤维等磁性金属电磁波吸收剂的研究现状,指出纳米磁性金属材料有望满足新型吸波材料“薄、轻、宽、强”的要求,并提出了今后纳米磁性金属吸收剂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剂 纳米磁性金属 吸波机制核/壳结构
下载PDF
矩形金属机壳孔缝电磁耦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刚 孙靖虎 +1 位作者 李兵 张晓阳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22-1227,共6页
针对矩形金属机壳上孔缝在高功率电磁环境下的电磁耦合问题,提出了一种使用模式匹配法和基于矩量法求解的混合位积分方程来分析孔缝电磁耦合特性的全波混合算法.该算法考虑了高次模、孔缝形状、孔缝厚度以及入射波极化方向等因素对电磁... 针对矩形金属机壳上孔缝在高功率电磁环境下的电磁耦合问题,提出了一种使用模式匹配法和基于矩量法求解的混合位积分方程来分析孔缝电磁耦合特性的全波混合算法.该算法考虑了高次模、孔缝形状、孔缝厚度以及入射波极化方向等因素对电磁耦合特性的影响.通过将数值仿真结果与经典孔缝电磁耦合模型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算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与经典的时域有限差分法相比,该算法具有很高的计算效率.研究结果表明:有孔金属机壳在外界强电磁辐射条件下具有明显的谐振效应,在谐振频率点,耦合进入机壳的电场将大大增强,且孔缝附近以及机壳中心的耦合电场峰值要高于其他位置的耦合电场峰值;随着机壳表面上孔缝厚度的增加,耦合进入其内部的电场也在减弱;当机壳上的孔缝为矩形且入射波的电场极化方向平行于矩形缝隙的短边时,对应于该极化方向的孔缝电场耦合强度是所有极化方向中最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 电磁耦合 数值计算 金属机壳 矩形孔缝
下载PDF
基于矢量理论分束器设计方法及其机理的探讨
18
作者 黄海漩 徐平 +3 位作者 阮双琛 杨拓 袁霞 黄燕燕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2-177,共6页
分析以矢量理论求解二元简单周期结构衍射效率的原理和过程,探讨一种高性能偶数分束器设计方法,通过自编程序在太赫兹波段获得二元结构偶数分束器,有效抑制了零级衍射,突破传统标量方法设计的局限性.探讨了该设计方法利用共振效应及倏... 分析以矢量理论求解二元简单周期结构衍射效率的原理和过程,探讨一种高性能偶数分束器设计方法,通过自编程序在太赫兹波段获得二元结构偶数分束器,有效抑制了零级衍射,突破传统标量方法设计的局限性.探讨了该设计方法利用共振效应及倏逝波传播效应抑制零级衍射光,以及将能量分配到其他非零级次上的物理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波物理 亚波长 二元结构 偶数分束器 严格耦合波法 抑制零级衍射
下载PDF
一种选择性增强光谱吸收比/发射率的薄膜结构
19
作者 符策基 谭文长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85-287,共3页
本文利用严格耦合波分析(RCWA)的方法数值求解并分析了一个半导体硅和金属银组成的复合薄膜结构,该结构的界面处具有一维周期性的微槽结构。结果显示,微槽结构的存在大大增强了该复合薄膜结构在硅能隙对应波长附近的光谱吸收比/发射率,... 本文利用严格耦合波分析(RCWA)的方法数值求解并分析了一个半导体硅和金属银组成的复合薄膜结构,该结构的界面处具有一维周期性的微槽结构。结果显示,微槽结构的存在大大增强了该复合薄膜结构在硅能隙对应波长附近的光谱吸收比/发射率,而在波长大于能隙波长区域仍然保持较低吸收比/发射率。增强原因是由于界面处的电磁表面波(electromagnetic surface wave)被激发以及微槽多阶衍射波的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调整微槽的几何尺寸可对该复合薄膜结构的吸收比/发射率进行优化。这种结构在光电能量转换系统中有潜在用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格耦合波分析 热辐射 薄膜结构 电磁表面波
下载PDF
井下金属结构近场耦合大环发射天线电磁波能量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范思涵 杨维 刘俊波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8-127,共10页
当井下巷道内分布的金属结构处于大环发射天线近场时,会耦合大环发射天线的电磁波能量。一旦金属结构存在断点并发生刮擦,可能会以刮擦放电的形式产生放电火花并点燃瓦斯气体,对煤矿井下安全造成威胁。针对该问题,从近场耦合危险系数及... 当井下巷道内分布的金属结构处于大环发射天线近场时,会耦合大环发射天线的电磁波能量。一旦金属结构存在断点并发生刮擦,可能会以刮擦放电的形式产生放电火花并点燃瓦斯气体,对煤矿井下安全造成威胁。针对该问题,从近场耦合危险系数及安全距离2个方面分析了井下金属结构近场耦合大环发射天线电磁波能量的安全性。通过建立金属结构近场耦合大环发射天线电磁波能量等效电路,推导出近场耦合危险系数表达式和金属结构与大环发射天线之间的安全距离的表达式。分析了大环发射天线半径、金属结构等效接收线圈半径、刮擦放电火花负载、金属结构与大环发射天线之间的距离对近场耦合危险系数和安全距离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近场耦合危险系数随大环发射天线半径的增大先稍增大再稍减小或一直增大;刮擦放电火花负载在一定条件下可使近场耦合危险系数达到峰值,当大环发射天线半径大于等于金属结构等效接收线圈半径时,峰值处的近场耦合危险系数有可能超过近场耦合危险系数临界值0.46,可能会造成危险;当大环发射天线半径小于金属结构等效接收线圈半径时,峰值处的近场耦合危险系数大部分情况下小于临界值0.46,造成危险的可能性较小;环发射天线半径在一定条件下可使近场耦合危险系数达到峰值,峰值处的近场耦合危险系数随金属结构等效接收线圈半径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超过近场耦合危险系数临界值0.46的可能性较大,这种耦合在瓦斯气体环境中很可能造成危险。安全距离随大环发射天线半径的增大而增大,即刮擦放电火花负载上电磁波能量的安全性随大环发射天线半径的增大而降低;当大环发射天线半径大于等于金属结构等效接收线圈半径时,安全距离随金属结构等效接收线圈半径的增大而增大,即刮擦放电火花负载上电磁波能量的安全性随金属结构等效接收线圈半径的增大而降低;当大环发射天线半径小于金属结构等效接收线圈半径时,安全距离随金属结构等效接收线圈半径的增大先缓慢增大再减小,即刮擦放电火花负载上电磁波能量的安全性随金属结构等效接收线圈半径的增大先降低再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无线通信 大环发射天线 金属结构 近场耦合 电磁波能量 放电火花 近场耦合危险系数 安全距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