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攀枝花大田地区康定群咱里组变质杂岩P—T—t轨迹及其构造意义
1
作者 张宝玲 陈友良 +3 位作者 欧何琼 付于真 殷桂芹 顾孟娟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81-896,共16页
扬子板块西缘的康定杂岩为一套由侵入岩和变质岩共同组成的岩浆—变质混合杂岩,是研究罗迪尼亚超大陆裂解的重要窗口。长期以来对康定杂岩中的岩浆杂岩研究较多,但对变质杂岩研究较为薄弱。为全面了解康定杂岩形成的构造背景及成因机制... 扬子板块西缘的康定杂岩为一套由侵入岩和变质岩共同组成的岩浆—变质混合杂岩,是研究罗迪尼亚超大陆裂解的重要窗口。长期以来对康定杂岩中的岩浆杂岩研究较多,但对变质杂岩研究较为薄弱。为全面了解康定杂岩形成的构造背景及成因机制,笔者等对扬子板块西缘的攀枝花大田地区康定群咱里组石榴夕线黑云斜长片麻岩进行了详细的岩相学、矿物地球化学、变质P—T条件估算研究,同时对同一层位的石榴二云片岩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分析。结果表明:石榴夕线黑云斜长片麻岩可识别出三期变质矿物组合:进变质阶段矿物组合(M1)为石榴子石变斑晶核部及其核部包裹体(石榴子石核部+第一期黑云母+第一期夕线石+钛铁矿+石英),P—T条件为609~690℃—0.2~0.3 GPa;峰期变质阶段矿物组合(M2)为石榴子石变斑晶幔部及变基质矿物(石榴子石幔部+第二期黑云母+第二期夕线石+斜长石+石英),P—T条件为643~732℃—0.20~0.51 GPa;退变质阶段矿物组合(M3)为石榴子石变斑晶边部及变基质矿物(石榴子石边部+第二期黑云母+第二期夕线石+斜长石+石英),P—T条件为602~687℃—0.27~0.39 GPa。石榴夕线黑云斜长片麻岩记录了具近等压冷却型(IBC)的逆时针P—T演化轨迹;石榴二云片岩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区内的变质时代为842±10 Ma,综合分析表明:扬子板块西缘的变质杂岩形成于拉张环境,结合区内的同期岩浆活动特征,认为区内新元古代变质事件可能与超级地幔柱引发的岩浆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田地区 康定群变质杂岩 逆时针P—T轨迹 变质时代 构造意义
下载PDF
小兴安岭“前寒武纪”风水沟河群的形成时代及其构造意义:来自锆石U-Pb年代学及古生物化石证据
2
作者 李小玉 冯志强 +4 位作者 张虔菡 杜兵盈 张铁安 王瑶 张佳音 《世界地质》 CAS 2023年第2期230-244,共15页
为探明中亚造山带东段兴安地块的基底属性及岩石组合,笔者选择以小兴安岭地区前人划定的前寒武纪风水沟河群为研究对象,通过岩相学、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及古生物化石等分析方法,对风水沟河群的岩石组合、形成时代及成因进行了详... 为探明中亚造山带东段兴安地块的基底属性及岩石组合,笔者选择以小兴安岭地区前人划定的前寒武纪风水沟河群为研究对象,通过岩相学、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及古生物化石等分析方法,对风水沟河群的岩石组合、形成时代及成因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风水沟河群主要由变粒岩、片麻岩、大理岩、千枚岩和片岩等一系列变质岩组成,其中黑云斜长片麻岩的原岩年龄为389~387 Ma,片理化二云母红柱石角岩的原岩年龄为(284±5)Ma,黑云斜长片岩的原岩年龄为(261±2)Ma。上述特征结合本次在黑色含矽线红柱堇青二云变粒岩(具角岩化)中发现早二叠世的腕足化石,证明风水沟河群可能形成于晚古生代,并非形成于前寒武纪,可能为古亚洲洋分支俯冲于额尔古纳—兴安地块之下形成的俯冲-增生杂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兴安岭 风水沟河群 变质杂岩 锆石U-PB定年
下载PDF
Zircon SHRIMP U-Pb Dating and Neoproterozoic Metamorphism of Kangding and Yuanmou Intrusive Complexes,Sichuan and Yunnan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大鹏 陈岳龙 +1 位作者 罗照华 赵俊香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6期897-908,共12页
To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metamorphic intrusions along the west margin of the Yangtze craton and their metamorphic history after crystallization, the petrochemical and trace element geochemical characters, zi... To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metamorphic intrusions along the west margin of the Yangtze craton and their metamorphic history after crystallization, the petrochemical and trace element geochemical characters, zircon SHRIMP U-Pb dating, and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coexisting hornblendes and plagioclases from Neoproterozoic metamorphic intrusions in Kangding (康定), Sichuan (四川) Province, and Yuanmou (元谋), Yunnan (云南) Province, were studied. Combined with the former published data, 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Kangding granitic plutons and Yuanmou complex in the west margin of the Yangtze craton generally formed at the same period. Metamorphic event at ~700 Ma existed extensively, at least covering from Kangding area in Sichuan to the Eshan (峨山) area in Central Yunnan. Moreover, amphibolite facies may represent the peak regional metamorphic cond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angtze craton kangding-Yuanmou complex SHRIMP metamorphic history.
原文传递
早元古陡岭群变质杂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1
4
作者 赵子然 万渝生 +1 位作者 张寿广 魏春景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48-159,共12页
河南省淅川县大陡岭至西峡县田关一带分布的陡岭群变质杂岩,由角闪岩相的变质岩石组成,主要包括片麻岩、钙硅酸粒岩、斜长角闪岩,夹少量的大理岩、石墨片岩和极少量的石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片麻岩的原岩为一套泥砂质的沉积... 河南省淅川县大陡岭至西峡县田关一带分布的陡岭群变质杂岩,由角闪岩相的变质岩石组成,主要包括片麻岩、钙硅酸粒岩、斜长角闪岩,夹少量的大理岩、石墨片岩和极少量的石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片麻岩的原岩为一套泥砂质的沉积碎屑岩,具有后太古沉积岩的组成特点,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环境;透辉石变粒岩的原岩为钙砂质的沉积碎屑岩,但可能与片麻岩有着不同的物源区;斜长角闪岩有明显不同的两种产出状态和不同的两类稀土模式,一类呈夹层状与片麻岩互层产出,总稀土含量较低和不强的轻重稀土分离,原岩为非大洋型的拉斑玄武质火山岩;另一类则呈透境状产出,并具有很高的总稀土含量和强的轻重稀土分离,及明显的Eu负异常,原岩为拉斑玄武质的深成侵入岩。陡岭群变质杂岩有与秦岭群类似的岩石组合、原岩建造和时代等特征,形成于非大洋的活动大陆边缘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陡岭群 变质杂岩 地球化学 岩石地球化学
下载PDF
吕梁山前寒武纪野鸡山群火山岩的地质学、地球化学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36
5
作者 刘树文 李秋根 张立飞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47-560,共14页
吕梁山前寒武纪变质杂岩位于华北克拉通中部带中段西侧。其中野鸡山群位于该杂岩的中西部,呈NNE-SSW向狭长带状展布。野鸡山群的底部保存了变质的滨海-浅海相的砾岩和粗砂岩,中部主体岩性为变质玄武岩和玄武质安山岩,保存了良好的枕状构... 吕梁山前寒武纪变质杂岩位于华北克拉通中部带中段西侧。其中野鸡山群位于该杂岩的中西部,呈NNE-SSW向狭长带状展布。野鸡山群的底部保存了变质的滨海-浅海相的砾岩和粗砂岩,中部主体岩性为变质玄武岩和玄武质安山岩,保存了良好的枕状构造,发育同期辉长岩浅成侵入体,并有少量的变质安山岩、英安岩和流纹岩。变质火山岩之上发育了良好的薄层状复理石沉积,记录了深水海相火山喷发和沉积特征。复理石之上以角度不整合沉积了河流相砾岩和含砾砂岩。岩石化学分析表明,野鸡山群火山岩有右斜式稀土配分模式,稀土总量在101×101^(-6)~240×10^(-6)范围内,(La/Yb)_N比值在6~13之间变化。随着SiO_2的增加(La/Yb)_N和负Eu异常明显增加。在原始地幔标准化的蛛网图上,所有的岩石都表现了明显的Nb、Ta、Sr、P、Ti负异常。岩石成因研究揭示这套变质火山岩组合的原始岩浆导源于成分相当于尖晶石二辉橄榄岩与石榴石二辉橄榄岩大约以等量混合地幔源区的低度部分熔融。岩浆演化过程中经历了单斜辉石和少量斜长石的分离结晶,并在上升过程中受到了地壳物质的混染。综合地质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结合前人的Sm-Nd同位素研究成果,野鸡山群变质火山岩组合最有可能形成于大陆边缘岛弧的弧后靠近岛弧一侧的构造背景,其形成可能与古元古代晚期洋壳俯冲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鸡山群 变质火山岩 岩石成因 构造背景 前寒武纪 吕梁杂岩
下载PDF
云开地区变质沉积岩碎屑锆石U-Pb年龄、Lu-Hf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6
6
作者 韩坤英 许可娟 +4 位作者 高林志 丁孝忠 任留东 刘燕学 庞健峰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939-2956,共18页
华夏陆块西南部云开地块变质杂岩主要由天堂山岩群和云开群以及古生代花岗质岩石组成。天堂山岩群主要由片麻岩、变粒岩、石英岩等岩石组成,变质程度较深;云开群主要由片岩、板岩、千枚岩、变质砂岩等岩石组成。应用LA-ICP-MS U-Pb微区... 华夏陆块西南部云开地块变质杂岩主要由天堂山岩群和云开群以及古生代花岗质岩石组成。天堂山岩群主要由片麻岩、变粒岩、石英岩等岩石组成,变质程度较深;云开群主要由片岩、板岩、千枚岩、变质砂岩等岩石组成。应用LA-ICP-MS U-Pb微区定年和Lu-Hf同位素分析以及全岩地球化学分析方法,本文对天堂山岩群和云开群变质沉积岩进行了研究。在阴极发光图像中,变质沉积岩的锆石显示岩浆震荡环带,但普遍遭受重结晶改造及存在变质增生边。由于变质增生边普遍较窄,U-Pb定年和Hf同位素分析几乎都在具岩浆环带和重结晶结构的成分域上完成的。具岩浆环带和重结晶结构的成分域的Th/U比值普遍大于0.1。年龄变化从>3000~500Ma,但主要集中在600~1200Ma之间,主峰值为960Ma左右。碎屑锆石的ε_(Hf)(t)值在-25.6~15.4之间,两阶段Hf模式年龄在972~4496Ma之间。全岩地球化学分析显示LREE富集,HREE亏损,具有较明显的负Eu异常(δEu=0.55~0.71),天堂山岩群与云开群REE配分模式一致,反映源区物质相似,主要来源于花岗质地壳物质。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可得出如下结论:天堂山岩群与云开群形成时代没有明显差别,虽然它们在变质变形方面存在较明显区别;天堂山岩群和云开群沉积时代为古生代早期-新元古代;格林威尔期岩浆岩为主要物源区,新元古代时期华夏陆块处于格林威尔造山带内与之相邻;华夏陆块存在太古宙古老陆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开地区 碎屑锆石 年龄 LU-HF同位素 天堂山岩群 云开群
下载PDF
苏鲁造山带南缘岩石-地层格架 被引量:10
7
作者 潘明宝 张庆龙 +2 位作者 陈火根 王浩 郭令智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848-854,共7页
系统总结了苏鲁造山带南缘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所取得的进展,将东海杂岩分解为新太古代至古元古代东海岩群和变质侵入岩。东海岩群由毛北岩组、演马场岩组、武强山岩组、虎山岩组和摩天岭岩组构成;变质花岗质侵入岩分为早期面状侵入体和晚... 系统总结了苏鲁造山带南缘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所取得的进展,将东海杂岩分解为新太古代至古元古代东海岩群和变质侵入岩。东海岩群由毛北岩组、演马场岩组、武强山岩组、虎山岩组和摩天岭岩组构成;变质花岗质侵入岩分为早期面状侵入体和晚期点状侵入体,超基性岩包体分为北西许沟岩带和南东蒋庄-岗尚岩带,变质杂岩呈一系列北东向和近东西向构造岩块分布,超高压变质岩块划分为4个岩片,密集发育晋宁期韧性推覆剪切带,后期普遍为印支期滑脱韧性剪切带叠加,形成复杂的韧性剪切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岩群 构造岩块 超高压变质作用 苏鲁造山带
下载PDF
澜沧江杂岩带澜沧群浅变质岩系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28
8
作者 王舫 刘福来 +1 位作者 冀磊 刘利双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975-2985,共11页
澜沧群出露于滇西"三江"地区的南段,其主要岩石由遭受低级变质作用改造的泥质岩和基性火山岩组成。这些岩石普遍经历了古特提斯洋的闭合以及随后的洋陆俯冲过程,是研究古特提斯洋俯冲-碰撞过程的重要窗口。但是有关澜沧群的... 澜沧群出露于滇西"三江"地区的南段,其主要岩石由遭受低级变质作用改造的泥质岩和基性火山岩组成。这些岩石普遍经历了古特提斯洋的闭合以及随后的洋陆俯冲过程,是研究古特提斯洋俯冲-碰撞过程的重要窗口。但是有关澜沧群的形成时代、物质来源以及形成的构造背景等一系列问题长期以来存在着多种争议。本文对澜沧群中3件石英岩和1件绢云母变质石英砂岩样品中分选出的碎屑锆石进行了阴极发光图像分析和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澜沧群浅变质岩系碎屑锆石具有明显或弱的振荡环带和较高的Th/U比值,表明岩浆成因。年代学分析结果表明,4件浅变质岩石样品均得到了两组主要年龄峰值,分别为530Ma和930Ma、570Ma和915Ma、540Ma和960Ma、570Ma和910Ma。本次研究中碎屑锆石U-Pb年龄主要分布在570~530Ma和960~910Ma。其中,最年轻的碎屑锆石年龄峰值~530Ma,支持了前人认为澜沧群沉积时代为中奥陶纪(462~454Ma)的认识。本研究中澜沧群浅变质岩系碎屑锆石年龄分布特征表明源区可能主要为泛非期和罗迪尼亚超大陆聚合-裂解过程中形成的岩浆岩。碎屑锆石磨圆较好指示其经历了较长距离的搬运。澜沧群浅变质岩系碎屑锆石与羌塘、特提斯喜马拉雅和拉萨地体变沉积岩或地层中碎屑锆石具有相似的年龄分布特征,表明它们可能具有相似的源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定年 浅变质岩系 澜沧群 澜沧江杂岩带 古特提斯洋
下载PDF
米仓山西段地质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2
9
作者 刘登忠 魏显贵 +1 位作者 杜思清 徐新煌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4-11,共8页
通过米仓山西段1∶5万区域地质调查研究,从元古界火地垭群中解体出后河岩群,属太古-早元古代。认为前震旦纪变质基底以穹盆构造、叠加褶皱、多期面理置换、韧性剪切带为特色,确立了光雾山推覆构造,提出盖层变形以层滑褶皱为主。... 通过米仓山西段1∶5万区域地质调查研究,从元古界火地垭群中解体出后河岩群,属太古-早元古代。认为前震旦纪变质基底以穹盆构造、叠加褶皱、多期面理置换、韧性剪切带为特色,确立了光雾山推覆构造,提出盖层变形以层滑褶皱为主。对岩浆杂岩成功地进行了解体,认为侵入岩具多种成因类型并具多旋回演化特点,指出地台边缘的层序地层有别于陆棚边缘经典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仓山 变质基底 后河岩群 构造样式 岩浆杂岩 层序地~层
下载PDF
一种刚玉夕线钾长片麻岩的岩石学矿物学特征及形成环境 被引量:8
10
作者 沈其韩 耿元生 +1 位作者 王新社 吴春明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9-106,共8页
刚玉夕线钾长片麻岩是产于新太古代迭布斯格岩群中的一种低Si、高Al、高K的特殊岩石,主要包括刚玉钾长金红石片麻岩、黑云夕线钾长金红石片麻岩2种岩石组合,呈互层状产出。刚玉、夕线石和钾长石是通过白云母的变质分解和白云母+SiO2的... 刚玉夕线钾长片麻岩是产于新太古代迭布斯格岩群中的一种低Si、高Al、高K的特殊岩石,主要包括刚玉钾长金红石片麻岩、黑云夕线钾长金红石片麻岩2种岩石组合,呈互层状产出。刚玉、夕线石和钾长石是通过白云母的变质分解和白云母+SiO2的变质反应而生成的。形成温度约为720~760℃,压力约为0.6~0.8GPa。由于温度和压力稍高,岩石中已开始出现重熔钾长石细脉。环带状次生白云母的出现属退变质反应。变质程度为区域中高温变质作用,达高角闪岩相,与围岩的变质程度一致。其原岩是在较短的稳定条件下由富K、富Al的花岗质岩石经强烈风化搬运进入大陆边缘沉积盆地,再经化学分解和沉积作用而形成的不同的原岩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玉夕线钾长片麻岩 迭布斯格岩群 变质反应 区域中高温变质作用 原岩组合
下载PDF
扬子克拉通北缘米仓山地区前震旦纪变质作用特征 被引量:8
11
作者 何政伟 魏显贵 +2 位作者 刘援朝 马润则 肖渊甫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1999年第1期34-38,共5页
扬子克拉通北缘米仓山地区前震旦纪变质岩系由后河岩群、八角树片麻杂岩和火地垭群组成。研究表明。
关键词 后河岩群 火地垭群 变质作用 米仑山 变质岩
下载PDF
桂东南云开岩群斜长角闪岩的变质作用PT轨迹及其动力学意义 被引量:4
12
作者 覃小锋 王核 +6 位作者 钟锋运 周府生 胡贵昂 李广宁 谢凌锋 周开华 潘艺文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4-244,共11页
桂东南中新元古界云开岩群是一套中浅变质岩系,并形成一系列绿片岩相-角闪岩相的递增变质带,通过对云开岩群角闪岩相变质带(十字石-蓝晶石带)中斜长角闪岩变质作用的PT轨迹的系统研究显示,其包括了由早期绿片岩相变质阶段(M1)→峰期角... 桂东南中新元古界云开岩群是一套中浅变质岩系,并形成一系列绿片岩相-角闪岩相的递增变质带,通过对云开岩群角闪岩相变质带(十字石-蓝晶石带)中斜长角闪岩变质作用的PT轨迹的系统研究显示,其包括了由早期绿片岩相变质阶段(M1)→峰期角闪岩相变质阶段(M2)→近等温降压变质阶段(M3)→近等压降温变质阶段(M4)→晚期绿片岩相退变质阶段(M5)五个阶段的顺时针PT演化轨迹,其地质动力学过程属于典型的板块俯冲碰撞→抬升模式,表明云开地块北缘造山带的地质构造演化经历了俯冲碰撞及碰撞后的快速抬升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开岩群 变质作用PT轨迹 斜长角闪岩 桂东南地区
下载PDF
藏北若拉岗日岩群变质火山岩的基本特征及构造属性 被引量:6
13
作者 于远山 朱同兴 +2 位作者 张启跃 金灿海 周帮国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5年第4期17-26,共10页
藏北的若拉岗日岩群,因处于拉竹龙-金沙江缝合带南缘,其成生背景及构造属性历来倍受关注。白头山、岗盖日、狮头山等地的若拉岗日岩群主要为一套变质中基性火山岩系,不同地段夹杂大理岩、变质砂板岩、硅质岩、超基性岩等小岩片或块体,... 藏北的若拉岗日岩群,因处于拉竹龙-金沙江缝合带南缘,其成生背景及构造属性历来倍受关注。白头山、岗盖日、狮头山等地的若拉岗日岩群主要为一套变质中基性火山岩系,不同地段夹杂大理岩、变质砂板岩、硅质岩、超基性岩等小岩片或块体,分别具有洋岛型、洋脊型及岛弧型火山岩的基本特征,并构成白头山西以岛弧火山岩为主的弧火山岩片,岗盖日以洋脊型变玄武岩为主夹杂硅质岩、超基性岩小岩片而共同组成的蛇绿混杂岩片及白头山、狮头山以洋岛型火山岩为主夹杂碳酸盐岩块体的大洋海山岩片,从而指出该区若拉岗日岩群为一套不同构造属性的火山岩与大理岩、硅质岩、超基性岩等相伴的构造混杂岩,其中既有某大洋的产物,又有某洋岛及陆缘岛弧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若拉岗日岩群 变质火山岩 藏北
下载PDF
遥感技术在喀喇昆仑区域地层对比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刚 张瑞江 赵福岳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04年第1期47-50,共4页
喀喇昆仑地区康西瓦断裂以南被划为晚三叠世的变质杂岩,由两套影像特征迥然不同的岩石组成,其中一套与塔里木板块的结晶基底非常相似,野外实勘证实这是一套深变质岩,其岩性组合及变形变质特征与塔里木板块的元古界一致;另一套为晚三叠... 喀喇昆仑地区康西瓦断裂以南被划为晚三叠世的变质杂岩,由两套影像特征迥然不同的岩石组成,其中一套与塔里木板块的结晶基底非常相似,野外实勘证实这是一套深变质岩,其岩性组合及变形变质特征与塔里木板块的元古界一致;另一套为晚三叠世地层。两套地层间为一条在遥感图像上具有明显的线性特征但还未曾识别的大型断裂,根据对两侧地质环境的分析,认为它可能是一条重要的地质界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技术 喀喇昆仑 三叠系 变质杂岩 元古界 断裂 地质界线
下载PDF
滇东南猛洞岩群变质-变形研究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7
15
作者 谭洪旗 刘玉平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42,共28页
猛洞岩群出露于中越边境滇东南老君山地区,是一套前寒武系变质沉积-岩浆杂岩,其所处大地构造位置特殊,对滇东南地质演化,乃至华南大陆西端以及特提斯构造域形成与演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在系统野外调研基础上,本文利用光学显微镜、电... 猛洞岩群出露于中越边境滇东南老君山地区,是一套前寒武系变质沉积-岩浆杂岩,其所处大地构造位置特殊,对滇东南地质演化,乃至华南大陆西端以及特提斯构造域形成与演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在系统野外调研基础上,本文利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等微观研究手段,对猛洞岩群变质-变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研究发现,猛洞岩群地层宏观构造发育同构造分泌结晶脉、顺层褶皱、透镜体等,微观构造发育云母鱼构造、膝折构造、石英矩形条带等现象。显微组构统计表明猛洞岩群经历过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向、近东西向、北东-南西(近南北向)挤压过程,与上述宏观、微观现象基本一致。同时,猛洞岩群片岩中黑云母-石榴石温压计分别为429℃、0.5GPa,片麻岩中电气石-黑云母温度计平均温度为546℃,为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石英斜长角闪片麻岩中榍石和金红石TIMS U-Pb同位素年龄分别为236Ma和170Ma。以上工作表明,滇东南猛洞岩群记录了多期变质-变形作用,其中主期变质-变形年龄为236Ma,控制了变质杂岩系的宏观构造格架,其应力(σ1)为南东-北西向挤压,近南北向、近东西向挤压可能为与上述主应变相匹配的次级应变方向;但北东-南西向挤压可能为主变质-变形之后的另一次变质-变形产物,时间限定为170Ma,代表老君山穹窿燕山早期的伸展-剪切活动。因此,本文认为老君山-Song Chay穹窿先后经历了印支期南北向推覆挤压作用,晚印支期-早燕山期伸展-剪切作用以及中晚燕山期接触变质作用;且老君山穹窿开始隆升时限为236Ma左右,与周边的特提斯闭合、碰撞时间基本一致;至170Ma穹窿发生垮塌后的伸展剪切活动。文山-麻栗坡NE方向广泛发育印支期飞来峰及异地岩,可能指示包括猛洞岩群在内的前印支期地层是一套从越南北部推覆而至的外来岩体。上述认识为华南西端的构造演化探讨提供了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变形 组构 温压计 年代学 猛洞岩群 老君山 滇东南
下载PDF
河北阜平平阳片麻状奥长花岗岩的地质和岩相学特征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西平 万渝生 杨崇辉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1期61-72,共12页
平阳片麻状奥长花岗岩位于河北阜平县平阳镇一带,围岩为包括混合岩和片麻岩在内的变质表壳岩,层位上相当于阜平群的下部。研究表明平阳地区空间上存在高级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和深熔作用的“三位一体”,因而由变质岩到花岗岩显示了... 平阳片麻状奥长花岗岩位于河北阜平县平阳镇一带,围岩为包括混合岩和片麻岩在内的变质表壳岩,层位上相当于阜平群的下部。研究表明平阳地区空间上存在高级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和深熔作用的“三位一体”,因而由变质岩到花岗岩显示了系统的岩石学、岩相学以及产出关系上的渐变过渡特点。花岗岩中的变质表壳岩以及部分包体不仅在岩性上可和外围的同类岩石对比,而且也显示了明显的深熔作用改造的痕迹。有较为充分的证据表明平阳片麻状花岗岩总体上是原地深熔的奥长花岗岩,局部发生了一定尺度的位移。平阳地区变质表壳岩的深熔作用经历了以流体活动占主导地位、以矿物的溶解和重结晶为主要特点的早期阶段,演变为以部分矿物的熔融占主导地位的高级阶段。平阳片麻状奥长花岗岩的形成代表了阜平岩群变质表壳岩深熔作用的高级演化阶段,对于客观认识阜平岩群的组成和地质演化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 平阳片麻状奥长花岗岩 阜平岩群 变质表壳岩 混合岩化作用 深熔作用 岩石学 岩相学 变质作用
下载PDF
安徽洪镇地区董岭群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继林 何斌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39-1246,共8页
安徽洪镇地区的董岭群为一套以二长片麻岩为主的中深变质岩系,长期以来被认为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古元古代的变质结晶基底,因作为洪镇变质核杂岩的"变质核"而受到广泛关注。为了能够更好地揭示华南前寒武纪的大地构造演化和洪镇"变质核... 安徽洪镇地区的董岭群为一套以二长片麻岩为主的中深变质岩系,长期以来被认为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古元古代的变质结晶基底,因作为洪镇变质核杂岩的"变质核"而受到广泛关注。为了能够更好地揭示华南前寒武纪的大地构造演化和洪镇"变质核杂岩"的成因,本文对洪镇地区董岭群主体的二长片麻岩进行了碎屑锆石LA-ICP-MS U-Pb定年,获得了760-830 Ma、1930-2060 Ma和2360-2530 Ma 3个主要年龄区间。这一年龄谱与扬子克拉通前寒武纪的碎屑锆石年龄分布特征类似,暗示董岭群的物质源于其附近克拉通物质的剥蚀及搬运;其中最年轻的锆石年龄为768±16 Ma,这一年龄限定了董岭群地层时代下限,结合其上覆盖层为震旦系(底界小于635 Ma),将董岭群的地层时代限定于新元古代,这一结论否定了其为古元古代古老变质结晶基底的说法。综合近年来的研究,扬子板块西缘及东南缘目前并未发现太古宙-古元古代的结晶基底。另外,由于董岭群地层时代的重新厘定,得知这一地区并不存在大规模地层缺失和大规模剥离断层,因此前人提出的洪镇"变质核杂岩"的构造模型值得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岭群 碎屑锆石U-PB年龄 新元古代 变质结晶基底 变质核杂岩
下载PDF
金沙江变质杂岩的岩石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孔华 段嘉瑞 +1 位作者 何绍勋 宋辉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6期642-645,共4页
介绍了云南东川金沙江变质杂岩的地质背景,较详细地分析了变质杂岩的岩石学、岩石化学特征,鉴定出钠长黑云片岩、浅变质火山岩的原岩为细碧质凝灰岩,可与下元古界河口群变钠质火山岩系对比,是昆阳群地层的基底变质岩系,它的出露可... 介绍了云南东川金沙江变质杂岩的地质背景,较详细地分析了变质杂岩的岩石学、岩石化学特征,鉴定出钠长黑云片岩、浅变质火山岩的原岩为细碧质凝灰岩,可与下元古界河口群变钠质火山岩系对比,是昆阳群地层的基底变质岩系,它的出露可能是地壳多层次伸展滑脱的结果,为进一步探讨该区的地质构造演化提供了事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杂岩 细碧岩 河口群 岩石学 地质意义
下载PDF
四川冕宁冶勒变质火山沉积岩系中微古植物的发现及意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玉禄 邓强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1999年第1期101-105,共5页
位于扬子地台西缘康滇地轴中段的冶勒变质杂岩体中分布的变质火山沉积岩系,首次发现微古植物化石,计有11个属36个种,时代确定为中新元古代蓟县系—青白口系,为岩系的划分及归属提供了依据,证实有褶皱基底的存在。
关键词 火山沉积岩系 微古植物 变质杂岩 新元古代
下载PDF
西藏班戈地区念青唐古拉岩群的变质岩特征及变质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任强 马俊明 侯召硕 《吉林地质》 2017年第1期22-24,54,共4页
西藏念青唐古拉地区作为新发现的金属成矿带,是我国新原材料的接替基地,因此,对该地区进行变质作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野外宏观调查、室内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等,证明念青唐古拉岩群的原岩为一套泥砂质成分碎屑岩夹基性火... 西藏念青唐古拉地区作为新发现的金属成矿带,是我国新原材料的接替基地,因此,对该地区进行变质作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野外宏观调查、室内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等,证明念青唐古拉岩群的原岩为一套泥砂质成分碎屑岩夹基性火山岩和少量的碳酸盐岩的火山-沉积岩系。综合变质矿物共生组合分析,变质岩主要为高角闪岩—低角闪岩相,变质相系为中压相系。结合区域大地构造背景,认为念青唐古拉岩群的变质作用类型为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念青唐古拉岩群 变质相 变质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