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魏晋风度到盛唐精神——以文人个性和玄儒关系的演变为核心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怀荣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5-60,共6页
“盛唐精神”是在对“魏晋风度”进行完善、修正的基础上 ,形成的一种新的民族文化理想和精神范式。从文人个性和玄儒关系的演变来看 ,自然适意、脱俗求奇以及心灵需求的多样化构成了它最重要的三大特征。在盛唐文人身上 ,魏晋文人普遍... “盛唐精神”是在对“魏晋风度”进行完善、修正的基础上 ,形成的一种新的民族文化理想和精神范式。从文人个性和玄儒关系的演变来看 ,自然适意、脱俗求奇以及心灵需求的多样化构成了它最重要的三大特征。在盛唐文人身上 ,魏晋文人普遍具有的内在紧张和焦虑已经消除 ,仕与隐、玄与儒均得到了较为完满的统一。因而 ,他们的人格更健全 ,审美心理更加恬静平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盛唐精神 文人个性 玄儒合流
下载PDF
圣西门论法国革命 被引量:2
2
作者 董煊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41-144,共4页
圣西门的法国革命论认为,法国革命是人类历史长期发展和演变的结果,尤其是欧洲自中世纪以来实业力量的成长与封建神学体系矛盾发展的结果,因而是合乎历史规律的、必然的。但是,由于作为"中间阶级"的法学家和形而上学家操纵和... 圣西门的法国革命论认为,法国革命是人类历史长期发展和演变的结果,尤其是欧洲自中世纪以来实业力量的成长与封建神学体系矛盾发展的结果,因而是合乎历史规律的、必然的。但是,由于作为"中间阶级"的法学家和形而上学家操纵和指挥革命,这场革命成了"资产阶级"的而非"实业家"的革命。从而背离了法国革命的宗旨,使革命逸出了常轨,因而法国革命的实际成果非常有限。尽管如此,法国革命开创了一个普遍革命的新时代,从而为实业社会开辟了道路。近代社会是实业社会,实业家应该不失时机地占领政治舞台,通过与王权的结盟和平地进行社会改造,以建立实业社会,这既是法国革命合乎逻辑的解决,也是它的归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西门 法国革命 封建神学体系 实业家 法学家 形而上学家 实业社会
下载PDF
陶渊明“达道”之历史解读及辨议
3
作者 刘中文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12-25,60,共15页
对陶渊明所达之"道"的具体内涵问题的学术争论已延续了一千三百余年之久,诸家各有洞见。苏轼、罗大经、陈寅恪等从道家哲学的宇宙观、价值观、人生观等视角解读陶渊明的"道";黄彻、真德秀则深入儒家元典来论证陶渊... 对陶渊明所达之"道"的具体内涵问题的学术争论已延续了一千三百余年之久,诸家各有洞见。苏轼、罗大经、陈寅恪等从道家哲学的宇宙观、价值观、人生观等视角解读陶渊明的"道";黄彻、真德秀则深入儒家元典来论证陶渊明的"道"为尧舜之道、儒家经术之道;葛立方的"第一达磨"之论虽惊世骇俗,然应者寥寥;谢薖、潘德舆、梁启超、朱光潜等人阐释陶公之"道"为儒、道、释之杂糅的观点。文章认为:明末高僧紫柏大师与清人钟秀都强调从"心性"入手、消除哲学与宗教各派别的畛域来解读陶渊明的"道"的方法尤为可取。以哲学史的视野审视,陶渊明是更伟大的玄学家,他的贡献是用生命践行了郭象"儒道会通"的独化论玄学,亦即用生命论证了郭象"儒道会通"理论的可操作性。在陶渊明身上,儒、道会通了,天、人合一了。陶渊明的时代及人脉,也决定了他难以回避佛教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老庄之道 新自然说 尧舜之道 第一达摩 儒释道杂糅 心性 玄学家 儒道会通 辨析 评议
下载PDF
库哈斯:当今尼采
4
作者 姜梅 《新建筑》 2005年第3期86-87,共2页
通过对库哈斯与尼采的比较,力图在新的思想维度重新解读库哈斯,突现库哈斯对传统的批判精神和对无限创造性的不懈追求。
关键词 价值重估 权力意志 最后的形而上学者
下载PDF
西晋后期玄学名士拔擢寒素研究
5
作者 张辞修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3-160,共8页
西晋中后期,寒门子弟很难得到公平迁转的机会。西晋朝廷采取措施,试图打破“门调户选”的现状。提拔有才能的寒素之士,符合许多有识之士的期待。西晋后期,玄学名士拔擢了一批出身低微的友人,使他们进入官僚队伍,但这些寒门人士并无政治... 西晋中后期,寒门子弟很难得到公平迁转的机会。西晋朝廷采取措施,试图打破“门调户选”的现状。提拔有才能的寒素之士,符合许多有识之士的期待。西晋后期,玄学名士拔擢了一批出身低微的友人,使他们进入官僚队伍,但这些寒门人士并无政治才能。玄学名士并未实现世人“整齐人伦”的期待。他们以国家官职为禁脔,利用公权,为自己和友人提供便利。东晋的玄学名士不再擢举寒素,他们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利益共同体,垄断了清要职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晋 玄学名士 寒素 交游
下载PDF
魏晋六朝“文义”考释 被引量:3
6
作者 赵树功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5-84,共10页
“义”的表达有口谈,同时也有笔谈或是为谈论准备下的文字资料。由于文章创作与“义”的文字化对语言的共同依赖,使得文和“义”出现了一定的融会现象,它是玄学或清谈影响文学的具体表现。
关键词 魏晋六朝 “文义” 文章创作 释义 考证 玄学 中国 古代文学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