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脾主升清”理论论治脂肪肝型肝豆状核变性
1
作者 王飞 汪美霞 +2 位作者 陶庄 孙阔 韩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9期8-11,共4页
脂质代谢紊乱是脂肪肝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中医学认为,脾阳亏虚是本病的病机关键,温阳化气法是治疗本病的基本方法。本文以“脾主升清”立论,探讨脂肪肝型肝豆状核变性的病理基础,并从中西医方面阐述脂质代谢紊乱是... 脂质代谢紊乱是脂肪肝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中医学认为,脾阳亏虚是本病的病机关键,温阳化气法是治疗本病的基本方法。本文以“脾主升清”立论,探讨脂肪肝型肝豆状核变性的病理基础,并从中西医方面阐述脂质代谢紊乱是本病的重要特征,进而基于脾阳亏虚核心病机,论述温阳化气法调节脂质代谢治疗脂肪肝型肝豆状核变性,为辨治该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主升清 脂肪肝型肝豆状核变性 脂质代谢 温阳化气法
下载PDF
恶性肿瘤复合病机理论指导下温滋解毒法的构建
2
作者 袁伟琛 周红光 +2 位作者 庄育培 周洪立 吴勉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43-549,共7页
基于恶性肿瘤的复合病机,将正邪、阴阳和中气等理论与癌毒理论相整合,指出正虚邪盛为肿瘤的发病基础。阴阳俱损、气机郁滞、癌毒深伏为肿瘤的病机特点。认为阴阳俱损多起于脾肾,气机郁滞首先责之于脾胃,癌毒深伏常兼夹多种邪气。基于此... 基于恶性肿瘤的复合病机,将正邪、阴阳和中气等理论与癌毒理论相整合,指出正虚邪盛为肿瘤的发病基础。阴阳俱损、气机郁滞、癌毒深伏为肿瘤的病机特点。认为阴阳俱损多起于脾肾,气机郁滞首先责之于脾胃,癌毒深伏常兼夹多种邪气。基于此提出以温滋解毒法为恶性肿瘤的基本治法。温滋解毒法是温法、滋法、解毒法三法并用或次第应用,共同发挥温滋并用,调和阴阳;行气解郁,调畅情志;消癌解毒,破兼夹之邪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复合病机 正虚邪盛 阴阳俱损 气机郁滞 癌毒深伏 温滋解毒法
下载PDF
温阳化气法治疗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效果观察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振强 吕树泉 +5 位作者 王洪亮 乔凯明 王立新 苏秀海 王庆海 张淑芳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0年第34期3767-3770,3795,共5页
目的观察温阳化气法治疗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100例,使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 目的观察温阳化气法治疗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100例,使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及前列地尔静滴,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以温阳化气法为治则,给予复荣通脉组方治疗,2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疗程间间隔3 d,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血清炎性指标和患肢血流情况,评估2组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中医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CRP、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患者治疗后患肢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足背动脉血流峰速均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4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42/50)(P均<0.05)。结论温阳化气法治疗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症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加快下肢动脉血液流速,降低血清炎症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阳化气法 糖尿病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下载PDF
温阳消饮法对胸腔积液模型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李凯 张琦 +7 位作者 任小彤 罗炽琼 徐建虎 杨子庆 李雷兵 肖桦 徐路 李林鲜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159-162,共4页
目的:研究温阳消饮法对胸腔积液模型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阐释该法治疗水饮病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40只健康SPF级Wistar成年大鼠随机分为温阳消饮组(W)、去桂消饮组(Q)、模型组(M)、空白组(K),每组10... 目的:研究温阳消饮法对胸腔积液模型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阐释该法治疗水饮病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40只健康SPF级Wistar成年大鼠随机分为温阳消饮组(W)、去桂消饮组(Q)、模型组(M)、空白组(K),每组10只,雌雄各半。除K组外,其余3组大鼠以1%λ-角叉菜胶溶液胸膜腔注射,制备胸腔积液模型。造模24 h后拍摄X片,对模型进行评价。确定造模成功后2 h分别给予W组苓桂术甘合葶苈大枣泻肺汤药液灌胃,12 g/(kg·d);Q组苓桂术甘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去桂枝药液灌胃,10 g/(kg·d),1次/d,连续3 d。K组、M组常规喂养,不施加任何因素。灌胃结束后处死各组大鼠,分别采集血液、胸腔积液,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ɑ)含量。结果:(1)血清与胸液VEGF含量:与K组比较,M组增高(P〈0.05);与M组比较,W组、Q组均降低(P〈0.05);W组与Q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血清与胸液TNF-α含量:与K组比较,M组升高(P〈0.05);与M组比较,W组、Q组均降低(P〈0.05);W组与Q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温阳消饮法能降低λ-角叉菜胶所致胸腔积液模型大鼠血清与胸液中增高的VEGF、TNF-α,这可能是该法治疗胸腔积液的作用机制之一;(2)在该研究中,苓桂术甘合葶苈大枣泻肺汤药液与苓桂术甘合葶苈大枣泻肺去桂枝汤药液对模型大鼠血清与胸液中VEGF、TNF-ɑ的影响未呈现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阳消饮法 胸腔积液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ɑ
下载PDF
从“阴极阳衰”治疗乳腺癌 被引量:6
5
作者 范洪桥 刘丽芳 周亮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873-1875,共3页
介绍与总结乳腺癌的治疗思路与方法。笔者认为乳腺癌发生的根本病机在于“阴极阳衰”、阳气亏虚、“阳化气”功能不足,寒凝、痰饮、瘀血、癌毒等“阴成形”太过。随着这些有形之阴邪的不断积聚,阻滞于乳络而发为乳腺癌,并由此提出温阳... 介绍与总结乳腺癌的治疗思路与方法。笔者认为乳腺癌发生的根本病机在于“阴极阳衰”、阳气亏虚、“阳化气”功能不足,寒凝、痰饮、瘀血、癌毒等“阴成形”太过。随着这些有形之阴邪的不断积聚,阻滞于乳络而发为乳腺癌,并由此提出温阳法是乳腺癌的治疗大法,温阳以扶正,温阳以抑阴。同时审详标实之候,综合运用温阳行气解郁、温阳化痰散结、温阳活血化瘀、温阳清解癌毒、温阳调摄冲任等法,以期收到标本兼顾、温阳不留邪、祛邪即扶正的目的,并列举临床验案一则,以飨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极阳衰 乳腺癌 温阳法
下载PDF
温阳化饮逐水法内外合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 被引量:5
6
作者 黄菁 沈红梅 黄杰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65-66,共2页
恶性胸腔积液是一种常见的肿瘤并发症,如不迅速有效控制,病情将迅速恶化。根据其阳虚饮停胸膈、水邪壅肺、气机不利的病机,选用温阳化饮逐水之治法,内服苓桂术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外用抗癌消水膏,使阳扶饮祛,气机通畅而获效。
关键词 恶性胸腔积液 温阳化饮逐水法 内外合治
下载PDF
温阳祛风法在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阳虚湿滞证的应用及治疗作用机制的探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李佳楠 张书信 +4 位作者 洪燕秋 刘艳 高静 马建华 王梦媛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22年第2期16-21,25,共7页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由肌体自身免疫介导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肠病,慢性复发型是临床最为常见的分型。慢性复发型UC临床多表现久泻夹带黏液脓血、腹痛、形寒肢冷等阳虚湿滞证,风、湿、虚是重要致病因素,脾肾阳虚、风湿阻滞是根本病...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由肌体自身免疫介导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肠病,慢性复发型是临床最为常见的分型。慢性复发型UC临床多表现久泻夹带黏液脓血、腹痛、形寒肢冷等阳虚湿滞证,风、湿、虚是重要致病因素,脾肾阳虚、风湿阻滞是根本病机。慢性复发型UC阳虚湿滞证的机理与钠-氢交换体、Cl^(-)/HCO_(3)^(-)交换体和水通道蛋白(AQPs)表达异常相关。温阳祛风法是治疗慢性复发型UC阳虚湿滞证行之有效的治法,该法以温补脾肾阳气为根本,配合风药以祛风除湿止泻。温阳祛风法的作用机制涉及调节免疫反应、干预信号通路、调节肠道菌群、调节肠黏膜屏障及调节水液代谢。研究探析慢性复发型UC阳虚湿滞证的发病机理及温阳祛风法的作用机制,为温阳祛风法治疗慢性复发型UC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阳祛风法 溃疡性结肠炎 久痢 休息痢 阳虚湿滞证 免疫反应 肠道菌群 肠黏膜屏障 水液代谢
下载PDF
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探讨肿瘤类疾病的病机与诊疗思路 被引量:3
8
作者 崔晓宁 孙士玲 +3 位作者 关徐涛 高萍 王涛 王冰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10期106-110,共5页
从中医学阴阳理论为根本出发点,对肿瘤类疾病的形成、发展以及复发转移的基本病机进行论述。根据《黄帝内经》“阳化气,阴成形”理论,认为阳气不足,阴精无力输布,进而停留在机体,形成瘀血、痰凝、气滞,是肿瘤类疾病的主要病机。治疗应... 从中医学阴阳理论为根本出发点,对肿瘤类疾病的形成、发展以及复发转移的基本病机进行论述。根据《黄帝内经》“阳化气,阴成形”理论,认为阳气不足,阴精无力输布,进而停留在机体,形成瘀血、痰凝、气滞,是肿瘤类疾病的主要病机。治疗应遵循“辨证-辨时-辨体”的原则,注意不忘扶阳,时时消阴,并根据疾病所处的阶段以及患者的体质辨清阴阳权重。在运用温阳散结消阴法时要谨守阳虚病机,才能不耗伤正气。“阳化气,阴成形”理论可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医肿瘤的病因病机学说,也可提高肿瘤类疾病的中医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阳化气 阴成形 温阳散结消阴法
下载PDF
平肝育阴清热法治疗干眼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9
9
作者 廉海红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59-1262,共4页
目的:观察平肝育阴清热法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系统回顾60例患者(120只眼)的临床相关资料,将干眼症60例(120只眼)分为A(治疗组)、B(对照组)。A组30例(60只眼),中医辨证符合阴虚阳亢证,口服平肝育阴清热方和熊胆胶囊加外用玻璃酸... 目的:观察平肝育阴清热法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系统回顾60例患者(120只眼)的临床相关资料,将干眼症60例(120只眼)分为A(治疗组)、B(对照组)。A组30例(60只眼),中医辨证符合阴虚阳亢证,口服平肝育阴清热方和熊胆胶囊加外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B组30例(60只眼)给予外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治疗后的疗效、A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A组与B组在泪液分泌量(SIT)、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染色(FL)、眼部症状积分(包括眼干涩、异物感、眼痛、视物疲劳、眼红)的比较。结果:A、B两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为76.67%和56.6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及治疗后A组与B组在SIT、BUT、FL及眼部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平肝育阴清热法治疗阴虚阳亢型干眼症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症 平肝育阴清热法 熊胆胶囊 阴虚阳亢
下载PDF
温阳法治疗冠心病的作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原艺 陈岩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2年第3期33-34,共2页
笔者认为冠心病的主要病机为"阳微阴弦",以"本虚标实"为特点。由于"阳微"在冠心病的发病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治疗上辨清标本缓急,以温阳为主治其本,佐以散寒、祛痰、活血、益气治其标。
关键词 冠心病 阳微阴弦 温阳法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毛德西辨治肥胖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五法经验介绍 被引量:1
11
作者 巴明玉 禄保平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16期202-205,共4页
介绍毛德西教授辨治肥胖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临床经验。毛德西教授认为肥胖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病理特点多以虚为本,以湿、郁为标,湿邪往往贯穿整个病理过程。故常从虚、湿、郁论治,创制疏肝理气化湿法、清热利湿法、散寒利湿法... 介绍毛德西教授辨治肥胖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临床经验。毛德西教授认为肥胖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病理特点多以虚为本,以湿、郁为标,湿邪往往贯穿整个病理过程。故常从虚、湿、郁论治,创制疏肝理气化湿法、清热利湿法、散寒利湿法、温阳利湿法、散瘀利湿法等五法,临证多法联用,随证治之,祛湿贯穿始终,临床可获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疏肝理气化湿法 清热利湿法 散寒利湿法 温阳利湿法 散瘀利湿法 毛德西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肺阳虚证及其动物模型研究概况 被引量:5
12
作者 娄慧慧 唐迎雪 +1 位作者 梁晓东 邵雨萌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5期662-665,共4页
支气管哮喘肺阳虚证是哮喘中医分型中区别于肺气虚的临床常见证型。通过对支气管哮喘肺阳虚证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其主要是由于肺阳不足、气化无力、水液代谢失常、痰饮内于肺,形成以寒饮为标、肺阳虚为本的病理状态,治当温补肺阳、散... 支气管哮喘肺阳虚证是哮喘中医分型中区别于肺气虚的临床常见证型。通过对支气管哮喘肺阳虚证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其主要是由于肺阳不足、气化无力、水液代谢失常、痰饮内于肺,形成以寒饮为标、肺阳虚为本的病理状态,治当温补肺阳、散寒化饮。同时通过检索支气管哮喘病证结合造模方法的文献,研究制备支气管哮喘肺阳虚证模型的方法,为后期实验研究提供更多的依据和思路。参考文献31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肺阳虚证 寒饮为标 肺阳虚为本 温补肺阳 散寒化饮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张仲景“温调平衡法”探研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岩 任健 +1 位作者 李少波 马剑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3期289-293,共5页
从张仲景“温调平衡法”溯源、学术特点、在六经病辨治中的体现三方面进行论述。中医平衡思想当始于阴阳,阴阳平衡则人体健康,失衡则产生疾病。张仲景《伤寒论》虽以六经辨证为纲,但始终十分重视阴阳平衡对人体的重要性,因此多以温性药... 从张仲景“温调平衡法”溯源、学术特点、在六经病辨治中的体现三方面进行论述。中医平衡思想当始于阴阳,阴阳平衡则人体健康,失衡则产生疾病。张仲景《伤寒论》虽以六经辨证为纲,但始终十分重视阴阳平衡对人体的重要性,因此多以温性药物进行多种组合配伍,以温调六经,由失衡重新转为平衡的健康状态。以《伤寒论》六经病典型条文与方药为切入点,由浅入深逐经讨论“温调平衡法”在《伤寒论》中的体现和应用,结合临床研究阐述张仲景“温调平衡法”在临床的应用情况,对现在日益增多的由寒邪或阳虚为主导致人体失衡状态的病证,可以温调祛病邪,以温调养体质,“温调平衡法”将有更加广阔的应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仲景 《伤寒论》 温调平衡法 三阳经病 三阴经病 散寒邪 化水饮 温调太阴法 温调少阴法 温调厥阴法
下载PDF
《伤寒杂病论》心悸证治特色探赜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素素 黄巧艺 李浩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1期1354-1358,共5页
[目的]探析《伤寒杂病论》中仲景对心悸的治疗特色。[方法]通过对《伤寒杂病论》中心悸条文的系统研读,结合对其他古籍论述的学习,归纳总结《伤寒杂病论》中心悸证型分类,并剖析仲景治疗心悸的遣方用药特点。[结果]在八纲辨证理论基础上... [目的]探析《伤寒杂病论》中仲景对心悸的治疗特色。[方法]通过对《伤寒杂病论》中心悸条文的系统研读,结合对其他古籍论述的学习,归纳总结《伤寒杂病论》中心悸证型分类,并剖析仲景治疗心悸的遣方用药特点。[结果]在八纲辨证理论基础上,可将心悸条文总结归纳为心阳亏虚、水饮内停、气血虚弱、气机不利、阴虚火旺五类证型,仲景治疗时常以温阳为重、化饮为先,温阳以桂枝配伍甘草为核心药对,化饮则茯苓为最佳选择;体现了合法而施、多法并用、三因制宜的杂合以治的学术特点;遵循形神同调,双心并治的治疗思想;根据患者证型特点,选取不同的特殊煎服法,重视煎服法的运用。[结论]临证治疗心悸时要明辨证型分类,借鉴学习仲景温阳化饮、杂合以治、形神同调、选取不同煎服法的证治特色,有助于进一步拓宽临床诊疗思路,对于临证治疗心悸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杂病论 心悸 证型分类 方药特色 温阳化饮 杂合以治 形神同调 特殊煎服法
下载PDF
蠲痹颗粒醇提物抑制Th17细胞表达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招 邹楠婷 +6 位作者 顾茜兰 杨海浩 应赛 李小丝 祁燕 彭江云 万春平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9期7-11,共5页
目的:研究蠲痹颗粒醇提物抑制致病性Th17细胞表达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作用机理,阐述扶阳学派及吴生元教授运用扶阳理论治疗RA的分子机制。方法:构建牛Ⅱ型胶原诱导的DBA/1小鼠关节炎(CIA)模型,模型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IA模型组(M... 目的:研究蠲痹颗粒醇提物抑制致病性Th17细胞表达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作用机理,阐述扶阳学派及吴生元教授运用扶阳理论治疗RA的分子机制。方法:构建牛Ⅱ型胶原诱导的DBA/1小鼠关节炎(CIA)模型,模型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IA模型组(Model组)和蠲痹颗粒醇提物干预组(JBKL组)各10只。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CIA小鼠关节炎病理损伤程度;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Treg细胞表达水平;荧光定量PCR法检测Th17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与Model组比较,JBKL组小鼠关节组织学评分降低(P<0.05)。与Model组比较,JBKL组Foxp3^(+)CD4^(+)T(调节性T细胞)表达水平上调(P<0.05)。与Model组比较,JBKL组小鼠脾淋巴细胞IL-17^(+)CD4^(+)比例降低(P<0.05),Treg/Th17比值增加(P<0.05)。JBKL组小鼠脾淋巴细胞IL-17A、IL-23p19、IL-21、IFN-γ的mRNA表达水平低于Model组,Th17特异转录因子RORγt的转录水平低于Model组(P<0.05)。结论:蠲痹颗粒醇提物可能抑制Th17细胞相关基因表达来抑制Th17细胞分化,上调具有负调控作用的Treg细胞表达,从而介导对RA的治疗作用。该研究为温阳散寒除湿法治疗寒湿痹阻型RA提供科学基础,丰富和发展了中医治疗痹证理论的科学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温阳散寒除湿法 蠲痹颗粒醇提物 Th17细胞 TREG细胞 RORΓT
下载PDF
温阳通经法治疗老年胸痹心痛经验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小康 张朔 +1 位作者 王梦娇 嵇克刚 《河南中医》 2022年第7期1046-1051,共6页
胸痹心痛基本病机为阳微阴弦,“阳微”即阳气亏虚,不仅为上焦阳气不足,亦包含肾阳之不足;“阴弦”之阴邪非单指寒邪,亦包含痰饮、血瘀、气滞。嵇克刚教授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不通”非单指气滞或血瘀,外感六淫之邪气,脾生痰浊之邪、血... 胸痹心痛基本病机为阳微阴弦,“阳微”即阳气亏虚,不仅为上焦阳气不足,亦包含肾阳之不足;“阴弦”之阴邪非单指寒邪,亦包含痰饮、血瘀、气滞。嵇克刚教授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不通”非单指气滞或血瘀,外感六淫之邪气,脾生痰浊之邪、血瘀于脉内、肝气郁滞,均可导致经脉不通,“不荣”即气血不足,不足以荣养经脉及脏腑,治疗胸痹心痛应通补兼施,采用温阳通经的治疗方法。自拟温通丸温阳通经,心阳不足者加桂枝、薤白等温补心阳,助心阳通其血脉;肾气渐亏者加附子、吴茱萸等温补肾阳之品以温肾阳助心阳;脾阳亏虚者加红参及炙黄芪等补中益气之药来温补肾阳;血瘀者加当归、川芎、红花等活血化瘀之品;痰浊者可加半夏、陈皮、瓜蒌等化痰之品;气滞者加枳壳、郁金等理气之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心绞痛 胸痹心痛 温阳通经法 阳微阴弦
下载PDF
从细胞自噬探讨“温阳益气化浊法”的现代微观机制及在老年性痴呆中的作用 被引量:27
17
作者 王晋平 刘布谷 +3 位作者 唐农 余磊 曹传东 刘禹舟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4-116,共3页
通过探讨细胞自噬的病理生理机制与中医"阳虚阴实"的相关性,揭示老年性痴呆(AD)"阳虚阴实"的病机及"温阳益气化浊法"的现代微观机制,阐明中医通过调整阴阳来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机制及该法在老年性痴呆... 通过探讨细胞自噬的病理生理机制与中医"阳虚阴实"的相关性,揭示老年性痴呆(AD)"阳虚阴实"的病机及"温阳益气化浊法"的现代微观机制,阐明中医通过调整阴阳来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机制及该法在老年性痴呆防治中的理论依据,为该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自噬 阳虚阴实 温阳益气化浊法 老年性痴呆 微观机制
原文传递
《扁鹊心书》保扶阳气思想探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赵瑞霞 《中医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927-930,共4页
《扁鹊心书》中保扶阳气的思想传承于《黄帝内经》和道家思想,认为阳气损伤的原因有医生误治、饮食因素、过劳因素、情志因素、六淫因素等,一般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该书根据阳气损伤的程度以及阳气与邪气的力量对比,提出了阳气... 《扁鹊心书》中保扶阳气的思想传承于《黄帝内经》和道家思想,认为阳气损伤的原因有医生误治、饮食因素、过劳因素、情志因素、六淫因素等,一般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该书根据阳气损伤的程度以及阳气与邪气的力量对比,提出了阳气损伤所致的平气、微虚、甚虚、将脱、已脱五种病理状态,并针对此五种病理状态分别施以温平药、辛温药、辛热药、艾灸、灸千壮治疗。此外,《扁鹊心书》还十分重视对阳气的保护,体现了《黄帝内经》"治未病"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鹊心书》 保扶阳气 温平法 辛温散邪 艾灸
下载PDF
国医大师洪广祥温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经验探析 被引量:25
19
作者 龚年金 兰智慧 +2 位作者 朱伟 张元兵 刘良徛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29-1031,共3页
气阳虚弱,痰瘀伏肺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发病的中心环节,也是临床运用温法治疗慢阻肺的病理基础。文章总结了国医大师洪广祥教授在慢阻肺治疗中常用的6种温法,并结合病案阐释了温法治疗慢阻肺的有效性,旨在将洪教授提出的"... 气阳虚弱,痰瘀伏肺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发病的中心环节,也是临床运用温法治疗慢阻肺的病理基础。文章总结了国医大师洪广祥教授在慢阻肺治疗中常用的6种温法,并结合病案阐释了温法治疗慢阻肺的有效性,旨在将洪教授提出的"治肺不远温"的学术思想更好的运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法 甘温补气 辛热扶阳 温化痰饮 温通经脉 温肺散寒 温清并用
原文传递
浅谈《伤寒论》下利证的特殊治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卓 毕虹博 张国骏 《中医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61-63,共3页
下利简称利,特指大便质稀,次数增多的一种病证。《伤寒论》中所述下利,主要包括泄泻、痢疾和霍乱三种病证。六经病变皆可见下利,伤寒论中与下利有关的条文约有90条,方剂29首。仲景治疗下利之证,并非单纯强调止利而一味收敛,而是根据病... 下利简称利,特指大便质稀,次数增多的一种病证。《伤寒论》中所述下利,主要包括泄泻、痢疾和霍乱三种病证。六经病变皆可见下利,伤寒论中与下利有关的条文约有90条,方剂29首。仲景治疗下利之证,并非单纯强调止利而一味收敛,而是根据病证的表里寒热虚实灵活运用解表升提法、清热止利法、攻下实邪法、利水止利法、温阳止利法、辛开苦降法、疏肝解郁法,达到"不收而止"的效果,有"见血休止血"之妙,对后世医家辨治下利形成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下利证 解表升提法 清热止利法 攻下实邪法 利水止利法 温阳止利法 辛开苦降法 疏肝解郁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