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温除热法治疗乳腺癌化疗后并发症
1
作者 孙振福 张硕 +4 位作者 陈震霖 王苗 王红艳 万丽雯 陈秋月 《河南中医》 2024年第7期1017-1020,共4页
乳腺癌的发病以气郁、痰凝、血瘀为因,患之日久,积聚为核,囿于乳络,终耗气伤血,应用化疗药物后,毒邪进入体内最先伤及脾胃,脾胃受损则气血生化无本,输布无源,进而影响其他脏腑生理功能,致正气虚损、气血耗伤。甘温除热法可扶正祛邪、调... 乳腺癌的发病以气郁、痰凝、血瘀为因,患之日久,积聚为核,囿于乳络,终耗气伤血,应用化疗药物后,毒邪进入体内最先伤及脾胃,脾胃受损则气血生化无本,输布无源,进而影响其他脏腑生理功能,致正气虚损、气血耗伤。甘温除热法可扶正祛邪、调畅气机、补益气血、安和诸脏,病及于心可用泻火升阳汤,病及于肝可用补中益气汤,病及于肺可用升阳益胃汤,病及于肾可用神圣复气汤。临证时需把握甘温除热法对应证的病机变化,选用方除李东垣著作中所载方外,亦可选黄芪建中汤、人参养荣汤、十全大补汤、七味白术散等符合甘温除热思想之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化疗后并发症 甘温除热法 补中益气汤 当归补血汤 泻火升阳汤 升阳益胃汤 神圣复气汤
下载PDF
基于升阳法论治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2
作者 尹一丹 周正华 《河南中医》 2024年第2期189-192,共4页
升阳法是李东垣治疗脾胃疾病的主要方法,通过风药与补益药相配伍,达到益气升阳的目的。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病位主要在脾胃,涉及肝、肾,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主要病机为脾虚气滞,升降失和,应以升阳法益气升阳,调畅气机。升阳法... 升阳法是李东垣治疗脾胃疾病的主要方法,通过风药与补益药相配伍,达到益气升阳的目的。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病位主要在脾胃,涉及肝、肾,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主要病机为脾虚气滞,升降失和,应以升阳法益气升阳,调畅气机。升阳法主要有升阳益胃法、升阳除湿法、升阳散火法、升阳补气法、升阳解郁法、升阳补肾法等,升阳益气法适用于中气下陷证,代表方为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法适用于脾胃气虚,湿热内停证,代表方为升阳益胃汤;升阳散火法适用于脾胃虚弱,火郁卫表证,代表方为升阳散火汤;升阳除湿法适用于脾胃虚弱,清阳下陷,湿浊内盛证,代表方为升阳除湿汤;升阳解郁法适用于肝郁不升证,代表方为升肝舒郁汤;升阳补肾法适用于肾虚精陷证,代表药物为补肾填精药物配伍益气健脾、辛散升阳之品,临证可根据患者主要证候灵活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升阳法 升阳益胃法 升阳除湿法 升阳散火法 升阳补气法 升阳解郁法 升阳补肾法
下载PDF
艾灸补肾温阳疗法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丹 任路 +2 位作者 李默 林卉 孟安琪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412-2414,共3页
目的:探讨以补肾温阳为原则,应用艾灸疗法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方法:围绝经期抑郁症是女性生殖机能由盛转衰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情志疾病,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甚者危及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因此,寻求一种切实有... 目的:探讨以补肾温阳为原则,应用艾灸疗法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方法:围绝经期抑郁症是女性生殖机能由盛转衰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情志疾病,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甚者危及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因此,寻求一种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及社会效益。文章通过探讨疾病的病理机制,确定治疗原则。结果:本病的病机是肾虚为发病之根本,五脏失调为发病之基础,久病可致阴损及阳,阴阳两虚,冲任虚损、天癸枯竭为病因,加之情志刺激等诱因导致肾脑失济,进而发生围绝经期抑郁症。而艾灸疗法治疗本病,通过温补肾阳以调整阴阳兼顾疏肝,宁心,健脾,从根本调畅气机,舒缓情志。结论:艾灸疗法为我国传统医学特色疗法,操作简便,可在家自行施灸,经济,无痛苦,不良反应小,作用途径多,作用靶点广,患者易于接受,具有广阔的研究与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抑郁症 阴阳两虚 艾灸 补肾温阳
下载PDF
活血化瘀方药防治肾纤维化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刘红亮 张琳琪 李伟明 《中医学报》 CAS 2011年第12期1471-1473,共3页
目的:对活血化瘀方药防治肾纤维化的机制进行研究。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对单味中药的有效成分和复方的治疗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活血化瘀类药物能够减少细胞外基质沉积,减轻肾间质纤维化,延缓肾衰竭进程。结论:活血化瘀方药能防治肾纤维化。
关键词 肾纤维化 益气活血法 温阳活血法 养阴活血法 补肾化瘀法 化瘀降浊法 扶正化瘀法
下载PDF
泻阴补阳合巨刺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障碍运动功能评级Brunnstrom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李作伟 Donatien MOUKASSA +3 位作者 Eudes Saturnin Régis ITOUA Franoise NDINGA ANDELY 李平 李艳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538-2541,共4页
目的:观察泻阴补阳合巨刺法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障碍运动功能评级Brunnstrom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脑卒中后肌张力障碍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泻阴补阳合巨刺法针刺组A组、传统针刺合巨刺法针刺B组、泻阴补阳针刺法组C组、传统针刺... 目的:观察泻阴补阳合巨刺法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障碍运动功能评级Brunnstrom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脑卒中后肌张力障碍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泻阴补阳合巨刺法针刺组A组、传统针刺合巨刺法针刺B组、泻阴补阳针刺法组C组、传统针刺组D组,每组各30例患者,每位患者均在脑卒中的西医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治疗。治疗前后采用运动功能评级Brunnstrom评分量表的方法。结果:泻阴补阳合巨刺法对脑卒中后肌张力障碍的改善优于其他3组对照组。结论:泻阴补阳合巨刺法对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障碍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针刺疗法,能达到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的目的,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泻阴补阳合巨刺法 针刺 脑卒中 肌张力障碍 运动功能
下载PDF
中医治疗糖尿病从强调“益气养阴”到兼顾“解毒扶阳” 被引量:40
6
作者 陆付耳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93-295,共3页
中医学如何认识糖尿病的病因与病机直接关系到其辨证立法,传统观念认为糖尿病发病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益气养阴为治疗糖尿病的根本大法。然而临床实践表明,单纯采用益气养阴之法治疗糖尿病疗效却不够满意。如何确立治疗糖尿病最有效的治... 中医学如何认识糖尿病的病因与病机直接关系到其辨证立法,传统观念认为糖尿病发病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益气养阴为治疗糖尿病的根本大法。然而临床实践表明,单纯采用益气养阴之法治疗糖尿病疗效却不够满意。如何确立治疗糖尿病最有效的治法,笔者认为需要对糖尿病的病机证候进行仔细斟酌,把握阴阳。糖尿病病机中既有气阴两虚,亦兼有阳虚,尚有糖毒内虐;该病机不仅在糖尿病病程的后期阶段可辨可证,而且即便在发病之初已见端倪;因此,笔者认为当前中医治疗糖尿病在益气养阴的基础上尤应注重解毒扶阳,以求阴阳平衡,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治法 益气养阴 解毒扶阳
下载PDF
郑梅生治疗胸痹心痛学术经验 被引量:6
7
作者 朱琳 郑梅生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5年第11期1518-1521,共4页
郑梅生教授系全国名老中医,在中医防治心血管疾病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曾参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胸痹急症协作组主编《中医心病方药集成》一书,收集了心病治疗古方、今方及各种剂型的中成药方1200余首,颇具学术价值和临床应用价值... 郑梅生教授系全国名老中医,在中医防治心血管疾病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曾参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胸痹急症协作组主编《中医心病方药集成》一书,收集了心病治疗古方、今方及各种剂型的中成药方1200余首,颇具学术价值和临床应用价值,获得芜湖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曾参与的胸痹心痛方向课题获全国(部级)中医药重大科技成果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痹 心痛 气虚血瘀 益气活血温阳法 整体调治
下载PDF
唐步祺应用附子经验 被引量:2
8
作者 傅文录 《河南中医》 2012年第8期980-986,共7页
唐步祺历时数十载注解郑钦安医学三书,对宣扬火神派扶阳理论功不可没,其临证时从表里同治、阴火证治、温补中焦、扶阳固本、潜阳封髓、善后调理六个方面应用附子,治疗各种阳虚阴盛患者,使阴有所敛,阴阳互根互用,而诸症自愈。
关键词 附子 表里同治 阴火证治 温补中焦 扶阳固本 潜阳封髓 善后调理 唐步祺 郑钦安 火神派
下载PDF
陈阳春八法治疗心律失常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守富 李秋凤 卢吉锋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5年第12期8-10,共3页
陈阳春教授认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痰湿、瘀血、气滞、热毒等常常相兼为病,发为心律失常,自创益气活血(气虚血瘀)-益气活血定心饮,化痰祛湿(痰湿内盛)-栝蒌薤白半夏汤、二陈汤,益气养阴(气阴两虚)-生脉定心饮,温阳益气(阳气亏虚)-... 陈阳春教授认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痰湿、瘀血、气滞、热毒等常常相兼为病,发为心律失常,自创益气活血(气虚血瘀)-益气活血定心饮,化痰祛湿(痰湿内盛)-栝蒌薤白半夏汤、二陈汤,益气养阴(气阴两虚)-生脉定心饮,温阳益气(阳气亏虚)-益心复脉饮,益气养血(气血两虚)-归脾汤,滋阴降火(阴虚火旺)-归黄一贯煎,疏肝理气(肝气郁结)-柴胡疏肝散,平肝定悸(阴虚阳亢)-天麻钩藤饮八法,临证加减,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益气活血 化痰祛湿 益气养阴 温阳益气 益气养血 滋阴降火 疏肝理气 平肝定悸 陈阳春 老中医经验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通阳益气化痰逐瘀法联合吴茱萸穴位贴敷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庞莹 《光明中医》 2018年第17期2476-2478,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对早期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采用通阳益气化痰逐瘀法与吴茱萸穴位贴敷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接受治疗的104例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随机分组原则,分为研究组... 目的研究分析对早期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采用通阳益气化痰逐瘀法与吴茱萸穴位贴敷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接受治疗的104例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随机分组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其中参照组为52例,实施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为52例,实施通阳益气化痰逐瘀法以及吴茱萸穴位贴敷联合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变化情况、血脂水平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前后下肢动脉彩超积分。结果比较分析,治疗前,2组患者血糖水平、血脂水平以及下肢动脉彩超积分比较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血糖指标水平均得到显著改善,要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固醇以及甘油三酯等血脂指标水平均获得了显著改善,要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研究组下肢动脉彩超积分改善情况显著,要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采用通阳益气化痰逐瘀法联合吴茱萸穴位贴敷治疗,具有十分积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阳益气化痰逐瘀法 吴茱萸穴位贴敷 早期2型糖尿病 血痹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周乐年主任医师学术思想探讨
11
作者 李保双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108-109,共2页
周乐年主任医师是全国第三届名老中医师带徒的老师。周老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在治疗脾胃病时善于应用补法。强调阴阳互根;重视气血互补;倡导通补兼施;重在扶正固本。
关键词 补法 阴阳互根 气血互补 通补兼施 扶正固本 学术思想探讨 周乐年
下载PDF
益气温阳散结法治疗直结肠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伦 朱颖 张宁苏 《中医临床研究》 2016年第6期142-143,共2页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散结法治疗直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并均采用最佳治疗方案和对症治疗,治疗组加以益气温阳散结之方剂,完成周期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与提高率占治疗组研...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散结法治疗直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并均采用最佳治疗方案和对症治疗,治疗组加以益气温阳散结之方剂,完成周期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与提高率占治疗组研究总数的92.5%,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温阳散结法治疗直结肠癌术后患者具有一定效果,在临床上值得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结肠癌 益气温阳散结法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从阴火论治肿瘤 被引量:8
13
作者 冯向荣 金钊 +2 位作者 王倩 严然 祝捷 《河南中医》 2020年第3期348-350,共3页
虽然肿瘤最直观的异常是肿块的形成,但不是某一种病理产物的简单堆积,只有亢盛的火热邪气才会导致细胞异常增殖,故肿瘤的病理本质属火,此火具有内伤性、郁滞性和虚损性,为阴火。阴火为脾胃内伤、升降失常导致的内生火热邪气。若脾胃纳... 虽然肿瘤最直观的异常是肿块的形成,但不是某一种病理产物的简单堆积,只有亢盛的火热邪气才会导致细胞异常增殖,故肿瘤的病理本质属火,此火具有内伤性、郁滞性和虚损性,为阴火。阴火为脾胃内伤、升降失常导致的内生火热邪气。若脾胃纳运相成,升降相因,脾胃系统为体细胞提供充足的营养及通畅的排泄道路,则细胞生成有序,功能正常。若脾胃内伤,升降失常,则细胞内外废物堆积,增殖异常。阴火导致肿瘤发生,肿瘤的治疗亦应着眼于阴火。补中升阳散火法是李东垣针对阴火创立的治法,代表方为补中益气汤、升阳散火汤等,可起到健运脾胃,升举阳气,使郁滞之火逐渐消散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阴火 补中升阳散火法 补中益气汤 升阳散火汤 李东垣
下载PDF
基于系统辨证脉学探析益气升阳举陷法在慢性疲劳综合征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高晶 丁晓 +1 位作者 齐向华 滕晶 《河南中医》 2019年第12期1799-1801,共3页
系统辨证脉学将不同脉象要素结合成为脉象,以表现疾病病机及其发展过程,例如气机脉象系统:浮、粗、散表征气散不收;沉、细、敛表征气机郁闭等。如感受寒邪后,机体阳气不得外出,郁闭于内,化热化火,炼灼津液而生痰,其中寒性凝敛、收引,相... 系统辨证脉学将不同脉象要素结合成为脉象,以表现疾病病机及其发展过程,例如气机脉象系统:浮、粗、散表征气散不收;沉、细、敛表征气机郁闭等。如感受寒邪后,机体阳气不得外出,郁闭于内,化热化火,炼灼津液而生痰,其中寒性凝敛、收引,相应桡动脉管壁张力增高,脉管搏动不能自然舒张而出现寒、敛、刚、沉;内在一派火热痰浊之象,血流层则呈现出热、动、滑、数的脉象特征。慢性疲劳综合征脉象特点,局部脉象:寸细、寒、弱,尺粗、热、强。整体脉象:进多退少、怠、下。阳气以升为健,若此大气受损,不居其位,便会陷走于下,此为大气下陷证,采用益气升阳举陷法治疗,方选升陷汤或补中益气汤。系统辨证脉学运用物理学语言定义脉象要素,表示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脉象特点,具有数字化信息和病机辨证的优势。这对确定证候特性,回溯还原疾病过程及主要环节(病因、体质、个性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辨证脉学 慢性疲劳综合征 益气升阳举陷法 升阳汤 补中益气汤
下载PDF
温阳填精活血汤联合灸法治疗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高昱 李霞 《河南中医》 2015年第8期1852-1854,共3页
目的:观察温阳填精活血法联合灸法治疗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80例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温阳填精活血汤治疗,治疗组加用灸法治疗,疗程为4周,比较两... 目的:观察温阳填精活血法联合灸法治疗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80例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温阳填精活血汤治疗,治疗组加用灸法治疗,疗程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愈显率分别为82.5%、72.5%,治疗组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9.205,P=0.027);治疗后两组患者VAS、B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温阳填精活血汤联合灸法治疗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温阳填精活血汤 灸法
下载PDF
浅谈《金匮要略》胸痹心痛 被引量:12
16
作者 尚聪慧 李运伦 +1 位作者 刘秋芹 徐瑛蔚 《河南中医》 2018年第3期332-335,共4页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虽病因复杂,但在临床应用时,抓住重点,随证治之,便可提高疗效。胸痹心痛一病,总不离"阳微阴弦",应把握好这个病机,按虚实主次缓急而兼顾同治。仲景治疗胸痹的方法有益气温阳法、活血化瘀法、豁痰开痹法...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虽病因复杂,但在临床应用时,抓住重点,随证治之,便可提高疗效。胸痹心痛一病,总不离"阳微阴弦",应把握好这个病机,按虚实主次缓急而兼顾同治。仲景治疗胸痹的方法有益气温阳法、活血化瘀法、豁痰开痹法、温阳散寒法、化痰逐饮法等5法,疗效卓越,体现了中医药治疗疾病的特色和优势。现在,对胸痹心痛的认识已经进入新的时期,融合了现代医学的知识体系,同时又具有鲜明的中医学特点,正在逐步向"临床科研一体化"靠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痹心痛 《金匮要略》 益气温阳法 活血化瘀法 豁痰开痹法 温阳散寒法 化痰逐饮法 张仲景
下载PDF
国医大师李士懋温阳法治疗口腔溃疡经验 被引量:5
17
作者 熊志刚 张策策 +5 位作者 王晓伟 李雅歌 张慧康 童煜峰 李柳潼 王四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483-1486,共4页
阳气温养机体,维持着正常生理机能,为人体一身之本。阳气不足则血脉凝涩、肌肤失养可致疮疡。国医大师李士懋认为阳虚寒凝之口腔溃疡病位在口腔,病机为肾阳虚损,常分为脾肾阳虚证和虚火上炎证(真寒假热证)两类,肾阳虚损是口腔溃疡发生... 阳气温养机体,维持着正常生理机能,为人体一身之本。阳气不足则血脉凝涩、肌肤失养可致疮疡。国医大师李士懋认为阳虚寒凝之口腔溃疡病位在口腔,病机为肾阳虚损,常分为脾肾阳虚证和虚火上炎证(真寒假热证)两类,肾阳虚损是口腔溃疡发生发展的重要病机。强调临床诊断口腔溃疡应以脉象为本、首分虚实,平脉辨证,方可抓住阳虚口疮的证候本质,并确立了温肾壮阳法为口腔溃疡病阳虚诸证的主要治法。提出以温阳散寒法辨治口腔溃疡之脾肾阳虚证,且善用风药、炒炭入药;以温经通脉法辨治口腔溃疡之阳衰寒凝证,重视振奋人体阳气;以温潜降火法辨治口腔溃疡之虚火上炎证,常配伍龙牡、山萸敛降浮火,总之,他提出温阳法重在温补脾肾,充实人体阳气,可祛除阴寒凝滞、温运全身气血、温通上下经脉,潜降下焦虚火,是临床中口腔溃疡的重要治法,温阳之下则人体阳气恢复、寒凝消散、浮火潜敛,故使口疮自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溃疡 温肾壮阳法 平脉辨证 口疮 李士懋
下载PDF
吴荣祖扶阳密阳法治疗阳虚发热经验 被引量:1
18
作者 钟慧 孙承赛 《河南中医》 2017年第12期2080-2082,共3页
吴荣祖教授认为,在临证时,不可固执于西医的检查和诊断,也不能于辨证用药时偏执于辨病,而应以中医四诊八纲以识主证。辨治发热当以阴阳为纲,应依脉证以明病机,辨清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按照病机立法遣方用药。吴荣祖教授强调调整阴阳、首... 吴荣祖教授认为,在临证时,不可固执于西医的检查和诊断,也不能于辨证用药时偏执于辨病,而应以中医四诊八纲以识主证。辨治发热当以阴阳为纲,应依脉证以明病机,辨清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按照病机立法遣方用药。吴荣祖教授强调调整阴阳、首重命门,扶阳之法、其要在密。吴荣祖教授临证治病必求其本,注重人体阳气,强调"阳密乃固",擅用附子及干姜、肉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阳密阳法 阳虚发热 调整阴阳 命门 附子 吴荣祖
下载PDF
雷氏补火生土法配合脐疗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许宝才 邱根祥 +2 位作者 陈伟 王臣大 王磊 《新中医》 CAS 2018年第6期195-198,共4页
目的:观察雷氏补火生土法配合脐疗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IBS-D脾肾阳虚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雷氏补火生土法配合脐疗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2组疗程均为... 目的:观察雷氏补火生土法配合脐疗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IBS-D脾肾阳虚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雷氏补火生土法配合脐疗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患者中医症状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89.7%,对照组总有效率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中医症状积分、IBS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及IBS生活质量量表(IBS-QO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症状积分、IBS-SSS及IBS-QOL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以上3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雷氏补火生土法配合脐疗治疗IBS-D脾肾阳虚证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且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 脾肾阳虚证 雷氏补火生土法 脐疗 IBS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李云英健脾升阳益气法治疗耳聋经验介绍 被引量:1
20
作者 孔喆 李松键 李云英(指导) 《新中医》 CAS 2021年第21期218-220,共3页
李云英教授认为脾虚清阳不升,浊阴上干,耳窍失养而功能失司,以致耳部病变为耳聋重要病因病机。李教授从健脾升阳益气方面论治耳聋,治疗时注重中医为体,辨证论治,遣方用药,进而有效治疗耳聋及延缓疾病发展。
关键词 耳聋 健脾升阳益气法 清阳不升 浊阴上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