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补中益气汤管窥李东垣脾胃观之阴火论 被引量:1
1
作者 罗玥 杨潇 +5 位作者 金哲 刘子玉 郭风宜 王智民 尹远平 高天舒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79-83,共5页
“阴火”即内伤之火,其实质为脾胃亏虚,元气虚损所生之内热。“阴火”理论是李东垣提出并应用于临床阐明病机、诊治疾病、遣方用药的重要学说。其产生机制复杂,涵盖内容广泛,自古存在诸多争议,至今未有定论,临床价值尚未完全体现。补中... “阴火”即内伤之火,其实质为脾胃亏虚,元气虚损所生之内热。“阴火”理论是李东垣提出并应用于临床阐明病机、诊治疾病、遣方用药的重要学说。其产生机制复杂,涵盖内容广泛,自古存在诸多争议,至今未有定论,临床价值尚未完全体现。补中益气汤既是东垣脾胃内伤学说的核心方,也是理解其内伤发热之“阴火”理论的关键。文章将通过探讨李东垣脾胃内伤理论体系中最重要的方剂“补中益气汤”的药物配伍特点及其理论基础,阐述李东垣脾胃观之“阴火”论的学术思想,以及“益气升阳”“甘温除热”的制方思想,浅析“阴火”理论的学术渊源,总结后世医家基于“阴火”理论的临床诊疗应用思路,以期为日后临床工作者应用“阴火”理论临床辨证论治、组方加减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中益气汤 李东垣 阴火 脾胃观 甘温除热
下载PDF
李东垣内伤病辨治思路探析及思辨
2
作者 赵妍婕 刘世威 宋素花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85-189,共5页
《内外伤辨惑论》为金元四大家李东垣著作之一,其卷中部分主要论述了内伤病的病机证治等内容。李东垣所论内伤病是由脾胃受损所导致的一种不足之病,生理基础主要与脾胃的生成和布散精微功能有关,核心病机为脾胃受损所导致的精气不足及... 《内外伤辨惑论》为金元四大家李东垣著作之一,其卷中部分主要论述了内伤病的病机证治等内容。李东垣所论内伤病是由脾胃受损所导致的一种不足之病,生理基础主要与脾胃的生成和布散精微功能有关,核心病机为脾胃受损所导致的精气不足及阴火上冲,时令主气也会改变内伤病的主要矛盾。针对不断变化的病机,李东垣立甘温除热、补气升阳等法,又有补中益气汤、参术调中汤等方随于后,形成了完整的内伤病辨治体系。李东垣理法十分精妙,多脱胎于先贤经典,笔者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选甘温除热、按而收之、风药升阳三点,思辨推敲其本义,以便灵活运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东垣 《内外伤辨惑论》 脾胃 时令 气机升降 甘温 生发
下载PDF
甘温除热法治疗乳腺癌化疗后并发症
3
作者 孙振福 张硕 +4 位作者 陈震霖 王苗 王红艳 万丽雯 陈秋月 《河南中医》 2024年第7期1017-1020,共4页
乳腺癌的发病以气郁、痰凝、血瘀为因,患之日久,积聚为核,囿于乳络,终耗气伤血,应用化疗药物后,毒邪进入体内最先伤及脾胃,脾胃受损则气血生化无本,输布无源,进而影响其他脏腑生理功能,致正气虚损、气血耗伤。甘温除热法可扶正祛邪、调... 乳腺癌的发病以气郁、痰凝、血瘀为因,患之日久,积聚为核,囿于乳络,终耗气伤血,应用化疗药物后,毒邪进入体内最先伤及脾胃,脾胃受损则气血生化无本,输布无源,进而影响其他脏腑生理功能,致正气虚损、气血耗伤。甘温除热法可扶正祛邪、调畅气机、补益气血、安和诸脏,病及于心可用泻火升阳汤,病及于肝可用补中益气汤,病及于肺可用升阳益胃汤,病及于肾可用神圣复气汤。临证时需把握甘温除热法对应证的病机变化,选用方除李东垣著作中所载方外,亦可选黄芪建中汤、人参养荣汤、十全大补汤、七味白术散等符合甘温除热思想之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化疗后并发症 甘温除热法 补中益气汤 当归补血汤 泻火升阳汤 升阳益胃汤 神圣复气汤
下载PDF
李东垣基于阴火理论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经验 被引量:1
4
作者 孔令源 韩欣园 +1 位作者 吴越 宋晓宾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7期149-152,共4页
金代名医李东垣提出的阴火理论以“脾胃气伤,升发失常;元气不充,阴火内盛”为根本病机,能较为完整地阐述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基于阴火理论分析可知,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基本病机包括“元气不充,阴火上冲”“升发失常,郁火内结”“... 金代名医李东垣提出的阴火理论以“脾胃气伤,升发失常;元气不充,阴火内盛”为根本病机,能较为完整地阐述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基于阴火理论分析可知,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基本病机包括“元气不充,阴火上冲”“升发失常,郁火内结”“阴火内盛,煎熬肾水”。李东垣创立治疗阴火证的甘温除热法,选用辛温药行散透达、甘温平益气安神、甘寒凉滋阴泻火,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临床治疗上可根据此法灵活用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火 甘温除热法 李东垣 元气 围绝经期综合征 补中益气汤
下载PDF
王行宽教授“甘温除热法”治疗难治性内伤发热医案二则 被引量:7
5
作者 李秀 邓松华 +2 位作者 严芬 蒋宏平 陈兰玲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1期49-51,共3页
王行宽教授认为治疗难治性内伤发热,甘温除热当师其法且活其用,即甘温除热法"无须拘泥于补中益气汤",因"补中益气汤"侧重脾气虚发热之证,难治性内伤发热病机复杂,常兼有气血不足,营卫不和,肝胆失疏等证,临床上运用... 王行宽教授认为治疗难治性内伤发热,甘温除热当师其法且活其用,即甘温除热法"无须拘泥于补中益气汤",因"补中益气汤"侧重脾气虚发热之证,难治性内伤发热病机复杂,常兼有气血不足,营卫不和,肝胆失疏等证,临床上运用当归补血汤、桂枝汤、小柴胡汤的复方治疗方可起到明显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伤发热 甘温除热法 补中益气汤 当归补血汤 桂枝汤 王行宽
下载PDF
甘温除热法管见 被引量:11
6
作者 崔文成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8期460-462,共3页
金·李东垣针对当时的外感热病气虚毒强发热证,提出了甘温除热法,体现了扶正灭毒的治疗原则,创立了补中益气汤、当归补血汤等一系列名方和补中升阳泻火的用药法度,示人根据正邪斗争的具体情况来辨证施治,切不可一见发热便滥用攻伐,... 金·李东垣针对当时的外感热病气虚毒强发热证,提出了甘温除热法,体现了扶正灭毒的治疗原则,创立了补中益气汤、当归补血汤等一系列名方和补中升阳泻火的用药法度,示人根据正邪斗争的具体情况来辨证施治,切不可一见发热便滥用攻伐,至今仍有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温 清热 治法
下载PDF
温病初起治疗用药之探讨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晓丽 宋振华 《山东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5-76,共2页
对温病初起的治疗用药从传统用药、应用苦寒药及清热解毒药配伍辛凉解表药、辛温解表药等几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温病初起除可应用辛凉解表药以外 ,还可应用辛温解表等温性药物 。
关键词 温病 治疗用药 辛温解表 辛凉解表 清热解毒
下载PDF
也论“甘温除大热”及补中益气汤之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刘宁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第6期1054-1055,共2页
"甘温除大热"之论,出自李东垣的《脾胃论》。导师刘景源教授认为,其实气虚发热的机制并不复杂,它是因为气虚不能内守,浮越于外所致,也可以说是阴阳失调的表现。"劳者温之,损者益之",明确指出了治疗劳损气虚之证,应... "甘温除大热"之论,出自李东垣的《脾胃论》。导师刘景源教授认为,其实气虚发热的机制并不复杂,它是因为气虚不能内守,浮越于外所致,也可以说是阴阳失调的表现。"劳者温之,损者益之",明确指出了治疗劳损气虚之证,应当用温补之品。东垣依《内经》制补中益气汤一方,用温补脾胃之品以补气升阳而除热。补中益气汤由温补脾胃的药物组成,通过补气升阳而除热。方中以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补益中气,黄芪、柴胡、升麻升举清阳,使气充而内敛,则不浮越于外,虚热自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中益气汤 甘温除大热 《脾胃论》
下载PDF
从《脾胃论》的学术思想看李东垣论治脾胃病的理法方药特点 被引量:9
9
作者 崔永霞 王彩霞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2年第1期21-22,共2页
金元四大医家之一李东垣代表作《脾胃论》,开创了疾病的内伤学说,奠定了脾胃学说的理论基础,其"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著名论点,理论内涵精辟丰富,受到后世医家的推崇和重视,"甘温除热"理论和所创的补中益气汤等方... 金元四大医家之一李东垣代表作《脾胃论》,开创了疾病的内伤学说,奠定了脾胃学说的理论基础,其"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著名论点,理论内涵精辟丰富,受到后世医家的推崇和重视,"甘温除热"理论和所创的补中益气汤等方剂开辟了内伤发热治疗之蹊径。因此通过对《脾胃论》学术思想的深入研究,进而从中借鉴李东垣论治脾胃病的理法方药特点,从而指导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论》 元气 甘温除热 理法方药
下载PDF
甘温除热法探幽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丽 《中国中医急症》 2011年第3期391-391,393,共2页
本文从"甘温除热"之渊源、含义、所属方剂、甘温除大热之机理及临床的扩展应用等方面对甘温除热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 甘温除热 探讨
下载PDF
大承气汤与甘寒生津法合用对土燥水竭证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喜奎 赵先锋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50-453,共4页
目的探讨大承气汤(急下存阴法)及其与甘寒生津法合用(甘寒攻下法)治疗土燥水竭证的作用机理。方法将青紫蓝家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病理模型组、急下存阴治疗组及甘寒攻下治疗组4组,观察治疗前后各组家兔的症状、体征及脏器组织病理学... 目的探讨大承气汤(急下存阴法)及其与甘寒生津法合用(甘寒攻下法)治疗土燥水竭证的作用机理。方法将青紫蓝家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病理模型组、急下存阴治疗组及甘寒攻下治疗组4组,观察治疗前后各组家兔的症状、体征及脏器组织病理学改变,以及血白细胞(WBC)计数、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中分子物质(MMS)、巯基(-SH)、钾(K+)、钠(Na+)及全血和血浆黏度等变化。结果两治疗组在降低模型动物体温,升高SOD、MMS、K+、Na+水平,降低NO、MDA、-SH及全血和血浆黏度等方面,与病理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甘寒攻下组与急下存阴组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急下存阴法及甘寒攻下法均对土燥水竭证动物模型有良好的纠治作用,且后者效果优于前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承气汤/治疗应用 甘寒生津 @土燥水竭证
下载PDF
气虚发热学说源流探讨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辉 刘健民 余立平 《山西中医》 2001年第5期5-6,共2页
历代医家对气虚发热的论述颇多 ,究其源流 ,秦汉时期为理论的奠基时期 ,宋金元时期为其成熟和完善时期 ,明清以后为其补充和发展时期。
关键词 气虚发热 甘温除热 理论研究
下载PDF
李东垣脾胃学说的特点与用药规律探讨 被引量:11
13
作者 毛德西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0-12,27,共4页
李东垣的脾胃学说是中国医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李东垣师承张元素 ,对其“古方今病 ,不相能也”的观点颇为推崇。在尊重实践 ,反复验证的基础上 ,提出了“内伤脾胃 ,百病由生”的论点 ,并立“甘温除大热”大法。其创制的补中益气汤... 李东垣的脾胃学说是中国医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李东垣师承张元素 ,对其“古方今病 ,不相能也”的观点颇为推崇。在尊重实践 ,反复验证的基础上 ,提出了“内伤脾胃 ,百病由生”的论点 ,并立“甘温除大热”大法。其创制的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补脾胃升阳泻阴火汤等为补益脾胃、升举阳气、甘温除热治法开拓出一条新路 ,成为补土派的代表人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东垣 脾胃学说 甘温除大热 补土派
下载PDF
甘温除热法理论初探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铭君 唐方 陈津生 《天津中医药》 CAS 2007年第5期395-396,共2页
对甘温除热的中医治法进行了理论探讨。首先提出疑问,然后逐层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甘温除热法适用于体虚者(气虚阳虚)外感发热,用甘温之品补气升阳,则热自止病自痊。
关键词 甘温除热法 补中益气汤 李东垣 虚人外感
下载PDF
对“甘温除热法”的再认识及其临床应用总结 被引量:5
15
作者 胡坤 何浩强 +2 位作者 朱爽 徐舒欣 王阶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1期170-174,共5页
甘温除热理论是李东垣学术思想的重要内容,用于治疗由气虚引起的内伤发热,其中,脾胃虚弱和阴火上冲是气虚发热的病机关键,补中益气汤类方是甘温除热法遣方用药的代表方,能够全面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李东垣首倡阴火理论,通过补中焦,升清阳... 甘温除热理论是李东垣学术思想的重要内容,用于治疗由气虚引起的内伤发热,其中,脾胃虚弱和阴火上冲是气虚发热的病机关键,补中益气汤类方是甘温除热法遣方用药的代表方,能够全面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李东垣首倡阴火理论,通过补中焦,升清阳,复元气来泻阴火。创立的甘温除热大法,实为治疗真寒假热证的反治法,当属于中医“热因热用”的范畴,为后世医家治疗内伤发热另辟蹊径。现代临床研究也发现甘温除热法治疗发热疗效显著,现多将其用于内、外、妇、儿各科,治疗癌症晚期发热、外科术后发热、血液疾病及免疫疾病发热等其他非感染性、不明原因的发热,能明显缩短患者退热时间,取得良好的效果,不仅体现了中医的异病同治和辨证论治的灵活性,亦对指导临床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温除热 内伤发热 脾胃虚弱 阴火
下载PDF
谈《脾胃论》中内伤热中证的病机及治疗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春菲 王垂杰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11期131-132,共2页
谈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杲创立脾胃学说的初衷与依据。探讨了《脾胃论》中的内伤热中证的病机即"阴火"所致,而阴火产生总属气火失调,详细阐述"阴火"产生的机理。提出治疗内伤热中证的两大法则即甘温除热与升阳散火,... 谈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杲创立脾胃学说的初衷与依据。探讨了《脾胃论》中的内伤热中证的病机即"阴火"所致,而阴火产生总属气火失调,详细阐述"阴火"产生的机理。提出治疗内伤热中证的两大法则即甘温除热与升阳散火,并取其代表方剂附以分析。简述李杲脾胃学说的沿袭与继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论 内伤热中证 阴火 甘温除热 升阳散火
下载PDF
气虚发热机制探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朱书营 侯太辉 《天津中医药》 CAS 2007年第4期310-312,共3页
李东垣在《脾胃论》指出脾胃气虚和元气不足会导致阴火内生,提出"惟当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的治疗原则,并拟定补中益气为甘温除热的代表方。文章对何为"阴火"、脾胃气衰和元气不足为什么会导... 李东垣在《脾胃论》指出脾胃气虚和元气不足会导致阴火内生,提出"惟当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的治疗原则,并拟定补中益气为甘温除热的代表方。文章对何为"阴火"、脾胃气衰和元气不足为什么会导致"阴火"内生、"阴火"和"脾胃气虚"有什么关系进行了论述,并举临床验案,阐明了补中益气实质上是扶正祛邪,反映中医整体观念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火 脾胃气虚 元气不足 补中益气 甘温除热
下载PDF
升阳益胃汤证治辨析与探微 被引量:8
18
作者 邵霜霜 顾勤 《山东中医杂志》 2020年第4期327-330,共4页
李东垣《脾胃论》所创升阳益胃汤系针对脾胃气虚而立方。论述了该方三方面的用药思路,即甘温除热、补中升阳;升降相因、寓降于升;肺脾同调、培土生金。知常达变,将升阳益胃汤辨证运用于内伤杂病的治疗,每获良效。并介绍了此方论治反复... 李东垣《脾胃论》所创升阳益胃汤系针对脾胃气虚而立方。论述了该方三方面的用药思路,即甘温除热、补中升阳;升降相因、寓降于升;肺脾同调、培土生金。知常达变,将升阳益胃汤辨证运用于内伤杂病的治疗,每获良效。并介绍了此方论治反复口腔溃疡、慢性胃炎、咳嗽的三则临床验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阳益胃汤 甘温除热 内伤杂病 用方思路 发散思维
下载PDF
《内外伤辨惑论》浅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夏洁楠 张琰琨 徐世杰 《河南中医》 2016年第7期1133-1136,共4页
东垣先生作为"补土派"的代表人物,《内外伤辨惑论》是其第一部著作,其理论经验在其后续的《脾胃论》和《兰室秘藏》等著作中均有所发挥和完善。东垣先生对脾胃疾病的论治,在师承张元素学术思想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发明&qu... 东垣先生作为"补土派"的代表人物,《内外伤辨惑论》是其第一部著作,其理论经验在其后续的《脾胃论》和《兰室秘藏》等著作中均有所发挥和完善。东垣先生对脾胃疾病的论治,在师承张元素学术思想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发明"内伤"。以清晰和有序的态度着重介绍了内伤与外感发热的区分方法,内伤疾病从脾胃论治的缘由,以及脾胃与众多疾病的关系、用药宜忌和因时节病症不同用药加减的变化等方面,并在继承和发扬其师张元素的从脾胃论治疾病的理论、方法,创立了"甘温除热"思想及诸如补中益气汤、羌活胜湿汤、升阳散火汤等著名方剂,为后人治疗内伤热病提供了新的视野,并发展和推动了重视脾胃的思想及从脾胃论治疾病的方法。另外,其在《伤寒论》的基础上,发展了从脾胃论治内伤疾病的学说,注重脾胃元气,以甘温益气之药,升阳补中,从而治疗多种疾病,值得后世学习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外伤辨惑论》 李东垣 “内伤”学说 从脾胃论治 “甘温除热”
下载PDF
甘温除热法治疗虚劳伴发热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千赜 于志峰 《光明中医》 2016年第11期1630-1632,共3页
虚劳为临床迁延难愈的疾患,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巨幼细胞贫血是中医归属于虚劳的现代疾病,笔者在跟师临证过程中认识到对于虚劳气阴两虚证以及脾肾亏虚证,甘温除热法收效不俗。现代人群生活方式可致脾胃多有损伤,虚劳患者气虚发热者亦... 虚劳为临床迁延难愈的疾患,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巨幼细胞贫血是中医归属于虚劳的现代疾病,笔者在跟师临证过程中认识到对于虚劳气阴两虚证以及脾肾亏虚证,甘温除热法收效不俗。现代人群生活方式可致脾胃多有损伤,虚劳患者气虚发热者亦不在少数。脾气健运是滋肾填精的桥梁,虚劳为病伴有发热辨明发热病机,气虚发热证时采取甘温除热法治疗往往有所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劳 贫血 甘温除热 补中益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