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敦煌回鹘语头韵诗及其格律特征 被引量:4
1
作者 杨富学 叶凯歌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2-40,共9页
敦煌发现的回鹘语头韵作品数量很多,而且涉及内容也十分广泛,不仅回鹘民间文学、宗教诗歌采用头韵诗形式,而且出现于佛事文献中,诸如回鹘文题记、写经尾跋之中,更有甚者,回鹘人在翻译佛经时,也常常把原本为散文体的著作也改用头韵诗形... 敦煌发现的回鹘语头韵作品数量很多,而且涉及内容也十分广泛,不仅回鹘民间文学、宗教诗歌采用头韵诗形式,而且出现于佛事文献中,诸如回鹘文题记、写经尾跋之中,更有甚者,回鹘人在翻译佛经时,也常常把原本为散文体的著作也改用头韵诗形式表述,独具一格。所谓头韵,就是诗歌前一句和后一句的首个词语或音节全部押韵。究其源头,当来源于蒙古高原发现的突厥卢尼文碑铭,更加普及化、个性化,而且又影响到后世阿尔泰语系的多种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文献 回鹘语 头韵诗 格律
下载PDF
词调三分与词学转型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水云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7-152,192,共6页
词调"三分法"的出现,在明清词学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标志着中国词学由音乐谱时代进入到格律谱时代,改变了明代以后词选与词谱编刻的体例及其发展方向。"三分法"自从提出以来,成为明清时期最为常用的词学批评... 词调"三分法"的出现,在明清词学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标志着中国词学由音乐谱时代进入到格律谱时代,改变了明代以后词选与词谱编刻的体例及其发展方向。"三分法"自从提出以来,成为明清时期最为常用的词学批评话语,既表现在对词的体性问题的探讨上,也体现在清初不同词派对于词学主张的阐扬和词史观念的表达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调三分 词学转型 格律谱 体性辨析 南北宋之争
下载PDF
诗词格律与古诗词校勘——以校勘张謇诗词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徐乃为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88-93,共6页
诗词与散文不同之明显处在于其独有的格律,诗词在流布过程中所产生的隐蔽性讹误,常常由于诗词格律的存在而留下印记。因此,诗词校勘除了掌握散文校勘的各种知识与手段外,还须掌握诗词的格律,运用诗词格律发现与改正隐蔽的讹误,以提高诗... 诗词与散文不同之明显处在于其独有的格律,诗词在流布过程中所产生的隐蔽性讹误,常常由于诗词格律的存在而留下印记。因此,诗词校勘除了掌握散文校勘的各种知识与手段外,还须掌握诗词的格律,运用诗词格律发现与改正隐蔽的讹误,以提高诗词校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词格律 校勘张謇 诗词
下载PDF
诗形·诗味·诗魂 被引量:8
4
作者 张传彪 《山东外语教学》 2005年第5期100-104,共5页
鉴于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不同语系,英汉诗歌翻译应该侧重诗意、诗味而非诗形.文章作者试图从诗歌本质出发,探讨诗歌翻译的深层矛盾,并在此基础上论证黄杲炘先生提出的所谓"三兼顾"译诗法理论上缺乏根据,实践上难以令人信服.
关键词 诗的本质 英诗汉译 格律 “三兼顾”译诗法
下载PDF
论辛弃疾二十四首《临江仙》的体式及其词谱学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朱惠国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0-109,共10页
辛弃疾有《临江仙》词24首,是两宋间留存《临江仙》词调最多的词人,在《临江仙》词调的创作以及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辛弃疾留存的24首均选用双调60字基本体,格律处理十分严谨,平仄安排不仅符合《临江仙》的声律要求,甚至比《词律》... 辛弃疾有《临江仙》词24首,是两宋间留存《临江仙》词调最多的词人,在《临江仙》词调的创作以及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辛弃疾留存的24首均选用双调60字基本体,格律处理十分严谨,平仄安排不仅符合《临江仙》的声律要求,甚至比《词律》和《钦定词谱》所总结的谱式更符合创作实际。辛弃疾24首《临江仙》的句式、韵位等主要由词调本身决定,但辛弃疾对词调、体式的选择以及对词调固有声情特点的遵循,使其词总体呈现出舒缓流畅的声情特点。24首词大部分作于辛弃疾退居江西时期,作者有较多时间观察农村的美景,体验家居的闲适乐趣,因此词的题材虽然比较广泛,情感层次也比较多样,但总体上呈现出和谐冲淡、舒缓雍容的特点,与《临江仙》60字体流丽谐婉、舒缓和畅的体式特征相一致,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和谐。辛弃疾所用的《临江仙》60字体较为后出,由58字体变化而来,但由于增加了律句,使其更加和谐整饬,受到文人普遍欢迎。从留存的作品看,这一体式首见于滕宗谅,由苏轼初步成型,中间经叶梦得等人的创作实践,最后由辛弃疾确定其词调风貌和词谱定式,并通过大量创作而彰显其活力与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弃疾 《临江仙》 词调 体式 词谱学
下载PDF
论金代全真道士词人对柳词的接受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昊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12,共4页
王重阳、马钰等皆为读书种子,以诗词修真传教自证度人,游艺不害修道,这是接受柳词的前提。得道后的王重阳对柳词的接受方式,是通过柳词的"象喻性"以隐喻方式言说修"真"悟"道"的体验。其接受的内在契合根... 王重阳、马钰等皆为读书种子,以诗词修真传教自证度人,游艺不害修道,这是接受柳词的前提。得道后的王重阳对柳词的接受方式,是通过柳词的"象喻性"以隐喻方式言说修"真"悟"道"的体验。其接受的内在契合根据,则在于全真之"心游不离身游"的"游"观,这就使得感性的现象界最终又归宿于内在的体验和开悟,于是"道成肉身"的宗教体验也就有可能契合于审美体验的"主客泯灭"、"物我两忘"。"全真乐道"的优游之乐虽不离弃感性之"身",但却是以否定世俗情感价值和世俗之乐为前提,这样,王重阳等对柳词的接受内核实际内在着一种"否定论美学"的指向。金代全真道士词人对柳词的接受,具有揭示金词词史格位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永词 金代全真道士词人 接受前提 接受方式 接受契合 接受内核 词史意义
下载PDF
大学古典诗词教学探索 被引量:1
7
作者 徐利华 马兴祥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6年第2期123-125,共3页
大学古典诗词教学的目的是传承诗词中承载的人文精神,挖掘诗词中让人兴发感动的力量。古典诗词的教学要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对作家生平经历、思想心态的讲授是古代诗词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部分,因此,必须重视诗词格律的教学,鼓励学生... 大学古典诗词教学的目的是传承诗词中承载的人文精神,挖掘诗词中让人兴发感动的力量。古典诗词的教学要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对作家生平经历、思想心态的讲授是古代诗词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部分,因此,必须重视诗词格律的教学,鼓励学生学习诗词吟唱并积极参与古典诗词的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诗词 古代汉语 音韵学 格律 吟唱 感发
下载PDF
《少年中国》与中国新诗审美形式观念的确立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学祖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9-82,共4页
彻底否定中国传统诗歌,弃置中国传统诗歌的一切审美原则,使得胡适等初期白话诗人的新诗理论先天性缺养。《少年中国》在重新审视传统的基础上,不但找到了胡适理论模式的缺陷及其症结所在,而且提出了一系列纠正胡适理论模式的理论设想。... 彻底否定中国传统诗歌,弃置中国传统诗歌的一切审美原则,使得胡适等初期白话诗人的新诗理论先天性缺养。《少年中国》在重新审视传统的基础上,不但找到了胡适理论模式的缺陷及其症结所在,而且提出了一系列纠正胡适理论模式的理论设想。《少年中国》对中国新诗审美形式观念的开拓与确立,功不可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传统 非诗化倾向 审美形式观念 格律
下载PDF
《文心雕龙》声律论对格律诗文制式形成的作用与影响(下) 被引量:1
9
作者 祝诚 江慰庐 《镇江高专学报》 2002年第3期3-8,共6页
论文在概括论述刘勰以前及齐梁时人对诗、骈中声律的认识和运用的基础上 ,全面地分析了《文心雕龙》声律论对诗、骈内声律运用的革新性、拓展性见解 ,并以《文心雕龙·声律》等篇的写作实践为依据 ,深入探讨了刘勰《文心雕龙》声律... 论文在概括论述刘勰以前及齐梁时人对诗、骈中声律的认识和运用的基础上 ,全面地分析了《文心雕龙》声律论对诗、骈内声律运用的革新性、拓展性见解 ,并以《文心雕龙·声律》等篇的写作实践为依据 ,深入探讨了刘勰《文心雕龙》声律论尤其是“浮切相调、飞沉交错”说对后世格律诗文制式形成的导向、定位作用与深远、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声律论 格律诗 刘勰 制式 格律文 文学评论
下载PDF
《文心雕龙》声律论对格律诗文制式形成的作用与影响(上) 被引量:1
10
作者 祝诚 江慰庐 《镇江高专学报》 2002年第2期3-7,共5页
论文在概括论述刘勰以前及齐梁时人对诗、骈中声律的认识和运用的基础上 ,全面地分析了《文心雕龙》声律论对诗、骈内声律运用的革新性、拓展性见解 ,并以《文心雕龙·声律》等篇的写作实践为依据 ,深入探讨了刘勰《文心雕龙》声律... 论文在概括论述刘勰以前及齐梁时人对诗、骈中声律的认识和运用的基础上 ,全面地分析了《文心雕龙》声律论对诗、骈内声律运用的革新性、拓展性见解 ,并以《文心雕龙·声律》等篇的写作实践为依据 ,深入探讨了刘勰《文心雕龙》声律论尤其是“浮切相调、飞沉交错”说对后世格律诗文制式形成的导向、定位作用与深远、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声律论 格律诗 格律文 制式 骈文 刘勰 文学评论
下载PDF
小学语文课程中诗词编选、教学问题及改进建议--基于对三种典型语文教材、资源开发及其教学实践的考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加深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1年第1期40-52,共13页
通过对人教版、苏教版和北师大版三种典型小学语文教材中诗词内容的编选及教学实践考察,发现小学语文教材中诗词内容编写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因不明对仗而出现编错、读错问题,因不知平仄而出现的标音、错读与版本选择问题,题目标注不够精... 通过对人教版、苏教版和北师大版三种典型小学语文教材中诗词内容的编选及教学实践考察,发现小学语文教材中诗词内容编写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因不明对仗而出现编错、读错问题,因不知平仄而出现的标音、错读与版本选择问题,题目标注不够精确问题,古今声调、韵母演变与注音问题,以及绝句和律诗等潜在问题。为此,提出改进建议:在课程标准中明确诗词格律知识的教学要求;请权威诗词专家参与中小学语文课本的编写与审核;加强师范类大学中文系学生的传统语言学和诗词素养教育;加强中小学语文教师诗词知识培训,提高教师诗词修养;借助吟诵体验诗词格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材编写 诗词教育 格律
下载PDF
论新诗格律不可能实现的原因——兼论诗歌与口语的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邓程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3-72,共10页
20世纪对新诗格律问题的探讨,大致有三种方式:一为坚持自由诗理论,即不要格律;一为试图通过对古典诗歌的研究,发现古今共同的规律,建立古今通用的理论;另外就是直接照搬西方诗歌的格律理论。但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的根本差别,即双音节与... 20世纪对新诗格律问题的探讨,大致有三种方式:一为坚持自由诗理论,即不要格律;一为试图通过对古典诗歌的研究,发现古今共同的规律,建立古今通用的理论;另外就是直接照搬西方诗歌的格律理论。但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的根本差别,即双音节与单音节的差别,最终促使现代汉语取代了古代汉语,新诗取代了古诗,使新诗固定的格律最终成为不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诗格律 音节 节奏 建行
下载PDF
英汉古典诗格律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鞠玉梅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21-23,共3页
诗歌是最富有音乐性的语言艺术的典型。格律是体现其音乐美的主要手段。因此从格律的角度探讨英汉古典诗的异同是很有必要的。本文主要从节奏、音韵、诗行三个方面对英汉古典诗歌进行对比研究 ,揭示隐藏在各自诗律背后的一般原理 。
关键词 古典诗 英语 诗歌格律 汉语 对比研究 节奏 音韵
下载PDF
音乐形态、写作方式与词体的定型——兼及李白《菩萨蛮》辨伪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之为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1-120,共10页
词律的起源是词体发生问题的核心与重点。还原词发生初期词乐配合的原初状态,可发现"词的文本形态来源于音乐形态"这一传统观点有失允当。词的写作方式有依乐填辞、依辞写辞两种,这不但是乐工辞与文人辞的分野,也代表了词体... 词律的起源是词体发生问题的核心与重点。还原词发生初期词乐配合的原初状态,可发现"词的文本形态来源于音乐形态"这一传统观点有失允当。词的写作方式有依乐填辞、依辞写辞两种,这不但是乐工辞与文人辞的分野,也代表了词体发展的两个阶段。词获得稳定的文体形态是在文人辞阶段,高度趋向一致的词律是在文人的重复性、摹拟性写作中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文人的群体活动、知识结构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循此思路,结合唐宋间韵部分合、相叶的特点,说明《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非李白作品,其制辞时代为宋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 格律 词的起源 拟范 《菩萨蛮》
下载PDF
峰回路转诗律新——1924—1928年雪莱诗歌翻译的描写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尹穗琼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46-52,127,128,共9页
1924—1928年正值中国文学发生巨变、西方文艺思潮涌入之际,其间有9位译者发表了雪莱译诗12首,是文学革命时期雪莱诗歌翻译在诗体和语言上最多元的阶段。通过描写研究发现,首位译者顾彭年以无韵白话翻译,其译诗诗形和语言旧已破而新未立... 1924—1928年正值中国文学发生巨变、西方文艺思潮涌入之际,其间有9位译者发表了雪莱译诗12首,是文学革命时期雪莱诗歌翻译在诗体和语言上最多元的阶段。通过描写研究发现,首位译者顾彭年以无韵白话翻译,其译诗诗形和语言旧已破而新未立;此后历经数位译者的复古之路,雪莱诗歌翻译呈回归传统倾向,但白话译诗已势不可挡;朱湘和李惟健的翻译以牺牲原诗意义和诗行结构为代价,在诗形和格律上取得重大突破,为中国新诗引进了新因子和异质元素。译诗终于诀别诗歌传统形式,以崭新的面貌再创新诗格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莱诗歌翻译 描写研究 新格律
下载PDF
诗界革命采用保守方式的原因探微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珂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44-50,共7页
诗界革命是多元发生的、本土化的、保守的汉诗改良运动。它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既有诗的因素,更有政治体制和文化思想变革等非诗的因素。晚清诗坛的进步势力与保守势力既对抗更和解的局势决定了诗界革命的保守改良性质。保守也来源于那些... 诗界革命是多元发生的、本土化的、保守的汉诗改良运动。它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既有诗的因素,更有政治体制和文化思想变革等非诗的因素。晚清诗坛的进步势力与保守势力既对抗更和解的局势决定了诗界革命的保守改良性质。保守也来源于那些热衷改革的进步文人,他们在政治体制上不得不“全盘西化”,为了求得心理平衡,甚至因为自卑而产生自负,他们更加重视甚至高估本土文化,加上当时对外国诗歌的“先进性”的了解远不如对外国科学及政治体制的了解。古代汉诗特别是定型诗体格律诗体成了封建专制的象征物和封建文人聊以自慰的心理寄托品。在社会改革大潮冲击下,他们只愿意对汉诗进行“本土化”改良。因此诗界革命只在汉诗的语言特别是词语上作了适度的改良,根本没有涉及到汉诗文体的两大基本成分——诗体和诗家话的实质性变革。诗界革命采用保守的改良方针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界革命 汉诗 新诗 诗体 文体改良运动
下载PDF
南宋光宁两朝温州诗人群体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万里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22-31,共10页
探究永嘉四灵诗派背后的地方诗学传统,可以发现,南宋光宁两朝温州诗坛由两大诗人群体组成:乾淳诸老而能诗者,光宗宁宗朝始以诗鸣者。前者以诗社唱和为纽带,将主流诗坛最新诗学思想带入温州;后者则吸取了前者重唐诗、讲求句律和苦吟的诗... 探究永嘉四灵诗派背后的地方诗学传统,可以发现,南宋光宁两朝温州诗坛由两大诗人群体组成:乾淳诸老而能诗者,光宗宁宗朝始以诗鸣者。前者以诗社唱和为纽带,将主流诗坛最新诗学思想带入温州;后者则吸取了前者重唐诗、讲求句律和苦吟的诗学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州诗人 南宋 唐诗格律 永嘉四灵
下载PDF
李白为词祖当非虚誉--《菩萨蛮》《忆秦娥》真伪考论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卫星 《长江学术》 CSSCI 2020年第4期90-101,共12页
采用将李白名下诗词的体势与意境相对照的方式,依据精彩独造处相似、取境习惯相似、多重相似的标准,落实到字、词、句、篇上,兼顾体势、意象、意境、章法、技法、风韵等方面来对比分析,可知李白名下最受争议的《菩萨蛮》《忆秦娥》诸词... 采用将李白名下诗词的体势与意境相对照的方式,依据精彩独造处相似、取境习惯相似、多重相似的标准,落实到字、词、句、篇上,兼顾体势、意象、意境、章法、技法、风韵等方面来对比分析,可知李白名下最受争议的《菩萨蛮》《忆秦娥》诸词与李白《寄当涂赵少府炎》《灞陵行送别》、赠内及代内赠诸诗高度相似,与李白其他诗境也多有相通,而能展现出别于诗的独到特色。结合李白的生平经历、时代背景与李白词真伪之争的成因,昔人称李白为词祖,当非虚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格律诗词学史 诗词体势意境
下载PDF
雁翼“长短句式诗歌”的古典美学意蕴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红升 《邯郸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47-50,共4页
雁翼20世纪60年代创作的"长短句式诗歌",是他深入中国古典诗词宝库,向诗歌这座矿山深处做的一种开拓。总结雁翼的这类诗歌,其古典美学意蕴主要体现在强烈的格律美、鲜明的节奏美、典雅清新的语言美三个方面。
关键词 雁翼 长短句式诗歌 格律 节奏 语言
下载PDF
大学生格律诗词创作技巧初探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永义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1年第4期82-86,共5页
大学生在从事诗词写作时,如果能掌握诗词格律的基础知识,不仅可以避免常见的古今音误读现象,分清四声和平仄,还可以正确地运用对仗和复沓等修辞手法,讲求语言和结构技巧,从而提高诗词写作水平。
关键词 诗词格律 大学生 写作 声韵 技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