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明代南直中卷与南卷地区科举实力的差异及其成因
1
作者
裴家亮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71-78,共8页
在明代会试中,南直的凤阳、庐州、安庆三府和徐、滁、和三州被划归中卷地区,其余十一府一州则被划归南卷地区。明廷作如此划分的主要原因是两地区科举实力相差悬殊,其主要表现为南卷地区无论是进士、举人、解元和经魁的总数或县均数,皆...
在明代会试中,南直的凤阳、庐州、安庆三府和徐、滁、和三州被划归中卷地区,其余十一府一州则被划归南卷地区。明廷作如此划分的主要原因是两地区科举实力相差悬殊,其主要表现为南卷地区无论是进士、举人、解元和经魁的总数或县均数,皆远超中卷地区。造成这种差异的成因源于多个方面,首先,南卷地区拥有更加深厚的文化底蕴及浓厚的科举氛围是核心因素;其次,人口规模与经济实力上的巨大优势奠定了基础;最后,更为发达的家族组织及领先的印刷业是重要的推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直隶
中卷
南卷
科举实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南北卷到南北中卷——明洪熙、宣德间会试分区配额政策之演变
被引量:
1
2
作者
汪维真
《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
2017年第1期12-30,共19页
明初会试取士不分南北,凭文而取,中试者中南人比例往往远超北人。仁宗即位后,有意革除科举之弊,包括南北人才悬殊问题。为此,阁臣杨士奇从制度设计入手,提出分区而取的南北卷方案。该方案得到允准,成为明代首个分区配额政策。后因虑及...
明初会试取士不分南北,凭文而取,中试者中南人比例往往远超北人。仁宗即位后,有意革除科举之弊,包括南北人才悬殊问题。为此,阁臣杨士奇从制度设计入手,提出分区而取的南北卷方案。该方案得到允准,成为明代首个分区配额政策。后因虑及四川等地举人不能'概以南省并校',又立中卷区,南北卷被调整为南北中卷。然而史籍对其调整的时间及南北卷是否行用,说法不一。通过对宣德至正统初年会试相关科次各卷区录取情况的考察,大体可以推知,这一政策调整当于宣德二年会试之前完成,并于该科付诸实施。即是说,就明代会试分区配额政策而言,经历了由南北卷到南北中卷的演变,但在实践层面,南北卷可能未曾行用,南北中卷当是实践层面的唯一制度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会试
分区
配额
南北卷
南北中卷
原文传递
明代会试分区配额制考察
被引量:
5
3
作者
汪维真
牛震宇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2-62,共21页
明代会试分区配额制的最初设想是将全国分为南、北二区,试卷外分注"南"北"二字,若科取百人,南取六十,北取四十。后虑及四川等地举人不能"概以南省并校",又立中卷区。通过对宣德至正统间连续5科会试各区录取人...
明代会试分区配额制的最初设想是将全国分为南、北二区,试卷外分注"南"北"二字,若科取百人,南取六十,北取四十。后虑及四川等地举人不能"概以南省并校",又立中卷区。通过对宣德至正统间连续5科会试各区录取人数和所占比例的测算得知,这一调整当于宣德二年会试之前完成,并于该科付诸实施。就该制执行情况看,宣德二年至景泰五年,南北中卷区录取比例接近于60:30:10。至天顺朝,逐渐趋近于55:35:10的比例。总体而言,三卷区录取人数同时合乎规定比例的科次较少,某区稍高或稍低的波动情况则为常态。该制通过分区和分配比例的办法,将会试的全国性竞争转化为有限区域内的竞争,体现了明廷就地取才、追求区域平衡的意图。然分区配额制下的省区进士数量深受该制调控的影响,如四川中式人数的激增便是该制保护的结果,而这又成为成化年间卷区比例调整与正德年间卷区重组的诱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会试
分区配额制
南北中卷区
原文传递
题名
明代南直中卷与南卷地区科举实力的差异及其成因
1
作者
裴家亮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
出处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71-78,共8页
文摘
在明代会试中,南直的凤阳、庐州、安庆三府和徐、滁、和三州被划归中卷地区,其余十一府一州则被划归南卷地区。明廷作如此划分的主要原因是两地区科举实力相差悬殊,其主要表现为南卷地区无论是进士、举人、解元和经魁的总数或县均数,皆远超中卷地区。造成这种差异的成因源于多个方面,首先,南卷地区拥有更加深厚的文化底蕴及浓厚的科举氛围是核心因素;其次,人口规模与经济实力上的巨大优势奠定了基础;最后,更为发达的家族组织及领先的印刷业是重要的推助力。
关键词
南直隶
中卷
南卷
科举实力
Keywords
South Zhili
middle district in
metropolitan exam
s
south district in
metropolitan exam
s
imperial
exam
ination strength
分类号
K248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南北卷到南北中卷——明洪熙、宣德间会试分区配额政策之演变
被引量:
1
2
作者
汪维真
机构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史学月刊》编辑部
出处
《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
2017年第1期12-30,共19页
基金
河南大学科研基金项目“明代科举配额制度与区域人才关系研究”(2012RWZD06)
文摘
明初会试取士不分南北,凭文而取,中试者中南人比例往往远超北人。仁宗即位后,有意革除科举之弊,包括南北人才悬殊问题。为此,阁臣杨士奇从制度设计入手,提出分区而取的南北卷方案。该方案得到允准,成为明代首个分区配额政策。后因虑及四川等地举人不能'概以南省并校',又立中卷区,南北卷被调整为南北中卷。然而史籍对其调整的时间及南北卷是否行用,说法不一。通过对宣德至正统初年会试相关科次各卷区录取情况的考察,大体可以推知,这一政策调整当于宣德二年会试之前完成,并于该科付诸实施。即是说,就明代会试分区配额政策而言,经历了由南北卷到南北中卷的演变,但在实践层面,南北卷可能未曾行用,南北中卷当是实践层面的唯一制度内容。
关键词
明代
会试
分区
配额
南北卷
南北中卷
Keywords
the Ming dynasty
metropolitan exam
division of
exam
districts
quota system
north-south papers
north-south and middle papers
分类号
D691.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原文传递
题名
明代会试分区配额制考察
被引量:
5
3
作者
汪维真
牛震宇
机构
河南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出处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2-62,共21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明代科举配额制度与区域人才关系研究”(11YJA770047)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明清中原士绅与地方社会关系研究”(11BZS033)
+1 种基金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明代河南举人
进士研究”(2009-JD-005)
文摘
明代会试分区配额制的最初设想是将全国分为南、北二区,试卷外分注"南"北"二字,若科取百人,南取六十,北取四十。后虑及四川等地举人不能"概以南省并校",又立中卷区。通过对宣德至正统间连续5科会试各区录取人数和所占比例的测算得知,这一调整当于宣德二年会试之前完成,并于该科付诸实施。就该制执行情况看,宣德二年至景泰五年,南北中卷区录取比例接近于60:30:10。至天顺朝,逐渐趋近于55:35:10的比例。总体而言,三卷区录取人数同时合乎规定比例的科次较少,某区稍高或稍低的波动情况则为常态。该制通过分区和分配比例的办法,将会试的全国性竞争转化为有限区域内的竞争,体现了明廷就地取才、追求区域平衡的意图。然分区配额制下的省区进士数量深受该制调控的影响,如四川中式人数的激增便是该制保护的结果,而这又成为成化年间卷区比例调整与正德年间卷区重组的诱因。
关键词
明代
会试
分区配额制
南北中卷区
Keywords
the Ming dynasty
metropolitan exam
ination
regional admission strategy
the southern
northern and middle
exam
districts
分类号
K248 [历史地理—中国史]
D691.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明代南直中卷与南卷地区科举实力的差异及其成因
裴家亮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南北卷到南北中卷——明洪熙、宣德间会试分区配额政策之演变
汪维真
《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
2017
1
原文传递
3
明代会试分区配额制考察
汪维真
牛震宇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5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