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白山区沟谷沼泽湿地乌拉苔草(Carex meyeriana)地上生物量与土壤有机质和氮素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徐惠风 刘兴土 陈景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56-359,共4页
通过对长白山区沟谷沼泽湿地乌拉苔草群落的乌拉苔草生物量与该土壤有机质和氮素进行统计分析,揭示了该湿地上生物量与土壤有机质及氮素在土壤空间的异质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地上生物量和土壤有机质的相关系数各层均为不显著,但相关... 通过对长白山区沟谷沼泽湿地乌拉苔草群落的乌拉苔草生物量与该土壤有机质和氮素进行统计分析,揭示了该湿地上生物量与土壤有机质及氮素在土壤空间的异质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地上生物量和土壤有机质的相关系数各层均为不显著,但相关系数逐渐由小到最大,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地上生物量与氮素之间的相关差异明显,但相关性均不显著;与硝态氮呈极显著和显著相关,但差异不大;与土壤中铵态氮的相关性均不显著,随着土壤剖面的加深相关系数增加。与全氮和速氮的相关性空间差异性很大。地上生物量和有机质、全氮、铵态氮、硝态氮相关性最大的是土壤剖面的C层,和速氮相关性最大的是表层。乌拉苔草生物量与土壤有机质和氮素在不同土壤剖面的相关性不同,揭示出该湿地有机质和氮素的空间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区 沟谷沼泽湿地 乌拉苔草生物量 环境因子 相关分析
下载PDF
遮荫条件下乌拉苔草(Carex meyeriana)蒸腾特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6
2
作者 徐惠风 刘兴土 +1 位作者 高磊 沙箓 《湿地科学》 CSCD 2004年第1期42-46,共5页
通过对不同遮荫下条件乌拉苔草蒸腾特性的研究表明 ,乌拉苔草蒸腾速率日变化规律是 ,上午 8h出现次峰 ,18h出现高峰 ,日变化有“午休”现象 ,其中光1和光3 出现在中午 12h ,对照和光2 出现在下午 14h。在上午8h ,蒸腾速率的变化不受气... 通过对不同遮荫下条件乌拉苔草蒸腾特性的研究表明 ,乌拉苔草蒸腾速率日变化规律是 ,上午 8h出现次峰 ,18h出现高峰 ,日变化有“午休”现象 ,其中光1和光3 出现在中午 12h ,对照和光2 出现在下午 14h。在上午8h ,蒸腾速率的变化不受气孔开闭的影响 ,是由于时间和环境因子的综合影响所致 ;中午出现的“午休”现象 ,是由于气孔关闭所至。不同遮荫处理下蒸腾速率变化规律基本一致 ,遮荫 5 0 %对蒸腾速率影响较大 ,其他处理对蒸腾速率的影响较小 ,说明乌拉苔草的蒸腾特性不仅由本身的生理特性所决定 ,并受环境因子综合的影响 ;另外 ,不同遮荫对气孔也有直接的影响 ,遮荫是影响气孔阻力的直接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拉苔草 莎草科 草本植物 蒸腾速率 环境因子 气孔阻力
下载PDF
长白山区沟谷乌拉苔草Carex meyeriana沼泽湿地气候效应 被引量:8
3
作者 徐惠风 金研铭 +1 位作者 刘兴土 陈景文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0-123,共4页
通过对长白山区沟谷沼泽典型乌拉苔草湿地土壤温度、乌拉苔草群落相对湿度、叶片温度、风速、光量子通量密度以及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和蒸腾速率的季节变化的研究,初步揭示沟谷乌拉苔草沼泽湿地的气候效应。结果表明长白山沟谷沼泽湿地具... 通过对长白山区沟谷沼泽典型乌拉苔草湿地土壤温度、乌拉苔草群落相对湿度、叶片温度、风速、光量子通量密度以及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和蒸腾速率的季节变化的研究,初步揭示沟谷乌拉苔草沼泽湿地的气候效应。结果表明长白山沟谷沼泽湿地具有三江平原沼泽同样的冷湿效应。土壤化通时间比三江平原化通时间提前1个多月,蒸腾速率日变化不同季节趋势基本一致,不同层次叶片的蒸腾速率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最大值在7至8月份蒸腾速率(H2O)达到100~140mol·m^-2·S^-1。光量子通量密度与温度成正比,与湿度成反比,大气温度日变化和叶片温度日变化趋势基本相同,相对湿度的日变化趋势和大气温度的变化趋势正好相反,和光量子通量密度的变化趋势相反。沟谷湿地的同样具有小气候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沟谷 乌拉苔草沼泽 气候效应
下载PDF
长白山区沟谷沼泽乌拉苔草(Carex meyeriana)湿地土壤酶活性与氮素、土壤微生物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徐惠风 刘兴土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46-950,共5页
通过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研究了长白山区沟谷沼泽乌拉苔草湿地土壤酶活性及其与氮素、土壤微生物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土壤脲酶活性在时空变化中,表层最高,且最大值出现在6月份,为2.57;C层最小,最小值出现在7月份,为0.3;土壤纤维素酶活... 通过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研究了长白山区沟谷沼泽乌拉苔草湿地土壤酶活性及其与氮素、土壤微生物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土壤脲酶活性在时空变化中,表层最高,且最大值出现在6月份,为2.57;C层最小,最小值出现在7月份,为0.3;土壤纤维素酶活性表层最高出现在6月份,为1.35;B层最小,最低点出现在6月份,为0.18,土壤蛋白酶活性在时空变化中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最高值是6月份B层,为8.5;最低点是C层的5月,为0.9;与氮素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为:土壤脲酶在8月份最大,为0.91,B层最大为0.76;土壤纤维素酶在5月份最大,为0.41;C层最大,为0.52;土壤蛋白酶在4月份最大,为0.83;A层最大,为0.67,均不呈显著相关。与微生物相关结果为:土壤脲酶与8月份微生物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蛋白酶与B层的细菌呈显著的正相关;脲酶与7、8月份的放线菌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本文揭示了土壤不同酶活性受制于不同的微生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区沟谷沼泽 乌拉苔草 土壤酶活性 氮素 微生物 相关性
下载PDF
云南疣粒野生稻Oryza meyeriana Baill.总黄酮含量分析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樊传章 刘宏程 +6 位作者 阿新祥 徐福荣 李本迅 余腾琼 汤翠凤 胡意良 戴陆园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4期606-610,共5页
疣粒野生稻(Oryza meyerianaBaill.)在云南部分地区被用作消炎草药,这种利用行为对该野生稻的生存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和威胁,为了有效地保护野生稻,对疣粒野生稻是否含有消炎药用成分——总黄酮含量进行了分析。通过本研究,建立了测定疣... 疣粒野生稻(Oryza meyerianaBaill.)在云南部分地区被用作消炎草药,这种利用行为对该野生稻的生存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和威胁,为了有效地保护野生稻,对疣粒野生稻是否含有消炎药用成分——总黄酮含量进行了分析。通过本研究,建立了测定疣粒野生稻总黄酮含量的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云南省疣粒野生稻2个群体31个居群及居群内单株的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疣粒野生稻总黄酮平均含量低于对照银杏叶和竹叶;原生境群体总黄酮含量(1.158g/kg)高于温室群体含量(0.928g/kg),但t测验差异不显著。探讨了云南疣粒野生稻作为消炎草药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提出在重要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过程中应重视土著知识的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黄酮含量 疣粒野生稻 分光光度法 分布 云南
下载PDF
长白山区沟谷乌拉苔草(Carex.meyeriana)沼泽湿地水文物理效应 被引量:1
6
作者 徐惠风 金研铭 +1 位作者 刘兴土 陈景文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74-1277,共4页
通过对长白山区沟谷乌拉苔草(C.meyeriana)沼泽湿地和三江平原乌拉苔草沼泽湿地土壤物理性质和乌拉苔草根系生物量的测定,对水文物理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白山区沟谷乌拉苔草沼泽湿地的土壤孔隙度小于三汀平原乌拉苔草沼泽... 通过对长白山区沟谷乌拉苔草(C.meyeriana)沼泽湿地和三江平原乌拉苔草沼泽湿地土壤物理性质和乌拉苔草根系生物量的测定,对水文物理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白山区沟谷乌拉苔草沼泽湿地的土壤孔隙度小于三汀平原乌拉苔草沼泽湿地,容重和体积质量则高于三江平原乌拉苔草沼泽湿地。土壤蓄水能力低于三江平原乌拉苔草沼泽湿地;乌拉苔草发达的根系具有强大的蓄水能力.尤以根鞘的蓄水能力最强,蓄水可以占鲜质量的91.1%-93.72%,比根系蓄水能力高出2.54%-33.94%。由此得知乌拉苔草沼泽湿地的具有巨大的蓄水能力。是天然的水调节器。通过分析可知其水文物理过程对沼泽湿地对其上游河流具有调节作用,同时还可以保存上游河流生物多样性,以及严重的影响着水面以下化学过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区沟谷 乌拉苔草沼泽湿地 水文物理效应
下载PDF
ISSR Analysis on Genetic Diversity of the 34 Populations of Oryza meyeriana Distributing in Yunnan Province,China 被引量:6
7
作者 WAN Ya-tao A Xin-xiang +4 位作者 FAN Chuan-zhang Xu Fu-rong YU Teng-qiong TANG Cui-feng DAI Lu-yuan 《Rice science》 SCIE 2008年第1期13-20,共8页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the 34 populations of wild rice Oryza meyeriana Baill. distributed in Yunnan Province, China was analyzed using 13 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 (ISSR) markers. A total of 168 bands were ampl...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the 34 populations of wild rice Oryza meyeriana Baill. distributed in Yunnan Province, China was analyzed using 13 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 (ISSR) markers. A total of 168 bands were amplified, of which 135 polymorphic bands were discovered and the percentage of polymorphic bands (PPB) was 80.36%. A genetic diversity was revealed as Nei's gene diversity (H) = 0.2666 and Shannon information index (I) = 0.4028 at population level. The 34 populations were divided into different groups based on administrative regions, latitude and longitudes, river areas, altitudes of their origins, and their indexes such as Na (number of alleles), Ne (effective number of alleles), H, I and PPB were calculated. Richer genetic diversity was found in the wild rice populations distributed in Simao Prefecture than that in Lingcang Prefecture or Xishuangbanna Prefecture whereas the least genetic diversity was in Baoshan Prefecture or Dehong Prefecture. Rich genetic diversity was also discovered in the wild rice populations originated from higher than 710 m altitude around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Lancang River belonging to the Pacific Ocean drainage system. The 34 populations could be classified into two groups, one group covered the wild rice distributing in Simao Prefecture only while the other group covered ones in Lingcang, Xishuangbanna and Dehong Prefectures. The issue on how to effectively conserve the wild rice germplasm was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yza meyeriana POPULATIONS genetic diversity 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 marker Yunnan Province
下载PDF
Production of bacterial blight resistant lines from somatic hybridization between Oryza sativa L. and Oryza meyeriana L. 被引量:15
8
作者 严成其 钱凯先 +5 位作者 薛刚平 吴忠长 陈跃磊 颜秋生 张雪琴 吴平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CSCD 2004年第10期1199-1205,共7页
Novel bacterial blight (BB) resistance gene(s) for rice was (were) introduced into a cultivated japonica rice variety Oryza sativa (cv. 8411), via somatic hybridization using the wild rice Oryza meyeriana as the donor... Novel bacterial blight (BB) resistance gene(s) for rice was (were) introduced into a cultivated japonica rice variety Oryza sativa (cv. 8411), via somatic hybridization using the wild rice Oryza meyeriana as the donor of the resistance gene(s). Twenty-nine progenies of somatically hybridized plants were obtained. Seven somatically hybridized plants and their parents were used for AFLP (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nalysis using 8 primer pairs. Results confirmed that these plants were somatic hybrids containing the characteristic bands of both parents. The morphology of the regenerated rice showed characters of both O.sativa and O.meyeriana. Two somatic hybrids showed highest BB resistance and the other 8 plants showed moderate resistance. The new germplasms with highest resistance have been used in the rice breeding program for the improvement of bacterial blight resist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枯萎病 抵抗力 基因 体细胞杂交 水稻 野稻
下载PDF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Genomes in Oryza sativa, O. officinalis, and O. meyeriana with Cot- 1 DNA and Genomic DNA of Cultivated Rice 被引量:3
9
作者 LAN Wei-zhen HE Guang-cun +2 位作者 WANG Chen-yi WU Shi-jun QIN R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07年第9期1027-1034,共8页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 and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 (CGH) were applied to somatic chromosomes preparations of Oryza sativa, O. officinalis, and O. meyeriana with labeled probes of Cot-1...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 and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 (CGH) were applied to somatic chromosomes preparations of Oryza sativa, O. officinalis, and O. meyeriana with labeled probes of Cot-1 DNA and genomic DNA'from the cultivated rice. The coverage percentage (%) and size (Mb) of Cot-1 DNA in O. sativa, O. officinalis, and O. meyeriana were 47.1 ±0.16, 38.61 ±0.13, 44.38+_0.13, and 212.33 ± 1.21,269.42 ± 0.89, 532.56± 1.68 Mb, respectively. The coverage percentage and size of genomic DNA from O. sativa in O. officinalis and O. meyeriana were 91.0, 93.6% and 634, 1 123 Mb, respectively, in which 365 and 591 Mb in O. officinalis and O. meyeriana were from O. sativa genomic DNA, but not from repetitive sequences of O. sativa, and the uncoverage genome size in O. officinalis and O. meyeriana were 64 and 78 Mb,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karyotyp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based on the signal bands of Cot-1 DNA in O. sativa, O. officinalis, and O. meyerian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ighly and moderately repetitive sequences in Oryza genus were conserved as the functional genes during evolution. The repetitive sequences reduplication may be one of the important causes of the genome enlargement of O. officinalis and O. meyeriana, and O. officinalis genome enlarged more slowly when compared with O. meyeriana. Based on the above results, it is concluded that O. officinalis and O. meyeriana were formed by reduplication, rearrangement, and gene selective loss during the evolution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t-1 DNA CGH KARYOTYPE O. officinalis O. meyeriana
下载PDF
Transpiration Rates of Carex Meyeriana in Relation to Micrometerological Factors in a Mountain Valley Wetland
10
作者 XU Huifeng JIN Yanming +2 位作者 DENG Wei XU Kezhang WANG Zhen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09年第3期293-298,共6页
In order to reveal transpiration rates of wetland plants and its relationships to micro-meterological factors in a mountain valley wetland, relative humidity, air temperature, leaf temperature, soil temperature, photo... In order to reveal transpiration rates of wetland plants and its relationships to micro-meterological factors in a mountain valley wetland, relative humidity, air temperature, leaf temperature, soil temperature, photo flux density and transpiration rates were measured once two hours in a Carex meyeriana wetland of the Changbai Mountain valley in dry (July) and wet (September) of 2003, respectively.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endency of "decreasing after increasing" was obvious in wet season. However, a relatively stable trend was observed for the transpiration in dry season.. Generally, the photon flux density of Carex meyeriana was higher in wet season than that in dry season. However, the variabilities of leaf temperature, air temperature and relative humidity were similar in both seasons. Higher transpiration rates of Carex meyeriana leaves were observed in July (varied from 40 to 150 mol·m-2·s-1) compared to those (varied from 7 to 14 mol·m-2·s-1) in September. Transpiration rates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air temperature (P<0.01), leaf temperature (P<0.01), and wind speed (P<0.05), but correlationship between relative humidity and photo flux density was not significant (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蒸腾速率 乌拉苔草 湿地植物 山谷 相对湿度 空气温度 通量密度 叶片温度
下载PDF
乌拉草提取物对大鼠皮肤烫伤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抑菌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宏宇 陈子涵 +2 位作者 崔佰吉 冯宪敏 刘迪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77-384,共8页
目的:探讨乌拉草提取物黄酮类成分对大鼠皮肤烫伤后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感染的抑菌作用,为新型抗感染中药的研发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水醇提取法提取乌拉草有效成分并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黄酮含量,采用牛津杯法抑菌试验检测... 目的:探讨乌拉草提取物黄酮类成分对大鼠皮肤烫伤后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感染的抑菌作用,为新型抗感染中药的研发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水醇提取法提取乌拉草有效成分并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黄酮含量,采用牛津杯法抑菌试验检测乌拉草有效成分对细菌的抑菌活性,试管稀释法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MIC)。24只SD大鼠采用自制烫伤仪构建Ⅱ度烫伤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青霉素钠(NaBP)对照组和乌拉草提取物CM-70治疗组,每组8只。3组大鼠创面皮内多点注射接种20μL(1.0×10^(8)CFU·mL^(-1))S.aureus,次日3组大鼠分别涂抹无菌生理盐水(0.5 g无菌脱脂棉吸附生理盐水0.5 mL·cm^(-2))、NaBP(0.5 g无菌脱脂棉吸附NaBP,5000 U·kg^(-1)体质量)和10 g·L^(-1)乌拉草CM-70提取物稀释液(0.5 g无菌脱脂棉吸附0.5 mL·cm^(-2)乌拉草CM-70提取液)。观察各组大鼠创面感染情况,采用创面痂下细菌定量实验检测各组大鼠烫伤后第1、2、3、4、5、6和7天创面细菌数(CFU·g^(-1)),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烫伤前和烫伤后第1、3、7及14天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体外抑菌活性检测,不同稀释浓度乌拉草CM-70提取物稀释液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形成不同大小抑菌圈,针对大肠埃希菌和白色念珠菌未形成抑菌圈。MIC检测,乌拉草有效成分对S.aureus的MIC值为2.5 g·L^(-1)。各组大鼠烫伤创面感染和愈合情况观察,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感染后第3天,乌拉草CM-70提取物治疗组大鼠伤口浆液渗出较少;感染后第7天,伤口浆液渗出减少;红肿减轻,伤口面积缩小;感染后第14天,伤口创面已完全干燥,无浆液渗出,表面形成痂皮,伤口愈合良好,与NaBP对照组相近。烫伤创面痂下细菌定量,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同一时间点乌拉草CM-70提取物治疗组大鼠创面痂下细菌数明显减少(P<0.01)。ELISA法检测,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乌拉草CM-70提取物治疗组大鼠血清中IL-10水平在烫伤后第1和3天明显升高(P<0.05),在第7和14天明显降低(P<0.05);乌拉草CM-70提取物治疗组大鼠血清中IL-1β和TNF-α水平在烫伤后第1、3、7和14天明显降低(P<0.05)。结论:乌拉草有效成分可明显抑制大鼠皮肤烫伤后S.aureus感染,通过调控血清IL-1β、IL-10和TNF-α水平发挥抗炎和抑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拉草 皮肤烫伤 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 炎症因子 抑菌作用
下载PDF
Box-Behnken设计优化乌拉草中总黄酮和总多酚的提取工艺研究
12
作者 崔佰吉 王爽 +1 位作者 张风旗 陆德焕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优化乌拉草中总黄酮、总多酚的提取工艺。方法乙醇回流法,以总黄酮和总多酚的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考查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采用响应面设计方法优化乌拉草中总黄酮、总多酚的提取工艺。结果在单因素考察基础上,通... 目的优化乌拉草中总黄酮、总多酚的提取工艺。方法乙醇回流法,以总黄酮和总多酚的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考查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采用响应面设计方法优化乌拉草中总黄酮、总多酚的提取工艺。结果在单因素考察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设计优化乙醇回流法提取乌拉草中总黄酮和总多酚的最佳工艺为:乙醇浓度80%;料液比1∶30;提取时间90 min。结论本方法提取乌拉草中总黄酮、总多酚的工艺合理,重现性良好,可以为乌拉草资源深度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拉草 回流提取 响应面设计
下载PDF
长白山沟谷湿地乌拉苔草沼泽湿地土壤微生物动态及环境效应研究 被引量:54
13
作者 徐惠风 刘兴土 白军红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15-117,122,共4页
实验主要研究了乌拉苔草湿地土壤微生物不同季节在不同土壤剖面上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季节、不同土壤剖面细菌数量最大,其次是真菌,最少的是放线菌;细菌数量在表层和A层土壤中随着季节(6~9月份)变化不断增加,B层和C层7月份较低,从... 实验主要研究了乌拉苔草湿地土壤微生物不同季节在不同土壤剖面上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季节、不同土壤剖面细菌数量最大,其次是真菌,最少的是放线菌;细菌数量在表层和A层土壤中随着季节(6~9月份)变化不断增加,B层和C层7月份较低,从8月份开始上升直到9月份;放线菌在不同的剖面变化较大,在C层仅9月份有,数量极少;真菌在不同剖面变化一致,随着季节变化(6~9月份)不断增加。研究表明:乌拉苔草湿地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变化反映了该湿地本身特有的环境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沟 谷湿地 乌拉苔草沼泽湿地 土壤微生物 动态分析 环境效应
下载PDF
疣粒野生稻抗白叶枯病新基因的初步鉴定 被引量:14
14
作者 黄佳男 王长春 +3 位作者 胡海涛 马伯军 严成其 杨玲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3-37,共5页
以10个菲律宾白叶枯病菌小种和1个中国白叶枯病菌小种为供试菌系,以高感白叶枯病水稻品种IR24及携有不同抗白叶枯病基因的近等基因系IRBB1等16个材料作为参照,对粳稻品种8411/疣粒野生稻体细胞杂交获得的两个抗白叶枯病新种质SH5和SH76... 以10个菲律宾白叶枯病菌小种和1个中国白叶枯病菌小种为供试菌系,以高感白叶枯病水稻品种IR24及携有不同抗白叶枯病基因的近等基因系IRBB1等16个材料作为参照,对粳稻品种8411/疣粒野生稻体细胞杂交获得的两个抗白叶枯病新种质SH5和SH76进行了白叶枯病抗谱鉴定。结果表明SH5和SH76在苗期的抗谱较广,并且与已知抗病基因的抗谱不同,但与IRBB5(xa5)和IRBB7(Xa7)相似。分别用xa5和Xa7的分子标记2F_1R和M5进行检测,确定SH5和SH76中不含有xa5和Xa7基因。初步推测SH5、SH76可能含有一个新的抗病基因或者一个连锁的基因簇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疣粒野生稻 白叶枯病 抗性基因 分子标记
下载PDF
中国“疣粒野稻”拉丁学名和中名的订正 被引量:18
15
作者 吴万春 卢永根 王国昌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33-37,共5页
中国“疣粒野稻”的小穗近等长于颗粒野稻,而短于疣粒野稻。内外稃(谷壳)表面电镜扫描形态是:中国“疣粒野稻”的山形瘤状突起分布较密,与颗粒野稻近似,但疣粒野稻则分布较疏。中国“疣粒野稻“的钩毛多为弯锥形:钩毛周围的硅质突起为... 中国“疣粒野稻”的小穗近等长于颗粒野稻,而短于疣粒野稻。内外稃(谷壳)表面电镜扫描形态是:中国“疣粒野稻”的山形瘤状突起分布较密,与颗粒野稻近似,但疣粒野稻则分布较疏。中国“疣粒野稻“的钩毛多为弯锥形:钩毛周围的硅质突起为乳头状,顶端圆而光滑。疣粒野稻和颗粒野稻的钩毛为雀嘴形;钩毛周围的硅质突起为火山顶状,顶端具星状冠。以上述形态为主要依据,中国“疣粒野稻”与颗粒野稻和疣粒野稻均有明显区别;在地理分布方面也与上二亚种不同。所以,现将中国“疣粒野稻”另立一新亚种,为瘤粒野稻Oruza meyeriana (Zoll. et Mor.)Baill. subsp. tuberculata W. C. Wu et Y. G. Lu, G. 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稻 疣粒野稻 拉丁学名 中名
下载PDF
洪河自然保护区乌拉苔草生物量高光谱遥感估算模型 被引量:21
16
作者 李凤秀 张柏 +1 位作者 刘殿伟 宋开山 《湿地科学》 CSCD 2008年第1期51-59,共9页
尝试用不同方法构建洪河自然保护区湿地植被乌拉苔草(Carex meyeriana)的高光谱植被指数,建立水上鲜/干生物量高光谱估算模型,并比较了不同模型的反演精度。通过实测不同覆盖度和水深状况下乌拉苔草的冠层高光谱反射率与水上生物... 尝试用不同方法构建洪河自然保护区湿地植被乌拉苔草(Carex meyeriana)的高光谱植被指数,建立水上鲜/干生物量高光谱估算模型,并比较了不同模型的反演精度。通过实测不同覆盖度和水深状况下乌拉苔草的冠层高光谱反射率与水上生物量的数据,采用高光谱可见光-近红外波段及其微分光谱波段(350—1050nm)逐波段构建FNDVI、FRVI、FDVI、FDNDVI、FDRVI、FDDVI植被指数,分别找出与水上鲜生物量和干生物量具有最佳相关性波段组合的植被指数,建立乌拉苔草水上生物量的最佳估算模型,并对比分析了反射率光谱植被指数(FNDVI、FRVI、FDVI)模型和微分光谱植被指数(FDNDVI、FDRVI、FDDVI)模型的反演精度。结果显示,微分光谱与乌拉苔草水上生物量的相关性比反射率光谱好;微分光谱植被指数与乌拉苔草水上生物量的相关性比反射率光谱植被指数好,尤其以微分光谱植被指数FDRVI与FDNDVI建立的二次函数模型反演乌拉苔草的水上鲜生物量和干生物量的效果最好,精度分别达74.9%、71.4%,其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744和0.0262,通过了P〈0.01极显著验证。这表明,采用微分光谱植被指数FDRVI、FDNDVI对乌拉苔草水上鲜生物量和干生物量的估算可以取得较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 乌拉苔草 生物量 植被指数 洪河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利用水稻C_0t-1DNA和基因组DNA对栽培稻、药用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基因组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蓝伟侦 何光存 +1 位作者 吴士筠 覃瑞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83-1090,共8页
目的研究中高度重复序列在稻属不同物种基因组进化中的作用。方法用栽培稻C0t-1DNA和基因组DNA(gDNA)作为探针,分别对栽培稻、药用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比较基因组杂交(CGH)。结果C0t-1DNA覆盖栽培稻、药用野生... 目的研究中高度重复序列在稻属不同物种基因组进化中的作用。方法用栽培稻C0t-1DNA和基因组DNA(gDNA)作为探针,分别对栽培稻、药用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比较基因组杂交(CGH)。结果C0t-1DNA覆盖栽培稻、药用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基因组比例(%)和大小(Mb)分别为47.10±0.16,38.61±0.13,44.38±0.13和212.33±1.21,269.42±0.89以及532.56±1.68。栽培稻gDNA在药用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基因组中的覆盖率约为91.0%和93.6%,含量分别约为634Mb和1123Mb,各有365Mb和591Mb不属于源自栽培稻基因组的中高度重复序列,未被栽培稻gDNA所覆盖的部分,分别为64Mb和78Mb左右。此外,以C0t-1DNA的组成为依据,对这3个种核型进行了同源性聚类。结论稻属中度和高度重复序列和功能基因一样,在不同种中也存在着高度同源性和保守性,并在进化过程中得以保存下来。药用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基因组增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可能是基因组中度和高度重复序列加倍的结果,药用野生稻这种序列扩增相对疣粒野生稻要缓和得多。另外,这两个野生种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由于存在加倍、重排和基因选择性丢失等现象,形成了具有自己种的特异性的基因组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0T-1 DNA CGH 核型 药用野生稻 疣粒野生稻
下载PDF
云南三种野生稻原生境植物种群的调查及比较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王琳 戴陆园 +4 位作者 吴丽华 杨庆文 徐福荣 余腾琼 汤翠凤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7-52,共6页
对云南省境内的3种野生稻40个原生境的植物群落进行了考察,共记录植物159种,分属于51科。按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对野生稻原生境植物种类进行分类,乔木层植物共6科1亚科11种,灌木层植物共29科60种,草本层植物共20科88种;普通野生稻原... 对云南省境内的3种野生稻40个原生境的植物群落进行了考察,共记录植物159种,分属于51科。按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对野生稻原生境植物种类进行分类,乔木层植物共6科1亚科11种,灌木层植物共29科60种,草本层植物共20科88种;普通野生稻原生境的植物种类95%为草本层,疣粒野生稻的植物则有明显的垂直层次结构。普通野生稻原生境植物共计20种,均为特有植物种,分属于5科,主要为禾本科和莎草科;药用野生稻原生境植物共计25种,分属于19个科,特有种15个;疣粒野生稻原生境植物共计125种,分属于45科,特有植物种数达117个。最后就3种野生稻原生境植物种类调查的意义、外来物种对野生稻的原生境威胁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疣粒野生稻 药用野生稻 普通野生稻 原位保存 植物种类 调查 云南
下载PDF
海南三种野生稻遗传多样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孙希平 杨庆文 +1 位作者 李润植 王效宁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100-1107,共8页
利用39对SSR引物对海南114份普通野生稻、146份疣粒野生稻和81份药用野生稻进行扩增,从多态位点比率、平均等位基因数、香农指数等多个指标比较了3种野生稻遗传多样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普通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最高,疣粒野生稻次之;在所... 利用39对SSR引物对海南114份普通野生稻、146份疣粒野生稻和81份药用野生稻进行扩增,从多态位点比率、平均等位基因数、香农指数等多个指标比较了3种野生稻遗传多样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普通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最高,疣粒野生稻次之;在所检测的53个位点中,药用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的多态位点数分别为普通野生稻的1/7和2/7,等位基因数分别为普通野生稻的37%和39%;平均每个位点的实际杂合度,以普通野生稻杂合度最高(60%),分别是疣粒野生稻和药用野生稻的4.6倍和6.6倍。Wright-统计量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普通野生稻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主要来自群间,当遗传一致度I等于0.53时,3个居群分别属于不同类群,因此建议将3个普通野生稻居群都纳入原生境保护点建设范围。同时,药用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无论居群间还是居群内遗传变异都很小,各居群个体间出现部分交叉,只有当I大于0.9时才分别聚为不同的类群,因此,在进行原生境保护时只需保护遗传多样性水平高的居群即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野生稻 疣粒野生稻 药用野生稻 SSR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三江平原乌拉苔草- 毛苔草湿地土壤动物多样性及其枯落物分解功能 被引量:24
20
作者 武海涛 于少鹏 +1 位作者 吕宪国 姜明 《湿地科学》 CSCD 2008年第2期285-292,共8页
土壤动物是陆地生态系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营养物质循环具有重要的作用。湿地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及其功能研究,可为深入湿地生态系统结构研究和湿地恢复评价等管理提供基础资料。采用野外采样和不同网孔分解袋分解实验,研究了生... 土壤动物是陆地生态系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营养物质循环具有重要的作用。湿地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及其功能研究,可为深入湿地生态系统结构研究和湿地恢复评价等管理提供基础资料。采用野外采样和不同网孔分解袋分解实验,研究了生长季三江平原典型乌拉苔草(Carex meyeriana)—毛苔草(C.lasiocarpa)湿地土壤动物的多样性和分解功能。结果表明,岛状林土壤动物隶属5门11纲24目,优势类群有柄眼目、真螨目、鞘翅目成虫和线虫,常见类群14类;优势类群和常见类群都具有明显的季节动态变化。多样性分析表明,土壤动物个体密度(ID)表现为ID5月〉ID10月〉ID8月〉ID7月〉ID6月;土壤动物类群数(GN)表现为GN8月=GN5月〉GN10月〉GN7月〉GN6月;土壤动物的多样性指数为2.54,丰富度指数为3.70,均匀度为0.80,优势度指数为0.12。夏季土壤无脊椎动物多样性和均匀度较高,而在春季、秋季,土壤无脊椎动物多样性相对较低。土壤动物对湿地乌拉苔草分解具有明显的作用,整个实验过程土壤动物对乌拉苔草分解的贡献率为26.68%~39.45%,其中大型土壤动物分解贡献率始终最大,分解贡献率为14.67%~27.79%;中型土壤动物的分解作用力最小,小型土壤动物作用力波动较大。土壤动物这种分解作用力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而且起主要作用的土壤动物类型也随季节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动物 生物多样性 分解作用 乌拉苔草—毛苔草湿地 三江平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