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2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interrelation of multiple mechanical parameters in overburden rock caving process during coal mining in longwall panel
1
作者 Daixin Deng Hongwei Wang +2 位作者 Lili Xie Zeliang Wang Jiaqi So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Technology》 EI CAS CSCD 2023年第4期265-289,共25页
In order to comprehend the dynamic disaster mechanism induced by overburden rock caving during the advancement of a coal mining face, a physical simulation model is constructed basing on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 of th... In order to comprehend the dynamic disaster mechanism induced by overburden rock caving during the advancement of a coal mining face, a physical simulation model is constructed basing on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 of the 21221 mining face at Qianqiu coal mine in Henan Province, China. This study established, a comprehensive monitoring system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relations and evolutionary characteristics among multiple mechanical parameters, including mining-induced stress, displacement, temperature, and acoustic emission events during overburden rock caving. It is suggested that, despite the uniformity of the overburden rock caving interval, the main characteristic of overburden rock lies in its uneven caving strength. The mining-induced stress exhibits a reasonable interrelation with the displacement, temperature, and acoustic emission events of the rock strata.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the coal seam, the mining-induced stress undergoes four successive stages: gentle stability, gradual accumulation, high-level mutation, and a return to stability. The variations in other mechanical parameters does not synchronize with the signifcant changes in mining-induced stress. Before the collapse of overburden rock occurs, rock strata temperature increment decreases and the acoustic emission ringing counts surges with the increase of rock strata displacement and mining-induced stress. Therefore, the collabor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mining-induced stress, displacement, temperature, and acoustic emission ringing counts can be identifed as the precursor information or overburden rock caving. These results are in good consistent with on-site situation in the coal m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verburden rock caving Multiple mechanical parameters Interrelation characterization Precursor information
下载PDF
Effect of overburden pressure on determination of reservoir rock types using RQI/FZI,FZI^* and Winland methods in carbonate rocks 被引量:2
2
作者 Aboozar Soleymanzadeh Saeed Parvin Shahin Kord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6期1403-1416,共14页
Rock typing is an important tool in evaluation and performance prediction of reservoirs.Different techniques such as flow zone indicator(FZI),FZI~*and Winland methods are used to categorize reservoir rocks into distin... Rock typing is an important tool in evaluation and performance prediction of reservoirs.Different techniques such as flow zone indicator(FZI),FZI~*and Winland methods are used to categorize reservoir rocks into distinct rock types.Generally,these methods are applied to petrophysical data that are measured at a pressure other than reservoir pressure.Since the pressure changes the pore structure of rock,the effect of overburden pressure on rock typing should be considered.In this study,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of 113 core samples were measured at five different pressures.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ressure on determination of rock types,FZI,FZI~*and Winland methods were applied.Results indicated that although most of the samples remain in the same rock type when pressure changes,some of them show different trends.These are related to the mineralogy and changes in pore system of the samples due to pressure change.Additionally,the number of rock types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pressure.Furthermore,the effect of overburden pressure on determination of rock types is more clearly observed in the Winland and FZI~*methods.Also,results revealed that a more precise reservoir dynamic simulation can be obtained by considering the reservoir rock typing process at reservoir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verburden pressure Carbonate rocks rock type Reservoir quality index Flow zone indicator Winland method
下载PDF
结构瞬变影响下采场煤岩静态力学响应的阶变规律
3
作者 罗生虎 韩昊强 +7 位作者 伍永平 解盘石 高喜才 王同 田程阳 闫壮壮 李志林 尹建辉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0-119,共10页
为了明确采场煤岩力学响应的演变规律,以宽沟煤矿W1143长壁综采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物理相似模拟实验和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在明确来压前、后覆岩空间结构瞬变特征的基础之上,建立了一种实现坚硬岩层瞬时破断的数值模拟前处理方法,... 为了明确采场煤岩力学响应的演变规律,以宽沟煤矿W1143长壁综采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物理相似模拟实验和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在明确来压前、后覆岩空间结构瞬变特征的基础之上,建立了一种实现坚硬岩层瞬时破断的数值模拟前处理方法,研究了结构瞬变影响下采场煤岩静态力学响应的阶变规律。结果表明:覆岩空间结构是由破裂面以外、采动影响范围以内不同岩性的岩层所组成的空间岩体结构,是其影响范围内的采场煤岩产生不同力学响应的内因。来压期间,由于坚硬岩层的破断具有瞬时性,导致覆岩空间结构发生瞬变,受此影响,采场煤岩的静态力学响应发生阶变,其本质上为一动力学过程。覆岩空间结构瞬变造成采场煤岩的应力场与位移场产生阶变,阶变集中于瞬变区域附近,距离瞬变区域越远,其阶变量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岩结构 周期来压 岩层破断 瞬变 静态力学响应
下载PDF
裂隙发育过程对采动裂隙椭抛带压实区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刘奇 笪雨欣 +3 位作者 曹广勇 李青海 赵金海 蒋长宝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5-35,共11页
采空区瓦斯抽采的关键是了解工作面上覆岩层裂隙的演化过程。为了研究综采工作面覆岩采动压实区演化规律,高效进行煤矿采空区瓦斯抽采工作,以神东某矿区2207工作面为原型,通过物理相似模拟实验,利用自主研发的覆岩裂隙监测系统将图像进... 采空区瓦斯抽采的关键是了解工作面上覆岩层裂隙的演化过程。为了研究综采工作面覆岩采动压实区演化规律,高效进行煤矿采空区瓦斯抽采工作,以神东某矿区2207工作面为原型,通过物理相似模拟实验,利用自主研发的覆岩裂隙监测系统将图像进行直方图均衡化增强和中值滤波去噪处理,获得二值化裂隙图像后利用分形理论定量描述裂隙率,对典型周期来压覆岩垮落裂隙率进行统计分析,建立了裂隙发育程度受工作面推进时间的时空函数和采动裂隙椭抛带压实区演变修正模型。结果表明:覆岩平均裂隙率变化符合DoseResp函数关系,裂隙的发育过程包括产生、扩展蔓延、压实闭合3个阶段,裂隙在产生、闭合这2个阶段发育速率较平缓,而在扩展阶段发育速率陡增。采空区上覆岩层裂隙场形成旧裂隙区、压实区和新裂隙区3个区域,裂隙发育周期的不同导致旧裂隙区与新裂隙区在发育状态、压实程度和空间形态上有着明显差异,这些差异导致了采空区覆岩非对称性下沉现象的发生。通过分析覆岩应力恢复与覆岩内部裂隙演变关系,进一步验证了采用DoseResp时间函数曲线可以很好的表现采空区上覆岩层裂隙异速演变特征。最后建立了考虑覆岩裂隙异速演变效应的采动裂隙椭抛带压实区修正模型,并结合现场工程实践,有效提高瓦斯抽取高位钻孔布置的准确性,为工作面的安全开采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抽采 裂隙发育过程 覆岩压实区 物理相似模拟
下载PDF
基于DIC技术近距离煤层采动裂隙-位移-应变演化规律相似模拟研究
5
作者 梅福星 尚宇琦 +3 位作者 孔德中 张鹏飞 张林 吴仕雄 《矿业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9-528,共10页
为研究近距离煤层采动条件下覆岩裂隙演化规律,以安顺煤矿9305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利用相似模拟试验研究近距离煤层开采过程中位移场与应变场的演化情况。结果表明:①上覆岩层随着工作面距离的不断推进,先形成离层裂隙和纵向裂隙,随后采... 为研究近距离煤层采动条件下覆岩裂隙演化规律,以安顺煤矿9305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利用相似模拟试验研究近距离煤层开采过程中位移场与应变场的演化情况。结果表明:①上覆岩层随着工作面距离的不断推进,先形成离层裂隙和纵向裂隙,随后采空区中部部分离层逐渐压实;②位移场在工作面推进方向上出现不对称分布,工作面侧覆岩位移量明显小于采空区靠左区域,位移峰值主要集中在采空区中部;③最大主应变集中位置由采空区中部向开切眼侧以及工作面侧进行不对称转移,开切眼侧集中程度明显大于工作面侧,且最大主应变集中位置与瓦斯富集区存在潜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 覆岩结构 裂隙演化 位移应变 相似模拟
下载PDF
煤矿覆岩主控致灾层位危险识别及现场应用
6
作者 马玉镇 朱斯陶 +6 位作者 潘俊锋 高永涛 张修峰 姜福兴 刘金海 王冰 陈洋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589-2603,共15页
针对煤矿地面水力压裂技术施工中工作面覆岩主控致灾层位难以准确辨识的难题,以孟村煤矿401102工作面地面水力压裂工业试验为背景,采用理论分析、微震监测、现场调研等方法,揭示了煤矿厚硬覆岩运动诱发矿震和冲击地压的动力灾害机理,分... 针对煤矿地面水力压裂技术施工中工作面覆岩主控致灾层位难以准确辨识的难题,以孟村煤矿401102工作面地面水力压裂工业试验为背景,采用理论分析、微震监测、现场调研等方法,揭示了煤矿厚硬覆岩运动诱发矿震和冲击地压的动力灾害机理,分析了基于载荷三带理论的厚硬覆岩分区运动特征与诱发动力灾害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基于关键层运动状态的矿震能量预测模型与采场等效附加应力估算模型,提出了基于K-means聚类算法和肘部法则的煤矿覆岩主控致灾层位识别技术方法,确定了现场压裂施工层位并进行工业试验,根据现场微震监测数据及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效果验证,得到结论如下:孟村煤矿401102工作面致冲关键层及矿震关键层均为距离煤层66 m的安定组关键层R9,其初次破断运动采场等效附加扰动应力理论值为7.23 MPa,初次破断运动释放矿震能量理论值为6.08×105 J,致灾危险性较强;震−冲关键层压裂后,矿震能量理论值降幅94%,采场等效附加扰动应力理论值降幅76%,工作面上方5×10^(3)J大能量微震事件出现明显上移趋势,上移量约为15 m;10^(3)J及以上能级微震事件频次占比显著下降,由60.39%降至17.89%,最大微震事件能量由6.65×10^(5)J降至9.75×10^(3)J;10^(2)J及以下能级微震事件频次占比显著上升,由39.61%增至82.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水力压裂 冲击地压 矿震 覆岩主控致灾层位 识别方法
下载PDF
采空区充水活化及覆岩变形规律试验研究
7
作者 杨志强 周彭元 +2 位作者 刘超 王启庆 邵宇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2期77-83,共7页
为了研究充水情况下老采空区“活化”机理及覆岩运动规律,基于相似理论制作了采空区相似材料模型,通过人工注水的方式模拟采空区垮落带浸水状态,进行了煤层开采及充水条件下覆岩沉降变形观测,对采空区充水后上覆岩层变形规律、覆岩破坏... 为了研究充水情况下老采空区“活化”机理及覆岩运动规律,基于相似理论制作了采空区相似材料模型,通过人工注水的方式模拟采空区垮落带浸水状态,进行了煤层开采及充水条件下覆岩沉降变形观测,对采空区充水后上覆岩层变形规律、覆岩破坏形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煤层被开采后,自下而上会产生垮落带、断裂带和弯曲下沉带,采动破坏岩石会支撑上覆岩体,使得采空区边界存在空洞区域;煤层开采后的老采空区存在大量空洞、空隙,充水后采空区覆岩会发生“活化”,垮落带破碎岩石进一步压实,离层裂隙中间区域的压密程度高于两侧,随着充水时间延长,覆岩裂隙逐渐拓展,且采空区充水第一次观测时沉降量较大,之后岩层沉降量变化有减小趋势;采空区充水后垮落带上方岩层沉降量最大,覆岩越靠近地表,采空区充水对覆岩影响程度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相似材料模型 充水 活化 覆岩变形
下载PDF
坚硬覆岩预裂弱化改性效应及导水裂缝带控制机理
8
作者 张玉军 李友伟 +2 位作者 肖杰 张志巍 李嘉伟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5-118,共14页
针对深部煤层开采坚硬覆岩条件下导水裂缝带控制问题,充分借鉴坚硬顶板预裂弱化技术,提出预裂弱化坚硬主控覆岩控制导水裂缝带高度的新方法。综合采用实验室试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了坚硬主控覆岩预裂弱化改性效应,详细阐... 针对深部煤层开采坚硬覆岩条件下导水裂缝带控制问题,充分借鉴坚硬顶板预裂弱化技术,提出预裂弱化坚硬主控覆岩控制导水裂缝带高度的新方法。综合采用实验室试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了坚硬主控覆岩预裂弱化改性效应,详细阐述了不同弱化层位对导水裂缝带的控制机理,并进行了实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预制裂缝可以使坚硬岩石往强度低的方向进行转变,并将完整岩样的劈裂破坏特征转变为以预制裂缝为主控的张拉剪切破坏,坚硬岩石的破坏程度由剧烈趋于缓和;揭示了预制裂缝对坚硬岩体的弱化改性效应,计算得到应力与裂缝耦合的损伤变量,定性的分析了弱化程度与岩性转变的关系,改性后岩体能量存储能力降低,耗散能力增强;数值模拟了不同弱化层位对导水裂缝带的控制效果,综合对比覆岩破坏形态、裂隙数量及破坏高度动态演化规律,发现“马鞍形”破坏形态随着弱化层位的升高而逐渐减弱,覆岩裂隙数量演化基本呈现“缓增−突增”的演化趋势,未弱化以及中、高位弱化覆岩破坏高度动态演化近似呈现“S”形,而中位弱化呈“半抛形”,综合分析得出低位弱化对导水裂缝带的控制效果最好;在分析高、中、低位坚硬岩层破坏特征的基础上,揭示了不同预裂弱化层位控制导水裂缝带发育机理;钻孔实测孟村矿顶板压裂条件下的“两带”发育高度,对比发现预裂弱化条件下裂采比降低,初步验证了顶板预裂弱化对导水裂缝带发育的抑制性。研究成果将为深部矿区耦合灾害防控、水资源及生态保护等领域提供理论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坚硬覆岩 预裂弱化 岩层控制 导水裂缝带高度 改性效应
下载PDF
综采工作面超前巷道变形机制及围岩控制技术研究
9
作者 范红光 卢志杰 蒋东杰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44,共6页
针对采煤工作面超前巷道变形量大等问题,研究了采煤工作面端部覆岩运动特性对超前巷道变形的影响,分析了超前巷道切顶卸压机理,确定了合理的切顶参数,进行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工作面超前巷道的变形的根本原因是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弧形... 针对采煤工作面超前巷道变形量大等问题,研究了采煤工作面端部覆岩运动特性对超前巷道变形的影响,分析了超前巷道切顶卸压机理,确定了合理的切顶参数,进行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工作面超前巷道的变形的根本原因是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弧形三角板在工作面推进方向和倾斜方向下沉运动导致其重量及其荷载作用在巷道顶板造成的,并在此过程引起超前支承压力和侧向支承压力的集中。有效切断回采巷道上方顶板与工作面顶板的联动效应后,超前巷道替代了单体架棚支护,超前巷道顶底板累计变形量和两帮累计移近量分别为未切顶的1/5和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前巷道 端部覆岩结构 切顶关键参数 巷道围岩控制
下载PDF
浅埋煤层采动诱发覆岩应力响应及地裂缝动态发育特征
10
作者 裴为豪 刘英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7期69-71,共3页
为探究浅埋煤层综放采动诱发覆岩应力响应及地裂缝动态发育特征,利用UDEC软件对甘肃环县甜水堡矿区采煤过程中地裂缝的发育情况、应力变化情况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表明:随着工作面的不断推进,地裂缝由下而上发育并且越发密集,采空区范围... 为探究浅埋煤层综放采动诱发覆岩应力响应及地裂缝动态发育特征,利用UDEC软件对甘肃环县甜水堡矿区采煤过程中地裂缝的发育情况、应力变化情况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表明:随着工作面的不断推进,地裂缝由下而上发育并且越发密集,采空区范围大到一定程度时,中部岩层被压实,临时性裂缝呈自闭合特征,永久性裂隙存在于采空区两侧。上覆岩层的下沉位移区域随工作面推进距离增大而增大,呈现出采空区两侧下降距离最少,越靠近采空区中部对称轴中心下降距离越深的趋势。采空区上覆岩层应力变化依次为应力集中、损伤变形、断裂坍塌到应力释放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DEC 浅埋煤层 覆岩破坏 地裂缝
下载PDF
营盘壕煤矿深部多煤层开采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及最优错距研究
11
作者 张国建 付连龙 +5 位作者 郭广礼 卫伟 高鑫 李怀展 郭庆彪 杨向升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5-50,共16页
鄂尔多斯东胜煤田为侏罗系含煤地层,诸多深部矿区2-2煤层和3-1煤层全区可采,并且煤层间距较小。以营盘壕煤矿为地质原型,通过FLAC3D和UDEC数值模拟软件构建研究区域数值模型,围绕2-2煤层和3-1煤层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变形及应力场演化规... 鄂尔多斯东胜煤田为侏罗系含煤地层,诸多深部矿区2-2煤层和3-1煤层全区可采,并且煤层间距较小。以营盘壕煤矿为地质原型,通过FLAC3D和UDEC数值模拟软件构建研究区域数值模型,围绕2-2煤层和3-1煤层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变形及应力场演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多煤层重复采动将引起沉陷盆地中心投影向下煤层采空区方向移动,进而逼近煤层初采中心投影,并最终越过之;两煤层连续开采后,地表最大下沉值小于两煤层单独开采最大下沉值之和,煤层复采下沉系数小于初采下沉系数;煤柱错距与地表移动参数关联密切,错距系数与地表下沉系数、水平移动系数和主要影响角正切分别呈对数正态函数、凹抛物线和凸抛物线函数关系,并且与宽深比作为共同因子对煤层初采及复采表征参数的比值产生耦合影响;另外,同时随着错距的增大,地表沉陷盆地范围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发展,水平移动近盆地等值线由椭圆形向梭子形演化;综合卸压错距经验公式、地表损伤程度及煤柱卸压效果确定的研究区域多煤层开采最优错距为3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沉陷 地表变形 巨厚弱胶结覆岩 深部开采 错距开采 地表移动 煤柱卸压
下载PDF
重复采动覆岩导水裂隙发育规律及注浆加固数值模拟
12
作者 金珠鹏 田彦卫 王洋洋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88-194,共7页
为了研究多煤层重复采动下覆岩破坏高度的发育规律,以新安煤矿阻水勘察为工程背景,理论分析了重复采动覆岩裂隙发育机理及裂隙带高度的计算方法,采用3DEC模拟软件,研究了重复采动覆岩的破坏特征,对隔水层进行注浆加固,模拟了加固前后覆... 为了研究多煤层重复采动下覆岩破坏高度的发育规律,以新安煤矿阻水勘察为工程背景,理论分析了重复采动覆岩裂隙发育机理及裂隙带高度的计算方法,采用3DEC模拟软件,研究了重复采动覆岩的破坏特征,对隔水层进行注浆加固,模拟了加固前后覆岩运动差异。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显示,10^(#)煤工作面顶板竖向位移最大沉降量达到4.3 m,裂隙高度最大发育至63 m,通过岩层拉伸率计算导高为60.7 m,两者计算结果基本一致;对采区上方隔水层注浆加固后,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有所降低。该研究可为新安矿区水害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采动 覆岩破坏 导水裂隙带
下载PDF
强冲击地压矿井煤层顶板覆岩结构研究——以孟村煤矿为例
13
作者 韩珂 王海军 《中国煤炭地质》 2024年第3期47-59,共13页
矿井工作面上覆坚硬厚层顶板对冲击地压的产生具有重要影响,顶板坚硬厚层砂岩通常因沉积相的变化在横向和纵向上呈现出厚度、顶底板起伏和岩石力学性质等方面的变化。陕西彬长矿区孟村煤矿地质条件复杂,主采煤层顶板发育多层厚砂岩,矿... 矿井工作面上覆坚硬厚层顶板对冲击地压的产生具有重要影响,顶板坚硬厚层砂岩通常因沉积相的变化在横向和纵向上呈现出厚度、顶底板起伏和岩石力学性质等方面的变化。陕西彬长矿区孟村煤矿地质条件复杂,主采煤层顶板发育多层厚砂岩,矿井长期受冲击地压灾害威胁。为准确掌握工作面顶板坚硬厚层砂体层位及展布状态等信息,对其进行压裂弱化,保障矿井安全高效开采,基于孟村煤矿工程地质条件,通过井下工作面巷道顶板钻孔取心编录和钻孔电视测井方法,进行工作面顶板覆岩结构探查,对顶板主要砂体采样,进行岩石学、沉积相和岩石物理力学性质等特征分析,得到如下主要成果:①孟村煤矿401103工作面顶板100m内可对比划分出5层连续的砂体,工作面沉积微相变化导致各砂体厚度和顶底板标高不稳定;②401103工作面顶板延安组二段、直罗组、安定组底部均为河流相沉积,河流微相中的天然堤相细粒砂岩和粉砂岩的岩石力学强度相对最大,随着岩石粒径的逐渐增大,边滩相和河床滞留相中、粗粒砂岩的强度相对降低。不同沉积环境同一粒级砂岩的岩石力学强度因石英含量增高、硅质胶结物含量增高、颗粒支撑结构等因素而增大;③井田现今构造应力和顶板坚硬厚层砂岩等是矿井冲击地压灾害的主要诱因,对上覆高位坚硬厚层砂体进行区域水力致裂弱化,可显著降低矿井冲击地压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坚硬厚层砂体 顶板探查 覆岩结构 沉积相 岩石力学性质
下载PDF
多工作面连续开采地表沉陷与强矿震联动响应规律
14
作者 张广超 张广有 +5 位作者 周广磊 张照允 吕凯 尹茂胜 闫宪洋 李振国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126,共14页
深部矿井多工作面大空间开采导致大能量强矿震事件频发,同时地表伴随剧烈的下沉变形,掌握具体地层条件下地表移动与强矿震时空分布响应规律对于深部矿井动力灾害防控意义重大。以兖州矿区东滩煤矿63_(上)04,63_(上)05,63_(上)06工作面... 深部矿井多工作面大空间开采导致大能量强矿震事件频发,同时地表伴随剧烈的下沉变形,掌握具体地层条件下地表移动与强矿震时空分布响应规律对于深部矿井动力灾害防控意义重大。以兖州矿区东滩煤矿63_(上)04,63_(上)05,63_(上)06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基于关键层理论与复合破断原理,对东滩煤矿复杂地层进行了科学划分,现场实测了深井厚硬岩层下多工作面开采地表沉降规律及强矿震时空分布特征,分析了多工作面连续开采下关键层组运移演化规律,揭示了关键层组破断演化、地表沉陷规律与大能量强矿震分布的联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东滩煤矿六采区地层可以划分出4个关键层组,每个关键层组包含一层关键层和若干坚硬岩层,相比单一关键层,关键层组发生复合破断时的矿震能量更高、破断步距更大,对上覆岩层的运移及地表下沉影响也更为突出。(2)地表沉陷观测结果显示,63_(上)04,63_(上)05工作面开采结束,地表下沉系数分别为0.189,0.458;63上06工作面当前已开采808.29 m,地表下沉系数为0.492,受多关键层组地质赋存特征影响,东滩煤矿六采区地表下沉系数远小于兖州矿区其他矿井平均地表下沉系数(0.75~0.85),地表未达到充分采动,下沉趋势为:无明显下沉–下沉空间显著–下沉空间逐渐增大。(3)矿震监测结果显示,63上04工作面开采时,大能量强矿震事件主要集中在低位关键层组Ⅰ,Ⅱ层位,随着多工作面连续开采,大能量强矿震逐渐向高位转移,逐渐集中至关键层组Ⅱ,Ⅲ层位。(4)由地表沉陷及大能量强矿震实测数据可知,东滩煤矿六采区多工作面连续开采下关键层组复合破断覆岩结构呈“断悬”结构–“铰接”结构交替上升,逐层演化过程验证了覆岩运动、地表沉陷及大能量强矿震3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动效应。研究成果可对类似工程地质条件下多关键层组复合破断研究及大能量强矿震预控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层组 复合破断 强矿震 地表沉陷 覆岩运移 联动效应
下载PDF
浅埋深厚硬基岩综放工作面覆岩运移破坏规律研究
15
作者 常云博 薛吉胜 +3 位作者 郑立永 马金奎 高新建 朱有彬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4-151,共8页
为揭示浅埋厚煤层综放工作面顶板来压及覆岩运移特征,在五家沟矿15304工作面辅运巷内施工钻孔,现场重探顶板岩层分布及关键层位置,并对来压期间的顶板不同层位的裂隙发育特征及破断位置进行监测,分析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分布规律。结果表... 为揭示浅埋厚煤层综放工作面顶板来压及覆岩运移特征,在五家沟矿15304工作面辅运巷内施工钻孔,现场重探顶板岩层分布及关键层位置,并对来压期间的顶板不同层位的裂隙发育特征及破断位置进行监测,分析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顶板关键层控制工作面覆岩运移及工作面矿压显现,关键层破断引起覆岩剧烈运动及采场剧烈来压,采空区覆岩垮落以规则的弧线状向上发育,其中由顶板中间底部向上部、两端逐渐递减,覆岩破坏形态易形成“马鞍形”。由于亚关键层厚度及强度较大,导致15304工作面推进90 m时亚关键层才发生破断引起初次来压,周期来压过程中导水裂隙带逐步向上发育到主关键层附近,厚硬关键层阻断了顶板裂隙继续向上发育。该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90 m,周期来压来压步距22 m;覆岩垮落带最大发育高度为44 m左右,导水裂缝带最大发育高度为58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煤层 覆岩运移 厚关键层 覆岩“两带” 矿压监测
下载PDF
采动覆岩裂隙发育及周期性瓦斯涌出规律研究
16
作者 任启寒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2期45-49,共5页
为获得采场覆岩裂隙发育与瓦斯涌出变化之间关系,基于淮南矿区某矿220112工作面瓦斯地质概况,综合数值模拟、理论分析及工程实践等方法,对采场应力分布、覆岩裂隙发育及瓦斯涌出周期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工作面覆岩裂隙带发育区位... 为获得采场覆岩裂隙发育与瓦斯涌出变化之间关系,基于淮南矿区某矿220112工作面瓦斯地质概况,综合数值模拟、理论分析及工程实践等方法,对采场应力分布、覆岩裂隙发育及瓦斯涌出周期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工作面覆岩裂隙带发育区位于顶板上方17.2~40 m内,布置在该范围的顶板大直径定向钻孔抽采效果较好,验证了理论计算及模拟结果的准确性;瓦斯涌出呈现周期性变化,2~3次顶板周期来压后工作面出现一次较大的瓦斯涌出现象,是正常回采期间瓦斯涌出量的1.5倍左右;根据工作面瓦斯涌出周期性规律,补充实施顶板走向抽采钻孔后,工作面回采期间瓦斯涌出总体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岩裂隙 数值模拟 周期来压 瓦斯涌出 瓦斯治理
下载PDF
布尔台煤矿高位关键层运移规律与防灾技术
17
作者 任建慧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7期236-242,253,共8页
在煤矿深部开采背景下,关键层结构由一层转变为多层,位置由近煤层区域转移至远煤层区域,由此导致了更为剧烈的矿压现象。为探究多层高位关键层结构下的强矿压显现机理,以布尔台煤矿的强矿压矿井为例,采用现场监测方法分析了覆岩能量释... 在煤矿深部开采背景下,关键层结构由一层转变为多层,位置由近煤层区域转移至远煤层区域,由此导致了更为剧烈的矿压现象。为探究多层高位关键层结构下的强矿压显现机理,以布尔台煤矿的强矿压矿井为例,采用现场监测方法分析了覆岩能量释放特性,依托相似模方法分析了覆岩的连续性运移规律,并利用数值模拟与现场试验方法提出了高位关键层致裂防灾技术。结果表明,多层高位关键层的运动过程是随着回采距离的增加,逐渐向覆岩深部转移的“弯曲—离层—破断”连续型变形破断;而高位关键层内部能量的突然性释放是导致矿井工作面强矿压灾害的重要因素。对比3种不同岩层的致裂方案后表明,致裂高位关键层可有效降低矿压强度。现场实施高位关键层致裂技术后,工作面支架阻力由21~24 MN降至18~20 MN,来压步距由20.9 m缩减至16.7 m,矿压显现步距由7.4 m降低至4.8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层 覆岩运移 防灾减灾 深部开采
下载PDF
高原地区750 kV输电线路基础选型研究
18
作者 殷黎明 《电工技术》 2024年第11期196-198,203,共4页
随着我国西北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北地区输电线路电压等级越来越高,因此西北地区高海拔、高寒地区的输电线路基础选型的研究,对于西北地区高电压等级的建设、运行维护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青海地区750 kV输电线路工程的基础设计情... 随着我国西北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北地区输电线路电压等级越来越高,因此西北地区高海拔、高寒地区的输电线路基础选型的研究,对于西北地区高电压等级的建设、运行维护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青海地区750 kV输电线路工程的基础设计情况,对薄覆盖层岩石地基、厚覆盖层岩石地基、一般土质地基、河网地基等不同地基条件下输电线路基础选型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选型 薄覆盖层 岩石地基 厚覆盖层 河网地基
下载PDF
刘家梁煤矿采动覆岩垮落运移规律和离层注浆控制研究
19
作者 尹鹏飞 《煤》 2024年第8期17-20,共4页
刘家梁煤矿面临建筑物下采煤难题,提出采动覆岩离层区注入粉煤灰浆液充填工艺,实现无损开采和固废减排目标。以22101工作面为对象,采用理论分析、物理模拟和现场实测方法,研究厚煤层采动覆岩垮落运移规律、离层注浆控制机理和关键参数... 刘家梁煤矿面临建筑物下采煤难题,提出采动覆岩离层区注入粉煤灰浆液充填工艺,实现无损开采和固废减排目标。以22101工作面为对象,采用理论分析、物理模拟和现场实测方法,研究厚煤层采动覆岩垮落运移规律、离层注浆控制机理和关键参数。结论如下:采动覆岩破坏持续向上传递,运动不同步使得在关键层和软弱层之间形成离层空间;及时在离层空间充填,关键层保持稳定不破断下沉,其上岩层直至地表就能保持小变形甚至微变形;提出覆岩离层注浆控制技术和参数,现场成功应用,取得了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岩破断 关键层理论 离层注浆 岩层控制 建筑物保护
下载PDF
Assessment and analysis of strata movement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rock burst mechanism in island longwall panel 被引量:3
20
作者 朱广安 窦林名 +4 位作者 曹安业 蔡武 王常彬 刘志刚 李静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12期2951-2960,共10页
This study presents a novel approach using theoretical analysis to assess the risk of rock burst of an island longwall panel that accounts for the coupled behavior of stress distribution and overlying strata movement.... This study presents a novel approach using theoretical analysis to assess the risk of rock burst of an island longwall panel that accounts for the coupled behavior of stress distribution and overlying strata movement. The height of destressed zone(HDZ) above the mined panel was first determined based on the strain energy balance in an underground coal mining area. HDZ plays a vital role in accurately determining the amount of different loads being transferred towards the front abutment and panel sides. Subsequently, based on the load transfer mechanisms, a series of formulae were derived for the average static and dynamic stresses in the island pillar through theoretical analysis. Finally, the model was applied to determining the side abutment stress distribution of LW 3112 in the Chaoyang Coal Mine and the results of ground subsidence monitoring were used to verify the predicted model.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proposed computational model can be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determining the safety of mining in island longwall pan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LAND LONGWALL PANEL overburden structure HEIGHT of destressed zone stress distribution rock BURST risk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