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0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enhanced filtration for the 2-methylisoborneol removal in 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processes
1
作者 郜玉楠 李伟光 +1 位作者 白宇 刘水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ew Series)》 EI CAS 2010年第6期812-818,共7页
Pilot plant studies on 2-methylisoborneol(2-MIB)removal in drinking water by 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sand filter(BACSF)were conducted in this paper.The 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 was chosen from a BAC filter of a... Pilot plant studies on 2-methylisoborneol(2-MIB)removal in drinking water by 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sand filter(BACSF)were conducted in this paper.The 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 was chosen from a BAC filter of an advanced treatment plant which has operated for 1 year.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ACSF worked effectively when high concentrations of MIB in raw water especially in summer season.Most of the MIB was removed within 450 mm of the top packed media and the removal rate was 75.24%.The biomass on the surface of activated carbon increased to 103 nmolP/g carbon in August.In addition to MIB,turbidity,UV254 and DOC consumption value are also effectively removed by BACSF.The micro floccul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BACSF enhanced filtration test provided the evidence that the micro-flocculation made the contaminant in water forming the colloidal matter and it improved the BACSF removal ability of MIB.The optimum PACl dosage was 0.2 mg/L and the PACl contact time was 2-4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BAC) granular activated carbon(GAC) enhanced filtration 2-methylisoborneol(MIB) micro flocculation
下载PDF
5-羟色胺转运蛋白显像剂^(11)C-DASB的自动化合成及Micro PET/CT显像
2
作者 张晓军 刘健 +2 位作者 李云钢 田嘉禾 张锦明 《同位素》 CAS 2015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自动化合成5-羟色胺转运蛋白显像剂11 C-DASB并进行大鼠Micro PET/CT显像;方法:通过改变甲基化试剂、溶解前体溶剂及反应条件,得到优化的标记条件作为碳-11多功能合成模块的输入参数,进行自动化合成11 C-DASB,大鼠静脉注射11 C-DAS... 目的:自动化合成5-羟色胺转运蛋白显像剂11 C-DASB并进行大鼠Micro PET/CT显像;方法:通过改变甲基化试剂、溶解前体溶剂及反应条件,得到优化的标记条件作为碳-11多功能合成模块的输入参数,进行自动化合成11 C-DASB,大鼠静脉注射11 C-DASB 45 min后进行显像;结果:采用11 C-CH3-Triflate作为甲基化试剂,通入新配制的含1mg去甲基DASB前体的500μL DMSO溶液内,80℃下加热2min,标准率为63.7%,大鼠显像表明,11 C-DASB特异性的浓聚于SERT富集区域;结论:经优化,11 C-DASB自动化合成可得到较高产率,大鼠显像表明,其特异性浓聚于SERT富集区域,有望作为5-羟色胺转运蛋白显像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C-DASB 5-羟色胺转运蛋白 micro PET/CT
下载PDF
超疏水Ti-MOF涂覆PET复合滤料用于细颗粒物高效去除 被引量:2
3
作者 董伟 周士安 +6 位作者 唐刚 项腾飞 龙红明 丁磊 张奎 钱付平 李刚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171-2181,共11页
为有效捕集工业烟气中的细颗粒物,克服滤袋在高湿环境下的结露和糊袋现象,实现烟气超低排放的目标,在室温下将氟化NH_(2)-MIL-125(Ti-MOF)喷涂在PET纤维表面快速牢固组装,在复合滤料纤维表面形成低表面能的微/纳粗糙结构,构筑了一种超... 为有效捕集工业烟气中的细颗粒物,克服滤袋在高湿环境下的结露和糊袋现象,实现烟气超低排放的目标,在室温下将氟化NH_(2)-MIL-125(Ti-MOF)喷涂在PET纤维表面快速牢固组装,在复合滤料纤维表面形成低表面能的微/纳粗糙结构,构筑了一种超疏水复合过滤材料(SH-T@PET),其水接触角(WCA)高达(152.5±1.8),水流失角(WSA)为(5.7±1.7),具有优异的疏水稳定性.此外,由于SH-T@PET纤维表面Ti-MOF活性单元的极性官能团(-NH_(2))、高ζ电位和大空隙结构等多重作用,其对PM0.3去除效率(RE为(96.53±0.65)%)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在Ti-MOF低负载率(2.1%)下,SH-T@PET的微观孔隙结构几乎没有改变,过滤压降(ΔP,50Pa)没有急剧增加,品质因子(QF为0.0672Pa-1)比原始PET滤料约有12.79%的提升.同时,SH-T@PET复合滤料还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机械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 NH_(2)-MIL-125(Ti)晶体 微/纳结构 颗粒物去除 过滤性能
下载PDF
FC-CTS微絮凝过滤控制三卤甲烷生成势研究
4
作者 王珊 刘金虎 +4 位作者 黄鑫 徐迎鑫 张克峰 石宝友 贾瑞宝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994-4002,共9页
黄河下游引黄水源水中有机物芳香化程度较高,常规净水工艺去除能力有限.本研究充分分析沉淀池出水有机物特性,考察三氯化铁(FC)、壳聚糖(CTS)及氯化铁-壳聚糖复配药剂(FC-CTS)微絮凝强化过滤效能.结果表明,原水中有机物以<1kDa和3~10... 黄河下游引黄水源水中有机物芳香化程度较高,常规净水工艺去除能力有限.本研究充分分析沉淀池出水有机物特性,考察三氯化铁(FC)、壳聚糖(CTS)及氯化铁-壳聚糖复配药剂(FC-CTS)微絮凝强化过滤效能.结果表明,原水中有机物以<1kDa和3~10kDa小、中分子量为主,且多为疏水酸性和亲水中性有机物,色氨酸类蛋白和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荧光响应值较高.低剂量下FC-CTS微絮凝强化砂滤性能优于单独FC、CTS.在FC-CTS复配比为7:2,FC投加量为0.7mg/L时,砂滤出水浊度降至0.124NTU,DOC去除率为31.37%,<3kDa和>10kDa分子量范围内疏水性和亲水中性有机物显著降低,三卤甲烷生成势浓度与限值比之和为0.744.弱碱性条件下,FC-CTS强化过滤主要通过铁水合离子的吸附电中和作用以及CTS的高分子吸附架桥作用,增强胶体颗粒物和有机物向滤料表面的迁移和黏附.研究成果可为地表水厂控制消毒副产物生成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絮凝强化过滤 氯化铁-壳聚糖复配药剂 有机物分级 消毒副产物
下载PDF
^(18)F-氟赤硝基咪唑micro PET/CT评价裸鼠乳腺癌早期放疗疗效实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苏晓雨 徐慧琴 +3 位作者 汪会 余文静 张丹 谯凤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3-206,共4页
目的探讨^(18)F-氟赤硝基咪唑micro PET/CT评价裸鼠MDA-MB231乳腺癌早期放疗疗效的价值。方法建立16只裸鼠MDA-MB231乳腺癌模型,将其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A组)、放疗组(B组),每组8只。每组裸鼠行micro PET/CT显像,测定每只... 目的探讨^(18)F-氟赤硝基咪唑micro PET/CT评价裸鼠MDA-MB231乳腺癌早期放疗疗效的价值。方法建立16只裸鼠MDA-MB231乳腺癌模型,将其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A组)、放疗组(B组),每组8只。每组裸鼠行micro PET/CT显像,测定每只裸鼠肿瘤SUVmax值。完成显像后,常规HE染色观察每组肿瘤组织形态学特征,免疫组化方法测定每组肿瘤细胞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情况。结果放疗前,对照组与放疗组SUVmax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 375,P> 0. 05)。放疗组放疗后48 h裸鼠肿瘤组织SUVmax值较放疗前(t=9. 958,P <0. 05)、放疗后24 h(t=16. 506,P <0. 05)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 860,P <0. 05)。放疗后24 h SUVmax值也低于放疗前24 h(t=5. 405,P <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E染色结果显示放疗组肿瘤细胞坏死较对照组更加明显。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放疗组放疗后HIF-1α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放疗前(t=14. 802,P <0. 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肿瘤SUVmax与HIF-1α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性(r=0. 865,P <0. 05)。结论^(18)F-氟赤硝基咪唑micro PET/CT可以监测肿瘤内部的乏氧状态,并且可以评价裸鼠MDA-MB231乳腺癌的早期放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氟赤硝基咪唑 micro PET/CT 放疗疗效 乏氧诱导因子-
下载PDF
管道微絮凝-超滤工艺处理常规矿井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李福勤 高珊珊 +2 位作者 薛甜丽 豆硕超 何绪文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24,共5页
针对现有矿井水处理技术存在投药量大、处理时间长、出水水质不稳定的问题,对常规矿井水进行管道微絮凝-超滤工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管道微絮凝-超滤工艺处理矿井水性能良好,出水浊度均在0.07 NTU以下,去除颗粒物主要依靠超滤膜的筛分... 针对现有矿井水处理技术存在投药量大、处理时间长、出水水质不稳定的问题,对常规矿井水进行管道微絮凝-超滤工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管道微絮凝-超滤工艺处理矿井水性能良好,出水浊度均在0.07 NTU以下,去除颗粒物主要依靠超滤膜的筛分作用,微絮凝混凝剂种类、加药量、管长、管径等对浊度的去除效果影响不大;随着投药量的增加,Zeta电位逐渐减小并接近零点,随着运行时间的进行膜比通量衰减程度逐渐减小;当投药量为6 mg/L膜比通量J/J_(0)值下降最小。随着管道长度的增加,膜比通量的下降速率逐渐缓慢,管长在20~30 m,对应反应时间约20~30 s,较合适。流速对反应效果和超滤影响较大,流速在0.9 m/s左右较佳。随着运行压力的增大,产水率增大,膜比通量呈降低趋势。物理污染(颗粒堵塞)是矿井水对超滤膜污染的主要原因,最佳清洗方式为水力冲洗;微絮凝器管径4 mm,管长20 m,PAC投加6 mg/L,超滤跨膜压差为0.18 MPa时,过滤30 min膜比通量J/J_(0)为0.815,产水率为9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絮凝 超滤 聚瓷膜 矿井水 膜通量
下载PDF
Effect of Surface Roughness in Micro-nano Scale on Slotted Waveguide Arrays in Ku-band
7
作者 Na LI Peng LI Liwei SONG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3期595-603,共9页
Modeling of the roughness in micro-nano scale and its influence have not been fully investigated, however the roughness will cause amplitude and phase errors of the radiating slot, and decrease the precision and effic... Modeling of the roughness in micro-nano scale and its influence have not been fully investigated, however the roughness will cause amplitude and phase errors of the radiating slot, and decrease the precision and efficiency of the SWA in Ku-band. Firstly, the roughness is simulated using the electromechanical coupled(EC) mode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oughness and the antenna's radiation properties is obtained. For verification, an antenna proto- type is manufactured and tested, and the simulation method is introduced. According to the prototype, a contrasting experiment dealing with the flatness of the radiating plane is conducted to test the simulation method. The advantage of the EC model is validated by comparisons of the EC model and two classical roughness models (sine wave and fractal function), which shows that the EC model gives a more accurate description model for roughness, the maxi- mum error is 13%. The existence of roughness strongly broadens the beamwidth and raises the side-lobe level of SWA, which is 1.2 times greater than the ideal antenna. In addition, effect of the EC model's evaluation indices is investigated, the most affected scale of the roughness is found, which is 1/10 of the working wavelength. The proposed research provides the instruction for antenna designing and manufactu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otted waveguide arrays - Roughness model micro/nano-scale Amplitude and phase errors Radiationcharacteristics
下载PDF
Physicochemical interaction and its influence on deep bed filtration process
8
作者 GUOJin-long MENGJun LIGUI-ping LUANZhao-kun TANGHong-xiao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97-301,共5页
The capillary model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hydraulic conditions in the deep bed filtration process. The physicochemical interaction forces between the filter media and suspended particle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deep ... The capillary model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hydraulic conditions in the deep bed filtration process. The physicochemical interaction forces between the filter media and suspended particle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deep bed filtration process were also studied theoretically.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he hydraulic and physicochemical forces, the key influencing factors on the filtration process were proposed and investigated. Pilot study of the micro-flocculation deep bed filtration was carried out in the No. 9 Potable Water Treatment Plant of Beijing, 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hydraulic head loss, particle distribution and entrapment were presented. The theoretical prediction was reasonably consist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regulation and control of micro-flocculation and deep bed filtration could be realized by the evaluation of the physicochemical interactions. Further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should be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deep bed filtration and other c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PILLARY micro-FLOCCULATION filtration PHYSICOCHEMICAL INTERACTION
下载PDF
微絮凝-砂滤保障再生水的生物安全性研究
9
作者 马天 《中国市政工程》 2023年第6期40-43,98,99,共6页
将微絮凝-砂滤工艺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深度处理,利用中试装置研究滤层厚度对砂滤池去除CODCr、TP、氨氮、SS的影响,并在昆山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微絮凝-砂滤工艺的V形滤池中取样,研究滤层厚度对砂滤池去除总大肠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当... 将微絮凝-砂滤工艺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深度处理,利用中试装置研究滤层厚度对砂滤池去除CODCr、TP、氨氮、SS的影响,并在昆山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微絮凝-砂滤工艺的V形滤池中取样,研究滤层厚度对砂滤池去除总大肠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过滤速度为5~9 m/h时,砂滤池对水中TP的截留主要发生在0~90 cm的滤层内,此时出水能够达到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微絮凝-砂滤工艺能有效保障出水的生物安全性,在絮凝反应和物理截留双重作用下,可将总大肠菌群数降低1~1.7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絮凝-砂滤 滤层厚度 二级出水 生物安全性
下载PDF
麦秆基纳米纤维素过滤膜的制备及对微纳米颗粒的过滤性能
10
作者 杨明琰 管舒仪 +4 位作者 陈欣玥 蔡晓丹 兰萌 安琳玉 赖坤容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7-222,共6页
以麦秆为原料,采用对甲基苯磺酸(p-TsOH)结合酶辅助超声处理制备木质纤维素纳米纤丝(LCNFs),通过真空抽滤制备LCNFs过滤膜(LCNF-FM)。研究LCNF-FM的微观形貌、纯水通量、润湿性及对微纳米粒子的过滤性能。结果表明,LCNF-FM由相互交联的... 以麦秆为原料,采用对甲基苯磺酸(p-TsOH)结合酶辅助超声处理制备木质纤维素纳米纤丝(LCNFs),通过真空抽滤制备LCNFs过滤膜(LCNF-FM)。研究LCNF-FM的微观形貌、纯水通量、润湿性及对微纳米粒子的过滤性能。结果表明,LCNF-FM由相互交联的纳米纤维网络组成,平均孔径为30.2nm。该过滤膜对细菌及纳米TiO_(2)颗粒均具有良好的截留作用。初步应用于红葡萄酒过滤除菌,其对红葡萄酒中有效成分的保留率均在84%以上,对葡萄酒品质影响不大。该LCNFs及其过滤膜的制备方法绿色环保,在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及水处理、食品饮料的净化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纤维素纳米纤丝 过滤膜 微纳米颗粒 过滤
下载PDF
混凝-微滤膜分离技术在矿井水处理与回用中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武强 王志强 +2 位作者 叶思源 杨金英 谭文婕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81-584,共4页
采用混凝-微滤膜分离组合工艺对含悬浮物矿井水进行处理,考察了微滤膜操作特性的变化对膜过滤性能的影响及该工艺对含悬浮物矿井水的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微滤膜以过滤/反曝气交替运行方式,在运行周期T=30min时膜曝气可以大幅度地清... 采用混凝-微滤膜分离组合工艺对含悬浮物矿井水进行处理,考察了微滤膜操作特性的变化对膜过滤性能的影响及该工艺对含悬浮物矿井水的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微滤膜以过滤/反曝气交替运行方式,在运行周期T=30min时膜曝气可以大幅度地清除膜表面的泥饼层,减小膜污染,恢复膜通量,有效地维持膜过滤性能的稳定;该工艺对含悬浮物矿井水处理,系统出水水质稳定,所测项目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GB5749-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物 混凝 矿井水处理 回用 曝气 微滤膜 膜过滤性能 工艺 膜分离技术 运行周期
下载PDF
聚合氯化铁在微絮凝-深床过滤工艺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2
作者 孟军 李桂平 +3 位作者 王东升 郭瑾珑 栾兆坤 汤鸿霄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8-102,共5页
以聚铝 (PAC)为参照比较研究了聚合氯化铁 (PFC)在微絮凝 深床过滤工艺中的应用效果 .结果表明PFC投药量少 (Fe∶Al =3∶5 ) ,其水头滤程可达 63h ,周期产水率可达 1 5 0 4m3 /m2 ,而PAC的水头滤程为 5 3h ,周期产水率为 1 2 66m3 /m2 ;... 以聚铝 (PAC)为参照比较研究了聚合氯化铁 (PFC)在微絮凝 深床过滤工艺中的应用效果 .结果表明PFC投药量少 (Fe∶Al =3∶5 ) ,其水头滤程可达 63h ,周期产水率可达 1 5 0 4m3 /m2 ,而PAC的水头滤程为 5 3h ,周期产水率为 1 2 66m3 /m2 ;PFC表现出利于延长运行周期 ,提高产水率等优势 .通过截污机理研究表明 ,PFC具有形成絮体快 ,与滤料作用迅速 ,脱水性能好等特点 ,与PAC相比PFC更适用于微絮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絮凝-深床过滤工艺 聚合氯化铁 截留机理 聚合氯化铝 混凝剂 废水处理
下载PDF
微絮凝-悬浮污泥过滤工艺在油田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冯进来 张雷 +1 位作者 戴春雷 王松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9-52,共4页
为了改善回注地层的三次采油产生的油田污水的处理效果,从5种药剂中筛选出FX微絮凝剂作为最佳药剂,用于微絮凝-悬浮污泥二级过滤处理工艺中。实验确定最佳投药质量浓度为4 mg/L,在此条件下,当来水中油、悬浮物质量浓度分别为80、30 mg/L... 为了改善回注地层的三次采油产生的油田污水的处理效果,从5种药剂中筛选出FX微絮凝剂作为最佳药剂,用于微絮凝-悬浮污泥二级过滤处理工艺中。实验确定最佳投药质量浓度为4 mg/L,在此条件下,当来水中油、悬浮物质量浓度分别为80、30 mg/L时,出水油、悬浮物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3 mg/L,去除率分别达到99%和90%,达到了三级过滤工艺的处理效果,满足了油田回注水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污水 微絮凝-悬浮污泥过滤 微絮凝剂
下载PDF
陶瓷微滤膜防治苦参水提液对AB-8树脂毒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郭立玮 陈丹丹 +2 位作者 高红宁 潘林梅 金万勤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 考察陶瓷膜微滤技术防治树脂毒化、提高中药精制效果的作用。方法 比较陶瓷膜微滤、高速离心和醇沉3种预处理方法对AB -8树脂吸附苦参水提液中总黄酮量及精制效果的影响。结果 陶瓷膜微滤法提高AB -8树脂吸附苦参总黄酮能力强... 目的 考察陶瓷膜微滤技术防治树脂毒化、提高中药精制效果的作用。方法 比较陶瓷膜微滤、高速离心和醇沉3种预处理方法对AB -8树脂吸附苦参水提液中总黄酮量及精制效果的影响。结果 陶瓷膜微滤法提高AB -8树脂吸附苦参总黄酮能力强于高速离心法 ,其精制总黄酮效果优于醇沉法。结论 陶瓷膜微滤可有效减轻中药水提液对树脂的毒化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膜 AB-8树脂 微滤 高速离心 醇沉 大孔吸附树脂 苦参水提液
下载PDF
微絮凝纤维球过滤-超滤-纳滤组合工艺处理宾馆洗浴废水 被引量:11
15
作者 薛罡 高品 +1 位作者 代学民 汪永辉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7-59,共3页
以自主研制的涤纶高弹丝纤维球为滤料,提出了微絮凝纤维球过滤-超滤-纳滤组合工艺处理综合回用洗浴废水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超滤出水可以回用至宾馆厕所冲洗、绿化等环节,纳滤出水可以回用至宾馆洗衣和洗浴等水质要求较高环节,同时研... 以自主研制的涤纶高弹丝纤维球为滤料,提出了微絮凝纤维球过滤-超滤-纳滤组合工艺处理综合回用洗浴废水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超滤出水可以回用至宾馆厕所冲洗、绿化等环节,纳滤出水可以回用至宾馆洗衣和洗浴等水质要求较高环节,同时研究发现,膜组件经复合清洗剂清洗后,水通量恢复率可达到9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宾馆洗浴废水 微絮凝 纤维球过滤 超滤 纳滤 回用
下载PDF
犬累-卡-佩斯病的组织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马玉捷 刘玥 +3 位作者 郭婧雯 李茗瑜 陈丰伟 汤小朋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9-31,I0001,共4页
本试验旨在对临床上患累-卡-佩斯病犬的股骨头组织形态学进行观察,对该病的组织病理学变化进行描述。收集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院患有累-卡-佩斯病并采取手术切除治疗的犬的股骨头以及正常犬的股骨头,对其进行大体观察,Micro-CT观察股骨... 本试验旨在对临床上患累-卡-佩斯病犬的股骨头组织形态学进行观察,对该病的组织病理学变化进行描述。收集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院患有累-卡-佩斯病并采取手术切除治疗的犬的股骨头以及正常犬的股骨头,对其进行大体观察,Micro-CT观察股骨头三维微观结构,取股骨头负重区组织进行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观察病理变化,扫描电镜观察各组股骨头骨显微结构变化。结果显示,病变组较正常组股骨头结构破坏严重,组织结构疏松、易于凿切,髓腔脂肪细胞增大增多,骨小梁在塌陷、溶解的同时,伴有新小梁骨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佩斯病 micro—CT 组织形态学 扫描电镜观察结构变化
下载PDF
混凝-微滤处理微污染原水工艺优化及膜污染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燕 王捷 +1 位作者 张宏伟 吴云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15,共6页
利用混凝-微滤联用工艺处理微污染原水,并对工艺运行的关键参数及膜污染的控制方法进行了优化分析.首先在考察混凝最佳工况参数的基础上,确定联用工艺中的关键参数为混合溶液的pH值及混凝剂的投加量,而混凝时间对工艺运行影响不大.混凝... 利用混凝-微滤联用工艺处理微污染原水,并对工艺运行的关键参数及膜污染的控制方法进行了优化分析.首先在考察混凝最佳工况参数的基础上,确定联用工艺中的关键参数为混合溶液的pH值及混凝剂的投加量,而混凝时间对工艺运行影响不大.混凝-微滤联用的试验表明:二者组合能有效延缓膜污染;在过滤方式上,直接过滤混凝原液在膜污染的控制上效果优于过滤混凝上清液;通过对两种混凝剂在联用工艺中的处理效果和减缓膜污染能力的比较发现,氯化铁对微污染原水的净化效果要远远优于聚合氯化铝(PAC),而聚合氯化铝延缓膜污染能力较强.通过评价清洗后通量恢复水平对膜面污染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膜污染中70%~80%由泥饼层引起,有机污染物和微生物的比例约占20%~25%,无机污染物仅占5%~8%,因此使用混凝-微滤工艺处理微污染原水时,适时地采用物理清洗即可达到较理想的膜清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 膜过滤 微污染原水 膜污染 膜清洗
下载PDF
曝气生物滤池-微絮凝过滤处理污染水源水的中试 被引量:5
18
作者 周媛媛 黄瑞敏 +3 位作者 高武龙 王成军 郭锐 卿海波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1-83,共3页
采用曝气生物滤池(BAF)-微絮凝过滤工艺对受污染的河道水进行中试规模的试验研究,着重考察BAF和微絮凝过滤对污染物的综合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当进水氨氮、COD、浊度和TP分别为15~25mg/L、30~40mg/L、7~15NTU和0.9~1.5mg/L时,工艺... 采用曝气生物滤池(BAF)-微絮凝过滤工艺对受污染的河道水进行中试规模的试验研究,着重考察BAF和微絮凝过滤对污染物的综合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当进水氨氮、COD、浊度和TP分别为15~25mg/L、30~40mg/L、7~15NTU和0.9~1.5mg/L时,工艺对氨氮、COD、浊度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89.0%、62.2%、90.1%和64.8%,出水远优于直接的混凝沉淀过滤工艺,可用于印染工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曝气生物滤池 微絮凝过滤 污染水源水
下载PDF
微絮凝-接触过滤技术在油田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逢玉 姜安玺 +1 位作者 张雷 孙岩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58-60,65,共4页
为了提高油田废水的处理效率,降低滤后水中油和悬浮物的质量浓度,文中通过系统优化改造开发了微絮凝-接触过滤工艺。筛选确定无机高分子聚合氯化铁作为本工艺的絮凝剂,最佳投药量为3 mg/L,经现场试验考察了本工艺对油田废水处理效果。... 为了提高油田废水的处理效率,降低滤后水中油和悬浮物的质量浓度,文中通过系统优化改造开发了微絮凝-接触过滤工艺。筛选确定无机高分子聚合氯化铁作为本工艺的絮凝剂,最佳投药量为3 mg/L,经现场试验考察了本工艺对油田废水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微絮凝-接触过滤工艺滤后水中油和悬浮物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 mg/L和3 mg/L,去除率分别为92%和90%,远优于传统的直接过滤。说明油田废水经本工艺处理可达到油田回注水标准,无需经过二级过滤处理,因此节省了油田污水深度处理站基建和运行的投资,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废水 微絮凝 微絮凝-接触过滤
下载PDF
生物慢滤系统处理微污染水体的试验研究:两种滤料的对比
20
作者 王文喜 熊楠 +1 位作者 杨晓英 何坚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6-290,共15页
滤料的特性是决定生物慢滤系统对各类污染物去除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然而国内外在不同滤料的生物慢滤系统净化效能比较和微生物机制方面的研究十分有限。本研究选用石英砂和活性炭作为生物慢滤系统的滤料,比较了它们在污染物去除和微生... 滤料的特性是决定生物慢滤系统对各类污染物去除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然而国内外在不同滤料的生物慢滤系统净化效能比较和微生物机制方面的研究十分有限。本研究选用石英砂和活性炭作为生物慢滤系统的滤料,比较了它们在污染物去除和微生物群落方面的异同,并在滤料堵塞时开展了反冲洗实验。结果表明,两柱均需要26 d完成挂膜。挂膜完成后,活性炭柱对浊度、CODMn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92.18%、65.53%和99.37%,而石英砂柱的去除率分别为91.89%、42.91%和98.87%,活性炭柱的去除率优于石英砂柱。在挂膜期间,石英砂柱和活性炭柱都出现了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的积累现象。石英砂柱主要的优势菌群为A0839和Rhodobacter,而活性炭柱主要的优势菌群为Ramlibacter、Pseudomonas和Leptospirillum,从微生物群落的角度解释了活性炭柱对有机物和总氮的去除效果优于石英砂柱。活性炭滤料的穿透深度大于石英砂滤料,石英砂柱的滤料主要是前40 cm发生堵塞,而活性炭柱的滤料是前60 cm发生堵塞。在滤料膨胀系数为30%时,石英砂柱和活性炭柱的反冲洗强度分别为6.83 L·m^(-2)·s^(-1)、3.16 L·m^(-2)·s^(-1),活性炭柱的反冲洗水量比石英砂柱少了53.7%。本研究为农村地区慢滤系统滤料的选择提供了技术依据,为滤料的堵塞问题提供了经济可行的解决方案,为该技术在农村供水技术中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污染水 生物慢滤 滤料 微生物群落 挂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