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plication of FLUENT on fine-scale simulation of wind field over complex terrain 被引量:2
1
作者 Lei Li LiJie Zhang +3 位作者 Ning Zhang Fei Hu Yin Jiang WeiMei Jiang 《Research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 2010年第5期411-418,共8页
The state-of-art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codes FLUENT is applied in a fine-scale simulation of the wind field over a complex terrain. Several numerical tests are performed to validate the capability of FL... The state-of-art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codes FLUENT is applied in a fine-scale simulation of the wind field over a complex terrain. Several numerical tests are performed to validate the capability of FLUENT on describing the wind field details over a complex terrain. The results of the numerical tests show that FLUENT can simulate the wind field over extremely complex terrain, which cannot be simulated by mesoscale models. The reason why FLUENT can cope with extremely complex terrain, which can not be coped with by mesoscale models, relies on some particular techniques adopted by FLUENT, such as 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technique, unstructured grid technique and finite volume method. Compared with mesoscale models, FLUENT can describe terrain in much more accurate details and can provide wind simulation results with higher resolution and more accura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ENT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complex terrain wind field fine-scale simulation
下载PDF
仿生鲨鱼皮复合微纳减风阻结构的仿真与制备
2
作者 徐征 刘日 +3 位作者 王天昊 迟振东 王作斌 李理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7-114,共8页
仿生学与减阻技术的结合,为减阻开辟了重要的研究方向,在航空航天领域有着潜在的发展与应用前景。为提高降低风阻效果,本文对复合微纳减风阻结构进行了研究,基于仿生学原理,采用CFD仿真及激光微纳制造技术,建立了减阻结构组合模型,并在... 仿生学与减阻技术的结合,为减阻开辟了重要的研究方向,在航空航天领域有着潜在的发展与应用前景。为提高降低风阻效果,本文对复合微纳减风阻结构进行了研究,基于仿生学原理,采用CFD仿真及激光微纳制造技术,建立了减阻结构组合模型,并在飞行器的大气传感器半球头体模型表面制造仿生鲨鱼皮复合微纳结构,即在仿生鲨鱼皮鳞片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激光干涉扫描二级微沟槽,以进一步提升减阻效果。采用CFD仿真与风洞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对减阻机理进行理论分析,完成了复合结构的微纳制造,减阻率最高可达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鲨鱼皮 减阻 风洞实验 CFD流场仿真 微纳结构 鳞片 仿生
下载PDF
滇南一次暖区暴雨过程的雷达反演风场分析
3
作者 高正南 杨素雨 +1 位作者 王飞 业红伟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9-719,共11页
利用自动气象站资料、ERA5再分析资料、探空资料和CINRAD/CC普洱天气雷达数据等多源资料,对2020年8月7日滇南大暴雨过程进行天气尺度和中小尺度系统综合分析.结果表明:①此次强降水是典型的暖区暴雨过程;②500 hPa东风波和700 hPa低涡... 利用自动气象站资料、ERA5再分析资料、探空资料和CINRAD/CC普洱天气雷达数据等多源资料,对2020年8月7日滇南大暴雨过程进行天气尺度和中小尺度系统综合分析.结果表明:①此次强降水是典型的暖区暴雨过程;②500 hPa东风波和700 hPa低涡系统是主要的影响系统,200 hPa高空辐散特征加强了低层系统的发展;③本次过程发生在高湿、高能、强垂直运动的大气环境背景下,孟加拉湾低压为滇南局地强降水提供充足的水汽,水汽通量散度强度达-4.6×10^(-6) g·cm^(-2)·hPa^(-1)·s^(-1);副高在滇南地区向北凹陷有利于不稳定能量积累,∑θ_(se)≥260℃的区域与地面6 h强降水落区对应一致;特大暴雨发生期间伴随有能量和强暖平流输送;④中尺度对流系统生命史完整且漫长,回波原地生消,中心稳定少动,“列车效应”明显,低质心暖云回波贡献了短时高效的降水,导致地面降水持续时间长、强度大、落区局地性强;对流发展旺盛阶段存在明显小尺度次级环流和水平气旋式辐合,二者投影位置一致,呈现出对流系统三维立体运动特征;地面投影附近集中出现20 mm·h^(-1)以上短时强降水,最大78.6 mm·h^(-1);⑤滇南地形对东(抬升)、西(降低)两股气流截然不同的影响加剧了辐合区垂直运动发展,在“喇叭口”地形隔挡下两股气流长时间交汇对峙,为特大暴雨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暖区暴雨 天气诊断 雷达风场三维变分反演 中小尺度系统 地形 滇南地区
下载PDF
新型风浪联合发电浮式平台浮筒-立柱-浮子多尺度流场演化与荷载特性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永发 柯世堂 +3 位作者 员亦雯 王硕 李晔 任贺贺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70-379,共10页
风能波浪能联合发电是实现“海上风电+”融合发展的最新模式,而风浪联合发电结构浮式平台中浮筒、立柱和浮子存在不同尺度的圆柱间干扰效应,对整个结构体系的荷载分布和整体稳定影响不可忽略。提出一种适合中国南海海况的新型风能-波浪... 风能波浪能联合发电是实现“海上风电+”融合发展的最新模式,而风浪联合发电结构浮式平台中浮筒、立柱和浮子存在不同尺度的圆柱间干扰效应,对整个结构体系的荷载分布和整体稳定影响不可忽略。提出一种适合中国南海海况的新型风能-波浪能联合发电结构体系,再基于延迟脱体涡模拟方法分析平台内部波浪场演化过程,揭示平台区域水质点能量分布特性以及多浮体干扰机理,最后对比研究浮子对风浪联合发电平台水动力荷载的影响特性。结果表明:浮子的存在影响到两种平台各区域的水体能量变化,最大能量分布区域由波浪传播起始位置区域转变为浮子影响下波浪非线性干扰强烈的区域;浮子顺向波浪力最高达到8.27×105量级,较单浮子增幅22.3%,风浪联合发电平台中间立柱顺向波浪力极值荷载较半潜式平台减幅11.3%,但使得平台立柱所受顺向波浪荷载能量部分往高频转移。研究结论可为此类新型风浪联合发电结构体系水动力荷载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浪联合发电 波浪场 多尺度流场干扰 荷载特性 空间相关性
下载PDF
基于WRF-LES的门头沟地区近地面风场模拟与边界层方案敏感性研究
5
作者 李叶晴 师春香 +3 位作者 沈润平 粟运 张德杰 葛玲玲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58-770,共13页
近地面风场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精细准确的风场模拟可以为气象实况产品提供数据支撑。目前,中尺度模式的时空分辨率无法满足局地精细化模拟的需求,因此本研究基于中尺度模式(WRF)内层嵌套大涡模拟(LES),采用五层双向嵌套在门头沟东部区... 近地面风场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精细准确的风场模拟可以为气象实况产品提供数据支撑。目前,中尺度模式的时空分辨率无法满足局地精细化模拟的需求,因此本研究基于中尺度模式(WRF)内层嵌套大涡模拟(LES),采用五层双向嵌套在门头沟东部区域展开百米近地面风场模拟。结合地面观测,设计边界层和亚网格模型敏感性试验,对比1 km分辨率下YSU和LES边界层方案对里层嵌套的影响,检验和评估不同亚网格模型在真实大气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在中微尺度过渡分辨率1 km开启YSU边界层较LES边界方案模拟效果更佳,在保持捕捉湍流细节的能力下,拥有较低的误差。不同的亚网格敏感性试验中,1.5TKE,SMAG,1.5TKE_NBA和SMAG_NBA四种亚网格模型差异较小,统计指标上,SMAG的均方根误差最低,相关系数最高。同时,四种亚网格模型依旧存在模式本身造成的高值低估,低值高估的现象,SMAG在风矢量分布和风速风向概率密度分布中与观测最为接近。在风场的瞬时空间分布上,SMAG_NBA表现出对细小的湍流捕捉能力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F-LES 近地面风场 边界层 亚网格模型
下载PDF
X波段天气雷达组网协同观测试验结果分析
6
作者 刘杨 杨玲 +1 位作者 徐梓欣 李学华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630-636,共7页
2016-2021年成都和北京开展了X波段天气雷达组网观测实验,旨在检验组网观测策略对中小尺度天气过程演变的观测能力和对业务S波段雷达的补充作用。介绍了雷达性能指标、观测模式与风场反演算法,并通过在成都与北京选择天气个例,对X波段... 2016-2021年成都和北京开展了X波段天气雷达组网观测实验,旨在检验组网观测策略对中小尺度天气过程演变的观测能力和对业务S波段雷达的补充作用。介绍了雷达性能指标、观测模式与风场反演算法,并通过在成都与北京选择天气个例,对X波段雷达组网资料与S波段业务雷达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在短时强降水个例中,该组网策略观测到强对流单体初生6分钟内过程面积与强度逐渐增大的过程,能有效提升快速演变的中小尺度对流天气的探测能力,弥补S波段雷达的时间上的探测盲区。在冰雹过程中,通过组网雷达的反演风场可以反映此次天气过程中的强对流中心不同高度的风场特征是中低层高度气流辐合压迫气流向上运动,到高层向四周散开形成辐散的结构。同时,S波段雷达在同一时刻观测的径向速度场和反演风场相互印证,但通过单部S波段雷达探测会丢失部分风场随高度变化的信息。通过雷达组网和风场反演算法得到的流场结构符合天气学原理,与S波段雷达探测到的径向速度结构一致,能够更精细地展现对流天气的动力结构。在冰雹过程中的智能RHI扫描结果显示强回波中心位置的中低层辐合和高层辐散的结构,体现了智能RHI探测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组网 X波段天气雷达 三维风场反演 中小尺度对流天气
下载PDF
台风“梅花”作用下大跨悬索桥风场特性分析
7
作者 朱强 金耀 +1 位作者 王俊博 李亚华 《交通科技》 2023年第2期73-77,84,共6页
为了深入了解台风风场特性,文中基于某大跨度悬索桥台风风场监测,对台风“梅花”风场特性的相关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具体包括:平均风速风向、湍流强度、脉动风速谱、湍流积分尺度、脉动风速空间相关性以及脉动风速的时频特性。结果表明,... 为了深入了解台风风场特性,文中基于某大跨度悬索桥台风风场监测,对台风“梅花”风场特性的相关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具体包括:平均风速风向、湍流强度、脉动风速谱、湍流积分尺度、脉动风速空间相关性以及脉动风速的时频特性。结果表明,台风“梅花”的脉动风谱与Von-Karman谱吻合良好;脉动风速具有较显著的非平稳性;台风风场受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而呈现出显著的非均匀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场特性 平均风速风向 湍流强度 脉动风速谱 湍流积分尺度
下载PDF
一次混合云暴雨过程风场中尺度结构的双多普勒雷达观测研究 被引量:53
8
作者 刘黎平 邵爱梅 +1 位作者 葛润生 梁海河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78-284,i005-i006,共9页
利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我国重大气象灾害形成机理和预测理论研究”2 0 0 2年外场试验首次获取到的双多普勒雷达资料 ,研究了 7月 2 2~ 2 3日在长江中游的宜昌、荆州区域暴雨回波和风场的中尺度结构及演变过程。结果表明 ... 利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我国重大气象灾害形成机理和预测理论研究”2 0 0 2年外场试验首次获取到的双多普勒雷达资料 ,研究了 7月 2 2~ 2 3日在长江中游的宜昌、荆州区域暴雨回波和风场的中尺度结构及演变过程。结果表明 :本次暴雨是混合云降水所致 ,在层状云降雨区内有许多对流单体 ,这些对流单体常以带状结构组成回波群 ,对流云的回波强度和风场有明显的中尺度结构 ,与周围的层状云有很大差别。西南气流和东风形成的中尺度切变和辐合是造成强对流降水的主要原因 ,风场的中尺度结构主要发生在 4km以下的中下层。在对流回波周围 ,经常有中尺度切变、涡旋、辐合和辐散存在 ,这些风场的中尺度结构与对流云的演变有密切的关系 ,对强降水的发生和维持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过程分析 双多普勒雷达 风场 中尺度 气象灾害
下载PDF
FLUENT在复杂地形风场精细模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0
9
作者 李磊 张立杰 +3 位作者 张宁 胡非 江崟 蒋维楣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21-628,共8页
尝试将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用于复杂地形风场的精细模拟研究,进行的一系列数值模拟试验表明:由于采用了中尺度模式较少采用的计算机辅助建模、非结构化网格和有限体积法等技术,FLUENT可以实现复杂地形乃至极度陡峭地形上的风场模拟,... 尝试将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用于复杂地形风场的精细模拟研究,进行的一系列数值模拟试验表明:由于采用了中尺度模式较少采用的计算机辅助建模、非结构化网格和有限体积法等技术,FLUENT可以实现复杂地形乃至极度陡峭地形上的风场模拟,完成普通中尺度模式难以完成的任务。相比于普通中尺度模式,FLUENT可以更为精确地描述下垫面的复杂地形特征,因而能够在小尺度范围内得到分辨率更高、且更为准确的复杂地形上的近地层风场模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ENT软件 计算流体力学 复杂地形 风场 精细模拟
下载PDF
利用多普勒雷达速度资料检验三维中小尺度模式流场 被引量:8
10
作者 万蓉 郑国光 +2 位作者 王斌 杨洪平 石燕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8,I0001,共7页
数值模式调试时,需要合理快速地将观测资料用于模式的流场检验,为此建立一种新方法:将模式输出的三维风场通过正演给出模拟雷达显示,使模拟风场可以有效地和多普勒雷达的速度产品进行比较。在强降水、冰雹和大风等的个例实验中,应用上... 数值模式调试时,需要合理快速地将观测资料用于模式的流场检验,为此建立一种新方法:将模式输出的三维风场通过正演给出模拟雷达显示,使模拟风场可以有效地和多普勒雷达的速度产品进行比较。在强降水、冰雹和大风等的个例实验中,应用上述方法对双参三维冰雹云模式风场处理,模式给出的模拟雷达结果在主要对流特征上与雷达实测一致。试验表明,该方法能直观对比多普勒雷达风场资料,有效检验模式中间过程流场,在模式研究调试中起到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 速度场 中小尺度 三维风场 流场检验
下载PDF
台风湍流积分尺度与脉动风速谱——基于实测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45
11
作者 肖仪清 孙建超 李秋胜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5-53,共9页
基于4个台风过程中的长时间序列风速、风方向观测数据,分析研究了近地台风的湍流积分尺度和脉动风速谱等脉动特性。介绍了湍流积分尺度的几种常见的计算方法,基于实测台风数据,分析研究了台风过程中湍流积分尺度的变化以及不同计算方法... 基于4个台风过程中的长时间序列风速、风方向观测数据,分析研究了近地台风的湍流积分尺度和脉动风速谱等脉动特性。介绍了湍流积分尺度的几种常见的计算方法,基于实测台风数据,分析研究了台风过程中湍流积分尺度的变化以及不同计算方法的稳定性。根据实测数据计算了纵向脉动风速谱,并与Von-Karm an谱、Davenport谱、S im iu谱和Harris谱等经验谱进行了比较,给出了最适合描述台风纵向脉动风速谱的经验谱。还计算了横向脉动风速功率谱,并与基于各向同性湍流理论推导出的水平横向脉动风速谱进行了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积分尺度 脉动风速谱 现场实测
下载PDF
次网格地形参数化对WRF模式在复杂地形区风场模拟的影响 被引量:16
12
作者 马晨晨 余晔 +2 位作者 何建军 陈星 解晋 《干旱气象》 2016年第1期96-105,124,共11页
黄土高原特殊的地形导致该地区风场特征复杂,本文以黄土高原为研究对象,通过3组数值模拟试验,探讨次网格地形参数化对WRF模式模拟近地面风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形越复杂,次网格地形标准差越大,WRF模式中离站点最近格点的海拔高度与站... 黄土高原特殊的地形导致该地区风场特征复杂,本文以黄土高原为研究对象,通过3组数值模拟试验,探讨次网格地形参数化对WRF模式模拟近地面风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形越复杂,次网格地形标准差越大,WRF模式中离站点最近格点的海拔高度与站点实际海拔高度差异越大;研究时段内,若不考虑次网格地形影响,观测风速较小时,WRF会高估风速,而观测风速较大时,WRF则低估风速。在相对平坦的地区,模拟风速与观测风速之间的均方根误差较小,地形越复杂时,均方根误差越大。采用次网格参数化方案后,模式对风速的模拟有明显改进,认同指数、准确率、相关性等都有明显提高,模拟误差明显降低。3组试验均能模拟出风速的日变化,但不考虑次网格地形影响时,模拟的风速几乎是观测值的2倍,考虑次网格地形影响后,模拟的风速明显降低,其中Jimenez方案模拟的风速与观测值之间的偏差最小,能更好地描述风速的空间分布特征,而Mass方案仅降低了平原和山谷地区的风速却没有突出山区的高风速,对风速空间变化的模拟不如Jimenez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F 黄土高原 次网格地形 风场
下载PDF
九堡大桥桥址台风“海葵”近地风特性实测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斌 王旭 +1 位作者 孙得璋 谢旭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4-39,共6页
为给东南沿海地区桥梁结构抗台风设计提供依据,基于九堡大桥(钱江八桥)上安装的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的风速风向监测子系统,对2012年台风"海葵"气候条件下风速风向数据进行了全程采集,根据实测数据对台风过程中的脉动参数(平均风... 为给东南沿海地区桥梁结构抗台风设计提供依据,基于九堡大桥(钱江八桥)上安装的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的风速风向监测子系统,对2012年台风"海葵"气候条件下风速风向数据进行了全程采集,根据实测数据对台风过程中的脉动参数(平均风速与风向、湍流度、阵风因子、湍流积分尺度、脉动风速功率谱)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基本时距为10min时,纵向及横向脉动风速湍流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随平均风速的增大而减小;各向阵风因子随平均风速的增大而减小,横向与纵向阵风因子均值的比值为0.30,风速较小时,阵风因子减小速率较快,而风速较大时,减小趋势不明显;各向的湍流积分尺度均随平均风速的增大而增大;实测脉动风速谱与Von Karman谱基本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海葵” 现场实测 风速 风向 湍流度 阵风因子 湍流积分尺度 脉动风速功率谱
下载PDF
强风作用下超高层建筑风场特性的实测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申建红 李春祥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2-68,77,共8页
为了获取在强风作用下超高层建筑的风场特性,基于风压测试基本原理,设计出了新型风压传感器。针对一超高层建筑设计了风场实测的实施方案,获得了超高层建筑顶部的风速风向纪录,记录了墙面六个测点的风压时程。基于高空风速风压同步实测... 为了获取在强风作用下超高层建筑的风场特性,基于风压测试基本原理,设计出了新型风压传感器。针对一超高层建筑设计了风场实测的实施方案,获得了超高层建筑顶部的风速风向纪录,记录了墙面六个测点的风压时程。基于高空风速风压同步实测结果,分别对实测场地的风速风向特征及墙面风压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特殊地形条件下的风速脉动不完全符合典型的风速谱,而且其概率密度函数有可能不符合高斯分布;在这种情况下的墙面风压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非高斯特征,尤其是在分离流区域;脉动风压的空间相关性与风洞试验研究的结果具有相同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风 超高层建筑 全尺度实测 新型风压传感器 风压分布特征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厦门海岸地区150m高空台风风场特性实测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朱云辉 孙富学 +4 位作者 姜硕 史文海 张传雄 张茂雨 赵喆斐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114-118,106,共6页
基于安装在厦门海岸地区超高层建筑顶部的测风基站(150m),对2010年前后四次台风历程的风场数据进行实测。基于实测数据,研究分析了表征台风特征的平均风速、平均风向角、湍流度、阵风因子、湍流积分尺度、功率谱等风场参数。结果表明:... 基于安装在厦门海岸地区超高层建筑顶部的测风基站(150m),对2010年前后四次台风历程的风场数据进行实测。基于实测数据,研究分析了表征台风特征的平均风速、平均风向角、湍流度、阵风因子、湍流积分尺度、功率谱等风场参数。结果表明:实测风场的湍流度及阵风因子随平均风速的增大平稳变化,湍流度及阵风因子随平均风速增大而减小;阵风因子随湍流度的增大而增大,并符合线性关系;拟合的湍流积分尺度均相对于规范值偏小;实测顺风向脉动风速功率谱均与Von Karman谱在低中频吻合较好,在高频处Von Karman谱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厦门海岸地区 台风风场 端流度 阵风因子 湍流积分尺度
下载PDF
坝陵河峡谷脉动风特性实测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朱乐东 周成 +2 位作者 陈伟 任鹏杰 王继全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1年第1期27-34,共8页
利用现场实测方法对坝陵河大桥桥址区峡谷地貌的自然风紊流风特性进行研究,经过对实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到峡谷处的阵风因子、紊流强度、紊流积分尺度以及紊流功率谱函数等强风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峡谷地貌的自然紊流风的阵风因子、紊... 利用现场实测方法对坝陵河大桥桥址区峡谷地貌的自然风紊流风特性进行研究,经过对实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到峡谷处的阵风因子、紊流强度、紊流积分尺度以及紊流功率谱函数等强风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峡谷地貌的自然紊流风的阵风因子、紊流强度都要高于平原地貌的值;顺风向、水平横风向和竖向脉动风速沿顺风向x轴的积分尺度的平均值分别为158m、94m和42m;对于顺风向脉动风速谱,Simiu经验公式在低频区高于根据实测数据拟合的结果,而在高频区则要明显小于拟合结果;对于水平横风向脉动风速谱和竖向脉动风速谱,Simiu建议的经验公式以及Panofsk经验公式在整体上要小于拟合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峡谷 风特性 紊流强度 功率谱 积分尺度 现场实测
下载PDF
地铁站台活塞风附壁射流起始段的实测和实验验证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丽慧 杜晓明 +4 位作者 任俊 韩星 龚伟 宋洁 姜昕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5-70,共6页
为了从机理上探究站台活塞风分布规律,通过理论建模、现场实测和液体缩尺模型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提出并验证了站台活塞风起始段符合附壁射流理论模型。其中,对上海某地铁站台层的现场实测较好验证了站台活塞风起始段自由剪切区的理论模型... 为了从机理上探究站台活塞风分布规律,通过理论建模、现场实测和液体缩尺模型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提出并验证了站台活塞风起始段符合附壁射流理论模型。其中,对上海某地铁站台层的现场实测较好验证了站台活塞风起始段自由剪切区的理论模型,理论与实测数据的标准差在0.326和0.542之间;液体缩尺模型实验对站台活塞风起始段边界层区、势流核心区和自由剪切区理论模型进行了验证,三区吻合较好,标准差在0.071和0.746之间。上述研究证明了站台活塞风附壁射流理论起始段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站台活塞风 附壁射流起始段 现场实测 液体缩尺模型实验
下载PDF
土木工程结构风场实测及新技术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申建红 李春祥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15-120,共6页
土木工程结构风场实测结果是掌握结构风荷载作用机理和结构动力响应及破坏机理最直接的资料,也是修正现有试验方法和理论模型最为权威的依据。简要回顾了具有高柔低阻尼特性的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大跨度桥梁和大跨空间结构的发展,分析... 土木工程结构风场实测结果是掌握结构风荷载作用机理和结构动力响应及破坏机理最直接的资料,也是修正现有试验方法和理论模型最为权威的依据。简要回顾了具有高柔低阻尼特性的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大跨度桥梁和大跨空间结构的发展,分析了土木工程风场实测对于结构抗风设计的重要意义。对土木工程风场实测及实测新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提出了无线传感网络用于土木工程风场实测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结构 风茼载 台风 风场实测 新技术 无线传感网络
下载PDF
用二步变分法反演的单多普勒雷达风场研究中尺度暴雨 被引量:3
19
作者 孙宁 寿绍文 +2 位作者 吴海英 陈列 毛宇清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68-774,共7页
采用二步变分法反演多普勒雷达风场来研究中尺度暴雨过程。首先采用多元最优插值方法将常规探空资料插值生成初始风场,在此基础上在不考虑背景场约束以及三维风场平滑量约束的条件下极小化目标函数,反演出的三维风场作为最终反演所需的... 采用二步变分法反演多普勒雷达风场来研究中尺度暴雨过程。首先采用多元最优插值方法将常规探空资料插值生成初始风场,在此基础上在不考虑背景场约束以及三维风场平滑量约束的条件下极小化目标函数,反演出的三维风场作为最终反演所需的背景场,然后再进行反演得到最终的三维风场。将最终反演结果与WRF模式模拟的结果进行对比检验,两者的一致表明此方法具有一定的可用性,并用得出的结果分析了2005年6月发生在江苏中部的一次中尺度暴雨过程,初步揭示了强降水中心形成的原因,印证了采用二步变分法反演多普勒雷达风场可以揭示出中小尺度降水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步变分法 反演 风场 中尺度暴雨
下载PDF
台风“菲特”影响下温州某高层建筑顶部风场特性实测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传雄 李正农 史文海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06-214,共9页
东南沿海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在沿海城市中心的高层建筑开展风场特性实测研究,对城市中心高层建筑的抗风设计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本文基于2013年在温州市中心某高层建筑顶部实测获得的台风"菲特"的风场数据,研究获得了温州... 东南沿海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在沿海城市中心的高层建筑开展风场特性实测研究,对城市中心高层建筑的抗风设计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本文基于2013年在温州市中心某高层建筑顶部实测获得的台风"菲特"的风场数据,研究获得了温州市中心高空台风风场的湍流度、阵风因子、峰值因子、湍流积分尺度和风速谱等风场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湍流度、阵风因子和峰值因子随10min平均风速增大基本保持稳定;阵风因子随湍流度的增大而增大,且基本为线性关系;湍流度、阵风因子和峰值因子均随阵风持续时间的增加而减小,减小速率逐渐变缓,且变化曲率与Durst的经验曲线较为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实测 台风风特性 湍流度 阵风因子 峰值因子 湍流积分尺度 功率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