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6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onding enhancement of cold rolling TA1 P-Ti/AA6061 composite plates via surface oxidation treatment
1
作者 Lun FU Bin YANG +2 位作者 Yun-chang GUO Chao YU Hong XIAO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9期2864-2880,共17页
TA1 P-Ti/AA6061 composite plate was produced by oxidizing the surface of the titanium plate and adopting a cold roll bonding process.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oxide film(Ti6O)prepared on the surface of TA1 pure ti... TA1 P-Ti/AA6061 composite plate was produced by oxidizing the surface of the titanium plate and adopting a cold roll bonding process.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oxide film(Ti6O)prepared on the surface of TA1 pure titanium was easy to crack during the cold roll bonding,thereby promoting the formation of an effective mechanical interlock at the interface,which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minimum reduction rate of the composite plates produced by cold rolling of titanium and aluminium plates.Moreover,the composite plate subjected to oxidation treatment exhibited high shear strength,particularly at a 43%reduction rate,achieving a commendable value of 117 MPa.Based on oxidation treatment and different reduction rates,the annealed composite plates at temperatures of 400,450,and 500°C displayed favorable resistance to interface delamination,highlighting their remarkable strength-plasticity compatibility as evidenced by a maximum elongation of 31.8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1 P-Ti/AA6061 composite plate oxidation treatment annealing treatment cold roll bonding
下载PDF
Design and analysis of a high loss density motor cooling system with water cold plates
2
作者 Xin Zhao Haojie Cui +2 位作者 Yun Teng Zhe Chen Guangwei Liu 《Global Energy Interconnection》 EI CSCD 2023年第3期343-354,共12页
Aiming at reducing the difficulty of cooling the interior of high-density motors,this study proposed the placement of a water cold plate cooling structure between the axial laminations of the motor stator.The effect o... Aiming at reducing the difficulty of cooling the interior of high-density motors,this study proposed the placement of a water cold plate cooling structure between the axial laminations of the motor stator.The effect of the cooling water flow,thickness of the plate,and motor loss density on the cooling effect of the water cold plate were studied.To compare the cooling performance of water cold plate and outer spiral water jacket cooling structures,a high-speed permanent magnet motor with a high loss density was used to establish two motor models with the two cooling structures.Consequently,the cooling effects of the two models were analyzed using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under the same loss density,coolant flow,and main dimensions.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1)The maximum and average temperatures of the water cold plate structure were reduced by 25.5%and 30.5%,respectively,compared to that of the outer spiral water jacket motor;(2)Compared with the outer spiral water jacket structure,the water cold plate structure can reduce the overall mass and volume of the motor.Considering a 100 kW high-speed permanent magnet motor as an example,a water cold plate cooling system was designed,and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is analyzed,with the result indicating that the cooling structure satisfied the cooling requirements of the high loss density mo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oling system design High loss density motor Water cold plate Temperature field analysis
下载PDF
Effect of Mechanical Surface Treatment on the Bonding Mechanism and Properties of Cold‑Rolled Cu/Al Clad Plate 被引量:1
3
作者 Jianchao Han Hui Niu +5 位作者 Sha Li Zhongkai Ren Yi Jia Tao Wang A.I.Plokhikh Qingxue Huang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5期212-224,共13页
In the case of valuable cold-rolled Cu/Al clad plates,billet surface treatment before rolling is a significant process that can affect the bonding efficiency and quality.While the current studies primarily focus on th... In the case of valuable cold-rolled Cu/Al clad plates,billet surface treatment before rolling is a significant process that can affect the bonding efficiency and quality.While the current studies primarily focus on the influence of rolling parameters,insufficient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surface treatment.In this study,the effects of mechanical surface treatment on the bonding mechanism and bonding properties of cold-rolled Cu/Al clad plates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ifferent mechanical surface treatments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surface morphology,roughness,and residual stress.In addition,the effect of surface mechanical treatment on bonding quality was also observed to be critical.When the grinding direction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rolling direction(RD),the bonding quality of the Cu/Al clad plates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After surface treatment along the RD for 20 s,the Cu/Al clad plates showed the highest shear strength(78 MPa),approximately four times as high as that of the unpolished samples.Simultaneously,the peel strength of this process was also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achieved via the other processes.Finally,on the basis of the surface morphology,roughness,and residual stress,the effect of surface treatment on the bonding mechanism and bonding properties of Cu/Al clad plates was analyzed.This study proposes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bonding behavior and bonding mechanism for cold rolled clad plates processed via mechanical surface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Al clad plates cold rolling bonding Surface treatment Bonding mechanism Bonding property
下载PDF
冷板阻热层对锂电池模组散热均匀性影响
4
作者 刘显茜 徐启航 陈诚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2-128,共7页
锂电池模组温差过大引发电池间充放电、老化衰减速率不一致,致使其性能变差。为了进一步降低锂电池模组工作温差,提出一种设阻热层的新型冷板,即通过在冷板冷却液入口处与锂电池间增设阻热层增大热阻、抑制锂电池与冷板间热交换改善其... 锂电池模组温差过大引发电池间充放电、老化衰减速率不一致,致使其性能变差。为了进一步降低锂电池模组工作温差,提出一种设阻热层的新型冷板,即通过在冷板冷却液入口处与锂电池间增设阻热层增大热阻、抑制锂电池与冷板间热交换改善其散热均匀性。利用新型冷板对锂电池模组3 C放电冷却散热进行建模仿真计算,分析了并行流道、并联蛇形流道以及分叉型流道等3种不同流道冷板增设阻热层对锂电池模组放电散热均匀性影响,以及阻热层材料导热系数、厚度及覆盖面积对锂电池模组冷却散热均匀性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流道冷板上增设阻热层均能有效降低锂电池模组工作温差。随着阻热层材料导热系数减小,锂电池模组最高温度和温差均先减小后增加。随着阻热层厚度、阻热层覆盖面积增大,锂电池模组工作最高温度和温差均先减小后增大。采用长80 mm、宽80 mm、厚1 mm导热硅胶垫阻热层,分叉型流道冷板冷却锂电池模组3 C放电最高温度和温差降至306.55 K和4.89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板阻热层 温度一致性 液冷板 数值模拟 锂电池模组
下载PDF
汽车用SPCC冷轧钢板冲压成形性能比较分析研究
5
作者 孙然 《太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4期78-82,共5页
为了评判SPCC冷轧钢板冲压成形性能的优劣性,通过单向拉伸试验、凸耳试验及锥杯试验全面比较了SPCC钢与ZK60板、08Al板、Q235F板、IF板、TRIP600板6种钢板的成形性能。研究结果表明:SPCC的屈服点较低,屈强比σ_(s)/σ_(b)相对较小(约为0... 为了评判SPCC冷轧钢板冲压成形性能的优劣性,通过单向拉伸试验、凸耳试验及锥杯试验全面比较了SPCC钢与ZK60板、08Al板、Q235F板、IF板、TRIP600板6种钢板的成形性能。研究结果表明:SPCC的屈服点较低,屈强比σ_(s)/σ_(b)相对较小(约为0.618),断后延伸率δ和硬化指数最高,分别为41.46%与0.265,说明SPCC薄板塑性成形时所需成形力较低,且成形性能也相对较好。SPCC的凸耳率比TRIP600高强钢和IF钢的凸耳率均大,约为6.40%,可通过降温从而减小板材平面各向异性。SPCC的锥杯值与镁合金相近,约为45.3 mm,反映出SPCC具有良好的拉深-胀形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冷轧钢板 力学性能 成形性能 验证
下载PDF
多结构形式小通道液冷板散热性能对比研究
6
作者 张晟 金大元 +1 位作者 江雄 万云 《电子机械工程》 2024年第2期30-33,38,共5页
小通道冷板作为一种有效的热控装置,已被广泛应用于高热流密度电子器件的热管理领域。文中以通道特征尺寸为2 mm的串行、并行以及射流冲击/小通道混合液冷板为研究对象,旨在获取这3种结构形式冷板的极限散热能力和流动阻力损失的差异。... 小通道冷板作为一种有效的热控装置,已被广泛应用于高热流密度电子器件的热管理领域。文中以通道特征尺寸为2 mm的串行、并行以及射流冲击/小通道混合液冷板为研究对象,旨在获取这3种结构形式冷板的极限散热能力和流动阻力损失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冷却工质流量条件下,3种冷板的散热功率由大到小依次为串行通道、射流冲击/小通道混合液冷板、并行通道;串行通道冷板的板内阻力损失明显大于其余两者;在综合考虑压力损失和散热性能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热源热流密度条件选择合适的冷板结构,有望满足特定应用的需求。该研究可供小通道液冷板的设计和优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通道 液冷板 热设计 射流冲击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微小通道冷板流动传热仿真校核方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项立银 刘永超 +1 位作者 张德俊 周晓明 《计算机仿真》 2024年第2期354-358,共5页
针对现有冷板流动传热仿真往往基于经验开展、缺乏对仿真模型严谨校核的问题,面向冷板流动传热仿真模型的两个重要方面,即离散网格与流动模型开展校核方法研究,一方面应用Richardson外推法对离散网格进行校核,另一方面通过将层流模型、S... 针对现有冷板流动传热仿真往往基于经验开展、缺乏对仿真模型严谨校核的问题,面向冷板流动传热仿真模型的两个重要方面,即离散网格与流动模型开展校核方法研究,一方面应用Richardson外推法对离散网格进行校核,另一方面通过将层流模型、SST k-ω、Transition k-ω以及RNG k-ε湍流模型与理论或经验关联式对比进行流动模型校核。结果表明,Richardson外推法的可获得量化的离散误差评估,有助于冷板流动传热仿真的网格优化;应用关联式能较简单地评估不同流动模型在不同条件下的适用性,同时发现Transition SST或SST k-ω在总体适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板 微小通道 仿真模型 校核
下载PDF
双层蛇形通道冷板动力电池热管理数值模拟
8
作者 张荃 张春化 张子叶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70,共9页
针对电动汽车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为改善热管理以确保其安全性,对某型镍钴锰酸锂电池模组提出了一种底部布置的双层蛇形通道冷板;通过数值模拟确定了冷却液的最佳流动方案为方案一和通道的最佳宽度为10 mm,依次分析了冷却液质量流量、... 针对电动汽车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为改善热管理以确保其安全性,对某型镍钴锰酸锂电池模组提出了一种底部布置的双层蛇形通道冷板;通过数值模拟确定了冷却液的最佳流动方案为方案一和通道的最佳宽度为10 mm,依次分析了冷却液质量流量、电池放电倍率和环境温度对电池模组最高温度、温差和冷却液压力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放电倍率和环境温度的增加,电池模组的最高温度和温差均会增加,增加冷却液的流量可以更好地控制电池的最高温度,但会导致压力损失的增加;放电倍率小于0.7 C时,不需要启动液冷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形锂离子电池 蛇形通道 冷板 FLUENT
下载PDF
泵驱动的制冷剂相变冷板冷却系统实验研究
9
作者 王泽嵩 刘金平 +3 位作者 周易 朱文杰 陈建勋 刘凯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45,共10页
元器件的小型化和性能的提升使电子器件功率不断提高,优越的散热性能对于保证电子器件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搭建了泵驱动的制冷剂相变冷板冷却实验系统,设计加工了4块不同材质(铜、铝)和流道高度(10、15 mm)的相变冷板,对散热功率... 元器件的小型化和性能的提升使电子器件功率不断提高,优越的散热性能对于保证电子器件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搭建了泵驱动的制冷剂相变冷板冷却实验系统,设计加工了4块不同材质(铜、铝)和流道高度(10、15 mm)的相变冷板,对散热功率为200~1000 W、热流密度为4.4~22.2 W/cm^(2)的集中热源在制冷能力为3~11 kW和不同热源位置时的冷板换热性能、阻力特性及泵功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相变冷板换热性能优越,在应对散热量为1 kW、热流密度为22.2 W/cm^(2)的集中热源时,传热系数最高可达26 kW/(m^(2)·℃),在系统总阻力小于20 kPa、制冷剂泵功耗小于20 W时可以实现模拟热源表面与制冷剂温差小于15℃,可以利用天然冷源进行散热,实现节能;相变冷板的换热特性可由翅片效率计算式和Kandlikar传热关联式进行描述,使用理论公式计算出的冷板温差与实际值偏差小于1℃,可以指导冷板流道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驱动 高热流密度 相变冷却 冷板 传热特性 R134A
下载PDF
不同封装结构相变蓄冷板用于冷藏库数值模拟研究
10
作者 梁汉威 陈观生 +2 位作者 谢健 应文轩 程子杰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5-139,144,共6页
目的:研究相变蓄冷在冷库错峰用电中的应用,提出更有效的蓄冷板封装结构。方法:针对冻结物冷藏库,设计多种相变蓄冷板封装结构,并建立相应的数值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在标准温度下(-18℃)测试不同封装结构蓄冷板的凝固蓄冷及融化放冷过... 目的:研究相变蓄冷在冷库错峰用电中的应用,提出更有效的蓄冷板封装结构。方法:针对冻结物冷藏库,设计多种相变蓄冷板封装结构,并建立相应的数值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在标准温度下(-18℃)测试不同封装结构蓄冷板的凝固蓄冷及融化放冷过程。比较平板蓄冷板和凹凸蓄冷板的异同,并分析不同蓄冷板对库内温度波动的影响。结果:3种特殊版型的蓄冷板中,30~75 mm规格的蓄冷板蓄冷效果最好,在8 h的蓄冷过程中,可比平板型蓄冷板多储存36.23%的冷量。此外,凹凸型封装蓄冷板的放冷能力也要优于平板封装蓄冷板的,能让冷库内温度更加均匀。结论:研究设计的凹凸面封装相变蓄冷板可以在冷库错峰用电中发挥更加有效的作用,能够稳定库内温度并降低能源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技术 冷库 蓄冷板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动力电池仿生冷板结构优化设计
11
作者 张荃 张春化 康渝佳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56,共10页
为了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冷却效果,提出一种高度对称的仿生网状流道冷板。首先,利用单因子分析法分析了冷板结构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然后,以冷板的平均温度、温度标准差和冷却液压力损失为性能指标,采用多目标粒子群优化(MOPSO)算法对冷板... 为了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冷却效果,提出一种高度对称的仿生网状流道冷板。首先,利用单因子分析法分析了冷板结构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然后,以冷板的平均温度、温度标准差和冷却液压力损失为性能指标,采用多目标粒子群优化(MOPSO)算法对冷板的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得到性能最优时的流道宽度、流道深度和冷板壁厚分别为9.0 mm、1.5 mm和1.4 mm,对应的平均温度、温度标准差和压力损失分别为33.20℃、1.33℃和65.63 Pa,相比于初始结构参数,优化后的平均温度和温度标准差分别下降1.92℃和0.02℃,但压力损失增大27.10 Pa。最后,在电池模组层面验证了优化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流道冷板 单因素分析 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 最优拉丁超立方抽样 熵权法
下载PDF
严寒地区装配式钢结构ALC板围护体系试验房热工性能研究
12
作者 张相勇 王洪兴 +3 位作者 高占祥 张鹏飞 李静姝 周华樟 《建筑节能(中英文)》 CAS 2024年第6期94-99,135,共7页
针对一栋位于严寒地区的主体结构采用装配式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墙面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板(ALC)自承重墙结合外保温围护体系的单层居住功能试验房,在冬季采暖期采用原位测量非破坏性方法进行周期为119 d的连续测试,完成围护结构热工缺... 针对一栋位于严寒地区的主体结构采用装配式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墙面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板(ALC)自承重墙结合外保温围护体系的单层居住功能试验房,在冬季采暖期采用原位测量非破坏性方法进行周期为119 d的连续测试,完成围护结构热工缺陷检测、室内湿热环境测试、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测试。结果表明:ALC墙板竖向拼接板缝、钢管混凝土柱墙角、墙脚、窗体均存在热桥。试验房构造做法的墙体传热系数平均值为0.239 W/(m^(2)·K)。试验房蓄热性能良好,停暖后室内气温缓慢降低,历时7 d达到最低温度,基本保持恒定。恢复供暖后,室内气温快速回升。测试期内试验房平均气温为22.4℃,平均相对湿度为53.8%,舒适性良好。为严寒地区推广应用装配式钢结构和选择保温体系提供了实测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寒地区 装配式钢结构 ALC板围护结构 热工性能 热舒适性
下载PDF
一种树状仿生结构的动力电池液冷板 被引量:1
13
作者 阙雨晨 《内燃机与配件》 2024年第5期120-122,共3页
为了使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在工作时保持在最佳工作温度范围内,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树状结构通道的冷板。通过对比入口通道的数量来分析不同树状结构通道的冷板对电池的散热能力,并选出热性能较好的树状结构与传统直通型冷板进行对比... 为了使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在工作时保持在最佳工作温度范围内,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树状结构通道的冷板。通过对比入口通道的数量来分析不同树状结构通道的冷板对电池的散热能力,并选出热性能较好的树状结构与传统直通型冷板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在树状结构上,随着入口通道数的增加电池的高温区域减少,冷板的散热均匀性也得到提升,对比传统直通型冷板的热性能有巨大提升。该散热结构可为其他液冷结构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液冷电池 树状仿生 散热性能
下载PDF
国产CPU冷板在刀片服务器中的性能研究与应用
14
作者 李风新 李剑平 任志超 《电子机械工程》 2024年第4期36-41,共6页
某刀片服务器机箱中主板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冷板采用铜质肋片散热器实现了国产CPU的热设计,但4块铜质冷板给整机增加了较大的重量。为了解决冷板重量影响设备的拆装和维护的问题,结合冷板结构特点,先后设计生产了... 某刀片服务器机箱中主板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冷板采用铜质肋片散热器实现了国产CPU的热设计,但4块铜质冷板给整机增加了较大的重量。为了解决冷板重量影响设备的拆装和维护的问题,结合冷板结构特点,先后设计生产了不同结构形式的热管冷板和均温板冷板。通过ANSYS Workbench仿真手段,对铜质纯金属冷板、热管冷板和均温板冷板在机箱中的散热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并结合仿真结果对各型冷板在机箱中的实际散热效果进行了测试验证。结果表明,均温板不仅可实现国产CPU的有效散热,还能降低设备重量,实现了对原机箱冷板的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板 肋片散热器 仿真 测试 散热性能
下载PDF
平整液优化对罩退冷轧钢板表面耐蚀性的提升
15
作者 方正 高立新 +1 位作者 张大全 辛志玲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2-39,共8页
分析了罩退冷轧钢板的表面残留物成分,通过正交试验法优化了以钼酸钠-单宁酸-苯甲酸钠为主要缓蚀成分的平整液配方。采用湿热叠片试验、水置换试验和电化学测试对优化后平整液的防锈性能进行了评价;通过接触角和表面张力测试考察了优化... 分析了罩退冷轧钢板的表面残留物成分,通过正交试验法优化了以钼酸钠-单宁酸-苯甲酸钠为主要缓蚀成分的平整液配方。采用湿热叠片试验、水置换试验和电化学测试对优化后平整液的防锈性能进行了评价;通过接触角和表面张力测试考察了优化后平整液的润湿性;采用清洗试验考察了其清洗能力。结果表明:优化后平整液对罩退冷轧钢板具有较好的保护性能,显著抑制了腐蚀的阳极过程,防锈效果明显提升;其对罩退冷轧钢板具有良好的润湿性和清洗性,有助于提高罩退冷轧钢板的表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整液 罩式退火 耐蚀性 冷轧钢板 缓蚀剂
下载PDF
SiC功率模块的液冷散热设计与节能分析
16
作者 巩飞 郭鸿浩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98-104,共7页
为综合评估SiC功率模块的液冷冷板散热效果,设计了串联、并联与串并联3种冷板流道结构,从器件温升、系统能效、散热性能3个方面共计10项指标评估了冷板性能,基于ICEPAK仿真分析了液冷系统流场与温度场的稳态分布特征,从节能角度给出了... 为综合评估SiC功率模块的液冷冷板散热效果,设计了串联、并联与串并联3种冷板流道结构,从器件温升、系统能效、散热性能3个方面共计10项指标评估了冷板性能,基于ICEPAK仿真分析了液冷系统流场与温度场的稳态分布特征,从节能角度给出了液冷散热方案的工程应用选择与优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冷板内部串联流道设计的温升与散热性能指标更优,但其能效表现系数仅为并联设计的1/5,散热表现的提升以增加冷板内部压力损失为代价,降低了其能效表现;3种流道设计下,冷却液流量由8.2 L/min提高至24.6 L/min,冷板的能效表现系数分别由1 275,6 407,1 425下降至53.2,258.3,60.6,故提高冷却液流量并非改善散热的首选。实际工程应用中,在器件的温升允许范围内,应优先选择冷板内部的并联流道设计与多冷板间并联的散热方案,以提高散热系统的节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模块 热设计 冷板 液冷 节能
下载PDF
冷轧机仿真分析及板形控制
17
作者 郑嘉莹 《山西冶金》 CAS 2024年第5期95-96,99,共3页
为进一步提升板带材的质量,尤其是其平直度和几何尺寸的精确性,以六辊式冷轧机为研究对象,在对其基本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三维模型和有限元仿真模型,结合其轧制基础工艺参数,重点对弯辊技术和板形宽度对板形的影响进行仿真分析。结... 为进一步提升板带材的质量,尤其是其平直度和几何尺寸的精确性,以六辊式冷轧机为研究对象,在对其基本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三维模型和有限元仿真模型,结合其轧制基础工艺参数,重点对弯辊技术和板形宽度对板形的影响进行仿真分析。结果显示:工作辊弯辊力为280 kN、中间辊弯辊力为250 kN以及板形宽度为900 mm时,所得轧件的平直度及光滑度效果最佳,为相关研究成果及实践生产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轧机 弯辊力 板形宽度 板形Ⅰ指数 板形控制
下载PDF
直用罩退炉烟气余热烘干脱脂冷轧板技术实践
18
作者 唐恩 刘红亮 +2 位作者 张瑞 陶星伊 罗晓琴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49,共5页
针对罩式退火炉的高温烟气余热特点,提出了直用烟气余热烘干冷轧板技术。从烟尘特性入手分析烟气对冷轧板质量的影响,提出了烟气净化烘干工艺流程并确定了工艺参数。对工艺的经济性与节能效益进行分析,阐述该技术的应用效果。实践表明,... 针对罩式退火炉的高温烟气余热特点,提出了直用烟气余热烘干冷轧板技术。从烟尘特性入手分析烟气对冷轧板质量的影响,提出了烟气净化烘干工艺流程并确定了工艺参数。对工艺的经济性与节能效益进行分析,阐述该技术的应用效果。实践表明,烟气净化后直用烘干冷轧板技术安全可靠,节能效果好,可有效降低生产运行成本,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罩退炉 烟气余热 烘干 脱脂冷轧板 技术实践
下载PDF
汽车薄板钢中游离渗碳体的评定方法解析
19
作者 温娟 周晓伟 +1 位作者 来萍 鞠新华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2024年第10期26-30,41,共6页
为了更好地对汽车薄板产品中游离渗碳体组织进行微观评价,结合国内外相关标准中的评定方法介绍了3种评定渗碳体的方法,即级别评定法、定量法和最大限定尺寸法。对每种方法的评定内容进行了详细说明,并分别采用3种方法对一般用冷轧碳钢... 为了更好地对汽车薄板产品中游离渗碳体组织进行微观评价,结合国内外相关标准中的评定方法介绍了3种评定渗碳体的方法,即级别评定法、定量法和最大限定尺寸法。对每种方法的评定内容进行了详细说明,并分别采用3种方法对一般用冷轧碳钢薄板及钢带中的游离渗碳体进行评定,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为汽车板等产品质量的提升提供可靠的微观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板 游离渗碳体 评定方法 冷轧碳钢 薄板及钢带
下载PDF
马氏体冷硬态材料生产工艺的研究与应用
20
作者 梁敏诤 杨密 《山西冶金》 CAS 2024年第3期148-150,154,共4页
为了解决马氏体热轧材料硬度低、表面粗糙度高以及厚度波动大的问题,以常见的20Cr13、30Cr13和40Cr13不锈钢带为研究对象,通过表面硬度及表面粗糙度测量、金相分析,拟合硬度与轧制变形率的关系,并在生产现场的二十辊森吉米尔轧机上进行... 为了解决马氏体热轧材料硬度低、表面粗糙度高以及厚度波动大的问题,以常见的20Cr13、30Cr13和40Cr13不锈钢带为研究对象,通过表面硬度及表面粗糙度测量、金相分析,拟合硬度与轧制变形率的关系,并在生产现场的二十辊森吉米尔轧机上进行测试与实践,开发出了马氏体冷硬态材料的生产工艺。马氏体冷硬态材料是将热轧材料在冷轧机上轧制一定的变形率后所得,工艺技术主要围绕材料的表面硬度、表面粗糙度和板形三方面进行设计。目前,太钢马氏体冷硬态钢带已实现批量生产、供货,质量稳定,市场占有率逐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体 不锈钢 冷硬态 冷轧 硬度 粗糙度 板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