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bination of Micro-fluidic Chip with Fluorescence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 for Single Molecule Detection
1
作者 Rui BI Pu Dun ZHANG Chao Qing DONG Ji Cun REN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4期521-524,共4页
A single molecule detection technique was develop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a single channel poly (dimethylsiloxane)/glass micro-fluidic chip and fluorescence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 (FCS). This method was successf... A single molecule detection technique was develop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a single channel poly (dimethylsiloxane)/glass micro-fluidic chip and fluorescence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 (FCS). This method was successfully used to determine the proportion of two model components in the mixture containing fluorescein and the rhodamine-green succinimidyl es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orescence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 micro-fluidic chip single molecule detection
下载PDF
Research of Confocal Laser Induced Fluorescence Detection System for Micro-fluidic Chip
2
作者 FENG Jin-yuan WANG Xiu-hua ZHANG Hua-feng 《Semiconductor Photonics and Technology》 CAS 2007年第2期104-107,111,共5页
The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signal noise ratio(SNR) and sensitivity of the fluorescence detection system for micro-fluidic chip influenc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whole system extremely. The confocal laser induced flu... The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signal noise ratio(SNR) and sensitivity of the fluorescence detection system for micro-fluidic chip influenc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whole system extremely. The confocal laser induced fluorescence detection system is presented. Based on the debugging of optical and circuit modules, the results of detecting the samples are given and analyzed theoretically, and the improved project is put forwar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fluidic chip laser induced fluorescence detection SNR sensitivity CONFOCAL
下载PDF
微流体系统在高功率裸芯片模块上的散热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钱自富 李丽丹 +4 位作者 李鹏 张庆军 李治 刘压军 宋洁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72-378,共7页
为解决高热流密度功率裸芯片的散热问题,在功率模块腔体上设置了一种自闭环一体化微流道散热系统。将裸芯片共晶焊接到金刚石,再将金刚石共晶焊接到功率模块腔体,有效降低了裸芯片到功率模块腔体之间的传导热阻。通过实验和仿真探究了... 为解决高热流密度功率裸芯片的散热问题,在功率模块腔体上设置了一种自闭环一体化微流道散热系统。将裸芯片共晶焊接到金刚石,再将金刚石共晶焊接到功率模块腔体,有效降低了裸芯片到功率模块腔体之间的传导热阻。通过实验和仿真探究了微流道形式和流道宽度对散热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交联微流道散热性能较好,同时减小流道宽度,提高芯片温度性能。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最大误差为7.16%。提出的微系统具备较好的散热能力,在环境温度70℃下,可处理的芯片热流密度为320 W/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体散热系统 交联微流道 共晶焊 热阻
下载PDF
Investigation into the hydrodynamics of liquid-solid inclined micro-fluidized beds
4
作者 Yi Zhang Nina Ullah +2 位作者 Richard Law David Reay Vladimir Zivkovic 《Resources Chemicals and Materials》 2022年第1期8-15,共8页
The inclined micro-fluidized bed(MFB)can enhance heat and mass transfer rates compared to the vertically aligned counterparts,but the increased significance of surface forces and wall effects may cause poor fluidizati... The inclined micro-fluidized bed(MFB)can enhance heat and mass transfer rates compared to the vertically aligned counterparts,but the increased significance of surface forces and wall effects may cause poor fluidization performance.In this paper,the effects of column inclination and different particle-to-bed ratios(d_(P)/d_(B))on the solid hydrodynamics are investigated in an inclined micro-fluidized bed.The results validated the suitability of using the Ergun equation to predict minimum fluidization velocities due to small deviations between 1.01 and 1.81 times the theoretical values,for a particle-to-bed ratio ranging from 0.025 to 0.165 at inclinations between 0°and 10°.Investigation into the effects on bed expansion behavior showed that the bed contracted with an increase in bed inclination.An unexpected observation during the bed expansion was the appearance of a secondary high voidage region and the appearance of strong circulation patterns with an increase in bed inclination.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is phenomenon suggested the presence of a critical angle at 6°and 10°for the 85μm particles,4×4 mm bed cross-section and 165μm particles,1×1 mm bed cross-section,respectively.However,the liquid-solid back-mixing was observed due to the modified particle trajectories resulted in 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high voidage region.This paper gives new insights into the micro-fluidization behavior in inclined beds thus contribut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fluidized beds and their future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fluidized bed INCLINATION Minimum fluidization velocity Wall effects
下载PDF
微流量系统的基础技术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周兆英 叶雄英 +6 位作者 李勇 杨岳 熊沈蜀 王晓浩 张文栋 才海男 龚秋莲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991-993,共3页
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微型机械制造基础理论及基础技术研究”中“微小型泵的基础技术”及其后续工作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微流量系统研究分析了当前微型机电系统发展的几个特点。微型机电系统的重要基础课题的研究突破为... 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微型机械制造基础理论及基础技术研究”中“微小型泵的基础技术”及其后续工作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微流量系统研究分析了当前微型机电系统发展的几个特点。微型机电系统的重要基础课题的研究突破为其发展和应用打下基础。国际上微型光机电系统技术刚走向全面发展,正是我国发展该领域的好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机电系统 微流量系统 微型泵 尺寸效应
下载PDF
典型微管道流场数值模拟与Micro-PIV检测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谢海波 傅新 +1 位作者 杨华勇 陈虹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2-38,共7页
针对微流体器件中几种典型微管道进行了理论与试验研究,采用CFD流场仿真技术对压力驱动方式下90°折管、突然扩散管、弯管三种流道的流态进行数值模拟,重点介绍了电渗驱动的流场仿真技术,并以十字交叉微管道为对象进行电渗流场仿真... 针对微流体器件中几种典型微管道进行了理论与试验研究,采用CFD流场仿真技术对压力驱动方式下90°折管、突然扩散管、弯管三种流道的流态进行数值模拟,重点介绍了电渗驱动的流场仿真技术,并以十字交叉微管道为对象进行电渗流场仿真;同时采用玻璃微加工工艺制造了上述四种微流道模型,并通过Micro-PIV技术对其相应条件下的流场进行试验测试,并定量对比与分析了仿真与试验结果,结论显示Micro-PIV是适合于微米级流场检测的最有效试验手段之一,同时通过试验也验证了N-S方程在微米级流场数值计算中是依然适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体 MICRO-PIV 流场仿真 电渗
下载PDF
一种共聚焦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的研制 被引量:9
7
作者 杨丙成 关亚风 +1 位作者 黄威东 车迅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32-334,共3页
基于共聚焦检测 ,研制了一台便携式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该系统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等特点 ;成像观察校准系统使日常校准非常简单。采用毛细管电泳和流动注射方式对该体系性能进行了评价 ,以Cy5染料与Cy5标记的色氨酸作为检测物... 基于共聚焦检测 ,研制了一台便携式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该系统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等特点 ;成像观察校准系统使日常校准非常简单。采用毛细管电泳和流动注射方式对该体系性能进行了评价 ,以Cy5染料与Cy5标记的色氨酸作为检测物质 ,其检测下限为 3 7nmol/L ,线性范围为 10 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 共聚焦检测 微流控系统 毛细管电泳 流动注射 微型化仪器
下载PDF
基于MEMS的微型泵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崔建国 郑小林 +1 位作者 侯文生 彭承琳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90-193,共4页
基于硅微结构的微流体控制系统——微型泵,是微机电系统(MEMS)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可广泛用于生物,医学、化工、电子、航空等领域。综述了国内外微流体控制系统中微泵技术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几种常用微型泵的工作结构原理,并讨论现有技术... 基于硅微结构的微流体控制系统——微型泵,是微机电系统(MEMS)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可广泛用于生物,医学、化工、电子、航空等领域。综述了国内外微流体控制系统中微泵技术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几种常用微型泵的工作结构原理,并讨论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提出了尝试解决的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电系统 微流体控制系统 微型泵 驱动原理 形状记忆合金
下载PDF
驱动电压波形修圆对微流体脉冲惯性力和驱动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王洪成 侯丽雅 章维一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251-2259,共9页
介绍了微流体脉冲驱动-控制技术,分析了微流体脉冲驱动-控制过程,指出在这一过程中影响微流体流动的主要因素是微流道固壁加速度和流体内部的黏性力。采用"椭圆修圆法"对方波驱动电压进行修圆,针对修圆点的位置决定微流体的... 介绍了微流体脉冲驱动-控制技术,分析了微流体脉冲驱动-控制过程,指出在这一过程中影响微流体流动的主要因素是微流道固壁加速度和流体内部的黏性力。采用"椭圆修圆法"对方波驱动电压进行修圆,针对修圆点的位置决定微流体的驱动方向,获得了不同修圆位置和修圆系数的驱动电压修圆波形。通过实验探索了波形修圆对微流道固壁运动加速度、微流体脉冲惯性力和流体驱动效果的影响规律并进行了机理分析。所得流体体积流量可在0~15.4pl/min连续变化,远小于现有的微流体驱动技术。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微流体脉冲驱动-控制技术在微流体系统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体系统 微流体驱动与控制 压电驱动器 椭圆修圆法
下载PDF
微流场可视化测速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谢海波 傅新 杨华勇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100-1103,共4页
介绍了一种针对微观流场检测数字粒子图像测速技术,通过添加荧光显微装置,改进激光入射与照明方式及聚焦平面控制,解决了微观检测的关键问题。对微流体器件中几种典型微管道进行了理论与试验研究,并定量对比与分析了仿真与试验结果,结... 介绍了一种针对微观流场检测数字粒子图像测速技术,通过添加荧光显微装置,改进激光入射与照明方式及聚焦平面控制,解决了微观检测的关键问题。对微流体器件中几种典型微管道进行了理论与试验研究,并定量对比与分析了仿真与试验结果,结果显示Micro-PIV是适合于微米级流场检测的有效试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PIV 微流控系统 示踪粒子 数值孔径
下载PDF
基于Micro-PIV的微观流场检测技术 被引量:5
11
作者 谢海波 傅新 杨华勇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6-111,共6页
介绍了一种针对微观流场检测数字粒子图像测速技术,通过添加荧光显微装置,改进激光入射与照明方式、聚焦平面控制以及纳米级示踪粒子布朗运动误差消除算法等软硬件方面的技术创新,解决了微观检测的关键问题。针对微流体特征尺度小、精... 介绍了一种针对微观流场检测数字粒子图像测速技术,通过添加荧光显微装置,改进激光入射与照明方式、聚焦平面控制以及纳米级示踪粒子布朗运动误差消除算法等软硬件方面的技术创新,解决了微观检测的关键问题。针对微流体特征尺度小、精度要求高的特点,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Micro-PIV微流场测试平台,并就几种典型微观流场进行了检测。试验结果表明该测试技术可对微米级稳态、瞬变流场进行全流场速度分布的检测,各项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PIV 微流控系统 示踪粒子 布朗运动
下载PDF
微流控芯片系统中固液双相分离富集技术 被引量:6
12
作者 徐溢 张剑 +3 位作者 徐平洲 卢倩 曾雪 温志渝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86-192,共7页
发展微流控芯片系统中的分离富集技术,是微全分析系统向集成化、自动化和便携化发展必须突破的瓶颈之一,正逐步成为微全分析系统研究和应用领域的前沿和热点。本文针对应用广泛的固液双相分离富集技术,详细介绍了过滤式、膜分离式、固... 发展微流控芯片系统中的分离富集技术,是微全分析系统向集成化、自动化和便携化发展必须突破的瓶颈之一,正逐步成为微全分析系统研究和应用领域的前沿和热点。本文针对应用广泛的固液双相分离富集技术,详细介绍了过滤式、膜分离式、固相萃取式等不同分离富集操作模式在微流控芯片系统中的应用,对每一种操作模式的特点、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芯片系统 固液双相分离富集 过滤 膜分离 固相萃取
下载PDF
基于图像处理的家蚕吐丝管轮廓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田桂中 刘之岭 +2 位作者 宋江超 梁建 王明强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3117-3120,3129,共5页
作为自然微系统,家蚕在吐丝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微流动特性,其吐丝管结构与吐丝机理分析是研制仿生微通道和微流体系统的关键。以五龄家蚕为实验对象,通过石蜡切片和显微观察技术获得家蚕吐丝管断面切片及其图像;在Matlab和UG等软件中,... 作为自然微系统,家蚕在吐丝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微流动特性,其吐丝管结构与吐丝机理分析是研制仿生微通道和微流体系统的关键。以五龄家蚕为实验对象,通过石蜡切片和显微观察技术获得家蚕吐丝管断面切片及其图像;在Matlab和UG等软件中,运用图像处理技术对家蚕吐丝管切片图像进行滤波、分割、边缘提取、轮廓拟合与修复等操作,提取五龄家蚕吐丝管断面轮廓的显微图像;利用Image-Pro Plus6.0软件进行家蚕吐丝管轮廓尺寸测量。结果表明,图像处理技术可用于家蚕吐丝管轮廓检测,能够满足精度要求,为家蚕吐丝管的三维重构和内部微流动特性检测等后续工作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体系统 仿生微通道 家蚕吐丝 图像处理 轮廓提取
下载PDF
微型泵的加工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陆峰 谢里阳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9-34,共6页
微型泵是微流体系统中的重要执行元件,标志着微流体系统的发展水平。详细介绍了微型泵的种类、加工技术、应用前景以及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状况。
关键词 微流体系统 微型泵 驱动 流量 DRIE技术
下载PDF
微流控芯片分析系统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杨蕊 邹明强 +2 位作者 冀伟 牟颖 金钦汉 《生命科学仪器》 2004年第6期41-44,共4页
系统地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微流控芯片分析系统的发展概况,重点从仪器小型化、系统集成化、生物分析领域应用、微加工技术以及多种检测技术等方面讨论了微流控芯片分析系统最近几年所取得的进展。并指出了它当前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研究进展 分析系统 微流控芯片 仪器 问题 生物分析 检测技术 微加工技术 领域 小型化
下载PDF
基于声表面波技术实现数字微流体多基片间输运 被引量:3
16
作者 章安良 夏兴华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65-769,共5页
建立了声表面波实现多基片间输运微流体的新方法。由3个1280YX-LiNbO3压电基片组成,一个基片为接口基片,另两个为工作基片,每个基片光刻一个中心频率为27.5 MHz叉指换能器和一个反射栅。采用微量进样器将待输运的数字微流体进样到工作基... 建立了声表面波实现多基片间输运微流体的新方法。由3个1280YX-LiNbO3压电基片组成,一个基片为接口基片,另两个为工作基片,每个基片光刻一个中心频率为27.5 MHz叉指换能器和一个反射栅。采用微量进样器将待输运的数字微流体进样到工作基片2,调节接口基片使得其与工作基片2位于同一高度,并使其间隙尽可能小,在工作基片2的叉指换能器上施加声同步频率经放大后的RF信号,激发声表面波,驱动数字微流体到达接口基片。再采用类似方法将接口基片中数字微流体输运到工作基片1,完成两个工作基片间的输运。实现了不同工作基片上的数字微流体的混合及化学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微流体 多芯片微流系统 声表面波 叉指换能器 输运
下载PDF
家蚕前部丝腺准静态轴向拉伸力学特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田桂中 刘之岭 +2 位作者 周宏根 宋江超 朱涛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72-877,共6页
为了研究仿生微通道的制作工艺和流动特性,提出了符合家蚕前部丝腺特征的生物软组织复合体准静态轴向拉伸力学性能测试方法。以五龄家蚕前部丝腺为试验对象,进行了准静态轴向拉伸试验,观测了拉伸试样断口形貌,测量了前部丝腺体和丝蛋白... 为了研究仿生微通道的制作工艺和流动特性,提出了符合家蚕前部丝腺特征的生物软组织复合体准静态轴向拉伸力学性能测试方法。以五龄家蚕前部丝腺为试验对象,进行了准静态轴向拉伸试验,观测了拉伸试样断口形貌,测量了前部丝腺体和丝蛋白溶液纤维化过程(简称丝纤维)的准静态轴向拉伸力学性能。应用超弹性材料Ogden模型,构建了家蚕前部丝腺体和丝纤维的准静态轴向拉伸力学本构方程,利用ABAQUS软件进行了试验结果拟合,相关系数达98%以上。结果表明:家蚕前部丝腺体及其丝纤维具有优异的超弹性力学特征,且丝纤维力学性能优于丝腺体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仿生学 仿生微通道 准静态轴向拉伸 家蚕前部丝腺 微流体系统 生物力学
下载PDF
基于硅结构的微流体控制系统 被引量:11
18
作者 程秀兰 蔡炳初 +2 位作者 徐东 陈鉴 王莉 《微细加工技术》 2002年第2期58-67,共10页
基于硅结构的微流体控制系统 (μFCs)是微机电系统 (MEMS)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可广泛用于生物、医学、化工、电子等领域。主要综述了微流体控制系统中的微流体传感器、微型泵、微型阀的工作结构原理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 ,同时还探讨了集... 基于硅结构的微流体控制系统 (μFCs)是微机电系统 (MEMS)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可广泛用于生物、医学、化工、电子等领域。主要综述了微流体控制系统中的微流体传感器、微型泵、微型阀的工作结构原理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 ,同时还探讨了集成微流体控制系统的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结构 微流体 控制系统 微机电系统 传感器 微型泵 微型阀 MEMS
下载PDF
微流体实验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冯焱颖 周兆英 +1 位作者 叶雄英 熊继军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27-30,共4页
微流体实验技术的研究是微流体器件发展的迫切需要 ,它不仅可以提供测量微流体器件性能必备的工具 ,而且对于探索微观尺度流体的传输机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文章对微流体实验技术的难点进行了概括 ,并对几种主要的微流体实验技术进行... 微流体实验技术的研究是微流体器件发展的迫切需要 ,它不仅可以提供测量微流体器件性能必备的工具 ,而且对于探索微观尺度流体的传输机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文章对微流体实验技术的难点进行了概括 ,并对几种主要的微流体实验技术进行了讨论 ,指出流动显示技术由于对流动本身的干扰非常小 ,而且在一些研究人员的努力下精度得到不断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子机械系统 微流体 微流体实验 流动显示技术
下载PDF
微流控芯片分析系统中硅胶整体柱和膜滤复合预处理单元的构建 被引量:3
20
作者 徐溢 张剑 +2 位作者 张文品 张钟锋 温志渝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92-896,共5页
以改性C18反相硅胶整体柱为微流控芯片分析系统中固相萃取介质材料,构建不同功能单元的样品预处理微分析系统,实现了血清样品中痕量盐酸多巴酚丁胺的富集.初步构建了单一改性硅胶微柱固相萃取预处理单元,测试得到了改性硅胶整体柱对血... 以改性C18反相硅胶整体柱为微流控芯片分析系统中固相萃取介质材料,构建不同功能单元的样品预处理微分析系统,实现了血清样品中痕量盐酸多巴酚丁胺的富集.初步构建了单一改性硅胶微柱固相萃取预处理单元,测试得到了改性硅胶整体柱对血清中痕量盐酸多巴酚丁胺的平均富集倍数为77.2,RSD为12.35%.为了提高测试的精密度,进而设计含膜复合式预处理芯片,探讨了不同预处理单元对血清样品中痕量盐酸多巴酚丁胺富集效率的影响,优化设计了外接式硅胶整体柱-亲和膜微芯片固相萃取预处理单元,复合式的反相硅胶整体柱对血清中微量盐酸多巴酚丁胺的平均富集倍数提高到89.4,RSD为4.37%.结果显示了该预处理单元在血清中痕量药物富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芯片分析系统 固相萃取预处理单元 硅胶整体柱 亲和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